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福武侠-第5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世界,一切与我那世界都差不多,长生诀上,他们不可能比我们那里要高明多少,居然破解了……”程养有心不信,可是灵气增加是实。

“各位,灵气之危,虽然暂时解除。”秦朝大笑着开口。

一个个连停下说话看向秦朝,很多人眼中都有着一丝感激,有了程养的世界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很多人也明白,自己所在的世界与程养唯一的区别,或者说带来大变化的是秦仙傲。

这变化不仅在龙神宫,更在学问界。

“可是这种解除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除非我们真的破解一切天地之道。”秦朝朗声道,“所以,大家应该可以想象,一旦我们武道界在破解天地奥秘,自然科学上,一旦稍有松懈,进度跟不上,很可能,灵气危机会卷土重来,而卷土重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就不是六十年,而是五十年!”

一个个点头,秦朝所说的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

“没错,我们不能奢望老天掉馅饼!”

“五十年时间,看似很长,可对破解长生诀来说,五千年都不长,这一次若非我们有秦公子,段公子,恐怕……”一个个说了起来。

“所以我们今后在做研究上,不能有丝豪丝懈。依然要如既往般努力。”秦朝朗声说道。

“没错!”

“是该努力!”

“这一次是运气好!我们不努力,说不定下一次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再说,我们也不能只顾自己。也得为后人减轻负担!”一个个高声道。

“秦公子,正叔、晦叔,还有诸位都在,我们第一个危机,灵气危机暂且可以松下一口气。可是另一个危机,这也是迫在眉睫,大家都说说吧,该如何办?”司马光朗声说道。

“蝗灾么?”程颐眉头微微皱起。

吕公著原本笑得很欢的脸,一下又拧成了菊花,他摇了摇头:“难,难,蝗灾之事,自古以来便是治国者最头疼的,人人都知道隔三差五就有蝗灾。可是彻底解决应对的方法,没有一个好的,这事难,真的难!”

“是太难了!”程颐哀叹连连。

王安石哼的一声冷笑:“老夫执政变法时,发生了蝗灾,就是失德,如今……”

程颐、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等一个个脸色难看。天人感应向来就是儒家学说的中心点,儒家就是以此来要挟君王的。

“王介甫,你别忘了,程养的世界。就是因为宋徽宗上台,你新党再次得势,这才引发蝗灾的。”

“放屁,程养说的明明是你们旧党执政出了蝗灾。才有我们新党上台,就算是新党的缘故,那现在我们大宋各地也开始出现了蝗灾,这又怎么算?”

“我们现在,虽然是司马君实执政,可别忘了。大宋领地一分为三,另外两处可不是司马君实执政,而这一切是谁导致的?当年倒皇,我就说了,这就是逆天而行,会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今正是当年倒皇造孽的后果。”

秦朝眉头一皱:“如今大宋领地蝗灾,你们那边有,我们岭南可是好端端的,这事你们说是我倒皇引起来,为何灾祸给你们的领地?而不是我们岭南?”

“秦公子,你们岭南照样跑不了,只是蝗灾向来是从北往南蔓延,今年你们岭南没有,难保明年,后年也会没有!”

……

王安石、司马光、苏轼、刘琴、吕公著、程颐……一个个争论起来。

“各位!”程养声音响起在众人耳边,“请我容说一句。”

秦朝连停下说话,一个个也看向程养。

“蝗灾之事,暂且别管是谁引起的,还是先把救灾之事商议好,能少死点人,就少死一点人,而后再来争议是谁的过错。”程养沉声,“连年蝗灾,百姓易子而食,实在……”

众人微一沉默,司马光看向秦朝:“秦公子,此事对错,我们以后再说,如今蝗灾到来,该怎么办,如果只是两三年,尚且好办,老夫还能让朝廷救济得过来,虽然也会死不少百姓,可终究不会酿大错,可是时间长了,朝廷也会有心而无力。”

“对了,秦公子,我听说你们岭南年年丰产,粮食储备极为丰富。”程颐笑看向秦朝,“反正蝗灾向来是从北往南走的,一时半会也到不了你们岭南,不知可否在粮食上支援北方。”

“秦公子的岭南确实粮食多到发霉。”董汐严也说道。

司马光连看向秦朝,倒皇运‘动,天下三分,秦仙傲自领岭南,儒家各派,尤其是司马光、程颐这些人便时刻关注着岭南的发展,尤其是后来岭南实行的新政,那种完全让人看不透的新政,更是让众人格外注意收集岭南的情报。

一开始,一个个还不时猜测着岭南什么时候出现天灾**,什么时候崩溃,可事实,岭南反而一切蒸蒸日上,一次次让人震惊的成绩出现在他们面前。

尤其是岭南的粮食生产。

这也是司马光这些年面对秦朝极复杂的原因。

“秦公子,我收集的情报,这些年,你们岭南所产的粮食,堆积成山,连年扩建粮仓,年年晒粮,多出来的已经足够我们整个大宋吃三年的。”司马光声音低沉而苦涩,原本他是不想说出这事的,毕竟岭南在他们手中时,一年才产多少粮食?

可到秦仙傲手中,所产的粮食是以往大宋的六倍,甚至每一年岭南的粮食产量都在增加,这势头一点都没减弱。

四周一个个听着司马光的话,眼睛都瞪出来了。

岭南粮食够整个大宋吃三年?

虽然程颐、司马光、吕公著等儒家不少门派关注着岭南的发展,对岭南的农业丰产有一些了解,可不关注岭南经济、粮食,或者有心关注,可无力收集情报的多得是。

王安石这时也有些惊讶。

“这秦仙傲,还真是……”王安石瞟了眼秦朝,他收集的情报是岭南余粮够大宋吃两年,可从司马光嘴中得知是三年。

“一个岭南就产粮,够大宋吃三年?”一旁程养疑惑的看着秦朝这一边,心头满是雾水。

秦朝眉一挑。

“我这岭南这些年产的粮食,够大宋吃五年。”秦朝心中感慨,后世岭南本就是产粮重要。俗语‘湖广熟,天下足’,这个天下,是后世四似人口的清朝,而不是如今才堪堪一亿人口的大宋。

因此岭南的农物种植技术,品种还远远不够,岭南的潜力离上限还差着许远,就已经够让这时的人吃惊的。

“司马先生。”秦朝开口。

四周一片安静,一个个目光烁烁盯着秦朝。秦仙傲不是善良之辈,面对这种事,会如何?

“我可以给北方,即你们和联邦政府足够吃三年的口粮。”秦朝沉声。

四周一个个都懵了。

秦仙傲居然答应了,而且一给粮就不是一星半点,而是……

“条件?”司马光长吸了一口气,手心都在冒汗,沙哑着声音道,“说出你的条件,希望秦公子看在天下百姓困难的情况下,不要提出过份的条件。”

对了,秦仙傲这么好心,一定是有条件的,四周再次寂静无声。

“只有一个,此粮为救灾之粮,一切必须透明,因此,我需要将一切细节都尽可能在报上公布。”秦朝沉声。

懵了!

一个个再次愣瞪着秦仙傲,这算什么条件,赈济救灾,本该如此,这根本就不是条件,可是恶名扬天下的秦仙傲会这么好心?

“秦公子,此话当真?”司马光吞咽着口水,程颐、吕公著、邵伯温……一个个也瞪着秦朝,眼中都是疑惑,就算秦仙傲用钱买名声,三年的粮食,也未免太多了,而且粮食送给了别人,岭南怎么办?

程养的讲述中,岭南可是同样发生了蝗灾的。

“我当年就曾悬赏,为万民缴税,可是一直无人能够解开那悬赏,是以此事不再提起。”秦朝微微一笑,“这一次也算是给百姓一点补偿。”

“这么说,秦公子是真的没其他条件,愿送出三年的粮草。”吕公著声音沉重,“秦公子,大丈夫一言既出,可是驷马难追的。”

“这是自然,只是有了粮食,就一定能救得了灾?”秦朝沉声开口。

四周一静,一个个脸上刚浮起的笑容又凝固了。

“我这一次能够给天下粮食,甚至往后,若有天灾出现,也能给粮救济,可是靠我们岭南来保民,真的就够了?”秦朝沉声。

司马光一颤,岭南有粮,岭南善产粮,若是倒皇之前,那绝对是一件值得朝廷大贺特贺的事,可现在天下三分,岭南有,是岭南的。

。。。

第五卷天龙寺第十四章让人尊敬的魔头

“秦公子。”司马光沉声,“岭南若是不愿支粮,苏杭粮食未必不能支撑我大宋。”

“哈哈!”只听一声大笑,苏轼洪钟般的声音响起,“司马君实,恐怕你误会秦公子的意思了,我想他的意思是粮食赈济有诸多不便,除了粮食赈济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哦?”司马光看向秦朝。秦朝微一点头:“司马君实,你是熟知历史的,自古以来灾荒发生,酿成无法收拾的祸事,往往不是朝廷所拔赈济粮食不够,所以我们不仅要解决赈粮问题,更要从根子上去想办法。”

“根子上?”

司马光眉心拧起,一个个也怪异的看着秦朝。若是真有好办法,千年以来早就用了,还用现在说。

“哈哈,秦公子,你就别卖关子了。”苏轼洪钟般的笑声响起,“你那好东西,你再不说,我老苏就可给你抖出来了。”

“秦仙傲有办法?”一个个疑惑看向苏轼,又看向秦朝。

秦朝双肩一耸:“好你个苏东坡,不就是那一年,那宝贝没给你填你的大嘴么。司马先生,诸位,千百年来,决定百姓吃不吃得饱,吃不吃得好的除了官府的管理外,还有一个重要东西,就是生产力以及好的农作物。”

“好的农作物,生产力?”

“水稻的推广有了我们远超隋唐的大宋,如果有一种比水稻更好的农作物出现,会如何?”秦朝朗朗开口,“前些年,黄海樵做环球航行,我曾给了他下了一个死任务,就是收集全球分布的某些高产作物。”

“环球航行,收集高产作物?”司马光、程颐、吕公著、赵挺之等等一个个门派的大佬眉头微微皱起,环球航行的航队中,有着他们的人。因此黄海樵收集一些农作物,他们也是知道的,只是觉得那只是秦仙傲好吃罢了。

“莫非秦公子收集的不是菜?”司马光沉声。

“自然不是,我收集的作物中有三样叫做土豆、玉米和红薯。这三样东西是极为耐干旱,耐斥卤又极高产的食菜都可的农作物。”秦朝沉声道。

耐干旱,斥卤,而且高产?

一个个眼睛亮了起来,可随即又皱起眉。

“秦公子。若仅是旱灾,有耐干旱的农作物,确实是个好招,可是蝗灾,你种什么它吃什么,这事……”王安石沉声道。

“蝗虫基本只有数月寿命,我这些耐旱,耐斥卤的作物冬季也可种植。”秦朝沉声道,“当然,粮只能救急。我所要说的是如何灭蝗,而这我岭南曾做过研究,等下我会将这些及耐旱,耐斥卤的高产作物在报上登出。”

“如此甚好。”一个个说道,虽然秦朝说耐旱,耐斥卤,可一个个并不抱太大希望,可是有这样的好东西总比没有好。

“另外,赈济灾民,最麻烦的是交通。”秦朝沉声。

“莫非秦公子也有好办法?”

不止赈灾。整个社会各种活动,最麻烦的也是交通,而交通最好的方式,就是修建运河。也因此,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不喜欢修建运河,隋炀帝杨广就是耗尽国力也要修京杭大运河,虽然他本人因修这条运河受尽世人诟病。

可运河带给后世的功业,不说别的。就说苏杭熟,天下足这一句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苏杭的粮食能够很轻易的通过运河建到京城。

倘若没有这运河,苏杭再熟,粮食再多,其他地方的人也只能看着眼热。

可是运河修建有着天然的缺点,也因此,不可能将河道修遍天下。

“我岭南有一种叫做火车的东西,已经通车,正需大力推广,各位找个时间约好,一起来我岭南观看便知。”

“火车?”一个个对视。

“也好,火车这名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倒是想见识见识。”司马光微笑道。蝗灾之事说好,再加上灵气危机暂时消失,一个个心情都格外好。“保叔!”程颐看向程养,眼神复杂,“既然你是另一个我,不如去我家中,做我洛学的长老可好?甚好!”程养连点头,秦朝、司马光、程颐商议事情,他这另一个镜象世界来的程颐,居然很多都听不懂,程养心中很是好奇,这么一个与自己世界极度相似的世界,有些什么不同。

“各位,梁宇先生既然不愿再研究下去,而秦公子关于行星的新书也已经好了,我们趁此良机,都去看看吧。”

“哈哈,行星规律,我早就等不及了,自然要看!”一个个说笑着下山。

“保叔,我们也走吧。”程颐向程养招手。程养眼中闪着疑惑:“行星规律?”

一条大路前。

“秦公子,你那所谓的火车,想来是个好东西。”程颐笑眯眯的,脑海浮想起那一次岭南之行,游玻璃厂时的经过,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我和诸位稍微安排好后,就会去岭南作客,今日就暂且告别。”

“秦公子,岭南我向往以久。”司马光感慨一声,秦朝驻岭南后,他一次次打探岭南情报,听着情报中岭南的各种新异之事,司马光总觉得从文字上得来总是不真实,因此也一直心中有去一趟岭南的想法,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行。

“这一次你说的火车,我是必然要去的,秦公子,咱们就此告别!”司马光一拱手。

“正叔和君实都去,我王介甫岂能不去?秦公子,你每每给我惊喜,想必这火车必然也是个惊喜,哈哈!”王安石打马而去,很快秦朝一拱手:“后会有期!”而后身形一动,出现在百来丈外。

“这是……”

程养瞳孔一缩。

“刚刚他好像就是一扭腰,这距离……”程养心跳如擂鼓,整个脑袋都一片嗡然,许久,他才稍微定了定心神,看向四周。

程颐、司马光、吕公著,甚至一个个先天高手也在道着别,而后有的打马而去,可更有脚下一动。百来丈外。

“不止一个!”

“只要是没骑马的,都是一动身就百来丈!”

程养看向一个个说笑的人,离去的人一动身就是百来丈,可是周围没一个人特意去关注。

“保叔先生。”杨时眼尖。一下发现了程养的异样,连笑着道,“不知保叔先生,你们的世界,如今最高功法增力为多少?”

“对了。你们那世界,几乎就是我们这世界的翻版,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段海峰,秦仙傲出现,也许和你们是一模一样,不知如今长生诀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程颐、司马光、吕公著、苏轼……一个个没离开的也兴奋的询问。

“这个……”程养微一迟疑。

“保叔先生,你放心说,我也想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如果按正常发展会是如何?”苏轼哈哈笑道。“出了秦仙傲、段海峰这两个魔头,是好,还是坏?”

“说吧!”

“尽管如实告之!”一个个也都看着程养,有一些甚至手心都在发汗,毕竟,整个武道界除少数外,当年可都是反秦仙傲、段海峰的主力军。

程养声音极沉重:“将……将近……三千斤。”

“三千斤?”

“只有三千斤?”一个个出声,而后一片寂静。

四周一个个武者,慈航静斋的诸多门人,程颐、司马光、吕公著这些当年大骂秦仙傲、段海峰是魔头的大佬。甚至一些极普通专门修炼武技,不管学问界是非的此刻都陷入了绝对的静默中。

“哈哈!”程颐一声笑,“三千斤,很正常。很正常!”

“对,我们虽然占了优,可未必是秦仙傲的原因,未必是段海峰的原因!毕竟他们只是两个人,哪里有那么大的能力?”韩忠彦也笑了起来。

“大家不必多想,真说起来。我们能够有今日,也只是几个特别高分的长生果而已,没了那些,还真是难说,这只是运气,运气!”孙固大笑着。

一个个也都大笑起来。

“这些人……”程养眉头微蹙,他是另一个程颐,晋级版,已经达到破碎虚空大圆满的程颐,岂能看不出一个个虽然在笑,可笑声都是尴尬。

大笑声中,一个个向众人拱手,觅路飞奔离去。很快程颐、程养、杨时、游酢、邵伯温等人往洛阳方面而去。

“对了,你们嘴中不时提到段海峰、秦仙傲。”程养询问道,“这两人是何方神圣?而且那秦仙傲公子,我看他年纪很轻,何以先前与你们站在一起?”程颐、司马光、王安石……一个个站在一起的,程养都认识,而且也知道这些人都是老一辈的顶尖人物,身份地位无人能及,站在一起很正常,可是这些人中居然还多了二个人,其中一人是刘琴。

程养自然认识刘琴,玉清静斋的身份,站在众人间倒也没什么。

可是另一个陌生人,若是个老头也罢,偏生。

“那秦公子,先前离去时……”程养眼中都是疑惑,秦朝离去,程颐、司马光、王安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