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女 作者:李好(晋江vip2012-10-02正文完结)-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氏道:“我回一趟娘家去,和爹他们借一借,好歹把房子给盖起来。”能有个自己的家,是戚氏这辈子最大的梦乡,所以虽然现在钱不够,但是却很坚定的要盖房子起来。
    王铜锁是同样的想法,于是两个人一起去了青山村,戚氏的娘胡氏和戚老汉知道王老头竟然主动分家了,高兴的不知道如何是好,胡氏直接说道:“早就该分家了,一家子都挤在一起,早晚都要出事,你那公公还算是个明白人,这下好了,你们可以单独过日子了,别人也不会再说我这闺女了。”
    王铜锁有些讪讪的,戚氏忙道:“娘,我这趟和铜锁回来,就是希望能借点钱,先把房子盖起来,不拘是啥样的,就是茅草房,先有个自己的家都成,孩子们都挤在一个屋里住,也实在太不像话了。”
    胡氏点点头,“很是应该,荷花,我借钱给你三哥他们,你没有意见吧。”胡氏对自己的儿媳妇王荷花说道。
    “瞧娘说的,三哥三嫂都不是外人,我也希望他们过的好哩。娘你做主就成,我一点儿意见也没有。”王荷花在边上忙着给戚家安做鞋子哩。
    胡氏听了心里高兴,这儿媳妇还像话,一点儿都不像她娘那样刻薄,反而是很利索,且对自己和老头子都很孝顺,开始也听这儿媳妇说娘家分家什么的,她还以为是说着玩的,现在女儿亲自过来了,才知道是千真万确哩。
    想着家安这卖野味还攒了不少钱,于是给了戚氏二两银子,“你们拿着,不够了再说,把房子盖起来是正经,千万不要说什么只盖茅草房,现在冬天也快到了,你们可不能苦了孩子们,等家安回来了,我让他也过去帮忙,一定赶到年前把房子给盖起来,让你们也有新房过年哩,以后啊,我去你们那,也能住几天呢。”原来是没有地方住,所以胡氏从来没有在大女儿家里过过夜,现在有了奔头了。
    咱镇上的戚家敏也知道自己的大姐分家了,要盖房子了,也送来了二两银子,“姐,我就盼着这一天哩,到时候让田娃子和磊娃子也在你们家多住几天,我也清闲清闲。”
    这一下子手头上有五两多银子了,盖房子似乎不是个难题了,在王家村,盖房子差不多要花去四两银,且若是这土坯自己做,还能省很多哩。主要就是工钱问题了。
    土坯最后决定了,还是多找几个人做起来,其实也就是用粘土然后掺上稻草,在模子里做成一块一块的,等晾晒干了,就可以用了,不过这搅泥巴是个力气活,得搅匀称了才好。
    那边王家老四已经挑好了地方准备盖房子的,不过听说王老三也要盖房子了,就和楚氏商量了一下,赶明年春天再盖房子,毕竟自己也就两口子,一间房也过的去,王老四还要留着给自己三哥帮忙哩。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气。
    于是一切准备妥当,在凉水河对面,和张婶搁了两百米左右的山坡向阳的地方,就成了王福儿她们以后新家的地方。背后靠着山,前面朝下看就是那凉水河,对面就是王家村,大家都说是个好地方。
    里正王得财象征性的收了一些钱,这地基就归了王铜锁。村里和王铜锁玩得好的人都过来帮工,王铜锁和戚氏商量好了,这干一天活就给一天的工钱,不能因为人家是朋友,就理所应当的使唤人家。
    王福儿几个人就负责做饭,王荷花也回来帮忙了,有时候也会管这些帮工的人的饭,像第一天动土,然后开始砌墙,最后房子盖好了也得请客。好在天气虽然进入了冬天,但是却一直没有下雪,也不是那么阴冷,连河里的水都没有结冰,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是暖冬,麦子估计明年收成不怎么好,因为这天气不冷,地里的害虫就冻不死啊。
    忙忙碌碌了大半个月,王福儿家的房子也已经初成规模了,一共是四间房子,坐北朝南,有很大的一块儿院子,王福儿的建议是把院子也圈起来,只是时间上赶不及,只能是第二年春上再说。




☆、37新生活

在进入腊月之前,王福儿一家子终于住进了新盖的四间土坯房,然后从那老宅子里把东西搬了进去。丁氏和马氏跑过来看了看,对戚氏说道:“三弟妹可是深藏不露啊,这么快就成了弟兄几个第一个盖房子的,还盖的这么气魄,爹和娘以前还说你老实哩,其实你都暗地里藏着东西吧。”
    戚氏平静的说道:“大嫂和二嫂这话可说错了,我手里哪里有什么钱,这都是我二妹和我娘他们借给我的,要不是他们,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本来也想问大嫂和二嫂借的,只是大嫂和二嫂那边也说不上话,现在这屋里空荡荡的,也要钱置办哩,正好,你们问了,不如大嫂和二嫂也借点钱给我,我保证会还的。”一席话说的这二人立刻找借口跑来,让她们借钱,比割她们的肉都还疼哩。
    张婶过来看见这丁氏和马氏跟后面有狼追着一样跑了,不由的笑道:“咋了?你两个妯娌跑得比兔子还快。“
    戚氏是和张婶玩得好,有什么话也不瞒着,就说道:“我正想和他们借点钱买点什么桌子椅子的,她们就那样了。”
    张婶听了哈哈大笑,指着戚氏说道:“你啊你,还真是,难怪他们跑得那么快了,现在这样多好,你也用不着怕他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如今咱们两家也成了邻居,我心里高兴着哩,你不是要买桌椅啥的?我这手头上还有点闲钱,你先拿去用。”
    戚氏忙摆摆手,“我那是吓唬她们的,也怪她们说话不中听,说我是面上老实,暗地里藏奸,其实这桌子椅子,孩子她爹能自己个做一做,也能省不少钱哩。”
    “是啊,铜锁的手巧,编竹篮子都比别人好,做这些东西也不在话下,你家里的三个闺女呢?”
    戚氏道:“她们去河边洗菜去了,那不,就在那哩。”戚氏指着不远处的凉水河说道。
    在这个地方就是好啊,面前不远就是这凉水河,后面靠着山,到时候去山上采个啥的也方便。
    “你这三个闺女,真的比三个小子都强,我都稀罕的不得了,你就等着以后享福吧。”
    腊月初二,是王铜锁一家子宴请好友和亲戚的日子,盖了房子了,这请客是应该的,张婶那天一大早就过来帮忙,戚家安早就送了好几只野鸡,所以这肉食倒是不缺,王菊儿又去村里卖豆腐的豆腐张家买了十来块豆腐,然后加上王花儿和王福儿早前准备的鱼干,这请客的饭菜倒是不寒碜。
    王老头和赵氏,还有戚老汉和胡氏都坐在上桌,听别人恭维自己的儿子女儿有出息,赵氏第一次没有闹别扭,得意的接受了别人的恭维,胡氏心里却很好笑,这个赵氏,还真是,把自己端的很高哩,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娃盖房子,她出了多少力,反正她是知道的,这赵氏是一次都没有过来帮过忙,反而是过来找自己的女儿女婿要那一百个钱的,真是个只顾自己的主儿,她还真看不上。
    胡氏的二女儿戚家敏对着赵氏说道:“亲家婶子,我姐姐和姐夫能有今天,可真是靠了你了,我得好好的替我姐谢谢你哩。”
    赵氏笑的得意,“你这个镇上的娃说话就是好听。”
    “呵呵,只要你不嫌弃我姐只生女娃子,我还能说更好听的话哩。”这话一出口,好多人都在暗地里笑,谁不知道这赵氏张口闭口就是说戚氏只生赔钱货,现在被戚氏的妹妹说出来,看这赵氏还有啥脸得意起来。
    赵氏的脸果然是变得很有意思,胡氏对戚家敏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让她适可而止,这可是她姐家的宴席,可不能给搞砸了,戚家敏自然没有接着说下去,反而说自己说错话了,反正让这赵氏没脸已经达到目的了,这谁还不知道谁啊。看在弟媳妇和大姐的面子上,就饶了这赵氏。
    那边丁氏和马氏也是全身不得劲儿,别人也就专门捡她们觉得不好回答的话问他们,比如说,你三地和三弟妹家该这个房子借了不少钱吧,你们当大嫂和二嫂的,借了多少啊。还比如说,咋从房子开始改,到房子已经成了,就今天这一次看见你们过来哩?平时做饭的时候,你们躲起来了?虽然是开玩笑说的,但是把这两人说的是面部表情精彩的很,这两人想走,又舍不得这满桌子的菜,只能忍着。
    宴席过后,这新家生活正式开始,新房子是四间,其实还有一间小房子是做厨房用的,比那四间的面积都要小,王铜锁也戚氏住了一间,王菊儿大了,也单独住了一间,王花儿和王福儿两个人住了一间,剩下的一间当成了房杂物和粮食的地方。
    王铜锁夫妻两个人住的房子是最大的,分成了前后两间,前面的当成了堂屋,以后吃饭就在这里。堂屋里是王铜锁自己做的一个简易的八仙桌,上面一点儿漆也没有涂,原滋原味,他又用砍下树剩下的木料作乐六把凳子,这算是基本的家具。
    戚氏陪嫁过来的时候还有一个木头箱子,这里面是放着戚氏等人的衣服和为数不多的钱,都是戚氏在保管。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不为过啊,不过以后会更好的,王福儿想着,起码现在比在那老院子里强啊,三个娃都有饿了自己的一张小床,也不用挤在一起睡了。
    这个地方不兴炕,要是天冷,直接烧火盆,捡那大块的疙瘩木头烧着了,就能烤火,一般的柴火烧红了紧闭上就能成为那种特别碎的炭,庄户人家要是不想直接烧柴,就用这种炭,但是这种炭的一个不好处,就是化的快,一点儿都不经用,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烧木头疙瘩,好多人把屋子都熏得黑乎乎的,上面挂着猪肉,到时候就成了腊肉。也算是农村人的特色。
    现在已经进入腊月,王福儿一家子盖了房后,手头上还剩下一两多的银子,这可是以后自己家的原始资金哩,可不能乱花了。开春后,就让爹把猪圈给盖起来吧,然后还要养鸡,还要,啊呀事情多的是哩,对了,还有小弟弟要出世哩,这还是一项开支,王福儿觉得这钱是远远不够哩,一个月还有奶奶那边的一百文钱哩,真是要命。
    赚钱赚钱,王福儿心里充满了斗志,这没有钱是啥都不是啊。
    王福儿冥思苦想了半天,决定还是先把络子给打完了,起码到时候能卖个几十文钱,自从上次在针线铺子看到那复杂的络子能多卖钱后,她回来就缠着戚氏让她教,好在王福儿的手不算笨,学会了也打的快,连王菊儿都说王福儿是手脚快哩,所以一般王花儿打打两个络子,王福儿能打三个络子,这速度,让王花儿嫉妒啊。
    等到再一次去集市的时候,王福儿和家里人的针线又得了有一百多文钱,先去米铺买了配好的八宝粥米,然后就兴冲冲的回家了。




☆、38杀年猪

腊八到了,家家户户不管你是有钱没钱,都得吃上一碗腊八粥哩,戚氏看着王福儿带回来的米,有些心疼,不过想着孩子们好久都没有吃到白米饭了,也没有说什么了。她现在肚子大着哩,一日三餐都是孩子们在做,王福儿对王菊儿说道:“姐,这米要泡上一晚上,第二天才好煮哩。”
王菊儿说道:“福儿,你也太浪费了,这东西咱都吃不起啊,以后可千万别买了。”

“大姐,我这不是看大家都没吃过,买回来让咱们都尝尝吗?放心,以后我再也不会了,等咱有了钱,我买它一袋子。”

王花儿听了哈哈大笑,“就是,咱们到时候天天吃白米饭,让别人也眼馋咱们。”

可以立筷子的八宝粥,不像以前吃的那么能看见人影的稀粥,闻起来香的不行,吃起来嘛,还没有吃哩,王铜锁和戚氏就让王菊儿姊妹几个端了满满的一大碗给老屋那边送去了。因为自己家新盖了房子,所以把以前住的地方叫老屋。

王老头看王菊儿几个送来了这香喷喷的腊八粥,高兴的不得了,就是赵氏也难得的脸上没有绷着,只是马氏看了说了一句,“哟,这三弟和三弟妹才搬新家就能吃上这么好的腊八粥,也不知道这钱以前都是藏在哪里的。”立刻把赵氏的脸从晴转阴。

王福儿道:“奶奶,这腊八粥是我和大姐,二姐几个做络子做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卖了几个钱的,都是我嘴馋自己做主买了这腊八粥回来的,爹和娘都说我小娃子不知道节省哩,不过已经买回来了,也不能退回去,爹和娘也说了,这样也好,咱爹和娘好几年都没有吃到这样的腊八粥了,所以今天一煮好就让我和姐姐们送过来了,奶,你快点吃,告诉我们好吃不好吃,我们都还没有吃哩。”

赵氏听王福儿这样一说,脸色好看了许多,“你爹说的也对,挣钱哪能这样乱花?”话是这么说,这就吃上了,王福儿对马氏说道:“二伯母,不知道你们给咱奶做的是啥啊。”

马氏神情躲闪,她可是啥都没有准备给公公婆婆哩,既然分家了,还那样孝顺干啥?不是每个月给了一百文钱嘛?那就够了。

赵氏看马氏这个样子,冷哼道:“我要是有这个命就好了,没被人嫌弃都是好的。”这样说来,还是老三一家子对自己孝顺?

丁氏是干脆都没有露面,姐妹三个没有受到刁难的回家了,王花儿说道:“福儿今天好样的,二伯母那人就是喜欢扇阴风,今天可是吃了一个亏了,咱奶对她可没有好脸色。”

王福儿道:“她要是不说那些话,我也不会这样。”自己家对爷和奶好是应该的,但是也得让自己的那个奶奶知道自己一家子的好,这有对比才能看得出来哩,免得老是觉得自家是软柿子,好欺负。

王菊儿则说道:“二伯母毕竟是长辈,咱也不能太让她没面子了。”

“姐!”王花儿不高兴了,“你咋老是这个性子啊,被人欺负了还不还手,到时候吃亏的还不是咱?二伯母是长辈咋的哩,她有个长辈的样子吗?”

王菊儿沉默了,她从小就是这个性子,老实,且心软,就是被自己的妹妹说上几句,也不会摆上长姐的架子,王福儿拉着两个姐姐的手,“大姐,二姐,咱不说别人了,今天可是腊八节哩,咱都要高高兴兴的,爹和娘都还等着咱哩。”

是啊,爹和娘都等着自己哩,王花儿也觉得自己的脾气冲,对王菊儿说:“姐,你别怪我,你知道我脾气就是这样,来的快,也去的快,我不该对姐发脾气哩。”

王菊儿笑道:“花儿你说啥哩,你是我妹子,我怪你干啥?爹和娘还等着咱哩,咱赶快回家。”

过了腊八后,王家村的年味更浓了,有猪的人家都开始杀猪,村子里都听见那猪临死前的叫声,张婶的儿子和儿媳妇也从县城回来了,带回来好多年货,张婶也送了一些给王福儿家里。

这天是腊月十二,属牛,宜杀猪,因为在属牛的这天杀猪,到时候来年养猪准养的和牛一样大,这也是这秀水镇的一个传统,当然昨天属鼠的时候,就没有人去杀猪了,不然到时候的猪长的和老鼠一样小可怎么办哩?

张婶家就是今天杀猪,养了一年的猪,又肥又大,看起来都有两百斤的样子,和村里的周屠户也已经提前打招呼了,今天天还没有亮就要起来烧水,张婶也请了王铜锁过来帮忙,王福儿觉得好奇,也缠着自己的爹跟着过来看稀奇。

那头猪已经被饿了一晚上了,估计还不知道自己的死期已经到了,正躺在猪圈里哼哼哩,张婶把王福儿带到身边,她正在烧水哩。“福儿,你就跟张婶在这里,哪都别去啊,一会儿杀猪,你小娃子看了害怕哩。”真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一会儿杀猪了,婶子把那猪水疱给你玩啊。”

猪水疱就是猪的膀胱,吹上气了,可以跟球一样玩,王福儿其实很想去看看杀猪的情况,不过张婶既然这样说了,她也就呆在这里了,只听见外面闹哄哄的,接着过了一会儿,就是住大叫的声音,估计是已经刀子进去了。

果然过了不一会儿,张婶的儿媳妇就端了一盆新鲜的猪血进来了,这是要煮成块哩,到时候也是一盘菜。

“娘,外面要用热水烫猪哩。”张婶的儿媳妇说道。

“水煮开了,可以舀了,正好,我把这猪血给煮了,一会儿弄个韭菜炒猪血。”

这杀猪的人家,是要管一顿饭的,给杀猪的人还有就是帮忙的人,和自己家的亲人,好好的慰劳慰劳一番的,张婶家没有别的兄弟,所以除了周屠户就是这帮忙的了。

因为杀猪了,手里头有肉,也不用担心到时候没菜吃,这村里人啊,就是吃一大盆子白菜炖猪肉,都是好吃的哩,不过张婶家境富裕,也舍得,所以倒是弄了漫漫一桌子好菜,张婶还单独弄了慢慢的一大碗的菜,让王福儿给自己娘和两个姐姐端回去哩,当然跟着回去的还有那个已经充气的猪水疱,这也是王福儿在这里的第一个玩具。

“你张婶太客气了,老是让她给咱送东西。”戚氏叹道。

王福儿说道:“娘,咱明年开春的时候,也逮两头猪娃,然后卖一头,杀一头,到时候也给张婶送好吃的,不就行了?”

戚氏听了笑道:“说的也是,咱猪圈都搭好了,等你弟弟生了,咱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