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讲伤寒论 _录音版_20060606-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肾阳虚证的第三个证候是阳虚水泛证这就是第82条的真武汤证,“大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它的成因是太阳病汗不得法,然後导致肾阳被伤,不能制水,结果导致了水邪上泛。我们前面谈到过,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下焦的水液参与正常的水液代谢,需要肾阳的温煦,需要脾阳的运化,需要心阳的镇摄。我们前面心阳衰镇摄无力造成的水气病讲过了,脾阳虚运化无力造成的水气病也讲过了,我们现在就要谈到肾阳虚,不能制水,不能化水,不能温煦水液,而导致的水邪内盛的水气病,所以它的成因是太阳病汗不得法,导致了肾阳被伤。为甚麽是伤肾阳?伤肾阳,肯定是这个〔病〕人的身体素质是肾阳不足的,所以弱者先伤。素体肾阳不足的 ,汗多以後就容易伤肾阳,肾阳被伤,不能制水,导致了水邪的上泛,底下的临床表现,“其人仍发热”,对“仍发热”的病机注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表邪仍在;另外一种说法是虚阳外浮,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表邪仍在的时候,这是一个里虚,肾阳虚衰,水邪泛滥,兼有表证,里虚兼有表证,也应当先补里,先温里,所以也不影响先去治水,先去温里。对虚阳外外浮来说,似乎这个证候还不一定能够达到虚阳外浮这麽严重的程度,尽管有许多注家都认为,真武汤证的发热是虚阳外浮。但是从我们临床来看,真武汤的适应证,常常达不到这麽严重的程度,所以我写在这里,也是供大家参考,至於你所看到的真武汤证的病人,如果伴有发热的话,是表证的发热还是虚阳外浮的发热,根据病人的全身症状,和舌苔丶脉象去综合分析丶综合观察,我们这里只是在理论上进行讲解。
 下面的症状“心下悸”,实际上是心悸,这是水气凌心的表现,“头眩”就是头晕目眩,这是水邪上冒清阳的特征,还有一个症状是“身瞤动,振振欲僻地”,所谓“身瞤动”,这个“瞤”字,它的本义是眼皮跳动,所以《说文解字》说,“瞤”,目动也。我们在这里引申为肌肉的跳动,“身瞤动”就是全身肌肉的跳动,“振振欲僻地”,振者,动也,振动振动,是同义词。振振就是走路颤颤悠悠晃晃动动,肢体颤动不稳,“欲僻地”,僻者,仆也,这个“仆”,走路颤颤动动丶摇摇晃晃,就好像要倒地的样子。我们在这里用“身瞤动”来代表,“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这组症状。这组症状的病机是甚麽?是阳虚经脉失温,同时又有水邪浸渍经脉。我们在前次课讲到,苓桂术甘汤适应证的时候,说苓桂术甘汤证是心脾阳虚,水邪上逆,它见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和真武汤适应证所说的“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症状,应当是相类似的,我们在解释苓桂术甘汤证,误用汗法以後导致的“身为振振摇”,解释它的病机的时候,我们怎麽说的呢?我们说那是发汗伤了经脉中的阳气,再加上水邪浸渍经脉,结果使经脉不能主持正常的丶稳定的丶准确的运动。实际上,实武汤适应证中的“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它的病机也是这样:一个是肾阳虚,经脉失去了温养,经脉失温;一个是水邪浸渍经脉,使经脉不能主持准确的丶穏定的运动,所以走路摇摇晃晃,肢体振振颤颤,肌肉跳动,走路的时候就好象要倒地的样子,这是我们这里所谈到的三个主症,“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既然辨证的结论是阳虚水泛,所以我们在治疗上就用真武汤扶阳镇水,或者说是温阳利水,是一样的,真武汤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子,我们在临床上怎麽用真武汤,我们抓主症结合抓病机来用,比方说82条主症中有“心下悸”,这个“心下悸”我刚刚说了,实际上就是心悸,我们在临床上对心脏疾患,甚至包括功能不全,有心慌丶心跳丶有水肿,甚至有夜里憋醒不能平卧,这不是心功能不全的表吗?对心功能不全的轻证,如困辨证属於阳虚水泛的,用它有比较好的疗效,还有对心功能不全的重症,特别是多年的心脏病,过去风湿性心脏病很多,多年的心脏病,长期的心功能不全而失去了代偿,常常用洋地黄这类的药物来治疗,象地高辛,等到最後它的心脏的储备能力己经很差了,这时候用地高辛,我们发现一个甚麽问题呢,按照平常的用量控制不住心衰,如果稍稍加上一点点,就是加下四分之一片,就发从心电图上看,出现了中毒的症状,去掉了这四分之一片,心功能纠正得很差,所以这时候医生就感到很为难,加一点儿就出现中毒的症状,去掉了这一点儿,心功能就控制得不好,心衰的症状就加重,就是用洋地黄的时候,治疗量和中毒量之间的距离太小了,说明心脏的储备力太差了,这己经到了心脏病的晚期,在这个时候,无论是甚麽大夫都感到很头痛,这个时候怎麽辨?如果我们辨证明显的是,阳虚而水气凌心的话,中药用上真武汤,我们会发现甚麽问题呢?用上两三天以後,洋地黄没有加量,心功能纠正得比较好,或者试着再多加上四分之一片,甚至多加上半片,结果发现也没有中毒的心电图的变化,就是增强了心肌的储备力,在这种情况下,中西药物结合用有很好的协同效果,还有过去我们在抢救休克病人的时候,无论是感染中毒性休克,还是心源性休克,还是其他原因〔所致〕的休克,我们点升压药,西药的升压药,这是急救必须要用的,用上升压药以後,发现滴速快了,血压就往上升,升得很高,滴速慢了,血压就往下掉,所以随时随地要注意,调整升压药输液的滴速,一天是这样,两天是这样,三天是这样,结果发现手脚湿冷,末梢紫绀,微循环很差,尽管血压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实际上周围循环还很差,休克并没有完全纠正过来,升压药撤不掉,如果你再持续的点升压药,最後升压药始终撤不掉,滴速慢一点,血压就往下掉,这时候也非常头痛的,如果再拖下几天就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那常常是不可逆的,这个时候怎麽辨呢?我们用上一些温阳的药,比方说四逆汤丶人参四逆汤,不见得就是真武汤,或者有时候用上真武汤,四逆汤,人参四逆汤丶真武汤,或者是给他喝,而且现在就有参附注射液,在输液的过程中,给他加上参附注射液,结果发现升压药的滴速慢一点,血压继续能够保持稳定,然後继续用中药,慢慢的升压药的滴速越来越慢,〔最後〕就可以把升压药撤掉,血压保持了稳定,所以在这个时候,中西药结合应用也有一定的好处,这叫优势互补。所以真武汤在甚麽情况下用呢?对心功能不全的,辨证属於阳虚水泛的比较的证候,单用真武汤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这种心功能不全得到纠正。而在心衰的晚期,洋地黄类的药物量少一点,洋地黄〔这类〕药物纠正心衰的用量,和中毒量之间距离特别近的时候,心肌的储备力特别差的时候,用真武汤,然後就能提高心肌的储备力。这是我们抓“心下悸”这个主症,把真武汤用於治疗心脏系统的疾病。治疗心脏病,“头眩”是一个神经系统的疾病,或者是五官科的疾病,比如美尼尔氏综合症,这算五官科的疾病,还〔是〕算神经系统的疾病,美尼尔氏综合症这种证候,有时候我们辨证的时候,说它是肝阳上亢,说它是风阳上扰,有时候说它是痰浊上蒙,可是也有属於阳虚水泛的。有一年夏天,天气最热的时候,丰台区体育馆的一个武术教练丶30多岁的一个女同志,得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她是一个武术教练,平常情况下栽跟斗丶打把式,平衡机能应当是很好的,结果她得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别说去做教练,她就是走路也走不了,躺在那里,这个病是非常痛苦的一个病,在用中药用西药治疗了,大概两三个星期没有缓解,後来她的父亲认识我,她的父亲就带她来找我看病,己经是非常非常热的夏天,我一见到她,她头上竟然包着个头巾,我问她怕甚麽?她说怕风,头特别怕风,整个脸就是那种虚胖的丶白白的,伸出舌头来是淡嫩淡嫩的。季节是在夏季,穿得比别人都要厚,就这样也没有汗。我说,尿少不少?她说尿少。口渴不渴?她说口虽然干,但是不想喝水。根据她的舌胖而淡嫩,面部轻度的肿,小便少,腿也有点轻度的肿,我就给她用了真武汤,开始用药的时候,炮附子用的是15克,其他药都是常规的量,当然茯苓用得多一些,用了30克,我说这麽热的天,我给用的是热药,你回去每吃一付你就体会体会,如果要〔是〕上火,症状不缓解的话,你就给我打电话。回去之後五六天都没有给我打电话,到了第七天覆诊,我每一个星期,在冶金医院只出一次门诊,到了下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她又去了,是自己去的,不用她父亲跟着了,她说吃了您的药以後,我逐渐逐渐就不怕冷了,然後我的头巾就可以拿掉了,头晕减轻了,小便也增多了,所以,这是一个甚麽样的眩晕呢?是阳虚水邪上泛,水邪上冒清阳导致的眩晕,所以用真武汤,来治疗阳虚水泛所导致的眩晕,所形成的美尼尔氏综合症,这个人後来又吃了一个礼拜的药,就恢复了她的武术教练的工作,到现在大概有四五年了,也没有再复发过。这是我们抓一个头眩的主症,抓住一个病机阳虚水泛,来治疗头晕的证候。
 “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肌肉跳动丶肢体颤动,哪些病证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呢?象风湿性舞蹈病丶象帕金森氏综合症,象一些其他的振颤,可以见到这样的临东表现,所以有人报道用真武汤加减化裁,来治疗风湿性舞蹈病,来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辨证属於阳虚水泛的,但是我没有用过,我只是看到了一些报道,这也就是抓住了一个主症“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再抓了一个病机就是阳虚水泛,那就可以用於神经系统的这类的疾病,那;就可以用於神经系统的这类的疾病。
 到此为止,关於水气病我们涉及到的方证,大体谈完了。我们在这里再回忆一下,我们治疗水气病的方剂,有苓桂剂一组方子,有苓芍剂一组方子。应当说苓芍剂这个名字,在《伤寒论》里没有,後世医家也没有说到过,苓桂剂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治疗心脾阳虚,水邪上逆。它的临床表现,我们前次课己经说过了,“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剂的第二个方子是苓桂枣甘汤,把白术换成大枣,它的适应证是心阳虚,下焦水邪欲乘虚上冲,而见到脐下悸。因为脐下悸下罢丶脐上悸也罢,仲景回避用白术,所以他把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换成了大枣,用大棘来扶脾,巩固中焦的堤坝,脾不是属土吗?土就象河堤丶堤坝一样,巩固中焦的堤坝,防止水邪由下焦上逆,由下焦上冲,这是苓桂剂的第二个方子,苓桂剂的第三个方子是苓桂姜甘汤,在《伤寒论》中不把它叫苓桂姜甘汤,而把它叫茯苓甘草汤,它是治疗胃虚,水停胃中,它的临床表现是心下悸,手足厥冷,水停中焦在《伤寒论》中,特别强掉和太阳蓄水证相鉴别,和太阳蓄水证相鉴别,它的特别是,对中焦停水证来说,具备有口不渴,小便正常,也就是小便利这样的特徵,这是苓桂剂的第三个方子苓桂姜甘汤,它的特点是重用生姜温胃化饮消水,五苓散,想一想它有哪些药物组成呢?它有茯苓丶桂枝丶白术,苓桂术三味药都有了,它没有用甘草,另外用了泽泻和猪苓,是苓丶桂丶术丶泽泻丶猪苓,所以也可以把它看成是苓桂剂的一张方子,它有甚麽作用,它有外解表邪丶内化水气丶表里两解丶外疏内利的作用,它治疗太阳膀胱蓄水证,在《伤寒论》中,涉及到苓桂剂的主要是这四个方证,尽管它们的主要药物茯苓丶桂枝,都是一样的,但是其它药物不同,它们所治疗的也都是水邪为患,水气为病,但是它们的病变的部位涉及到的脏器都不一样,我们在临床〔上〕应当能够会区别。桂枝和芍药是相对的一组药,桂枝是辛温发散的,芍药是酸敛阴柔的,有苓桂术甘就应当有苓芍术甘,当然《伤寒论》并没有苓芍术甘汤这张方子,但是从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苓丶芍,就是茯苓和芍药相配这样的一个影子,苓苓丶芍药丶白术丶甘草,再加姜丶枣,这就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也可以看成是苓芍术甘加姜丶枣,它的适应证是脾虚水停,然後水邪阻遏太阳经腑之气,使太阳经气不利就出现了“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使太阳腑气不利,就出现了“小便不利”,当然水邪内停中焦,出现了“心下满微痛”,这样中焦气机壅滞的证候,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正是健脾利水来解太阳经腑之危的,水邪去掉了,太阳经腑之气气机就畅达了。我们刚才谈到的真武汤,也可以看成是芩芍术甘演化而来的一张方剂,因为真武汤的药物组成,是茯苓丶芍药丶白术,你看苓芍甘〔中〕的三个药都有了,就是没有甘草,苓丶芍丶术,再加生姜和附子,因为加了附子,所以它是治疗肾阳虚丶水邪上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子,这样的话,在太阳病篇,我们谈到的水气病的方证就是这麽多,希望大家下去之後,能够复习,能够鉴别,能够对比,然後便於在临床上很好的选用,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讲到这里,休息一会,再接着上课。
 
 第29讲 阴阳两虚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太阳变证,下面一部分内容,我们讲太阳变证的阴阳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的第一组证候,是芍药甘草汤证和甘草干姜汤证,这就是原文第29条,打开讲义第62页看原文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其实我们学到这一个地步,大家读原文己经有能力来分析病机了,“脉浮,自汗出”,脉浮显然是一个太阳表证。“自汗出,小便数”,自汗出也是太阳表证,〔是〕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越的一种表现。底下的小便数就是小便的次数多,这是阳不摄阴,有了阳虚的特徵。这个阳虚,气化失司,可以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少。阳虚,阳不摄阴,也可以表现为小便清长,小便多。同样一个阳虚的病机,在临床的症状表现上,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小便数”,是阳虚,阳不摄阴。这种阳不摄阴的小便多,常常是表现在夜间。“心烦”,是阴虚虚火扰心,“微恶寒”,是表邪未解,所以这是一个阴阳两虚丶表未解的证候。
 下面一个症状,“脚挛急”。脚是甚麽,《说文解字》说,“脚,胫也”,所以它是指的小腿,“脚挛急”就是小腿肌肉痉挛,也就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所说的腓肠肌痉挛,上述证候是一个阴阳两虚丶表未解的证候,我们以前在讲表里同病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虚人伤寒建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你起码应当用补阴补阳的药,或者可以兼以解表,或者可以先补里,但是不能够单独用桂枝汤,所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单独用解表的药物来治疗,这是不对的。结果单用解表药以後,出现了甚麽情况呢?“得之便厥”,这是阳虚的进一步加重,阳气更虚,四末失温,就出现了手足厥冷。在《伤寒论》的这个厥,如果作为症状的话,它主要指手足厥冷,它不包括神志突然丧失的昏厥。“咽中干”,这是阴液更加损伤,本来原来是阴阳两虚,表未解,现在单独的用了发汗药,便阳气更虚,就出现了手足厥冷,便阴液更不足,就出现了“咽中干”。“烦躁吐逆”,对於这个烦躁,有人解释为阴虚虚火上扰,就出现了心烦,阳虚,弱阳和阴寒相争,就出现了躁动,把这个烦和躁是分开解释的。那麽解释就跟茯苓四逆汤证一样,阳虚则躁,阴虚则烦。作为一种理论上的解释是可以的,具体到临床上,我们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他那个烦躁是以烦为主呢,还是以躁为主。如果以烦为主的,那是阴虚火旺,虚热扰心。如果是以躁为主的,那是阳虚阴盛,弱阳和阴寒勉强相争,争而不胜,到临床再具体判断。“吐逆”,是阳虚,寒邪上逆的表现,阴阳两虚表未解的证候,单独用解表药以後,导致的阴精和阳气更加虚衰。这个时候在治疗上,更应当“虚人伤寒建其中”,不能够再用解表药了。当然仲景在治疗的时候,他先补阳後补阴。接着我们看仲景的治疗程序,“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先用甘草干姜汤温复中阳。〔这〕体现了《伤寒论》中以扶助阳气为主的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太阳病,汗不得法,结果造成了汗出淋漓不止,阴阳两伤未解,张仲景用的是桂枝加附子汤,解表固阳以摄阴,就体现了《伤寒论》中,重视固护阳气的思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