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满意地笑了,直夸江舜诚仁义。。
    江舜诚护短,对西岭江氏的帮助很大。
    众人回头看看东塘江氏过的日子,就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比东塘江氏过得不知好上多少倍。
    百年前,东塘江氏夺去了他们老祖宗的万贯家财。百年后。他们再次崛起,荣光无限。
    如今西岭江氏的后生,出门求学也好、做生意也罢,一但问起来。都会特别说明“晋阳西江”,离晋地远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就会得意地加上一句,“与当朝右丞相是同一支的”,于是对方就会知道,原来这人是江舜诚的族亲。
    江舜诚说完了话,加了一句:“开席吧!”
    素妍握着筷子,夹了两样素菜,慢条斯理地吃着。一个多月的赶路。路上就没好好地吃上几顿。虽然味道远不如文忠候府的厨子。倒亦能入口,还能吃得香甜。所有的菜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酸溜溜的,素妍忆起晋醋,许是这里家家都会制醋的缘故,醋不要钱,使劲的放。
    最初不觉,吃了不多会儿,便觉嘴里都是酸味,连牙都冒着酸,再不敢吃。
    她侧目看着父母,居然吃得很开心。
    虞氏笑道:“好些年没吃地道的晋菜了。弟妹今儿辛苦了。”
    李氏笑着,“这是应该的,大嫂吃好。”
    虞氏留意到素妍,米饭只吃了几口,菜吃得也不多,这味道对于他们夫妇来说是喜欢的,可素妍在皇城出生,在皇城长大,吃的都是皇城口味,早已吃不惯这正宗晋菜。
    虞氏低声问道:“吃不惯?”
    素妍扭头,低声笑道:“二婶家的醋是自制的吧?”
    虞氏愕然。
    素妍道:“道道都是醋泡菜。”
    虞氏笑啐“这孩子……”
    这是在酒宴上,虞氏不便多说,“回头让田嬷嬷去吩咐厨房,给你做碗清汤面来。”
    “好。”素妍应了。
    田嬷嬷虽然在一边吃着饭,见虞氏望了一眼,立时起身走了过去。
    青嬷嬷问明原因,道:“我去吧。”
    不多会儿,就有下人捧了碗清汤面上来,素妍看一眼,陶醉似地闻嗅着。
    青嬷嬷笑道:“郡主,是奴婢亲手做的,没放醋。”
    素妍回以一笑,拿了筷子,夹了些素妍放在碗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清汤面。
    用罢了晚饭,几个江氏族里的妇人帮着收拾碗筷,长辈们移到偏厅里坐下,二叔婆盘腿坐在偏厅的炕上,因是四月,早已没生火了,江舜诚坐在她的对面,屋里挤挨挨地坐着舜字辈的男子、妇人和几个在族里算是有些才干、头面的人物。
    虞氏与素妍则相伴离开上房大厅,后面跟着李氏与二房媳妇,传珍、传玲姐妹也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儿。
    李氏道:“这座四进院子,有九处院子,上房大厅是不住人的,用来会客、宴请。入了三进门,就能看到几座院子。大嫂与郡主侄女住的院子是最是清静的。”
    虞氏时而点点头,偶尔问上两句。
    近了江舜诚夫妇住的院门前,虞氏道:“有什么事明儿再说,我真是乏了。”她回头对田嬷嬷与大丫头紫灵道:“给我备香汤。老候爷一会也要泡的。”
    李氏道:“大嫂,院子里留了三个粗使丫头,需要什么,遣了她们去办就是。”
    虞氏问:“传良、昌兴两个住在哪儿?”
    李氏回头指了不远处的院落,“让传家、传明兄弟陪着呢。”
    虞氏想起来,“传家……可是几年前因为也取了传嗣的名,后来听说与我家大爷重了,这才改了的。”
    书海妻低声道:“正是,早在开蒙前就改作传家了。是我们这房里读书最用心的一个,让他陪着传良,也能跟着学些东西。”
    虞氏回头看着传珍,“这丫头多大了?”
    书海妻答:“去岁腊月满的十五。”
    虞氏又问:“可许人家了?”
    书海妻心里一番纠结,咬咬了牙,“还没呢。这孩子眼光高,说要寻个有才学的后生,挑来瞧去,竟没瞧着满意的。”

正文 420 各有心思

李氏挑着眉头,想要反驳几句,又忆起族里好些人都打着主意想让儿女靠上江舜诚,也好给孩子搏个好前程。
    回想起来,当年若不是李氏心狠,念着长兄、长嫂膝下无女,硬是把长女书婷送到皇城,哪有书婷现在的二品诰命妇的尊贵与荣光。这许是她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素婷原名叫书婷,到了皇城后,江舜诚方易为素婷。
    就连次女书娇也不止一次地说他们偏心,当年把姐姐送到皇城过好日子,却把她留下,嫁了个小户人家。
    传珍听母亲否认订亲的事,心下一急,欠身道:“回大祖母话,传珍去年秋刚订了一门亲。是晋阳城唐家的公子。”
    唐家虽然落魄了,可当年也是风光无限的,人家唐公子在晋阳也是颇有才名的,她哪里挑了,硬是被母亲说成了想寻高枝的。
    虞氏愣了一下。
    书海妻没想被亲生女儿凿破谎言,咬着唇,想要大骂,直憋得一张脸顿时红得似要烧起来。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江舜诚夫妇今年会回乡,若是知晓,她一定不会早早给女儿订亲。被李氏带着责备的一瞪,书海妻越发臊得面红耳赤,越发有些难以面对虞氏之感,垂首时愤愤地看着传珍。
    传珍只作没瞧见,静默低头看瞧地上。
    虞氏立时明白过来,轻声道:“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改日带了唐公子来见你大祖父,让你大祖父见见。点拨点拨。”
    “谢大祖母!”
    虞氏眼含责备地道:“这么大的人,说话行事还不如个孩子。”
    李氏生怕惹恼了虞氏,不满地斥责书海妻:“平日瞧你是个沉稳的,怎么也干出睁眼说瞎话的事。订亲便订亲了。”
    书海妻是想到传珠的母亲。正打着要传珠跟着去皇城寻个官宦婆家的主意。
    江素婷的荣华,是江家族里人都看到的。
    虽然江素婷二十多年前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可每年总会给李氏捎些东西回来,有时是布料,有时是难得一见的燕窝、人参,有时又令人捎来银子,这银子不是几两、几十两,通常一捎就是几千两,少时一千两。多时五千两。这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钱财。
    江舜信一家上有江舜诚帮扶。下有一个二品官太太的女儿。日子是众多族人里过得最殷实富贵的。便是这座四进院子,李氏对外说时,也说是大姑娘托人捎回的银子买的。说是花了好几千两银子,又使银子里外修缮、装点一番,再新建两座院子也花了不少。
    江素婷偶尔写信回来,言辞中颇有怨言,说她是江舜诚夫妇带大的,她的娘家也只认大房人。
    虽然李氏心里酸楚,也曾回信解释,说也是为了她好,如果不是将送到江舜诚夫妇膝下,哪里能得嫁那么好的夫婿。而她又哪里能学得一身本事,做上风风光光的官太太。
    江素婷每每与张德松发生口角、争执时,反有些羡慕妹妹书娇,认为她的日子过得好,丈夫没有通房、妾侍,就守着她和孩子过活,一心一意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她虽是风光了,可背后的辛酸,也只她自己知道。
    现下,江氏族里的姑娘们,却有不少羡慕江素婷的。认为她是好命,又行了好运,小小年纪被江舜信夫妇送到皇城,一个乡下小户人家的小姐,居然到皇城当了大小姐,吃的是山珍海味,着的是绫罗绸缎。出门乘轿,回家有一大群的丫头、婆子服侍。
    虞氏对众人道:“你们都歇下,有事明儿再说。”
    素妍欠身,“娘,我回月影居。”
    传字辈的小姐们一一行礼,退离院子。
    近了月影居,只见一个着绿褂短衣、配了条灰色撒腿裤的丫鬟打着灯笼,一侧站着个衣着光鲜的小姐,正站在院门口四下张望。
    传玲瞧清来人,顿时大声喝道:“传珠,你来这么里做什么?我娘不是给你们安置了院子么?”
    传珠生得面若满月,眼同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枝翠,真真是个珠圆玉润的美人,脸颊略有些红润。不理传玲,反迎上素妍,行礼道:“传珠拜见郡主姑姑。姑姑远道而来,定是烦闷得紧,传珠特奉家中长辈之令,来陪姑姑解闷说话。”
    传玲跺了一下脚,“你走!月影居里都住满了,哪还有屋子给你住。”
    传珠目光咄咄逼人,反问:“你吼我做甚,姑姑都没说,你凭什么赶我走?”
    传珍没想到,自家姐妹三人来了,连传珠也要跑来凑热闹。她自小就听说,大户人家的规矩多,像皇城那样豪门候府规矩就更大了。连素妍身边的侍女,都比她见过的小姐还像小姐,就更别说旁的。
    素妍冷声道:“月影居里确实住不了人,连嬷嬷也得和两个从皇城来的丫头挤着。”
    传珠心下不悦,无论怎样,她今儿一定要住到月影居里去。她可让人打听了,春妮说,素妍给她们姐妹三人的见面礼不光是金钗,还有两身漂亮的春衫,这就得不少银子呢。“姑姑,都住那么多人了,再多我一个也不多。不如让春妮、春妹搬出去,我这丫头勤快着呢。”
    田小倩瞪大眼睛,指着她:“你……你那丫头什么人,我们还不知道,洗件衣服都能洗坏。”
    传珠厉声道:“田小倩,你可是姓田的,别在这儿冒充江家人。”
    对于言语间咄咄逼人的传珠,素妍一百个不喜欢。厉声道:“回去吧,春妮、春妹要替我们跑跑腿、打打杂,没了她们不成。这院里已经住满了,有什么事儿,改日再来寻我。”
    传珠一急,高呼“郡主姑姑”,想要跟过去,却被护卫给拦下了。
    白芷亦看不过她的样子,冷声道:“知道在皇城,我家郡主有多少人服侍么?管事嬷嬷一个、大丫头四人,二等丫头六人,粗使丫头六人,还有跑腿的小厮四人,如今到了晋阳,只带了嬷嬷和我,还有两名二等丫头。春妹、春妮是二老太太送来服侍的,本就人手不够,你再住进来,这不是添乱么。”
    传珠的贴身丫头,扳着手指头,在那儿数数,还未回过神,白芷已经扭头走了。
    白芷的意思,是想说人手不够了,就不要再减了,传珠要住进来,这是不可能的。
    “小姐,天啦,郡主竟要二十多个下人服侍她一人,这……这……”
    传珠咬咬双唇,“我一定要嫁入高门,也要和她一样风光。我……也能做王妃、做诰命夫人……”
    她就一个贴身丫头服侍着,从小到大就只一个。
    素妍进了花厅,传珍、传玲与田小倩跟了过来,素妍让她们也坐下。
    问白芷道:“你和传珠说什么?”
    白芷便将话重复了一遍。
    几个小姐听得满是惊异。
    素妍叹了一声,“你们别听白芷瞎说。”
    白芷不敢争辩。
    素妍道:“我屋里没有这么多下人、丫头,多了我也嫌吵,身边就白芷和白菲两个贴身丫头。青嬷嬷是我乳母,我打小就是她带大的。”省去了得月阁里有二等丫头、粗使丫头的事儿,只说了三个人,“你们也别羡慕我,我还羡慕你们呢,生在山野,可以自由自在,快快乐乐,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束缚。女子一生的幸福,不是看荣华富贵,而是看谁过得舒心、随意。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钱财买不来快乐,荣华也换不来舒心。”
    传珍喜欢听这样的话,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实话,颔首点头:“姑姑说得是。”
    传玲一脸茫然,不大能听懂,扭头看着田小倩。
    田小倩之前胆怯,这大半日下来,也多少知晓了素妍的性子,壮着胆子道:“我娘说,我要学大姨母,要过大姨母那样的日子。”
    传珍没想田小倩说出这话来,想要制止已经来不及。
    素妍淡然一笑,“你羡慕你大姨母的日子?”
    “是。”田小倩倒也坦承,居然被江传珠骂不是江家人,想到这话,就恨得牙痒,说起来她和素妍更亲近,凭什么骂她,“我娘说,大姨母过的日子才是人过的,才真正是人上人的日子。”
    素妍回头看了眼白芷,“这……”想要骂几句,转而又想,不在背后说人坏话,这方是为人之本,道:“你可知道,你大姨母羡慕你娘过的日子,说你爹娘一心一意过自己的日子,教养儿女,度日安稳。”
    “我娘的日子有甚好的?整日的为吃什么、穿什么发愁。我们姐弟几个大了,又开始担心我们的将来。大姨母过的才叫好日子呢,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吃不完的山珍美食,穿不完的绫罗绸缎……”田小倩说完低下头来,“我娘还埋怨我姥姥、姥爷,说他们偏心,当年若是把我娘送到皇城去,我娘也能有大姨母那样的大富贵。”
    素妍吐了口气。
    怎么一个个都想往皇城去,盼着嫁入官宦人家。
    江素婷去皇城投奔江舜诚夫妇,那时候虞氏膝下无女儿,正巴巴地想要生个女儿。如今,虞氏膝下有素妍,又是中年得来的女儿,是捧在手心里疼着的,哪里还会再去疼别人家的女儿。

正文 421 艳羡

传玲问:“所以呢?这回你想跟了大祖母去皇城享富贵?”
    田小倩嘟了嘟嘴,“我娘说,大姥爷家子孙多,我不好去,但我娘已给大姨母写信了,让我去投奔大姨母去。大祖母他们从皇城过来,是要经过冀西的,到时候途经冀州,把我送过去就行。”
    原来,一个个的都早有打算、谋划。
    女儿家嫁得好了,就能帮扶娘家。如江素婷随便拔几根毛,就够全家过几年好日子,还能让家里人置房买地,不愁后嗣子孙过穷困日子。
    传珍粲然一笑,心下稍稍有些鄙夷田小倩,“说起来,这位大姑母我还从未见过。”
    素妍道:“是个热心又大方的,看到张昌兴没有,他是你大姑母的嫡长子。”
    田小倩垂头努力地想着,记得晚上在上房大厅吃饭时,确实见到了两个打扮与众后生不一样的少年。
    传玲问:“是穿栗色袍子的还是穿紫红袍的?”
    素妍想了片刻,今儿穿栗色袍的是江传良,“紫红袍的。”
    田小倩双眼放光,“这么说,他就是我大姨家的表哥了?”
    “嗯。近来跟着你们老候爷读书呢,老候爷带他们回乡探亲,就是想让他们长长见识。两人都在皇城书院读过书,又是相仿的年纪,他们俩最是要好的。”素妍说完,“你们可别去招惹他们两,他们说话就跟刀子一样,半点不留情面。”
    田小倩一脸神往。原来自家姨表哥长得那么好看,她今儿吃饭时瞧过一眼就记下了,就是栗色袍的长得也好,到底是从皇城来的人。就是和这里的人不同。虽然晋阳也有名门公子,如今和他们比起来便逊色不少。
    几人正说话,青嬷嬷回来抱着一匹粉底紫蔷薇的贡缎来,“郡主,料子取来了。田嬷嬷说,这匹贡缎足够三位小姐做新衣服了。”
    素妍伸手摸了一下,笑道:“这颜色、花式正合适。”
    白芷歪头看着,“嬷嬷这匹料子挑得好。”
    三个小姐都眼睛发光,唯有传珍更显温和,一闪而过。
    田小倩歪着头打量着。在青嬷嬷放在桌案上时。她起身奔了过来。用手摸了又摸,“这也是从宫里来的?”
    青嬷嬷满是敬崇,“皇恩浩荡。老候爷致仕时,特意赏赐的。”
    是在外面买不到的,难怪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素妍道:“明儿寻了晋阳最好的成衣铺子,给你们一人做一身。”
    传珍瞧了又瞧,“传玲、小倩只怕还长高些,得做稍长点,不然这么好的料子就真有些浪费了。”
    田小倩很是认同,将头点得像鸡啄米,“大表姐说得对,做得长些。我可以让人把腰上缝上一截,这样就瞧不出来,过两年长高了,再放下来,还能再穿。大表姐,若是剩了料子,我们可以做成锦帕,这么好的料子。”
    传玲道:“千万别去城东张家的成衣铺,上回娘给我哥做喜服,只怕剩了不少,竟是连个边角都没给我们。我娘去要了,说剩下的料子还能做女儿家的鞋面,他们居然说早就丢掉了。
    我才不信,那么好的衣料,他们就丢了。后来听下人们说,张记铺子把给人做衣料剩下的布料都卖给了城里的绣鞋坊,用边角料做成绣鞋、靴子、还能拼接成婴孩的百家衣呢。”
    田小倩骂了句“真够黑心的”,“明儿,我们三个一定要等到他们裁剪好了才走,剩下的做帕子也好,做鞋面也罢,可都是漂亮的,才不白白便宜了他们。”
    素妍听她们说话,心头一愣一愣的,以前只知道做衣服,从未想过这些,原来剩下的边角都是有用处的。
    白芷倒也听得兴致勃勃,甚至加入进来,道:“将剩下的布条挑了好看的丝线绣个花边,就能做绑发用的丝绦,漂亮极了。我就是用这种布料给郡主绣丝绦的。”
    几人都往素妍的头上瞧去。
    传玲惊呼一声,“郡主姑姑头上的丝绦当真漂亮得紧。”
    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