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生,他也不愿意证果,他发的是什么愿?我生生世世都要到这个世间来当法师,这个好,不错。诸位要晓得,偏在愿上容易生起感情,落在情识里面,必定随业流转。理要清楚,要圆融。任何一个法门都圆满含摄一切法门,《华严》如是,《般若》也如是,《无量寿经》也如是,乃至小本《阿弥陀经》也如是。菩萨修学,圆融他才相应,与法性相应;法性是二空真如,也就是说与空性相应,这是宗门里面常讲的「三轮体空」,不著人相,也不著法相,这样才能相应。
  然后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处,任何一个法门里面都能保持定慧等学,不偏重在定,也不偏重在慧。向诸佛如来学习,他们是在果地上,我们今天是在因地初学,一定要懂得万行因果,如佛一样。佛、菩萨出现在世间,为一切众生表演成正觉,为一切众生表演一个高度智慧的人、圆满觉悟的人是怎样生活,是怎样做他的工作,是怎样於日常生活当中处事、接物、应酬都能得大自在。果地上的,如此经所说心地,这个心地清净光明,这就是宝地。任何场所当中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与广大群众接触没有畏惧,这个就是「坐师子座」。生活是社会大众生活的榜样,这就是典范生活的建树,宝树的意思。你在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你在这个行业里面有所建立,也是宝树的意思,足以为世间人的好榜样、好模范。无论自己住的是什么房子,都是平等的大慈悲,念念想到一切众生,这就是慈悲覆育。我们在经典上看到,或者是在一些道场上看到,道场的种种庄严,这些庄严具有时候还有那么一点模样在,甚至於布置得美轮美奂、富丽堂皇,让人家走进道场像走进一个博物馆一样。可是事事物物表法的意义,懂得的人很少,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佛法修学上得真实受用就少了。
  讲堂的设施、座席都是宝座,主讲的人这个座是宝座,听众的座也是宝座。维摩居士讲经,听众一万个师子宝座,说者、听者都不可思议。宝座高广有没有大小?在事上讲可能有大小,在理上讲没有大小。事上讲是阶位不相等,譬如我们讲十住菩萨、十行菩萨、十回向菩萨、十地菩萨,地位不一样,应当是随他自己的修证这种功夫高下不相等,这是从事相上说。从理上来说,实在讲没有大小,也没有高下,可是在相上有,相上是诸佛菩萨随类化身。身相可以随类化身,当然依报也要随类,不能说正报随类,依报不随类,那个讲不通,依报随著正报转那就不好讲了。所以世尊在我们世间示现在菩提树下成道,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哪里?铺的是草座,地下铺的是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铺一个草座,我们凡夫看的。可是天神、菩萨看的呢?他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金刚宝座。我们看不到金刚宝座,我们只看到草座;菩萨跟这些净居天神他们看不到草座,看佛坐在金刚宝座。说老实话,菩萨跟净居天人看到释迦牟尼佛的样子,跟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那个样子不一样,这里头有个道理,相随心转。通常我们讲相随心转,随自己的心转,这个诸位好懂。体质,身体健康状况也随自己的心转;更深一层的意思,相貌跟体质可以随众生心念转。如果不随众生心念转,佛怎么能够随类化身?这个道理就深了,可是这是事实。
  如果我们自己要发大心,念念为众生,念念为佛法。为众生,你这个形相随众生的心念转;念念为佛法,你这个身相就随诸佛菩萨心念转,自然是不可思议。於这个意思能体会到个一分、二分,於是我们在事相上逐渐也能够想通,相貌确实也能随众生的心念转,现代的话说,一切众生每个人审美的观念不相同。同样是一朵花,有的人看到很喜欢,有的人看了很讨厌,有的人看到无所谓,这不是一个形相随著众生心念转吗?一朵花如是,一个人也如是。有些人看到你很喜欢,有些人看到你很讨厌,什么人?从来没见过面的人。我们常常在路上走,有的人看到你,跟你笑笑,点点头;有的人看到瞪你一眼,理都不理你。这不就是我们这个形相随著众生心念在转吗?我们细心从此地去体会,然后才真正了解《华严》上所讲,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念念都跟虚空法界有感应。你要问:感应是什么道理?共同一法身,同一个真如自性,哪有说没有感应的道理!所以报身能够随众生,众生有感,佛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所现的身一定跟他的依果(就是依报之果)必定相应。因此在事相上讲,那是没有一定的,有差别;从理上讲,是决定没有差别。
  总而言之,如来以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德能,随行普贤行。如来果地上不叫修,行普贤行。一切时、一切处都给众生做一个好样子,好的表率,这就叫示成正觉。我们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修学就有下手之处,否则的话我们学佛,到底从哪里学起,不知道!所以读了《华严经》,不但你的心量拓开了,你也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学佛,学得跟佛一模一样。第四大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现在看第五大段,教主难思。前面四段讲的是依报,这一段要给我们讲正报。「教」,是教学,是教导。「主」,主持的人,主持教学的人,主持教导的人,在讲堂上主讲的人。「难思」是不可思议,这位主持教学的人实实在在不可思议。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觉。】
  『尔时』,就是这个时候。『世尊』,此地是指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法身佛;卢舍那,报身佛;释迦牟尼,应化身佛,应身佛;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处于此座』,坐在师子宝座上。『於一切法,成最正觉』。「一切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要学。「成」是成就。「正觉」,拣别烦恼断尽,一切错误的思想、见解也都放下,正知正见,对於宇宙人生的体性、现相、因果、变化,都能正确的明白,没有丝毫差错,这叫正知正见,这个叫正觉,这是真实智慧。心安住在真实智慧里面,生活哪有不自在的道理?世间众生有苦有乐、有忧有喜,苦从哪里来?乐从哪里来?忧从哪里来?喜从哪里来?谁知道?忧苦,我们都想离开,怎样才能离开?为什么我们想离开而离不开?喜乐,我们想得到,为什么得不到?我们有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千千万万个「为什么」,这就是迷而不觉。佛这些疑问都断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样不明了,没有一样不清楚,表现给社会大众看,这叫「示」,示是做出样子,示是示范。
  诸佛如来善於表演,现在讲演员,世间一流的演员,跟佛菩萨相比差太远了。诸佛菩萨各个都是非常精彩的演员,我们学佛,学佛也是学演员。这个世间,三种世间∶众生世间、器世间、智正觉世间,就是我们的舞台,我们表演的场所。我们的生活是表演,我们的工作是表演,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表演。你要是能表演成正觉,你是佛菩萨一流人物。古德说此地的佛身,菩提身。《华严》里面佛给我们讲十种身,十种身菩提身是根本。这十种身实在讲,就是我们这身具足十种德能,不是说真的有十个身,犹如现在人讲的身分,每个人都具足多重身分,佛的十身有什么希奇?我们世间人要说出你的身分,对你的父母来说,你是儿子的身分;对你自己子女来说,你是父母的身分;对待你的哥哥,你是弟弟的身分;对你的弟弟,你是兄长的身分。儒家给我们讲「五伦十义」,世间法也讲每个人都有十种身分,这个意思我们仔细去思惟,跟佛的这种身分可以能配合。菩提身,这是总说。菩提是大觉,无量的智慧德能,称他作菩提身。他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所以他过的是智慧的生活,他从事大智慧的工作,与法性本体相应,所以他能够在一切法中给大家做榜样、做模范。
  这四个字「成最正觉」,什么叫成?你得道叫成,我们通常讲你证得,佛法里也常说契入,你入了这个境界,这叫「成」。「最」是达到顶点,没有再比这个高的,这是圆教的佛果。等觉菩萨不错了,等觉菩萨还没到顶点,上面还有一层。这是达到顶点,这才叫最。什么叫正?断绝邪知邪见,远离颠倒妄想,这叫「正」。什么叫「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心。这里头森罗万象,佛经里面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就是自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跟识都是一个意思。所以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所谓「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讲心性,心性是真,妄是讲现相,整体的现相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这叫开悟,这叫大觉。
  所以佛无论示现什么身分,像本经末后五十三参,无论现什么身分,无论示现哪一个行业,都是「成最正觉」,都是示成最正觉。这个「示」是表演,表演最正觉。生活,最正觉的生活;贫穷人,贫穷人最正觉的生活;富贵人,富贵人最正觉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你从事高级的行业,高科技的行业,这个行业里面的最正觉。你从事很低级的行业,在从前,拉黄包车、擦皮鞋的,佛示不示现?也示现。在这个里面示现成最正觉,然后让一切众生见闻觉知,真的一下明白了。生活行业那是相,相上有差别,智正觉没有差别。果然都成最正觉了,他在差别里面过平等的生活,这就高明了。差别,相里面差别,性里面没有差别,理里面没有差别,他受用里头没有差别。决不是说高尚的行业跟卑贱的行业里面感受不一样,那是凡夫;佛菩萨他的感受一样的,都得大自在,都是无尽的快乐。这个地方我们要学。
  怎样才能够达到这个境界?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让我们现前变成佛菩萨自在安乐的生活?必须具备两种智慧∶根本智与后得智。为什么?这两种智慧才真正能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迷得深,障重,这种迷障,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有三大类。一大类是「现行」,现行就是现前这些现象,现象有什么障碍?在我们自身来说,有烦恼,是非人我、贪瞋痴慢。在境界上,无论是人事境界、物质境界,都有很大的诱惑力,它引诱我们什么?引诱我们的贪瞋痴,把我们心里面贪瞋痴的种子引起现行。第二种障是「种子」,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虽然它没有起现行,障碍你证大菩提。第三类是「习气」,说习气诸位也许能够懂得,习气不好断。古德为我们形容习气,让大家能够体会得到什么叫习气。譬如一个酒瓶,酒瓶盛酒的,我们把酒倒干净,里面也擦干净,确确实实一点酒都没有了。那个酒就好比是现行,真的断掉了,断根,闻闻还有味道,那个味道就是习气。所以烦恼好断,习气难除。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有见思烦恼的习气。到什么时候习气才断?辟支佛,证辟支佛果,见思烦恼的习气也断了。通常讲断现行的烦恼,有定功就行,忍辱、禅定就能断。断习气是一定要开智慧,没有高度的智慧,习气是除不掉的,不用功怎么行?极其微细的习气种子,如来在果地上统统断干净了。说实在的话,等觉菩萨还有习气,极其微细的习气。他的烦恼障、所知障尽了,在十法界里头随类现身,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在一切法里头表演最佳的榜样。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
  这三句非常明显,身语意三业。『智入三世』,这是意业,『悉皆平等』。『其身充满』,身业。佛的身确确实实充满一切世间,佛身如是,我们的身,给诸位说,也如是。我们现在讲身,大家想到什么身?想到我们这个肉身。你怎么没有想到菩提身?你怎么没有想到智身、法身、愿身?后面陆陆续续跟我们讲这十种身。既然这么许多的身都充满一切世间,再跟诸位说明,我们这个肉身也充满一切世间,这个很难懂。
  昨天,联合早报的记者到我们这儿来访问,特别来看这两个铜塔。这个记者跟李居士是早年的同学,虽是同学并不认识,说起来才知道,是同学。昨天就拿了几样宝贝给大家看,我也在旁边看到,有两卷手写的经本,《药师经》有两卷,是用金粉写的。赵孟俯写的,距离现在应该有一千七百年,他是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人,应当有一千年;保存得还非常完整,字写得实实在在是好。赵孟俯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家,不但字写得好,画也画得好。他的夫人也是个才女,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有一首歌叫「你侬我侬」,那一首歌就是赵孟俯太太作的,那个词是她作的。你想想那里面的比喻,然后你就懂得我们的肉身是充满一切世间。她那个比喻是用两个泥娃娃,两个小泥人,两个人,把两个人打破,把那个泥搅和在一起,再做两个泥人,这个泥人身上有他,那个泥人身上有她,取这个意思。
  我们这个身体是一些细胞、原子、电子组成的,这里面东西可能也是一切众生身上的身分,今天到我们这儿来组合;我们这个身四大解散,又到别的身体上组合了。实实在在这个身体里面这些细胞、原子、粒子充满一切世间,这哪里是假的?连肉身都充满一切世间。成菩提身的时候,得无量的清净三轮(就是身语意)。也就是说你真的是觉悟了,真的成最正觉,我们不要说最,说正觉,真的成正觉。你的思想见解、你的愿行,跟毗卢遮那佛、跟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都相同。佛佛道同,与一切诸佛如来同心同愿、同德同行,你就成正觉,你的身语意也就像佛。
  「智入三世」,三世是从竖的方面来说,我们讲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是从横的方面来讲,一般我们现在说的空间;三世是时间。说三世就包含十方,说十方就包含三世,这是在文章里面的美化。这里说智入三世,后面又普顺三世,这个言语就重复,所以用纵横两方面来表达。什么样的智慧入三世?清凉告诉我们,「以如量智通达世俗」,这就叫「入三世」。这是佛学名词,如量智跟如理智。如理智就是无分别智,也叫做根本智,也叫做实智,就是真实。如量智也叫做后得智,也叫做差别智,能知道宇宙之间一切现象。「如理智证真」,知道一切法的真相。真相是什么?相有体空,空有不二,空有无碍,所以「悉皆平等」。就能觉,我们叫他得道了、证果了;就所觉,用现代的话来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对於这些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
  第二句讲身业。身业通三世间,所以叫一切。成正觉身,这个身是总,说三身、说十身都离不开正觉;离开正觉,三身、十身就没有意义了。无不充满!「法身」普遍,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这个身变现出来的;这个身没有形相,法身没有形相,法身是个理、法身是体,不是相。无相能现一切相,为十法界一切依正庄严之所依,都是依据这个理体显现出来的。什么叫「智身」?明白这个理之后,这种智慧,人有这个智慧,我们就称他作智慧之身;人有这个相,我们称他智慧之相。他所明了的理遍虚空法界,他的智也遍虚空法界。「色身」,我们刚才讲过了,色身实实在在讲,也跟理、跟法身一样遍虚空法界。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这个遍是圆遍,不是部分遍、不是偏在一边的遍,圆满的遍虚空法界。一切世间,一一极其细微的微尘,他说你总看也现,别看也现。此地我们必须要明白,诸佛如来如是,我们现前在座每一位同修人人皆如是。我们为什么叫凡夫,他为什么叫佛?他明白,所以叫佛;我们也跟他这样,我们不明白,所以叫凡夫。凡夫跟佛这个名称,一个是明了,一个是不明了,建立的称号,明了就叫佛菩萨,不明了就叫凡夫。佛经里面讲觉迷不同,觉了叫佛菩萨,迷了叫凡夫。而事实的真相绝对不会因为你觉迷而有差等,觉迷不同而有不一样,没这回事情,一样的。《华严经》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说得更亲切一点,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然后才晓得这部经与我们关系多么密切。
  佛在其他大乘经所说的,是讲的局部的真相;本经里面所说的,是说圆满的真相,希有难逢。真正有几分体会了,对佛的意思懂得一些,能相信、能肯定,而后才知道∶不但一切众生身上有我,有我的身分,山河大地也有我的身分;换句话说,山河大地原来就是我身。这就好比我们在作梦,梦醒来之后,想想梦中的境界,你梦中所现的相分,梦中有自己,梦中也有很多人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虚空。醒来之后自己好好想想,梦里头哪一样不是我?样样都是,我岂不是遍虚空法界吗?你在作梦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