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发明家特斯拉传记-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的。有些人认为,这孩子当场不省人事,在昏迷当中说出是尼古拉推的他。他后来是因脑损伤(可能是脑血肿)而死的,所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可惜这两种说法至夸都无法证实。

    特斯拉长大以后,自然不断受到由他哥哥之死引起的梦魔和幻觉的折磨。事情的详细经过虽然从来没有得到澄清,但是这件事在他一生当中反复浮现,说法每每因时而异。可想而知,一个只有五岁的小孩予,是忍受不了被怀疑犯有这种罪过的思想重负的,因此他在自己心目中把事实情况更改了。

    丹尼尔的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尼吉拉后来无穷无尽的恐惧和困扰,我们只能做些猜测而已。不过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特斯拉性格中某些极端古怪的表现,看来早年就已形成.

    比方说,尽管珠宝饰物玲珑精美,光彩夺目,很能使特斯拉动心,但是每当看到妇女佩戴耳环特别是佩戴珍珠,他却十分反感。在屋子里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有一小点樟脑的气味,都会使他坐立不安。在进行试验研究时,如果他把一些小纸片掉到盛有液体的器皿里,他嘴里就会感到一种奇异的难受滋味。

    他走路时,一定要数步子;吃饭时,必须计算汤盘和咖啡杯里有多少喝的,菜盘里有几块吃的。如果不让他这样计算一番,他这顿饭吃起来就觉得淡然无味,因此他总喜欢自己单独一人吃饭。但是就生理方面来说,最为严重的还是他说的另一个毛病:他不能接触别人的头发,“除非用手枪逼我。”但是,他的诸如此类的许多恐惧心理,说不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据特斯拉说,他为了在失去丹尼尔之后安慰双亲,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艰苦磨炼,奉行铁的纪律,以图将来出人头第。他显得比别的孩子刚强、好学、大方,各方面都高出一筹;他后来认为,就在池实行自我克制并压制天性坤动的时候,便开始形成丁他的奇怪的压抑性格。

    丹尼尔死后,特斯拉的性格已开始有所变化了,但是他的这些症状是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完全显露出来的。“直到八岁以前”,他写道,“我的性格还是脆弱和优柔寡断的。”他老是梦见妖魔鬼怪,惧怕生死,对上帝诚惶诚恐。但是后来他找到了一种得意的消遗方法,把他父亲丰富的藏书翻出来阅读,这时情况才有所好转。米路丁·特斯拉绝对禁止尼古拉点蜡烛,害怕他通宵读书。特斯拉每每直到天方破晓,听见他母亲开始一天的操劳时,才把手中的书轻轻放下。

    有一本书使他改变了优柔寡断的性格,这本书叫做“阿巴菲》或者《阿巴的儿子》,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小说家。这部著作“不知怎的唤醒了潜藏在我心里的意志力,于是我开始实行自我控制。”他认为,他后来所以能成为一名发明家,要归功于这时养成的严格纪律。

    特斯拉呱呱堕地,家里人就准备让他将来当牧师。虽然他希望搞工程技术,但是父亲执意不让。为了培养他,列维连·特斯拉给他规定了每天的学习制度:“其中规定要做各种各样的练习,例如互相猜测对方的心思;找出别人仪容表情上的毛病,复述冗长的句子,或者进行心算。这些日常功课的目的是要加强记忆力,特别是培养有分析批判的限光,这无疑是很有益处的。”

  关于母亲,他记述道:“她是第一流的发明家.而且我相信,如果她不是同近代生活相隔得这么遥远,无法接触到近代生活提供的种种机会,她一定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她发明和制造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和装置,她还用自己捻成的线编织成精巧美丽的花纹图案。她甚至自己培育种籽,栽种植物,然后自己提取纤维。她起早贪黑,整天忙个不停,一家人的穿着和各种家庭陈设品和服饰,大部分都出自她的双手。”

    聪明过人的丹尼尔,在他过早夭折之前,曾经受到过强烈闪光的刺激,因此每当他神经兴奋时,正常的视觉就受到干扰。特斯拉从童年开始,在一生中的尢部分时间里,也受到类似现象的折磨。

    他后来叙述说,。往往在遇到强烈闪光时,在我眼前便出现各种影像,使我看不清真正的物体,打乱我的思路和行动,这叫人感到特别痛苦。,这些影像都是我实际看到过的事物和场合的景像,而不是我的臆想。如果有人对我说出一个词,那么这个词所示意的物体的影像,便在我眼前生动地浮现出来,有时候我都无法分清,究竟我看到的是否真有其事。这使我万分难受和焦急。我请教那些学心理学的或者生理学的研究人员,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令我满意地解释清楚这种现象……”

    他推论,这种影像是当他高度兴奋时,因大脑对视网膜的反射作用造成的。这些影像并不是幻觉。每当夜阑人静之时,他曾经见到过的丧葬或者别的叫人心悸的情景,便在他眼前活灵活现地涌现出来,如果他把手伸过去,这种景像也还是留在空间里纹丝不动。

    “如果我的解释方法是对的,”他写道,“那幺一个人构思出来的任何物体,都可以将其影像放映到屏幕上,可以叫人看见。这样一种进展,将使人类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我深信.有朝一日,这样一种奇迹必定实现。我还可以说,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经花费了不少心血。”

    自从特斯拉那个时期以来,所谓的灵学研究人员纷纷出来研究,据说他们可以将头脑中的影像投射到没有经过曝光的胶片上。近来也有人研究将人的思想直接传递到电子打印机上。

    年青的特斯拉为了摆脱折磨人的影像,求得片刻安宁,只好沉缅于虚幻的世界。每天夜晚,他都要出发作一番假想旅行,去游览一些新地方、新城市、新国家,在那里居住,认识一些人并结交一些朋友。“不管多幺荒唐无稽、但事实上这样一些人也象实际生括中的人一样,于我同等可近可亲,而且他们的音容笑貌是如此真切,丝毫不亚于真人。”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十七岁,此后他便把思想全部贯注到发明上去了。那时他异常高兴,因为他发现,他有很高明构想象东西的本领。不要模型,不要绘图,也不要实验,就可以在心中将所有这些东西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样。

    他认为,这种方法远比纯粹的实验方法速度快,效率高。按照特斯拉的说法,不论是谁,当他要制作一种东西时,都有被这套装置的细节和缺陷拖住而不能自拔的危险,而且如果设计人员要想进一步加以改进,又容易把设计所依据的内在原理忽略掉。

    “我的方法则不同,”他写道。“我不忙进入实际工作,当我有了一种想法时,我立刻在想象中将它构成图象。在我的头脑中更动其结构,改良设计,并操作起这套装置来。是在头脑中开动涡轮机呢,还是在车间里对它进行实验,这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就连涡轮机失去平衡,我也不会将它放过。”

    因此他说,他什么东西也不必碰,就可以使一种构思臻于完善。一旦所有毛病都茌他大脑中得到改正之后,他才赋予这种装置以具体实在的形式。

    他写道,“凡是我造出的装置,运行起来肯定和我构思新要求的完全一致,试验结果总和我的打算丝毫不差。整整二十年来,无一例外。怎能不这样呢?电气和机械工程技术所追求的结果是万无一失的,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用数学方法加以处理,没有什么效应或结果不可以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实际数据预先加以计算或测定……”

    话虽这么说,实际上特斯拉自己也常常绘制小张的整体或部分发明草图。到了后来,他的研究方法也逐渐接近爱迪生的经验方法了。

    特斯拉童年的成长过程令人迷惑不解,因为他既有天斌的才能,又受惠于极其严格的精神修炼,要想把他生来的天资和他后天学到的才能分别开来是不可能的。例如有些人倾向于认为,特斯拉惊人的记忆力并不出奇,这不过是充分发挥上帝赋予他的能力的结果而已。但是他只要用眼睛一溜,就能记下一页打字稿的全部内容,或者一页纸上无数图形的全部精确关系和尺寸,他的这种能力不管叫做什么——照像记忆、逼真记忆或者什么别的记忆,显然属于一种特殊的天赋。这种记忆力一般在青春时期开始减退,这说明它是受到人体化学变化影响的。

    就特斯拉来说,可能因为他幼年时期受过特殊训练,而且后来严于律己,因此他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若非凡的记忆力。后来到了中年时期,他在科罗拉多对其研究设备也是边摸索边调整的,这表明他的记忆力已开始衰退了。

    他说,他的直观发明方法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他虽然在精神享受方面富足有余,但论钱财却一贫如洗。因为有的发明从长远来看很有价值,但是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就,还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将它搞到尽善尽美的程度,结果这些发明常常由于做不到达点而被束之高阁。爱迪生从来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而且他还雇佣许多助手以确保不出现这种情况。事实上,据说爱迪生有一种高招,那就是窃取别的发明家的成果,然后匆匆报到专利局作为自己的发明。这正好和特斯拉截然相反.在特斯技的头脑里,一个个想法接踵而来,他甚至来不及将它们抓住。一旦他对一项发明的使用情况有了完全把握(在头脑中),他就开始失去兴趣了,因为这时又有更加撩人的新课题涌现在前头。

    他具有照相一般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这是使他终生感到难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相处的一个原因。工程技术.人员都要求有蓝图,而特斯拉完全凭头脑。上小学时,他虽然具有数学才华,但成绩几乎总是排在末尾,因为他非常讨厌校方规定的绘图课。

    过了十二岁,他总算经过苦心孤诣的努力将那恼人的影像从头脑中驱逐出去了。但是,每当他面临危险或不幸的境地,或者每当他兴高采烈的时刻,眼前经常会出现莫明其妙的闪光,这是他一直无法加以控制的。有时候,他看到身边的空气到处冒出熊熊的火舌。闪光的强度不但没有减轻,相反年复一年地增加,当他二十五岁左右时达到了最高峰。

    他在六十岁时谈到,“每当我想到一种大有前途的新主意时,这种发光现象仍然不断出现,不过已经不那么叫人不安,强度也有所减轻。当我闭上双眼时,我照例总是首先看到一片非常深暗而均匀的蓝色背景,它和晴朗的但没有星光的夜空一模一样。过了几秒钟,这片背景活跃起来了,闪耀着无数的绿色光芒。绿光分成几层,不断向我迎面扑来。然后在右方出现一种美丽的图形,那是一些平行和紧密相间的线条,共有两套,互成直角,五彩缤纷,以黄绿龟和金黄色为主。紧接着,线条越来越亮,整个图形布满了闪闪发亮的光点。这片景象慢慢从我的视野中通过,大约十秒钟之后从左边消失,余下一种沉闷而呆滞的灰色背景,接着很快又换成翻腾的云海,云层似乎要脱胎变成有生命的形态。说也奇怪,在后一段情况出现之前,我怎么也没法给这片灰色的背景添加任何形状。每次在我入睡之前,人和物的影像不停地掠过我的眼前。当看到这些影像时,我就知道我快要失去知觉了。如果影像不出现,怎么也出不来,这就是说我要通宵失眠。”

    在学校上学时,他的语文成绩优异。他学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也学斯垃夫方言。但是他最出色的还是数学。他是一个淘气的学生,每当老师在黑扳上抄习题时,他就在老师背后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等老师写完,他也悄悄地把问题答完了。开始老师怀疑他作弊,但很快就明白了,他具有进行想象和保持影像的非凡才能,他在课堂上的怪癣,不过是他这种非凡才能的另一方面表现而已。他头脑中的视觉屏幕储存着整套对数表,一旦需要就提供使用。但是他在成为发明家之后,有时却为了解决单独一个科学问题而长时间暝思苦想。

    他还谈到许多富于创造能力的人都熟习的另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时刻,虽然心思不集中,但心里却知道已经找到了答案,尽管这个答案还没有具体化。他说,“妙就妙在如果我有这种感觉,那么我就知道我已经切实解决了问题,而且将会达到我要追求的目的。”

    一般说来.实际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直觉。事实上,后来特斯拉制造的机器几乎没有不成功的。他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可能有错误,他甚至可能把设备构造中的材料质量弄错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机器只要在他头脑中形成,后来又变成了金属实体,那么一经运转起来,一般都正好符合他原先的意图。

    如果在特斯拉童年时期就有教育心理学家的话,他们看到他老是摆脱不了这些干扰他的现实感的折磨人的影像,可能很轻易地就给他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且也可能给他划药开方——“专治”他的创造力方面的“病根”。

    在他头脑中出现的图像,往往可以溯源至他早先曾经遇见的实际情景。当他第一次觉察到达一点时,他自信终于发现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真理。他决心不断追溯这种现象的外部根源。简而言之,还在弗罗伊德方法尚未为人们熟知之前,他就已经采用自我分析这类方法了。而且不久之后,他的这番功力几乎进到了内省的程度。

    他报导说,“我可以十分熟练地将因果联系起来。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很快就认识到,我心中产生的每一种想法都是由某种外部印象引起的。”

    他通过这番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可取。他原以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他的自由意志表达的结果,但是现在他却认定,这实际上是由实际环境和事件造成的。如果这点是对的,那么这就等于说,他自己也不过是一台自动机而已。反过来说,人类能做的任何事情,也可以让机器做到,这包括让机器根据经验进行判断。

    特斯拉根据这些思索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每种主张都对他的未来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第一种主张:人可以恰如其分地比作“血肉机器”,第二种主张:机器人以实际目的而论可以成其为人。第一种想法无助于他变孤癖为合群,而第二种想法却促使他深入到一个奇异的世界,也就是他所说的“遥控自动机械”或机器人的世界。

    尼古拉六岁时,特斯拉一家迁到了附近的戈斯匹契市。他在那里开始上学,并且第一次看到了一批机械模型,其中包括水轮机。他把其中许多种机器都仿造出来了,而且兴高采烈地把这些机械开动起来。他读到一篇描写尼亚加拉瀑布的报导,也被深深吸引住了。在他的脑海里,诞生了一台被奔腾直下的水流推动的巨大水轮。他告诉他的叔父悦,总有一天他要到美国去实现这一幻想。三十年后,特斯拉终于看到他的理想得以实现。可以想见,他当时对这一“不可思议的思想奇迹”多么惊叹不已!

    他十岁进入中学。这家中学是新成立的,设有一个装备良好的物理系。老师进行的各种实验,引得他心花怒放。他在中学里充分显示出光辉的数学才华,可是父亲“为了我升级费尽了周折”,因为他对规定的徒手绘图课程格外反感。

    第二年,他沉醉于一个念头,那就是想法利用持续不断的空气压力和真空来造成连续运动。他渴望驾驭这些力,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可是他始终长时间在黑暗中摸索徬徨。据他回忆,最后“我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一项发明上了。有了这项发明,我就能够做出任何另外一个凡人不敢做的事情。”这就是他要飞翔的梦想。

    “我每天都想腾云驾雾,飞到遥远的地方,但是始终不明白如何才能办到,”他回忆道。“而夸我有了具体的办法——做一架飞行机器,什么也不用,只要一根旋转轴,一双可拍动的翅膀,以及……极高程度的真空!”

    他造了一个圆柱形的玩艺,装上两个轴承,能自由旋转。圆柱形的一部分套着一个精密配合的矩形槽,槽的开口一侧用一个隔板封上。圆柱体分隔为两段,中间有不漏气的滑动接头将其完全分开,其中一段完全密封,将空气抽空,另一段则敞开,因而圆柱体能不停旋转——或者说发明人是这样想的。果然等他做好之后,圆柱体竟能轻微转动。

    “从这个时候起,我每天都驾着一辆舒适豪华的车子邀游苍空,那派头连所罗门国王也会引以为荣的,”他回忆道。“过了好几年我才明白,大气压力垂直作用于圆柱体表面,我看到的轻微的旋转动作不过是由漏气造成的。虽然我是逐步认识到这点的,但我还是不由得感到一阵伤心。”

    他太聪慧,这所学校大概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