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是曹玉娥舅舅家的小姐。

    沈氏连连道:“对,对,还有朱小姐,她父亲早前在福州做知州,在任上做了六年,业绩甚好。原是秋天要回来的,路上给耽搁,一近皇城,又遇上瘟疫,正月十五才入的城。”

    可众人对这朱小姐是否贤惠。相貌如何当真也不了解。

    虞氏道:“韩媒婆。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先去李家、朱家试试,要是不成。再去我们对门街的胡家。”

    韩氏谢了虞氏与沈氏,去找了曹玉娥,问了朱家住的地方,这才乐呵呵地离去。

    先去了李家,李家太太掌家,问明了唐家的情形,有些不大乐意。

    韩氏惯会看人眼色,知没中意,告辞出来。又去了朱家。这一打听,才知朱小姐原是在当年离开皇城时就订了人家,这次回来,是要成亲的,颇有些遗憾。

    韩氏去了胡家,胡刘氏知韩氏与江家是亲戚。倒也客气。听说是给五姐说亲的,心里欢喜,问了原因,说的人家官职、身份倒也能与胡香兰得配,心下就更乐意了。

    两家约了时间。一起去六福楼,两边太太各领了儿女相看。

    胡香兰长得倒也水灵、清秀,小时候又爱与胡香灵斗法,对于如何理家上,也有一些心得。

    胡刘氏见了唐公子,人长得也体面,虽没有曹玉臻的俊美,倒也是玉树临风,相貌堂堂,很是精神,问了情况,知唐家也是书香门第,心下更欢喜这门亲事。

    韩氏以为这事就要成了,谁知唐家听说了胡香灵的事,又不乐意了,生怕胡五姐儿也和胡香灵一样。

    胡刘氏难得遇上个好的,过了两日见没了回音,使人来问韩氏。

    韩氏只得亲自上门,把唐太太听见胡香灵的事说了一遍。

    胡刘氏想着胡香兰一日日大了,这大半年才有一桩上门说亲的,竟又因胡香灵的事眼瞧着要告吹了,心头着急。让她最心动的是,唐太太身体不好,一早就说了,如今打理府邸的是大小姐,大小姐许了人家。只等大公子成了亲,大儿媳妇接管府邸,才让大小姐出阁。

    这一过门,就自个当家作主,一瞧唐太太就是个通情理,性子好的婆母,她着实不想错过。

    胡刘氏气得没吐血,夜里又对胡长龄抱怨,几位小姐都被胡香灵拖累了,如今眼瞧着上好的亲事,唐家生怕五姐儿和三姐儿一样,也不同意了。

    胡香兰听丫头说了,气得在自家闺阁里大哭了一场“我这是什么命?早前祸害了四姐,如今又害起我来。她不要脸面,倒平白害了我们。”

    这事儿,让胡刘氏母女俩如哽了根刺在心头。

    韩氏从胡府出来,又进了江家,与虞氏请了安,说了一阵话,这唐家大公子因是嫡长子,唐太太在他的婚事上也极是挑剔的。

    韩氏刚出来,就见素妍抱着孩子过来陪虞氏说话,忙忙欠身“王妃万福。”

    素妍笑了一下,“上回唐家的亲事可是成了?”

    韩氏如实讲了一遍。

    素妍垂眸,“听说左相府的二小姐崔瑶,至今也没寻上好人家呢。你不如去那边走走。”

    韩氏微愣,“崔二小姐自是好的,只是如今崔家的情势……”

    她早前与两家提过崔二小姐,可没一家同意。

    崔瑶,崔珊的堂妹。

    素妍隐隐忆起前世里,崔瑶所嫁的夫婿正是姓唐,却记不得他夫婿的名字。

    “你没试过,又怎知不行,先与唐家提提,要是不成再说。崔二小姐祖父是左相,父亲也是五品官,若配唐公子倒也使得。若是成了,记得来寻我,我有话和你说呢。”

    韩氏应声。

    她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了唐家,唐太太一听是左相府的二小姐,立时有了想法,又知是崔二奶奶想给女儿许个好的,一直高不成,低不就,总没个合适的,当即就同意了。

    韩氏忙道:“此事不急,回头唐太太再与唐大人商议一番。”

    大姨娘自是希望能成,她女儿如今订了亲,因为要等到大公子娶了亲才能出阁,唐太太以没人打理府邸为由,不放人呢。

    唐木莲可比唐木兰还要都一岁多,再也留不得了。

    大姨娘见韩氏离去,要等唐大人回了话才去说合,心里着急,当即去寻了唐木莲。“太太对大爷的婚事极为挑剔。韩媒婆说了好几个,你瞧哪个不是好的,偏能挑出不是来。听说这崔二小姐是个贤惠、貌美的,配大爷倒也使得,总不能再让老爷和太太挑出不是呢?平白耽误了你的亲事。曲家不也催着早些成亲么?”

    大姨娘是怕再生出变故呢。

    当即与唐木莲一商议。派了小厮去书院找唐大公子,把韩媒婆给他说亲的事细细地说了一遍。

    夜里,唐大人一听说的女子是崔左相的孙女。连连摇头:“便是说胡五姐儿也比崔二姐儿好。”

    言下之意,就是自己不愿意。

    崔家可是静王党人,新皇要是有朝一日瞧不过眼,还不得拿崔家下手,崔家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如今众人是有多远避多远。

    二月初六清晨,唐太太原想遣人回了韩媒婆,偏唐大公子回来了。

    进门就道:“崔二姐儿这门亲事能成,我应了。”

    唐太太道:“你见过崔二姐儿?”

    唐大公子摇头。“我听书院的学子说过,这崔二姐儿是个贤惠能干的,性子好,长得也好,只是因为她祖父的缘故,一直寻不上合适的亲事。我娶的是人。又不是娶他们家。”

    唐太太忙道:“可你爹不同意,说便是同意胡五姐儿也不应崔二姐儿。”

    “胡五姐儿如何我不知道,但崔二姐是好的。我乐意!”

    唐太太心下起疑,“不会是与你爹又拧上了?”

    “是我娶亲还是他娶亲?我说同意就同意!总不能因着我的亲事,不让大妹妹出阁。差不多就成,今儿把亲事给订下。”

    待韩氏去唐府时,遇见的便是唐大公子与唐太太都在,唐大公子嚷着今儿就要订亲,又说:“曲家催着要娶大妹妹,韩媒婆瞧着尽快把婚事订下来,唐家没个主持府邸的不成样子。崔二姐儿我听人说过,人贤惠能干。她父亲去外地任了官职,因她到了出阁年纪,才没同去。”

    唐大公子要与韩氏同去崔家提亲。

    韩氏只得应了,带了唐大公子往左相府奔去。

    崔瑶早前想要入选秀女,才走两轮就出了宫。

    后来,又想与江家结亲,又落了空。

    不是她门第和出身不好,着实是左相府是静王党的人。虽是左相,可新皇一直对崔家不冷不热,崔家上下也是步步谨慎,生怕行差踏错。

    难得有人上门提亲,左相夫人当即见了韩媒婆,见唐大公子举止得体,相貌也长得不错。

    崔瑶觉得诧意,便是早前与崔家交好的而今都避开了,来给她提亲的人不少,可多是扶不上墙面,这回却有位侍郎之子来提亲,悄悄地打听了一下,听说是嫡长子,又听说急着要娶亲,母亲体弱,是庶长女打理着府邸,而这庶长女也订了亲,男家正催着娶人……

    左相夫人答应次日回话。

    待唐公子走了,又寻了崔瑶来问。

    崔瑶自己也乐意。

    她心里明白自己迟迟寻不到好人家的缘故,全是受了崔丛善的连累,但到底是她长辈,她又不能说出什么。

    左相夫人连连追问:“瑶儿,你爹娘不在,原说过你的终身大事,我和你祖父是做得主的,你若同意就点点头。”

    崔瑶犹豫片刻,果决地点头。

    两家又合了八字,问了吉凶,知是天作之合,方交换了庚帖,又换了订亲礼物,上午求亲,下午订下了,当真是快。

    唐大公子是怕唐大人返悔不应。

    崔家则是怕唐家想多了,崔瑶的婚事没了着落。

    各有各的原因,都答应得格外爽快。

 765 疼亲女

    素妍于二月初六一早回了王府。

    刚进家门,白莺与青嬷嬷就迎了过来。

    青嬷嬷有几日没见到世子,接了孩子就开始逗哄起来,耀东咯咯大笑,笑声悦耳。青嬷嬷越发乐了。连带着几个丫头也笑了起来。

    白莺道:“王妃那日刚走,珊瑚郡主就来了,听说你不在,就先回了府,留下一个封红,说是给世子的礼物。奴婢瞧着许是银票。”

    “银票?”素妍有些意外。

    白莺递过一个封红。

    她接过,取了封口的红蜡,伸手一取,竟是三张房契,又有一张田庄地契。

    青嬷嬷微微吃惊,“珊瑚郡主这是……”

    出手何等阔绰,直接给了这么多的东西。

    青嬷嬷等人还第一次见有人送房契、田庄给人做贺礼的,但因素妍对崔珊有救命之恩,送得再重她们都能理解。

    素妍道:“且替她保管着,她还真是,这等见外做什么。等有了机会再给她吧。”

    一行人回到琴瑟堂。

    素妍换了身随常衣衫,与青嬷嬷去了给老王妃准备的院子,又问了二管家及几个以前在老王妃跟前服侍的丫头,知是照着静堂以前的样子打点的,心头也微微放下。

    黄昏时分,韩氏到王府窜门。

    寒喧了几句,韩氏追问道:“上回王妃说有话与我说,是什么话?”

    素妍道:“崔、唐二人尽早完婚,越快越好。”

    前世哦……

    她的眸光直勾勾地盯着茶盏,二月二十八……

    就在她困于庵堂的次年二月二十八,佑正四年的二月二十八,江家被御林军包围,从家里查抄出卖国通敌的文书。

    如果真是如此,便不能拖延。

    韩氏笑了起来,“不瞒王妃,唐公子也是这样说的。曲家也催着要娶人。还等着崔二姐儿进了唐家帮忙张罗婚事呢。”

    素妍静心的聆听,她在纠结,要不要告诉崔家小心被人算计、迫害。

    韩氏道:“婚期定在二月二十二日。”

    素妍又问:“唐大姐儿和曲家的婚事……”

    “定在三月二十七。”

    素妍欲言又止,转而问:“虞盼儿和祈粟是怎么回事?”

    韩氏看着左右的下人。

    素妍只留了青嬷嬷,服侍丫头一并退去。

    韩氏道:“盼小姐的胆子也太大了些。竟自个在乡下与祈爷私订终身。原是一直与祈家母女住一屋的,非说自己怀了孕。前些日子订了婚期,小日子来了。虞太太才知她说了谎,又不敢让虞老爷知道。上回的事,虞老爷就要打她呢。”

    要不是曾玉梅因着自己是继母,心疼那对姐妹没了亲娘,一直偏帮着,以虞建章的性子一定会动手打人。

    “这原是盼儿与祈爷的缘分。”

    祈粟会与她记忆里一样,因看不得爱妻受苦落魄,终于发奋读书,连中三元。顿时成为皇城神话,也让她的爱妻扬眉吐气,不枉与他厮守一场。

    那时的祈粟之妻是何人?

    隐约之间,她记得是姓“余”,又或是“于”、“虞”。

    素妍问:“柔小姐的婚事订了没有?”

    韩氏道:“订了。是虞二爷相熟的同窗好友王子伦,两家都是乐意的。这位同窗在石桥县任县丞一职。虽是官职低了些,两家的门第倒也相当。算命的说,虞家今年只宜办一回亲事,所以柔小姐的婚事就拖到明年。”

    这位王子伦照着韩氏的说法,应也是有田有铺的人家。“王家是石桥县人氏?”

    “不是,皇城高坡县人氏,在高坡县也算是大户人家。王子伦上面还有一个兄长,早就成了亲。家里也没小妾、通房这些。虞二爷念着两个妹妹打小吃了苦头,特意要寻这样不纳妾的好人家。”

    看来,虞正豪对两个妹妹倒是颇为看顾。

    素妍扭头对青嬷嬷道:“二月初十,虞家大小姐出阁,到了初八、初九时记得提醒我一声,我也得添妆才好。”

    青嬷嬷应声。

    素妍道:“对于女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寻得一个真心人,过安稳日子更重要的。柔儿是个聪明的,既是她看中的人,相信是个好的。”

    “可不是呢。顺姑也是这样劝虞大爷和老爷、太太的。”

    劝归劝,但谁也瞧不见未来。

    只能让生气的人,暂时想得开些。

    曾玉梅虽然与继子、继女相助得好,可到底是后娘,许多时候说话也不方便。

    素妍问:“你与荣国公府还熟不?”

    韩氏微诧。

    “是我要做这中人的,想让你跑一趟荣国公府,府上的嫡长孙程长勇与江家三房的眉姐儿倒是年龄相当,想让你帮着说合。”

    素妍是想帮三房一把,何氏整日的想着给她三个闺女寻人家。

    青嬷嬷道:“江三太太也是乐意的,这才求了我家王妃做中人。你先跑一趟,就说是受我家王妃之托去说媒的,看他们愿不愿意。”

    青嬷嬷细细回味辉世子百日宴那日的事儿,“老奴瞧着,程家许是乐意的。”

    “程家祖上便是做武将的,荣国公与定北大将军是堂兄弟。”

    韩氏最喜欢捡到这样的好事,两家有意的,说起来也要省事得多,简直就是现成的生意,笑道:“好!我明儿一早就去趟荣国公府。”

    她喝着茶,“王妃,平王府的轶大公子要与江家大房的绮姐儿订亲了呢。江大奶奶托我去说合,贤太妃、闻妃都同意了,说要写信问问平王的意思。”

    贤太妃应了,平王那儿就没有其他的意思。

    韩氏说了句“真是晦气得很”。

    青嬷嬷一脸神秘,“怎了?”

    “平王府里,原在佛堂静修的傅奉侍殁了。我未时正要从偏门进去呢,就撞见了傅奉侍的棺材,可不晦气么?”

    傅宜慧死了!

    那个原本应该宠冠六宫的女子没了!

    素妍却没有半分的欢喜,她没有要害傅宜慧的意思,只是断了傅宜慧入宫为皇妃的念头。可傅宜慧竟伤害了她。

    这,也许是傅宜慧该得的下场。

    若非傅宜慧伤她在先,她也不会那么做。

    素妍留了韩氏在府里用晚膳,这才派了下人用马车送韩氏回江宅。

    韩氏也算是个能干,一介女流。竟凭着一己之力给女儿置嫁妆。为儿子买了座院子,买了一家三口的下人在家里打理宅邸,一对夫妻俩做了家仆。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则做了江诗允的书僮兼小厮,日子倒也过得下去。

    上回,因要给耀东过百日宴,宇文琰与杨云简换了几日,此次要在宫里连值五日。

    *

    就在素妍与韩氏闲聊的时候,老王妃已经进城,却没有先回王府,而是先一步去了大郡主在皇城的“叶宅”。

    老王妃先是与紫霞打听左肩王府的事。

    老王妃听说二月初二,王府里给宇文辉办的百日宴何等热闹。皇城有头有面的太太、奶奶们都去了,便是宫里的太后、皇后、娘娘们也都送了礼。

    “你送了什么?”

    紫霞瞪了一眼,“阿琰的身世,你早早告诉了青霞,青霞这才算计了一笔丰厚的嫁妆,怎不先与我通通气。让我知道青霞已晓的事。早知如此,我就该早来皇城,借了机会闹得厉害些,好歹多要些东西。”

    老王妃急切地追问:“我问,你送了什么?”

    紫霞懒声懒气地道:“你瞧我如今日子过得紧巴。哪里还有东西送旁人。阿浩从卫州回来就病倒了,渠上日子苦,父王还整日逼着他与民夫一般地劳作。他从小到大,哪里吃过那等苦,这吃药瞧病,哪样不花钱?”

    老王妃现下算是明白了,“你没去,那青霞呢?她可去了?”

    紫霞冷笑了一声,“她与阿琰,一个说得了好宝贝,一个说只是寻常珠子。青霞连住对月都不肯回去了,与韩家人说回娘家,实则跑到皇恩寺住了三日……”

    虽然左肩王府照着规矩派了下人、婆子来接,可青霞不愿回去,推三阻四一番,竟自个儿收拾了东西去皇恩寺。

    “怎的闹成这般了?”

    母女二人正说着,叶海月得了消息,也奔到上房来,见了叶老王妃,便中规中矩地在一边坐下。

    老王妃道:“我不是让你早早把海月送到王府么,她……”

    紫霞道:“你当我没说过。我送了两回,都被阿琰的护卫给拦住了,还没等送第三回,阿琰就寻上门来,警告我说‘要是该把女人往王府送,他就敢让叶浩纳妾’,你听听这话,我敢送人吗?”

    叶海月低垂着头,一早就知道,若是秀女落选,还有左肩王府可以去,甜甜地笑着。

    老王妃来了,她的侧妃之位就稳妥了。

    老王妃问叶海月,“海虹在宫里是什么位分?”

    紫霞入不了宫,她虽是一等郡主的身份,有正二品的诰命,可她是嫁出去的女儿,未得宫中贵人宣诏,连进宫的机会都没有。

    一些消息,也只是她通过青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