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喷神-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擅长写论文,但这不代表他肚子里干货不够多。

    对于未来15年中外各国的立法趋势,他冯见雄可谓是了如指掌的。哪国哪一年会颁布什么法律、期间各派利益有些什么斗争博弈,两世为人的冯见雄都是一清二楚的上辈子他就靠这些法律吃饭的。

    退一步说,就算他不想写立法过程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博弈,他至少还能预测“某些法律颁布实施后,会有哪些僵硬性的弊端,容易被人钻什么空子”。这样的钱,他上辈子就没少赚。

    换句话说,用现在这个事儿举例。如果邱雪还想继续多跟踪物权法的论文,冯见雄完全可以给她写一些风险展望型的文章,“预测”一下物权法出来之后,各地的钉子户们会如何用物权法作为武器,升级钉子斗争的模式而这种文章一开始或许上不了非常牛逼的期刊,一旦等《物权法》落地之后,一切应验,邱雪很容易就会落下“神预言”的敏锐,而被各方智库看上。

    要是冯见雄自己如今有学术地位,他也可以自己这么刷脸。

    可惜他没有。

    所以目前只能拿点儿不值钱的干货,上博客刷刷脸,立贴为证分析一些法律界的“神预言”。

第45章 立场是站一辈子的

    以05年国内社科类论文期刊的效率,除非是学术大牛有名声buff加成、可以插队之外;大多数的普通职称狗等两个月能看到自己的文章,就算运气不错了。

    还有很多人,是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开始零零碎碎准备起来、开学第一个月投稿,中间小改一两次,到期末见结果那就是足足三个半月了。

    毕竟随着大学的扩招,全国2000所大学,一共有数十万高校教职人员都需要评职称。

    所以,虽然邱雪发掘了冯见雄提供论文素材的能力,还主动伸出橄榄枝“提携”他,但这门“生意”总得过两三个月才能看到效益,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得捱到期末。

    冯见雄昨晚没睡、只补觉了半个上午就被邱雪扯起来、还讨论了很久的论文素材,颇为精力不济。吃过午饭勉强上了两节课,就去回笼觉了。

    闲言休絮,且说第二天就是去校台面试新筹备的时事点评节目主持的日子。

    冯见雄养足精神,略作准备,收拾齐整,约了虞美琴一起。

    ……

    金陵师大如今的校区是最近几年新建的,地处郊区。周边地皮不值钱,所以校园占地很辽阔,足有2000多亩。

    其实到冯见雄这一届入学的时候,校区规划的硬件都还没建完。整个校区只有南边沿着进城主干道的三分之一面积规划建设了,北边还是大片大片的丘陵林地。每个学期还会时不时多出一两幢楼

    世纪初这几年,正是银行对高校的基建贷款政策宽松的年份,学校欠了3点5个亿,所以没什么余钱继续大拆大建,都要等每年截流到新钱之后,再一点点啃烂尾规划。

    校广播台所在的音乐楼,位于校区北面的制高点,楼顶还竖了一个小小的信号塔,为的是整个仙林大学城都可以收到电台的信号虽然明知道其他大学不太可能来接收金陵师大的广播,但当初规划的时候,师大的领导总归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

    别看这只是一所211的学校,在金陵城里见到金大东大根本硬不起来。但在城西的仙林大学城这一亩三分烂地上,好歹还是能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说不定有些弄不起自己校台、也没传媒类专业的二本大学,会收“师大之声”呢?那好歹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输出”了,值得骄傲。

    不过这样的规划,也导致学生从教学区、生活区走过来时颇为不便。还得爬几百米的山坡,两旁都是掩映的树林。

    “呼,这鬼地方,也亏得丁理慧每天还要爬山,就当锻炼身体了。”虞美琴爬了一会儿坡,总算从教学区走到音乐楼底下,准备平复一下气息再上去,免得失了仪态,“你说当初怎么就会规划成这样呢?学校里东一撮西一堆的房子,真不方便。”

    “这不是没钱么,来的一路上,其实本来都有规划的,没钱造了。”冯见雄很笃定地断言。

    他没法不笃定,因为上辈子他就是看着这学校在后续四年里东补一幢西盖一幢地解决烂尾问题的。

    虞美琴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选择了采信这种说法。

    两人在门口聊了几句,匀了气息,正要往里走,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还有人嫌弃这一路上两旁的小树林不好的?那你们真是太没情趣了据我所知,我们院就有不少男生女生,还偏偏就喜欢在那里面做点不可描述的事情。”

    虞美琴倏地转身,果然看到了刚来“上工”的丁理慧。

    毫不意外地,丁理慧又穿了一套冯见雄和虞美琴没见过的新衣服包括虞美琴其实去年就认识丁理慧了,前前后后也见过十几次。

    有些妹子,就是能做到一年里每天的衣服都不带重样的。哪怕她的工作并不需要在观众面前露脸。

    “呸!这种话都说的出口!”虞美琴啐了一口,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跟。

    丁理慧却是脸皮够厚,一点都不生气,一下子搂着虞美琴的腰,巧笑嫣然地并肩往里走:“搞传媒的么,自己心里正经就好了。口花花一下那也是没办法等你踏上社会就明白了,外面的无良小编比我还没节操一百倍。”

    冯见雄也跟着往里走,这是一幢四层的小楼,居然装了电梯学校里其他教学楼都是没电梯的,看来新传院和音乐学院还真是能要经费。

    一楼二楼是音乐教室、练琴房,三楼是办公区,四楼整层都是广播台。冯见雄粗略扫了一眼,就看到两间演播室、两录音棚,还有几个做后期的工作室。

    节目不怎么牛逼,硬件倒是配得很齐全。

    “你们这儿条件这么好?怎么批下来的?”冯见雄随口问了一句。

    丁理慧也丝毫不觉得有啥好讳言的,只是压低了声音,直白地叹息:“这里面猫腻多着呢,连部委下来的几个理工科专项经费都要过过手。”

    虞美琴听了,暗暗吃惊,冯见雄却是很快就理解了。

    大学里这些经费上的苟且,从来都不是新鲜事。

    金陵师大这所学校,世纪初的时候为了冲211,得设法补全“综合科研型大学”所需的院系门类。

    而它本身作为师范类的文科强校,此前根本没有工科专业,所以几年前颇是设法兼并了金陵本地更低等的工科院校,比如金陵动专什么的。这些学校被吞并后,就成了金陵师大的“电气院”、“动科院”、“测控院”。

    金陵动专这些学校在被兼并之前,早年都是有化工部或者电子工业部这些部委专门划拨、专款专用的科研经费的(注:这两个部98年改制的时候都撤销了,前者和两桶油里的科研机构合并,成了中国…化工协会。后者变成了信息产业…部)。

    而被兼并成为金陵师大名下的“院”之后,所有部委专项经费,就都得经过校一级的再分配了于是原本应该专款用于搞自然科学研究、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相当一部分就被挪给文学院买电脑建电子阅览室啦、被新传院拿来给校广播电台添置录音棚啦。

    而本该拿这些经费添置一些abb、施耐德家新款控制柜给自动化专业学生实习的电气院,就只能继续用80年代常…熟开关厂生产的破货。

    反正就是看哪个院在学校里比较强势,比较亲生,就可以不讲道理欺负捡回来的院。

    这也对那些当初为了让自己招牌升级而卖…身的理工科院校敲了个警钟:如果仅仅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将来领211字头的文凭,那么说不定就要付出教学科研质量不升反降的代价。

    (相反,说句良心话,招牌辣鸡的文科大学卖…身给更高级的理工科强校,倒是没什么后遗症,纯粹是划算买***如冯见雄老家的文科强校钱塘大学,被钱江大学吞并后,因为文科大学本来就不搞科研,没有部委专项经费,招牌升级后总财政拨款反而多了。)

    “真恶心。”捋明白因果之后,冯见雄和虞美琴异口同声地轻声鄙夷了一句。

    连丁理慧都听得有些不自在,提醒了他们一句:“咳咳……你们法学院,也传统文科强院,是这番瓜分中的既得利益阶级哦。你们这么说,不是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么。”

    冯见雄毫不客气地分辩:“那又怎么样。我这人生来就这脾气,不会屁股决定立场的。比如我从小决定了一辈子站在中产阶级的立场上奋斗和代言,那就肯定要站一辈子。

    我不会因为自己假如事业失败沦为赤贫,就讨好因为无能而本该受穷的穷人;也不会因为偶然运气好成了富豪,就改为富豪鼓吹。”

    丁理慧听了暗暗纳罕,对于冯见雄的节操认知倒是又高了一层:“看不出来,你这人虽然说话没什么下限,倒是‘盗亦有道’。以后当了律师,估计是个‘钻法律空子可以,官商…勾结绝对不行’的主儿。”

    “谢谢理解。”冯见雄就当这番话是在夸奖他了。

    虞美琴在一旁听了,不知为何竟有些失落和吃味:“没想到丁理慧直接转专业去学传媒,如今竟然跟我拉开了这么大一截待人接物、察言观色方面的差距。我跟小雄搭档了这么久,竟然看人还没她准。

    不行,以后我一定要更加体贴地观察小雄嗯嗯,这可不是因为我对他有好感,完全是为了锻炼自己洞察人心的能力,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虞美琴自行脑补了一番,很快为自己明明看上去很像是争风吃醋的决定,找到了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

    而且这个理由的段数,绝对可以达到马云那种“连自己都相信了”的段数,哪怕上测谎仪都是测不出来的这可是有实打实的证据的,因为虞美琴此刻戴在手腕上的小米智能手环上面,显示的各项生理指标就毫无波动。

    要是哪一天真靠“我对他没好感”这种心理暗示锻炼出反测谎技能,那虞美琴这种奇葩也没谁了。

    “到了,你们先在这儿坐一会儿,马上就要开始面试了。”

    丁理慧推开一间会议室的门,把两人引进去。

    冯见雄随便扫视了一眼,便有些吃惊。

    屋子里排排坐了十几个正襟危坐的人,有些手里还拿着简历。

    “不至于吧?不就是一个大学的广播台主播位置么?就算考虑到金陵师大的招牌buff加成,最多也就在仙林大学城这一撮十来所大学里有点影响力。需要那么多人来应聘?”

    而且他再仔细一看,这里大多数人看衣着和举止就能看出是高年级的,似乎只有冯见雄和虞美琴是大一。

第46章 云辣鸡

    虽然哪怕只是站在2005年的传媒人视角来看,广播电台也已经是一种落后到不能再落后的传媒媒介了。但至少在两类细分人群里面,这种媒体还是颇有市场的。

    第一类就是开车的人,只能听听交通之声。

    第二类就是在校大学生校园、食堂里的大喇叭每天午休以及下午下课后,都会播放节目,躲都躲不掉。

    当然,如果是天天泡网吧不在校园里厮混的,那就没办法了。

    仙林大学城这边一共有十几所院校,是金陵市最大的大学扎堆区。而除了邮大和财大这些学校有自己的校台之外,其他次等的大学(包括大专)都没有传媒系,也不花钱整电台,直接转播外校凑数。所以“师大之声”的节目粗略算算,好歹可以覆盖将近10万大学生。

    在这里混出点名堂,理论上积攒个几万粉还是有可能的,而且都是高学历的优质用户。

    新传院每一届有200多号学生,而电台对所有年级开放,所以上千号学生里,但凡是本身实力不够硬、没啥背景,也只能从这有限的几个渠道寻找实习机会积攒资历。

    每次出新节目时,面试的竞争激烈一些,也就顺理成章了。

    冯见雄和虞美琴都是大一新生,进了会议室后,就安安分分坐在那排应聘者的末尾。

    他看了一眼长条会议桌对面,居中坐了三个评委,有老师模样的,也有个别高年级的学长前辈。

    而丁理慧进屋后只是坐在他们旁边,拿出个本子一副做会议纪要的样子,显然还没资格作出任何招新决定。最多在评委老师主动问到她时,才发表一些委婉的看法。

    就这,还是看在丁理慧如今是校台的“当家花旦”的份上,才给的面子。

    毕竟丁理慧那独有的萌音,是个人听到之后都会惊呼“声优都是怪物”,翻遍整座金陵城,乃至翻遍整个江南省,都找不到第二个有她这样软萌嗓音的妹子。

    “唉,我还以为丁理慧推荐了我们,面试就过个场呢,没想到还要被筛这么多。早知道就不来了。”虞美琴微微垂着脑袋,用只有冯见雄才听得见的声音碎碎念。

    冯见雄却不觉得意外:“选拔是肯定的吧,我们目前哪来那么大牌。好了别说了,老师看过来了。”

    他刚刚收声,会议桌对面居中而坐的那个老师给了丁理慧一个眼神,丁理慧就站起来,开始介绍与会人员:

    “感谢各位同学今天应邀前来,人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吧。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评选老师校台的戴台长、广电传媒系的顾教授、还有研究生院的王艳学姐……”

    丁理慧每提到一个人的名字,那人就点点头,也不用站起来,毕竟都是“领导”。

    戴台长是个三十来岁的学校行政干部,顾教授也年近四旬。这俩人一看都有些精力不济,像是要忙活的事情太多,对这种招人的工作不太上心,就随便听听,凭经验拍板。

    倒是第三个评委、那个姓王的女研究生,看上去是跟着顾教授混的,属于帮导师打工,手上还准备了厚厚的一叠材料。冯见雄一看就知道她才是负责具体做事、筹备今天招新工作的人就像领导的讲话稿都是秘书先写好的,一个道理。

    而丁理慧则是一点决定权都没有,只是个主持会议的,加上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推荐几个人选,仅此而已。

    介绍完评委之后,丁理慧又示意每个应聘者用15秒钟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来历,包括院系专业、年级、此前成果。不过三分钟时间,所有人都算是相互认识了。

    冯见雄并没有注意到,他和虞美琴起身自我介绍的时候,那个名叫王艳的女研究生评委眼神中闪过了一丝警惕。

    过场走完之后,戴台长慢条斯理地又打了几句官腔: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学,要么是此前已经有了相当的专业素质,还通过了笔试。要么就是在校内各项活动取得了成就,得到了推荐。大家能来到这里,已经是十里挑一的人才了。我也很感谢各位对我们校台工作的支持。

    但是,名额有限嘛,我们筹备的这档话题节目,只需要一男一女两名主持。希望一会儿大家好好表现,踊跃答题顾教授,要不您开始问吧。”

    “好的。”顾教授一口答应,开始翻阅提问大纲。

    坐在顾教授身侧的王艳,内心略微恍惚了几秒,想起两天前翁得臣来找她时的情景。

    ……

    王艳是新传院广电传媒系一名研二学生,跟着顾教授混。

    她的情况跟教冯见雄民法学的邱雪其实差不多都想研究生读完后,谋求留校任教。

    她的样貌也算是个七分美女,中规中矩。但要是进入娱乐圈或者传媒圈,肯定是不会出挑的,这辈子也没啥红的机会。能够在母校捞一份旱涝保收的教职、甚至是行政工作,也比出去混要靠谱。

    顾教授是支持她留校的,但顾教授手下也不需要人,也没编制空缺,所以那种支持没什么用。

    前天,一个此前她完全不认识的大一男生联系到了她,正是翁得臣。她完全想不通对方是怎么找到她的。

    当时,那个翁得臣还躺在病床上静养,等待每天1点5毫升的脑溢血自动吸收,看上去可怜兮兮的。

    然而那家伙说出来的话,却是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可怜。

    “王学姐,你肯来,咱也明人不说暗话你出门后可以打听打听,翁良卿是我什么人,他夫人左玉梅又在哪个部门。

    听说你在校台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包括周末的招人有一个叫冯见雄的小人会去应聘,你想办法把那家伙给我弄臭了,回头我帮你说和你留校的事儿。”

    当时王艳几乎想甩门而出,但是渐渐被世故打磨的心灵,让她比小女生多了几分忍耐。

    回来之后她打听了一下,才赫然确认:校档委组织部的翁处长,竟然就是翁得臣的父亲。

    而翁处长的妻子、也就是翁得臣的母亲左玉梅,则是校人力资源部的一名科长,分管传媒公管法学商学四个院系的人事。

    国内的大学,行政级别千差万别。有北大清华这样中央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