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牌农女-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让雪亲王知道皇上为老不尊,透露出要跟他抢女人的意思,还不气疯了啊?

    凤康怀疑自己刚退的烧又有返升的迹象,右手撑着脑袋。挥了挥左手,将其他人都打发下去,只留下叶知秋一个。

    “我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子?”他气呼呼地抱怨。

    “来都来了,你生气有什么用?”叶知秋已经开始接受现实了,探了探他的额头,“你感觉怎么样?要不要把苏木叫来,再给你诊脉看看?”

    凤康捉住她的手,拇指指腹在她手背上细细的摩挲着,“没事了,我现在就剩下心病了。”

    叶知秋不知道他说的心病是指她,还是指他那即将来到的皇帝老子。因为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没心思柔情蜜意,便把手抽了回来,“你赶了好几天的路,昨天又出了几身汗,身上应该很不舒服吧?

    我去给你端碗粥来,你吃了垫垫肚子,然后好好洗个澡,把自己收拾收拾。对了,你那胡子还是刮了吧。”

    凤康摸了摸下巴,“怎么,不好看吗?”

    “也不是不好看。”叶知秋端详着他,“就是不太习惯,看着有点儿别扭。”

    “那就刮了吧,反正我也没打算这么早蓄须。”凤康学着别人的样子,捋了捋短短的胡子,“先前在病中,皮肤太脆弱,谁也不敢给我净面。病好了,还没得空清理,就赶到清阳府来了,不知不觉竟长这么长了。”

    叶知秋听他的语气隐隐失落,猜测男人对待胡子大概和女人对待头发一样,都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出于安慰的心理,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去给你端粥。”

    凤康一怔的工夫,她已经出门去了。被她亲过的地方还残留着柔湿的触觉,用手指抚了抚,无声地笑了。

    他以为离别这么久,重逢时多少会有些陌生。谁知见了面该吵吵,该闹闹,非但不陌生,反倒更加熟稔了。时光好像越过四年的空白,与他出使番国之前的日子接续起来了。

    怎么说呢,有那么一点老夫老妻的味道!

    叶知秋去厨房端了粥和小菜,顺手煎上药,把洗澡水放好。回房放下托盘,嘱咐他几句,便要离开。

    “干什么去?”凤康拉住她,“你不陪我吗?”

    时光是续上了,可这颗苦苦相思了好几年的心还没得到慰藉,总要隆重而热烈地亲近一番才是。

    “皇上和七公主要来,我得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吃的用的都不能马虎。龚阳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得去帮他。你自己慢慢吃吧,乖。”叶知秋摸了摸他的头,出于补偿的心理,又在他另一边脸上亲了一口。

    看着她风风火火出门去的背影,凤康心里有几分气恼,也有几分无奈。把张弛喊出来,让他派几名侍卫去帮忙料理事情,替她减轻一些负担。

    依着她的话,喝粥洗澡换衣服,喝了汤药。让洛晓雁帮着梳头刮胡子,收拾整齐了,便吩咐道:“你陪我出去转转吧。”

    洛晓雁有些迟疑,“王爷的病刚好,还是卧床休息……”

    “无妨。”凤康止住他的话头,“我身体已经大好了,想出去透透气,顺便听你说一说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洛晓雁心知王爷是想通过他的口了解叶姑娘的情况,应了声“是”,一边思忖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一边引着他出了门。

    出了成家院子,凤康回头望了一眼,看到大片依山而建的屋舍。他是晕着进来的,对山谷里面的情形一无所知。乍然看到与他离开时全然不同的景象,不由吃了一惊,“这里什么时候住了这么多人家?”

    “回主子,这几年叶姑娘把这一片的荒地都开垦出来了,周围七八个村子的村民都拿自己的田地来入股。凡是在叶姑娘这儿干活或是有股份的,都能分到房子。

    人越来越多,就聚居成了一个村子。官府给这个村子命名为‘秋叶村’,设了地保。”

    “秋叶村……”凤康将这三个字念了一遍,唇角微扬,“看来她的威望不小啊。”

    “是,叶姑娘是村民们心里的财神。”洛晓雁说这话的时候,不自觉地带出了几分骄傲,“不管多贫瘠的土地,经她的手整治出来,都能长出金子来。

    她带出一批种田好手,每年都有外县的田产大户老远跑来,花高价钱请他们去指点呢。”

    说完瞄了他一眼,见他听得入神,又道,“主子还记得那位姓吴的县令吧?吴县令在仓原县连任十年,四处钻营,削尖了脑袋想要升迁。苦于没有功绩可表,一直盯着叶姑娘开荒的事情。

    等叶姑娘开荒达到千亩,又缴纳了一笔可观的税款,他立刻越过知府,给朝廷上了一道请功的折子。朝廷查证属实之后,便将他调到赤荆府去做了同知,专理开荒。

    上任没多久就后悔了,接连写了几封信给叶姑娘,请她帮忙活动,将他再调回仓原县当县令。

    原来的秦知府也因叶姑娘受惠,调到京城去做官了。如今清阳府知府和仓原县令这两处都是肥缺,连邻县邻府的官缺,都有很多人争着抢着去做。”

    凤康想到日后要在清阳府久居,免不了跟这边的官员打交道,听他提起了,就顺口问道:“现任清阳知府是哪个?”

    “知府姓金,名禄铭。”洛晓雁答了名姓,怕他离开日久,不清楚现今的人际关系,添了一句,“曾经受过沈大人的恩惠。”

    凤康听了便明白这是自己人,努力想了想,依稀记得投靠他的官员之中有这么一位。点了点头,又问:“仓原县令呢?”

    “仓原县令姓董,名元,是曾大人的门生。”

    “哪个曾大人?”

    洛晓雁以为叶知秋跟他提了,就没有特别说明,听他问,才意识到自己糊涂了。王爷刚醒过来,只怕叶姑娘还没机会跟他说这些。

    “曾大人就是曾先生,在叶姑娘的学堂教书的穷秀才。主子出使番国那年中了举,转过年来进士及第,被皇上钦点为探花郎。起初在翰林院任职,因修正农书深得皇上看重,后来做了工部侍郎,兼管千植署。”

    “原来如此。”毕竟吃过人家的醋,凤康对曾允文的印象比金禄铭深多了,“没想到他还是个人才。”

    洛晓雁不知道他曾经残忍地剥夺了人家做地保的资格,接着他的话茬笑道:“主子不知道,这几年学堂出了七八个秀才,去年还有两个中了举,可他们不愿继续进考做官,都弃了功名回来跟叶姑娘做事了。”

    “如此说来,那学堂可是人才辈出的宝地啊。”凤康起了兴致,“走,去看看。”

    不待洛晓雁答应,便迈步向前走去。依着记忆,这附近应该有一个很大的水塘,旁边有鸭舍,不远处就是蔬菜大棚。可走了半晌,既不见水塘鸭舍,也不见大棚,只看到了大片长成手臂粗的竹林。

    忍不住问道:“水塘哪里去了?”

    “回主子,已经填平了。”洛晓雁答道,“住户越来越多,叶姑娘说在这附近养禽畜会污染水源,而且夏天的时候味道也不好闻,便将这里改成了竹场,出产竹材和竹笋,另外在牧场那边开了一个更大的塘子。

    离这里有点儿远,主子若是想看,我这就去备车……”

    凤康抬手止住他,“不急,日后有的是机会,先去学堂看看吧。”

    “是。”洛晓雁快走两步,前面带路。

    凤康发觉山坳的风光跟他最后一次来时已经大不一样了,举目眺望,能看得见的山坡上都种了果树。初秋正是枣熟山楂红、柿黄石榴笑的时节,枝头硕果垂垂,连空气之中都染了些许果香,当真诱人。

    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的学堂。

    经过两次扩建,学堂比原来大了数倍,总共分了三进。第一进是读书上课的地方,有东西两院,东院是男学,西院是女学。

    第二进是宿舍,分一大两小三个院子。大院子住的是留宿的男学生,一处小院住着学堂的先生,另一处小院住的则是功课好、准备参加科举的学生。

    碍于礼教,女学的学生是不在这里留宿的。离家远的要么借宿在亲戚同窗家里,要么去住女织工坊宿舍。每天做一个时辰零工,充当住宿费。

    第三进是灶房和洗衣房,为留宿学生提供一日三餐、浆洗衣物的地方。

    学堂后面是一个开阔的教习场,有习武台,有游泳池,有各类球场,还有许多奇形怪状,他不曾见过也不知道作何用处的铁架子。

    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正带着二十几个孩子在场中操练,招数不见得多漂亮,不过拳脚舞动虎虎生风,颇具气势。

    踱着步子,从后面慢慢转到前面。走到前门附近,正好碰见刘鹏达从里面走出来。两人打了照面,神色都有些异样……

    ——rs。。。

第292章 我跟他没完!

    凤康微微眯了眸子,打量着刘鹏达。眉宇朗朗,一身书卷气息,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青涩稚嫩的少年。以前他从来没有把这个人当成过对手,现在却隐隐感觉到了压力。

    那天下台之后,刘鹏达就满怀失落地离开了,没看见凤康飞箭抢亲的场景。不过这两天村里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冷不丁看见他,愣怔片刻,先开了口,“我早就知道你不是普通人,只是没想到你竟是一位王爷。是啊,知秋姐那样的女子,也只有你这样身份的人才能配得上。”

    洛晓雁听他语中带酸,又对凤康直呼“你”,完全没有尊敬之意,忍不住出声喝道:“知道这位是王爷,还不跪下拜见?”

    “洛侍卫。”凤康不悦地瞪了洛晓雁一眼,将目光转向刘鹏达,“你认为她是那种看重身份和地位的女人吗?”

    刘鹏达表情僵了僵,不无自嘲地笑了,“我倒宁愿她是。”

    如果她是,或许在他表明心意的时候,她会考虑到他将来可能中状元,对他另眼相看,而不是不动声色地拒他于千里之外。

    他那时糊涂,以为只要考取功名就有机会得到她。如今还在糊涂,妄图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身份和地位。单凭这一点,他就没有喜欢她的资格。

    他两句话就露了短,让凤康心中那丝压力散了个干净。思及自己方才竟在意这样一个狭隘的人,甚是无趣。便不再理会他,径直向学堂走去。

    “王爷。”刘鹏达转身,对着他的背影迅速说道,“知秋姐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你千万不要辜负了她!”

    “要如何对待我的女人,我心里有数,不劳提醒。”凤康脚步不停,淡淡地回了一句。

    洛晓雁看不上刘鹏达这不自量力强出头的德行,擦身而过的时候,送了他两道警告意味满满的眼风。

    刘鹏达苦笑地站了半晌,满心怅然地走了。

    洛晓雁没觉出凤康已经失了兴趣,唯恐他不明敌情,便主动跟他说了刘鹏达因为犯了避讳大忌而落榜,并且被停考一次的事。顺便把叶知秋给他泼水醒脑,还不计前嫌地请他到学堂当先生的事也说了。

    凤康听完略一沉吟,道:“既然他有才学,就让瀚之安排安排,下次大考照拂他一二。毕竟是知秋这里出去的人,说不定日后能为我所用。”

    “是,属下会提醒沈大人的。”洛晓雁恭声答应。

    两人说着话,挨个院子走访了一遍。学堂守门的人知道凤康跟叶知秋的关系,都笑着打招呼,并不阻拦。四处转上一圈,便到了学堂下课的时候。

    虎头远远地看见他,撇下几个朋友,飞快地跑过来,“姐夫,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你病好了?”

    “嗯,已经好了。”凤康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头,“几年不见,都长成大小伙子了。”

    虎头“嘿嘿”地笑了两声,便急着打听,“鸣儿呢?他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我急着赶路来见你姐姐,不方便带他。”

    虎头一直惦记着那个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小娃娃,“姐夫,他好吗?个子多高了?现在都读什么书?可学了拳脚功夫?”

    “这个……”凤康含糊了一下,“他应该很好,至于学问和功夫……这样吧,过些日子我叫人把他送过来,到时候你们当面探讨。”

    回来之后,他还没有见过鸣儿,不知道那孩子长成什么样子了。有七皇妹悉心教养,想必错不了。

    “那太好了。”虎头很高兴,“以前他总笑话我写的字难看,等见了面,我得让他瞧瞧我现在的字。对了,姐夫,姐姐说你去过很多番邦的地方,得空了你给我讲讲,也让我长长见识呗。”

    凤康含笑点头,“哪天有时间了,我们坐下来细说。”

    “行啊。”虎头见豆粒儿他们还在等着自己,便不跟他多说,“那姐夫你慢慢转,我玩儿去了。”

    凤康目送他跑远了,招呼洛晓雁离开学堂。走出一段距离,就听身后传来虎头和朋友的对话:

    “虎头,那个人不是王爷吗?怎么没见你给他下跪呢?”

    “我不认王爷,就认姐夫。”

    这话虽有不恭,可也听着亲切,不觉莞尔,“不愧是姐弟,脾气还真有几分像。”

    停住脚步,回头望了一眼,见那一群半大的孩子里依稀有几个熟悉的面孔,应是昔日里陪鸣儿玩耍的孩子。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他们就都长大了。

    “看来我错过了不少好时光啊。”他感触良多地叹了一口气。

    “主子,您说什么?”他声音太小,洛晓雁没听清楚,忙往前凑了凑。

    凤康收回目光,“没什么,知道她去哪里了吗?”

    洛晓雁自然知道他问的是谁,叫出暗中跟随的侍卫,询问了叶知秋的行踪,便引着他往牧场而来。

    刚刚入秋,牧草还没有变黄,如一条厚软碧绿的毯子,在视野之中无限铺展。清风吹过,水纹般一波接一波地荡漾开来。

    “这里养了多少牛羊?”凤康望着远处的山坡,那里有大群的牛羊在缓缓移动,恍若云团从天空降落在了草地上。

    “回主子,牛和羊各有近万只。”洛晓雁用手指点着,细细地给他解说,“山这边的牛羊是养来产奶的,山那边的是养来产毛皮和产肉的。”

    凤康微微扬眉,“为何要分开来养?”

    “叶姑娘说草种和水源不同,喂出来的牛羊也不一样。吃山这边的草比较容易产奶,吃山那边的草皮毛和肉质会比较好。”说完见他沉思不语,只当他对牛羊不感兴趣,又指着一个方向道,“主子,那边还有一个马场呢。”

    “哦?”凤康回神看了他一眼,“养的都是什么马?”

    洛晓雁对马颇有研究,一口气说了好几个马种,“有青背,龙驹,长鬃,雪蹄,还有啃不得从番国带回来的矮马。大部分是清阳府本地产的笨马,用来拉车运货的。”

    “啃不得?”凤康捕捉到这个字眼儿。

    这个名字洛晓雁已经喊习惯了,脱口就说出来了,见他面有迷惑,笑着道:“啃不得是番国的游商,叶姑娘叫他肯伯特。这个人说话南腔北调,口音很重,介绍自己的时候听起来就像啃不得,大家都这样叫他。

    叶姑娘农场里的有不少新鲜玩意儿,都是他从番国倒腾来的,那边就有一片葡萄园。再过十天半月,果子就熟了,第一年酿的葡萄酒也该出窖了。

    主子,不得不说,您回来得正是时候!”

    叶知秋给的那一叠图纸上有葡萄这一项,凤康带回来的那十船东西里,其中就有葡萄果酒和干制的葡萄,以及葡萄种子。听说她这里已经有了,心里有些悻悻的。

    不想再说这件事,便指着散落在草场上那些形状奇怪、带了四个长翼的房子问道:“那是什么?”

    “回主子,那是风车,碾磨草料和粮食用的。”洛晓雁虽然进到里面看过,却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理,只能简单说明,“是叶姑娘指点杜师傅他们做出来的,靠风来带动磨盘,不用人工操作。”

    凤康出了一趟国,见的东西越多,眼界越宽,就越觉得叶知秋待在山窝里能如此见多识广,实在令人惊讶又佩服。目光一扫,见挨着山脚有两排长长的房子,问道:“那又是做什么的?”

    “那是玻璃工坊。”

    “为何建在牧场深处?”

    “整个华楚国,会造玻璃的只有这一家。叶姑娘说匠人是王爷给的,造玻璃的技术也应该属于王爷。要不要推广,等王爷回来再说。所以把作坊建在偏僻的地方,免得别人来偷手艺。

    这边吹塑出来的器皿,除了用来装罐头和果酒瓶子,其他样式外面都没有。”

    凤康在番国见过不少玻璃制品,知道那是好东西。他已经打算退出皇位之争,到清阳府来做闲散王爷了,手里是该握着几样稀罕玩意儿。将来有什么事,还可以拿来跟朝廷讨价还价。

    如是想着,为自己的女人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感觉骄傲又贴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