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生秘闻-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眼帘:“武装政变!”“兵变!”康生象吸到了鸦片,顿时来了精神,一口气读完了这份材料。随后又一把挑起电话,
让手下的两个人员马上来见他。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材料,能引起康生如此巨大的兴趣呢?一九六六年二月,中央军委为了加强北京市的地方武装建
设,批准北京卫戌区新组建一个团,平时搞民兵训练和维持社会秩序,战时以毛为基础扩建地方武装。由于这个新建团
的干部战士都是从各不同单位抽调来的,人员之间互不相识,不好开展工作,因此想找一个地方集中训练一段时间。在
找房过程中,有关部门推荐,有几所大学有空房可以暂借,因为一部分学生下乡搞“四清”去了,于是,卫戌区的同志
即到一些大学去联系借房。交涉的结果,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都同意将一些空房借给部队。这一方案报到卫戌区领导那
里,有的领导同志认为部队在学校集训不方便,对双方工作都会有影响,因为决定不借学校的房子。后来,卫戌区在南
苑教导队找到了房子,又搭了一些帐蓬,这样就解决了新组建团的营房总是这件事本来是军队和地方工作中的一件日常
小事,但碰到这个见风就是雨的疯狂年头,可就遭了殃了。这期间林彪那个大讲政变的“五•;一八”讲话正在社
会上到处流传,阶级斗争的弦一紧再紧,什么商标图案里发现反动标语,牙缝里查出发报机之类的离奇谣言频频传播。
在这种草木皆兵的气氛下,一些头脑发热的青年学生听说部队曾经到学校借房子驻军,使联想到“武装政变”,并立即
把他们的怀疑写成大字报贴了出去,而且给它取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二月兵变”。这样一个材料报到康生那里,他真
是如获至宝。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正苦于到处寻觅整人的炮弹而不可得。特别是林彪发表“政变”讲话以来,康生就一
直想物色一个实例,以便紧跟和讨好林彪这个炙手可热的副统帅。现在来了“兵变”这么一个题目,怎么不叫他欣喜万
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他康生岂肯轻易放过?
    于是,康生向他手下的工作人员交代:立即以联络员的身份去北大、人大,将了解的情况速速报来。联络员们也确
实不愧是康生的干将,明明是向北京卫戌区一问就清楚的事情,他们却根本不去,而只同大字报的起草者作了些浮皮潦
草的交谈,就写出了一份“‘二月兵变’确有其事”的局面汇报。康生读罢,连连夸奖联络员们干得好,一面把报告紧
紧锁在保险柜里。他要把它作为“第一张大字报”之后的又一件杰作,在适当的时机抛出来。
    一九六六年七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热不可耐。各大中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在围绕工作组问题打派仗,局
势已经相当混乱。康生觉得现在需要火上浇油,以免人们的情绪由于天热而懈怠下来。他决定把这枚“炸弹”尽快抛出
去。于是,在七月“中央文革”的一次会议上,他开始利用所谓“二月兵变”问题发难了。
    这天,“中央文革”的会议开到一半,康生一眼瞥见列席会议的北京新市委成员,原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郭影秘,突
然冲着他冒了一句:“郭影秘,二月兵变的大字报你知道不知道?”郭影秘虽然曾经听到过“二月兵变”这个说法,但
他根本没把它当一回事,他以为康生不过是顺便问问,所以他也就随口回答:“大字报我没有看见过,但这件事我是知
道的。”不料康生把脸一沉,厉声质问:“你既然知道,你汇报了没有?”郭影秘没想到康生对这件事那么来劲,但他
想事实总归是事实,难道康生就能无中生有?所以他据实回答说:“没有汇报。因为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大字报里所
讲的事情是没有的。”康生晃了晃手中的几张纸片说:“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我这里有报告,二月兵变明明是有的!”
    康生见郭影秘不配合,知道从他那里策动不起来,决定直接捅到群众中去,把这枚重型“炮弹”提供给“选择派”。
一九六六年七月月廿七日晚,北京师范大操场上灯火通明,上万名师生在这里嬉开动员“文化大革命”的大会。康生在
“中央文革”大部的身份,率领“中央文革”的全体成员到会接见和指示。正是在这个讲坛上,他大讲起“二月兵变”
来,煞有介事地向上万名群众宣布:“同学们,革命派战友们,今年二月,北京市彭真这个大黑帮,他们策划政变!策
划把无产阶级专政推翻,建立他们的资产阶级专政!策划在北大、人大每个学校驻上一个营的部队,这是千真万确的!”
听到这里,全场雅雀无声。要不是从康生这样身居高位的人嘴里说出来,师生员工们怎么也不敢相位在红彤彤的天下还
会有这种离奇的事情。康生扫了一眼静悄悄的会场,知道他的话发生了效果,拉长声音继续说:“他们在北大看过房子,
同志们,这件事包含着极大的阴谋。这点北大的同志们亲自参加过他们的会议,陆平是给他们修过房子的,人大的郭影
秘也完全知道,而且在人大也看过房子。”也许正是这些具体细节,征服着这些涉世不深而且又头脑正处于极度发热状
态的听众,场内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康生威严地咳嗽两声,示意全场肃静,一面提高嗓门讲下去:“这个事情是元月一
日以后,北大用大字报揭出来的。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你们师大嘛,有同学在元月廿一日也贴了一张大字报,题目叫《郭
影秘你是什么人》,这张大字报讲的事千真万确!千真万确!”康生有意重复了一遍“千真万确”这个词,表示此事毋
庸置疑。接着,他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了驻北师大工作组组长孙友余,以便使这件事同北师大挂上钩,挑动参加会议
的人起来“联系本单位实际”揭批。他声色俱厉地往下说:但是,同学们,这张大字报被你们的工作组长孙友余歪曲了。
孙友余在廿号做报告时,就认为贴这张大字报的同学是造谣、挑拨,他煸动同学说:这是制造流血,还说这是孤立毛主
席。他在胡说!孙友余在五千字的报告中,用四千字翻来覆去讲这个问题,这样他就把同学保卫党、保卫毛主席的热情
蒙起来了,一些同学不了解,被蒙蔽了。这些同学甚至认为谭厚兰,高树奎同志是反党,是反革命,这完全是孙友余一
手造成的!而且不仅如此,同学们看看元月廿三日北京师范大学的简报就是这样造谣诬蔑的!他说:“有些同学要欺骗
群众,制造混乱,造谣说彭真要搞政变。同志们,这是明目张胆地替彭真辩护!彭真大黑帮要去北大、人大准备政变,
这本来是真的,但是孙友余说是假的!彭真本来是要政变,要夺取政权,孙友余却说是造谣!你们看孙友余是什么立场!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样替彭真黑帮辩护,应不应该罢他的经……”康生东扯葫芦西扯瓢,越讲越起劲,一直讲到唇
焦口燥,精力不支了才停止。
    这一天回到家里,康生格外兴奋。眼见着天真烂漫的青年已经对“二月兵变”信以为真,并为些而义愤填膺,他怎
能不兴奋!他知道,由于他今天公开了“二月兵变”,这件事从明天起肯定会传遍北京,传向全国,成为一条重大新闻,
并成为彭真的一大罪状。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康生没有说明,就是为了打倒贺龙放出了一个试探气球。贺龙是主持军委日
常工作的副主席,一讲“兵变”,人们必定会联想到军队的实际负责人,这就可以借用群众的力量搞贺龙了。因为彭罗
陆杨这时已经被打倒,如果光为了给彭真增加一条罪状,那他康生是用不着花那么大心思去宣扬“二月兵变”的。康生
知道,贺龙是林彪要剪队的异已,也是他和江青等人都不满意的人物,因而他们早就想将贺龙列为打倒对象。现在,康
生终于找到一个可以煸动群众情绪的山火了。康生对自己的谋略十分满意:一个子虚乌有的“二月兵变”,起到了一箭
三雕的作用,既以此讨好林彪,又可用来打彭真,还可用它攻驾龙,想到这里,康生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这一晚,他
吃了三次安眠药才入睡。
    康生在北师大的讲话很快发生了作用。本来关于“二月兵变”一事只有很少人听说,并且大都持怀疑,否定态度。
由康生这么公开说明是“千真万确”之后,便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整个北京到处议论“二月兵变”,闹得满城风雨,
并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
    正在自鸣得意的康生,却没有想以事情并非象他想象的那么顺利。七月底的一天,一份文件送到康生的办公桌上。
这是北京卫戌区于七月廿九日写的关于向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借房驻军一事的情况报千,申述了事实真相,这份文件不
啻给康生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心里着实不快。但他毕竟是入经风浪的政坛老手,这点麻烦难不倒他,思索片刻之后,康
生决定不管它,已经设计好的方案怎能随便放弃?谣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你小小的卫戌区还能怎么样?于是,康生
一面把文件压在保险柜里,一面继续实施他的既定策略。八月四日,康生又到北京大学讲话。再次强调“二月兵变”确
有其事。他唾法治飞溅地在会喊道:“彭真是否要搞政变?要!彭真是否要抓军队?要!”
    果然,康生的好运又来了。一九六六年八月中旬,在北京西城毛家湾一号那所神秘的灰色宅院里,林彪在一间阴暗
的平房里踱来踱去,喜形于色地向他老婆叶群布置了一第系列诬陷贺龙的行动。于是,趁着康生制造“二月兵变”谣风
的有利气氛,吴法宪、李作鹏等人炮制的诬告贺龙要夺军权的材料纷纷出笼。叶群几次口授内容,指使军委办公厅警卫
处长宋治国以他个人的名义官陷害贺龙的“揭发信”。九月八日,林彪一看时机已到,亲自出马在军委常委会上诬蔑员
龙是“搞颠覆活动的大阴谋家。”
    康生心领神会,立即再度大讲“二月兵变”,只不过阴谋者由彭真变成贺龙。他在几次场合放风说:“贺龙私自调
动军队搞‘二月兵变’,在北京郊区修了碉堡,在体育口阴谋组织阴谋队伍。”于是,“二月兵变”又一下子变成贺龙
的罪状,在全国各地传得沸沸扬扬。许多城市的大街上贴出了醒目的大字报:“贺龙、彭真阴谋发动二月兵变!”各种
离奇的谣言不胫而走,有的说“二月兵变”的计划和班底已经查出来了,谁谁是总参谋长;有的说贺龙已乘上收音机逃
往苏联……
    康生的阴谋又一次得逞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要趁风放火,进一步把文章做足。一直到一九六八年四月廿七
日,康生还在对中央专案办公室的人说:“体委是贺龙现行反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他给体委发了枪、炮,炮安在什刹
海,炮口对准中南海。海军、空军都有他的国防俱乐部,有无线电俱乐部。贺龙与刘仁、与团中央王照华都有关系,一
次发枪100 支。”五月廿四日,他又一次对专案人员说:“由贺龙的历史叛变,联想到贺龙现行反革命活动绝不会没有,
可以由历史这个此,到现在这个彼,贺龙与刘邓的关系,也是由此及彼。”
    在林彪、康生一伙信中雌黄的诬陷之下,贺龙被设立专案审查,重要罪名之一就是所谓“二月兵变”。就这样,为
中国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贺龙元帅,被林彪及其死党囚禁在北京郊区一个荒僻的山谷里,倍受摧残,于一九六九年
被迫害致死。除彭真、贺龙外,许多同志因为这个莫须有的“二月兵变”受到株连和迫害。
    一九六六年七月廿日,康生度过了一个难熬的不眠之夜。窗外,被酷热的太阳烧了一整天的大地,散发着阵阵暑气,
单调而又枯燥的蝉鸣,长一声短一声地嚷嚷着。康生已经服了两次安眠药,可仍然无法入睡。他索性从床上爬起来,把
壁灯开开,光着脚丫在地毯上踱来踱去,仿佛一个幽灵在惨白的灯光下游来荡去。是炎热的天气弄得康生难以入眠吗?
当然不是。在空调冷风机的吹佛下,室内的温度还是很宜人的;是白天工作太劳累了吗?也不是,自“文化大革命”开
始以来,康生一直劲头十足,白天区区一个小型会议算不了什么。那么,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是的,康生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个重大的诀择。昨天,毛泽东主席从外地回到北京今天就召集会议,严厉地批评了
工作组问题。毛泽东批工作组跟他康生有何相干?有,而且事关重大。康生毕竟是有几十年政治生涯的老政客,他从毛
泽东的批评中已经灵敏地感觉到:刘少奇告不住了。老实说,这大大出乎康生的意料。这次“文化大革命”要整倒一批
高级干部,这是康生估计到的,但是否连刘少奇这样的第二号人物,众所周知的毛泽东的接班人也要一起整倒,这是康
生始料不及的。他原以为,刘少奇的接班人位置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考验,地位是稳固的,再搞也搞不到刘少奇的头上。
所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康生还是象以往一样,努力紧跟和讨好刘少奇。20多年来,他一直是这样做的,除了千
方百计奉承毛泽东以外,也千方百计同刘少奇套近乎,一有机会便吹捧一番。长期以来,康生不但行动上对刘少奇十分
尊重,而且多次作报告高度评价刘少奇。一九六二年前后,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领导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成就卓著,威
望大增,康生立即转风使舵,毛遂自荐要亲自主编《刘少奇选集》。他还提议将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重
新发表和出版,并亲自安排了全部的修订再版工作。在康生的主持下,《刘少奇选集》到一九六五年编辑工作已基本完
成。康生为此专门跑去向刘少奇当面表功说:“您的《选集》我们已经定稿了,现在就等您一句话就可以付印了。”这
段时间,康生对刘少奇何等的谦恭温顺!到了一九六六年五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康生断定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
尚昆的打倒已成定局,于是在会上对他们大加挞伐,甚至对朱德总司令也认为他年迈可欺,顺着还批了一通,但对刘少
奇仍然毕恭毕敬,他甚至担心刘少奇会抓住他过去的错误批他,于是他在会上大骂了一通彭、罗、陆、杨之后,突然换
上一副忏悔内疚的面孔,当面检讨起自己一九三一年的反对刘少奇的错误来。他语句沉重地说:“当时职工国际有一个
文件,说少奇同志是右倾机会主义。当时我也相信了,攻击少奇同志在职工运动方面是右倾机会主义,还在《斗争》上
登过反对少奇同志的文章,署名为谢康。这个谁也不怨,只怨自己的思想错误,没有看到少奇同志是在白区代表毛度席
的路线的。”说完,他还装出极为虔诚的表情望着坐在主席台上的刘少奇,显出一副追悔莫及的样子,唯恐刘少奇在心
里不原谅他。六月三日,康生出席刘少奇、邓小平召集的各部负责人会议,他继续摆出紧跟的架势,积极拥护刘、邓关
于向大中学校派出文化革命工作组的主张。元月十八日,北京大学发生乱批乱斗,违法乱纪的“六•;一八事件”,
康生也根据刘少奇的意图,积极参与和支持北大工作组对这一事年的处理。可是今天,七月廿日,当他正式得知毛泽东
不同意派工作组的态度之后,他发觉自己犯了一个判断上的错误。他怨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恨自己疏忽大意,竟然
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没有精心揣摸、仔细权衡,以至造成被动。出现了这样严重的态势,叫他怎么还能安然入睡呢?
    已经下两点了,康生还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在对刘少奇问题上出现的被动号召,使康生不禁觉得政治斗争宛若走钢
丝,弄不好就要掉跟头。可恼的是,此刻康生的脑子里还是一团乱麻,想不出应该怎样应付眼前的局面。从现在的情况
看,毛泽东对刘少奇不满意是肯定了,但这仅仅是批评一下呢,还是要打倒呢?如果是要彻底打倒,那好办,他可以马
上反戈一击,落井下石,而且可以击得比谁都凶。康生担心的是,要是他现在攻刘少奇,但最后并没有打倒,依然是他
的顶头上司,实权人物,那岂不弄巧成拙?这种事以前在别人头上不是没有发生过,他康生是无论如何不干的。康生搜
索枯肠反复权衡了半夜。觉得局势现在还不明朗,他决定小心行事。他给自己定了两条:立即停止讨好刘少奇;密切注
视毛泽东的态度,一俟摸清底细,立即跟上,抢先出击。想到这里,康生觉得头绪大体上清楚了,于是又吃了三片安眠
药,闭上壁灯,摸上床睡觉了。
    这以后的几天,康生正是在这种小心翼翼的状况下度过的。七月二十五日,他去出席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