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妻名分 作者:为伊憔悴(晋江金推vip2014-06-04正文完结)-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唤身旁的丫鬟玉儿,“拿几根骨头给狗吃,啃干净了,有日子没见肉。”玉儿知道主子骂人,只站着不动弹。

    桌上的人都知道所指,看向英姨娘有几分轻蔑,英姨娘骨头啃了一半,啃也不是,不啃也不是,嘴里叼着,低头拿眼角扫着桌子上众妾。

    众妾都知道红笺指桑骂槐,都笑着不语,看热闹。

    英姨娘一时脸上下不来,羞恼成怒,‘啪’把骨头仍在盘子里,盯着红笺,“姑娘是说我吗?”

    红笺似笑非笑地嘲讽道:“我说狗,是姐姐多想。”又对丫鬟道:“拨出半盘子给狗吃,留下半盘子骨头,姐姐要啃,总得可着姐姐先来。”

    英姨娘气得脸涨红,安氏怕闹起来,忙把话题转了,问英姨娘:“听说妹妹白日里晕倒,身子好了?”

    英姨娘分神,不好不答应,只好道:“谢姐姐惦记,不碍事,躺会就好了。”

    红笺翻了她几眼,故意跟旁边的三房通房可人道:“我们二爷收了芍药,不然席上也少不了芍药姑娘的。”像是故意气英姨娘,说给她听。

    英姨娘听了,想起堵心的事,食欲没了。

    众妾眼神诸多怜悯,想当初二爷心思全在她身上,二房主母何氏病着,英姨娘俨然二房当家理事,神气活现,如今才三年不到,竟落得如此狼狈,可见男人是靠不住的,千万别把男人一时的好,当成终身依靠。

    芍药打扮齐整,等二爷过来,让丫鬟禀儿出去看了几回,回来都说前厅席未散,等到三更天,还不见二爷影儿,怕二爷过来,衣裳没脱,胡乱睡下。

    晚家宴,詹夫人命早早散了,昨儿一晚没歇,初一祭祖,儿孙又来上房叩头拜年,府里的下人给主子叩头,足忙了一整天。

    詹夫人回房,正巧詹老爷也从前面下来,回上房安置,詹夫人和詹老爷说了会话,刚宽衣要歇下,听外面院子里热闹,隔着帘子问丫鬟,“外面谁来了,这么热闹?”

    “回夫人,是二少夫人带着人巡夜,关照关好门户,烛火小心。”小丫鬟答道。

    “二儿媳是个精细人。”詹老爷赞了声。

    “今年过年我为大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让她帮衬,大儿媳就把难缠的家事交了她管,这孩子还真用心,每日勤谨。”詹夫人这两日看沈绾贞不辞辛苦,对她又多了几分喜欢。

    “明儿太后娘娘在宫中设宴,皇亲国戚、公侯伯爵,朝中三品以后的官员家眷恩准入宫,你不如带了二儿媳去,她新婚也出去见识见识,还能赌一赌朝中一干无事爱翻腾旧事人的嘴。”

    “老爷虑事周全,二媳妇上得了台面,拿得出手,也让太后知道我詹家对儿媳爱护有加,省得别有用心的人时不时念着前头的事,说我詹家不厚道,苛虐儿媳。”

    初二,沈绾贞天一亮就醒了,招呼外间丫鬟进来侍候,绣菊早就等在外间,看主子熟睡,没叫醒。

    听主子屋里唤,忙进去,“主子,今儿多睡会,不用起太早。”

    “撑过这几日在歇吧。”说吧,沈绾贞就起来,虽头天累了,可也不敢起迟了,节下事多。

    穿好衣裳,梳洗,早饭吃水点心,沈绾贞合着汤吃了一碗,就有几个管事媳妇上来,她们早在外面听着里面动静,打听少夫人吃完饭,才传话进来。

    沈绾贞每日让几个人来见,无事就散了。

    这几个人才走,上房丫鬟走来,“回二少夫人,夫人让奴婢告诉二少夫人今晚宫中设宴,太后娘娘赐酒席,宴请众臣子家眷,夫人说让二少夫人准备准备,穿上件好衣裳,打扮一下,同夫人进宫。”

    沈绾贞出乎意料,不敢轻视,这关系到伯府脸面,都是朝廷重臣家眷,皇亲国戚,不能给詹家丢脸。

    于是,和绣菊精心挑选了一条茜素深红缕金舒袖齐胸广绫襦裙,月色薄纱披帛,又搬出妆匣子,挑好一支赤金衔珠蝴蝶步摇,缀角水滴鸡血红宝石。

    掌灯时分,沈绾贞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举步裙动则飘逸舒展如风拂杨柳。

    出了詹府大门,扶着詹夫人蓝呢销金大轿,詹夫人握着她的手,嘱咐,“宫里的规矩,我都同你说了,虽规矩大,可也不用怕,太后娘娘极慈祥的。”

    沈绾贞点头,把詹夫人说的话记下。

    行了约半个时辰,轿子停在皇宫顺贞门,沈绾贞下轿,灰黑的夜色中,皇宫气势宏伟,巍峨壮观,重楼叠嶂,金玉交辉。

    沈绾贞扶着詹夫人步入宫门,换乘太监抬的步撵,往北,宫廷御宴,设在□锦华宫,外命妇多已早到。

    步撵行过甬道,两侧朱紫宫墙,透出一方天,月色朦胧,星辰寥落。

    步撵停在宫门前,沈绾贞和詹夫人进锦华宫门,上了大殿,太监引着按品级设座,詹夫人品级乃伯夫人,地位尊贵,座位靠前。

    大殿内按数盏琉璃灯,映得宫殿金碧辉煌,不少闺阁少女,俏丽多姿,花枝招展,衣香鬓影,看着愉悦。

    绾贞入席,二人一席,身前长条几,就听周围小声议论,“太后娘娘恩典,特许诰命夫人携女前来,是有深意。”

    旁边侯夫人蒲氏和詹夫人相熟,小声耳语道:“如今皇子中多未大婚,太后娘娘有意牵线,以往选秀之时,方能见着,匆匆一面,良莠不齐,借着赐宴,查看清楚,这也是太后娘娘的聪慧之处。”

    沈绾贞细看周围,果见众女精心打扮,举手投足,一派大家风范。

    戌正,大殿外一声高喊:“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众命妇纷纷离席,跪地山呼,“恭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平身。”沈绾贞听威严一声,就见一抹明丽的销金黄缎袍角从眼前滑过,太后和皇后上座,叫起,众命妇纷纷落座。

    沈绾贞不敢正视,眸子低垂,余光瞥见,正中席上,一中年美妇,这就是本朝最尊贵的女人,后宫第一人,郭太后,侧座相陪的是中宫李皇后。

    总管太监伏在太后耳边小声道:“太后娘娘,酒菜齐备,是否开席。”

    郭太后点头,就听大殿上高声喊道:“传膳。”

    随着这一声,殿下鱼贯上来宫娥太监,顷刻间,长条几上摆满美味珍馐,沈绾贞微低头,看每碟子里摆放着一个小银牌,细看,上面写着菜品的名,和掌勺的厨师名字,宫里吃食谨慎,如那道菜吃出毛病,好落实责任人,菜品好坏手艺立见。

    沈绾贞看哪些小字中,有凤翅燕窝、山中糜鹿筋,蒸鹿尾儿、糟蟹,燕窝红白鸭子,宫里奢华,可见一斑。

    宫娥太监走马灯似的转瞬菜便上齐,众人不敢动箸,恭敬地等太后娘娘训诫。

    绾贞垂首,不敢乱看,大家闺秀的风度,只听上面传来略威严却清脆动听的声儿,“今儿过年,大家不用拘礼,随便享用,一会吃完了,还有烟花,都是皇上特意着人去外藩弄回来的,图个热闹。”

    “最后一声,用膳。”

    众命妇等太后娘娘动箸,等皇后娘娘抬手,方才敢吃。

    酒过三巡,总管太监击掌,帷幔后转出宫娥彩女,伴着细细丝竹,飘然起舞。

    沈绾贞看宫娥彩女手挽轻纱,如神仙妃子,翩翩起舞,纸醉金迷恍若梦幻一般。

    众人逢迎太后娘娘,太后几杯酒下肚,脸色威严退却,竟露出几许慈祥。

    扫视殿下,和蔼地一一询问众芳龄女子,似闲聊,各家闺阁少女自报名讳,太后娘娘微笑,和蔼可亲。

    绾贞想这是给皇子选妃,观各家名门女行为举止,太后心里有个谱,太后不好目的过于明显,轮到詹夫人时,问:“玉芳,哀家记得你没有这么大的女儿,你身旁的姑娘……”太后在众多臣子家眷中能叫出詹夫人闺名,可见太后记性之好,沈绾贞想普通人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詹夫人赶紧起身,“这是臣妾二儿媳。”

    沈绾贞跟着詹夫人起身,蹲身低福,柔声报出闺名“民妇沈氏绾贞。”

    郭太后在她身上的目光似乎停顿了下,比在别人身上的时候略长,最后和气地笑着说,“好,詹夫人有福,能有这样标致的儿媳。”

    詹夫人忙恭敬地道:“托太后娘娘的福。”

    沈绾贞自认为在众多娇花嫩柳中自己毫不出众,但太后娘娘却更为关注,显然是詹少庭宠妾灭妻的在太后心里留下印象,此番才特意对她多加关注。

    沈绾贞紧张手心都出汗,生怕出了差错,影响伯府,令婆母不喜。

    总算太后的目光越过她,看向下首坐的允礼伯夫人。

    沈绾贞才松了口气。

    御宴至人定,小太监上来传话,“太后娘娘,皇上在前庭预备烟花炮仗,一会请太后娘娘出去观赏,皇上嘱咐太后娘娘夜里冷,多穿点衣裳。”

    郭太后笑容更深,对身旁的李后道:“你看咱们皇上可是心细。”

    李后忙赔笑道:“皇上整日惦记您老人家凤体安康。”

    郭太后满意笑着,朝大家道:“随我老婆子出去看看,每年也放炮仗,可听说今年的格外好看。”说吧,由皇后搀扶着,太监宫娥簇拥着朝殿外走。

    众命妇后面跟着,浩浩荡荡地出了锦华宫,进东门,往皇宫后苑。

    皇宫后苑奇石罗布,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只听一声炮响,顿时,寂静的夜空,五彩斑斓,璀璨了整个天际。流星般绚丽,迸射出的光彩,映照皇宫惊人之美。

    人影晃动,阻碍视线,沈绾贞不觉移动脚步,不知觉中走到一处无人空地,如醉如痴欣赏这绝世的美丽。

    当最后一只烟花滑落天际,沈绾贞仍痴痴的,回味她来的那个世界一样的美丽的烟花。

    站的久了,身子有点冷,她才有知觉,四周望去,突然发觉自己一个人站在一块空地上,周围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布满园子四周,不远处一座假山,投下黑漆的暗影。

    沈绾贞心底爬上一丝恐慌,这深夜,园子里空无一人,也不知太后娘娘何时已走,寂静得有些吓人。

    沈绾贞不知身在何处,她不熟悉皇宫,东南西北都辨不清。

    偶而一点动静,吓得她心肝一颤,不敢移动步子,怕越走越远,她竖耳听听,除了风声,似隐含着一股危险气息。

    ‘呼啦’一声,好像树木上什么东西飞起来,她心咚咚乱跳,突然,她眼发直,只见黝黑的假山后面突然窜出一个白花花的东西,借着朦胧月色,沈绾贞看似四脚着地爬行,直奔沈绾贞站的地方过来,堪堪到了跟前,沈绾贞唬得‘啊!’地一声,身子往后一倾,向后倒去。

    这一倒,却不偏不倚正倒在一人怀里。

    一个年轻男子沉声问:“你是谁?那个宫里的?”声儿熟悉。

    沈绾贞机灵一下,睁大眼,对上一张熟悉的脸,顿时惊得身子像按了弹簧跳开。

    ‘呵呵、呵呵’,清冷空气中飘过戏虐的笑声,“原来是詹夫人,没想到詹夫人还有惧怕的东西。”

    沈绾贞脸红,羞怒地站稳身子,瞪视着他。

    “哈哈、哈哈。”一串开心的童稚的笑声,地上那只白色的四脚怪物直立起身,沈绾贞定定神,这才看清,原来小九王爷,沈绾贞拍拍胸口,吁了口气。

    “夫人,畅春楼的酒菜如何,吃得可尽兴?”安阳王看着她兴趣浓厚,极想知道她拿自己的银子祸害感觉有多好。

    沈绾贞紧张情绪缓和下来,双眸盛着深深的笑意,“这是小妇人有生吃得最美味的东西,还不用花自己的银子钱。”

    站在安阳王身后的成王低声嘟囔,“没噎着。”

    沈绾贞偏头看他,对他无一分好感,轻扬地笑声在清凉的夜空飘荡“王爷说小妇人没噎住,怎么会呀?舒坦,气顺着呢!”

    成王一时接不上下话,瞪眼看她,眼神里恨恨的。

    安阳王突然问,“你来宫里做什么?”

    “这就不劳多问,总之不是翻墙进来的。”

    安阳王脸又一红,想起自己趴墙头的尴尬,不甘心,一直有个事没想明白,道:“小王怎么看夫人像是很稀罕银子,难道伯府缺银子使。”

    这是变相说自己贪婪,沈绾贞却也不怒,轻笑一声,“小妇人有个怪癖,使别人银子就开心。”

    安阳王瞪着她,心道:尼玛,真贪财。

    沈绾贞不等他说话,掉转身,翩然而去,凉风送来她婉转娇声,“小妇人就是这坏毛病,贪财。”

    清凉的声儿飘远,安阳王赵世帧呆呆站着,回味着方才怀里那娇躯绵软柔若无骨,仿佛鼻翼中仍残留着一缕淡淡的清凉凉的暗香。

    “这女人该给她点颜色看”成王坏笑着。

    看赵世帧没反应,又叫了声,“三哥,我有个主意,整整她。”

    赵世帧瞅瞅他,不置可否,“什么主意?”

    成王悄悄耳语几句。

    “能行吗?她是伯府的人,詹伯爷耿直性情,万一告到皇上和太后那里……。。?

    ”三哥你信小弟的,准没错。〃赵世帧犹豫,还未说话,九殿下就跳脚拍手叫道:”好、好,七哥的主意好。

 第五十四回

    沈绾贞掉转身;沿着后苑碎石子小路走去,深夜和几个男人在一起;传出去不妥,她急于离开,也没辨清方向;在后苑茫无目的走,却怎么也转不出去,她正焦急;突然前面有星星点点的亮光,沈绾贞迎着上去;一串宫灯;越来越近,原来是巡夜的宫人;对面一个宫人提着的宫灯高举起,照过来,问,“是那一个?”

    “詹伯府的,迷路了,请问公公锦华宫怎么走?”

    “原来是宫外的。”那领头太监知道今儿锦华宫设宴,也不觉得稀奇,这园子里白日都容易迷路,莫说大晚上的。

    吩咐两个小太监:“你二人送这位夫人去锦华宫。”

    沈绾贞随着那两个太监出了园子,这皇宫像迷宫一样,路就是在走两回她也记不住。

    进了锦华宫大门,大殿上梨园子弟正卖力唱念对打,唱的一出戏,沈绾贞听着耳熟,像唱得是《定军山》。

    沈绾贞庆幸回来不算晚,还有夫人小姐陆续也才回来,大概时候久了,坐不住,借着看烟花,出去透透气,沈绾贞自帷幔后出来,悄悄走到座位上,詹夫人一见她,松了口气,问:“你去那里了?方才我还担心这皇宫你不熟,怕你走迷路了。”

    沈绾贞只好说谎道:“在后苑闲看,这御花园真美。”

    太监宫女鱼贯上来,每个条几上摆上几样点心,沈绾贞拈了一块,边吃边看热闹。

    詹夫人正和侧旁的人闲话,大殿上梨园子弟哼哼唧唧的唱腔她也没兴趣听,周围也没有熟识的人,她眼光注意到斜对面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身上,那姑娘神情傲娇,美艳高贵,不与左右交谈,也不用身前桌上的点心,殿上的闺阁女子若论样貌当属她为最,詹夫人说话累了,沈绾贞递上一盅温热的茶水,趁机问道:“母亲,对面那美貌女子是谁家的?”

    詹夫人看了看,“你说徐姑娘,她是兵部尚书府嫡长女。”

    这时,徐姑娘往她这厢瞅了一眼,沈绾贞微笑点点头,徐姑娘微微颔首,牵了牵唇角,眼风即扫向上座的郭太后,郭太后摆手招呼她,徐姑娘带着得体的微笑,款款上前,行礼下去,郭太后拉着她的手和蔼可亲地说着什么,徐姑娘端庄娴雅,脸上笑得恰到好处。

    詹夫人悄悄道:“太后有意纳徐氏女为安王妃,两侧妃人选也已定下,单等今春选秀女,一并安阳王册妃。”

    沈绾贞想起那人,一正妃二侧妃,一次竟纳三女,享齐人之福。

    皇宫南路,绣春宫里,成王和九殿下,磨着曹太妃,曹太妃素性喜静,锦华宫太后赐宴,她只打了转,就托故回宫,被两个小王爷缠磨,无可奈何道:“你们让我召詹夫人来见,这大晚上的,詹夫人正吃酒,找人说什么?”

    曹太妃和詹家是远亲,詹伯爷的祖上和曹太妃的祖上是表亲,曹太妃的祖母是詹伯爷远房表姑祖母,绕了个大圈,勉强拉扯上关系。

    但曹太妃和詹夫人甚是投缘,不说亲戚关系,詹夫人每每进宫,都去绣春宫和曹太妃聊会子闲天。

    这几个调皮猴精的小王爷自然知道这层关系,好说歹说,让曹太妃派人请詹夫人过来。

    曹太妃被俩人缠磨不过,只好按他们的意思着太监去锦华殿请詹夫人过来。

    一再告诫说,“不许出幺蛾子,若敢耍戏本宫,本宫可不轻饶。”

    曹太妃性情温和,没一儿半女,也就没有纷争,因此,宫里人缘不错,郭太后还是皇后之时,就走得很近,算做郭太后的亲信之人,因此,皇帝登基,封为太妃,在绣春宫颐养天年。

    詹夫人吃了几杯酒,聊兴正浓,一个小太监匆匆走来,伏在她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