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叫吕岳-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当初人族炼体还是与巫族学习的,不过后来出现了巫妖屠人一事,故而后世人族就将这个修炼方式改称为武道。

    算是与巫族撇清了关系,当然了其中很多的修炼方法也是经过了人族大能修改过的,毕竟不是谁都拥有巫族那样的体魄,冒然照搬巫族的修炼方法,一个不得当之下,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不可磨灭的后果。

    而就在那个武道还未确定的时代下,统一将这些上古大能称为炼体大能。

    不过这些炼体大能的战斗力都极为强悍,比之一些拥有天生天赋的妖族也不遑多让,在与妖族的对抗中,这群炼体大能可以说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这炼体一道也被誉为足以比肩剑道的修炼大道,只是修炼方法十分艰难,故而无大毅力者是无法修成的。

    只是他们这些能够当下一国将领的人都是炼体一道上的佼佼者,故而得到传承也未尝说不通。

    将孙武编造的故事完全消化之后,桓王也不禁满是嘘唏,掘土鼠和传承机缘还可以说是孙武自己的原因。

    而将卫国三万大军送葬足以说明孙武优越的能力,加之现在他的修为已经不能在偏安偏将一职,故而将孙武提拔到了镇北将军的职务,官阶等同于九卿的职务,堪比二品,足以上朝听政。

    对此孙武也是表示了自己的感谢与忠诚,同时还想着要将自己获得的‘传承’上交故国,却被桓王制止了,能够得到传承那是孙武自己的机缘。

    若是对于自己收下的机缘都掠夺,那自己这个君王就做得太过失败了。

    朝堂之上虽然还有些人想要弹劾孙武,但是孙武的战绩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加上现在桓国之内都在流传孙武的故事,故而他们也都没了声息。

    这次上朝之后,孙武便要前往北方述职,在孙武的恳求下,之前与他一同患难过的一千士兵成为了自己的亲卫,同时也因为这件事,所有的将士都官升两级,赏赐极为丰厚。

    同时孙武也开始了自己的征服之旅。

    自孙武达到北方军营的之后,大肆操练士兵,将一切敢于来犯桓国的敌人都打的抱头鼠窜,这一次不再是孙武的个人之勇,他的兵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施展。

    孙武的名声也第一次在诸国中传唱。

    人人都知晓桓国出了一位了不得的镇北大将军,只要有孙武在一日,其他诸国都不可能拿下桓国。

    而桓王知晓了孙武的功绩之后更是亲自召他进入王宫,册封了桓国大将军的职位,成为了手握桓国兵权的第一人。

    同时桓王也因为这位大将的出现而无法抑制自己的野心,随即便命孙武调动大军,横扫诸国。

    而孙武也因为这件事,兵圣的明天渐渐被人所传唱,至于这个名头的来源则是源自那已经化作桓国铁蹄下的五国士兵。

    用兵如神的孙武,加上他亲自操练的铁甲军,以无可睥睨的威势横扫了桓国周围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国家。

    同时也因为这样而停下了他自己的征途,虽说桓王有着自己的野心,但若不能好好的消化孙武打下的战果,恐怕就算孙武打下再多的江山,都是守不住的。

    孙武自己也是乐得清闲,自己在家中看着兵书,学无止境,温故而知新,现在再来看这些兵书,他自己也是感悟良多。

    这些都是先贤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佳作,若是不细细研读实在是辱没了它们。

    而同一方面,与孙武一同接受考验的李悝,此时他端坐在自己的家中,此时的他看起来已经年过四十,正在品读手中的一卷书册,而他的府外则是一片叫喊连天的屠杀。

    说到底岳国还是覆灭了,就算有他的帮助,也依然无法改变这个局面,毕竟他只是一个文士,主法治,并不是武将,主攻伐。

    只是这最终的结局还是岳王一个人的罪过,若不是因为他看着国力日渐飞涨的岳国而萌生了野心,也断然不会到如此的地步。

    虽说岳国在李悝的治理下,国力远超他国,但将无名将,帅无名帅,根本就无法满足岳王的野心。

    只能说这是他的咎由自取,不过一国之主的咎由自取却是要害掉一国人的性命,也许这就是这群国民的宿命吧。

    此刻李悝的身前站着诸国的使者,都是来邀请李悝的,他们可以忽略岳国的所有人,就是不能忽略岳国的李悝。

    若非李悝一直在岳国坐镇,岳王又怎么会那么安稳的攻占下那么多的土地,甚至成为了现下最大的王国。

    只是谁都想要一统天下,岳国现如今站了出来自然要成为了集火的焦点。

    至于李悝这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若是能够得到李悝的帮助,他们说不定也会有,不,是一定会有比岳国更大的成就,甚至统一这些诸侯王国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李悝谁也不理,就这样读着手中的书,看着屋外已经被染红的天空,放下自己手中的竹简,一步踏出,就这样消失在了诸国使者的面前。

    这些人怎么也想不到李悝竟然会是一个拥有着如此修为在身的绝世强者。

    李悝这一步踏出便来到了岳王的王国之内,此刻的岳王已经没有昔日的神态,满目通红的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何至于此?”李悝开口问道。该因他自己的笔记每一次都会上呈给岳王观看,其中有着自己对于岳国发展的见解,若是岳王能够将之引用,也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因为,我是君,而你是臣。”岳王看到李悝之后平复了自己的心态,一字一句的说道。

    李悝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朝着岳王行了一礼。

    岳王看着李悝,突然说道:“上一次,因为我自己的不决断,所以岳国灭了,自己也选择了死亡,这一次,我还是不甘心,不过君就是君,而臣也只会是臣。”

    说完之后他手中的天子长剑刺入自己的胸膛,连同自己的元神一起湮灭,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留下。

    而李悝也因为岳王的身死而再度回到了山洞之中,不过这一次他的眼前就是洞口,摇了摇头,信步走了出去,而另一边孙武也同时走了出来。

    这一次的比试,他们二人是平局。

第一百零七章:各自的道路

    “哈哈,孙武师弟没想到咱们竟然是一起出来的,看来这一次是不分胜负了。”李悝看着从另一个山洞中走出的孙武,摸着头,打着哈哈说道。

    “李悝师兄,咱们这是下山了么?”孙武看着李悝,语气不定的问道。

    “这还用问么,师傅他老人家啊,还真是的,竟然会用这样的方法把咱们送下山,摆明了不相信我们啊,不过这样也好,我这个人啊,最怕的就是告别了,如今下山了也好,只是不知师弟如今有何打算啊?”

    李悝语气轻松的说道,尽可能的缓解此刻的气氛。

    “我打算回返故国,毕竟三年未归家,此刻也该回去报个平安了。只是不知师兄有何打算,若是还未做好打算的话,不若先来齐国闲居一段时日,我孙家在齐国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就算师兄想要从政,我们孙家还是有办法的。”

    孙武稍稍思索,就回答了李悝的问题,同时继续朝着李悝伸出自己的橄榄枝。

    “哈哈,师弟啊,你莫是在山洞里绕糊涂了,还记得我们进入山洞之前定下的赌约么,更何况我也数年没有回家了,如今倒是要好好的回去看看咯,虽说如今的齐国一家独大,但其中内情有谁可知,按我来说,不出数年齐国国内必将风雨飘摇,这是机缘也是危机,如何把握就看师弟了,如此师弟就不要多送了,师兄先走一步。”李悝说完之后就信步朝着魏国的方向走去了,丝毫没有管站在原地的孙武。

    直到孙武回过神来才发现李悝已经走远了,刚想着叫住李悝,却发现李悝的身影已经彻底消失在这片夕阳下了。

    这也不怪孙武,他们不过是在山洞中待了大半日的光阴,却仿佛经历了数百数千年,当真算得上是浮生如梦,到了现在,孙武还未彻底从那场幻境中完全醒转过来。

    不过转念想了想自己师兄的话,却又感觉有些奇怪,如今的齐国的确是一家独大,何来的风雨飘摇之说。

    要知道吕岳在这些年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读经典,还将这些年诸国发生的一些时事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分析其中的优劣。

    毫无疑问,齐国绝对是最强的,而魏国,虽然说不上是最弱的,但这些的表现也不过是中规中矩,着实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他害怕自己的师兄回返魏国会让他的一身本领被埋没。

    当然了,这其中自然也有着他自己的一些私心,与自己的师兄相对,他着实还没有那样的决心。

    恰恰相反的是,他们二人相互熟悉,若是能够同时效命与一位帝王,说不得能做出一番千古伟业,但谁都不忍心抛弃自己的故国,也算这就是人之天性吧。

    吕岳站在山巅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他们终究选择了各自的道路,只是刚刚的那场比试其实还是李悝更胜了一筹,算是给吕岳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其实在李悝的幻境中他早就可以挣脱出来了,因为他的使命已经达到了,在他的法治下,岳国蒸蒸日上,国力日渐强盛,若那位岳王真的依照李悝的说法来做,说不得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只是幻境终究是幻境,到了真正的朝堂、战场之上,他们二人又会迸发出怎么样的光彩呢?恐怕也就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吧。

    只不过吕岳已经把自己所能教授给他们都已经教授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李悝回返了魏国之后没有立即参与朝堂上的事情,而是修身养性,整天观观书,写写字,生活好不自在。

    不过也因此惹得了家中老人的不满,认为李悝这些年在外面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才实学,想要将其送到朝堂之上,参与国政,让他们李家后继有人。

    只是李悝的一番论辩让李家老爷子哑口无言,悻悻的退出了李悝所待的书舍,但在这一次之后,李家老爷子却是成为了李悝的常客,时常与李悝论辩朝堂上的事情。

    让李家老爷子在魏王的面前大受赞赏,同时李家老爷子也明白了自家孙儿的意思,韬光养晦,真正的人才从来都不是自己前去投奔的,而是需要人去礼贤下士亲自请的。

    昔日有文王亲访姜太公,今日莫非要来一次重演?自家孙儿对于朝堂的见解可以说他是生平未见,如今齐国风头最盛,为了魏国的大好河山,李老爷子终于决定要将自己的孙儿李悝推荐给魏王了。

    魏王听闻李老爷子如此说,也不由得有些意动,若真的如同李老爷子如此说,那这李悝绝对是难得大才,只是身为君王的他还是无法拉下自己的脸面,所以只是推说有时间一定要亲自前去拜访,便没了下文。

    李老爷子自然也知晓魏王的顾虑,索性也不在提及此事,继续兢兢业业的完成一个臣子该做到事情。

    孙武在回返齐国之后,因为家中的原因,很快的就去参军了,因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的就被发掘,如今在齐国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现在在朝堂上稳压他一头的还是他自己的祖父,可以说若非孙武的资历不够,他早就接替自家的祖父成为了齐国的大将军。

    不过他也因为如此被封为定疆侯,成为了齐国少有的外姓侯爷。

    就在孙武在外征伐的时候,齐国的内部终于发生了政变,这政变的源头不来自于外界,而是来自于齐王的两位儿子。

    其中的公子小白被自己的兄长赶到了齐国的边境,当了一个闲散的王爷,自己霸占了王位。

    据孙武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齐王对于自己的这位小儿子是颇为欣赏,断然没有将王位传于大儿子的想法,如今却出此变故,想来定是因为那大王子的缘故。

    征战归来的孙武并没有上朝,而是假借受伤在家养伤的借口,在孙家召开了一次家族议会。

    如今的孙家虽然还是孙老爷子当家,但孙武下代家主的地位无疑是确定了,因此孙武可以说是孙家的二号人物。

    他召开家族议会的原因就是想要举家族之力去帮助公子小白,重返王都,执掌王位,这位大王子虽说有些才华,但却无法将齐国带上一个绝对的高度,故而他们需要一个更加贤明的君主,而公子小白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要知道,现在大王子继位之后开始削减他们孙家在军中的话语权了,功高震主这样的说话在哪里都不过时。

    而另一方面,魏王这一日突然选择了微服出宫,走入了李家的府邸之中。

第一百零八章:李悝出山,官拜丞相

    “启禀先生,家主携客前来拜见。”一位粉嫩玉琢的小童子穿着常服,朝着正在读书的李悝轻声喊道。

    “嗯,既然如此,便带他们上来吧,对了,李,去将我带回来的茶烹了,拿出来招呼客人吧。”李悝放下自己手中的竹简,对着小童子说道。

    “是,先生。”李行了一礼,恭敬的退了下去。

    这个彬彬有礼的小家伙正是他们李家的子弟,因为李悝的学识渊博,所以让这个小家伙来当一个书童。这自然不算是辱没了小家伙,他的父母得知之后还十分高兴来着。

    毕竟就连家主都要前去求学的李悝先生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他的书童,那自然是高兴非常的。

    “贵客来临,悝未曾远迎,还让祖父引路,倒是让客人见了笑话。”在李将李家老爷子和客人带进来之后,李悝站起身,对着两人行礼到。

    “呵呵,你这小子,今日怎的转了性子,要知道平日里我来你这里都未曾见你如此多礼。”李家老爷子倒是丝毫不介意李悝的脸面,直接戳破了他的伪装。

    李悝见着自家祖父没有给自己留面子,也懒做伪装,散漫的瘫倒在坐垫之上,摊了摊手,说道:“王上亲自前来,我自当尊些礼节,不过祖父竟然如此说,我也就不作伪装了,你领着王上坐下吧。”

    听着李悝这样的语气,魏王也不自觉的对于李悝起了些许的兴趣,毕竟此前都是在李老爷子的口中得知李悝如何如何,如今看来,也终究是个人。

    不过一般的大才都是有着自己的怪癖的,李悝这般的并不算少见,故而魏王也没有生出什么反感之心,毕竟是自己求贤若渴,亲自来此,若是态度太过桀骜,着实是失了礼数。

    “敢问先生,如今天下,何家可为主?”魏王在李老爷子的引导下刚入座就抛出了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

    李老爷子听到魏王问的这个问题暗道不好,如今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极为尖锐,周氏王朝如今并没有完全倾覆,还有一个苟延残喘的东周存在,但只要是一个有野心的君王,都在关注着这个问题。

    李悝若是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足以想到他们李家日后的命运。

    “如今的这天下,无人可为主。”李悝嗅了嗅李端上来的清茶上残留的茶香,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为何先生如此说?”魏王似乎对于李悝的回答颇为不满,急忙追问道。

    “盖因这天下之大,却无一位足以统御**的君主,人才故而重要,但这帝王才是最为核心的一位。”李悝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顾忌魏王在场,仿佛在说一番在普通不过的话一般。

    听着李悝的回答,李老爷子不由得心中着急,这李悝平日里在家中与自己闲谈之时如此说说没事,但是现在当着王上的面还说这样的话,是想将他们李家送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么?

    “连那齐国也不行么?要知道如今的齐国可是有着一位孙武之名的绝世将领,有着这位的存在,想来估计没人可以遏制住齐国的铁蹄吧,先生为何会如此断言?”魏王对于这些年来诸国发生的事情都了然于胸,自然知道如今的齐国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庞然大物,故而有此问。

    “齐国内乱,更有外族侵扰,因为这君主一事,他们不知要烦到什么时候,谈什么扫清**,统一神州,至于那孙武,乃是我的师弟,在这领兵打仗上,颇有一番见解,只是可惜,如今不是他该表现的时代,故而遏制住他的恰恰就是齐国。”李悝一口饮尽杯中之茶,神色傲然的说道。

    而魏王与李老爷子听着李悝的这番话,心底不知掀起了多大的波涛,孙武是李悝的师弟,这件事李悝可是从来都没说过啊。

    “敢问先生师从何人?不知可否引荐一二。”魏王此刻的态度可以说是极为恭敬,能教出李悝与孙武这样的大才的人,定然不是什么平凡人物,若是能得其相助,那他魏国说不得有那一举逆袭的力量。

    他之所以在来的时候问出那几个问题着实是因为齐国如今的威势太大,害怕自己的魏国被波及,此刻在李悝这里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