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间一名太医生怕惹祸,这端妃的娘家可是明镜候,万一保不住皇脉,他们两个也吃不了。抱拳道:“左肩王妃精通医术,还请王妃施以艾灸保胎。”

    素妍眼帘一垂,“现下也只我来施艾灸法了。要是再晚,只怕想保也保不住。”

    杨云屏当即令人取了艾草来,素妍留了一名太医帮忙将艾草挫成细条,亲自点了艾草,灸点端妃几个保胎要穴,一套下来得花近大半个时辰,刚进行不到一刻钟,端妃就悠悠醒转,正要动身,顾夫人忙道:“娘娘休动,左肩王妃正帮你保胎呢。”

    素妍神容淡淡的,厉声道:“你真不想要这皇子便明说,我亦懒得帮你消费心神保胎了。”

    内室里,只得素妍与一边服侍的顾夫人和床上躺着端妃。

    顾夫人一脸惊喜:“王妃……是说娘娘肚子里怀的是皇子?”

    素妍道:“虽是滑脉,却有七成是男胎。再过半月,便能确诊,娘娘再这样悲伤,今日我替你保住,难免下次还能保住。”

    儿子,儿子……

    端妃想着,手轻柔地抚摸着腹部,那里面怀着她和皇帝的骨血,是一个龙子。“都是许谨妃那个祸水,她明知宫外小儿病气漫延,偏要带大皇子回娘家省亲……大皇子染上天花,却上下瞒着。否则也不会累了本宫的长安,我的长安……”

    顾夫人不允她说完,厉声道:“你已经没了大公主,现在还要伤心,真想害了肚子里这个?”

    端妃不再说了,只恨得咬牙切齿,“是许谨妃害了怜儿的性命,本妃不会放过她!”她阖上双眸,晶莹的泪珠如泉奔涌,一滴又一滴地滑落下来,颗颗晶莹。

    顾夫人一脸痛惜,想劝慰几句,可这是端妃的心结,越劝,端妃就越是心痛。

    端妃躺在牙床上,任由素妍施灸,顾夫人在一边帮衬着,素妍施灸完毕,已是满头大汗。

    看了眼端妃,道:“从即时起,得让端妃卧床养胎,我再给她开服保胎药,等梁太医回宫,再请梁太医来瞧。”

    素妍开了药,又请了太医过目。

    太医直夸药用得巧,用得妙。

    顾夫人令大宫女跟着去太医院取了药。

    太后遣了芸芳来请素妍去康宁宫用午膳,素妍随着芸芳离去。

    顾夫人坐在床沿前,一脸疼惜地看着端妃,“令雯,你与母亲说说,你怎的与许谨妃闹成这般模样?今儿这胎儿……当真危险得很,原是要请梁太医来的,没想一早梁太医就被乐成伯府给请走了。”

    这是无意?

    可顾夫人觉得,五更走的,这都多少时辰了,为什么梁太医还没回宫?

    端妃听着顾夫人的意思,“娘是说,许谨妃是要害本宫?”

    顾夫人道:“防人之心不可无。若说她无意,这一桩一件的,可不都与永仁宫有关么?”顿了一下,替端妃掖了被子,“左肩王妃说你怀是的皇子,定是皇子,你可不能再伤心了,好歹得平安顺遂的生下来。瞧得出来,他是个好命的,唯一懂晓艾灸保胎的梁太医不在宫,左肩王妃却入宫探望皇后,否则……这孩子……”

    端妃也听人说过,素妍曾对镇国大长公主说“你命里有三子”,这话说过之后,镇国大长公主就接连生了两个儿子,许多人都想得她金口福语,但她却不再说。既然素妍说她肚子里怀的七成是皇子,她就必须得振作,哪怕最疼爱的长安公主没了,她也得再生个孩子。

    只是,许谨妃害死了她的长安,这个仇,她一定会记着。

    要不是许谨妃一己私心,瞒了大皇子的病,让病气留在宫里,她的女儿长安怎会染了病。

    想到深处,端妃又要流泪,顾夫人忙道:“不可再伤心。你不顾自个的身子,可得想你肚子里的。你真有个好歹,旁人还高兴呢。”

    顾夫人又劝慰了一阵,端妃想到自个肚子里怀的是皇子,心情才好了起来。顾夫人服侍端妃吃了药,看她睡下,这才起身移到窗前,开始做起小孩子的衣物来。

    梁太医一回宫,就被永和宫的太监请来给端妃保胎。

    端妃已经醒来,见到梁太医,厉声道:“从今儿开始,梁太医是本宫的专用太医,宫外各府要是请你去,得先通禀永和宫。本宫应了,你方可离去,否则,不许私下去旁家。本宫肚里的孩子要是有三长两短,皇上定不会饶了你。”

    顾夫人私下与梁太医赔了不是,说梁太医不在宫里时,端妃险些滑胎的事。

    乐成伯府拿了名帖请梁太医两回,永和宫这边的端妃不同意,梁太医亦不敢再去。这事儿,到底传到了谨妃耳里,她的嫡次侄儿原是一直由梁太医瞧着病,如今换了太医,病又更沉重。大皇子就是吃梁太医的药顺遂出痘,一路虽有惊无险,到底是康复了。许家的二少爷,因换了太医,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越发沉重了。

 856 谆谆教诲

    许家着人给谨妃捎了信,想托她请梁太医去给许二少爷看病,谨妃又亲自令宫人去太医院请人,梁太医只推说得先与端妃打招呼,要是端妃应了,他立即就去。

    端妃将长安公主的夭折都记恨在谨妃身上,谨妃虽比端妃早跟新皇,可新皇压根就没将谨妃搁在心上,这在宫里,端妃的位份、尊贵又在谨妃之上。

    谨妃念着娘家侄儿,亲自去了趟永和宫。

    端妃睨着眼,“难不成本宫肚子里的龙脉还比不得一个宫外的孩子?太医院那么多的太医,你请旁人去。梁太医是指给本宫的太医,本宫还指望着梁太医给本宫保胎呢。”

    上回,乐成伯府请梁太医去,一去就是大半日,如果不是她运气好,这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保住还另一说。

    万一梁太医不在,她有个什么闪失,岂不要后悔死。

    端妃拿定主意,说什么也不会让梁太医去乐成伯府。

    她的女儿没了,都是给谨妃害的,凭什么要帮谨妃。大皇子的病气就是从许家染回来的,听说许家最最患天花的是乐成伯的嫡长孙,谨妃省亲时,这孩子正在病中。

    谨妃还想再说几句,心下琢磨如何说话,才能打动端妃。

    端妃唤了句“谨妃妹妹”,笑意盈盈,坐在榻上捧着茶盏,一脸悠闲,“你原比本宫跟皇上的时间长,这些道理不会不懂吧?”

    明明她比端妃早,而今连后来的端妃都唤她妹妹。

    是,端妃位同淑妃。而她谨妃是众妃之末,嫔位之上,就是这个位分,也仅仅是她给皇帝生了长子。给了许家颜面才有的。

    谨妃一怔,她们的年纪差不多,可万事都有个先来后道,就说她的位份不及端妃尊贵,到底是她跟皇帝早。

    端妃笑了一声,“原来谨妃妹妹不懂啊?难怪至今也是妃位之末的身份……”

    谨妃咬着下唇,端妃分明是借机羞辱,她先跟新皇又如何,笑话她不懂规矩,所以才得了妃位之末。嫔位之前的位份。

    这是耻辱,可她又有甚法子,为了救娘家的侄儿,她什么都可以豁出去。

    端妃位同淑妃,在她之上。自然比谨妃要尊贵。

    谨妃拿定主意,“扑通”双膝跪地,面露恳切:“端妃娘娘,求你救救我娘家侄儿,他才三岁,才三岁呀……”

    端妃惊愕。那孩子三岁,她女儿还不到周岁。那样的可爱,可谨妃竟害她女儿夭折。

    那一天……

    那天要不是梁太医没在,要不是梁太医去给谨妃娘家姐姐保胎,她的怜儿一定会没事。

    这一次,为了她肚里的皇子,为了她自个。她不会再大方,害了自己却全了旁人。

    任她如何央求,她都不会心软。

    端妃冷声道:“本宫累了,来人!送谨妃出去,本宫要静养。”

    “端妃娘娘!”

    端妃瞧也未瞧。将脸转向一边,“许谨妃,要不是你省亲回娘家,大皇子不会染上天花;要不是你瞒下大皇子的病,宫里不会有天花病气;如若没有天花病气,本宫的怜儿……”她扬了扬头,一脸怒容,“你最好日夜祈祷,这宫里再没你从宫外带回的天花病气,否则……”

    不光是她端妃与谨妃过不去,还有旁的嫔妃与端妃为敌。

    “别说本宫自私,在宫里,你比本宫更为自私。你宁可让大皇子把病气留在宫中,也不肯如实禀报给太后与皇后,是你的自私害死了本宫的怜儿,你还有什么脸面来求本宫?”

    让她同意梁太医去给乐成伯府的二少爷瞧病——休想!

    她还在卧床养胎,如今的胎像不稳,万一有个好歹,做了好人害了自己,她端妃再不会这么做,肚子里的孩子是她的一切。

    不久后,乐成伯府传来消息,二少爷后来虽然康复,却成了麻子,脸上留下了一枚又一枚的疤痕,据说是痘子未发出来的缘故。

    *

    且说那日。

    储秀宫的江传珠也得了消息,风风火火地候在素妍离宫的必要之路上左顾右盼,然而,等了半晌也没见人。着了宫女去打听,传来的回话却是:“禀江宝应,奴婢听说左肩王妃在康宁宫陪太后用过午膳就出宫了。”

    走了!

    她满是惆怅,为什么素妍宁可帮叶海虹一把,也不愿真心帮她。

    毓华宫。

    雅嫔来回踱步,听宫人禀报完毕,一脸狐疑地道:“皇上英明,皇后更是贤惠,不会无缘无故晋了玉贵人的位份,到底是什么事?”

    叶海虹突然来了个几级升位,就连皇后都厚赏了许多东西,皇帝亲赐的封号,一下子入了皇帝、皇后之眼,也太奇怪了。

    她站着毓华宫的宫主之位,毓华宫里要么是美人、才人,还没有一个贵人呢,叶海虹做了贵人,离嫔位也只一步之遥。

    不光是雅嫔,禧嫔、良嫔也在猜测连连。

    张淑人捧着新熬的鸡汤给良嫔,好奇地道:“你与你小姨自来是极好的,可知这是何故?她怎帮玉贵人了呢?”

    良嫔张锦绢吃了几口,坐月的鸡汤,除了淡淡的咸味,便没有别的味道,花椒、麻椒都是不放的,为何不放,她不知道,这是祖上留下来的规矩,就算是鸡肉,也吃豆花鸡、白鸡、黄鸡的,黑鸡、麻鸡一律不吃。据说黑鸡吃了将来会眼睛发黑,麻鸡则是头脑眼花。

    同样是鸡,为了图个健康吉利,黑鸡、麻鸡是不能吃的。

    良嫔淡淡地道:“许是因为玉贵人是叶家女的缘故,娘忘了,左肩王可是叶氏养大的。”

    张淑人不知其间内由,懒与追问,道:“皇上给二公主赐了名,这封号还没定呢。”

    良嫔不急。端妃的长安公主没了,她的女儿就成了大公主,这封号是早晚的事儿,通常许多公主没有名。只得一个封号,以封号为名。皇帝能给二公主赐名,她已经很高兴。

    先帝的九公主无名,只一个乳字,是九公主亲娘取的,唤作阿九,这是因她是先帝众公主里排序第九,九公主是先帝最宠爱的公主,她如此,旁的公主许多连乳字都没有。以封号为名。先帝的众公主里,有乳名的也就大公主、而今的云阳大长公主,闺字元娘;其他的要么是生母取的乳名,要么是以封号为名。就是镇国大长公主,也只得一个“六六”的乳字。这也是因她排序为六的缘故。

    在皇家,更重皇子轻公主,皇子的名字一早都由钦天监、礼部选定,多的五六个,少的亦有两个,呈给皇帝定夺,最后再选定一个。

    *

    昏暗月光下。两条身影近了“修园”。这里终究不如皇宫,那般钟灵毓秀,重檐斗拱之间,韵味华美,只让人移不开眼。但修园,却自有一种清幽雅致。风流蕴藉,如此神仙居住的地方,偏徒留一股伤悲。

    这里虽是宇文诲所建,却是先帝父子最喜爱的地方。

    这里曾云集了天下最有才华的名士,曾歌舞昇平。见证了一位皇子与一个商贾之女的动人爱情。

    一切,都从宇文诲落败帝位之争,“畏罪而死”后落幕。

    随着他一起消失的,还有天下闻名的十二美人,她们的美至今还被文人墨客们赞美着。

    宇文琰伸手握住素妍的纤纤玉手,手指微凉,认真地道:“皇上今晚当真会来么?”

    素妍把话已经捎到。

    要是新皇不来,许是被什么事缠住了,既然说好今晚要来,她与宇文琰且先候着。

    她扬首望着夜空,这样的月色已有上千上万年,所有的景物都显得隐隐绰绰,明月照今,也照古人,在这样的月色下,有多少离恨,又有多少悲喜。

    附庸山人的故事里,一定有一段不为人知故事。

    先帝曾言,宇文诲、宇文谦是他真正的兄弟。宇文琰曾经不能讲,但现下他偶尔有些明白了,宇文诲当年的“夺嫡”许有一段旁人不晓的隐情。

    车轮的辘辘声在月夜中听来分外清晰,修园本在皇城之外,与皇宫并无直通之路,只得由宫外绕道出城而行,沿路经过官宦府邸、外宅,一草一木都是天然雅致。这一刻,却于瞬间感受到凝滞的氛围!

    素妍快走几步,静立于修园大门之侧,新皇领着几位武艺高强的侍卫与杨云简而至。

    她蓦地忆起,这几日在金吾卫当值的正是杨云简。

    宇文琰迎了过去,钟一鸣去叫门,看门的门丁见是主子,恭身相迎。

    一行人进了修园,穿廊过桥间,就到了“谆谆教诲”阁,待得近了时,阁楼内的人,似又警觉,挑起了层层窗幔,灯光突地映了出来,看守修园的老太监吃惊不小,吓得几人连连跪地:“皇上,奴才该死,竟不知这里面有外人。”

    新皇扫了一眼,“不怪你们!都下去歇着。杨云简守在阁楼周围,左肩王、左肩王妃陪朕进去。”

    杨云简应声,领了众侍卫在四下守卫。

    阁楼之内,附庸山人正双手负后,昂首挺胸地看着墙上挂着的十二美人图,这些画,有的是早前所作,有的是近期所绘。第一组有十二幅,每幅都配有相应的花,或迎春、或桃杏,与她们的各自的绰号相映。另一组,亦有十二幅,一看就是早年所绘,幅幅栩栩如生,连头发丝都能清晰可见,可见每一幅,都倾尽了绘者的心思。

 857 皇家秘史

    他听着上楼的脚步声,目光锁定在第十二幅“梅花仕女图”上,一个披着大红髦的美人正踏雪赏梅,眉眼之间道不出的风华绝世,妩媚清丽,让人辩不出是人是仙。

    新皇愣了一下,只看到他高挑而清瘦的背影,他就觉得有些熟悉,依昔觉得有些亲近,他没等来对方的回眸转身,抱拳道:“拜见皇叔公!”

    附庸山人低应一声,这才回过头来。

    新皇顿时有种想哭的冲动,宇文诲与宇文谆虽非同母兄弟,眉眼之间亦有几分相似,一样漂亮有神的眸子,一样的眉毛,就连五官中都有一样的风姿,那是与生俱来的皇者骄傲。

    素妍与宇文琰见了礼。

    素妍扯着宇文琰道:“我去备些茶点来,前辈与皇上且坐着说话。”

    附庸山人抬手止道:“且慢!”,指了指桌上的果子酒,“以酒代茶。”他走到案前,先满倒了两碗,抓住一碗,递给新皇,“今日请你来,是有些事要与你说。”他大饮了两口,不像饮酒也非吃茶,倒自有一股子豪情。

    素妍低骂了句“前辈真小气,只记着你们俩,倒忘了我们。”自寻了碗倒了两碗,一碗递了宇文琰,一碗自己捧着。

    附庸山人道:“数月前,我替北齐的国运卜了一卦,乃是二龙夺帝之兆。”他停了一下,“二哥一心想免去后世子孙再有相互残杀的命运,可到底不能。宇文琮接手了宇文理留下的门客一千余人。这些人里,有精于经商的,有善于谋划的……偏还有些,早年是跟过我的,我曾答应过二哥,但凡朝廷、皇家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自会相助一二。这一次,我就去趟洛阳。想办法散了一千门客……”

    他的语调里,带着浓浓的忧色。

    宇文琰着实好奇早前的事,道:“皇伯父,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世人都说。宇文诲和宇文谆争夺帝位,可现下看来,根本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附庸山人不愿提。

    空气静默,就连新皇也很是好奇,想知道当年的那一段秘史。

    附庸山人问:“弱水,你也想知道?”

    素妍点头,“是。”

    附庸山人莞尔一笑,云淡风轻的,“难得有你关心的事。”他又倒了一大碗果子酒,“你娘酿的果子酒比山上的酒更醇烈清香。”

    “谢前辈赞赏!”

    附庸山人一口气喝完了一碗。举手投足,都是一种洒脱与豪放,明明是长相秀美的男子,偏有一股子武将的豪情,若搁在旁人身上。显得格格不入,偏在这个一个谪仙之姿的男子身上,竟越发的飘逸不俗。

    他喝完一碗,新皇替他倒了一碗酒,他轻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