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学良传-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天堂收集整理 yamcc/~soy
***************************************

张学良传
序言
    鱼汲胜
    1986年,香港《广角镜》月刊4月号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对五十岁以下的中国人
来说,张学良就象一个活的影子,没有人不知道他,但也没有人见过他。在近代史中,如果
要弄一个十大风云人物排行榜,张学良必可名列前茅。一位驻北京多年的外国记者表示,中
共的许多高级政要,甚至一般民众,对国民党健在的政治人物,最感兴趣的,除了蒋经国,
就是张学良了。”
    人民之所以深切怀念张学良,是因为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
真诚朋友。1934年,张学良为东北大学校刊题词:“现在唯一救国之方,是坚确决心,
把我自己无条件的供献给社会和我的国家”。在民族危亡之秋,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
学良将军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与杨虎城将军一起义无反顾地发动西安事变,并都为此付
出了沉重的代价。在纪念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和五十周年大会上,周恩来和习仲勋先后代表我
党高度赞誉张学良与杨虎城是千古功臣、民族英雄。他们的不朽功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最近,我一口气读完了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由范克明同志撰写的《张学良传》
一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题鲜明,史料翔实,文笔流畅。作者不是根据研究张学良的现成结论去表达主
题,而是以大量文献、资料和活生生的史实为依据,并注意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西安事变
和研究张学良的最新科研成果,秉笔直书,立论公允,既写史,也写人,既写景,也写情,
力求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为传主立传,因而使它既有相当的文学特色,又有一定的学术价
值。它从张学良的青少年一直写到他幽居台湾的晚年。全书内容充实,时间跨度大,涉及的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多。但作者从容以对,如数家珍,以饱含激情和清丽隽永的笔墨,展现
出张将军所走过的曲折坎坷、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道路与他那丰富复杂和波澜壮阔的精
神世界,从而较深刻地揭示了他是怎样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成员演变为一个杰出的爱国将
领的。因此,与其说它是一位爱国名将的奋斗史,不如说它是从民国初年至今大半个世纪的
历史画卷。
    作者是五十年代初期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在一所高等院校任教,是副教授。几十年来,
他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他治学严谨,勤于笔耕。在执教之
余,经常进行科研活动。如今,他在工作、家务繁重的艰苦条件下,怀着对张学良将军的一
片深情,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从事《张学良传》的写作。这种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
的。
    我衷心祝贺《张学良传》的出版。
    我热切期待此书的出版能对促进祖国统一发挥积极的作用。
 1988年3月30日于北京

    
       

张学良传
将军的遗憾
    ——写在前面的话
    人们常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影片一旦拍成,很难改动,所以遗憾的艺术每每留下艺
术的遗憾。
    其实,岂只是电影,人生又何尝不是也常会有这样和那样的遗憾呢。唐代后期杰出的诗
人李商隐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心。”①这不是说连传说中的仙人也有遗憾吗!
    由此,使我很自然地想起举世闻名的张学良将军。众所周知,他是因为同杨虎城将军在
五十年前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而被长期幽禁的,若说遗憾,在当今之世,在还活着的
人们当中,恐怕没有比他对此感受更深的了。这,从他当年所写的一首诗里,也清楚地显示
出来:
    万里碧空孤影远,
    故人行程路漫漫。
    少年渐渐鬓发老,
    唯有春风今又还。
    这是张学良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囚禁在湘西沅陵凤凰山时,题写在凤凰古寺墙壁上的一首
诗,题为《自我遗憾作》。五十多年前,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和宋氏兄妹等作出所
谓“人格担保”和保证张学良安全的许诺之后,张学良只身护送蒋介石回南京,不料却被扣
留;杨虎城也被迫离开了西安。这时,全民抗战已经展开,张学良一方面以西安事变的目的
终于得以实现而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被囚而忧愤。诗中的“孤影远”“路漫
漫”,就是感叹他和杨将军的不幸遭遇的,这不也正反映出他义愤填膺,未能效命于抗日疆
场的隐痛和事与愿违的遗憾吗?
    每当夜阑人静,在长时间伏案工作之余,我常推开通往凉台的门,爱在自己高楼住所的
凉台上,向东南方遥望,很想写一点关于张学良将军的文字,可又觉得将这位中国现代历史
上的风云人物潇洒豪爽的勃勃英姿和始终如一的纯真的爱国主义激情,丹心如铁而又充满传
奇色彩的一生事迹很好地反映出来,要把他从一个旧军阀转变成为“特别使人怀念”的民族
功臣的过程如实地加以再现,并对这位曾经走过一条极其曲折、复杂、伟大而又磨难重重的
道路,然而却并非完全没有争议的爱国将领的思想发展和无私贡献,尽可能作一些客观、公
正的分析、评述,谈何容易!但由于他的一生的经历和历史功绩深深地感动了我;特别是从
将军的遗憾又联想到周总理对他的评价,以及总理为著名爱国人士高崇民改诗的动人事迹,
我似乎又茅塞顿开,文如泉涌了。1961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西安事变二
十五周年会议上,张学良将军的老部下和好友高崇民思念将军,热泪潸然,当场赋诗一首,
诗云:
    兵谏功成廿五年,
    乾坤扭转话凌烟;
    今日座中皆旺健,
    一人憔悴在东南。②
    那次聚会,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也参加了,有人把这首诗拿给总理看,他看了略一沉
吟,立即指出,“憔悴”二字太消极,建议改为“奋斗”,即“一人奋斗在东南”③,这也
就是说,张学良身虽被囚,其志不移,不消沉,不悲观,仍在奋斗呢!这其实不正是生动地
表达了党和人民对他的敬重和深切思念之情吗?
    是的,张、杨两将军的个人命运是不幸的,一位牺牲在特务的屠刀下,一位是终身幽
禁,他们都怀有深深的怨恨与遗憾。但如果从西安事变有功于抗战,有功于国家,有功于民
族以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方面看,又可以说是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这种纯粹由个人
恩怨造成的历史悲剧,却只能增添他们作为千古功臣的光辉。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他们为民
族作出的重大牺牲是值得的。”(杨拯民语)如果杨将军地下有知,经过八年抗战和四年的
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解放,并又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
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时,他是会瞑目九泉的。张将军的遗憾心情,也会大大减轻。这一点,
在他被囚后,实际也是渐渐意识到了的,他诗中的“唯有春风今又还”,不就反映了他看到
抗日力量的发展而欢欣鼓舞的心情吗?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行动给予后人的将不是遗憾,
不是悲观失望,而是鼓舞,是深思,是奋进,是力量!
    “噹,噹……”室内挂钟在深夜里发出的显得格外清晰的响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这
才发觉,自己在凉台上站的时间不短了,但不知为什么,却毫无倦意,也不想进屋,仍然默
默地凝视着东南方那象碧海般的夜空,并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雪窦山、苏仙岭、凤凰山、黔灵
山、麒麟洞(这些都是当年囚禁张学良将军的地方):
      黔灵青山叠,雾云遮,藜花泪溅,杜鹃声切。芳草天涯无觅处,一代英姿人杰。沧
海事,千秋澄澈。祸急寇深燃箕豆,更乡关,遍洒黎元血。家国恨,誓当雪。
    华清池畔擒枭桀。少将军,死生度外,义薄云阙,大礼可须辞小让,笑对刀锋斧钺。身
囚禁,丹心如铁。引颈望风长怀想,凭栏处,唯有山前月。吟到此,语幽咽。④至此,我又
想,张将军目前的处境怎么样?身体还好吧?听说将军渴望自由,很想离开台湾到国外旅
游,更希望能重回大陆,记得报上还曾透露过类似的消息,好象将会获准出国一趟了。但后
来便无下文,将军依然故我,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如众所周知,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
良以团结抗日为重,亲送蒋氏回南京,“死生度外,义薄云阙”,是蒋氏食言,张学良才身
陷囹圄。这原本就是个大冤案,又经历了漫长的半个多世纪的冷雨铁窗,张学良将军也由年
轻少帅而垂老矣,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退一步说,也正象海外著名作家江南生前在论及这
一问题时所讲的:“释放后,任由其鹏程万里,会对国府甚至台局有何影响?但其正面意
义,如对历史的交代,那就无法估量”,还说:“经国有胆识,尽可昭告天下,或悄悄然送
他到美国或去大陆,父亲的过失,儿子去补救过来,何等光明磊落!”他谈得多么好呀!而
且,不谈蒋介石早已作古,如今国内外形势也都今非昔比,这桩早该结束的历史悲剧,难道
还能让它再继续下去吗?特别是近年来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设想的提出,以及香
港、澳门归属问题的解决,更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台湾当局还有什么好犹
豫的呢?这也正如前几年廖承志致蒋经国的信中所说的:“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
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
廓海天,不归何待?’”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很明
显,祖国统一的日子不会太远了,到那时,对张学良将军的幽禁将被彻底解除,他将成为一
个自由的人,他定能重返祖国大陆,与亲人团聚。啊,张将军,你在哪里?做什么?在这样
的深夜里,您大概已经休息了吧?当然,也可能在此刻你也无睡意,看到外面月色好,又披
衣来到庭院中,对月兴叹,浮想联翩;也许,也许还会轻声吟咏起李白那脍炙人口的名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是啊,我知道,知道您怀念故乡的一片深情。人们常说,叶落归根,您离开大陆四十多
年了,对故土、家园的思念,怎能不与日俱增呢?有朝一日祖国统一时,海峡两岸齐欢腾,
到那时,可以肯定,您将第一个束装就道,渡海西行,返回大陆。回来先到哪里?当然首先
会先到北京,然后到哪里?是先去东北呢,还是先来西安?我想,您也许会先来西安看看
吧。啊,西安,这古老的历史名城,她曾是周、秦、汉、唐的故里,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文明
的圣地,然而,俱往矣,如今她以您与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而
闻名于世。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一个伟大转折的西安事变,停止了持续十年之久的内战,实现
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奠定全民族团结御侮的基础。“战胜日本法西斯强盗的民族革命
战争由它肇始,土地革命战争的硝烟最后消散在这里,全民抗战的曙光升起在古长安的城
楼。华清池,再不会为仅有水滑洗凝脂、渔阳鼙鼓动地来而羞辱于史册。它更有在凛冽的寒
风中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喊杀拼命的勇士。二十世纪中华儿女的雄风一扫李氏皇朝的侈
糜……”⑤所以对于古城西安,对于您与杨虎城将军的历史功绩,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每一年的12月12日,人们都要集会纪念,颂赞你们的不朽的业绩。你们当年在这里生活
战斗过的金家巷和芷园的住所,都保存完好,并于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前夕修葺一新,成为供
人们瞻仰的西安事变遗址纪念地。啊,张将军,您何日能回来?您如能旧地重游,亲自回来
看一看,该有多好啊!如今海峡两岸已开始出现历史性的松动,台湾不是已经允许居住在那
里的人回大陆来探亲吗?张将军也是符合条件的,如今已经八十七岁,被幽禁了五十多年,
五十多年前的恩怨难道还不该消除?难道要让历史留下永远的遗憾吗?啊,将军,家乡故土
的亲人都殷切地盼望着您的回归。但万一回来不了,您也不要着急,还是要注意保重身体,
还是要坚强地“奋斗”下去。西安、东北和全国人民都时时刻刻怀念着您,在殷切地等待着
与您团聚,甚至希望对您遭受的漫长的囹圄之苦作出必要的报偿,不然人们心里过意不去
呀。啊,张将军,听到这些您会怎样想呢?我思量,您一定很高兴,也许会说:“谢谢,谢
谢诸位,我不要报偿,能回来亲眼看到祖国面貌的巨大变化,能再同我的东北和西北的父老
兄弟姊妹们见见面,这对我就是最好的报偿,最大的安慰。”啊,将军,请多珍重吧,中华
一统、举国上下乐融融的日子为期不会太远了……
    “噹,噹,噹……”室内挂钟又在用它那悦耳的奏鸣曲催我进屋了,我却留连忘返,乐
此不疲:
    西安捉蒋翻危局,
    内战吟成抗日诗。
    楼屋依旧人半逝,
    小窗风雪立多时。⑥
     作  者
   1986年冬
      ① 李商隐:《嫦娥》,见《李商隐诗选》,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组
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2月出版。
    ②③ 高存信:《白山黑水忆将军》,见《在同张学良相处的日子里》,辽宁人民出版
社1986年10月出版。
    ④ 杨德政游黔灵山麒麟洞忆张学良将军的旧体诗词,原载《贵阳晚报》。
    ⑤ 张国星:《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论西安事变》,学术讨论会论文,未刊稿。
    ⑥ 许涤新著《百年心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3月出版。

    
       

张学良传
张氏父子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是托尔斯泰的名言。太凡读过《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名著的人,都不会忘记它。
    笔者赞赏这个精辟的论述,叹服作家良好敏锐的艺术感知是他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其
实,也不仅限于家庭,世界上的许多人和事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就象万花筒,人生的道路
也决不会径情直遂。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以语人无二三。”还有的说:“人生,
是无休止的战场,是幸福与苦难的奇观。”①有些事可以预料和预防,但在多数情况下,却
往往又很难未卜先知,君不见,许多看起来反常、总觉得不可能、不含理、甚至是难以想象
的事,不是也常常会发生吗?
    比如张学良,由于出身豪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照说定会是无忧无虑、一帆风顺
吧,实际不尽然。出生于荒凉的辽中平原一所普通民宅中的这个乳名“小六子”的婴儿,从
他呱呱坠地的那个时刻起,世道就不曾有过片刻的安宁。就是在他父亲张作霖飞黄腾达时,
张学良的处境也未见有多大的好转。那时家中虽然声势显赫,宾客盈门,可他由于少年丧
母,顾影自怜,不无孤寂之感。
    又如在帅府,张学良原本是最早受到西方文化熏陶,是主张婚姻自由的,可是当父亲仅
凭义气和生辰八字而让他与梨树县乡间小镇上的于凤至结亲时,他却一唯父命,默认了这桩
包办婚姻。幸而于系才女,又极贤慧,婚后二人感情尚好,不然,不是会带来很大的痛后吗?
    还如张学良早年是新派人物,在处置暗结党徒、阻挠统一、公然与他分庭抗礼的杨宇
霆、常荫槐时,举棋不定,后竟以投掷银元的办法以卜吉凶。有人不信会有此事,然而这却
是事实。
    1928年6月4日,发生了皇姑屯炸车案,一代枭雄张作霖车毁人亡,而这天刚好是
阴历的4月17日,是张学良的生日,在这里,生与死,苦与乐,幸福与灾难,是如此地冰
炭难容而又阳错阴差地形成了这样残酷的巧合,谁又能料想得到呢!
    至于张学良将军的丰功伟绩,他终身幽禁的历史悲剧,不也都是从不可能到可能,甚至
成为不可移易的历史现实吗?
    因袭的重负与人为的悲剧,是最令人惋惜的,但他认为只要国家能独立,民族能得救,
个人得失全不计!向前看,心地宽,殷盼祖国早统一。
    那末,是不是有鉴于此,你才要为他立传呢?不,笔者承担不了此一重任,这里只不过
就他某些特殊的经历,作些笔录与评述,以表达对将军的敬慕和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