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妍很想早早地离去,偏江舜诚离时留了话,让她们母女在江氏族里再住三日,还说只需三日便好。
    虞氏道:“人,我可以借给你们,但你们得厚待桂嬷嬷母女。”
    几人齐声应下。
    这几日,对虞氏来说异常疲惫,忙于与族里的妇人周旋。
    大家坐了一阵,谈妥了诸事。这才各自散去。
    夜。残月如钩。撒落出淡淡的银辉。
    江传良送了纸墨来,素妍以虞氏的名义写了信,让白芷送到虞氏处。白芷给虞氏念了一遍。
    虞氏道:“就这样吧!明儿一早就让传良把信送出去。”
    素妍打下抽屉里,一眼就瞧见了唐观送来的拜帖,“四月二十三日辰时二刻,晋阳城西灵光寺凉亭一见。”他就确定她一定会去?
    多想拒绝,可她无法忘却唐观夜里说的那些话,字字句句都是对她的敬重,没有半分的怠慢与不恭。
    他是这样一个翩翩君子。
    去?还是不去?
    想要拒绝,她说不出口,可要她后日便去着实又难了一些。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被关了一日的传珠又从江氏家庵里放了出来。转而关入了祠堂旁边的佛堂时抄写经书、养心修性,听说在关进去前,舜义妻与传珠娘特意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也不知说了什么,传珠是少有的沉默,老老实实地进了佛堂。
    传玲颇有些失望,在她看来,传珠就应该真的做姑子。
    素妍呆在屋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练字,就是整理江舜诚校改后的《西岭江氏祖训》,这和素妍之前看到的已经精减了四成,估计是把族人们不能接受的部分都改掉了。
    抄了大半日,竟没瞧见江传良与张昌兴二人的影子,就连追随他们的小厮也不见了影子。“四爷和张大爷今儿去哪儿了?”
    白芷轻声道:“说是老候爷让他们过去帮忙呢。”
    “帮忙?”素妍面露疑色。
    江舜诚是不放心江书鲲办砸了皇差,这才亲自赶回晋阳城。
    江书鲲在晋阳城,但一直没有露面,他是以暗使钦差的身份入晋,目的就是要调查静王谋逆案。
    从皇城传来消息,静王事败,服毒自尽身亡。
    皇帝大怒,将静王家眷下了诏狱,待候发落。
    静王头晚死,吴王次晨就被立为储君。
    素妍的记忆里,皇帝并没有立吴王为储君,而是留了遗诏,要他灵前登基。
    白芷欠身,“郡主,奴婢派人去打听一下。”
    素妍继续抄写着《西岭江氏祖训》,过了约莫大半个时辰,白芷回禀道:“郡主,听说候爷今儿在江宅宴请晋阳城的书生、才子做文章,四爷、张大爷还有族里十三位有些才名的后生都进城了,个个都想赢赏红呢。”
    第一名一千两银子,这对出身寒门的文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还不算,更大的吸引是能推荐去皇城读书,且还能赢得声名。江舜诚是谁,可是做了十几年丞相的重臣,皇帝赐封的文忠候,自古以来,有几个文臣凭自己的本事得了公候封赏,还能世袭的,廖廖可数。
    召集大家作文章轰动很大,也就是说,晋阳候已经被捉了。
    “你还打听到什么?”
    白芷面露诧容,“郡主怎么猜到的?”怎就知道还打听到别的事,她转而又道,“晋阳城出事了,有五百羽林军侍卫抵达晋阳,带领晋阳府官兵包围了静王府。静王府上下已被打入大牢,晋阳候一家亦在郊外被抓,择日押送回皇城。城里都乱了,都在说静王谋反,在皇城畏罪自尽了……”

正文 442 二见如故

这消息是早晚都会传过来的,不过是看谁下手更快。
    姜,还是老的辣。
    江舜诚出马,快、狠、准。
    门外,传来童英的声音:“郡主,属下回来了。”
    素妍回眸看着白芷。
    白芷面露羞色,原是该一早与素妍说的,“是我让童护卫帮忙打听的。”对门外问道:“童护卫,你打听到什么了。”
    “今日一早,晋阳城府尹带着官兵包围了曾家,曾家被定为叛臣一党,已被查抄,府中上下都下在了大狱!还有学正、州判、州同等三家也一并获罪被查。”
    素妍让白芷倒了水递给童英。
    童英站在门外,喝了温热的茶水,继续禀道:“老候爷今儿定的题目是《招安告示》。”
    江舜诚一定是告诉所有参加比试的学子、书生,关于静王谋逆的事,要借着此事,招安那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十五万雄兵,与其除杀不如招安。这就好比河水泛滥,堵截不是法子,而最好的法子是疏导。招安亦是如此,将这些将士继续为朝廷所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且此次为了全力一击,皇帝赐给了江舜诚有先斩后奏之权。
    素妍浅笑道:“不知今日何人能拔得头筹。”
    童英道:“属下这就去打听。”
    素妍看着手里抄写完毕的《西岭江氏祖训》,脸上漾着浅浅的笑意。
    夜里,睡得正香,听到院里有江传良说话的声音,那语调颇是轻松欢快。
    次晨白芷服侍完素妍梳洗,递过一张纸来,低声道:“郡主,你猜昨儿谁得了头名?”
    “谁?”
    “晋阳才子唐观!”白芷从袖里取出一张纸,这是童英令人抄写的《招安告示》,素妍接过,但见一改上回看他文章时的华而不实。这回言辞之间恩威并济。辞藻恰到好处,看罢之后,素妍只觉热血澎湃,若自己是静王军,也会接受招安。
    一份《招安告示》便能写得非同寻常,让人心境难平,这便是不俗之处。
    告示如此,可见其文章自是不俗。
    素妍捧着纸,“白芷,你去瞧瞧四爷那儿可能寻出一主一仆的男装来。”
    白芷低呼“郡主”。
    素妍没有瞒白芷。没错,她接到了唐观送来的拜帖。与其说是拜帖,更像是两人相约一见的帖子。
    是帖子而非私信,更不是情书,这只是一个学子对知识的渴求。
    “再让童护卫替我们准备好马匹,一会儿就出去。”
    正说话,青嬷嬷打帘进来,“这是要去哪儿呀?”
    素妍笑道:“回晋地好些日子了。见今儿的天气不错,想与白芷出去走走。”
    青嬷嬷道:“老太太等郡主用晨食呢。”
    素妍出了西屋。
    虞氏坐在堂屋的桌案前,看着几道菜式,再无胃口,微微蹙眉,即便李氏已经尽量安排一日三餐,可虞氏还得吃得不大尽兴。
    素妍笑问:“娘这是怎了?”
    “瞧瞧这几样菜,连我们皇城果蔬庄子上供的菜一半都不及。”
    果蔬庄子上有二十亩果林,里面种植着各式各样的果树。还有三十亩蔬菜,也是什么菜都种。文忠候府吃不完,就让下人们拿到皇城两市上售卖,卖了钱,也够庄子上的下人们花用。
    素妍道:“就算不合口,娘也得吃些才是。要不娘今儿也去外面走走,整日闷在家里,无聊得紧。也不做旁的,就在庄子里各家各户去转转,当是散心了。”
    田嬷嬷想反对,正要开口,虞氏却已经接了话。
    虞氏笑得豁然开朗,“这个主意正好呢。就依你说的,吃罢了饭,就去村里走走。你四舅还派人送了帖子来,说想见我,已经去了城里的江宅,知我在乡下,说是四月二十五要亲自登门拜访。”
    “我们明日就回城。”素妍笑着安慰了虞氏几句。
    白芷并没有寻到合适的衣衫,耷拉着脑袋进来。
    不是说昨儿就已经比试过了么,可江传良还不见回来。
    素妍又令白芷去寻传珍,要她小心地借来两套男式主仆的衣衫。
    虞氏带了田嬷嬷与大丫头及两名护卫去村里转,由书山妻亲自陪同前往。临走的时候,素妍坐在窗下练字,待她一走就换成男装,领了两名护卫自大门而去。
    *
    灵光寺后院凉亭内,唐观早早就令人备了茶水,随行的小厮时不时往寺门方向奔去,一次又一次,都未瞧见人来。
    灵光寺不大,只分前后两院,前院是佛堂,后院是僧人与香客休憩的院子,一座供僧人住宿,一座是招待香客的,在两院的中央,还有一座茅草凉棚,上面书着“空灵亭”。
    她会来么?
    唐观不停地问自己,心情有些紧张,心跳加速,他希望她来。
    本不问世事,只因为她,他迈出了艰难的一步,甚至在昨儿出席了文忠候主持的比试,谁也不曾想到,试题是《招安通告》。既然去了,他就要全力以赴,写出一篇完全不同的文章,哪怕是通告,也要写得令人拍案叫绝。
    他竟赢得了头名!
    得!得!得!
    小厮奔进了亭子,笑道:“九爷,人来了!”
    素妍一袭男装,蓝灰色的茧绸袍子,头上挽着纶巾,身材纤细,双手负后,猛一看去,不知道的还会真以为她是男子,偏步态姣好、轻盈,不一会儿就近了跟前。眉目如画,皮肤白净胜雪,举止优雅得体。
    “让唐公子久待,在下真是过意不去!”
    她能来便好!
    唐观抱拳回道:“江先生能大驾光临,在下倍感荣幸。请——”
    童英与韦雄微愣,还以为素妍是进城,竟是到了这家不大的寺庙,为的就是见这位年轻的公子。
    但见唐观头裹米白色纶巾,穿着一件米白色绣墨绿松叶纹袍子,登着墨绿缎小靴。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脸似桃瓣。晴若秋波。高挑身材,容长脸面,生得玉树临风,真乃一翩翩君子。
    宇文琰对素妍的感情,童英与韦雄都是知晓的,竟是领他们来见一个书生,而这人还是晋阳大才子唐观。
    韦雄满是忧色地看着童英,要是这事被宇文琰知道,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事来。
    童英低声道:“郡主既然带我们来,便是行事磊落。”
    韦雄压低嗓门。“若真是磊落,为何着男装?”
    童英不再答话。“我们是来保护郡主的。”可不是来说三道四。
    就算宇文琰在,只怕也不能拿素妍如何,何况是他们。
    唐观亲自为素妍沏了一盏茶,双手捧过,“江先生请!”
    “你一口一个先生,我反有些不好意思,那我是不是也该尊称你一声唐先生?”
    不唤她先生。唤她什么?
    素妍歪着脑袋,唐观一时怔忡,笑道:“还请教……”
    “言重了,不过一句玩笑而已,那我也称你为唐先生吧。今日只是切磋,不为别的。”
    唐观深深一揖,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琴棋书画在下已经备好。”
    “好!就先下一盘棋。”
    唐观唤了小厮,捧过棋盘。二人相对而坐。
    白芷站在一边,瞧得很是细致。
    小厮只觉这丫头气质不俗,低声问道:“姑娘也会棋艺?”
    “不算精通,只与郡主学过。”白芷歪着脑袋,眼睛停落在棋盘上。
    唐观走了二十子,便越发觉得面前这个温文尔雅的女子,其实棋路稳打稳扎,又步步为营,小心翼翼。
    “江先生的棋艺令人佩服!”
    鬼谷宫的弟子,棋艺岂是差的。
    不过走了三十八子,唐观甘拜下风。
    唐观的棋艺算不得出彩,最初张扬犀厉,二十子后渐渐转为沉稳、内敛。
    两人饮了一会儿茶,唐观吟诗诵词,素妍微蹙双眉并未言语,诗词皆是谢文杰的大作。
    唐观彬彬有礼,“香客院已备下文房墨宝,江先生请!”
    素妍随他进了香客院,笔墨摆在一张桌案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早就备好的。素妍道:“唐先生先请!”
    唐观沉吟片刻,挥笔写下一首诗,素妍看着龙飞凤舞、行云流水般的行书,这与她熟悉的风格又略有不同,苍劲有力中又张扬狂野,他的字就似一匹脱了缰的野马,给人一种视力的冲击。
    唐观移开纸,素妍拿了笔,沉吟片刻,写了一首江舜诚年轻时做的春游诗。唐观眼前一亮,轻叹道:“江先生的字,总是别有一番情趣,简单超然,婉约清新,如春风拂面,似花香扑鼻。”
    “我的字,少了一份雄浑厚重、气势力道。”
    她是知晓自己的不足。
    但因为她的优点太过明显,只有深懂书法之人才来瞧出她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正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世人,岭雪居士其实是个女子。
    唐观笑道:“而在下的字,洒脱有余,游刃不足。”
    “那是先生活得太过恣意,心无挂碍,自然洒脱飞扬,游刃不足乃是固步自守,少与旁人有交。在下还是那句话,木秀于林,先生应该走出晋阳,多结识一些天下名士,他日定有大成。”
    唐观低声沉吟,“木秀于林……”
    “孤木傲于山野,独受风雨,歪了、曲了很难自知。木秀于林,蒸蒸日上。走出晋阳方晓差劣不足,更易进步。”
    “就如江先生与附庸山人、白峰居士、谢文杰、玉若笙、砚脂楼主为伍,有这样的朋友,先生才华自然不俗。”
    ps:
    唐观大概是该文里最优秀、最有才华的一个人物,是一个“金岳霖”似的人物 。

正文 443 子嗣

素妍道:“他们的才学,非我能够比拟。我所做的,只求书法丹青有所进益。若是先生前往皇城,许能结识朱先生。离开皇城时,朱先生曾说过秋天时要远游。”
    话落素妍却意外地忆起,唐观字远游,而朱武的远游与唐观的远游,心下不由微沉,面露窘容。
    唐观若去皇城,便还能与朱武结识,得朱武指点,方是最大的收获。
    “江先生愿为我引荐朱先生。”
    素妍应声“乐意效劳”,无论是棋艺还是书法,她能看出唐观是一个翩翩君子。
    唐观喜道:“多谢江先生。”
    “附庸山人、白峰居士、谢大才子和玉老先生皆是世外之人,不愿涉足红尘,故而在下必须信守承诺。我只能将朱先生引荐于你。”
    唐观固守晋阳,就算是晋地的大才子,却难越朱武。只有走出晋阳,得遇更多的才子,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我父亲生平有一大愿望,便是在有生之年建立一座天下最大的藏书楼,朱先生与几个皇城的儒学前辈答应帮忙收集书籍,近来朱先生得了前朝所著的《八部全书》正于皇城忙着抄书……”
    唐观惊道:“八部全书?”
    素妍微微浅笑,自信满满,“不仅是此书,《问天下》、玉若笙所著的全套《乐府十二章》、三百年前失散民间的《风雅》……”
    她一口气说了十几部书名,直听得唐观眉飞色舞,这些失传的书籍,他多只听过书名,未曾看过,但凡有才之人都会爱书,何况是他。他忙忙问道:“这些书,江先生都看过?”
    素妍回眸道:“唐先生应该听说过,朱大先生的藏书楼很大,里面的书可不少呢。”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抱拳道:“我得回去了。家母还在家中等我回去用午食,就此告辞!”
    唐观一番挣扎,她是对的,只有走出去,才能结识更多的人。抱拳道:“还请先生帮我修书朱大先生,在下也好带书信前往求教。”
    素妍道:“先生若抵皇城,可往义济医馆寻我。我会亲自领你去见朱先生。”她抱了抱拳,仿佛不是女子,根本就是一介书生,落落大方。她这可男可女的装扮,与他又亲近了两分。
    她翩然而去。
    唐观看着桌案上的字。越瞧越喜欢,她的年龄虽不大,却亦是一身才华,傲然于世。
    小厮歪着脑袋,比对着二人不一样的字,瞧不出所以然,问:“先生。是你的字写得好,还是江先生的字更好?”
    唐观垂头,细细地比对,“江先生欠缺的只是功底,照此下去,不出两年书法定在我之上,而她的丹青已在我之上。”
    “啊——”小厮惊叹,“她看上去年纪不大。”
    “英雄出少年,若不是她学得太多。书法一定会更好。我不如她,我棋艺不及,音律也只与她算个平手,书法略比她好些,丹青却不及她。”
    她不会诗词歌赋。
    他亦不会布阵医术。
    人,各有优缺,她的出现带给他的更多是意外。
    一个女子自幼离家,学得一身的傲世才华。
    他敬她,也不由自己地为她牵引着目光,她已经走了很久,他还讷讷地望着她离去的方向。
    *
    杨云屏三月初七嫁入吴王府,行事端方,与两位侧妃也相处融洽,自她入府,但凡吴王回来,都住在雨露院。
    前朝,皇帝刚议定了立储之事。
    吴王府里就得了消息,舒太妃份外欢喜,直夸杨云屏是福星,嫁入府里刚月余吴王就立储君。
    夸完了杨云屏,舒太妃瞧着她的肚子,“云屏呀,你这肚子可得争气些,早些给阿轩生个嫡子出来。”
    她只尴尬地笑笑,一边许纤玉抱着庶长子,正笑着逗弄着孩子。
    舒妃自上元宫宴后,就莫名失宠了,怎么也想不明白,就是在宫宴上与崔珊联手为难安西郡主,当时就被舒太妃训斥,回府之后又被禁足,待她出来,府里就多了位正妃。
    杨云屏轻声道:“母妃,我正想与你商量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