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杨典诰《庚子大事记》记载,俄军糟蹋珍贵书画的野蛮行径令人发指,该书闰八月二十日(10月13日)记:“南海打扫工竣,工人挑出书籍字画各物七挑,悉被俄兵撕作大便用剩之物。据挑者云,海内书片字帖,狼藉满地,有不堪言状者,所有上用物件,俄兵掠取殆尽。”
10月17日,瓦德西来到北京,与联军司令部一起进驻仪銮殿。他在慈禧的原寝宫前召集两个海军大队,还装腔作势地举行战地祈祷。瓦德西窃据仪銮殿、召开各国侵略军头目会议后,进一步策划和部署镇压义和团,残杀中国平民,屠戮中国官兵的强盗计划和行动,他们大肆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抖淫威逼迫清廷屈膝就范……
慈禧慑于列强的淫威,竟决定屈从。在她西逃之时,就积极谋求与八国联军和议。还在逃跑的路途中,就电谕李鸿章与徐桐、荣禄、崇绮立即与八国议和。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1900年11月15日),中国的和谈大臣庆亲王奕劻和直隶总督李鸿章,竟卑躬屈膝像以往进见慈禧太后那样,来到仪銮殿去会见瓦德西。
李鸿章从瓦德西手中接过《议和大纲》,回府之后,急忙将《议和大纲》发往西安。惊魂不定,日日打探列强态度。深恐洋人把她抛弃,当作首恶处理的慈禧,接到《议和大纲》后,一目十行,匆匆掠了一遍,赔款、驻兵等项根本不及细思,只是留意“惩凶”一节,当她看清列强列名追究的11个朝廷大员中没有自己,其中最高身份者只在端王载漪时,如同囚徒得到大赦一般,大喜过望,立即去电,批准签约,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列强提出的任何要求。同时,发出上谕,对列强待她的宽大感激涕零,称“今兹决议,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退思,惭愤之极”。因此,对主子的恩典奴才自当有所回报,“览所奏各条,曷胜感慨!敬念宗庙社稷关系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并表示要继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保证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源源不断地送给列强,以换取他们的保护。
李鸿章得到慈禧太后的御旨后,再次到仪銮殿进见瓦德西。瓦德西听完李鸿章转慈禧之意后,哈哈大笑,随即又鄙夷地看了一眼李鸿章,向外扬了扬手。
瓦德西作为一个胜利者,好不得意。他在仪銮殿挟名妓赛金花居住半年整(1900年10月17日~1901年4月17日)。
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九日(1901年4月17日)深夜,仪銮殿突然起火,“烈焰凶猛,半天皆红”。瓦德西从睡梦中惊醒,此时他正睡在特地从德国寄来的“石绵行舍”里,发现失火,几个哨兵,便赶忙叫醒他,才没有被烧死。瓦德西慌忙穿上衣服,抱着“帅笏”狼狈逃脱。他的参谋长陆军少将许华兹何甫被活活烧死。
这次火灾,先从仪銮殿两卷殿旁边德军临时设置的厨房着起,火焰从窗户蹿出,烧着木架草盖凉棚,然后延烧正房,焚毁了仪銮两卷殿、福昌殿和东西各配殿。
德皇接到瓦德西住所被烧毁的报告后,暴跳如雷,武断地说,“显系有人放火”,命首相毕鲁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受了惊吓的瓦德西,最初也认为是在西苑做苦工的中国夫役故意纵火,竟将无辜的中国夫役冤杀多人。事隔三天之后,失火原因查明。瓦德西在《瓦德西拳乱笔记》中写道:“关于失火原因一事,余曾立刻命人仔细考查;现在业已调查明白;而且华人方面并无恶意放火之嫌疑。至于失火之原因,当系由于铁炉之火,延烧壁上之木皮纸面所致。该炉系在正房方面食堂旁边厨室之中,立于壁前。”
仪銮殿火灾之后,京城流传种种传说,其传说多与名妓赛金花有关。但终因是传说,正史之中难觅,只在刘半农《赛金花本事》中有一节《仪銮殿之失火》,全录于此:
说起宫里失火的那回事,便想起一般无聊的人,捏造蜚语,作践我的可恨了!她们说我,天天夜里和瓦德西一同睡在西太后的龙床上,有一天,睡到半夜,着起火来,我俩都赤裸着身子,由殿里跑出口这简直是污辱我,骂我,我同瓦的交情固然很好,但彼此间的关系,却是清清白白;就是平时在一起谈话,也非常的守规矩,从无一语涉及过邪淫。这都是有人见我常常同瓦骑着马并辔在街上走,又常常宿在他的营里,因此便推想出我们有种种不好的勾当来。
瓦德西虽住在宫里,可并不在殿里睡。他是在仪銮殿的旁边,觅了一块静洁而又风景幽丽的地方,搭起一个帐篷,办公睡觉差不多全在里面。那次失火是因为几个兵士的不加小心,损失还很不小,把一个参谋长烧死在里头。
他们的那些军官感觉到寂寞的时候,倒也想找个姑娘来陪着喝喝酒,常是恳求我给他们作介绍。我推辞不过,便派人到外边去叫,叫来的都是些班子里的姑娘,她们因贪图挣钱,也都很愿意来。来一趟是给一百银元。她们往里面去陪酒时,我独自一人便在旁屋内闲坐。闷了就烧口鸦片烟抽。我的烟瘾就是在这时习染上的。
瓦常常对我说:“宫里的东西,你喜欢哪件,尽管拿走,没有什么关系。”我总是想:皇家的东西,民人怎么应该随便拿着走?口里只好说句“谢谢”便算了。有一个“五福捧寿”的瓷盘,釉质彩绘都很精细,款式也好,瓦用它盛水果,我一见很喜爱,他就说:“送给你吧。”立刻就要派人给我送到家去,我忙着说:“等一等,我自己带着走。”这样才敷衍过去。我怎么能随便拿宫里的东西呢?
瓦回了德国,还连着给过我几封信,我都是托一个留德的学生替答复;因我只能说德国话,不能执笔写文。后来那个学生离开了北京,无人代我写信了,渐渐的音问遂疏。
名妓赛金花的这段表白,将自己说得是完好无缺。诚然,我们无需过多地去了解赛金花的一生,仅就仪銮殿而言,这是慈禧费尽心机,用中国人民的血汗营造的无比富丽堂皇的宫殿,仅仅享用12年,竟被侵略者掠劫一空,最后在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
仪銮殿烧毁后,瓦德西迁居丰泽园中颐年殿,继续为非作歹,直到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七日(1901年6月3日)离开北京,滚回德国。
第一部分 撩开中南海的神秘面纱第21节 废墟上建起海晏堂
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两宫启銮于西安,回到京都。慈禧见仪銮殿已成一片废墟,触景生情,执意要在仪銮殿的废墟上重造一组瑰丽的建筑。于是,西式建筑海晏堂诞生。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清政府的全权代表在《辛丑条约》上签字,从此,中国人民身上又多了一道深重的枷锁。
10月6日,两宫启銮于西安,这次回銮的状况,已远不同于出京时的狼狈了。仅慈禧一人就有3000辆车装运金、银、绸缎、古董、玩器等名贵珍品。
经过一番跋涉,慈禧终于回到京师。在马家堡车站上,京中王公大臣暨文武大小官吏,齐集迎銮。各国男女,为欲见中国三次垂帘听政者和囚禁的皇帝,也云集于车站等待着。
1902年1月7日下午3时,火车到站,慈禧先走出车,光绪次之,洋人见状,蜂拥向前。使慈禧不解的是,竟有外人手持摄影机摄她的影,真乃“大不敬”。幸好不-会儿走出了站,进入八抬大轿,两宫终于在离别年余之后又回到了京都。
回到京都之后,慈禧有时住在颐和园的乐寿堂,有时住在皇宫宁寿宫的乐寿堂,也有时住在西苑的颐年殿。
一天,慈禧百无聊赖,决定在西苑各处走一走。当她来到曾经居住过的仪銮殿时,看到的是废墟一片,不禁一行眼泪流出。沉思片刻之后,决意要在仪銮殿的废墟上重造一组瑰丽的建筑。但这时,国家财政已是崩溃,辛丑条约议定赔款达4。5亿两银子,分39年还清,每年要偿付赔款本、利2000多万两,因此,每年不得不借巨额洋债,以向洋人赔款。但慈禧哪管这些,为了自己的安逸、享乐,再建宫殿理所当然。
其实,早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1901年6、7月间),一名外国公使就曾建议在仪銮殿旧址上改建洋楼,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将此建议电奏当时还在西安的慈禧。电云:“有一国使宣称,若将仪銮殿已毁基址改建洋房,一切照西式办理,专为接见外臣各使,必无争论。所言亦甚有见,姑备一说,候采择。”慈禧为讨好洋人,表示亲善,接受这个建议,决定这组新建筑群一律采用西式,建成两层洋楼,取名“海晏(宴)堂”,专作接见、宴请外国女宾之所。慈禧令工部根据她的旨意制作模型送审,几经修改,最后由她敲定。
清宫档案《中海修建海晏堂仿俄馆等工丈尺做法清册》,详细规定了海晏堂的规模、样式,尺寸及做法。这项工程还开列了拆除原两卷殿底盘一座,后殿底盘一座,前后院东西配殿底盘四座,转角游廊底盘六段,西值房底盘及正殿东山、西山渣土等工,名称、方位乃至各殿底盘的尺寸,均与原仪銮殿分毫不爽,确凿证明海晏堂是在仪签殿的基址上建造的。根据《清册》规定,海晏堂这组建筑群有如下组成:海晏堂洋式楼,一座三间,前后双步廊,通高三丈一尺三寸。台基面阔六丈,进深六丈八尺。两山拐角洋式楼各一座,南山接平台抱厦各一座。海晏堂前东、西点景洋式楼各一座,海晏堂后仿俄馆洋式楼一座,十三间,通阔十三丈二尺,深六丈二尺,仿俄馆后东西点景洋式楼各一座。所有建筑均为洋式玻璃门窗,饰以洋式花卉。海晏堂前蝠式水池一座,地周长二十丈四尺。水池内两边摆十二属相古铜兽首人身像十二座,左为鼠牛虎兔龙蛇;右为马羊猴鸡狗猪。身高二尺五寸。池内正中方铜花瓶一座,山石一堆,池上木板桥一座,池前两边洋式石幢二座。海晏堂南面、东面和仿俄馆后北面洋式花门各一座,四周围墙,两边开屏门一座,角门三座。这组建筑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竣工,费时三年,耗资五百多万两银。海晏堂与原仪銮殿相仿。仪銮殿四周围墙一百三十二丈三尺,海晏堂围墙,除三座大门外一百一十六丈四尺九寸,加上这三座门的宽度,则两者相差无几。海晏堂雄伟壮观,又增加了大水池和十多处山石点景,绕有花木之胜,更是锦上添花,似比仪銮殿略胜一筹。
海晏堂各建筑的装饰、家具、陈设,也完全采用西式,极其豪华。据德龄《清宫二年记》说:“慈靖亲自选定巴黎路易十五式,由原驻法公使裕庚的太太(德龄的母亲)向巴黎购买,作为送给太后的礼品。”清宫档案《海晏堂等处陈设木器账》,登记了光绪三十年十月海晏堂建成后所配置的陈设和木器共七百三十九号(有的一号一件,有的一号一对,有的一号一套多件),从各式床铺、围屏挂屏。桌几、椅凳、支镜挂镜。梳妆台到钟表、茶具、面盆、碗盘。烟具、花瓶、灯具、痰盂、以至洋笔、寒暑表,无不尽是洋式,甚至还有洋式马扎。就连中国传统的“宝座”、凤扇架也“全雕刻洋式花”,简直是全盘洋化了。只有中国特产景泰蓝、如意和盆景例外。这样精美的建筑,考究的陈设,慈禧仍不尽如意,认为中国宫殿“优美无伦,以其形式之庄严,实优于西式之宫殿”。所以,从海宴堂建成到慈禧“晏驾”的四年时间,据《德宗实录》记载,慈禧只在这里有过五次外事活动,接见各国公使夫人和赫德的妻子,其余时间就任其闲置不顾。
据说,海晏楼建成后,慈禧下令让张文达书额,张请求改晏字为宴,慈禧不允。当年十一月,光绪、慈禧相继死于西苑,有人说,这是因为慈禧否决了张文达的请求,才招来了这样的大祸。有人还同情张文达,并作诗一首:
突兀何来海晏楼,思量社馆阅三秋;
几回搁笔终留谶,更望桥山涕不收。
第一部分 撩开中南海的神秘面纱第22节 慈禧驾崩仪銮殿
英法侵略军人侵北京,焚毁圆明园,摧残颐和园,慈禧失去了恣情享乐的场所。她为了“归政”后有颐养享乐之地,便在中海西岸大兴土木,建起了富丽堂皇的仪銮殿,不想,仪銮殿却成为她驾崩的墓地。
1860年(清咸丰十年),英、法向中国发动了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攻陷大沽,占领天津、通州,兵临北京城下。
9月22日,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英法联军在进行了休整并补充了给养和装备之后,于10月5日自北京东郊绕向北郊,开始了新的军事行动。10月6日,联军占领海淀,到达圆明园。管理圆明园的大臣文丰投福海自杀。当天,法国侵略者闯入了圆明园。他们发现园中“-间一间的屋子,充满着价值连城的物品”时,“一间一间的大厅,置有价值巨昂的瓶缸”,一座座库房堆满质量优良的绸缎和珍贵的毛皮,于是尽皆显露出野兽一般的贪婪,饱掠而归。英侵略军得知法军“整个军营满堆着成打的钟表,无数的绸缎和一切你所想象的物品”,也蠢蠢欲动,随即于次日加入了对圆明园的洗劫。除了疯狂的抢劫,他们还野蛮地破坏,粗俗野蛮的联军士兵撕毁珍贵的古籍并用以点火吸烟,用刺刀戳破挂在墙上的名画,遇到珍贵却难以携带的瓷器等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10月18日和19日,英军再次出动大批士兵焚毁了圆明园,许多未被英法联军掠走的珍贵古籍、档案、书画和满园雕梁画栋,尽皆化作飞灰。英法侵略军灭绝人性地焚毁了这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之后,又严重摧残了颐和园。
两园被毁,慈禧失去了恣情享乐的场所。1864年,慈禧垂帘听政后,力图恢复圆明园,可因财力枯竭,又有部分臣僚直言反对,修复圆明园的动议搁浅。即使重修颐和园也是困难重重,难遂心意。
光阴荏苒,转眼间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年),此时光绪皇帝已满16岁,按古制已是一名成年男子,可以堂堂正正地以皇帝名义主持大清国的军国大政了。慈禧尽管十分不愿意放权归政,但她不会忘记12年前第二次垂帘时的诏书,煌煌诏书中这样写着:“垂帘之举,本属一时权宜,唯念嗣皇帝此时尚在冲龄,且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不得已姑如所请,一俟嗣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
是啊,慈禧不能不顾及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能不顾念群臣与万民的议论。尽管她十分不愿意放权,但她还是决定也必须“归政”。数日数夜的周密思考,她觉得最主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大权,不是坐在帘子后面的形式。于是,她决定一面归政,一面仍由她“训政”数年。慈禧在准备退居幕后的时刻,乘机大兴士木,作为她“归政”后颐养享乐的场所。首先大规模修建就近的西苑,以后再逐步修建颐和园。勘修三海工程早在前一年就开始了。光绪十一年五月初九日,慈禧亲下“懿旨”,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奉宸苑会同醇亲王奕譞负责组织修建,并要他们“随时具奏”。除修葺原有的建筑外,重点兴建仪銮殿-组建筑群作为她日常起居的寝宫。她看中“太液秋风”的风光,选择在中海西岸中段、丰泽园与紫光阁之间的空地兴建宫殿。后来又向西扩展地盘,以西什库地面对换法国建在蚕池口的天主教堂和百鸟房,又由总署筹拨十余万两银子去收购该处住户、辅户的房地产,然后“圈砌围墙,以昭严密”。
清宫档案《中海修建仪銮殿两卷殿各座殿宇楼房游廊门座墙垣海墁甬路等工丈尺做法清册》,对仪銮殿这组建筑群的规模、样式及做法等,都有具体详细的规定。这是一组以仪銮两卷殿为中心,前后三进,坐北朝南的传统宫殿式建筑群。仪銮两卷殿是正殿,规模最大,共5间:正中一间作为召见大臣的地方,和它相邓的东次间做慈禧的寝宫,5间共面阔六丈九尺。进深达六丈余,比保和殿的面积还大,极为宏敞庄严。殿顶建成两卷形式,两卷殿即由此而得名。
仪銮两卷殿的前后各有东西配殿一座,共4座,每座5间;它们的后面有福昌殿,也是5间,规模略小于仪銮两卷殿。所有这6座宫殿,前后均有游廊相通。福昌殿后还有一座后罩楼,共十几间。在两卷殿东西两侧及前后东西配殿的后院、后罩楼的后院、东西扒山游廊后院,各建值房一座,共10座作为侍候慈禧太后及后妃的宫女、太监的住房,李莲英即住在两卷殿东侧的值房内。两卷殿前面有屏门一座,叫仪銮门,门前有琉璃影壁一座,最南面还有一座宫门,门内有东西朝房各一座,是大臣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