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了几分钟之后,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来,主持人也开始说开场白,然后介绍了一番本场评委。
因为都不太有名的关系,冯见雄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各评委的身份
帮师大队的那个美女姓吴,是个东方卫视的著名编导。
而那个即将成为敌人的家伙叫陈杰,是个中央人min广播电台的评论员,此前也在些标榜公益、法制类的报刊当过编辑。
因为场内无法拿出手机来百度,所以冯见雄并不知道这个陈杰更多的劣迹信息,也就不知道他是一个逮谁喷谁蹭热度的家伙。
主持人介绍完,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因为冯见雄这一方是正方,立论可以先发言,所以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因此一辩理所当然地安排了最菜的新人西门甄姬。
她没有参加过国家级大赛。而且因为金陵师大队今年是卫冕,前面三轮预选初赛轮空了,所以紧张多多少少是难免的。幸好正方一辩稿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有个半分钟适应,也就能进入状态了。
“众所周知,信用卡是一种简单的信贷业务,其与传统借记卡的区别,主要在于有透支信用额度。信用卡消费,也是一种比较便捷的非现金交易方式……”
尽管正方开场前两句话肯定是废话,但在辩论赛上也不能不讲,众所周知的事实判断定义,都得尽量简明扼要地把篱笆扎牢。
西门甄姬的节奏控制得不错,只用了几十个字,就把定义限清楚,然后很快进入了利弊分析。
第95章 比惨王是没前途的
西门甄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演播厅里回响:
“我方认为,信用卡的出现和普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信用卡消费行为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整体绝对是利大于弊。下面我方将具体陈述信用卡之利:
首先,信用卡消费并不是从第一天透支起就要手续费和利息的,因此自控能力强的人完全可以得到50多天的免息期,这对于资金紧张的个人和贫民是一种极大的扶助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几乎毫无积蓄刚刚从农村进城务工,想做点小生意的人,却需要为了‘这个月的五千块钱究竟是拿来交房租并且供一家人生活,还是忍饥挨饿睡两个月天桥,省钱先买辆电三轮和灶具,开个煎饼果子摊’而纠结痛苦,那么如果他可以合理使用信用卡来支付某些生活消费品甚至投资性购物,岂不是能熬过最初起步的难关?
其次,信用卡消费不仅有利于个人资金周转,对于社会经济的整体促进也是非常明显的。
正如国wu院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所说,随着国外金融危机的加深,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将不得不由‘投资、出口’的粗放拉动模式,向‘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并进的方式转变。信用卡消费的扩张,正是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
西门甄姬的陈词比较泛泛而谈,总的来说就是把信用卡消费制度对消费者本人、对社会经济、对国家机器、对金融领域从业者的好处都辨析地罗列了一遍。
评委和听众们也没什么反应,毕竟这些知识平时大家就隐隐约约知道,只是不这么系统。西门甄姬的陈词,也只是提纲挈领地梳理出一条线索脉络而已。
陈词的最后,西门甄姬少不了也把信用卡消费制度和现状中,可能被攻击的点罗列了一下。比如恶意透支带来的金融诈骗风险、个人无自控力时沦为卡奴。
不过陈述之后她都会附带一个统计性的数据,说明这种风险目前的比例是多少,比如信用卡导致的银行坏账率、每年的信用卡案件数量,让人宏观上觉得还是利大于弊的。即使有问题,也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阵痛。
“中规中矩,逻辑不错,而且还有即兴发挥的起承转合。再调教调教,等咱几个毕业了,挑起校队的大梁是没问题的。下一届再想拿好成绩是不太可能了,不过以西门学妹为骨干,争取再冲一冲出线还是有希望的。”
冯见雄一直在那儿听,也听出西门甄姬并不是简单的背诵,而是结合临场氛围做出了聪明的微调的,尤其是考虑到了现场观众组成和预想的不同观众这种东西,是最容易被扇动和道德绑架的,所以哪怕是先发言的正方,也不能一字不变按照辩论计划陈词。
打个比方,如果下面都是没文化的暴民,那正方就该想到:反方只要举出一两个血淋淋的因为卡奴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极端个例,大伙儿的节奏就会被带得飞起。
美国人那边,每次总统竞选人去铁锈州拉票的时候,不都这么干的么不是某个档,而是两个档都这么干。
西门甄姬的陈词结束,主持人稍微说了两句,就轮到夏大的一辩开始说。
太阳底下果然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对方反驳的点,跟西门甄姬刚才一笔略过提到的弊端,基本上一样,只是要细得多,还有很多血淋淋的例子。
“……我方认为,信用卡消费弊大于利,即弊是主流。如果不对信用卡消费进行进一步的规范,那么弊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经济学里‘心理账户’的概念告诉我们,那些无现金支出的消费,容易使人产生‘个人财产并未减少’的错觉,从而导致非理性的过度消费行为。
其次,站在消费者层面,信用卡消费的普及,也导致金融风险的泛滥,信用卡冒用、诈骗层出不穷……”
……
短短3分钟,夏大这位一辩涉及到的点倒是不少,几乎把能够攻击的信用卡消费弊端都提到了。
但是冯见雄和虞美琴这种段数的高手稍微一听,就知道对方的底气不是很全面:在具体展开方面,那家伙几乎只着重描绘了“卡奴”和“刺激过度消费、不健康金钱观”这两个问题,最多对“金融坏账风险、失信”也带到一些。
而其他弊端,他只是列举了一个名字,连具体是怎么导致的都没有展开。
所以金陵师大队这边,立刻就知道后面该怎么重点反击了。
耐心地等待夏大这边立论结束,比赛主持也说了几句过场话尤其是强调了“请各位注意,本场比赛的观点立场是抽签的结果,并不代表双方辩手本人持这种观点,请勿过度解读”。
然后,才宣布进入第二阶段。
这种话,也是近两届大赛以来不得不反复强调的,而且每次都是放在立论结束后强调。
因为很多辩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普通人都能插几嘴,加上如今的网络喷子越来越发达,容易带上强烈的民意和道德绑架色彩。只有强调了抽签立场并不代表辩手本人立场,才能更好地保护辩手,防止网路暴民抨击那些为冷静站台的辩手。
主持人说完,冯见雄就施施然地站了起来。
“对方辩友刚才大致说了几点信用卡消费的主要弊端,从声势上来看,倒是真可谓声振林木。可惜,我们从逻辑上细细推敲,就不得不觉得那种言论实在是遗憾。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信用卡消费对国家而言,‘会导致虚假需求、造成国家经济决策失真,是某些国家信用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而我不得不告诉你们,导致这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债的泛滥和其他复杂金融风险的过度包装。
即使要和‘消费’强行扯上关系,也该怪美国人为不良偿付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发放了过多的房贷。你见过世上有哪个国家,连买房子这种大钱,都可以用信用卡透支来借到的么?如果有,请对方辩友一定要告诉我,我立刻去那个国家买房。
再退一步讲,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买房不能叫‘消费’,其经典定义属于‘投资’。消费过多从来不会导致泡沫,只有投资过度才会导致泡沫。
因此对方辩友刚才过度强调的这个信用卡消费弊端,其实并不能归罪于信用卡制度独有,而是只要这个世界存在金融信贷,哪怕是要抵押的信贷,就都会有超发、风险、过度投资……等等弊端,除非对方辩友觉得应该取缔整个现代金融工具体系,否则不是罪不明责么?
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对消费者个人而言,应当抑制过度和盲目的消费、避免透支风险,培养成熟的消费观’,并且举了所谓经济学上‘心理账户’的例子,言之凿凿把上述问题归罪于信用卡消费制度
那我就不得不为这个制度叫一声屈了,支付宝付钱比信用卡还方便呢,未来手机要是升级了,说不定连付款密码都不用输,只要摁一个指纹就可以把钱付出去了请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我的设想很奇怪,在硅谷的authentec公司,这种技术已经做出来了,而且已经成熟了,只是还没有金融服务公司和整机供应商把它集成到支付系统中去而已。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为了让大家在付钱时更加冷静,是不是所有让花钱变得便利的技术进步,都是弊大于利呢?是不是这方面的科技进步都该封杀呢?
那我们别说信用卡了,连刷借记卡消费也可以一样废止嘛,借记卡也是输完密码后‘刷’地一瞬间钱就出去了,一样让人的大脑前额皮层来不及反应过来,只有蜥蜴脑和伏隔核部分痛了一痛。
最好以后连支票都不要了,大家买东西数零钱好了。因为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把钱花出去之前数钱动作的频次越多、时间越久,人内心因为财产减少而带来的痛苦感就会越深,就越能让人精打细算,把一切可花可不花的钱都不花……
最后,对方辩友提到‘对银行和金融体系而言,信用卡的无抵押、低门槛会导致银行坏账率上升、金融风险提升’这里我不得不再提醒一句,今天的辩题是信用卡消费制度的利弊,不是金融体系的利弊。所以除非对方辩友准备否定整个金融体系、认为金融制度这种存在本身就是弊大于利,否则他就是典型的
我不知道对方辩友有没有接触过生活,深入过民间。如果你去广大农村看一看,就会知道目前无抵押的小额民间借贷有多么泛滥、贫困者的刚需有多么明显,12%的无抵押年利率,简直只有在熟人密友之间才能借得到。每年那么多起非法集资案,那么多小额高利贷,它们害的人难道比信用卡少?它们带来的坏账风险难道比信用卡低?而这仅仅是无抵押信贷刚需的冰山一角而已……”
(ps:上面已经够3000字了,下面不要钱,稍微说几句。
对于辩论剧情的观点来源,有些书友质疑过,这里集中解释一下。
首先,我没那么多时间凭空编造那么多反方的失败观点,所以反方辩词会主要按照历史上南开大学赢这场比赛时的思想来设计,当然措辞和风格我会另外组织,考虑和比赛环境的契合。
以前的比赛也是这个思路。
冯见雄一方的辩词,从本书开始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可能有些地方,那些看过比赛视频的书友觉得略有相似,也只是‘英雄所见略同’。但我肯定有较大的拔高,并且补足短板
因为我选的题目,大部分都是历史上站冯见雄那一方立场的队伍输了的。用膝盖想想也知道,如果我完全照抄,岂不是主角也要输。我肯定得靠自己的智商,把历史上那支队伍的漏洞和短板补上对吧。)
第96章 吊打小学生
“你们三个负责说信用卡消费制度的好处,不用跟对方过多近身纠缠。美琴,你的担子更加重一些,还要负责从全局高度,用数据说话,证明弊端只是极个别的一小撮,这个节奏一定要带好。
而我,就负责在对方立论之后,直接正面打脸,把对方陈述的信用卡消费制度的弊端一一点破,指出这些弊端并非信用卡消费制度独有,而是其他金融信贷制度所共有,只要他们无法否定整个现代金融体系的弊大于利,那么我的这一波反击就会非常有效果。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你们负责证明利多,我来负责证明弊少或者此弊没有更好的替代品、是一种不得不解决的刚需、是发展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最终会随着发展而消失都明白了么?”
这番话,是赛前冯见雄进行准备时交代的。
当时,西门甄姬这种没和冯见雄同场过的新人,还有一丝犹豫。不过当她亲自临场看完冯见雄的驳论表现后,这种犹豫就彻底消散了。
冯见雄留给自己的任务,是最难的。
也最直接。
现在来看,完成得很好。
这种辩论赛,最容易出现的僵局,就是双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缺少正面交锋
比如,正方言之凿凿只举大数据,说些“信用卡失信和诈骗导致的银行坏账率只有4%以下,个人失信堕入窘境的也只占2%”;而反方驳不倒这些大数据,就专挑个例惨案,描绘惨状。
正方不肯到反方的主场去驳倒个案,反方也不肯和正方就数据的构成、剖析做精微奥义的硬抗。
之所以容易这样,说到底还是辩手的阅历积淀有限。因为大家对于现代金融和经济体系的运营了解不深刻,很多人都是拿到辩题之后才临时恶补准备的。
所以反方没法做到“对方举出一个数据后,立刻正面反驳这个数据的构成有什么问题、被偷换了哪些细节”。
正方也没法做到“无论反方举出哪一类弊端后,都直接指出这类弊端实际上是哪些制度共有、有了信用卡消费后反而让情况得到了好转”。
谁知道对方会从什么角度来剖析这种恶?
但是,冯见雄知道。
他的阅历和积淀,对经济法则本源的认识,不是靠比赛前几天的临阵磨枪得来的。
他上辈子亲身经历过“信用卡之恶”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也见过信用卡发卡狂潮从兴起到被严格监管、最终消退、被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替代。
在后世冯见雄重生之前,大学校园里哪里还看得到“利用学生会信用背书、在同学间推销发卡的学生会干部”?那些人早就去卖互金校园贷产品了!
如果没有了信用卡,这些刚需之恶,这些本身缺乏自控力的学生和意志薄弱者,会去找什么更阴毒的替代,冯见雄心理门清得雪亮。
有这份积淀,夏大的几个辩手被他正面打脸,也就不奇怪了。
……
“……这就像是有人说淘宝上有假货,没错,确实有假货。但如果因此偷换概念说淘宝弊大于利,这就荒谬至极了众所周知这里面的因果关系反了,并不是淘宝导致了假货,而是天下本来就有假货。只因为在网上买东西的人多了,所以这些假货的销售渠道聚拢了过来。
甚至在淘宝出现之前,生产假货的人还会更多。而且那时候他们不但生产假货,还会偶尔利用信息不对称,在面对识别力较弱的消费者时,把假货按照真货的原价卖!有了淘宝之后,好歹大家不用讨价还价了,假货也不能看人下菜报价了!一个价格挂在那里,该多少就是多少。
有淘宝平台在打假,假货的比例,比没有电商的时代时减少的。正确的做法是谴责淘宝打假依然不够给力,要继续强化力度、筛查数据,但不是简简单单一句‘电商弊大于利’就把发展和努力抛弃掉。
信用卡也是一样,信贷扩张、坏账欺诈、过度消费这些事情是信用卡出现后才有的么?完全不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冯见雄这里本来是想说“没有信用卡还会有、没有花呗借呗还会有校园贷”,不过考虑到那堆产品都还没出现,所以这些名词肯定是不能直接用,只能是侧面描述一下,然后找些硅谷那边已经有技术雏形但没能推广的货色,附会一下。
最后,还得加上一句铁口直断的恐吓:这些本来更加邪恶的东西,之所以在美国没有市场、没有被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正是因为美国那边信用卡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
而如果华夏这边的信用卡制度没法在三四年内成熟起来,到时候信用卡一退,这种互联网金融高利贷就要趁虚而入了。
这种高屋建瓴的见解,别说夏大的几个菜鸟了,就是全场评委、嘉宾和主持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这冯见雄的眼界和跨圈商业创意,真是无远弗届啊。怪不得马风都会花每年200万咨询费经常请他喝茶、谈笑风生。看来他说的都是真。干货,是商界精英的眼界,普通纸上谈兵的大学生根本没法比。
连硅谷那边电子支付和信用数据技术的最前沿,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能举出有什么公司尝试过什么项目、最后何时被放弃。看来要是国内信用卡发展不良,说不定未来技术稍一成熟,那些连银行拍照都没的野路子网络高利贷就要趁虚而入了。”
那几个一会儿不需要提问的评委,听了冯见雄的驳论,纷纷如此这般窃窃私语。
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