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老师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好,好,放心,放心!”看来是在跟校长表态,袁老师突然回头扫视了班里一圈,扬声道,“苏叶站起来一下,这位新来的同学就跟你坐在一起。”
苏叶愣了一秒钟,就看见那个少年带着满身的低气压走向自己这边。至少一米七五的身高对一米六的苏叶来说简直就像巨人,况且……小小的课桌装得下他和自己两个人吗?
刚开始苏叶根本没想到新来的同学会坐在她旁边,因为班里都是男生跟男生坐在一起,女生跟女生坐在一起,况且老师都不喜欢男女生做同桌,怕影响学习,没想到袁老师还真是前卫,根本不在乎这些。
苏叶往旁边让了让,勉强在桌子上占了三分之一。默了片刻后主动向同桌示好:“同学你好,你的课本还没有领吧?”
那少年微微侧头俯视苏叶,垂眸沉默片刻后点了点头。
苏叶走到讲台前面搜罗了一下刚才发剩下的课本,还好凑够了一整套,搬下来递给了新同桌。
“谢谢你。”他说的居然是正宗的普通话,不,不对,苏叶敏感的发现话里还带有一丝京腔,难道他是从北京转学回来的?是跟着家人一起回来的吗,否则怎么会到这个四五线的不发达小城市里来读书呢?
苏叶想起刚才主动搭讪后他那明显的沉默,不由有些发窘,原来是因为他听不懂方言,所以想了一会儿才点头的。
本着照顾外地学生的思想,苏叶换了普通话继续关心他:“你没有带书包吗?要不要给你一支笔用?”
听到标准的普通话,那少年终于面色微霁:“谢谢,不用了。”话音刚落,只见站在门口的校长走了进来,把手里提着的书包递给少年,笑得和蔼极了,向苏叶说:“你们要好好相处,好好学习,互相帮助,有什么问题及时向班主任反映。”罗里吧嗦说了一堆,总而言之是让苏叶帮助他,让着他,苏叶只好乖乖点头应承。
校长离开后,王侃在后面羡慕嫉妒恨的发出啧啧声。班里的话题人物也瞬间由苏叶变成了这个横空出世的少年——陆延,这是苏叶统计座次表的时候问出来的。
本来打算的上午统计性别身高,下午来领军训服和校服,但是袁老师似乎格外会变通,找了教务处的负责人,把自己班里的军训服和校服提前领了回来,这样一来,下午就不用再来学校了。
苏叶自己领了最小号的,又帮陆延领了最大号的,忙忙碌碌的一上午总算告一段落,好在下午不用再来,只要用电脑把座次表编辑一下再打印出来就行了。
袁老师通知了第二天早上七点半穿军训服在学校操场集合,就宣布放学了。
苏叶背着塞得满满当当的书包抄小路,从学校对面的“小吃一条街”进了公园的侧门,再从公园出来,就能看见小区大门了。
这小区刚建成没一年,里面景色极好,南边一大片是别墅区,临河,河边的垂柳高高大大,少说也长了几十年了,北边的高楼又分两种,一种小高层,都是九十平和一百一十平的套房,一种是四层小楼,有苏叶家这种室内面积一百四十平的,还有一种二百多平的。
从小区大门进去,苏叶应该往北边走,却看见不远的前方有个眼熟的人影。普通的白色衬衫,深蓝色细布牛仔裤,头发根根直立,像刺猬似的,骑着一辆山地车正慢悠悠的往南边去,正是苏叶的同桌陆延。
这小区里近千户居民,有几个同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苏叶把背上的书包取下提在手上,快步回了自己家。
正文、第18章 投资房产
苏叶的新家是精装房,拎包入住的那种,而且因为走高端路线,房间都装饰得很奢华,厨房里甚至还有烤箱之类的,只是杨牧不会用。
虽说如此,搬过来的这几天还是添置了大量的物品。苏铭泉要做期货,就往储藏室里搬了一张办公桌,预备当做他的书房。
苏叶的次卧二十多平米,除了本来就有的床和衣柜书桌之外,又添上了一个大大的书柜,外面的小阳台上摆了藤制躺椅和小茶几,不得不让人感叹设计者的细心。
经历过前世的苏叶很快就习惯了新房,只有苏铭泉和杨牧还不大习惯。
之前苏叶一家人住的是单位免费分配的房子,两间房带个小院,连个厕所都没,只有不远处的公用厕所可以用。后来单位集资建房,苏铭泉和杨牧用尽积蓄买了一套,只是现在这个时候还没建好。
苏铭泉和杨牧偶尔说起来,还在后悔多买了那一套房,不过在苏叶看来,那个小区的房子多买几套才合算,因为这两年县里的房价还没涨起来,一平才几百块,就是买上十套八套的以后只收房租也好啊。可惜苏叶到底人微言轻,说出的话不被重视,只能暗自着急。
苏叶进屋把书包一甩就换拖鞋,苏铭泉听见动静从他的小书房里走出来,见状笑说:“这么快就放学了,见老师了吗?怎么样?”
“老师也就那样吧,不过我们班主任让我做学习委员,还挺麻烦的。”苏叶走到书房门口探头向里看,“爸,你的期货开户了吗?”
“哪有那么快,我上午刚把身份证复印件寄过去,等他们公司把合同寄来签了字再寄回去才算完。”苏铭泉好笑,苏叶倒比他还要心急的样子,这开户来来回回少说也要一周时间呢。
苏叶缠着苏铭泉问东问西:“那你打算做什么?黄金,粮食,货币,还是能源?”
“先做粮食吧,稳妥些,玉米豆粕之类的,就是亏钱了也亏不了多少。”事实证明,苏铭泉就算是手里有了本钱也是不敢冒险的,他又眼界有限看不清大形势,在期货市场上这样的小散户只有被吞吃殆尽的下场。
“爸,我也想做期货,不过我想买石油,你帮我买石油好不好?”苏叶试图以撒娇的手段攻陷苏铭泉。
苏铭泉失笑:“你懂什么期货?别胡闹了,石油涨跌幅度大,万一赔钱可不得了。”
苏叶理直气壮的反驳说:“做期货跟炒股一样,就是高风险才有高收益,总想着不赔本肯定就挣不到钱。再说了,石油的大环境就是涨价,以后买车的人多了,说不定价格能翻几番呢!而且石油是以美元结算的,美元升值是大趋势,肯定稳赚不赔的!”
年初的米国对伊战争后,曾有专家预测因战争而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会很快回落,结果战争结束后,价格不仅没有回落,反而一路上涨,几乎翻了一倍,不过后来跌了下来。但是苏叶记得2004年初春节的时候,苏铭泉曾感叹过石油价格又一路涨到了35美元每桶。
后来苏铭泉虽然一直在买卖粮食,有时挣钱有时亏本,但是他也始终关注石油的涨跌。那时苏铭泉闲来无事画了许多曲线图放在厕所,苏叶也看过一些,因此大致知道石油的涨跌。
“你整天都看的什么书,怎么懂这么多啊!”苏铭泉又是惊讶又有些高兴,苏叶从小喜爱文学,从童话到古今中外的名著,不知看了多少,初中时喜欢上了科幻小说,几乎把全县的书店都翻了一遍,买了一大堆科幻小说,难不成现在又对金融感兴趣了?
苏叶撇撇嘴:“还是上回你带我来市里时买的书,还有几本法律类的呢。爸你别打岔,我可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想做石油期货的,你就答应我吧~”
“好好好,反正都是你的钱,赔了本你可别气哭了。”苏铭泉被苏叶说服了,其实要说真本事,苏铭泉自己也不是很有把握,看苏叶说得头头是道,莫名就觉得有些道理。毕竟苏叶现在说话做事有条有理,全然跟半年以前那个浑浑噩噩只知道玩的小屁孩苏叶判若两人,自然更加让人信服。
杨牧手里拿着锅铲走出来,脸上带着笑:“你们爷俩说什么呢,快把餐桌摆一摆,可以吃饭了。”
虽然一夜乍富,不过杨牧还是习惯节省,桌上只有一荤一素两个菜,一边吃一边唠叨着附近的菜贩黑心,买的菜比县里贵许多。
吃完饭苏叶把发的校服军训服拿出来展示,刚一拆开包装袋就是一股刺鼻的气味,杨牧拿过来仔细检查了一遍,说道:“你去看书吧,我先给你洗一洗,把线头剪了再穿。”
杨牧为了省水省电不舍得用全自动洗衣机,苏叶劝了一回见她不听,也就不说了,横竖由俭入奢易,她迟早会习惯的。
苏叶回卧室把电脑打开,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座次表编辑好了,存入新买的MP3后,她又随手登陆了企鹅号,见李青青的头像闪个不停,点开来一看,却是问苏叶彩票中奖的事,一大串的留言可见李青青心情之激动。
在一大堆留言里,苏叶终于发现了一条有价值的:国旗中学附近有栋民宅要出售,李青青问苏叶的学校离那里远不远,要是不远的话可以买下来住着。
国旗中学附近的那栋民宅是三层小楼,前面带个院子,院子里靠东墙还有两间平房,只有一点不好,就是周围都是拥挤的民房,没有规划,风景也不好,从大马路进去要拐几道弯。除去这些,真是哪一样都没得挑,那一片拆迁之前,苏叶还陪李青青去过好几次呢。
苏叶之所以记得清,还有一个原因是李青青曾透露,那栋房子买的时候极其便宜,因为那一片环境不怎么好,虽说临近国旗中学,不愁租不出去,但是卖家懒得再操那份心,索性低价卖出。
这个房源消息应当是李青青的大伯告诉李青青爸爸的,前世时,没了虎妞的李青青爸爸李成生意一落千丈,就跟着李青青大伯炒房。若非李青青的大伯这时在上海和省城各投资了几套房,手里没钱,他一定会自己买下的。
听李青青的语气,难道他们家不打算买那栋房子了吗?苏叶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给李青青打个电话问清楚。
李青青军训已经结束了,两人很是唠叨了一番废话,苏叶又答应回去时给她带礼物,才开始问她正事。
听苏叶问起那栋房子,李青青又仔细问了她爸妈,方才跟苏叶说房子还没卖出去,又把卖家联系电话给了苏叶。
李青青家要扩大经营,准备在别处买门面开分店,因此没钱投资房产——说起来这倒是苏叶种的善因结出了善果,虎妞既然还活着,生意自然是蒸蒸日上,也就看不上那一栋不知道何时才会升值的破房子了。
好在没有太晚,那个卖家刚打算卖房子,只是问了几个熟人而已,还没打广告出去。
苏叶赶紧拿着电话号码去找老爸苏铭泉,把这件事说了,催着苏铭泉赶紧打电话去问个清楚。
苏铭泉唉声叹气:“你这小妮子怎么这么多主意,一天一个新花样,你那钱不被你折腾光你是不罢休了。”
杨牧问苏叶听谁说的,苏叶就把前世知道的那些都告诉了杨牧。听说是李青青的大伯建议李青青家买的房子,杨牧就觉得错不了,再加上她本来就想买房置地,还有之前她想要买的县工业园区的土地,正好一并让苏铭泉问清楚了。
正文、第19章 军训(一)
看着苏铭泉不情不愿的去打电话,苏叶真是急得要满地打滚。在房价真的涨起来之前,总有许多人抱着“不会再涨了吧”的侥幸心理,如此白白错过良机。
这个时候只怕帝都二环内的普通楼盘也只要一万多一平米,再过几年,你打着灯笼都买不到那个地段的房子,三环四环就更不用提了,房价还没超过一万。
先知先觉最大的痛苦就是,满眼都是挣钱的良机,只可惜预算不足。虽然鱼和熊掌都想兼得,最终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能挣多少是多少。
苏叶拿了些零钱,准备出门打印座次表,心里还盘算着现在买家用打印机合算不合算。
从小区大门口出来直接过了马路,苏叶往医院附近找打印店去了,身后的小区里缓缓驶出一辆京牌照路虎,左转上了马路,很快就消失在车流中。
且说苏铭泉联系上那位卖家后很快便约好当天下午去看房子,苏叶拿着打印好的座次表回到家时,苏铭泉和杨牧已经换好了衣服正准备出门,见苏叶回来,匆匆交代她在家看门就走了。
苏叶洗了澡换上家居服,倒杯果汁拿在手上,在屋里晃了一圈,又站在阳台上发了会儿呆,回去厨房把杯子刷干净,回屋翻课本去了。
明天开始为期一周的军训,之后紧跟着的就是正式上课了,作为目前的第一名,苏叶感觉很有压力。
其实在苏叶看来,能在班里轻轻松松占个十名左右是刚刚好,何必非要强求名列前茅呢,那样压力多大啊。不过这种得过且过的思想很危险,一堕落下去就不一定能保证再赶上来了,为今之计还是尽力而为才好。市一中的学霸战斗力都很强,苏叶自忖就算竭尽所能也不一定能在同年级拿上好名次呢。
这些课本与苏叶记忆中并无二致,只有一些课外习题集不同,不过翻开来仔细看看,也都是大同小异。看着桌上的一大堆书,苏叶深吸一口气,首先把数学课本拿出来重新预习。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苏叶已经认真做完了前五课的数学习题,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工整字迹,苏叶极有满足感的伸了个懒腰,随手拧亮了台灯,又起身把窗帘拉上,看着闹钟上的时间犹豫着要不要给爸妈打个电话问一问。
正想着,就听见门外有人拿钥匙开门,还有苏铭泉和杨牧说话的声音,苏叶忙迎了出去。
杨牧进屋冲着苏叶把手里的塑料袋扬了一下,笑道:“路过肯*鸡买的,今儿咱们也开回洋荤,尝尝西餐是个什么味儿。”
苏叶闻到香味也饿了,上前接过袋子放到餐桌上,道:“你们看房子了吗,怎么样?”
“看好了,约了明天去银行转账,他跟我们要十五万,后来讲了大半天讲到了十二万,就那破地方还敢要那么贵,我买新房子也够了。”杨牧唠叨着,好似有些心疼钱。
那地方虽说现在看着不好,不过南边不远处就是长途客运站,东边紧邻着的是名声不错的国旗中学,北边距离一条街远的地方更是市二中,西边没多远就是城市主干道了,过两年一拆迁,补偿三大套房子妥妥的,那时房价已经飞涨,十二万瞬间变一百多万!
苏叶一边暗自吐槽,一边去洗手间洗手。
苏铭泉把全家桶什么的一一拿出来摆在桌上,仍在感叹:“他店里怎么生意那么好,这汉堡有什么好吃的,光排队就排了半小时!”一时又突发奇想,“也不知道开个肯*基店要什么条件,回头咱们也开一个去。”
“要几百万加盟费吧,听说还有其他条件,总之不是谁都能开的。”苏叶抓起一个鸡块开始大快朵颐。
因为前天晚上看的天气预报说可能有雨,苏叶一早就充满希望的拉开窗帘往外看,却是个再好不过的大晴天,只得乖乖换衣服洗漱。
七点整从家里出发,到学校时刚好七点十五,高三年级的教室里已经传出阵阵读书声,高二的今天刚开始正式上课,读书声则是稀稀拉拉的,显然还没进入状态。
苏叶手里只拎着一个运动水杯,就直接奔着主教学楼后边的操场去了,一路上偶尔有同班同学跟她打招呼,都带着奇怪的眼神,苏叶有些纳闷,不由放慢了脚步。
跟苏叶隔了条走道的女生乔豆豆发现苏叶就在前面走着,立刻甩开膀子跑上前去,好奇心满满的直接问苏叶:“昨天听人说你家买彩票中了大奖,是真的吗?”
苏叶恍然大悟,怪不得那些同学看自己的眼神那么复杂,原来是因为这个流言啊。传出这个消息的人定然是陈程无疑了,苏叶笑问:“你听谁说的?”
“我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昨天走得晚一些的同学都听见了,就是坐在靠后的一个女生说的,长得白白的,短头发,以前没见过。”乔豆豆真是爽快人,竹筒倒豆子一般的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反倒忘了继续追问苏叶中奖的事。
乔豆豆两只手插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块巧克力递给苏叶。苏叶听到她的口袋里传出包装纸摩擦的沙沙声,显然装了不少零食,觉着这女生真可乐,不由笑弯了眼,接过巧克力说了声谢谢。
到操场上找到高一十四班的地盘时,班长张若洋手里拿着名单,正准备点名呢。
苏叶和乔豆豆身高相仿,排在队伍的中间。乔豆豆的同桌徐璐个子略矮些,自觉的排到了女生队伍的最前面,此时正一脸苦相的冲乔豆豆招手。第一排的都是门面,徐璐又站在第一排的第一个,首当其冲,铁定是重点关注对象了。乔豆豆拉着苏叶缩在人群中间,笑得像只小仓鼠。
不一会儿功夫,一队教官就列着整齐的队伍走入操场。高一十四班分到的教官面庞黧黑,高高瘦瘦的,按苏叶的眼光看,还是个年纪很小的帅哥。
张若洋先过去汇报说人已经到齐了,没有缺席的,然后看起来很嫩的教官开始板着脸将自发排好的队伍重新纠正整齐。苏叶和乔豆豆幸运的留在了女生队伍的中间,两个人不禁握了一下手表示庆幸。军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