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要干一天拿一天钱的,那是工地上搬砖的农民工,还是其中的临时工。(当然这里没有看不起农民工的意思,只是强调他们是日结工资的。)
你要是牛逼到杰克马级别,你可以创业后从1999年到现在,一分钱工资都没拿过。
宋老师听了,当然很不爽。
他的内心早就有如是的一群羊驼奔腾而过了:
“尼玛!让每个内容创作者都拿出创业者、自己给自己当老板的心态?别计较一时的广告费收入?那跟传销有什么区别?”
“那你怎么不去让那些写小说的扑街写手‘不要想稿费,直接免费写,写个十年八年,用免费拉够足够的人气,变成大神之后再想怎么赚钱’?”
宋老师可不是那种积蓄丰厚的人,如前所述,他现在主要还靠《货币战争》的稿费过活呢。
远不是历史上多年之后那副样子,可以靠几百万粉的微博大v,给人卖名声卖面子站台赚钱。
如今的宋老师,压根儿看不懂卖脸赚钱的商业模式。
罗胖子在察言观色方面绝对是人精,毕竟混央视十几年,所以民间学者出身的宋肯定是玩不过他的。罗胖子一眼就看穿了宋的内心,语重心长地说:
“小宋,别这么想嘛,我跟你说句良心话。就算差钱,那视频这边还是同步有广告费的,音频那边就当长期投资了。有个托底的现金流在那儿,两三年都熬不住?你又不是那种急着靠广告费买房的人。”
可惜,这番话明显没有效果。
不提视频还好。
提了视频这边的广告费,宋老师更加坚定了投靠微信公众号、靠微信公众号主打搂钱的主意了。
“n站的会员现在卖的比优酷都多!会员免广一上来,我们这种不是亲生的内容靠什么抢卖会员钱的分成?还不是网站说了算,想捏扁搓圆就捏扁搓圆!”
这句话只是在宋老师的内心打转,却没敢直接说出来。
大老板请的宴席上,这么说出来就太大逆不道了。
但他相信,会有更多的明眼人,在自己的利益渐渐受损,在每个月发到手的广告费日渐稀薄后,站到他这条堑壕里的。
罗胖子早已看穿了一切,最后摊牌道:“唉,你非要这么想,那我也没办法。给你透个底吧,冯总那儿,这次把大家召集来,本来是有一份新的意向协议,看大家自觉程度,签与不签。
虽然n站没有那么多推广资源可以分了,但是,冯总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在自己的视频或者音频节目里面,插入微信公众号宣传,也别放未经审核的二维码。
只要可以做到这一切,未来冯总的内容付费频道搞起来之后,就优先选态度好的up主当主讲人。如果你非得看重微信公众号那几个广告费,这条路你是走不通了。”
“不当付费频道主讲人就不当!起码两年之后的事儿呢!有多扑街还不知道呢!微信公众号的广告费,那可是童叟无欺的。
至少腾云永远不会卖微信付费会员、然后搞个会员免广告!有10万+,就是10万+该拿的广告费,数据多透明!”
宋老师忿忿不平地想。
(《繁荣末世大逃杀》求收藏。看本书的好歹先去收个藏,谢谢,拜谢,跪了。难道收藏转化率这么低的吗,怀疑人生了。)
第249章 论持久战
“许了那么多中长期的好处,最后还是没捞到几个肯跟公司一条心的。唉,好挫败,连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有传销倾向了。”
年度的经验分享会结束之后、把那些大v级up主送回去,周天音就郁闷地发现了这个事实。
她并不想自己扛这份悲催,所以在讨论组里群发了一条信息,把冯见雄和虞美琴都叫来聊聊。
她一边泡了三杯咖啡提提神。
没错,如今周天音的讨论组里,有一个就是由她和冯见雄、虞美琴三人组成的,每天谈的就是n站发展的百年大计,连丁理慧都暂时没拉进来。
因为虞美琴如今也渐渐被冯见雄,拉到了n站经营工作的核心圈子里来了。
这并不是他任人唯亲,或者虞美琴正式做了他女朋友,才这么决定的。
而是在冯见雄心里,虞美琴本来就是重要的一环。她代表着冯见雄对于“知识经济”领域、内容生产侧的控制。
而周天音代表的,则是分发侧。
拿影视娱乐圈的例子来类比的话,虞美琴分管的就像是冯见雄手下的“制片公司”的事儿,而周天音管的是“发行方/院线”。
整个2011年,冯见雄在n站投注的精力,算是他所有生意中最多的了,简直跟亲儿子待遇一样。(虽然还是没周天音和虞美琴多,她们毕竟是全职)
这也意味着,他对n站的期望值很高,远不只是一个视频网站。
……
虞美琴跟冯见雄联袂走进了周天音的办公室。两人很有默契地拿起周天音煮的咖啡,一齐品尝了一口,发自内心地点了个赞。
半年多的合作下来,虞美琴虽然一开始对周天音和冯见雄的关系有所芥蒂。但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周天音与冯见雄之间的羁绊,实在一点都不比她浅。
她最后背负起了“冯见雄正牌女友、未婚妻”这个沉重的凤冠,也是周天音不想扛、相让的结果。
天音姐的工作能力,也一点不比她差。充其量只是口才比她差、社会公众影响力远不如她。
但大家都是100%全心全意在为冯见雄做事,也是真心想把事情本身做好,而不是邀功邀宠。
这种亲密至诚的合作,也化解了不少妹子之间本该有的嫉妒戾气吧,至少让她们知道,在公事上应该充分信任对方。
都喝过了咖啡,周天音便切入了正题:“小雄,你觉得我们指望树罗胖子这个典型、然后拉拢其他脱口秀up主跟我们签‘不得在本站推广微信公众号’的协议,这一步到底走对了么?为什么效果这么差呢?”
冯见雄端着咖啡杯,走到玻璃幕墙旁边,看着远方的风景,用一副伟人的风度,给自己的女人打气:
“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要继续坚持,熬过最困难的时期,能骗一个是一个。但你知道的,长久来说,我许诺给他们的好处,最终都会实现。只要他们跟着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两年,三年,更久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就不能算传销。”
“那微信公众号的吸引力,比我们到底强在哪里呢?哪怕我们不说音频,只说视频,貌似也有很多up主动摇了,纷纷开始在节目里挂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周天音最近有些钻牛角尖,所以这个问题她一直想不明白。
论单次播放量的广告收益,n站,或者优酷,那都是远高于微信的。
毕竟视频贴片广告的宣传效果摆在那里,广告主肯掏的钱也更多。
可就是有那么多人,放着几十万次播放量的视频不好好做,要把干货藏着掖着,放到微信的“10w+”里面去。
这总不能是因为马腾的“人格魅力”吧?
泼尼玛还有人格魅力这玩意儿?
冯见雄当然明白。
不过,他也没有因为周天音的不明白,就对小姐姐低看一眼。
因为历史上的古勇将,还有后来最初接手优酷的阿狸大文娱系负责人,开始也没看明白。
周天音的迷茫,不冤。
这是一个很高级的迷茫。
“他们拼命要奔着微信公众号去运营,最大的原因,就是对未来预测的不安他们知道,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是永远不会由官方卖vip统一打包、变成‘会员付费免广告’看的。所以,他们觉得微信公众号上的广告收益,是长期稳定性最好的,拉到的粉,也最属于他自己。
而视频网站之所以吸引力下降,就是因为我们在卖付费会员,免除广告现在看来,这些付费会员的收入,由网站与所有内容提供者们的集合三七分账、再根据每个提供者的贡献度细节分配,他们还是受益的。
可问题是他们会赌未来付费会员比例会不会越来越高?而内容提供者会不会越来越多?总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内容越多,提供者的利益自然少了,这不是线性的关系。所以,他们对于未来的远期分赃预期看不懂,就怕了。”
冯见雄这么一解释,周天音和虞美琴都觉得很有道理,整个人豁然开朗了。
事实上,后来国内优酷的尴尬,更多就是因为这种转型上的定位不清如果要拉拢更多“长尾效应”的内容提供者,它就不能卖太多免广告会员,而得尽量确保自己的透明。
这就是youtube的模式。
如果他放弃了这部分长尾效应、百花齐放的小作坊up主,那就只能全力专攻自制剧/自制综艺这些东西是由优酷的制片公司制作的,自己卖给自己,便不存在“分赃公信力”的问题。
而这就是奈飞(flix)模式了。(应该都知道吧,看过美剧的肯定不陌生,《纸牌屋》这些。但哪怕是奈飞,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上面的内容数量太少。精品剧是有的,质很保障,就是量不够。)
如果犹豫不决,最后的下场就是两头不讨好。
(优酷后来的的解决方式,是会员免费+会员用券。把一部分很难收回成本的长尾内容,做成vip会员都不能直接无条件看、而是要用券的,券又做成付费买和每月白送几张相结合的模式。
这样,要是某个长尾内容真的消耗掉了用户足够多的券,优酷哪怕没有直接收到钱,也会在分成上按券给这个制作者提供补偿。算是稍微挽留了一部分长尾内容提供者。)
虞美琴融会贯通之后,举一反三地问:
“那我可不可以这么总结:卖一个大会员,让会员可以免费、免广告看大部分内容,这种模式有利于产生‘大神’和‘自制剧’,但是不利于百花齐放。
要想百花齐放,就得有一套能让长尾、小众内容提供者都看得到的公平分赃机制?既然如此,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视频/音频领域直接模仿站的模式呢?
站不就有‘会员包月’可以白看的‘运营方自制剧’,然后给这些内容的作者直接签买断价,每千字多少钱。然后对于小众、长尾内容则不含在包月范围内,仍然是每个读者每千字几分钱拿去卖?”
虞美琴这个创意一说,不仅周天音眼前一亮,连冯见雄都觉得很有道理。
因为历史上还真没有尝试把音/视频网站的内容付费机制,改成这样结构的。
“握草?我启发了个什么东西出来?美琴怎么会想到这种后世都没出现过的奇葩招数的?但看上去脑洞很可行啊。这里面的关键,还是如何运营,别让消费者觉得掏钱买会员买亏了……”
冯见雄大脑飞速运转着,盘算着这里面的商业逻辑。
他对虞美琴的智商,也是肃然起敬起来。
她真的发现了一个重生者都想不到的新东西,因为后世都没有过。
至少在做大做强的公司里,没有过。
说不定哪个小扑街尝试过,但是失败了,所以没有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记录,没被冯见雄听到。
不过,冯见雄是何等智商,他很快就消化了虞美琴的脑洞,把它与自己先前的另一些设想,有机结合起来。
……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冯见雄毫不脸红地总结道,“未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目前的n站,拆分成两家机构。
一家专注于视频内容的播放,也可以加上一定的‘人工智能内容分拣、猜你喜欢’。而另一家,则专注于音频/文字内容的制作、分发,以及视频的制作。”
“这样拆分太奇怪了吧?为什么把视频业务的某一个部分,和音频、文字业务绑定在一起?你要是把音频、文字单独与视频分开,我都可以理解。”周天音立刻反驳。她倒不是在乎自己的权柄被削夺,她只是怕不能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我这么分当然有我的道理首先,我最基本的原则,是把我们的公司,拆成‘制片’与‘发行’分开的两个部分。
美琴和丁学姐这些年来操办《奇葩说》,积累了那么多经验,也把《奇葩说》做到了国内第一脱口秀。后来她又组织了网站不少的自制综艺和自制个人脱口秀,连高大松和罗胖子都是她负责指导规划的。
美琴,让你担任内容制作公司的负责人,我相信是最合适的。”
冯见雄这一番话,前面都是在和周天音说,只有这最后一句,是转向虞美琴的。
“放心,我知道自己的实力。”虞美琴点头表示了解。
周天音一想,到这儿为止,貌似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冯见雄一边说是“制作”与“发行”这两个拆分尺度,另一边又说“音频的发行和制作都交给虞美琴”,这让天音的思维稍稍有些混乱。
如果按照上面的话,音频的“发行”不也该放在n站、放在她那儿么?
她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然而冯见雄一句话就打消了她的疑惑:“我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音频的‘发行’,至少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并不重要。所以没必要单独当一回事儿拿到n站了。其体系的完整性更重要。”
周天音:“为什么?”
冯见雄:“因为互联网公司的音频内容,不适合插播片头广告呀!我们总不能去找保健品公司合作,然后在音频前面卖药卖酒吧?而视频是很适合贴片头广告的,是会产生收入和利润的,这里面的利益分配和摆平要难得多。所以,我们只把容易产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发行,留在未来的n站。”
没有利益纠纷的发行,并没有多少工作量,也不需要那么专业的才能。
冯见雄看妹子们没有异议,一气呵成宣布了剩下的决定:“所以,将来这样拆分之后,n站可以继续保留一定的年轻人属性,二次元热度,也卖会员。但因为音频和文字内容拆分出去了,所以n站的‘会员免广告、会员免费看’就波及不到音频、文字方面的业务了。
你们要知道,站在视频网站的角度,对它卖出的会员销量负面影响最大的事情,就是让用户发现‘我都掏了每个月的会员费了,居然还有内容要我再花钱看?’这种情况。
因为用户对于网站会员费的对标,是视为‘有线电视费’的。在美国那边,有线电视费交了之后,依然有付费点播的内容,美国人民习惯了,所以这没什么,奈飞的会员卖起来阻力也没那么大。
可是国内呢?中国公民习惯的是‘我交了有线电视费之后,电视机上的所有东西都该免费让我看’,他们理解不了收费点播节目。而互联网在国民眼中,永远收费应该比传统媒体更少,所以这也是优酷和我们n站迈不出去这一步的致命伤所在。
我们要不伤害用户情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部分不能免费看的内容,变得‘它本来就不是n站的内容,而是另一家公司、另一个媒体的内容’。充其量,只是这家媒体是从n站拆分出去的,可以跟n站用同一个账号密码登录而已。
在我的设想里,以后一刀切买个vip就能看的东西,就由美琴制作好之后,卖给你的n站放,这主要是主流的、高成本精制作的兼容性大片、大综艺。
而那些买了vip后还要继续掏钱看的小众内容、长尾内容,那些小而美的东西。就省掉这一道‘制片方卖给发行方’的环节好了,美琴那儿制作好之后她自己直接卖。”
冯见雄说完自己的宏大设想,也懒得想名字,直接对虞美琴一个人说:“你那个公司,名字你自己想。不过面向消费者的app,我觉得可以改名叫‘得到’。我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吉利,争取把它做成上进者为内容付费的金牌平台吧。当然了,‘制片公司’的全面业务,你也要管起来。精力不够就让丁学姐帮你。”
《繁荣末世大逃杀》求收藏求推荐。
第250章 杰克马做不到,不代表雄哥做不到
任何一家做内容的平台,如果它同时又是内容创作的直接签约方,那么水深和腐bai肯定是不可能彻底消灭的。
无非多少而已。
大部分国内已有的互联网公司也包括直到后世2020年为止,那些还活着的公司所尝试过的廉洁自律、防止公信力下降的方法,主要就是这么三类:
第一类叫“编审和运营分开”,这是腾云系,以及很多后来做到港股上市的大型文学集团常用的办法,让和作者接触的工作人员,与负责给作品广告位的工作人员分开。
给作者提供建议、内容审核的人,本身无权排推荐位。而排推荐位的人又跟作者双盲,不许联系。这样一来,某些作者试图塞红包走后门的歪风邪气就被堵住了。让同行在攻讦网站“水太深”时,多少可以拿这个制度反击一下,建立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