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孙悟空-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叩九拜之礼。

    “法师平身!不知法师求见寡人何事?众位爱卿也且听听。”太宗金口言道。

    玄奘双掌合十礼敬道:“上秉我主,臣十三岁出家,精研佛法十四年。然我大唐非起源之地,沙门经卷虽多,草民读之也颇多疑惑难解,实难渡我大唐所有逝去的子民。草民听闻西方世界有大乘佛法,可渡世人,若能免除百姓来世所受之苦,此实乃浮屠造化。恳请陛下赐通关文碟,草民愿为我大唐前往天竺求取真经,归来之后必可教化万民固我大唐万世基业!”

    “一派胡言!”一声大喝,百官之中闪出一位,却是太史丞傅奕。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之义,自古忠孝难两全,其法却是忠孝两不全。诸僧尼游手游食,不事生产之事,如百姓皆入沙门,田间无人,禾苗无生,我大唐万民岂不饿杀而死。妄求功德护佑,不畏律法刑纲,入牢狱尚且口诵梵言,以图佛法免其罪,此举置我大唐律法以何地?开坛讲妖功邪法,广聚民财,僧富民穷国库必空,而今突厥吐蕃高丽高昌新罗数国环侧虎视眈眈,国库空而军饷何出?托庇修来世之福,今日且问殿中诸位同僚,哪位将军不是为我大唐征战一生,立下赫赫之功才能安立朝唐之中?哪位大臣不是学得孔孟之术股算之学,为国出谋划策治世安民得以平步金殿之内?如可修来世之福,全凭烧纸诵经,朝唐之事还需我等血战驽学?臣肺腑之言,望陛下杀此妖僧,平此憾世之根。”

    傅奕话一出,陈玄奘冷汗当时就下来了,正欲反驳,又有一位自百官中步出。

    “臣萧瑀以为,沙门怎有太史所说之不堪,百姓之信仰,在于心之所托,人生在世难免有不平之事,律法亦有不逮之时,如百姓遇上,刑纲无着,心有怨妒,再遇荒年反匪,岂不从恶如流,如此我大唐危唉。沙门经卷讲种善因得善果,亦有教化之功,常见富人有修桥铺路之义举,施粥施面之善行,莫不是教化之功也?佛法兴盛数朝,扬善遏恶无数,暗助庙堂之稳,断无废弃之理!”

    不待萧丞相回班,太史丞再出,高声驳道:“三皇五帝之时,天下无佛,至汉明帝立佛寺,君明臣忠不知凡几。西晋之前,有严法禁剃度为僧,然万勒之后,禁令松驰,因事佛,君昏臣佞者日众,莫非梁武帝不足为戒?西周历十一代经十二王,姜太公征战得来的天下,最终被褒姒一人蛊惑而灭,今我大唐僧众十万蛊惑天下,如不早禁,其祸远超烽火戏诸侯,幽王之期不远也。”

第四章 马蹄踏处皆是大唐

    又闪出一人,却是中书令张士衡,道:“太史丞此言差唉,侍奉佛法在于清净无欲,怀有仁恕之心。士衡九岁丧母,此后家父常入庙宇参拜,为的不过是心有所寄,此举不阻家父求学治学之心,更不误士衡成才之事,今以中书令事我大唐,岂不是证明?佛事如不兴于庙堂,与亡国无关也。况善与恶的报应,儒家典籍上也亦有多处,不止佛门一家有此说。”

    …………

    …………

    文武百官,除长孙无忌,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杜如晦,左卫大将军卢国公程咬金,尚书右丞魏征五位大佬,以及袁天罡这位身份尴尬的钦天监,其他皆有参与议论。

    挺佛一派以陈玄奘法师,萧瑀丞相,中书令张士衡,司空裴寂四人为首,附议者文官居多。

    抑佛一派或者说不准唐僧西行的,以大理寺少卿胡演,尚书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三人为首,从者武将者众。

    太史丞傅奕独扛杀陈玄奘灭佛的大旗,力辩群臣。

    金殿内乱哄哄的,直吵了一个时辰。

    也不知道哪位官员小声说了句“我大唐有道家护佑,何须沙门这等旁门?”

    此话头一开,没几句就招惹了钦天监袁天罡了,老道一加进来,争吵的话题由唐僧是否西行一下升级到佛道之争。

    这话题要是吵下去,三天三夜也吵不完啊,太宗皱眉金口再开。

    “这佛道之争几朝都有之事,可改日再议,诸位爱卿可有本要奏?”

    旁边的小太监足足站了两个时辰一动不动,这可是四个小时,还要低着头哈着腰手拿拂尘大气都不能喘,绝对比后世的站军姿还累,见皇帝都开始暗示了,那还不打蛇随棍上,借机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草民有事奏,草民西行之事还望陛下恩准!”玄奘法师赶紧说道,这要是退朝了,下次再想要进宫估计都要猴年马月了,通关文牒没到手,散朝了这趟不白来了?

    “西行之事日后再议!”太宗言道。

    这是要推诿此事啊!皇帝能拖,自己可不能拖啊,法师也是急了,直接跪伏于地高呼道。

    “陛下,草民西行取经,路途遥远番邦数十,若得我主文碟为凭,自可见得番邦诸王,草民生于大唐且忠于大唐,必于番邦处宣扬大唐之兴盛富饶,民壮兵强,我主之开明贤仁,归来之后还可为我大唐教化万民,万望陛下成全!”

    “我大唐之兴盛如需一和尚之口才能传扬,此等兴盛不要也罢!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马蹄踏处,皆是大唐!”太宗说完看一眼跪在地上的陈玄奘,厉声喝道:“来人,把这僧人架出宫门!扔出宫去!”

    站在大唐皇宫门外,看着徐徐关闭的宫门,再看看手按刀柄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禁宫校尉,陈玄奘很明智的拍拍身上的泥土走了。

    太宗杀伐之名果然名不虚传,估计再顶撞的话,真就有命面圣,无命出宫了,看来西行之事只能另做打算了。

    这些兵士,让架出宫门,还真把自己给扔地上,幸好没多少人看到,早溜为妙,免得传出去丢人。

    ————————————————

    金銮殿再议朝事暂且不说,却说此时的孙悟空也就是孙小宝,西游记里孙悟空需要学人话学人礼,自己可不需要,更不要说自己身上还有钱了,时间就是实力,本来以为来到南瞻部洲会是王莽篡汉的新朝以前,哪想一下子成了大唐朝还是李世民的时代,这一下近六百年的时间纵深没了!不管还需不需要再保唐僧,筋斗云七十二变这两大神技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七十二变且不说,筋斗云绝对是自己儿时最大的幻想了,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呀。

    不会驾云没有法力的孙小宝只好买匹好马,快马加鞭的赶向西方!

    “驾!”“驾!”“驾驾!”

    ——————————————

    玄奘法师也在向着西方赶,不过相比孙小宝的快马加鞭,法师可就慢多了,为啥?法师可是抱着朝圣的心态,后世有个笑话说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交通基本靠走,没出发之前他就决定要一步一步走上灵山。

    要不是法师心急取经,说不定真敢像朝拜者一样来个一步一跪直到雷音寺。

    步行可比快马慢多了,孙小宝都连过了好几个番邦小国了,可怜陈玄奘才一路挂单到了大唐边界。

    那时候边界守关可着实不是好差事,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啦,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啦,好多诗都写得很凄惨,其实现实更凄惨,半数军士永远的葬在边疆或者死在战场深埋异乡了,能回家的都算幸运的。

    也正是因此,商人想要过边关可是要上缴重税的,也不全是将官贪墨,实在是军饷好拿,受伤或死去的抚恤太少。

    一个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在那时想要不远万里的回家乡,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也只能就近安家了,边关守军私收的重税,多半会到这些昔日部卒的手里。

    至于普通百姓,边关之外可是蛮夷之地,那时候边界附近的地方官,为了本地稳定,大多宣扬异族番邦的人茹毛饮血,甚至吃人,这等在边境地方父母官的大肆宣扬之下,还有几人敢随意出边关?再说没官府路引文碟,边军将领也不敢放百姓出关啊!所以除了商人和朝廷使者,百姓是很难出关的。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不管玄奘法师在长安有多大的名声,在边关守兵的眼里,与普通百姓无异,任由陈玄奘说破天,没有路引文碟守兵就是不放人,法师求见边关将领也无人通报,这一耽搁就是好几天。

    数日之后,陈玄奘看出边关守兵们没一点放自己过关的意思,通报的门也没有,甚至法师还在关下看到边关城头有个身穿将领甲胄的人出现,任他喊破嗓子,对方理也不理,这下才导致法师彻底放弃过关的念头,转而起了另一种想法,趁夜色偷渡过关。

    虽然被抓了可能会被杀头,一旦成功了可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有了定计,法师远离关头,找个僻静的山坳里静等夜色的降临。

第五章 箭下留人

    大唐边境,瓜州附近山坳里,已是夕阳西下云霞微红,玄奘法师在一平石上久坐念经,忽然脚步声响起,法师睁眼一看,却是一胡人少年。

    “在下高昌国石磐陀,敢问法师欲往何处?”少年恭敬问道。

    看上去这胡人少年相当敬佛,法师放松不少,起身合十道:“贫僧玄奘,欲今晚过瓜州关隘。”

    “瓜州关外千里黄沙,不是熟路的极易迷失其中,每年总有几个在沙漠里饥渴而死的,你我同路,不如结个伴同行可好,这条道我走过十几次,你跟我走,包你无啥危险。”石磐陀道。

    玄奘一听关外千里黄沙,吓得面色发白,后又听到少年愿意和自己一起走,并且还走过十几次了,顿时大喜道:“如此甚好,有劳小施主带贫僧过此险地了。”

    少年笑道:“顺路而已,不知法师可会念经?”

    “贫僧十三岁出家,研习佛法十四载,在我大唐长安颇有些名声,不知这样可算是会念经?”竟然被问及会不会念经,一句话就冲淡了玄奘脸上的喜色,说起念经还是分外的自信。

    “原来是高僧。”石磐陀道:“大师不知,我高昌国上至国王,下至普通黎民百姓,一国之人皆信佛,我父亲就盼望着我有朝一日能成为得道高僧,然我四处拜佛,要么说我不具慧根,要么说我红尘未断,更可气的是还有的说我杀心太重,我哪里有杀心了?就是没一间庙收我。”

    杀心太重?红尘未断?这么个说法要么是被同道说着了,要么是没给足香火钱,至于是不是杀心太重,法师年幼出家努力钻研佛法,哪里懂凡尘之事?又不会相面,自然是看不出来的。

    至于慧根,让他念几卷经书就能看出来,可惜法师从小博闻强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小乘佛法的经书早被他念得滚瓜烂熟,自然不需要再随身携带经书拖累取经之行了。

    “你现在可愿拜师?”玄奘问道,过关在即,为了顺利走过千里黄沙,和这识路少年拉上关系自然更加稳妥。

    况且一个徒弟而已,自己虽然从未收徒,但是以自己的佛学造诣,成为名满天下的得道高僧不过是早晚的事,到时一样要广收门人,不过是提前了而已。(ps:历史上确实有唐僧在瓜州收石磐陀为徒这回事,并且悟空一定要当唐僧的徒弟么?此处谢绝吐槽!)

    “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这胡人少年也颇为干脆,听闻玄奘有意收徒,磕头便拜。

    妥了,法师心中高兴,故作郑重道:“为师法名玄奘,在长安大觉寺挂单,他日你若要寻为师,可前往大觉寺找为师,为师此来是为前往西域天竺国,我佛之灵山圣地拜佛求经的。”

    “师父要往灵山?据我高昌国僧人所传,灵山距此不下十万里,道路难行兼且一路颇多妖魔,师父路上可要倍加小心才是。”石磐陀说着直接站起身来。

    还没受戒呢这徒儿就自行站起,这算怎么回事,以致于有些生气的他根本没听明白对方所说的话。玄奘法师虽然心中不悦,更是第一次收徒就这样而有些尴尬,面上却庄重道:“为师为你受戒,法名就叫五戒,意为戒贪,戒痴,戒嗔,劫色,戒杀心。从此需一心向佛,万不可因无为师在身边敦促而使佛学荒废。”

    “戒吃?那不饿死了?”石磐陀叫道。

    “佛门贪痴嗔之戒,乃是痴迷的痴!”

    “五戒?徒儿谨遵师父教诲!”五戒说道,说着学人合十,向着法师行了一礼,还玩笑的吐吐舌头做个鬼脸。

    长发杂乱的样子看的玄奘皱眉,言道:“为师远行至此,并未带剃刀在身侧,等你我师徒二人到高昌国之后,再找间寺院为你剃度。”

    一次不伦不类的收徒受戒在两人的各怀鬼胎中完成,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玄奘拿出些化缘得来不舍扔掉的干粮分于五戒一些,可惜五戒浑然不领情,自随身的小胯袋内拿出一把肉干来大口吃起,还要分玄奘一些,吓得法师忙念“阿弥陀佛!”

    “佛门弟子不可吃肉!”念完阿弥陀佛的法师向五戒斥道。

    “师父刚说的五戒里面没说不让吃肉!”五戒说完也不想着分玄奘一些了,独自一人吃的甚是爽快。

    可怜法师的干粮本就干硬的几乎能划破喉咙,难以下咽,又被新收的徒弟这么一气,也没了食欲,心中暗自盘算,下次再收徒弟定要多说几戒,弄个八戒九戒十戒的。

    天完全暗下来,月亮还没出来,两人断然不能等到月亮出来月光照耀大地再走,那样极容易被烽火台和关内外巡逻的守兵发现,两人果断赶夜路疾行。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法师了,一天滴水未进,晚上又因心中有气兼且干粮难吃没有吃饭,打坐之时还未觉得,此时一跑起来,很快就没了力气。

    “你怎么跑这么慢啊!”五戒小师父很是不耐烦的说。

    “为师累了,歇会!”

    “还歇会?这样天明也过不了关啊,难道再等一天?你不去西天拜佛了?”

    一说去西天,玄奘来精神了。

    “徒儿说的对,咱们赶紧赶路,无论如何也要过关。”

    五戒身体虽然瘦弱,却因常年在边关行走,兼且长走夜路,脚步轻快还耐力惊人,玄奘哪里能赶得上,两人越来越接近烽火台,五戒只得稍稍停留等下法师,天边已经泛起月亮升起前的鱼肚白,今晚是月圆之夜,这要是让月亮出来,两人绝对过不了守卫最严的第一烽火台。

    “啊!”玄奘一声惊叫,却是被石头给绊倒了,这叫声一出,两人同时暗叫一声不妙。

    五戒小和尚也不管师父的死活了,疾步匿声向前跑走了,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嗖!’破空声传来,紧接着玄奘就感觉腿上一疼,伸手一摸,竟然一把黏糊糊的液体,分明就是血,这一下可把玄奘法师惊了个魂飞魄散,立马大叫道:“将军饶命!箭下留人!”

第六章 要杀猪了八戒快跑

    几息之间,一队大唐守关的士兵将玄奘团团围住。

    “你是什么人?胆敢夜闯边关!”领头的校尉厉声喝道。

    玄奘忍疼说道:“将军息怒,贫僧玄奘,乃是我大唐长安大觉寺的僧人。”

    “玄奘?这名字有些耳熟,你还有点名气?”听到对方是个僧人,校尉的脸色缓和不少。

    玄奘忍疼爬起来道:“贫僧十三岁出家,研习佛法十四年,自东都净土寺出家,先后入成都空慧寺,荆州天皇寺,也去过赵州等多地拜访高僧,想来玄奘之名将军可能听过。”

    “竟然是大师,手下人一时失手,还望赎罪。”校尉惶恐道:“还不快给大师止血!”

    手下人一阵手忙脚乱,血很快止住,也将法师腿上箭伤上好金疮药。

    见玄奘腿上血止住了,校尉才稍稍宽心,拿过一支火把向手下兵士说道:“你们都回去吧!”

    见人都回了关隘内,法师才低声问道:“你我可曾认识?不知将军是?”

    “嗨…。什么将军啊,不过是关内的兄弟看在我兄长面子上授了个小队长罢了,大师再如此称呼可就羞煞王祥了。”校尉恭敬的说道:“你我不曾认识,在下敦煌人士,姓王单名一个祥字,大师所去过的地方,距离王祥老家何止千里,大师之名都可传到,想来大师是当世有数的得道高僧,王祥一生最是敬佛,刚刚不知是大师误伤了大师,万望大师恕罪。”

    听完王祥这翻话,玄奘长长的松了口气,看来这次杀头之祸是躲过去了。

    “施主客气了,些许皮肉小伤并无大碍,况且这身躯不过是一具空皮囊而已,伤不伤的于我修行无碍,玄奘不过是一普通僧人而已,不过是比别的僧人博学了一些,高僧之名实在不敢当。”玄奘客客气气的说道。

    玄奘越是如此谦虚,这王祥越觉得玄奘是世外高人,越发恭敬道:“大师当得,当得!不知大师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以你我之境地,原本贫僧羞于说给施主听,然玄奘发下大宏愿,非施主相助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