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佛看到一切众生皆成佛,我们看不到?佛把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佛说「相随心转」,我们是什么心?轮回心,轮回心看佛菩萨也是凡夫,所以一般人对佛菩萨一点恭敬心都没有。我们在许多地方见到,有人将佛菩萨的头,我们中国许许多多石窟里面的造像,他们佛像搬不回去,把佛的头、菩萨的头取回去,供在那边当艺术品欣赏。造罪业!佛讲的话没错,愚痴!我们造佛像、画佛像,诸位要晓得,不可以画半身像,画半身像不恭敬,有上身没有下身;造像、画像,画佛菩萨像要画全身的像,这是恭敬、完整、圆满。所以,在在处处教导我们修什么?修敬,诚敬,希望我们对佛菩萨这一分诚敬的心,能够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都要修诚敬,这正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条教给我们「礼敬诸佛」,诸佛,诸位要晓得就是一切众生。佛为什么看到诸佛?佛是用佛心看,就是相随心转,境随心转。你的心是佛心,看一切万法都成佛,都是佛,而且是本来成佛;我们今天不是佛心,不是佛眼。可是你要晓得,佛心是我们的真心,佛眼是我们的真眼;我们今天轮回心,轮回心是妄心,不是真的。宗门里面所谓「本来面目」,轮回心不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如来果地上的面目。我们是妄心把这个境界转变,所以见不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道理在此地。
  佛所说的话高明的地方,令人佩服的地方,不是说叫我们听他的、遵守他的,不是的。佛说出来之后,叫我们去证实,你要不相信,你可以自己证明。这就是信解行证,你自己可以证实,证实佛所讲的是事实真相,不是理想、不是推测。他所讲的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要一心,一心是真心,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用真诚心,不要怕别人用虚妄心来欺骗我们,不怕。你用真心,人家用妄心对你,你立刻就觉察他那个心是妄心,他不是真心。他有没有真心?有。真心在哪里?妄心的背后是真心,所以我们对他还是尊敬,我们不看他的妄心,我们看他后面真心,他很可爱,他很值得尊敬;所以我们瞻仰,瞻仰他的性德,眼前所造那是假的。佛在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执著虚妄相,最好也不要分别虚妄相,我们真诚、清净、平等、觉就现前。所以在这段经文里,我们晓得应该怎样学习。下面一段「总显德行因缘」,这里面也分三小段,前面这一段「离障见净」。
  【此诸众会。已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摧重障山。见佛无碍。】
  这经文好。刚才说了,你要见到真实的境界,《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必须要离障。现在为什么见不到诸法实相?你有障碍,所以叫你离障,你就见到清净法界。『障』是烦恼障,『垢』是所知障,烦恼就是是非人我、贪瞋痴慢,这是烦恼,所知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实在说是你错误的见解。这两种障把我们的心性障碍住,就好比眼睛,眼害了眼病,眼睛有病,现在医学里面讲白内障,眼有翳看东西看不清楚。佛用这个来做比喻,烦恼、所知这两种障碍,障碍了我们的见性,所以我们看这个世界看不清楚,看不到事实真相。你看错了,当然你的思想就错误,见解错误,你就会说错也会做错,怎么能解决问题?前面这段经文里面启示我们,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家、是自己,这样所有一切的障碍、冲突、误会全都消除了。宗门叫明心见性,净土叫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么一桩事情。我们自己第一个大难关,执著这个身是我,有了「我」跟别人就对立,相宗里面说「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从哪来?从我见生起来,只要有「我」这个执著,四大烦恼就起来,这是烦恼障的根本。我们每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这里面产生见闻觉知,你要是分别这些东西、执著这些东西,就变成所知障。
  所以说『一切』,一切里面讲的有俱生的二障、分别的二障。俱生二障不是这一生的,烦恼习气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在阿赖耶里面薰习成强有力量的种子,这些种子天天在造业,造业哪有不受报的道理?所以佛在此地劝我们要离开,华严会上的这些人,参加法会的人都已经离障,他们已经离开了。他们见到世尊这个广大的法会,我们今天见不到是因为我们有障,他们能见到他们没有障。华严法会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尘说刹说,永远无间说,华严法会从来没有停止过。诸位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二七日中所说的《华严经》,二七日中向我们报告有这么一桩事,是这个意思。毗卢遮那佛给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从来没有中断过,我们知道毗卢遮那佛不中断,阿弥陀佛又何尝中断过?不但阿弥陀佛没有中断,释迦牟尼佛又何尝中断过?诸位细细去体会这个意思,你能够体会得几分,你这一生受用无尽,你就得真实的受用。
  『余习』,「习」是讲习气,二障的习气有粗有重,习气难除。佛在经里面,当年他的学生弟子当中,也都把这些事情表演出来给我们看。我们要知道他们是表演的,表演得很逼真,让我们在这里面体会什么叫习气,习气何以那样的难断?佛在经上讲「毕陵伽婆蹉尊者」,这是佛的弟子,毕陵伽婆蹉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余习」,就是此地「及其余习」,就余习这两个字。《法华经》里说过,他过去曾经五百世为婆罗门。我们知道古印度阶级观念很深,婆罗门这个阶级是社会上最高的阶级,刹帝利还其次,刹帝利是王族,他比王族还要高,这一类是修行人,用现代话来讲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印度古时候,尊崇道德、尊崇学问跟中国人一样。所以在中国,你看看自古以来,我们对孔子、对孟子、对老子、对庄子,他们在人们心目当中受到尊重敬仰远远超过帝王,印度人对婆罗门的尊敬亦复如是。这一位尊者,毕陵尊者有修养、有德行,他五百世都转生在婆罗门当中,不容易;换句话说,生生世世持戒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你才能够保住人身,才能够得富贵。因为时间太长了,於是养成一种习气,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毕陵长老常常患眼睛的毛病,也就是眼睛不太好,看东西看不很清楚,常常到外面乞食,要渡过恒河;恒河当然有很浅的地方。他渡恒河的时候,他在恒河水旁边弹指叫恒河的龙王(我们中国人称龙王),叫恒河的水神,叫她:小婢,你暂时把水停下来不要流,让我过去。恒河的水神,我们中国叫龙王,常常受毕陵长者的气,看到她叫她小婢,婢女是家里佣人,恒河的河神是女性的,所以叫她做小婢。有一天恒河神遇到世尊,向世尊告状:你徒弟常常骂我,叫我小婢,骂我。佛就叫著毕陵长者:你要向恒河神忏悔,致歉。於是毕陵长者就到恒河神面前合掌给她问讯,他说:「小婢,你原谅我,你不要瞋恨,我现在向你忏悔。」还是叫她小婢。世尊就讲这是余习并不是恶意,他是一个富贵人家,家里佣人用惯,所以常常这种口气,并没有恶意,也不是骂你,是他一个习气,说明这么一桩事情。他这个动作就引起同学们大笑起来,说明习气很不容易改。
  还有一桩事情,这是说到迦叶尊者,这些掌故我们也得要晓得。迦叶是定功很深的人,在同学当中禅定的功夫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禅宗是他承传下来,他是禅宗初祖。传说里面说,香山大树紧那罗王弹琴,音色弹得非常之好,禅定功夫第一的迦叶听到这个琴声,不知不觉跟著它的节拍跳起舞来,「迦叶不安」。这什么原因?都是习气,无量劫来喜欢音乐、喜欢跳舞,听到这个音乐,不知不觉他就起舞,说明习气难改。佛的弟子当中,实在讲每个人都有习气,习气都不一样。这种示现告诉我们有这么一桩事情,但是也并不是非常严重,当然障道,只要我们有警觉性,虽障道也不会产生重大的障碍,尤其是修学念佛法门。所以这个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用意很深很深。如果不是修念佛法门,这些习气决定障碍你明心见性,但是不会障碍你往生,为什么?往生净土只要伏烦恼,不要断习气,只要把烦恼伏住就行了;烦恼只要不起现行,没有不能往生的。
  但是华严会上这些人,他们已离一切烦恼,烦恼障、所知障都破了,习气也逐渐消融,所以说『摧重障山』,重障就是讲烦恼、所知,我们一定要重视。每一位同修都希望我们将来往生自己有把握,能够预知时至,能够不生病,自在往生,最好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佛都来迎接。能不能做到?能。我们看看《净土圣贤录》、看看《往生传》,以往的人做到不少,眼前我们听到念佛往生、看到念佛往生的人也不少。都是真实的事情,让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为什么他们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原因何在?他们把烦恼断了,所以他做到;我们烦恼习气没断,所以做不到。虽然念佛,问你往生有没有把握?没把握。如果我们不在这个地方反省,不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恐怕这一生要错过。错过了这一生,下一次再遇到这个机会,难!不晓得要到哪一生、哪一劫。绝不是说来生再得人身又会遇到,没那么好事,很不容易遇到。开经偈上所说的话是真话,「百千万劫难遭遇」,你这一生机会错过,你要再等到百千万劫,你才再遇到一次,你才晓得这个事情好难。
  诸佛菩萨慈悲、殷勤恳切劝导我们,不要把这个机会错过,一定要断烦恼。要断烦恼,要改变我们的观念,我们平常一般错误的观念,天天念什么?念自己,念自私自利,念利己损人,他念这个;念贪瞋痴慢,念是非人我,你观念里是这些东西,这叫造业!这种念头起来是意业造业。意造业,口就造业,身就跟著造业,所以虽然念佛、虽然学佛,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要知道我们的病根在哪里!怎么办?佛叫我们把念头转过来,经上常常讲「六念」,这是佛提示我们、教给我们,「念佛、念法、念僧」这是念三宝,三宝要知道从形相上的三宝能够融会到自性三宝。自性三宝,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讲,「觉正净」这是自性三宝;觉是佛宝,正是法宝,净是僧宝。《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那就是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清净平等觉也是三学,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这部经里面就是讲三宝、三学。佛教给我们念佛、念法、念僧,你要懂得怎么念法;念觉正净,念清净平等觉,你就没有念错了。
  除这三条之外,佛教给我们「念天」,念天念什么?天代表十善业道,生天都是修十善业道,教我们念天就是念十善。色界天除十善、禅定之外,还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以念天的意思就是教我们念十善、四无量心,你常常念这个。再下面教给我们「念戒」,念戒的意思就是守法、守规矩。最后一条教给我们「念施」,施是布施,布施的意思教我们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布施是放下,这些虚幻不实的东西不要放在心上,恢复心地清净平等觉。六念,要把观念转变过来,这个「重障山」你才能够把它摧毁。这桩事情佛只能告诉我们,把这个道理、事相、缘由给我们说明白,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自己,佛菩萨帮不上忙。佛能够帮助我们的,诸位要晓得是开示,佛只能做到这里,悟入要靠自己,佛不能帮我们悟,不能帮我们入,入就是证;悟入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一定要懂得。佛对我们的加持就是开示,为我们讲清楚,为我们表演出来,做给我们看。我们看了、听了要觉悟,要改习气、要改毛病,这样子『见佛无碍』,你才见到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清净法身。你能见到法身,报身、应化身当然都见到,哪里有障碍?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於劫海中修菩萨行。以四摄事而曾摄受。一一佛所种善根时。皆已善摄。种种方便教化成熟。令其安立一切智道。】
  这一段是讲与会这些大众,他们自己本身具备的条件是断烦恼,这才能见佛。我们不断烦恼,天天面对著佛像,也没有见到真佛,一定要断烦恼你才能见到真佛,因真。这一段讲缘殊胜,『如是皆以』,「如是」是指与会这些大众。换句话说,你六根接触佛法能够生欢喜心,你能够懂得,你能够体会,你与佛有缘;这个缘是过去生中所结的,就像《弥陀经》上所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每一个念佛往生的同修,过去生中无量劫来,都跟阿弥陀佛、都跟净土的经论结了殊胜的法缘,这一生当中成就了。也许要问:何以在这一生成就?为什么过去遇到的时候没成就?这个道理要懂得,过去遇到的时候,你的烦恼习气没有放下,所以没成就;这一生当中遇到,你如果不能将烦恼习气放下,你这一生还不能成就,再等下一次,只好如此,事实也是如此。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这一生当中要下一个狠心、下一个决心,放下!放下是非人我,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一切的成见,一心念佛,这才能往生。《无量寿经》给我们讲,往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叫发菩提心?我前面讲的那就是菩提心,心量拓开,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菩提心;对人、对事、对物再不要用小心眼,你心量拓开,念佛决定得生净土。
  这些都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之时,於劫海中』,劫海是讲时间之长,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毗卢遮那佛,『修菩萨行,以四摄事而曾摄受』。毗卢遮那佛跟他们结了缘,诸位要知道,跟他们结了缘,今天我们在此地读《华严经》,也跟我们结了缘,我们法喜充满。「四摄」,这是佛在行菩萨行的时候,接引众生的方便。第一个是「布施」,布施是结缘,你要不肯布施,你跟众生没有缘,结缘重要;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有智慧,第一个跟众生结缘。第二个是「爱语」,爱语就是接引众生目的,我们接引众生目的是什么?爱语就是关怀他、爱护他、照顾他,爱语是这个意思。爱语不是说些好听的话,甜言蜜语,那你就搞错了。爱护他的话,骂他,呵斥他,教训他,都是爱语;不见得爱语都是好听的话,有些话很难听。父母教训儿女,呵斥骂他是爱他,别的小孩犯错,他为什么不去骂他?你犯错,你的父母为什么骂你?父母爱你,那叫爱语。学生有过错,老师呵斥是爱护他,不是他的学生,他才不管他。一定要懂这个道理,爱语的意义要明了。
  第三个是「利行」,行是我们的造作,所有一切的造作决定是利益众生,这是真正将众生安立在善处。诸位要以智慧、以理性细心去观察,释迦牟尼佛一生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他的行为表现的是什么,我们能体会到吗?他那种生活的方式,是帮助一切众生安立在至善之处。我们中国圣人曾经讲「止於至善」,可是止於至善具体的方式,止於至善的落实,没有详细给我们说出来。虽没有明说,佛菩萨、大圣大贤做出来给我们看,我们有没有能够看出来?有没有能够体会到?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真的只是一句话,他做到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看看他的生活,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过得多自在、多幸福、多美满!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自在;身没有负担,没有压力,身自在;身心自在这叫大自在,真正的幸福美满。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生活状况,心有忧虑,每天患得患失;身体有压力、有负担,生活在忧虑、恐怖之中,前途一片黑暗,哪来的幸福?自己这一生为什么活的?不知道,真正叫醉生梦死,这一生糊里糊涂过了,你说多可惜!
  学佛,实在讲是学个明白人。佛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还能不觉悟吗?至少我们看到佛这个样子,要能体会到知足常乐。我们在这个世间,很多人遇到我都跟我诉苦。有一次我记得在台北坐计程车,计程车司机跟我诉苦,日子难过。我问他:你一个月收入有多少?你养家活口够不够?他说:够了,能过得下去。我说:能过得下去,你就很快乐了,你为什么还苦?家里太太小孩,看到市场上新的产品,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又想隔壁邻居过得比我好,我们至少要赶上他。俗话讲「人比人,气死人」,什么原因?不知足,我就告诉他:你的苦是从这里来的。假如你知足,你不就快乐了吗?我举个例子:你家里买个电冰箱,电冰箱好好的保养至少可以用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