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武侠-第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洛学悬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洛学悬?不说程门高人无数,就是程门一些普通弟子门人,也不是个个吃素的。”

“这一次未必是洛学,我看可能天下学派都会加入进来。”

“整个天下,不会吧,你是说秦仙傲得罪了整个天下的学派?”

……

可是

让很多人失望的是。

妙玉、如月。以及他们背后的秦仙傲,甚至三大主编根本没做任何的回应,只是妙玉、如月的文章继续连载。

这一下无数人迷糊了。

难道秦仙傲真看不出游酢的采访言辞就是针对他的?针对《工具论》的,还是《工具论》真正的涵义并不在妙玉、如月所说中?

“一定,一定是心虚。”

“秦仙傲心虚,妙玉、如月也心虚,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作回应反而最好的回应,因为一回应事情便会闹大,一闹大,众目睽睽之下,真张飞,假张飞便会水落石出。”

“秦仙傲他们不是说做学问要严谨么,写文章也要严谨么?这个时候就该如来,给大伙一个交待,该辩论的辩论,该一步步,掰开揉碎弄清楚的弄清楚,把事实,把对错都摆上明面。”

……

在有心人的散布下,这样的传言开始弥布在大街小巷。

顿时无数支持秦仙傲,认同秦仙傲所写的《神仙国游记》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个人急了。秦公子可是从来不认输的,连段海峰都不怕的牛人,岂会心虚?是真的心虚,还是有事耽搁?

一个个望眼欲穿。

报上每期的文章依旧如故,仿佛秦仙傲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似的。

可是真不知道?

自游酢采访稿一出,可是有不少人写信给报社讨论这件事的。

顿时整个大宋各城池开始沸腾起来。

“秦公子一定是迫于某种压力。”

“迫于某种压力,秦仙傲是什么人,天不怕地不怕的,谁敢对他施压?”

“秦公子再天不怕地不怕,也只不过是一介布衣,自古民不与官斗,你说会是怎么回事?要知道某些人背后的官方身份可是很厉害的。”

“哼,民斗不过官是道理,可是如今司马相公当朝,宰相肚里能撑船,司马相公的肚量岂会容不得秦仙傲为这些事辩驳一两句?”

“你这是天真,官场的事,学问界的事,里面的水深着呢。”

“我早就说了,秦仙傲这次是马失前蹄。”

……

一些闲得没事做的人,成天争吵着,而很多黎民百姓辛苦工作间偷得片刻闲也会这样争议着。直到这一期报上又刊出阿朱阿碧对一个名人的采访稿。

“如月、妙玉所提倡的做学问严谨,这是没错的,可是,事情要分清楚,什么时候该严谨。做文章,做学问与做其他事是一个道理,做的时候要严谨,可拿出来的东西要美,要好用,耐用。”

“文章千古事。”

“我们每写一篇文章,都是要流传后世的,这样的文章便如一件精美的瓷器,一件华丽的衣裳,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大菜。”

“精美、华丽、色香味俱全才能卖得出手。”

“人们买你的货,不会去看你是如何一步步把瓷器做出来的,把衣裳加工,美味佳肴如何制作的。”

“既然人们只注重最后的成品。”

“那么制作的过程尽管需要严密严谨,却不需要展示在买者眼前,倘若展示给买者,恐怕这些买者都会被吓跑。”

“所以圣人写文章。”

“一字三年得。”

“一字一句,必须反复推敲,一个道理,也是思索、研究、比较、论证、甚至亲身反复经历才得出来的。”

“这些亲身经历,研究以及心路的历程,很难写成文字,即便勉强写成文字,亦十不足一。百年经历,千年积累得出一个道理,往往只三两字便足矣。”

“何能论证?”

“如何论证?”

“因此一个道理真正的论证过程,我们大抵是不需要写在文章中的,倘若你当真拿出供现在人前,恐怕读者也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同嚼蜡。”

……

这是蔡京的采访发言。

蔡京,字元长。

虽然与司马光、程颐、文彦博、吕公著、王安石、苏轼……等第一阶梯的老一辈不属于同一阶级,可是在稍次的第二阶梯中,他的名气是最大的。

首先。

蔡京是即受王安石无比器重,同时又受司马光无比器重的人物。

既是变法的极力拥护者和得力干将,又是现在司马光阵营废除变法的中坚人物,其人文采学识不必说,散文尤为出众,书法姿媚豪健,沉着痛快,更是独步当代。

甚至在某些人眼里,蔡京的书法已经站在苏轼之上了。

这样的一个人,什么程门四大弟子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和他比起来,便什么也不是了。

更何况蔡京是在这个时候,天下沸沸扬扬讨论秦仙傲不回应游酢怦击的时候发出这一击!

ps:(昨天操作系统突然坏了进不了,今天重装了。)sf0916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八章纷纷上场

这样的一个牛人,这个时候发出一击,如同战场的关键时刻,突然冒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无论加入哪一方对另一方都是致命的,一个个原本站在秦仙傲这一边,认同如月、妙玉说法的人一个个都有些傻眼了。△↗,

错了?

这一次秦仙傲真的错了么?

蔡京一开炮,便如同推翻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在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时,报纸开始刊出一期期连续的采访稿。

第一个开口的是范纯粹。

范纯粹,字德孺,范仲淹第四子。范纯粹当什么官,写过哪些书籍,有过什么出名的政绩,统统不用多说,光范仲淹的儿子这个名头,便让他在民间,在普通读书人心目中的声望,远远甩开蔡京一条街。

因此一个个读者兴奋了。

要知道作为范希文的儿子,范纯粹一直很受人关注,只是此人老成多智,又不喜张扬,虽然新青年报纸创刊这么久,阿朱阿碧曾一次次拜访他,可是却从不接受采访,亦从未在报上发表过只言片字。这一次却开口,只见报上:

“这种离谱荒诞不经的说法,我本是不想说的,然而外面议论纷纷,似乎这便是秦仙傲的本意,秦仙傲会捆绑手脚?我不是很相信。”

“秦仙傲这人,最不拘流俗,你且看他创立新青年报刊,此诚千古未有之事?”

“你再看他倡议白话文,第一个用白话文写诗,更写散文,小说……此更是开万古之先例!”

“自有数以来,人皆不能飞天上,除非神仙鬼怪。”

“此乃三岁小儿都懂的常识,可是秦仙傲如何?他说能够,人能够上天,结果他就上天了。”

“我常与友人说,此生所服者。庙堂且不说,江湖中最服二人,即一秦,一段。这一秦便是秦仙傲,这一段,即段海峰。为何服秦仙傲,便是服他不拘一格,能够大胆打破陈规。偏偏又不是胡乱打破陈规,而是破规而不逾规,事事看似跳脱胡来,实则处处合道。”

“如月、妙玉所倡议,看似打破了陈规,实则不合天道人理,这是与秦仙傲最大的不同。”

“既然秦仙傲最是不拘一格,那么他对写文章,做学问自然也是绝不会认为必须用某种格式,方法。所以这种概念,性质,定理,论论的方式,只是如月、妙玉的个人看法而已。”

……

这一篇采访稿,范纯粹很客气,但这客气只是针对秦仙傲,文章中范纯粹大捧秦仙傲,更说出他这一辈子,最服的在野之人便是秦仙傲、段海峰。

这话让很多崇拜秦仙傲的仙傲迷们心头兴奋。原来不止我们这些升斗小民服秦仙傲,连大名鼎鼎的范希仁第四子范纯粹都这么服秦仙傲。

可是兴奋之下更加迷糊。

范纯粹的说法是如月、妙玉的倡议并非出正秦仙傲的授意,可是这是事实么?

很快下一期报发刊,而这一次是曾肇开金口。

曾肇何许人也。是大名鼎鼎的大宋名臣曾易占之子,曾致尧之孙。唐宋八大家曾巩的弟弟,大牛人,即被王安石器重,又被称为元佑党人曾布的弟弟。

作为‘南丰七曾’的曾肇,他的每一言每一字份量之重。远甚蔡京。

“曾大人,您如何看待如月、妙玉《诡辩的艺术》一书的重点提议?”

“做学问严谨,讲究因果论证,甚至而成体系,圆满自洽这是很好的事,这一点他们书中所说没错,但是千篇一律,万人一文则是做学问的大敌。”

“如月、妙玉的文章,主张以定义、定理、概念,条律、大前提、小前提,因果……等等来做文章,便如说写文必须五字一句,句句对偶、押韵,稍有逾规则是错谬,如此岂不荒唐?”

“我汉之一脉,百家学说,又以释、道、儒为主,千篇文章,千种风格,正是因为有着万紫千红,才能让人读书愈读而愈得味。”

“我等写字,即便一个楷体唐代大家便有颜、欧、柳、虞、褚,更不得其他朝代,倘若字字一样,那书法便不成为书法。”

“书法有三美,整体形态美,点画结构美,墨色组合美……”

“书法无规则,若硬要说有规则,便是这三美,至于文章亦是如此,硬要给出规则,我给出三字诀,即通、美,简,通是通达,意思不仅要写到,写得让人不产生误会,更需通透圆融……”

“美,即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其三是炼字如金,简洁洗炼,拒绝冗长枯燥,所以我称之为一个字‘简’……”

……

曾肇开口了,接下来一期。

“这种提议明显荒唐至极,我不知秦仙傲是怎么想的,居然让这种可笑的说法也大行其报上,在我看来,三大主编想必是看在如月、妙玉在剖析辩论方面颇为不错,才手下留情,没有砍掉他们文中的这些提议。”

“我说一句话,存在便是理由,长久存在,便是真正的道理。”

“自古以来。”

“我未尝听说过错误落后的学问能够被人们代代相传,争相学习,我未尝听过落后,不好的事物能够被百姓争相使用,制作。”

“一家能够传世的学问,必然有他内在的道理,这种道理绝对是千锤百炼,即便偶有错误,也只是疥疾之癣,不然早就淘汰在历史河流中。”

这是吕公著儿子,吕希纯所言。

而后

“论证?严谨?这还用说,不说别的,就看理学,凡是懂行的都知道,理学虽然又分为关学、洛学,甚至其他学派,可是他内在的道理是不断的,是有内在的体系的。”

“我举一个例子。”

“理学大家邵雍想必大伙都知道,他通易数,有神机妙算之能,他写的《皇极经世书》极精微,尽广大,无所不包,是世间第一大奇书。他创立的象数之学,又称先天学,此门学问包含天地宇宙,可是他只是用了一张图便将宇宙构造的一切奥秘尽皆道尽。”

“真正的大家,懂的人能从他这张图里看到天地洪荒,宇宙起源,能看到万物演化,能看到事物生灭,完全读通这张图便能通过去,算未来,倘若用如月、妙玉的说法来解释这张图,先不说会失去那种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之处,即便勉强写成书,其数量也是充塞天地,非数百年能轻易读完。”

“范德孺说他平生最服秦仙傲,秦仙傲最是不拘一格,却又如七十老翁,行事处处合于道。因此说秦仙傲支持如月、妙玉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

这是吕惠卿所言。

吕惠卿,字吉甫。

此人别的什么都不说,只说一个身份,他是王安石变法的二号人物。

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总经理,他便副总经理,王安石名满天下,他吕惠卿岂是无名之辈?

范纯粹、曾肇、吕希纯、吕惠卿哪一个不是朝野跺跺脚,天下便震三震的人物,他们一露面接受采访。

“真正的做学问,提倡格物致知……”

“我们传道授惑写文章,需得遵循老祖宗,至圣先贤的传统,不能随意改变,那必然会产生极恶劣,以及不可收拾的影响……”

“反对枯燥,小儿水准的文章……”

“将一个很明白,明确的道理分而支解,故意写得冗余臭长,不知其耻,反而沾沾自喜,这样真的就是所谓的严谨?……”

“所谓的神仙国,只不过是某些人说的一些神话故事而已,我们茶余饭后,劳力劳心之后休遣之时,可以怡神,却不可沉迷其中,好高鹜远。”

……

一个个以前无数人盼着他们上报说两句话,却从不开口的人第一次上报,而且还是一拥而上,这些人里面虽然并没有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程颐等真正的第一层次人物,可是……没有上面的指使,他们会开口么,要知道这里面很多人都是有官职在身的。

他们一开口,就表示是朝庭的意思。

这也是为何众人看到他们开口,却不认为是秦仙傲指使授意的。黎民百姓眼中,朝庭要说话,岂是你秦仙傲,天竹、小婉这三大主编能阻止的。

可这真相倒底如何?

难道这一次原本预料的伊川先生与秦仙傲打擂又是一场乌龙?

如果是乌龙的话。

那神仙国的书籍《工具论》又是怎么回事?

神仙国的书籍,而且还是秦仙傲推出的第一本来自神仙国的书籍,这样的一本书籍定然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在书中哪里,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正因如此,众人才迫不及待的想从秦仙傲嘴里得到答案,好不容易等到连载结束,报上第一时间登出如月、妙玉的文章,原本都以为这就是秦仙傲给的答案。

可现在被推翻了。

就在这时报上连载的如月、妙玉文章《诡辩的艺术》终于结束了,《诡辩的艺术》每一章结束都会有一个作业题留下,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可是

“作业。”

“《与王介甫书》”

……

这报上并没有一口气说出给出的作业是什么,而是让人先分析一篇文章《与王介甫书》,并且说明这是司马光写给王安石的信。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九章天下哗然

“老先生,可对?”秦朝声音落下。

四楼五楼却是一片寂静,便如习武成痴者看到好的拳术便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心里手上不停比划模仿分析一样,这天下间到了一定层次的大儒、宗师级文坛人物,和正常读书人不同,看到真正的好文章,也会完全下意识的品味、分析、默诵。

秦朝这一篇是前世清朝大家从八股名篇中选出,编成书籍用来教导自家后辈的范文,水准自不用说。

黄通明、孟述圣等人乍一看到这篇文章,便如唐初众文坛人士齐集滕王阁,看到了王勃写出《滕王阁序》时的感觉一样,都沉浸在其中。

许久,孔吉庆回过神来。

“我出的‘皆雅言也叶公’这句话的典故。”孔吉庆看着塔阁上秦朝和秦虎神色复杂,“确实如先前那位孩子所说,是出自《论语》第十五篇和第十六篇,只是没想到……”说到这孔吉庆一声感叹,“只是老夫没想到,天下居然还真有一篇《皆雅言也叶公》的文章,哈哈,老夫偷了个巧,只是这个巧偷得值,若不是偷这个巧,还听不到这一篇圣贤文章。”

孔吉庆心中确实很感慨。

他出‘皆雅言也叶公’只要想为难秦虎等人一下,为自己四楼众大儒争回点面子,可没想到秦虎居然答上了,而秦朝更是……。

秦朝问他‘可对?’。

孔吉庆也想昧着良心点头,可一来他读圣贤数十年,打心底做不出这种事,二来也想通了,对方阅历如此广,自己没必要枉做小人,这才承认没看过这篇文章。

“小孩,你今日说的这篇《论语》外篇,确实是一篇好文,从文章本身来说应该是《论语》外篇,只是奇怪,为何老夫等人从未听说过《论语》有这么一个外篇?”

“对呀,小孩,你这篇文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魏瑞东也叫道。

四楼,五楼一个个的好文之人都眼巴巴看着秦朝,他们倒不是怀疑秦朝胡捏,而是听了这一篇好文后,都觉得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不把其他外篇读完,太可惜了。

“老先生。”秦朝微笑着道,“这篇文章学生能读到,也是个巧合,你们想读怕是没办法了。”

“哦?”

孔吉庆、魏瑞东等一个个都脸露失望。

“为何没办法?”孔吉庆问道。

“因为当时只是学生来天龙寺路上,在市集上……上那个茅厕时。”

“上茅厕?”

很多大儒心中一跳,有些不祥预感。

只见秦朝一脸遗憾的沉声道:“学生从一店小二手中拿来的一页张,那纸上写着这文章,小子觉得很美,便背下了,而那张纸小子上茅厕自然是……用完了,用完之后才猛然觉得可惜,可终究……事已至此,反悔无用,小子便询问那小二其余文章之事,才知道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共七篇,都被用来做厕纸了,我那一张是最后一张,唉!”秦朝一声长长的叹息。

整个五华楼却是一片安静。

“这样的文章用来做厕纸?”这时世人对书是十分看重的,甚至封建社会,圣贤书籍能用来辟邪,镇宅,可居然有人……

“无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