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孽学霸-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零一章如何快速获奖?(1300月票加更)

那么如果吕丘建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能和丁肇中以及佩尔那样获得诺贝尔奖么?现实很悲催,这一发现并不能获奖;因为关于希格斯机制的理论工作都由希格斯干的差不多了,即使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也是希格斯和他的小伙伴们获奖而不是吕丘建。

那么吕丘建又为什么要干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活儿呢?一方面这一发现的确会对物理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整个物理届的大发展;本位面的物理水准提升了对自己的计划自然有好处。

另一方面这一成就虽然不能得奖,但也能够锻炼自己的实验能力,同时还会刷上一波声望;现在自己在数学界的声望基本够用了,可在物理圈子里还是个新人,取得这一成就将大大提升自己的地位,接下来自己要是想用LHC搞点别的,委员会也会慎重考虑不是?

最后,除非是影响巨大、不可辩驳的成就,诺贝尔奖不会立刻颁发给自己,做出这一成就虽然不能直接获奖,但也可以成为在诺贝尔物理奖委员会关注的众多科学家中的一员;等下一次做出成果了,说不定就能轮到自己了。

吕丘建本人对是否获奖并非看的很重,但要想得到华国的大力支持,光凭借菲尔兹奖恐怕还有点不够,因为数学终究偏理论了一些;有个诺贝尔物理奖的头衔才能更好地说服政府给自己划拨资源、提供支持。

因此,吕丘建不仅要获奖,还要在短时间内获奖!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尽快投入到计划的实施中去。

如果要短时间内获奖,凭借理论研究是不够的,因为理论终究需要时间来验证;还是拿希格斯做例子,他在64年就提出了希格斯机制,却一直等到13年希格斯玻色子被发现后才获奖,整整经历了近五十年的时间。

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更是一直没有获奖;其他因为寿命抵不过时间的侵蚀,在自己的理论被验证前就不幸逝世从而错失诺贝尔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希格斯的小伙伴布劳特。

应用方面的成果获奖所需要的时间比理论要短一些,但也不是一两年就能获奖的;应用的成果需要传播、需要其他人用他的发明做出成绩;中村修二开发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时间是93年,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则是14年,也间隔了十年之久。

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倒是快一些。从04年搞出石墨烯到10年得奖只用了六年时间,这能让希格斯郁闷死;但六年对吕丘建来说还是有些长了。

更别说还有一大堆物理学家等着排队领奖的问题了,哥本哈根学派的几个成员中,波尔在22年获奖,泡利在45年获奖。期间整整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等待。

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劳伦斯布拉格倒是在15年发表了题为“X射线和晶体结构”的论文后当年就获得了奖项,不过那是近乎远古时期的事情,如今的形势和当初大不一样,不能拿来做例子。

所以,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吕丘建必须拿出能让整个物理届震动,并且完全能经受的住检验的成果,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奖。

对于具体的方案吕丘建还没有想好,虽然诺贝尔奖十分重要,但也没有到要让自己放弃本职工作专心为其奋斗的程度;况且要完成自己的计划。不拿出好几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是不行的,还是先搞定希格斯玻色子的问题再说吧!

“啊,又是毫无收获的一天!”吕丘建伸了个懒腰站起来,今天的这一堆数据里并没有发现什么能带来惊喜的东西,当然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常态,如果天天都有新的发现,那反而不正常了。

“已经快到下班的时候了啊!先喝杯茶然后我们一起去吃饭好了!”同一实验室的迪特里希拜尔莱因立刻贴心的送上温度刚刚好的茶。

在大多数实验室里读博的孩子一般只有两个选择,练出一条结实的大腿,或者去抱别人的大腿;尽管吕丘建加入到胥夫特教授的实验室里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但他已经成为这间实验室里最粗的那根大腿。迪特里希还能不赶紧紧紧抱住,以求能在他的帮助下让自己顺利毕业。

所以这几天什么端茶递水、叫外卖、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儿他都全包了!谁说德国人古板不知变通来着,看迪特里希的样子伺候人的本事练得挺熟么!

“谢谢你,迪特里希!”这家伙不仅擅长伺候人。摆弄实验设备之类的活儿也干得很棒,是个不错的助手,所以吕丘建欣然接受了他的殷勤,“这周末拜仁就要在主场对阵柏林赫塔了,你想去的话我帮你弄几张票!都是靠前的位置。”

从这几天的接触中,吕丘建已经知道他是拜仁的球迷。这种礼物想必他不会拒绝吧?

“太棒了!”迪特里希握拳赞道,“对了,你会在比赛中上场么?”

他对自己这位实验室伙伴可谓佩服的五体投地,不仅在数学、物理上有超人一等的表现,就连踢球也能让拜仁这种豪门为他倾倒!自己和他比起来完全就是渣渣啊!

“最近需要处理的数据这么多!恐怕没时间操心这个!”开什么玩笑,那场比赛实在奥运刚开幕的时候进行,自己上场去找骂么?况且他还有另外一个理由,“前几天的数据有点异样,如果今后几天能从剩下的数据里再次检验出这种异样,说不定我们会有大发现呢!”

“额,那我还是不去了,陪你一起检测数据好了!”迪特里希略带纠结的答道,错过拜仁的比赛固然可惜,但要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不在吕丘建身边,到时候就算做出成果自己也不好意思在论文上署名啊!

“哈哈,看球只需要两个小时而已,耽误不了什么!”吕丘建不以为意的笑笑,“更何况还有卡尔、路德维希、弗雷德里克他们帮我呢!”

PS:感谢老子晕得很和阿历的打赏,感谢路灵野、先甲三日、东山老松的月票,1300月票的更新提前放出

第二百零二章媒体的节操

哎,输的有点惨啊!在看完男篮对西班牙的比赛后,吕丘建郁闷的关上了电视。发了条短信安慰姚鸣,不一会儿就收到了回信,“要是有你在这场怕是能拿下!”

第二天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男篮的这一场惨败,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在批评完参赛的球员之后,吕丘建也被拉出来批驳了。

因为之前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原因,官方的媒体肯定不会对他提出批评的;可并非所有媒体都在官方的控制范围之内,一些体育报纸和网络媒体开始批判起吕丘建不爱国来。

他加入拜仁的事情也被挖了出来,那些记者们或是出于气愤、或是出于销量的考虑将吕丘建成为拜仁一员的事情大肆报道;就在国家队为国征战奥运之际,国内最好的组织后卫却跑去加入一只国外的足球队!这是什么道理!

当球迷们看到这个消息后,先是短暂的失声,拿着报纸翻来覆去的看;今天不是愚人节啊,编辑莫不是脑子抽抽了?竟然把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都报道出来?拜仁不是足球豪门么?吕丘建一个篮球手去拜仁干嘛?

或许是拜仁慕尼黑篮球队?有些资深球迷不确定的猜测着;但很快这种可能性就被人否决了,现在网络已经很发达了,有人立刻登陆拜仁慕尼黑的官方网站,在球队大名单中找到了吕丘建的名字和照片!

卧槽,这是咋回事?德甲不是都开赛两场了么?看直播的时候也没发现他啊?再把这两场比赛的资料翻出来,他连大名单都没有进啊!在拜仁连替补都打不上,也不愿意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也太不爱国了吧?!一时间吕丘建在篮球迷们心中的印象降到了谷底。

当他听姚鸣打来电话传达此事的时候他还并没有放在心上,足协和篮管中心都被球迷们骂成什么样了,还不都活的好好的?等自己在家门口参加奥运会的时候这一切都会不攻自破,现在还用不着操心。

但剧情很快朝更诡异的方向发展开来,出乎他的意料的是,之前在京师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被他狠狠羞辱一番的《新华北报》竟然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他说话了。

《新华北报》立刻刊登了专题报道,对吕丘建选择加入拜仁而不是跟随男篮前往雅典参加奥运会大为赞赏;给出的理由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公民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而不应为狭隘的爱国心所逼迫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奥运会。

吕丘建的选择体现了现代社会明珠柿油的风范,不愧是米国普林斯顿大学培养出来的,即使在拜仁连替补也打不上,这也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比国内这些饱受洗脑的运动员英明多了!

明粉实黑啊!吕丘建看到报道的第一时间就体会到了该报纸的险恶用心,这份报道一出来,岂不是马上就把自己弄到了所有参加奥运会运动员的对立面!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应该还不止有这一份评论,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阴险的方案呢!

但是你能去起诉这家媒体么?好像也不太容易。人家只是阐述了一个事实,并未编造任何虚假信息,只是在素材的选择上略有取舍;比如对方就完全没有报道吕丘建来德国其实是到慕尼黑大学进行学习的!

如果说吕丘建因为要求学所以放弃了参加奥运的机会,大多数球迷都会表示体谅;但《新华北报》对此只字不提,只是说吕丘建从京师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就直接来到德国加入了拜仁;这样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吕丘建不仅没有参加奥运会,还为了来拜仁当替补,连自己的科研生涯都放弃了,实在是不可原谅啊!

哎,不愧是最早的公知啊!这文章写的比后世的那些家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吕丘建摇头叹息,把网页直接关闭。和这些人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无论你拿出什么理由,他们都能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把事情搅浑。

比如某地嗑药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会立刻蹦出来批评政府缉毒不利、浪费纳税人的学汉;等政府开始加大管制力度了,他们又会说嗑药是每个公民的自由,政府这么干是侵犯人权!要是管制的力度不够,他们又会说政府无能,连这点小事儿都办不好;要是政府彻底打掉这种危害,他们又会大肆抨击政府,理由是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可以肆无忌惮的消灭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现在是嗑药。将来会是什么?这种政府实在太可怕了。。。。。。

这就是公知的威力了,弄不坏你也恶心死你!你越是和他们争他们越来劲,如果不搭理他们过一段时间他们或许反而自己安静了。

可吕丘建显然忽视了他们的战斗力,在这个时代公知的名声还没后世那么坏。这篇文章的确蒙蔽了不少人,国内的记者们也纷纷往德国赶来,试图采访吕丘建,看看事情的真相是不是果然和《新华北报》说的一样。

当然这一切吕丘建还一无所知,他依然整日在电脑前试图从那庞大的数据中找出与众不同的那几组。

《体育周报》因为冯红旗的关系,在之前的报道中还处于较为谨慎的立场。不过也把他从米国派到了德国。

“对不起,吕丘建拒绝一切媒体的采访!”拜仁慕尼黑外联方面的负责人冷着脸驳回了他的采访申请。

“为什么?”冯红旗惊讶的问道。

“这是他本人的特别要求,在和俱乐部的合同里已经注明了这一条,俱乐部也没办法违背他的选择。”外联部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那我现在可以去训练场上拍摄一些照片么?”冯红旗退而求其次。

“当然,拜仁欢迎各位媒体的朋友拍摄训练;只不过需要提前说明的是你恐怕没办法在哪里遇到吕丘建!”

“为什么?他现在没有随队训练么?那他在哪里?”冯红旗一连串的问道。

“他现在应该在慕尼黑大学!”

“啊?!”

第二百零三章勤工俭学

自从吕丘建回国后冯红旗就没有怎么关注过他的近况,毕竟他是体育记者而不是科技记者,所以对吕丘建到德国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听拜仁的工作人员这么一说才想起来自己的这位采访对象在科学上的成就同样卓越。

难道他来德国是做什么研究?冯红旗一边赶往慕尼黑大学一边猜测着,可他又为什么要加入拜仁呢?这个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

到了慕尼黑大学冯红旗茫然的看着偌大的校园,吕丘建会在那个地方呢?额,我记得他当初在普林斯顿大学学的好像是数学吧?先去数学系问问好了。

身为记者找人那是基本的生存技巧,冯红旗先找人问到数学系的办公室所在;然后找到某位仍在办公室里工作的教授,说明来意;这位瓦列教授恰好参加过吕丘建的欢迎晚宴,所以冯红旗很顺利的拿到了吕丘建现在的工作地点——慕尼黑大学物理实验室。

他不是学数学的么?怎么又去搞物理!带着一肚子的疑问他再次从校园里匆匆穿过,来到物理系的实验室外面。

“吕,外面有记者找你,说是之前采访过你,这是他的名片!”数据检索告一段落,刚走到外面透气的吕丘建从实验室的门卫手中接过名片。

冯红旗?他怎么来了?也是因为那篇报道?“让他去会客室等一会儿吧,我马上过去!”

吕丘建安排完接下来的工作后来到了会客室,“冯大记者,你好你好,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

“北风!”冯红旗一语双关的回答,俩人一个一肚子的问题,一个时间宝贵,因此没多寒暄就直接进入正题,“额,你不是在京师大学读书么?怎么又到德国来了,还加入了拜仁?”

“我已经从京师大学毕业了啊!来德国是因为申请到了胥夫特教授的博士生!哦。胥夫特教授是慕尼黑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在物理届享有盛名!”说到拜仁的时候吕丘建的神色有些不自然,“至于拜仁么!算是勤工俭学吧!你知道的欧洲的消费比国内高多了,光靠学校的那点奖学金不够用啊!”

噗。。。。。。冯红旗一口咖啡喷在茶几上。还好吕丘建反应快才逃过一劫;“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来收拾,我来收拾!”等他手忙脚乱的擦干净,还没从诧异中恢复过来;虽然我是报道篮球的。但足球也懂啊!把去拜仁踢球当成勤工俭学的手段,这个有点过于夸张了吧!

“您是说您去拜仁踢球是为了勤工俭学?!”冯红旗一阵儿牙疼,这恐怕是自己当上体育记者以来,听说过的最不可思议的加入职业球队的理由了。

“是啊,不然你以为会是什么?”吕丘建一脸无辜的反问道。

“难道不是拜仁给的薪水。。。。。。”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拜仁的薪水再高能有NBA高?冯红旗明智的决定换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加入拜仁的?你之前不是打篮球么?难道还擅长足球?”

“回国后每次去篮球场上都会被围观,所以我改踢足球了!在校期间也有几个球探找我,那时候忙着毕业论文顾不上,所以就没答应。刚好从法国到德国的飞机上遇到拜仁篮球队的主席邀请我加入!”吕丘建把自己加入拜仁的经历说了一遍。“我觉得德国的篮球联赛水平恐怕还比不上NCAA,所以觉得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去足球队试试!试训后马加特教练觉得我水平还可以就把我签了!”

冯红旗听完只想去撞墙,小吕,不要把加入职业足球说的这么轻松好不好!咱国家那么多职业球员,能加入豪门的也只有你一个啊!

深呼吸几次收复心神,冯红旗再次打开录音笔,“那为什么头两场比赛你没有出场?而且今天的训练你也没有参加?”

“最近实验忙啊!胥夫特教授刚给了一大堆数据,我们实验室都忙着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去踢球啊!”吕丘建说着就要带他去实验室里面。嗯,有他的报道可以让国内的纷争稍微消停一点。

经过若干道手续进到实验室里面,见到实验室里忙碌的迪特里希和卡尔等人,冯红旗开始对吕丘建的说法深信不疑。

等参观完实验室回到会客室。他又有了新的问题,“那你岂不是没什么时间参加拜仁的比赛?马加特能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谁家也不可能花钱养闲人吧?

“签合同的时候我就说好了,学业优先于足球,尽量只参加主场的比赛;如果学习和实验和球赛发生冲突,则放弃参赛的机会!这个月都会比较忙一些,所以暂时参加不了拜仁的比赛!”吕丘建把合同的内容给他透露了一些。

“这样拜仁也能同意?”完完全全的不平等条约么!连比赛出勤率都不能保证。签下这样的球员拿来干嘛?

“一方面我主动减少了自己的薪酬,另一方面可能马加特觉得我还是有些可以利用的价值的,所以尽管双方出现了一些分歧,合同最终还是签下来了!”哎,没办法,谁让咱球踢得好呢!

“那你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出场?”冯红旗隐隐的觉得,自己的工作地点或许将要从米国换到欧洲了!

“这些数据全部处理完大概还要半个月的时间;一切顺利的话9月11号联赛第四轮主场对比勒费尔德的比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