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见雄毫不脸红地说了个谎,“这套《元首的愤怒》是他首创,上周开始up到网上,反正字幕随便配,一上线就很火爆,成为n站头号流量节目。今天这个版本,素材是我交给他的,让他制作,自行发挥。”
“所以,你就是提前猜到了结果?”虞美琴依然有些不愿相信地追问。
“好吧,我确实有本事猜到结果但是我也必须告诉你,如果你以为我仅仅是想鼓舞士气,让你们相信我‘料敌先机’,其实我也完全没必要猜得到。”
虞美琴下意识地追问:“什么意思?可以?但不必要?”
“这么解释吧。”冯见雄换了种口气,“比如,就像米国总统大选,结果一出来,很多网络新媒体为了显示自己消息灵通,都会在几分钟之内发一篇‘谁谁谁之所以能赢得大选’的评论员文章,但是其实他们并不用猜到结果……”
虞美琴的反应何等迅速,大多数时候她其实是完全可以跟上冯见雄的思路节奏的,此刻冯见雄都点拨到这种程度了,她自然立刻反应了过来:
“你是说,你可以准备两份台词,让徐明把两个结果都吐槽了一遍,结果出来之后是哪个就吐槽哪个?”
“聪明,但是我没这么干。”冯见雄笑着耸耸肩。
虞美琴眼珠子一转,夺过冯见雄手中的鼠标,翻阅起来。
“这个维多利亚猫,嗯,我是说徐明,居然在n站上有十几万关注了?这个粉丝数不会是网站注水造假骗骗投资人的吧?”
“没必要……额,我是说我不知道。”冯见雄本来直觉就想正面回答,一想才发现还是别表现得太懂行地好。
“也是,或许没必要吧。”虞美琴蹙眉想了想,再次感慨徐明这种平素被她看不起的学渣,竟然真有如此影响力了。
她也学冯见雄玩过博客,她也一贯是校队的主力,也在校台做节目。只可惜其他方面一直没什么话题,也没担任什么社会工作或者商界地位。所以虞美琴的博客关注人数如今也就十几万,才冯见雄的两成多。
一看到徐明的粉丝数跟自己相当,虞美琴竟然隐隐然生出一股不甘虽然对方的粉丝数是n站这种目前看来没档次的地方产生的,逼格还不如玩博客的。
“不过这种吐槽要是真的影响力那么大,对于评审团的感性评事倒是一种制约如果让人觉得比赛都还没比,就被在网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猜中了比赛结果,那显然是对评审团公正性的一种质疑。”
虞美琴自言自语着,忽然觉得有一丝诡异,她倏然睁大了眼睛,下意识看着冯见雄:“这不会也是你计划的一部分吧?”
冯见雄只能喊冤:“当然不是了,我是要堂堂正正赢得比赛的,怎么会用这种招数?”
虞美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自己静静想了想,然后把视频链接用手机qq发给了田海茉和南筱袅,当然也额外发了另外一些人,只不过冯见雄就不认识了。
……
虞美琴和冯见雄在酒店里宅了一个下午,晚饭的点才下楼。
或许是昨天被星岛的“传统美食”吓到了,这次他们规规矩矩地选择了在酒店的自助餐厅用餐。
新年过完后本是旅游和会务淡季,就跟男人射完也有一段低潮的贤者时间。
阿德莱娜酒店入住率并不高,自助餐厅里更一半多都是参加辩论赛的主办方在提供住宿时,是付了自助餐费的,不吃白不吃。
虞美琴赛前看过上一届大赛参赛选手的资料,她视力又好,眼尖一下子看见了马来亚大学一个眼熟的对手。
虞美琴下意识就拉开了点自己和冯见雄的距离,不再挨挨碰碰的,不过看在外人眼里,却像是心虚。
“那边那桌上那个平头,就是胡彪吧?”虞美琴附耳过去,轻声问冯见雄。
冯见雄一看,还真是。
他就大方多了,直接过去打招呼,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呦,胡学长,幸会。无名小卒,还是先自我介绍一下冯见雄,金陵师大队的,后天就要赛场上见了,没想到今天在这儿先认识一下。”
胡彪的反应楞了一下,没想到冯见雄居然这么“坦荡”。
“冯同学,你的名字,我在吉隆坡也是早有耳闻嘛。啧啧,真名士自风流,你们倒是坦荡,大赛当前,还各过各的。”
“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误会,你想多了。”
“误会么?那就误会吧。”胡彪也很有风度,不会当面揪住别人的私生活私德说事儿。
毕竟冯见雄有本事草粉也好,上到身边的女同僚也好,那都是男人的本事。另一个男人对这种问题指手画脚,只会被人当做无能。
有风度的男人是不屑于指责其他男人玩女人多的。
胡彪不打算跟冯见雄再多聊,冯见雄却不想放过他。
“等等,我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可能后天评审团不会像今天这么感情用事了。他们或许会变得更加理性、中立。这样,你们那种站在‘穷**计、富长良心’的‘不道德立场’上的一方,估计会减少一些盘外劣势吧。希望你们好好发挥,别让我失望。”
听了冯见雄这话,饶是胡彪养气功夫再好,也忍不住有些恼怒。
这算啥?
这不就跟比武的时候,对对手千叮咛万嘱咐:你一定要使出十成内力啊,千万别让我这一架打得不痛快!
“有种!那就场上见了!”
第23章 望文生义
两天后,依然是南洋理工大学,大赛在即。
“彪哥就是帅气,平头都能驾驭得这么服帖。那些花大钱做发型的奶油娘炮看了还不得惭愧死。”
准备室里,马来亚大学队唯一的女队员、专职开场陈词的颜若男,态度殷切地给队长兼头号主力胡彪补喷了点定型水。
胡彪微微皱了皱眉头,但他知道开赛前的氛围团结很重要,也就没有出言阻止,只是淡淡地说:“比赛了,专业一点。我们是实力派,帅不帅不重要。”
颜若男像是被冷遇习惯了,丝毫不以为杵主要是她长得有点肥胖,所以从小就不觉得女生该有被人让着的特权,男生就算抢白她几句,最多自己内疚敏感一下,但绝对不敢呛回去的。
胡彪对她只是冷淡,她已经很知足了。
肥婆无人权么。
她立刻自我反省,然后换了一个话题:“彪哥,那你究竟觉得那个冯见雄实力如何?前天我看你在酒店里对他还挺客气……”
“当然是不如我们了。人前那是风度,这都看不出来?”胡彪傲然说道,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看了看颜若男,又看了看另外两名队友,
“都到临门一脚了,别的我就不多说了。这段时间我们的准备、努力、计划,大家心里都有数。我只说最后一点:我一贯是觉得,女生长得体面一点就好,比较容易发挥口才。长得太花哨的女生,心思是不会在精研口才上的。
别说冯见雄肯定不如我,金陵师大队另外三个花瓶……呵呵,大家够有信心了吧。”
另外两个男队员林子枫和马加鑫飞速瞟了一眼颜若男,却不敢笑出声,立刻恢复到眼观鼻鼻观心的神态,大赞队长的高瞻远瞩:“还是彪哥说话透彻!”
这可是顶级国际大赛,还想带妹?
马来亚大学队刚刚完成了最后一波自我激励,外面一个赛事组委会的女工作人员就过来敲门:“准备上场了啊,你们这边ok了没?”
胡彪清了清嗓子:“可以了,随时都行。”
“那到后台集合,五分钟后看舞台灯光指示上去。”
……
五分钟后,胡彪和队员们纷纷入场,冷静地审视着对面的对手。
主席台上,一个央视的主持人在那儿介绍嘉宾和队员,说些开场白。胡彪虽然平时不怎么看华夏的电视节目,倒也认得那个主持人,名叫萨贝宁。
从03年开始,随着央视的合办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国际大专辩论赛中更多的场次都开始用央视的主持人,而星岛国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则在逐步减少。除了揭幕战和总决赛之外,中间大量场次都被央视推荐的人员加塞了。
胡彪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无所谓的。
别说是主持人了,哪怕评委都用大陆学者、文化人,又如何?这种国际大赛上,偏袒华夏国内大学的事情,还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会导致重大的丑闻,让赛事含金量下跌。
按惯例,主持人介绍到每一个参赛选手的时候,这个参赛选手还得站起来用两句话自我介绍一下。可以是和今天的辩题略微相关,也可以是仅仅表达自己的普世三观、人生立场。
胡彪也不能免俗,被萨贝宁介绍到的时候,起身随便说了两句没有涉及辩题,只是大大方方地暗示自己是一个机会主义、信仰个人奋斗的“白右”
所谓“白右”,当然并不是只有白人才能当的。
这个词泛指一切抵制福利社会抵制平均主义白莲花圣母表。
同时相信机会主义、相信个人拼搏奋斗不择手段,相信只要努力和动脑就能实现“米国梦”,崇拜狼性的、充分的社会竞争。
因为今天他们队要辩的题目是“穷则思变”。那么很显然,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信仰奋斗和竞争的上进者,对于辩题的渲染肯定是非常有利的。
说完正方队员,主持人萨贝宁自然转向反方继续介绍。
“……反方二辩、法学院二年级的冯见雄同学,大家欢迎……”
冯见雄风度翩翩地起身,一丝不苟的范思哲西服一看就非常合身。他微微欠身,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今天很荣幸认识这么多上进、有奋斗心的辩友。真巧,我也是个机会主义者。”
冯见雄此言一出,下面的观众倒是没觉得什么,但评委们立刻察觉到了一丝不太寻常的气息。
而反应最明显的,则是正方的几名辩手了。
“什么意思?这是想激怒我们么?故意暗示‘我让牌都能赢你’?这种雕虫小技,我们怎么可能中计!”胡彪微微有些心浮气躁,旋即立刻意识到这有可能是对方的心理战,于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冯见雄要辩的是“穷未必思变”,这种环境下把自己渲染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明显是不合适的。
“最后是反方四辩,同样是法学院二年级的虞美琴同学!”
胡彪一走神,萨贝宁已经介绍完了全部人员,然后草草说几句过桥的台词,就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胡彪给了队友颜若男一个鼓励的眼神。
颜若男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中规中矩的开场陈词。
当然,到了这个级别的国际赛场上,“各位尊敬的评委、嘉宾、观众大家好”之类的傻里傻气开场白肯定都省掉了。
大家都是直入主题,非常干脆。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悠久伟大,饱经磨难而不断续,久历危机而终能克服。而‘穷则思变’,毫无疑问也是古文明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智慧财富之一。
穷则思变一词,演化自《周易。系辞》,‘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凡事发展到尽头、再无前路,或困顿无继,或贫乏无奈,则必然要想办法变通,才能存亡继绝……”
对面的一辩南筱袅听到这儿就默默在心里念叨:“这个打法还算可以,没有走冒险激进的路数。至少直接承认了‘穷则思变’的意思是‘贫困/绝望了就要想办法变通’,而不是吊书袋子强行附会《周易》上近似语句的原意。
既然如此,我这边开场陈词中关于定义的立论也可以删掉一小节,能省出20秒钟,把c方案的煽情套话加进去几句,然后放慢点语速。嗯,3分钟应该没问题。你行的,每套方案都练过好多遍了……”
南筱袅在提纲上随手勾画了几笔,自己看得懂就好。
钩完之后,她就对身边的冯见雄投去确认的眼神,并得到了一个肯定的目光,和冯见雄缓缓而坚定的点头。
《周易》当中,“穷则变”的原意,相信只要稍微对文化有点尊重,百度百科一下,都能知道,是“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
而不是望文生义者们想当然的“贫穷了就要想办法改变”。
换句话说,关键在这个“穷”字,是穷尽、发展到头的意思,原本跟贫穷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是,对方不可能走那么偏的,他们肯定会乖乖和我们辩‘贫穷/穷困就要想办法变通’。因为‘穷则思变’和《周易》中的原文相比,多了一个‘思’字,有了思,谈的就不是客观事物自动发展的规律了,而必须是谈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我相信对方不会行险的。就算他们看了百度百科,强行把辩题往周易原意上靠,我们也可以指出这个‘思’的不同,让他们白白丢分。”
这番话,就是赛前冯见雄反复和南筱袅强调过的。
当然,如今在比赛场上,他不可能再碎碎念,只是一个眼神,就把上述内容用“调用指针”重新输入给了南筱袅。
一场定义战,就在双方都没有开口的无形之中,直接结束了。
就像电影《英雄》里,李连结和真子丹“在意念中决斗”。
比赛的基调,至少已经定在了讨论“贫困/穷途末路”就要如何如何,而不是空对空的谈“物极必反”这种玄学命题。
“……马克思说过,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它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古往今来无数的例子,都证明了需求和不足,才是激发向上的本因,也是催人奋进的源动力……”
“……如果穷不生变,为何会有无数的欧洲困顿者踏上横渡大洋的险途,远赴美洲垦殖开拓、哪怕面临可怕的疫病、天灾、蛮族也毫不畏惧?如果穷不生变,为何会有无数寒门学子悬梁刺股,以求一朝登上天子之堂;为何时至今日,还有无数农村中学生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奋力一搏?因此历史早已证明,穷则思变……”
三分钟很快,颜若男的立论比较平稳,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这个辩题正方本来就偏向于唱高调,在反方还未展开之前,实在很难主动出击。
不过颜若男倒是还挺缜密的,辩词中主动堵漏了一些可能被对方举孤证反驳的点,没把“穷必然一定让人思变”的话说死。而是尽量强调“穷是让人想办法改变策略、变着法儿奋进的最主要源动力”。
“很精彩的立论。”主持人萨贝宁说了句场面话,也带动大家鼓掌,然后转向南筱袅:“下面有请反方一辩立论,时间也是三分钟有请。”
第24章 阿三为什么不思变
“谢谢主持人。”南筱袅款款而又简短地致谢,然后也直奔主题,
“穷则变这三个字是数千年来的经典圭臬,我方当然不会就哲学原理表达不同看法。但今天的辩题是‘穷则思变’,这个判断就涉及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贫困/穷途末路’是否会极大概然地促使人思变呢?我方的观点是未必,即穷未必使人思变。
下面,我方将详细陈述具体原因:首先,辩题中这个则字,从语法来说,应该解释为‘就’,也就是说,对方辩友的立场,应该是‘穷,就会导致人思变’,这个‘则’代表了充分条件。因此只要找到反例,证明有些人穷了也不思变,自然就属于‘穷未必思变’。
其次,对方辩友或许会说,‘思’代表的是人的主观内心活动,而非外在有迹可循的客观行为。因此即使‘思’了,也不一定用行动表现出来。如果这么解释,那么‘穷’在对方辩友看来,或许只是导致‘变’这个行动的‘必要条件’但我方要说的是,即使将‘穷’认定为‘变’的‘必要条件’,同样是不成立的。后续我们将一一证明。
因此我方的观点总结如下:穷既不会必然导致思变,也不是导致思变的必要前提。穷与变之间也没有明确的概然性关系,很多被认为是穷则变的事例中,真正导致变的原因也不是穷……”
“在印度,有数以亿计的穷人,他们远远活在温饱线以下,每天的营养摄入根本达不到国际卫生组织定的维生热量阈值,但这些人数千年如一日,从来没想过改变什么。这就是穷不生变的有力证据……”
“在华夏,或者说在全世界各个上进、奋进、机会主义氛围浓厚的国家。无数功成名就的伟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了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求变不息。他们同样不是因为穷和匮乏……”
随后南筱袅也在陈词里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毋庸赘述。总的来说因为对方也还没展开对攻,反方也不能说得太细,免得给评委们落下过于“我揣测对方会如何进攻”的印象。
行文自然是花团锦簇的,表情神态、语速气度也拿捏得很不错。三分钟的时间,到30秒提醒刚过,堪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