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说的的确有道理,华国科技的起步时间比德国晚的太久了。”不等胡贝尔校长高兴,吕丘建话锋一转,“但是华国已经决定投入上百亿欧元到羲和计划之中,我想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无法拒绝这种诱惑!”
胡贝尔校长顿时跪了,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计划三十亿欧元、火星快车探测器三亿欧元、金星快车探测卫星三亿欧元。。。。。。这些费用就让德国有些吃不消了,这还是德法等国联合投资的,华国单单为了一项计划就砸了上百亿欧元,真是。。。。。。太土豪了。
胡贝尔校长也是学者出身,他自然知道资金对于科学家的吸引力,而自己无论如何也给不出能和羲和计划相竞争的条件,于是他试图做一次最后的努力,“吕,如果你愿意留在慕尼黑大学,学校也会为你联系欧洲航天局,如果你更喜欢太空探索计划的话!”
胡贝尔校长也将羲和计划当成了华国的太空探索计划,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什么赶紧补充道,“当然欧洲航天局对于人员有一些限制,不过你只要加入德国国籍就好了!”
哎,这就是自己最不喜欢德国的地方了,老一辈的德国人总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充满偏见;日后也发生过德国因为担心泄密而限制和华国进行航天合作的事情。自己就是真的加入了欧洲航天局,想必也会处处受限制吧!
“不,我并没有更改国籍的打算,另外即使我去了欧洲航天局,恐怕也得不到多少实战能力的空间。所以只能谢谢您的好意了!”吕丘建直接拒绝了胡贝尔校长的邀请。
这些是胡贝尔校长没办法改变的事情,他也拿不出更多的筹码了,只好遗憾的放弃了挽留,“学校已经决定。在你的学位授予完成之后,另外给你一过荣誉教授的称号,希望你不会再拒绝了!”
“这是我的荣幸!”荣誉教授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只有名誉没有义务,即使吕丘建此后再也不来慕尼黑大学也没有关系。所以这次他选择了接受。
“吕,一想到在拜仁慕尼黑的阵中再也看不到你了我就觉得格外伤感!”特里农教授也上来握手,此刻吕丘建才知道他刁难自己的原因。
“既然学业已经完成,那么勤工俭学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了!当然,以后我也会时常怀念在拜仁的时光的!”吕丘建此刻已经原谅了他。
学位授予及荣誉教授称号的授予放在了下个星期,吕丘建利用这段时间收拾好东西,然后专程前往CERN去向罗尔夫霍伊尔、林恩埃文斯等人告别。
埃文斯博士对此十分郁闷,他早就做好了退休将LHC交给吕丘建负责的打算,但是现在看来他不得不延迟退休了,而且以后再想找一个向吕丘建一样出色的接班人可不容易。可以预计的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要继续留在CERN了。
从第一次来这里到今天告别,吕丘建和CERN打交道才进行了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这区区的两年,他先后完成希格斯玻色子和暗物质的发现,造就了两项诺贝尔奖,在CERN的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页。
埃文斯博士的挽留不出意料的失败了,他将自己办公桌上的那个LHC模型作为纪念礼物送给了吕丘建,以此来表达他对吕丘建的感谢和祝福。
第三波失败的选手是拜仁三巨头和马加特教练,尽管现在拜仁慕尼黑依然高居德甲联赛和欧冠小组赛的榜首,但他们却面如死灰。像是拜仁慕尼黑已经降级了一般。
“吕,你的决定真的不可挽回了么?”良久之后,还是贝肯鲍尔先开口说话,“你看。只要这赛季拜仁能够继续蝉联三冠王,那么你就可以毫无争议的成为新一代的球王!我当年虽然也率领拜仁夺得了冠军杯的三连冠,但却没有获得过一次三冠王!克鲁伊夫那个家伙倒是在72年获得过三冠王,可他也没有能再次重复这一奇迹!”
说道最后,贝肯鲍尔几乎吼了起来,“现在。成为马拉多纳之后有一名球王的机会就摆在你的面前!你难道就一点也不动心么?”
“可是我的本职工作是科学家啊!”吕丘建摊开双手,“足球只是我的业余爱好,现在既然我在欧洲的学习和研究都到了尾声,那么我实在没有理由继续留下了!”
又浪费了一番口舌,他们无奈的接受了这一现实,贝肯鲍尔叹了口气说道,“那我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冬歇期在转会市场上找到一个能有你三分之一,哦不,是十分之一水平的替代者了!”
“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我们想为你准备一场告别赛!”恢复冷静的赫内斯已经开始琢磨起如何最后一次利用吕丘建的价值了。
“不用这么麻烦,我下周会拿到学位证书,我就在下周周末的联赛上向球迷们告别吧!”这也将是他在欧洲的最后一场比赛。
当吕丘建告别拜仁的消息传出后,全欧洲的好慢弹冠相庆,所有拜仁的球迷则陷入深深的吃惊和悲伤之中。
许多球迷来到吕丘建的房子外面,举着各种横幅来对他进行挽留,这让吕丘建多少有些感动。
吕丘建深受感动,周末的对手就倒霉了,整场比赛吕丘建都在进行着各种表演,任意球、远射、过掉门将,甚至是头球都来了那么两次,全场比赛他拿下七个进球,再加上之前的联赛进球,这赛季德甲的金靴看来又没跑了。
然而等到多年之后,拜仁球迷们回忆起吕丘建时,第一时间想起的比赛既不是这场也不是欧冠决赛的大逆转,而是那场他参加过得所有比赛中唯一没有获胜的那场。
PS: 书评区置顶的“所谓霸王”的帖子写的非常燃啊!我想把这个故事写到书里,不知可否?可以的话到群里来告诉我更多的细节吧!马上放出第四更!
第394章斯德哥尔摩(加更10/20)
“等我回国之后,如果有时间,你们也可以去华国看看么!”慕尼黑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国际机场,来自慕尼黑大学和拜仁慕尼黑的代表们在为吕丘建送行,当然来的不只是他们,还有华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的代表以及慕尼黑俱乐部的球迷们。
“很好,吕,可惜你要从事的是太空探索计划,如果依旧是理论物理研究的话,我倒是想继续在你手下工作!”迪特里希依依不舍得说道。
“拜仁慕尼黑会永远铭记你的贡献!”无比抑郁的拜仁三巨头和马加特伤感的说道,离开了吕丘建今年能保住一个冠军就不错了。
“谢谢,非常感谢拜仁在过去的两个半赛季对我的照顾,以及容忍我的任性!”吕丘建也有些不好意思。
“吕博士,华国驻瑞典大使会在机场迎接您!”驻慕尼黑总领事上前说道,“非常感谢您对中德两国友谊做出的贡献。”
“这不会太麻烦了吧?”吕丘建本来想趁着颁奖典礼开始之前自己在斯德哥尔摩到处走走,但是现在看来瑞典大使馆那边肯定会有一系列的活动。
“您是我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去迎接下您也是应该的!”领事先生也猜到了吕丘建的心思,他连忙解释,“那边只是对您表示欢迎,不会干涉您的日程安排。”
“我想去《数学学报》的编辑部看一看!我过去也在这上面发表了一些文章。”吕丘建解释了一番自己的行程。
挨个打招呼过去,最后终于到了拜仁的球迷们,他们个个眼睛通红,有些脆弱的甚至哭了出来,在他们的看球生涯里经历过转会、退役、背叛。。。。。。却唯独没有见过吕丘建这种离开球队的理由,这让他们既惋惜又无奈。
“吕,虽然我们不懂科学,但还是祝愿你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球迷代表忍着悲伤送上祝福。
“谢谢,也祝愿拜仁在今后的比赛中再创佳绩!”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比拜仁的成绩更重要的事情呢?
“吕。以后还能再看到你的比赛么?我是说即使不是为拜仁出赛?”这是他的脑残粉。
“或许吧!未来正因为各种不确定才更加美丽,不是么?”吕丘建突然想到之前和别人的约定,“不过你放心好了,即使我再次踏上绿茵场。也不会是以拜仁对手的身份出现!”
后半句话让刚刚涌起了一丝希望的拜仁三巨头再次沉默下去;送别的过程再久也终有离别的时候,在广播最后一次催促过安检之后,吕丘建挥挥手走进了安检通道,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拐角处。
半小时过后,飞机飞上云霄。吕丘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生活了两年多的城市,留下了一段注定会被长时间传颂的传奇。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航班降落在了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华国驻瑞典大使早就带着朝廷台的记者在此等候多时了。
身为华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领奖的历程注定是要被拍摄成纪录片进行珍藏的,现场主持一手拿着话筒一手伸向吕丘建的方向,用激情澎湃的语言向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着吕丘建走出机场的时刻。
一番让人稍微有些别扭但必不可少的流程结束之后,吕丘建来到了诺贝尔奖委员会给他安排的酒店。
斯德哥尔摩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城市,漫步在这里的街道上,好像呼吸都轻快了几分;没有了记者的打扰。消除了旅途的疲惫,吕丘建独自一人惬意的四处徜徉。
十二月的斯德哥尔摩气温在零下三度到一度左右,城市中心那些夏天游泳和钓鱼的地方变成了溜冰场,少年们带着爽朗的笑声在冰面上一闪而过。
来这里的旅客都不会错过那些极具特色的博物馆,从VASA沉船博物馆到露天民俗博物馆,从音乐博物馆到军事博物馆,最后在自然博物馆结束了自己的游览。
颁奖典礼开始前最后的闲暇时光吕丘建交给了《数学学报》,他来到这里和《数学学报》的编辑们进行了一番愉快的交流,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管理期刊的经验,这对于今后他扩大自己那本数学期刊大有好处。
每到十二月。全球的目光都会投向斯德哥尔摩以及挪威首都奥斯陆,因为诺贝尔奖将在每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诺贝尔去世的那一天进行颁发。
在奥斯陆市政厅颁发的是诺贝尔******,其他奖项则全部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进行颁发;之所以会在两个地方颁奖。是因为诺贝尔在自己的遗嘱中将******交给了挪威。
至于原因么,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因为诺贝尔设奖时,挪威还和瑞典在一起,但在闹独立,于是诺贝尔的想法可能是希望借此表达对瑞典统一的期盼。当然最后他的目的还是落空了。
第二种可能是挪威当时基本不搞外交,不拉帮结派;诺贝尔觉得挪威比较纯洁,不容易受外邦左右,至于结果么大家都看到了。
诺贝尔颁奖周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里诺贝尔奖得主会参加各种活动,主办方会对每个诺贝尔奖得主进行采访并录像,将录像上传到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上,等颁奖典礼正式开始的之后,官方网站也要对颁奖的全过程进行网络直播。
所以吕丘建闲暇的时间只持续了一天,其他的时间都根据主办方的安排参加各种活动,朝廷台的记者也时刻跟随着他将这些宝贵的资料记录下来发回国内,于是在这段时间里,各个媒体平台上都有吕丘建的消息。
马不停蹄的参加着各种活动,好在可以接触到许多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这才让吕丘建不至于感到厌烦。
等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成,2006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即将开始的时候,吕丘建又重新回到了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准备迎接那些从华国来的嘉宾们。
第395章邀请函(加更11/20)
京城,下午接近五点,正是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快要下班的时候,一辆拉风的红色跑车停在了一栋写字楼下面,一名二十多岁衣着闪亮的年轻人抱着一大束鲜花从车里钻出来,顿时吸引了无数羡慕和嫉妒的眼光。
“最近天天看见他,也不知道咱们写字楼里那个公司的姑娘这么幸运啊!”一名提前下班、刚走到写字楼出口处的白领美女看着车子眼睛都要挪不开了,老天不公啊,老娘长得也不错啊,怎么就没有哪家的富二代上来搭讪啊!
“哎,你就别羡慕了!遇到这种人也不一定好啊!”她身旁一位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同事劝道,“这种人身边的花花草草多了,现在之所以殷勤不过是没得手罢了,等得手之后用不了多久又该腻了!到时候你哭都来不及!”
“人生中有这样一段经历也不错啊!起码能见识到好多自己之前没见识过的东西!”何况凭借老娘的手段,没那么容易让他跑掉。
说话间那名男子已经向她们这边走过来,那名女白领眼神一转,挺直了腰,本就坚挺的E杯显得更加诱惑了,可那名男子却像是没看到一样,急匆匆的从她身边擦过,冲向了电梯口,把她丢在出口独自郁闷。
男子顺着电梯上到十六楼,从电梯里出来,没有理会那些挂着高大上名字的办公室,径直走到一间不起眼的工作室门口,从这间工作室的装修情况来看,应该是才刚刚入驻这里没多长时间。
“王少,您又来了啊?”一见到他,工作室的前台妹子就露出为难的表情,“夏主编说了,她是不会见您的!”
这种情况被称为王少的年轻人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他瞅瞅旁边没人,不动声色的推过一个最新款的品牌手机,“晓晓现在在干嘛呢?”
前台妹子紧张的左右打量了一番。发现没人注意这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刚刚她收了一个快递,现在应该在里面拆快递吧?”
“哦?是谁送她的?她的男朋友?”看到前台妹子把手机塞进了自己的包里。王少满意的问道。
“我不知道,您也知道我刚来工作室不久,不太清楚夏主编的事情!”前台妹子有些遗憾,要是知道更多的消息,自己恐怕就能有更大的收获了。
“以后多帮我留意点。不会让你白忙的!”王少丢下一句话,径直走了进去,前台妹子作势拦了两下没拦住,连忙拿起了电话。
嗯?邀请函?王少进到夏晓的办公室里,第一眼就看到了她手上拿着的东西,更让人嫉妒的是她脸上的笑容,她可从来没有给过自己好脸色啊!
“哟,这是哪里的邀请函啊?”王少走到夏晓跟前,伸过脑袋试图瞅瞅到底是哪里的邀请函。
夏晓一看到他顿时收起了笑容,将邀请函放到一边。正色说道,“王先生,我之前已经和您说过很多次了,我已经有男朋友了!请您以后不要再这样骚扰我了好么?”
“晓晓,你就别骗我了!你要是有男朋友的话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见他出现过?”把妹子最主要的就是脸皮厚,王少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小挫折就退缩,直接坐到了夏晓的对面,将花束放到桌上。
“我男朋友在国外读书,马上就要回来了!”夏晓连看都没有看那束花一眼。
“好吧,就算你有男朋友。他真的在国外留学!可是晓晓你想过没有,现在不是当年了!即使是国外回来想要在京城生活下去也是很不容易的!你现在正是事业开始的时候,他能给你提供足够的帮助么?”王少做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劝道,“而且你俩也很久没有见面了吧?你就不担心他在国外变心了么?”
“我的事业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我只是喜欢画漫画而已,现在的生活我已经很满意了!”夏晓见他批评吕丘建,脸顿时拉了下来,说话也变得不客气起来,“他刚刚给我送了邀请函,过两天我就要和他一起去参加活动了!请你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了!”
“出席什么活动?我也跟着你去吧!就当是帮你把把关!”嗯。到时候看能不能找到机会破坏一下他俩的关系,王少打起了算盘。
听他这么说,夏晓忍不住笑了,“只要你能弄到邀请函,自然是可以去的!”
“嘿,这可是你说的!”王少略微有些惊讶,不过既然夏晓都能去的话他没有道理拿不到邀请函啊!“京城这片儿还没有我拿不到手的邀请函呢!就算是米国的奥斯卡邀请函我想想办法也能拿到手啊!来,让我看看你的邀请函是哪儿啊?说不定组织者我还认识呢!”
“喏,这个你也能拿到么?”夏晓将邀请函递了过去。
“这邀请函的印刷也一般。。。。。。”王少刚鄙视了一句,等他看清楚上面内容的时候顿时愣住了,“诺。。。诺贝尔颁奖典礼邀请函?!”
“是啊,我要陪男朋友去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也欢迎王先生您去参观!不过邀请函就要您自己去弄了!”夏晓看他看清楚了,伸手轻轻的把邀请函拿了回来,一直到夏晓离开,王少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来。
按照诺贝尔奖的惯例,每位获奖者拥有十六张邀请函,可以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参加颁奖典礼及之后的晚宴,吕丘建将邀请函给了自己的父母、夏晓和她的父母以及那些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提供过诸多帮助的人,比如自己的中学老师,京师大学的张教授,普林斯顿的瑟斯顿、高尔斯,慕尼黑大学的胥夫特教授,CERN的埃文斯博士等等,至于希格斯教授他们自己就可以凭借诺奖得主的身份参加盛会。
这些收到邀请函的嘉宾们从世界各地踏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