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只有长安、江城、锦城等少数几座城市周边可以作为备选了!”大长老翻了文件,“综合比较的话。长安应该是最合适的!哪里不仅有交通大学、工业大学等数所重点院校,附近的山中还有当年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地下基地,保密性极佳!”
又对几个备选城市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羲和计划的总部被定为长安市,对外公布的理由则是这里相对靠近华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有利于后期的工作。
“再过一阵儿我就要去长安了!”回到家中,吕丘建把夏晓搂在怀里说道。
“哦,大概什么时候去啊?”夏晓闭着眼睛淡定的说道。
“还要在京城留一段时间吧!不会马上走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在京城处理呢!”咦,她怎么一点反应都木有啊!
吃完饭吕丘建在客厅抱着笔记本刷论文,夏晓则回到卧室坐在了电脑前;过了两个小时吕丘建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也回到了卧室。
咦,她怎么没在画画啊?吕丘建好奇的走到电脑前面,看到夏晓正在中介网站上搜索着长安各处写字楼出租的信息。
“你找这些资料干什么?”吕丘建双手放在她的肩膀上问道。
“既然你要去长安的话,我肯定也要跟着去啊!”夏晓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我先查查那边的行情,到时候去了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她这是打算把自己刚成立的工作室也搬过去啊!吕丘建心中勇气一阵感动,从背后抱住她在她耳边轻声说道,“长安那个地方啊!周边多山,所以人们乘坐火车进出的时候经常要钻隧道。。。。。。”
PS: 感谢年赚五百万、纸酒店的1888打赏,感谢qiuqiujuno、靠!太扯了吧。、酒后不乱性、辉辉小公子、佚芮OL、世事荣常、猫控loli、穷逼2333、Leo弓仔仔、whathappen、蓝山咖啡1116、思钱想厚啊、嗯哼哼哼、胡说糊涂、爱在雁丘、yzylion、在地狱飘荡、群山之巅6527、深层潜水、shuhailurenj、大人911、书友150118182313350、小小朝歌儿、中二大帝、辉辉小公子、jjhk2006、玉子溪、神级英雄迷、极衍天的打赏。
感谢煙婲滿天飛舞。;!.、小笨蛋185、书友nvlIWZNftt7e348、Titan89、蓝色萝卜等人的月票。400月票到了,加更+1。
第399章宣传配合
说是要去长安,但也不是说走就走的事情,人员筛选、设备转移、寻找合适的场地等等都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吕丘建还是需要留在京城。
除了上述工作,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吕丘建配合,那就是对外宣传,宣传的目的一是为华国民众树立信心,顺便解释这一大笔钱的去处;二来是为了瞒天过海应对外国的猜测,对他们进行误导。
而宣传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对吕丘建个人的包装,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潜意识,领导项目的人牛逼了,项目自然会顺利;所以等他刚空闲下来,朝廷台的专访团队就找到了他要求做一期对话节目。
或许是为了照顾他这次派来的还是上次的三人组,卢蕊、萧月和王七菊;刚一见面,三人自然是一连串的恭喜,祝贺吕丘建在这一年里连续获得两项科学界的最高奖项。
“说起来还真是巧啊!去年好像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采访的吕博士吧?那时候大家都认为您有很大的可能获奖,可没想到实现的这么快!”比起去年,卢蕊三人的姿态又低了几分;去年的时候吕丘建还仅仅是诺贝尔奖的潜在竞争者,现在则是正儿八经的诺奖得主了,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侥幸而已,这都要感谢欧洲核子中心有这样完美的设备。”吕丘建矜持的答道,跟随他们进入演播厅,那里面早就坐满了观众。
这次的对话节目除了主持人按照提前和吕丘建协商好的问题进行提问之外,还有观众问答的环节,这些观众都是从京城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找来的半专业或专业人士。
一切准备就绪,节目录制正式开始,卢蕊率先开始了对吕丘建的介绍,“观众朋友们,本期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第25届菲尔兹奖得主、200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也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吕丘建博士来到演播室参加节目,让我们欢迎载誉归来的吕丘建博士!”
哗啦啦的掌声响起。吕丘建举起右手和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打了个招呼,“吕博士您好,欢迎您来到朝廷台的演播室,同时也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印象中。您好像很少接受这种采访?”
“也不算少了,光是朝廷台我就来了好多次;最近我在家看电视的时候还看到你们在重播我的节目!”吕丘建笑笑答道。
“《和吕丘建学数学》的节目一直是科教频道最受欢迎的节目,每次播放结束都会有一大批的观众要求重播,所以就播了一遍又一遍,我们也收到了许许多多家长和同学的感谢信。您的节目让他们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外这期节目的光碟销量也非常不错,朝廷台给的分红数字也相当可观。
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啊!要是有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节目而被挖掘出自己的数学天分就更好了,“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我很荣幸能为更多人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
“吕博士,我们注意到您的求学历程十分丰富,先是从东北一所普通的中学考入京师大学,后来又从京师大学到了普林斯顿,等从京师大学拿到学位后又去了慕尼黑大学,那么我想问您觉得哪段学习历程对您的影响最大?”卢蕊再次问道。
“每一段学习过程都很重要,如果没有在中学打下的良好基础我没办法进入京师大学!我在中学时十分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是他培养并挖掘了我对数学的兴趣;除了课本上要求的知识之外,他还义务为我辅导了大学的数学内容。。。。。。”吕丘建根据自己的回忆感谢了一番自己的中学数学老师。
“所以您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也将他请到了斯德哥尔摩参加典礼?我想他也一定感到非常荣幸吧?”演播厅中间的大屏幕上适时地切出了吕丘建的中学老师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身影,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为这位平凡的老师致敬。
“是的,在进入京师大学之后我进入到华国最好的数学系,这里有华国最好的数学家,在跟随他们的学习中我获益匪浅,逐渐养成了科学、争取的数学思维模式,这是能够让我终生受益的事情!”此时大屏幕上出现了张教授等人的身影。
“到了大二结束的时候,系里获得了一个去普林斯顿交换学习的机会,我想任何一位有志于在数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年轻人都无法拒绝普林斯顿的诱惑。这就好比是每名球员都想去伯纳乌踢球一样!”说到这里现场响起一阵笑声,“在哪里我接触到了全世界最好的数学家,有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教授,有在低维拓扑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瑟斯顿教授。。。。。。”
如果做个比喻来形容吕丘建这段历程的话。他来到普林斯顿就相当于令狐冲在思过崖遇到了风清扬,在这里他完成了一名一流数学家到全球顶尖数学家的蜕变。
“在哪里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庞加莱猜想并做出了一点小小的突破。”说到这里吕丘建不禁想笑,要不是南教授的教学助理拿错了试卷,破解庞加莱猜想的荣誉恐怕还是要归属于佩雷尔曼,“在瑟斯顿教授、南教授等人的帮助下我最终完成了这一难题的破解!”
“。。。。。。后来我的心理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觉得数学太偏理论了一些,于是就想转学物理,而物理又离不开实验,所以我就选择了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关系良好的慕尼黑大学。。。。。。”吕丘建将自己的求学生涯回顾一遍,最后做了总结,“对我来说每一段求学历程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卢蕊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终于来到观众们最期待的互动环节了,经过筛选,一名有些胖的学生模样的观众站了起来,“吕博士您好,我是京师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梁笑,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我国直到现在才出现第一个诺贝尔奖?”
PS: 龙套接连出场
第400章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
“这是不是因为我国目前的体制不适合科技的发展?”不愧是京城师范大学出来的学生啊,梁笑即使在朝廷台的演播室也敢如此说话。
卢蕊顿时脸色一黑,不是说进来的人都是各个学校筛选过了的么?怎么还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她将目光投向观众席后面的领导。
吕丘建伸手阻止了工作人员的行动,坦诚的回答道,“的确有一部分是体制的原因,但这并非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说体制的原因,那么红色帝国的体制和我国差不多,但他们也有朗道、卡皮查、谢苗诺夫等多位诺奖得主!即使在我国动乱的年代,也有屠呦呦先生的青蒿素、汤飞凡先生的沙眼衣原体以及众所周知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多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所以这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
“至于真正的原因么是多样的,首先,我国对于科技研究的导向不同!从建国以来我国科学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追赶世界前沿水平,国家的导向是以工业应用型研究为主,而非基础性研究;而诺贝尔奖更侧重于基础研究领域,应用性研究除非是颠覆性的成果,否则很不容易获奖!”
“基础研究是非常烧钱而且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这不是一般的国家可以玩得起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耗资数十亿美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耗资3。5亿美元。。。。。。我国在那个时代就进行这些研究是不理智的!”
“这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于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来说,去了解宇宙的真相远没有如何提高钢铁、化肥的产量来的重要!对国家来说袁老先生的杂交水稻技术远比十个诺贝尔奖要来得重要!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获奖自然就变得困难了!”试想一下,在六七十年代,是建设一个发电站重要还是建设一个对撞机来的重要?恐怕任何一位理智的政治家都不会选择后者。
“国家在基础领域缺乏投入,科学家们没有实验设备又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比如之前紫金山天文台的常研究员就是找到了米国的先进薄电离量能器才发现了暗物质可能存在的证据!如果没有这项耗资上亿美元的设备,他也写不出那篇被刊登在《Nature》上的文章!放在我这里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我也没有可能这么早就发现暗物质!从而证实我的理论!”
“应用领域可以寻求上级拨款。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基础领域怎么进行合作?哪个企业会对研究引力波、暗物质感兴趣?没有试验设备、待遇低下,让一批批有天分的研究者要么出国,要么改行,出不了诺奖级别的成果也就变得正常了!”
“另外诺奖级别的成果往往需要时间的验证!比如去年希格斯教授他们获奖的成果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经面世。但到去年才最终获奖!”吕丘建凭借暗物质快速获奖是特例!“我国在那个年代还在追赶西方先进科技的步伐,直到本世纪才逐渐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老一辈的科学家们用自己的一生追赶上了西方的步伐,超越他们的任务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膀上了!”
吕丘建说完这番话,台下的观众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他见观众们的情绪有些低落。又开始为他们打气了,“呵呵,不过你们也不要郁闷!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在基础领域的投资也逐渐加大,我国去年的研究与实验经费发展支出超过三千亿元,有许多重点项目也开始启动,比如今年中山大学就重新启动了天琴计划!如果他们能够发现引力波,那也将是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或许用不到十年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幕!”这项计划也是自己和总理提过后的结果。
“另外一个科学家最黄金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所以一名大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再从开始科研之路到取得成果大概需要二十年时间!我国从三十年前恢复高考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技术过硬的人才,他们逐渐在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人才和资金两方面都在逐渐赶上,我国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疯狂增长,2001年我国被SCI收录的论文数目排在世界第八,2002年升到第六,2004年升到第五,现在距离第四名的差距非常之小,在明后年就可能出现反超!诚然这个论文的数量有一定水分,但也可以说明我国投入科研的人群数量是非常多的!不然你抄也没人抄啊!我国目前还没有用人工智能撰写论文还能被SCI收录的技术吧?如果有这项技术。毫无疑问或获得诺贝尔奖!”这句话引起笑声一片!
“这个数据或许有些问题,那么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数据,我国每十年科技论文被引用数量的世界排名!19942004年这十年排在全球第十八位,到了19962006年就升到了第十三位!这还是因为九十年代我们尚处于追赶阶段的原因。如果到了20062016年,我相信这个排名会攀升到前三乃至第二名!”
“当然在高质量论文这块我国依然落后于米国、英国、德国等科技强国,但因为投入的总量逐渐增大,高质量产出的绝对值还是能碾压许多发达国家。而这部分高质量产出的成果,就是将来诺奖的可能方向。”换句话说就是的确有很多人是科研腐败、骗经费,但总还是有一大批真的需要钱的学者得到了支持。有了钱,自然就有了成果。
“霓虹在78年超过红色帝国成为世界GDP排行第二的国家,从2000年开始了诺贝尔奖的井喷,白川英树、野依良治、小柴昌俊、田中耕一在本世纪前几年里接连获奖!这正好是一位科学家成长所需要的二十年时间!所以我大胆的预测,我国在GDP超过霓虹登上全球第二的宝座之后十到二十年,也会出现多位诺奖得主!”
第401章奥数和菲尔兹(13/21)
吕丘建的一番话让在场的观众和卢蕊等朝廷台的工作人员恍然大悟,以前他们都以为只要重视科研,给科学家机会他们就能够取得成就,却没有想过这个机会如此昂贵。
演播大厅里一阵噪杂,众人都嗡嗡的议论着吕丘建刚才说过的话,“怪不得杨振宁、李政道他们在国外能够获奖,国内却没有出过诺奖得主,原来都是钱的问题啊!”梁笑感到一阵儿脸红,回去赶紧把自己在网上那几个喷体制、喷民族性的帖子删了去,免得这期节目播出后被鞭尸。
掌声过后,再次进入提问环节,这次站起来的是一名戴着眼镜的少女,她犹自带着几分不信服的语气问吕丘建,“吕博士,您刚才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数学领域应该不需要大量的投资,那么为什么我国有这么多的选手获得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却只有您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呢?”
“首先我纠正你一个错误的观点,数学并非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四色定理就是利用超级计算机才得以证明!而超级计算机可是非常花钱的!”吕丘建笑笑继续回答,“我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看看奥数的金牌和菲尔兹奖到底有没有关系!”
“我们先来看看菲尔兹奖获得者里有多少是奥数金牌得主!1978年的格里高利马古利斯同时也是1962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得主,但是在他之后十年时间都没有第二位奥数金牌得主登上菲尔兹奖的领奖台;一直到1990年的弗拉基米尔德里菲尔德,他是1969年的奥数金牌得主!”
“然后奥数金牌得主就正式登上了菲尔兹奖的舞台,从德里菲尔德、高尔斯、拉佛阁到今年的佩雷尔曼和陶哲轩,几乎每一届都至少有一位奥数金牌得主获得菲尔兹奖!从他们获得奥数金牌到获得菲尔兹奖间隔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
“如果不算2002年菲尔兹特别奖的获得者怀尔斯教授,那么从1990年到现在一共诞生了18位菲尔兹奖得主,而这18位获奖者中一共有八位曾经获得过奥数金牌,这个比例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获得奥数金牌是不是等于就有希望获得菲尔兹奖了呢?我只能说这两个奖项所需要的上限是不一样的!对于一般获奖者来说,他们得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满分42分已经是竭尽全力,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能得到42分是因为卷面上只有42分!我们的参赛选手能得到金牌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可以获得菲尔兹奖!”
“另外我们再看看我国选手参加奥赛的成绩!从1985年我国开始参加奥数比赛。到第五年的时候第一次获得总分第一,从1997年之后我们最低也是总分第二,这一成绩乍看起来值得骄傲!”
“但是,数学从来就是一个比拼个人能力而不是团队的学科。我们一直到2000年才获得了第一个个人金牌,按照从奥赛金牌到菲尔兹奖的二十年间隔计算,我们要到2020年之后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才有机会!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收获果实的时候!”
“对了,顺便说一句,再过几天就是数学新发现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