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宅迷影-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精彩来源于 txt/?a=hrs0805
本文由hrs0805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古宅迷影
  作者:梦雨飞鸿
  第一章
  八十年之后。
  文化馆馆长韩世良从局里开会回来,一脸的不高兴,以至于门卫小简子恭敬地跟他打招呼,他都没有听见。
  韩世良找来图书室、群众艺术室、民间文艺研究室、书画室等几个室的主任开会,传达了局里的一项决定。
  这个决定很简单也很复杂。说简单,就是他们文化馆占用的这个吴家大院老主子回来了,局里让他们把院子倒出来;说复杂,就是局里临时给他们腾了三间房子,让他们搬过去凑合一下,等局里的新办公楼起来了,另外再给他们找地方。文化馆二十来个人,还有很多家当,三间屋子实在是安排不下。
  几个主任一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先是胖胖的孙主任说:“我记得吴家传到吴延福就断根了,哪来的什么后人,不会是冒名顶替吧?”
  韩世良说:“吴延福没有子孙,可有侄子啊。来要房子的这个吴道宏,就是他的侄孙。”
  提起吴道宏,在座的好多人都知道。他是在齐渊投资最多的外商之一。人家都说他是“南洋巨商”,怎么忽然在乎起这个破院子来了?大家都想不明白。
  头发花白的王主任有了别的疑问:“不对啊,这个院子早年是当伪产没收的,按说吴家不能往回要。”
  年轻的马主任问:“什么叫‘围产’啊?”
  王主任解释:“吴家当年把这院子卖给了萧家。萧家后人萧子敬当了汉奸,抗战胜利以后,当时的政府就把这院子当成敌伪财产没收归公了。所以这房子跟吴家没有任何关系。馆长你怎么不跟局里争一争呢?”
  韩世良说:“我难道还不如你清楚?问题吴道宏名气大,连市长都对他另眼相看。人家来投资,就提了这么一个小条件,你说市里能不答应?”
  小马忽然想起一件事:“按照市里的远景发展规划,这里以后还要拆除的呀?吴家难道不知道?”
  韩世良说:“吴家当然知道,并且还表态了,政府何时征用,他们马上就无偿交还。我也郁闷这事呢。大概有钱人要的是衣锦还乡的荣耀,新鲜够了以后管它拆不拆呢。”
  王主任摇头:“按说这么个破院子,净出怪事,咱也没什么可留恋的。问题是就给咱三间房子,这也太不拿咱当回事了。他吴家多少人啊,给他一半足够了,”
  韩世良叹道:“我就是这么跟他们商量的,哪怕光把后院的小楼给咱留下也行啊。就是商量不通。商人啊,太奸,没办法。”
  他朝大家挥挥手说:“反正上级决定了,咱们只有执行,马上就准备搬家。库房和地窨子暂时别动,我跟吴家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缓缓再搬,其他的全部搬空,抓紧时间啊。”
  吴甘来是典型的岭南人体形,身材矮小,颧骨突出,眼窝还有些内陷,因此人也显老。他今年52岁,看上去象是小六十了。
  其实吴家的祖祖辈辈都是北方人,只不过吴甘来的母亲是南方人,一下破坏了北方壮汉身材高大的优良遗传基因。
  吴甘来比韩世良矮半个头,身材也要小一圈,加上察言观色地看出来韩世良对交院子一脸不情愿,因此跟他说话就加了几分戒备。
  韩世良领着吴甘来从前院看起。
  前院分成正屋和东西厢房,南厢房原来是牲口棚,后来被文化馆改建成了小食堂,里面煤气灶等厨具一应俱全,“起伙”很方便。
  正屋是一溜四间大瓦房,规制高大,东西厢房稍小稍矮。这些房子据说是咸丰时代起盖的,算起来有一百五十多年了。文化馆没钱,所以一直没有正经维修过,很有些破败。
  前院的西北角,紧靠正屋的西面,有一个门洞通后院。门洞是砖砌的,上面有飞檐,明显是清代普通民居的建筑风格。这里原来有个门,文化馆嫌过来过去不方便就给拆了,刚刚才修复起来。
  后院有三间北屋,矮小陈旧而且潮湿,就一直闲置在那里。东面是一座精巧的两层木质结构小楼。小楼盖的年代稍晚一些,只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但是因为失于维护,楼梯、地板磨损严重,走在上面吱吱呀呀响个不停。
  韩世良对吴甘来说,别的房子都倒出来了,而且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进行了简单的粉刷装修,今天就可以交钥匙。只是前院那个西厢房是我们馆的仓库,里面满是东西,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存放,所以先借用一下,有了地方会很快搬走,“不知吴先生是否可以通融?”
  吴甘来楞了一下,问道:“那,馆长准备何时倒出来呢?三天可以吗?”
  韩世良迟疑:“三天太紧张了吧。其实吴先生你家好像没多少人,占这点房子不会给你造成什么不方便。”
  一听韩士良这样措辞吴甘来不高兴了,心想你什么意思啊,你还想不给了是怎么着。你管我方便不方便,这是我们吴家的院子,你老占着房子算什么事。
  “我还有别的计划,另外我叔很快就过来,他的亲戚很多,常来常往住不开。所以还是请馆长尽快搬走,最多五天。”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韩世良答应七天之内一定把房子倒出来。但是除了西厢房,他还要借用一个“闲地儿”。
  他领吴甘来进了小楼,走到东面拐角,那里有个小门,开门是一个向下的台阶,下去就是一间地下室,过去的叫法是“地窨子”。
  地窨子不小,大约二十个平米,中间树着三根木柱。地当间有两台怪模怪样的机器。
  “这,这是什么?”吴甘来指着那机器奇怪的问。
  “这是织布机,是萧家留下来的。因为保存完好,所以就成为了一种民俗的文物。我们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再说这机器是固定的,一转移就可能造成损坏,因此也得暂时存放在这里。”
  吴甘来有些生气,但还是隐忍着说:“好吧,也是七天为限,过期必须搬走。”
  韩世良瞪着吴甘来直喘粗气,吴甘来装看不见。韩世良自己喘了半天只好说:“行,到时我搬就是。不过我先说明白,这个地窨子年代久远,支柱都被虫子蛀空了,很危险。现在这织布机的架子还起点支撑作用,一拆走这地窨子闹不好就塌了。”
  “这你不用担心,弄这么个地下室不伦不类还有危险,你搬走了东西,我马上就填了它。怎么,不可以吗?”
  韩世良哼了一声:“你们的房子,你随便。但我还得交代清楚了:这地窨子边墙的石缝里有蝎子,你告诉家人,最好别到这里来。”
  “我们不来,你把门锁好。当然,最关键的是你们赶紧搬走,到时候我用碎石一填,水泥一抹,就什么危险也没有了。”
  他们正说着,忽然上面有人喊吴先生,说是送来的家具和炊具,要吴甘来去验收。
  吴甘来走后,韩世良自己在地窨子里转起磨来。他边转边看,仔仔细细、反反复复观察着墙边、地角、天棚,转了一圈又一圈。
  最后韩世良看累了,也走累了。他有些失落、有些绝望,也有些恼怒,就狠狠地朝着一台织布机的立柱踢了一脚。
  一阵奇怪的吱扭声响起,把韩世良吓了一跳。他俯身细听,声音来自织机里面的墙角。紧接着他惊讶地看到那墙脚慢慢向上伸缩,竟然露出了一个脸盆大小的黑洞!
  吴子阳和叶初春都是第一次住进这古色古香的老式住宅,感到十分新奇。他俩一放下行装,顾不上旅途的劳累,就手牵手开始了“古宅探险”。
  吴子阳是岭东大学新闻系的大四学生,叶初春是她的同系女友。大学上到四年级的下学期,学生们有的忙考研,有的找工作,都已经无心上课了。吴子阳和叶初春经过四处奔忙,联系到一家要招记者、编辑的杂志社,并且经过了“初试”。人家让他们半个月后再回去复试。两人正愁这些日子无处消遣,吴子阳忽然听母亲说二叔吴甘来在北方要回了一处祖产,而那祖产竟然是一座百年老宅,两人兴趣大发。跟二叔一联系,堂叔说你们来玩就是,有事还可以帮帮我的忙。两人立即就从江南的新州来到了鲁北齐渊市的夏边县。
  堂姐吴子英开车到夏边火车站接他们。因为好几年没见了,吴子阳都到了跟前,吴子英还浑然不觉。一手举着写有“吴子阳”三个字的纸牌,一边使劲往出站的人群里看。
  “子英姐!”吴子阳伸手在他堂姐肩上一拍,嘻嘻笑着说:“怎么;不认识我了?”
  吴子英眼睛一亮:“哎呀,我还真没注意你,你怎么长这么高了?”
  “光是高吗?是不是也帅了好多?”吴子阳上中学的时候,跟二叔他们住一个城市,上大学的吴子英经常给他辅导功课,吴子阳受益非浅,所以在心里一直感激堂姐。他还在出站口里面就认出她来了。
  吴子英注意到了跟在他后面那个娇小白皙的女孩子。
  “这位是?”
  吴子阳把她揽过来给吴子英做了介绍,说是自己的同学。
  女孩子挺大方地问好,也随着吴子阳,叫她“子英姐。”
  吴子英看他俩那架式自然就明白了,冲吴子阳说:“小阳你真不地道,女朋友就女朋友,什么叫‘同学’啊。”
  吴子阳搂住叶初春的肩膀傻笑:“她兼职,女朋友兼同学。”
  “去你的。”叶初春笑着打了他一拳。
  上了汽车,吴子阳就就好奇地打听起了古宅的事情。
  吴子英是吴甘来的独生女儿。也是古宅真实主人吴道宏的侄孙女。
  吴家的情况比较复杂,吴子英听吴甘来说了好几遍,才算把这里边曲里拐弯的谱系弄明白。
  吴家大院的原始主人是吴中,最后一个主人是吴中之子吴延福。可这个吴延福并不是吴中的亲生儿子。吴中没有儿子,吴延福是过继的一个本家侄子。所谓本家,实际上是吴中大伯的孙子。吴中死后,吴延福继承了吴家大院。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大院的继承权又成了问题,吴延福为此苦恼不已。1923年秋天,吴延福意外死亡,已经嫁到江苏的长女潘吴氏得悉后,赶回奔丧并要继承遗产。不料吴中的亲侄子吴延禄却抢先下手,他诡称吴延福有遗嘱,趁潘吴氏还在路上之机,将大院贱价卖给了退休官员萧道成。等潘吴氏赶到,生米已然做成了熟饭。萧道成之子萧子敬是县警察局的股长,而且萧家财大气粗,潘吴氏无力相争,忍辱而归。
  吴道宏,就是吴延禄的孙子。他早年在南洋经商,虽然算不上“福布斯”的排名巨富,但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气。近年来他所在的国家政局动荡,内乱不断,吴道宏就开始把资产向国内转移,仅在祖籍齐渊,就投资办了两家企业。这个期间,他在国内的一个侄子吴甘来跟他取得了联系。得知当年穷困潦倒闯南洋“讨生活”的五叔已成富商,不仅又羡又妒,言里话间,经常流露出要让他“提携”的意思。吴道宏不知道吴甘来的深浅,就想先让他到自己的一家企业帮着跑跑业务,不料吴甘来只想坐享其成,不愿意操心费力。他以身体有病的理由婉拒了“跑业务”的工作,提出请五叔出面要回吴家大院,他去替族人掌管那个祖宅。
  吴道宏当然知道这个祖宅,刚来齐渊投资的时候,他就想要回来的。但吴道宏也听到一些传言,都是说这宅院当年惨死数人,阴气特重;萧家买去以后也曾莫明其妙死过人,不死人时就经常闹鬼,让当地人谈宅色变。因此吴道宏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碍不住吴甘来再三要求,他就真的把这宅子要了回来。他的主要产业都在南边,很少来齐渊,就把跟宅子相关的一切事物,都交给了吴甘来办理,成了他在祖宅的“大使”。
  吴甘来原来在省城济南工作,是一家工厂的技术科长,现在已经“内退”。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他们吴家有一处祖宅在夏边,也知道这处祖宅曾经发生过很多蹊跷事,把院子拿到手以后,他总觉得有些忐忑不安。所以他很想多找一些人来住,觉得人气一旺,鬼魂之类的自然也就退避三舍了。因此除了女儿吴子英,侄子吴子阳跟他女友,还请来了他的表姐梁廷影,梁廷影的儿子徐元梦。加上守门的小简子,雇的厨师老康,小保姆秋荷,这么多人住进院子,什么孤魂野鬼也都会吓跑。因此,当吴子英听外人说这院子“闹鬼”有些害怕时,吴甘来开玩笑地说:你受过高等教育怎么还迷信,真要能抓到一个鬼,咱就开办一个展览,一定还能引起轰动呢。
  在车上听了吴子英所讲,吴子阳和叶初春不但不害怕,而且还觉得特别刺激。他们进宅子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时分,见过吴甘来以后,两人就携手出去“勘查地形”,还专找那些阴暗角落转悠。
  转了一圈下来,两人不禁大失所望。首先是这个院子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宽敞;其次这里的房子都经过了多次粉刷,古旧的木制窗框大都换成了铝合金的推拉窗,已经看不出老宅的本来面目了。而且因为被文化馆当了多年的办公室,家具陈设完全变样,古香古色的感觉大为褪色。
  唯一让他们有点兴趣的,就是那吱呀作响的小楼。
  小楼从外面看很古拙,里面却设计的十分适用。楼门开在西南角,进去向北一条小走廊,并排两个房间。向走朝南一拐是一架简易的木楼梯,楼梯很陡,直通上去没有拐弯。二楼的楼梯口就象一个方方的井口,右侧又是一个小走廊,坐东朝西三个房间,最北头有个卫生间。
  吴子英把房间都安排好了,楼上的三间是她、叶初春各一间,另一间是梁廷影的。吴子阳的房间在楼下。
  晚上吃饭的时候,人都到齐了。
  正儿八经的主人只有两个,就是吴甘来和他女儿吴子英。吴子阳也就是认识他俩。吴甘来的表姐梁廷影,梁廷影的儿子徐元梦,他都是第一次见到。
  梁廷影是个五十出头的妇女,个头挺高,人也长得富态。听吴甘来介绍说曾经是个机关干部,已经“离岗”了,每月照拿工资奖金,什么事都不用干,连班也不用上。吴子阳就很奇怪,怎么还有这样的“工作”?
  徐元梦说:“这很正常。退吧不到岁数,上面又非要求机关减员,所以就有了这掩耳盗铃的怪名堂。莫明其妙吧,这就是中国特色。”
  “你别乱发牢骚。搁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你这话就有政治错误。”梁廷影一边嗔怪道。
  三十出头的徐元梦是个瘦高个,戴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不过说起话却挺直率。他有些放肆地哈哈一笑:“妈你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我说的是实话啊,再说这里又没外人。”
  “对对对,”吴甘来举杯道:“元梦说的一点不错,今天咱们在座的,都是一家人或者候补一家人,自家人说话没忌讳。来,为了咱们这一家人聚一块,干一杯!”
  吴甘来的话让叶初春有点不摸头脑,想了一会才明白过来。假如她因为是吴子阳的女朋友而列入“吴家”的,那么这个徐元梦就一定是吴子英的男朋友了。尽管他俩实在不像是在谈朋友。
  继续冥思苦想加上细致观察,叶初春弄明白了。徐元梦似乎是专程来相“对象”的,这“对象”就是吴子英。他们俩应该是第一次见面。
  吴子英今年二十九,圆圆的一张脸,细眉细眼,长相一般,但也说的过去。她以前“谈朋友”的时候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没结婚。那么徐元梦是因为什么呢?听说他是医院的药剂师,工作应该不错,收入也应该不低,他怎么也拖到了现在呢?叶初春老是在想这个问题,连吴子阳跟她说话,她都答非所问。
  剩下来的时间里,吴甘来多数是在跟他表姐说话,吴子阳和叶初春说话,徐元梦自然而然地也就跟吴子英攀谈起来。他们年岁相近,工作性质相似(吴子英是一家化工厂的技术员),人生经历也差不多,所以越聊越亲近,很快就热乎起来。
  晚饭的气氛很好,吃得很舒服,喝得也很尽兴,在座的人心情都不错。他们当然不会想到,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和谐安宁的气氛中共进晚餐。
  可怕的事情当晚就发生了。
  因为听传闻说吴家大院以前死人都死在前院,因此大家都不愿意住那,只有吴甘来和徐元梦不在乎。吴甘来选择了条件最好的正房东屋,徐元梦就老实不客气地占了整个东厢房。前院还有一个人,就是住在门口原来那个“值班室”里的小简子。厨师老康和小保姆秋荷家是本地的,不在院子里住。
  小简子的新职责是给吴家看门兼打扫卫生。这是韩世良提出的要求。他跟吴甘来说,小简子是个农业户口的临时工,文化馆新搬的地方有门卫,就用不着他了。我看你这里也需要一个看门护院搞卫生的,你就把他留下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