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杰伦画传-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空。    当周杰伦穿武士装在舞台上出现时,全场尖叫声不断,歌迷高呼“周杰伦我爱你”的声音,几乎盖过了乐队重金属的声音。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全场气氛高涨,观众几近疯狂,有近百位的少女少男争先恐后拥向舞台,向他们心目中的偶像献花,使场内不时出现骚动。    周杰伦在温哥华停留期间,主办单位“宝岛影视”还特别安排一项“反飚车”的宣传活动,希望借助周杰伦青年偶像的良好形象,为年轻人树立“尊重生命、绝不飚车”的正确开车观念。    周杰伦的魅力,也唱翻赌城的天空!周杰伦一直很希望能在美国多开演唱会,一来可以把华人的音乐搬上国际舞台,二来可以学习些美国的流行音乐。    2004年 12月 28日,周杰伦在康州金神大赌场以一首《以父之名》拉开了世界巡回演唱会美东地区演出的序幕。     主办方对这次演唱会非常看好,为达高水平声光效果,主办者特别请到迈克尔·杰克逊的专任灯光音响团队前来操刀,软硬件一流,当然震撼。据主办方估计,可以容纳约8000名观众的金神赌场体育馆上座率超过九成以上,两场演出共有超过15000名的观众参加。    音乐声中,周杰伦身穿一袭黑色复古西装搭配水晶领带亮相,举手投足间都引起歌迷的尖叫与骚动。融入中国武术的舞台表演,更让美国朋友大开眼界,美国歌迷大喊“周杰伦,我爱你”,比起亚洲歌迷的疯狂毫不相让,不但尖叫分贝一波高过一波,且许多歌都从头唱到尾,挥舞荧光棒的手更是两小时没停过。    狂野的歌迷,整场唱和着周杰伦的歌,就连大屏幕上出现MTV的画面,也会引来高声尖叫,气氛沸腾。第一次到美国开唱,周杰伦成功证明了他“人气无国界”的威力。    2005年1月27日,在马来西亚巡回演出时,周杰伦还获得由马来西亚政府颁发的“模范青年”奖章,因为周杰伦常在歌曲里表达对父母与外婆的孝顺,马来西亚政府认为他足以为青年表率。这已是他第二次在马来西亚获得音乐以外的奖项,第一次是在2004年,他被马来西亚旅游部封为“马来西亚旅游大使”。


第六部分:我的地盘我做主人气无疆(2)…(图)

  周杰伦曾前往日本领取“日本音乐录影带奖”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当天颁奖典礼在世界各地的MTV频道播出,他的歌曲《可爱女人》是当天播放的作品,一播出立刻引起回响,英国MTV音乐台特地向台湾的MTV音乐台询问,希望唱片公司提供周杰伦的相关资讯、音乐,好让他们向英国的听众介绍。因此,唱片公司提供了中国风味的《双截棍》音乐录影带送去伦敦,趁势攻占欧洲市场。    周杰伦的音乐录影带《双截棍》在意大利MTV台强力放送,没想到竟然蝉联了四周最高的播放率。    向来不喜欢搭飞机、表明“坐飞机时间不能超过八小时”的周杰伦,破例愿意乘坐飞机去意大利“考察”自己专辑在意大利的反应。所以当别人告诉他:“飞到意大利要十多个小时喔。”他也不在乎的说:“是吗?没关系,我还是想去看看。”    除了在意大利引起注意之外,他的一曲《忍者》也吸引了日本人的眼光,朝日电视台“黄金传奇”制作单位跨海来台采访周杰伦。    周杰伦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歌坛上的李连杰”,将台湾音乐发扬光大。他的新专辑推出后,主打歌《最后的战役》横跨四大洲,在全世界20家电台首播,涵盖5亿听众。据HIT FM联播网表示,这是台湾歌手、亚洲歌手的第一次,结合四大洲共二十家电台,同一天全球首播同一首新歌。    周杰伦已经进军国际音乐市场,现今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将来非洲也能听到他的华语音乐。    而为了更好地进军国际音乐市场,周杰伦现在已经开始主动学习英语。公司方面也考虑给他找一个老外担任家教,以一对一的方式来改善他的英文能力。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周杰伦这几年在国外获得的奖项,你不能不承认,周杰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01年:  “第一届马来西亚红人馆颁奖礼”,《黑色幽默》一曲获得十大中文金曲与最佳作曲人奖。  “新加坡金曲奖”公布入围名单,入围最受欢迎男歌手、最佳演绎男歌手、亚太最受推崇男歌手、最佳新人、最佳唱片制作五项大奖。  “新加坡金曲奖”颁奖,获得全球华语歌曲最佳新人奖。    2002年:  “新加坡金曲奖” 颁奖,荣获亚太最受推崇男歌手、年度最佳畅销专辑(《范特西》)、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范特西》)、年度畅销男歌手与顶尖金曲(《世界末日》)等大奖,为最大赢家。  “第二届马来西亚红人馆颁奖礼”,《爱在西元前》获得十大红人金曲奖。  “MTV日本音乐录影带大奖”,获得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2003年:  “第二届MTV亚洲大奖”获台湾区最受欢迎歌手奖。  “新加坡UFM1003优势流行榜”,十大男歌手冠军。  “第十届新加坡金曲奖”颁奖,获年度畅销男歌手、亚太最受推崇男歌手、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2004年:  “第三届日本MTV音乐录像带大奖”公布入围名单,入围最佳BUZZ ASIA台湾艺人奖。  “第十一届新加坡金曲奖”颁奖,获十大金曲、最佳唱片制作与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第六部分:我的地盘我做主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随着周杰伦在乐坛地位飙升,他的歌吸引了无数歌迷,也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注意,2003年2月,周杰伦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继张惠妹、滨崎步之后,第三位出现在该杂志封面的亚洲艺人,被该杂志赞许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    《时代周刊》选择周杰伦是有道理的。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周杰伦便完成了从出道到成为巨星的历程——出道一年就在红馆开了个唱,从台湾,到内地、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所有最反映实力的音乐大奖他都拿遍了。但是,对亚洲乐坛的革命性颠覆并非《时代周刊》相中周杰伦的终极理由,对这一代亚洲年轻人的致命影响才是“周杰伦现象”的根本所在。    《简单爱》《双截棍》《半岛铁盒》《最后的战役》,问问身边15到25岁的年轻人,这些歌谁不会哼两句?有些家长甚至把买门票当成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奖励——在他们看来,这位不谈风花雪月、出身草根的新偶像显然是“有为青年”的代表。    然而,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周杰伦所代表的显然并不如此简单。在年轻人看来,听懂周杰伦唱什么并不重要,那种我行我素“酷”的态度才是他们最为欣赏的东西。这一点当然也受到了广告商们的亲睐,从服装、手机到通讯,尽管周杰伦演广告的天赋跟唱歌比显然差一截,但只要是他露面的产品就注定好卖。“跟周杰伦一样”,这样的错觉让很多年轻人沾沾自喜。    虽然周杰伦的英文很“菜”,但他想要进军国际的雄心,是一直有的。而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人物,这无异于宣告,他已成为国际知名人士了!他在亚洲乐坛“领军人物”的地位已确立起来    为了深入报道周杰伦,《时代周刊》杂志作了精心的准备,2002年11月特别从香港派了一组采访人员来到台湾,他们不只专访了周杰伦,还采访了发掘他的师傅吴宗宪、阿尔法唱片的总经理杨峻荣、MV导演邝盛、香港华纳音乐公司,以及周杰伦的妈妈、英文老师许淑秋、钢琴老师陈世光等人。采访小组停留了3天,用心准备了不少拍照使用的道具,光是在大安森林公园拍周杰伦打篮球的镜头,就拍了一下午。采访组甚至跟着他飞到香港、美国洛杉矶拍摄他演唱会上的英姿。    负责写稿的是与周杰伦年龄差不多的女记者Kate。她甚至还下场与他赛球,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谈话更轻松,让周杰伦吐露了不少心声。    当初周杰伦在得知要接受这个洋记者采访时,既惊喜又害怕。高兴的是,这是一种地位的肯定;担心的是,自己英语对答的能力并不好。后来听说有中文翻译,才安心不少。但周杰伦仍有点紧张,因为深知这不是一个小杂志,便特别谨慎地回答问题。    《时代周刊》为了说清楚他“这个上下门牙过度咬合、带有鹰钩鼻、下巴内缩的小子”,“是如何取代谢霆锋、华仔和张学友,而成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流行歌手的?”从周杰伦出道前后的历程切入,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这个腼腆的中国男孩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从参加“超猛新人王”节目出道的经过,到成名前如何蜗居在公司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为别的歌手写歌,从家居生活到音乐世界再到人生哲学,十分细致地描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羞涩男孩成长为天王巨星的历程,高度赞扬周杰伦虽没有显赫家史,却完全以自己的音乐取胜。该刊这样报道:“周杰伦平心静气地坐在那张皮沙发上,他说话简洁,回话也简短。没有了音乐,你眼前的这一个男孩,看似只想爬回沙发后方,蹲在他自己筑起的老窝内。他说,我的音乐应该像魔术,各式各样的魔术,有短短的、变化的、发展中的。他接着谈乐理、肖邦、谈大提琴和小提琴有何不同,谈中国的五音和西洋的十二音阶。‘这是我的魔术。’他说,眼睛诚恳地看着你,仿佛要你真正了解。接着,他放开心讲,说他很想交个女朋友,说他害羞时,常留长发盖住眼睛,以免被歌迷盯得分了神。”    专访中披露了周杰伦的心路历程,并表示他的最大武器就是音乐,也因为他的音乐魅力横扫港中台三地,使得男艺人如谢霆锋等纷纷转型成创作型歌手。台湾也因而逐渐取代香港,成为这两年华语音乐的重镇。该刊还认为,周杰伦是黄种人的希望,“某天或许可能荣登西洋排行榜!”    《时代周刊》还将他与已故“猫王”普莱斯利相比,指他们都是喜欢黑人音乐,同样突破音乐新领域。当中报道了一段网上Fans留言的事件,指有位六岁植物人小朋友,只有听到周杰伦歌曲才会有反应。    在《时代周刊》杂志的专访内容中,也“泄”了不少周杰伦的“底”。    周妈妈夸赞儿子:“他在学会走路前,就对音乐很敏锐。”周杰伦的高中钢琴老师陈世光也说:“杰伦十几岁时就有超龄本事,可以即兴表演。”周杰伦的高中英文老师许淑秋说:“当初我还以为周杰伦有学习障碍!尤其当周杰伦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很木讷,我以为他笨笨的。” 在MV导演邝盛的眼中,周杰伦和其他艺人比起来,主导性很高,而且愈来愈高!师傅吴宗宪也爽朗地坦承:“我的子弟兵比我有才华。”    周杰伦在接受《时代周刊》访谈时表示,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一个“diao”字,周杰伦说:“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无关乎任何宗教,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不要盲从他人,做自己。”    在台湾五、六年级生的眼中,“好diao”是个出现在年轻学生嘴里的口头语,在正式场合通常不轻易使用这样的字眼;而由他这位名人讲出来,反而有点趣味。或许在周杰伦的心中,并无这样的雅俗之分,“只要我喜欢,为什么不能讲?”周杰伦很自然地把他的口头禅挂在媒体访谈中,显见他是相当懂得做自己的人了。    在《时代周刊》对他专访后,其他英语主流媒体也纷纷对他进行了采访。《时代周刊》评价说:“周杰伦的音乐成功和出众之处,在于当他唱出歌中的那一丝痛苦、那一点渴望、那种需要你的感觉时,你相信了。”


第七部分:华丽的D调《D调的华丽》(图)

  文字、音乐、图片,三方位的结合似乎才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绪,对音乐,周杰伦是有天赋的,《D调的华丽》却是目前为止惟一的一部用周杰伦自己的思维做成的“写真集”,说是“写真集”是因为里面有许多周杰伦的照片,奢华和精致堪比明星们的写真集,然而里面却有许多周杰伦式的文字,图片和文字是非常传神的东西,如果你耳边塞上周杰伦的新歌,会不会有深入了解偶像杰伦的感觉。    出一本书是很多少年心中的梦,而完全由周杰伦主刀的这本书里,虽然我们自己所能获得周杰伦的资料实在太少了,都想更了解他一些,然而《D调的华丽》整体的构想满有意思的,里面不只有周杰伦自己的文字和图片,当看着杰伦满面皱纹的外婆慈祥地笑着站在周杰伦的身边,用文字告诉你“杰伦小时候,是我带大的……”,老人絮絮而朴实无华的语言,会不会令你想起,你自己也有这样一个亲人,纵然你在外人眼中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那个亲人也会拉着你的手,骄傲地对别人说一些只有她才知道的关于你的细枝末节。    或许正是这样吧,一个完整的人,不应该只是从他自身的角度去看自己,他的家人和朋友又是怎么看他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不同的背景,那些文字就是补白,让周杰伦在FANS的眼中血肉化起来,而不只是遥不可及的偶像之梦。《Part 1:Jay是这个样的》里面,便是让你从多角度去了解周杰伦的。而在Part 2部分,周杰伦则是回应他的家人,自己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有过什么样的童年,并许诺“我会听你的话”。Part 3部分是周杰伦简单地说着自己对朋友的理解,一件小小的往事,他都会记得很清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朋友是要交一辈子的。为了朋友,我可以付出,只要对他们有帮助。如果我的成功可以为朋友带来一些帮助,我是不吝啬地帮忙到底。因为我也是从默默无闻一路走来,才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对我来说,朋友是要交一辈子的。只要我好,也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当然我也可以不计酬劳,从密集的工作行程中硬空出两天的时间,尽管拍摄当天顶着烈日在街头流汗狂奔,且工作时数超长,也没关系。而且在拍片现场和导演交换意见、修改脚本,我也学到很多。”    似乎很少有明星愿意在媒体面前坦然公告自己的爱情,可能是害怕爱情会成为他们事业中的绊脚石。其实爱情是感情中很重要的部分,周杰伦便是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爱情观的青年,或许在“长辈”们眼中的他的想法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然而作为一个万人注目的天王巨星,能够坦然说出自己内心对待爱情的真实想法,这或许也并不多吧。周杰伦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浪漫的人,也想不出什么太浪漫的事情。最多就是为她写首歌,或是经过她家门口时买朵玫瑰插在她的信箱上,或是在她生日时买些烟火一起放。”似乎很多男孩也是这样做的,可能没有天赋去写歌,会把它换成情书。    爱情和婚姻是有机结合的,顺延着爱情法则,周杰伦也坦然相告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应该会是个晚婚的人,可能三十岁以后吧。对于婚姻,其实我有点恐惧,恐惧的不是对方而是我自己,我觉得我现在的心还定不下来,结婚又不是在办家家酒而是一辈子的事,当然也不想跟父母一样离婚,所以对于结婚的要求很高,在三十岁后,心境比较成熟了才适合走入婚姻吧。”晚婚似乎已经越来越多在成为年轻人的想法,而作为明星的周杰伦却并没有借用天皇巨星的模式去说:“男人应该以事业为重”,如果他这样说,或许我们便不觉得他可爱了,反倒有一股子虚伪的气息。没有经历过婚姻的年轻人,都会对婚姻有着莫名的恐惧,即使他是一个明星也不例外,或许娱乐圈的纷纷扰扰,更令他对爱情和婚姻有多一些的忧郁吧,等到成熟点再去思考婚姻,是对自己的负责,也可避免伤害别人吧。    无论怎么样,周杰伦最爱与歌迷沟通的依旧是他的音乐,在《D调的华丽》Part 5,谈的就是周杰伦对音乐的理解,即使他是一个万人喜爱的音乐创作的实力派偶像,在他的心里,也有自己喜欢的作曲家,“最欣赏的作曲家有肖邦、李斯特、拉贺曼尼诺夫,其实还有很多人啦,我一时想不起来,这些人的曲子我都弹过,我都非常喜欢。”周杰伦用“音乐中毒”来形容自己对音乐的喜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就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周杰伦更希望自己的音乐精神能够在人群中不死,希望多年后依然有人记得他的音乐,因为他的音乐代表一个时代性。    每个偶像的成长,都会在他身上发生许多异乎寻常的事,周杰伦自己又是怎么看待那些在外人眼中非常奇妙的经历的呢?Part 6《光环的背后:Jay式魅力》,周杰伦告诉你他自己的想法:“做音乐的过程其实是很苦的,但当成品出来时当然很快乐,若能被大家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