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生天哪些条件,佛可以教给你,你要具足这些条件,你决定生天。
  如果你更能觉悟,天寿命虽然长还有到头的时候,到头还要搞轮回,不究竟。如何真正能够得到长生不老,不生不灭,你有这样大的眼光,有这样大的志向,佛教你,确确实实有不生不灭,不是假的。不生不灭跟生灭和合,不生不灭实在讲,就在你身上就可以证明。你的六根根性是不生不灭,你能够用根性,放下生灭的根尘,你就得不生不灭,诸位要知道,放下根尘就是放下六道、放下十法界。一个会用根性的人,这个人已经在一真法界,跟诸位说,理事、性相都不生不灭了,那真不可思议。所以佛为一切众生说法,你看看他多自在,不像我们凡夫,凡夫是什么?一定要他往生,不往生不甘心,烦恼、忧虑。佛跟你不一样,佛度众生很有耐性,看你这一生心量很小,让你小成就,再等你来生;哪一辈子你的心量大了,再不断帮助你提升。佛不是把众生抓到,马上叫你成佛,佛有这个心,办不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要消业障,众生要提升境界,总得慢慢的来。
  我们一会当中有一些根性利的,那是过去生中善根成熟,也不是几句话他就能够觉悟;几句话觉悟,善根成熟了,久远劫所修的。这一生当中善根不成熟,怎么说,一切诸佛来给他说,愈说他愈糊涂,他不会觉悟。所以我们了解一切众生的根性,知道自己应当用什么方法去帮助他,让一切众生跟我们相处都皆大欢喜。我们看他造恶业,看他要堕阿鼻地狱,那有什么法子,非堕不可!虽有大慈悲心想帮助他,帮不上忙,在这种情形之下怎么办?合掌,阿弥陀佛!让他听进去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就帮了忙;他阿鼻地狱罪业受满,无量劫之后因缘成熟,就凭耳根里一句阿弥陀佛,他必定会念佛往生净土。对於造作恶业要堕地狱的众生,佛菩萨也有善巧方便,这才真正是「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佛菩萨帮助人,完全看众生根性成熟多少,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否则的话,你度众生就生烦恼,为什么?你是用感情,不是用智慧。恨不得一下就叫他成就,实际上讲自己还没成就,希望别人成就。看看别人都不能接受,不能成就,赶紧回来先成就自己,这才是聪明人。《华严经》经文长,内容丰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真的是一生学不尽、用不尽。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七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107
  请掀开经本第六十三面第四行,这一段讲的是三禅天:
  【复次清净慧名称天王。得了达一切众生解脱道方便解脱门。最胜见天王。得随一切诸天众所乐如光影普示现解脱门。寂静德天王。得普严净一切佛境界大方便解脱门。须弥音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净念眼天王。得忆念如来调伏众生行解脱门。可爱乐普照天王。得普门陀罗尼海所流出解脱门。世间自在主天王。得能令众生值佛生信藏解脱门。光焰自在天王。得能令一切众生闻法信喜而出离解脱门。乐思惟法变化天王。得入一切菩萨调伏行如虚空无边无尽解脱门。变化幢天王。得观众生无量烦恼普悲智解脱门。星宿音妙庄严天王。得放光现佛三轮摄化解脱门。】
  这一段总有十一门,有十一位天王来表法。第一位他所得的是『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一切众生解脱道方便解脱门』。这是清凉大师所说,「即寂普现,名为方便。说即是道,由说入佛解脱海故。」这话说得很有道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何以能够普现?普现正像《普门品》里面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现什么身,这叫方便。随类现身,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寂静」,佛在经论上常说,禅定能够发通。所以有一些人为了要求神通而修禅定,能不能得神通?能得到。我们一般讲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乃至於神足,神足就是变化,都可以能够从定中得到;可是不能得漏尽通,这一点诸位要晓得,漏尽通一定要智慧。天人有报得的五通,可是无论是报得,无论是修得,修得,清净心是第一个条件,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但是总不离清净心,你神通的能力才能够现前。而佛不赞叹神通,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晓得。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无漏智慧,所以佛赞叹涅盘,赞叹菩提,赞叹无漏智慧。得无漏智慧,当然你的能力,六通的能力都具足,这叫方便。佛法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门是什么?是手段,现在人讲手段,帮助众生、度化众生的手段;你要没有这个能力,怎么能帮助别人?
  由此可知,戒定慧三学重要,不能离开这三个原则。为众生说法就是道,这是解释什么叫「方便道」。方便道三个字,它真正的意思就是,我们常常在讲席里头所说,随机应化,随类化身是方便,随机说法是道。你所说的一定要契机,他能够懂、能够信、能够理解、能够奉行,也就是说你所说的他能做得到;如果说的他做不到,那也等於白说,那就不叫道。由道他才能契入,入什么?入一真法界。「入」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见性、明心见性,见性就是入。见性,这个性就是一真法界,法性就是一真法界。所以叫解脱,解是解开六道、十法界的缠缚,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这叫解脱。道是个方法,由这个方法得到解脱,脱离十法界,入一真法界。
  这是於体用障碍里面得解脱,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之后,从哪里学起?也就是说菩萨这个法门,我们如何来学习?一定要认真的修学、要了达,「一切众生」是指九法界一切众生,各个众生善根习气都不相同,所以出离三界、十法界的途径也不一样。在我们现前末法时期,我们自己本身根性很差,我们自己要承认,我们的环境不好,居住的环境、修学的环境都不好。怎么说不好?诱惑的力量太大,我们六根所接触外面的境界,都会叫我们起心动念,都会叫我们生烦恼;动感情、生烦恼,破坏我们修学的功夫。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想帮助自己、想帮助别人,还得依古大德的老办法,找一个清净的所在,远离城市,得用这个方法,叫真正修行。因为我们会受环境影响,那就不能不选择环境,人迹少的地方,树木多的地方,找一个山明水秀的所在,人迹罕到之处,在这个地方建个小茅蓬、建个小道场,大家在一块清修,这个对於自己真正有帮助。我们不能够观机,也没有办法说法,那怎么办?念佛法门就好,学古来祖师大德的念佛道场,念佛道场不讲经、不说法,二六时中一句弥陀念到底,是正法道场。人少不要紧,个个有成就,只要能够坚持下去,维系这个道场,必定有成就,必定能感动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真正修行人他会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读天王他得的法门,有所感触。
  第二尊,『最胜见天王,得随一切诸天众所乐如光影普示现解脱门』。前面第一位他是了达一切众生,那个范围大。最胜见天王是随一切诸天众,诸天众范围就很小,大概都是指三禅天,所以范围很小。三禅在我们六道里面,世尊讲是最乐的一个处所,六道里面最快乐的地方是三禅。可是那个境界,也是《金刚经》上所说「梦幻泡影」,不是真的。这个范围小,意义也比较浅显,不像前面能够普现,实在讲相当於我们现实的环境。可是他得法里头「光影」两个字重要,「因光发影」,光跟影是两桩事情,光是能照,影是现前。佛经里面常说,一个是水,水在平静没有波纹的时候、没有污染的时候,水平像一面镜子一样,能把外面景象照在其中,我们称为倒影;另外一种我们常常见的镜子,古时候的镜子跟现在不一样,古时候是铜镜,铜镜磨得很光能照,当然没有像现在镜子照得这么清楚,但是不管照得再清楚,它也是影像。诸佛菩萨知道诸法实相,所谓是「相有体无」,相确实是梦幻泡影,体是什么?体是真如自性;自性是空寂的,所以叫六根接触不到。
  这个境界,我们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学习《华严》、学习《无量寿经》,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到这个境界,纵然不能体会得很深,也都能够有浅显的体会到。这个体会你如果会用,用得得法,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对修学,带来很大的利益;利益就是你逐渐看破,你能看破你自自然然就放下,一丝毫勉强都没有。你能看破一分,放下一分,你就自在一分,幸福一分,功德利益立刻就能现前,於是就能够学到像诸佛菩萨一样的随缘度日。能随缘就自在,我们能够学会随缘,也叫「普示现」,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应当要懂得学习的。尤其是在帮助初学的人,普示现就是给众生做好样子,做好的表率,这是做给别人看;我们生活是给别人看,我们工作是给别人看,我们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给一切众生看,叫示现,普示现。我们在这里面很勤奋的工作,绝不懈怠、绝不堕落、绝不消极,但是知道一切相是虚幻的。为众生我们积极的帮助人,虽帮助人自己心地清净,自己身心都不染五欲六尘,都不染世出世法,这就是解脱门。
  『寂静德天王,得普严净一切佛境界大方便解脱门』。「佛境界」有两种:一个是从如如法性上说,是佛所证的,体性就是自性,这是能现境界的,禅宗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从这个地方说的;第二,虚空法界、诸佛刹土,是如来与法身大士教化众生的境界,也叫佛境。可见佛境界,一个是讲自受用,一个是说他受用。自受用是寂默的自性,清净无为,《仁王经》上跟我们讲五忍,佛住寂灭忍。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佛是常住寂灭忍,并不是说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他就离开自己契入的境界,那我们就想错了,他永远自住他所契入的境界,经上也常讲「三摩地」。现身说法是他受用,现身说法妨不妨碍自住三摩地?不妨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不思议的境界,我们没法子想像得到。可是我们要学,要知道如何去学法,先把境界搞清楚了。下面再说,庄严清净也有两种: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是庄严如如法性,庄严自性;佛以六度万行、以普贤十大愿王,化导一切众生,这也是庄严,庄严佛所摄化的境界。这两种无碍,叫「大方便」。我们今天确实是有妨碍,我们想自己身心清净,就不能帮助众生;如果帮助众生,自己身心就不清净,就会惹很多很多烦恼。诸佛菩萨有本事,帮助一切众生,不失自己的清净心,这高明,这种方便叫大方便。
  其实我们能不能学?能学,只要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锻炼就是真修行。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烦恼,你要晓得烦恼从哪里生的?实在告诉你,我们自己的六根不会生烦恼,外面的六尘也不会生烦恼,《中观论》上讲得好,「诸法不自生」,我们六根怎么会生烦恼?所以你要想想,烦恼到底从哪来的?我的根也不会生,外头尘也不会生,根尘相接触,烦恼从哪里来的?我们有没有认真从这里去思考过?譬如我眼见到这个是色相,外面色相是眼根所对的,起了贪爱,贪爱是烦恼;起了憎恚,讨厌他,也是烦恼;有这个现象起来,你就回光返照,喜欢、讨厌从哪里生的?是不是从眼生的?是不是从外头境界生的?眼不会生,境界也不会生,它从哪里生起来的?佛给我们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也不是自他共生的,也不是没有缘故而生的,「是故说无生」,这给你讲真话。可见得起心动念根本的原因是无明,无明妄动,惹来这些麻烦,这些麻烦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所以想叫妄想,为什么称为妄想?根本就是假的,连边际都找不到,它怎么不叫妄想?了解事实真相,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生智慧;内心里面如如不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住在大定之中,住大定就是住自性之中。自性之定叫自性本定,《楞严经》上讲「首楞严大定」,诸佛如来、法身大士都是自住首楞严大定,自住性定。
  我们搞清楚了,什么叫自住性定?原来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是自住首楞严大定,这就是常住真心。帮助一切众生,《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心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这个我们要学,我们要学应,他有感我们就有应,应是帮助他。「应」里面这就有动,你示现动作给他看,这是动;你为他讲经说法,这也是动。动,心有没有乱?没有,心没有动,佛心不动,诸位要晓得,我们的心也不动。真心动了,那就不叫真心,自性动了还能叫自性吗?佛不动,我们也不动,佛从体起用,我们也从体起用,实在讲哪有两样?差别在哪里?差别在迷悟,佛悟我们迷,除了迷悟之外,真的找不到差别。换句话说,诸佛菩萨悟的是什么?悟的是了达一切境界的真相。真相是什么?梦幻泡影,知道外面相是假相,这是悟了。我们迷了,是把假相当作真相,当作真的,认真了,於是烦恼就起来;你把假的当作真的,你烦恼就起来。诸佛菩萨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不生烦恼,他生智慧,就这么个道理。诸佛菩萨的生活自在美满,我们的生活苦恼艰难,都在一念迷悟之间。
  佛法最重视的就是开悟,可是悟绝不是常常听讲经你会开悟,听讲经是指出一条开悟的道路,你要懂得这个道理,必须要自己认真去做,你才能够真的悟入。悟有解悟、有证悟,证悟才管用,解悟不管用。解悟说起来头头是道,你都明了,你自己做不到,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是生烦恼,不生智慧,你没有得到受用;换句话说,将来该怎么轮回还是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不能解脱,要契入境界才管用,叫证悟。证悟一定要通过修行,把我们错误的观念放下,这就是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错误观念要舍弃、要放下,保持身心清净。古人有一个比喻,这个比喻要很细心去体会,譬如照镜子,面对著镜子的时候,就好像接触一切众生,我们要现相,要说法帮助他,虽然现相说法帮助他,心地里一尘不染。为什么会一尘不染?知道是空的,三轮体空。我们自己现的相是假的,对方一切众生相也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就不会沾惹;不会再在一切现象里,自己现的现相,众生的现相,你就不会在这里面起分别、起执著,这叫真修行。你把那些错误的观念、错误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舍弃,也能像诸佛菩萨一样住在自性本定之中,首楞严哪个没有?个个都有。首楞严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究竟坚固的大定」,这样我们才得到真正的受用。这两种境界没有障碍,称为大方便。
  『须弥音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这是真正大慈大悲的流露,众生起惑、造业、受报,无量劫来流转生死;生死就是指六道轮回。菩萨悲心怜悯这些众生,众生苦;悲是拔众生之苦,慈是与众生之乐,众生沦落在哪一道里面,菩萨都愿意到这一道示现同类身去帮助他。就像地藏菩萨一样,他老人家发心,永做幽冥教主。「幽冥」两个字范围很大,我们不要把它看窄小了,幽冥大概是饿鬼道、地狱道,没错,那是幽冥;六道统统是幽冥,你无明没破,没破无明就是幽暗,你还迷惑颠倒,冥顽不灵,所以必须要晓得六道统统是幽冥。不过在这里面生死轮回,受这些苦难,有轻重差别不同:三善道受苦比较轻,三恶道受苦比较重。诸佛菩萨、法身大士大慈大悲,不舍众生,随著众生的生死流转,他到这个地方来示现,来教化众生。「永流转」,众生无边,烦恼无尽,这叫永流转。我们在此地要学菩萨的大悲心,也能够不舍一切苦难众生,这是我们要学的。这一点说实在话,我们佛门同修,真的比不上天主教的这些修女、神父,我们不如他们。许许多多很苦的地方,很偏僻的地方,他们能够发心去,到那个地方建一个天主堂,帮助那些苦难众生,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我们要到那里去弘法,先得打听打听那个地方,生活环境怎么样,如果太苦不想去。的确我们不如别人,我们要向人家学习,我们还是有分别、还是有执著,自私自利没有舍弃。虽然想帮助别人,可是还要保持自己生活一个相当的水平,不能跟一切苦难众生过同样的生活,我们没有放下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菩萨不舍众生,不但人间生活困苦的地方他不舍弃,饿鬼、畜生比人间苦多了,阿鼻地狱极苦的地方,佛菩萨也现身,也在那里帮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