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狄仁杰断案传奇-高罗佩-1-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插入边框夹层之中,这样,我自然就成了亡父全部遗产的推一合法继承人了。我欲有所作为,手下就要有人,仅有家丁远远不够,还要借助胡人军力,从没有大宗银钱是断断不行的。” 
  狄公道:“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一切腌臜勾当均在本县掌握之中。左右,将案犯押往大牢!” 
  狄公退堂回到内衙,刚坐下,乔泰进来报禀,称案犯均被拿获,无一漏网。在北寮,猎户负隅顽抗,多少费了些手脚,最终凌刚将他生擒。 
  狄公道:“如此甚好,不过我们须将乌尔金等六名番胡案犯火速押解京师,命凌刚挑选十名精细军汉权作长解,明晨即领了公文,打点起程。若驿马精壮,一路顺当,七日内可抵长安。三名店主及四名军卒就地审讯治罪。” 
  四名亲随干办围成一个半圆,坐于狄公案前。狄公微微一笑说道:“有道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玉,如今酋首已被一网打尽,胡兵不战自乱,必不敢轻举妄动。” 
  乔泰点头不迭,说道:“番兵胡勇能骑善射,若在圹壤之野交手,其威力实不可低估,但攻打金城汤池,他们则相形见拙。明夜钱宅望楼上不见信号,他们断不敢贸然进兵!” 
  (圹:读‘旷’,原野。) 
  狄公道:“乔泰,自古有备无患,我们还是作些防备方好。此事一并委于你了。”又对四助手笑道:“连日来,诸位谁也没有埋怨自己闲得无聊,我耳根自然也就清静了许多。 
  洪参军也笑道:“记得我们来到兰坊之日,老爷就预言我们在此会碰到一些有趣的偏题、怪题,正可大显身手,大干一场,如今此话果然应了。” 
  狄公屈指一算,说道;“我们到此才七天时日,实令人难以相信,近几日中我最大的心病便是不知钱牟的幕后人是谁。我深知,此患一日不除,兰坊一日便不得太平。此可谓盲人瞎马,厝火积薪,什么祸端都可能发生。” 
  (厝:读‘错’,安置,措置;厝火积薪:置火种于堆积的柴薪之下。比喻危机已伏;尚懵然未觉。) 
  陶甘问:“老爷如何知晓倪琦便是此人?我却没见一丝痕迹。” 
  “不管案犯是谁,第一,他须通晓国事,第二,他须居于钱宅近旁,我们可依此顺藤摸瓜。始时,我对吴峰有过怀疑,心想此人有胆有识,若冒险作恶,实不足为怪。况且他是将门之子,见多识广,国事军机,多有所闻,欲在暗中操纵钱牟并非难事。” 
  洪参军插言:“再有一条,吴峰偏好番胡画艺,看来亦不无缘故。” 
  狄公道:“此言甚是。但吴峰来兰坊时日并不长。他的下处又离钱宅甚远。若经常乔装进出酒店,店主岂能全然不知?还有,从马荣与猎户一席话中获知,吴峰被捕一事并未在反贼中引起惊慌,他们仍一如既往准备接应胡兵攻城。由此可知,吴峰不是钱牟的幕后之人。” 
  狄公又面对乔泰说道:“我正一筹莫展之时,你一句话使我心中顿时亮堂起来。” 
  乔泰闻言愕然,正没理会处,狄会又道:“你称我们假造巡边官军产生了两个结果,这句话给我莫大启迪。倪琦尚武之举既可解释为居安思危,枕戈待旦,以防胡兵侵犯之不测。亦可看成是他正厉兵秣马,准备引狼入室,偷袭此城!一旦心中起疑。倪琦即是那幕后人物也就越看越象。第一,倪琦生于望族名门,自然通晓国事。第二,倪、钱两家相距不到半里之遥,钱牟于门首升起皂幡,倪琦立即能可看见。我曾自问,倪琦既怕胡兵掳掠,本应居于东城门附近倪家旧宅,一有风吹草动便可出城进山躲避。但他却离开这安全之地,偏选择城西南角离水门甚近的危险地带购置宅邸,这是为何?倪琦将钱宅两名斗剑高手弄到他门下,对此钱牟虽是不愿,但后来也就听之任之,这又是为何?答案只有一个:倪琦与钱牟原是一丘之貉。夺取兰坊并在此边鄙之区建立独立王国,与朝廷分庭抗礼,此歹意正是出自倪琦。 
  “其实,这个答案钱牟本人早已告诉我了!” 
  洪参军与马荣不约而同问道:“老爷,钱牟何时如此说过?我们如何不知?” 
  狄公看了面前四名助手,粲然一笑道:“钱牟断气之前,我们都以为他要说‘你……’,只因一口气上不来,一句话只讲了一个‘你’字就一命呜呼了。其实我早该明白,一个濒死之人,一口中进出一个字都难,岂会说长话?他只不过想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一个杀害潘县令凶手的名字,从而回答我的问话。而此名字即是倪琦,只是‘琦’字未讲出口他就咽了气。” 
  陶甘以拳击腿,点头不迭。 
  狄公又道:“今日我进山拜见鹤衣先生,言未三句,他却将‘你’一误听为‘倪’,我心中一亮,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钱牟瘐死之前四中吐出的一个字是‘倪’而不是‘你’!其实,老隐士未必当真听错,回顾他与我一席话,虽多有不着边际、故弄玄虚之处,有的地方甚至妄下雌黄,但我思想来,他每句每字恐是都有所指,意味深长。” 
  (瘐:读‘羽’;瘐死:囚犯在狱中病死。) 
  狄公慢捋美髯,一时沉默不语。又抬头扫视面前四名亲随干办,说道:“明日堂上我就将倪琦谋反一案具结,潘县令命案也就随之了结。除此之外,丁虎国命案亦可审理完毕。” 
  狄公最后一句话使四名助手再次瞠目,禁不住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来。 
  狄公道:“丁虎国书斋丧命之奇案已知端底,寻找作案人的线索就在作案现场。” 
  洪参军道:“如此,案犯到头来还是吴峰!” 
  狄公道:“明日堂上审理此案,你等自会明白丁虎国如何丧命,又是死于何人之手。”呷了口茶又说道:“今日我们所获甚大,但仍有两道难题尚无答案,一是白兰仍不知去向,二是倪寿乾画轴之谜仍未揭开。这第一件事实属紧急,刻不容缓;第二件虽非十万火急,也应全力以赴,不可懈怠。须知,倪琦犯谋反死罪,按律官府将没收他一切家产。若是我们无法证实倪夫人母子有权继承倪公所留一半遗产,这对孤儿寡母就会一世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受难无穷。可惜倪琦已将倪公藏于画轴之中遗文毁掉,如此,这样的证据亦就不复存在。即使倪琦堂上供出实情,亦无法改变倪寿乾终前病榻之上留下的遗言:画轴归倪夫人母子,其余家产归倪琦。上台官府,尤其是长安户部必据此口头遗言将倪琦一切家产没收充公。如此,除非我们解开画轴之谜。倪夫人母子只得落个两手空空。” 
  陶甘点头,问道:“始时我们只知倪琦与一宗遗产纠纷有涉,却不知他阴谋造反,而老爷从一开始就对倪家这个案子兴趣甚浓,却是何故?” 
  狄公笑道:“说来话长,你既问,不妨说于你们听听。我对黜陟大使倪寿乾心仪已久,记得昔年我仍在黉门就读之时,便将他问理刑名之案例—一精心抄录,其时他还是小小一县之主。我将各类案例苦苦研求,一心习学他勘案之法。后又将他上书圣上的案本奏章细细阅读,只见其文探骊得珠,荡气回肠,文笔纵横排奡,一泻千里。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不但为满目珠玑拍案叫绝,更为倪公一片赤诚,满腔激情所深深感动。从此,我便将他视为终身楷模,梦寐以求有朝一日能拜识尊颜,亲聆教诲,以了乎生之愿。但其时他已官后黜陟,而我只不过是挣扎于坎坷仕途之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何能如愿以偿!不久。我心目中的这位英雄突然致仕辞职,我为之愕然,自此心起疑团,百思不解。 
  (黉:读‘洪’;黉门:学校校门,古时对学校的称谓。骊:读‘丽’;骊珠:宝珠,传说出于骊龙颔下。奡:读‘傲’,矫健有力,常用以评述文章风格;排奡:文笔矫健。) 
  “我来兰坊后、于档目中看到倪家这宗案子,心想细细研讨一下倪门这场纷争、对我这个一向视倪公为偶像的人说来,可起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作用。更有一层,他那奇怪的遗嘱犹如他从坟墓中向我发出了挑战……” 
  狄公稍停,双目直盯对面墙上画轴,用手一指,说道:“纵有千难万难,我也要解开画轴之谜!自倪琦招供以来,倪寿乾的遗嘱已超出了向我挑战的范围。我深深感到,务使倪寿乾遗孀幼子获得应得的财产乃我义不容辞之责,特别是我不久就要将他长子送上西天,对此,我就更加责无旁贷。” 
  狄公立起,走到画轴之前,四亲随干办也—一离座,再次凝神细看那幅神密的画作。 
  狄公双手背于身后,慢慢说道:“虚空楼阁!想当年,倪寿乾发现他长子虽和他一样有将相之才,却品行不端,心术不正,该是何等震惊!何等失望!这幅画我已反复看过多遍,每一笔都在心中记得一清二楚。本指望能从倪公东城门外别院中获得些许线索,却……” 
  狄公突然煞住话头,俯身向前从下至上又将整幅画细看一遍,然后慢慢直起身子,扭头悠然慢捋长须,两眼光茫四射,对四亲随干办微微一笑,说道:“有了!明日,画轴之谜亦可解开!” 
  …

  第二十一章

  次日早堂,狄公升厅审案,数百名百姓蜂涌进入衙堂。倪琦锒铛入狱的消息不胫而走,番胡头领被捕的传闻则越说越奇,前来看审的人自然就多了。 
  狄公将廊庑处骈肩看众环视一遍,一面寻思如何开审。狄公暗忖,倪琦平素工于心计,惯于幕后操纵,此类人一旦原形毕露,精神上常常是立即土崩瓦解。 
  (骈:读‘便[宜]’;骈肩:肩挨着肩,形容人多拥挤。) 
  狄公拔根火签投掷于地,班头领命去牢中提人。 
  倪琦于堂前石板地上跪下。果不出所料,一夜之间,倪琦看上去端的判若两人。昔时那神气活现,悠闲自得的样子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副失魂落魄,半死不活的可怜相。这真是猫儿得势雄似虎,凤凰失势不如鸡! 
  狄公道:“案犯倪琦,昨日堂上已经开审,今日无须再将堂规重复一遍,你即将罪行细细供来!” 
  倪琦慢慢抬起头来,低声说道:“老爷,一个人到了今生无望,来世亦然这步田地,何苦不将案由端末讲个明白!家父对我怀恨在心,我自然知晓。我虽惧他三分,却也对他心存怨恨。早在黉门攻读之时,我就立誓要做人上之人。家父官居黜陟,虽在万人之上,仍在数人之下,我却要胜他一筹,决心宝祚登极,居至上之尊!多年来。我苦心孤诣,仔细审察西疆情势。一则,兰坊位处偏远之区,长安对它鞭长莫及;二则,河西番胡内部四分五裂,各部落之间明争暗斗日趋加剧。故我认定若对其中一部或数部诱以重利,并以我三寸不烂之舌联横合纵,就不愁千百番兵胡勇归顺于我。一旦时机成熟,我就可利用他们拿下兰坊,并以它为都,建立一个地跨胡汉两疆的独立王国。大功告成之后,我一面口头答应向唐室俯首称臣,一面则借与长安讨价还价之机把延时日,以高官厚禄引诱河西别部头领—一投奔于我,逐渐将疆域向西扩张。待我立足已稳,羽毛已丰之时,唐室又怎能奈何于我?” 
  (祚:读‘作’,帝位。) 
  倪琦叹息一声,又说道:“我自信我外有纵横捭阖,折冲樽俎之才,内能盱衡大局,熟知唐室纲政,但兵戎韬略之事却是不甚通晓。欲成帝业,此三条缺一不可。我寻思钱牟于中正可补偏救弊,故决定借他之勇图我大业。我首先怂恿他在兰坊称霸,又向他面授机宜,教他与上台官府周旋之法。此举正合他意,他感激涕零,对我自然言听计从。钱牟一介武夫。虽有点小聪明,却成不了帝王气候,我只不过利用他在兰坊的一举一动来观察朝廷的动静,并借他之力作为我笼络胡兵的本钱。我所以要争取胡兵助我,一是因为钱牟虽早已控制兰坊,。但若公开与朝廷对抗,他这点人马却不能济事;二是因为若我手中无有兵权,钱车便不会心甘情愿为我效力,拥我为君。 
  (捭阖:读作‘百合’,或开或合。战国游说家所使用的分化或拉拢的方法。) 
  (樽:读‘尊;俎:读‘组’。盱横:观察,盱:读‘须’。) 
  “诸事如意,朝廷对钱牟在此倒行逆施并无所作为。如此,我决定按计行事,与番胡勾通,共商大计。正在此时,潘县令到兰坊上任,我写给一番胡头领的密书不期落入他的手中。我本不想坏他性命,只因案情重大,你死我活,不得已而为之。即命乌尔金将他诱出城外,结果了他性命。钱牟得知我杀了县主,怕朝廷兴师问罪,大发雷霆。我从中巧作安排,教他瞒天过海之法,果然奏效,一场风波也就平息下去。 
  “其后,我游说于各部落头领之间,赠以重金,许以重利,最终联合了三路人马。双方商定,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开赴此城,共图大事。但自潘县令遇害后,钱牟知道了我原有称帝之心,胸中很是不服,我答应事成之后封他为镇国大将军,他仍不依。只是此时我已有胡兵做为后盾,他也不敢奈何于我,况我们二人的命运早已连在一起,我也不怕他去官府告我。但有他从中作梗,我举事的日期也就长期拖延下来。 
  “巡边官军随老爷来到兰坊,捕了钱牟,他手下门人亦树倒猢狲散。他被捕后,我起事的绊脚石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但却怕他于绝望中咬我一口,故一时曾生出逃跑念头。又一寻思,自觉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如此行事。若如此,我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鸿猷大计势必付诸东流,毁于一旦。后听说他一直昏迷不醒,未供一字便死于狱中,这才放了心。但仍担心有人走漏风声,更怕不久大队官军要来兰坊常驻,故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趁官府不知,官军无防,火速行动,立即起事。经乌尔金内外联络,今夜三路胡兵将会师于城西郊外,一见钱牟宅邸望楼上火起,便强渡界河,从水门入城。不期老爷神机妙算,先下手为强,使我功亏一篑,黄粱一场。今既被擒,但求早死,也省却心中许多烦恼。” 
  (猷:读‘由’,计划,谋划。) 
  廊庑处看众议论纷纷,庆幸满城百姓免了一场劫难。 
  狄公喝了声“肃静”,又问倪琦:“胡兵共有多少人马?” 
  “步卒三百,马兵一千。” 
  “三名店主各承何责?” 
  “平日我尽量藏而不露,也就没与他们见面,只命乌尔金相机收罗十数名本坊亡命之徒于今夜接应胡兵,带领他们攻占县衙及四大城门。老爷若问乌尔金,便知端底。” 
  狄公命书办将供词念读一遍。倪琦听后于供单上画了押。 
  狄公正颜道:“案犯倪琦,阴谋造反,身犯死罪。依照刑律,非判磔刑,即处凌迟。本县念你不打自招,将备文求请上台官府成全你一具整尸,如何发落,长安自有定夺。” 
  看官,这磔刑与凌迟均为酷刑。磔刑即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用五匹马或五头牛拴了案犯人头与四肢,将人体分开。凌迟亦称剐刑,施以谋反大逆、弑君杀夫者。先慢慢分离脔割犯人肢体肌,再将颈脖刌断。受此二刑罚的犯人不但死得痛苦,早然也就得不到整尸了。 
  (脔:读‘孪’;脔割:分割,切碎。刌:读‘村〔三声〕’,割。) 
  堂役将倪琦押出大堂之后,狄公对堂下看审的百姓说道:“天网恢恢,日月昭昭。至此,本县已将众贼首一网打尽。今夜胡兵不见望楼信号,断不敢贸然进兵。但万事有备无患,故本县仍下令严阵以待,以防不测。你等体要惊慌,各自回去好自为之,诸事听从各坊坊正、里甲安排。我兰坊垣高墙厚,固若金汤,更兼军民一心,以逸待劳,定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况胡兵多为倪琦所蒙骗,一旦醒悟,必不肯为他卖命!” 
  堂下众人闻言,顿起欢呼。 
  狄公一拍惊堂木,宣道:“现在审理丁虎国命案!” 
  狄公又摔下一根火签,班头接了,二堂役忙去牢中提人。 
  吴峰于案前水青石板地上跪了,狄公衣袖中取出纸盒一只,推出桌沿,掉落在吴峰面前。此盒乃从丁虎国袖中寻出,被黑鼠咬坏的一角早已修复如新。吴峰低头看了,心中纳罕。 
  狄公问:“吴峰,你曾见得此盒?” 
  吴峰抬头答道:“老爷,此类纸盒乃为店家出售果脯蜜饯所用,鼓楼边市场上不下成百上千,小生平素偶或也买上一只,尝个新鲜。这类纸盒我虽看过无数,然地上这一只却是从未见过。从盒盖上有寿字看,此乃给人祝寿的一份礼品。” 
  狄公道:“此盒确是一份寿礼,内装香甜蜜枣,不知你愿不愿尝尝滋味?” 
  吴峰不解其意,看一眼狄公,说道:“谢老爷赐赏,吴峰遵命就是!”遂打开盒盖,见九枚蜜枣整齐排于白纸之上,用食指按了,拣一松软的放入口中,将果肉吃了,果核吐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