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氏道:“王爷和老王爷是怎么说的?”

    青嬷嬷道:“卫州那边,短短几日地价就翻了一番,今儿午后从那里就传来消息,说昨儿地价又涨了,早前三百钱的,如今得一两银子。王爷念着那边没人看着不成,老王爷又执意要娶了侧妃才过去……”

    沈氏面露诧色,“侧妃,老王爷要娶侧妃了?老王妃的事都调查清楚了么?”

    “这事是王府里忌讳的事儿,王爷不提,王妃也不提。”

    虞氏悠悠轻叹一声,“老王爷是被伤了心。什么事都好说,偏这种事旁人说不得。”她在心下暗自衡量着这事儿,“青霞郡主的顾虑是对的,妍儿不能去卫州,万一这新过门的侧妃抓了王府的管家大权,那时她后悔都晚了。既然大头是在皇城王府,就不能丢了根本。”

    沈氏也微微颔首,觉得虞氏的话颇有道理。

    虞氏道:“瞧这样子,老王爷已经懊悔让琰王爷袭了王爵。”

    沈氏道:“若真娶了侧妃,这对小姑和琰王爷会不会有威胁?宠妾灭妻,庶子欺嫡子的事可是屡见不鲜。”

    “老王爷不是个糊涂的。虽说是侧妃,可到底还是妾,不是嫡妻。就算生了儿子,也只是庶子,按照皇家的规矩,最多能封个候爵。”

    二十多年就守着老王妃一个,突然间抬了两个丫头为妾,如今又说要娶侧妃。可见老王爷是真的伤了心,因为伤心,便想放纵任意一回。

    沈氏问:“这好好的,怎的老王爷就想到娶侧妃、纳贵妾的事?”

    青嬷嬷道:“今儿上午,镇国公来了一趟,镇国公一走,老王爷就动了这心思。好像是镇国公原想劝老王爷别再抬丫头为妾,太丢体面了,早前抬的便罢,许是这体面二字触及老王爷,便说要娶体面的入门……”

    这不是越劝越乱么。

    虞氏扭头对田嬷嬷道:“你去一趟王府,把我的意思说了,就说这大冬天的,她身子弱就别跟去卫州。翻年正月初十就是老候爷的寿辰,正月十二前后她又得回娘家住对月,便有两桩事在一起,去了也得回来,太麻烦。”

    田嬷嬷领了命,随青嬷嬷赶去富贵里左肩王府。

    虞氏一脸忧色,“到底人年轻,不懂轻重,看得不长远。连青霞郡主都能想到的,他们就没想到。”

    沈氏想到素妍。没有接触到家事,“好在有人回来说一声,小姑身边还得多几个行事沉稳,想得长远的才行。”

    “她虽有婆母,还不如没有的,不晓事不说,更不靠谱。”

    老王妃的行事,江家太太、奶奶们算是见识了,就没见过这样的,领着小厮去翻新媳妇的闺房。传扬出去。就能成皇城的大笑话。

    早前。虞氏还想着老王妃是个真贤惠的。

    经过这事。心下也轻看几分。

    沈氏想到卫州买地的事儿,“小姑这嘴倒是够严的,传达和大管家走了好几天,才放出话来。生怕府里被议论,像模像样遣了丫头来各房通禀,这样一来,便没人说她和我们江家吃独食了。”

    虞氏问:“你不会把传达和大管家去卫州买地的事说了吧?”

    “这事我哪能说呢,只说已经吩咐传达去办了,传达刚巧在卫州做生意,许是顺道的事。”

    沈氏一想到这回就能大赚一笔,可心里懊悔,到底拿的钱少了些。只出了一万两银子,她可有三个儿子,就算赚得再多,分到三个儿子手里也不多了,得了消息就跑来问虞氏。还没问呢,赶上江书鸿朝会回来,一问才知道江传达几日前就去卫州买地了,知道上回凑钱做生意就是这事,暗自高兴了一回。

    大房又凑了五万两银子,派了得力的人去卫州,寻江传达要多买些田地。

    其他几房的人也是如此,江书麒拿不出钱,急得团团转,只得去找二房的慕容氏借银子,慕容氏倒也爽快,先借了二万两。也想与大房一样遣人去卫州,江舜诚却发话说,各房人都安心呆在皇城,别四下乱跑,传达和大管家知道分寸。

    江书鸿到底不放心,让江传嗣告了假,特意到卫州却看买田地的事。

    这回,江家几房都把买地的事当成了赚钱、发财的大事。

    江舜诚自有贤臣之名后,再不收受贿赂,家里盈利、生计都是各处铺子正当赚来的。这买田地的事儿,虽有些投机取巧,到底是来得光明正大。

    素妍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偏田嬷嬷来找她。

    在偏厅里,田嬷嬷很认真地传达了虞氏的话。

    素妍就想跟着宇文琰一起去,一时冲动,哪想这许多,偏听田嬷嬷说来,这却有诸多不妥,就似她干了件捅破天的大事一样,不让她去卫州的原因就有一大把。

    宇文琰在一边听田嬷嬷说完,“听田嬷嬷说来,便是我也不该去的?”

    田嬷嬷轻叹道:“可不就是么。正月初十是老候爷的寿辰,您是新姑老爷,又是头回给岳父贺寿,要是不在,也不大好。”

    宇文琰挠了挠头,“卫州没人也不行。”

    这样一去,幸许就不能在皇城过年节了,到时候留素妍一个,他在卫州也是孤单单,这心里还真是不好受。

    这才新婚几日,便要分开两地。

    素妍敛额,一脸愁容,她是真想跟着宇文琰去的。

    娘家人都心疼自家闺女体弱,如今天气寒冷,宇文琰想了一下,道:“就听岳母的,你就别跟着去了。父王娶侧妃的事……倒真希望能早些订下来,他娶了侧妃,就能快些去卫州。”

    素妍想了又想,既然虞氏说她不能去,她也只能作罢。“田嬷嬷,我娘有没有说,让哪两个丫头跟去卫州照顾王爷好,小安子虽然心细,到底不如丫头。”

    这话虞氏可没说。

    田嬷嬷得用心地为素开考量,白菲有意中人,一早就和童英好了,白芷这丫头有些抓不透,紫鹊心眼多,紫鸢倒是安份稳妥的,“不如让白菲和紫鸢去。”

    素妍点了点头,“如此也好,就让白菲和紫鸢跟着过去服侍王爷起居饮食。”

    田嬷嬷道:“老太太说,郡主年轻许多事考虑不周,遇大小事与家里说一声,老太太、大太太帮你拿主意。”

    素妍道:“我省得了。有劳嬷嬷跑一趟!”

  

 正文 644 选侧妃

    她唤了青嬷嬷,赏了田嬷嬷两盒刚做好的糕点吃。

    田嬷嬷谢了,这才离去。

    出了内仪门,田嬷嬷对青嬷嬷道:“这回亏得你早说了一声,说得晚了,明儿一早就动身了。”

    言语中,对青嬷嬷早前不提前通禀的事有些不满。要不是青霞郡主阻止,素妍就跟去卫州,以虞氏的性子,知道素妍做得不对,指定会派人再把素妍给拦回来。

    虽是小事,但虞氏还是不放心,觉得这些事她都该知道,更得替这个没人帮衬一把的女儿拿拿主意,分析其间的利害关系。毕竟老王妃这些日子做的事,着实让江家人小窥了,虞氏越发不放心,什么事都想知道。

    青嬷嬷亦从田嬷嬷的语调听出了别样的意外,俯首道:“你回去与老太太说一声,往后但凡有事,定会第一个回禀老太太。”

    虽说素妍出嫁了,但对于母亲来说,自家的女儿就算长到六十岁,只要父母在都还是个孩子。

    宇文琰之前听说素妍要一起去,跟着欢喜一场,这回说不去了,心里闷闷的。

    田荷也跟着去不成,白菲和紫鸢倒是一早就决定要跟去的,东西也收拾好了。

    宇文琰要去卫州,夜里夫妻二人又炽烈不顾地缠绵了一宿。

    次日一大早,素妍起身将宇文琰送到大门外,又叮嘱白菲和紫鸢要用心服侍,看宇文琰骑马离去,消失在富贵里的街巷深处,直至再也看不到人,这才调头回屋。

    *

    腊月中浣,天气越发寒冷了。

    晨风拂过,如同刀子一般刮在脸颊上。

    青霞郡主气喘吁吁地跑来,见素妍一人站在二门处,“哥哥启程了?”

    素妍闷闷地低应一声。

    青霞郡主道:“这几日忙了些,竟睡过了时辰……”

    面容里。有道不出的惭愧。昨晚睡着前就想着:一定要早起,还得去送哥哥呢。虽说是去卫州,可谁知道父王什么时候能挑上合适的侧妃,要是挑不到满意的,许一时就去不了卫州。

    素妍道:“不碍事,要是那边的事不急,年节时就赶回来,最迟正月初九就回来了。”

    江舜诚正月初十过大寿,江家要大办,宇文琰作为新女婿。自然要带着妻子去给岳父贺寿。

    青霞郡主道:“嫂嫂。母妃病了。听服侍丫头说,一晚上跑了十几趟厕所,太医的药是吃了,到五更时才好了些。”

    为了从杂库房出来。老王妃喝了一大壶的凉茶水。她一喝凉茶水就会拉肚子,自来如此。

    人是出来了,却不能回上房,而是迁到佛堂住下了。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素妍道:“我一会儿与父王说说,把老王妃身边的嬷嬷、丫头都放回去。”

    “按照府里的规矩,犯了偷盗的下人是要被贱卖的。”

    “到底是老王妃使唤惯了的,那个嬷嬷是她身边得力的人。”素妍将心比心,如果是青嬷嬷被关,甚至还有可能贱卖。自己也会难受的。

    老王妃病了,更希望见到自己身边的老人。

    素妍领了白芷、紫鹊两个,往会客厅移去。

    去得早了些,老王爷在暖厅炕头上正搂着两位新奉侍睡大觉。

    素妍听下人说了,领了丫头就调头离开。

    珠奉侍呢喃道:“王妃起得可真早?”

    老王爷并未应声。袭让王爵、辞让官职是不是做错了呢?

    卫州那边的事听起来很好,可他除了保护皇宫安全,再是带兵打仗,对治理封地的事儿可不在行。

    宇文琰成亲后到底是长大了,不任性,还自愿前往封地坐镇打理。

    还是年轻女人好,不仅热情,连带着他也跟着年轻了至少十岁,听着那软软糯糯的声音,就让他的心都跟着酥了。

    过去二十多年,他怎么就只守了她一个过日子呢。

    想来像是一场梦,他有些明白为什么先帝身边美女如云。

    素妍走了不久,又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来的是一个媒婆,全皇城嘴巴最能言会道的私媒——巧媒婆。

    老王爷道:“让她在花厅候着。”

    这才懒懒地着衣离炕,两位新奉侍几下着好中衣,服侍老王爷更好袍子。

    老王爷梳洗完毕,心头暗自感叹:现在过的日子岂不比以前更好。

    他来到花厅,下人已经奉上早膳,两位新奉侍陪坐在一旁。

    老王爷问:“巧媒婆可吃过了,没吃一起吃。”

    巧媒婆望了一眼,见案上的早膳式样别致,光是小点、饼饵就有六七样,又有三样粥,还有好几叠小菜,瞧着就很是美味,笑道:“老王爷一问,还真是饿了。”

    杏奉侍有些不高兴。

    珠奉侍不支声,只埋头吃着。

    巧媒婆三两下喝了两碗粥,每样粥还不一样,而他们三个连半碗都还没吃完。巧媒婆笑道:“到底是堂堂左肩王府,这粥还真是好喝!”

    巧媒婆又盛了第三样小粥,约有大半碗,很快就喝完了。拿帕子抹了抹嘴,掏出一张纸来,道:“我相中了三位,一位是左相府崔家的二小姐今年十五,崔家是极乐意的……”

    这可是静王党人。

    老王爷一听就不乐意,连连摇头。

    “第二位是原江南布政使郑保国之女、光禄寺少卿郑复贵的幼妹,只是年岁稍大了些,翻年就十九了,倒是被郑家上下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十五岁那年原是要定亲的,没想郑大人在江南染疾身亡,要为父守孝,这一守就是三年,亲事就此耽搁了,听说郑小姐也是曾布政使大人年过四十才育的幼女,郑老太太也是多方寻找了,都没寻到好的。”

    老王爷并未说好,也未说不好,心下在想,已经十九岁的小姐。

    这郑保国,他倒是有过耳闻,听说是个正直不阿的人。做江南布政使没到三月就暴毙身亡。

    巧媒婆笑道:“江禄寺少卿的官是小了些,才正五品呢。”

    见老王不应话,又道,“第三位是工部左侍郎姚翰的嫡长女,早前订过两回亲,没等过门,男方就出了意外,算命的说要寻个年岁大的,命硬的才成,今年二十一。不过真是个能干的。姚夫人多病。一直是这姚小姐打理家中事务。弟弟妹妹都听她的,就是府里的姨娘也得听她调遣……”

    老王爷吃着早膳,也不支声。

    倒是两位奉侍似看仇人一样盯着巧媒婆,觉得她有些多事。

    素妍听说老王爷起来了。携着白芷过来请安。

    一过来就见有媒婆在,请了安就在一边的贵妃椅上坐下,因为天冷,怀里抱了汤婆子。

    老王爷道:“你先回去,两日后跟你回话。”

    巧媒婆笑道:“老王爷要是不满意,我再打听几家,总有一个好的。”

    老王爷吩咐道:“赏巧媒婆二两银子的茶水钱,辛苦了!”

    会客厅的大丫头给了封红,巧媒婆欠身退去。

    素妍道:“父王。把婆母身边的嬷嬷、丫头都放回佛堂服侍吧。婆母病了,肚子闹得厉害,听青霞说昨儿跑了一宿,今晨都起不来了呢。”

    老王爷看着素妍,倒不似虚情假意。他能看惯素妍,怎么就看不懂身边妻,还被她骗了二十多年。难道是因当局者迷的缘故。“你不怨她?”

    “她是王爷的母亲,我怨她作甚?”

    前面一半是理由,后面则是无奈。

    她是不能怪,因为越怪这日子只会过得越憋屈,索性不与老王妃计较。

    “那等助纣为虐的恶奴,贱卖了的好,免得留在她身边作威作福,没个好歹。”

    素妍面露窘色。

    老王爷也不想为难她,“除了老嬷嬷和那个偷盗了东西的小厮,其他几个可以放回过去服侍。”

    素妍也不愿得寸进尺,谢了老王爷,让人传了话。

    一干丫头还回老王妃身边服侍,经历这番一个个倒也胆小了许多。

    偷盗东西的两个,一个死了,一个残了。

    素妍做主,念着叶三娘年迈,服侍了老王妃几十年,若是贱卖,也没人肯要这等上了年纪,不能干活的。令人送她回乡下庄子养老,再不许进王府。残了的小厮就算卖,只怕没人要,也让他到乡下庄子干农活去。

    在皇城闹得沸沸扬扬的事,素妍就这样将一页揭过。

    老王爷遣了二管家,派人打听姚小姐和郑小姐的事儿,虽说郑小姐的兄长官职小了些,但她父亲也曾算是一方大员。

    腊月二十一这天,又有几位媒婆登门提亲,说的也是皇城官宦家的小姐,还有几个是今岁落选的秀女,得了太后懿旨明春还要选秀,对于她们来说,做王爷的侧妃,不比给新皇做妃嫔差。

    凡是明春参选的秀女,老王爷都一并否了,就算他是皇族,他可不想打秀女的主意,那是新皇看中的女人,他亦不想因为女人让人非议。

    最后的三位侧妃人选,就落定在郑小姐、姚小姐、项小姐上。

    项小姐,是光禄寺卿的嫡次女,相貌平平,但贵在贤惠,性子温婉,年方二八。

    老王爷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这三家小姐,哪位更好。

    寻了杨秉忠和程大勇来商议,明明是他自个儿的婚事,倒变成战事了。

    程大勇道:“郑小姐是不是长得最好看的一个?”

    郑家幼女,老王爷担心打理不了王府事务,主持中馈、各房调和等等。

    美貌的女人,他要多少都成。

   

 正文 645 建议

    程大勇的意思,既然不是嫡妻,就娶漂亮的。“娶妻娶贤,纳妾纳颜。虽是侧妃,又不是嫡妻,娶个年轻漂亮的。”

    杨秉忠知道老王爷的心思,这骚主意是他出的,虽然这背后的主使是江舜诚,可他亦明白,得找个对江素妍更为有利的,性子上能压得住老王妃,处事人还能懂得进退。“虽是取贤,自当项小姐,听说她的性子是极好的。”

    但凡相貌平常的女子,倒反比那些绝色、美貌的女子少了几分骄纵,多了几分温婉、贤惠和顺从。

    老王爷问:“姚小姐如何?”

    程大勇忙忙道:“不好!不好!早前给我家小勇提过,说是个极厉害的,在娘家能把父亲的姨娘们都管束得住,就是她的庶出兄弟,都很怕她。”

    杨秉忠瞧出老王爷的心思,只怕是觉得这姚小姐好。“姚侍郎家那么多的妻妾、儿女,要不是姚小姐够泼辣,哪里管得住,只怕后宅早就闹得鸡飞狗跳。”

    老王爷若有所思地点头,这正是他看中的,他往后妻妾得多,还得有个厉害的管住她们,这样才能让她们不敢闹腾,“听说相貌是不错的,就是命硬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