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只能忍着委屈,陪着小心细声细气地说:“姐姐……这个我怎么好劝呢。你又不是不知道,雄哥向来主意很正的。而且他认准了的事情,至今为止我没见过一件看走眼的。倒是很多我一时冲动临时调整的决策,最后往往坏了他的事儿,唉……”
“我怎么不知道他‘向来都主意很正’?说到底还是读了大学,性子野了。”冯义姬柳眉一挑,柔中带刚地驳斥了史妮可刚才的说法。然而说着说着,她自己也有点拿不准,自怨自艾起来,“唉,本来多乖一孩子,要是还像中学里一样每天被我管着,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这一年里冯见雄的变化和成熟速度,确实是太变态太发指了。
史妮可认识的冯见雄,是从重生之后开始的;而冯义姬认识的,是那个连带着此前17年人生经历的弟弟。两者的认识有如此巨大的差异,也就不奇怪了。
冯义姬这次劝说虽然未果,但她也第一次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个史妮可和弟弟的关系,怎么不太正常呢?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史妮可都不具备作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女朋友的心态,似乎只是把自己当成了冯见雄生命中一个临时的过客,什么都不敢干涉。
史妮可指望不上,冯义姬只好找机会亲自出马,劝冯见雄做事儿悠着点。
此后两天,冯见雄忙着考试,冯义姬也没去烦他。
考试当天中午,冯见雄毫无悬念地把科目三和理论考一次性过了,正式拿到了本本。
第二天一早,他和史妮可就要搭飞机去大西南拜访客户、争取拿下单子。
冯义姬要上班,也不可能为了弟弟考个驾照就请假前去围观,不过她好歹还能稍微提早一些下班,买了不少好菜,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践行宴。
吃过晚饭,冯义姬估计这几天弟弟很累,应该也不会急着跟女朋友做晚锻炼,就把他叫到自己房间里谈心,想亲自劝他“钱是赚不完的”。
“姐,我忙着呢,你有啥事儿等我回来再聊不好么?”冯见雄满脑子都是大事,颇有些不耐烦。
冯义姬知道如今的弟弟不比往常,她说话也就挺注意分寸和方式:“小雄!我知道这些年后妈害得爸不搭理我们、还卡咱的家产,让你受了委屈,心里肯定憋了一股想出人头地的念头这些姐都理解你的。”
“姐,你到底想说啥?”
“我说钱是赚不完的!你原先苦过,现在找到门路了想奋斗,姐是很支持你的。但是身体最重要,何必赶这么急呢?你这辈子买房买车的钱不都够了么?还图个啥?”
冯见雄一阵无语。
姐姐实在是太没有志向了,居然觉得钱只是用来消费的,够花就行。
他冯见雄重活一世,当然是要扬名立万,让世界颤抖的了。
这个要求其实真不高,连墨索里尼那种软不拉几的面货,都立志让世界颤抖呢。
不过这个理由不能说,冯见雄也懒得跟姐姐多废话,便灵机一动打算随便找个借口来堵姐姐的嘴。
“姐,上次赚的钱,也就够买房买车,再稍微有点结余,要说我们这辈子都衣食无忧还年年环游世界,那是绝对不够的。再有个两三千万还差不多。
而且法律这种东西,你外行人不学不知道,完善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遍地漏洞让有心人钻的机会,也就这么几年,我不抓紧怎么行?
再说了,这个世界是有通货膨胀的啊!我们国家平均七到八年物价翻一倍,15年就是4倍,30年就是16倍,60年就是256倍。
当然,你早年赚了钱,如果投资得法,按照基金或者债券这种稳健理财,算你年化收益率6%~8%这个比例不少了,15年后可以到3倍。两者除一下,即使稳健投资,你钱的实际购买力,每15年也会损失25%,60年后就只剩下31%。也就是说,年轻的时候哪怕有3000万,也就只相当于你退休后1000万的购买力,我们赚钱当然更要学会留下余量了。”
冯见雄说的这个通胀速度,其实还是很符合历史的。
比如他小时候,2000年以前时,早餐小店的生煎包可以1块钱买十个八个。08年那波物价上涨潮里,猪肉价格几乎直接翻倍。小包子也就买到一块钱只有4个了。2015年之后更是变成了1块钱2个。
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就这些普通小市民日常生活可以切身感受到的部分,都可以看出国朝的物价是每15年4倍。
当然也有那些纯粹的重工业产品,几乎不需要考虑人力成本上升因素的玩意儿,物价是不怎么涨的。比如电脑、手机、各种芯片配件。还有钢铁价格也是80年代就两三千一吨(黑市价),过了30年还是这么贵。
冯义姬学的是财务专业,对这些认识的敏锐度还是不错的,完全知道冯见雄说的是实话。
但她不认为冯见雄是那种“只能抓住机会吃青春饭”的人,所以根本没有被说服。
“就算有通胀,但你是律师啊,又不是演员、主播、性工作者、打电竞的混混。那些人才是‘生命中的主要财富靠30岁之前赚完’,加上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低,投资眼光差还容易被骗,只能稳健守财。所以需要吃相难看年轻时候猛捞来对抗通货膨胀。律师是越老越吃香的行当,你担心这些不是扯淡么?”
冯见雄狂汗,心说有个高材生姐姐真是难忽悠啊。
他脑子里一阵坏水乱冒,决定拿出杀手锏来。
他换上一副悲伤的表情,演技爆表地说:“姐,我研究过你这个病,可不光是长得比别人慢这么简单。如果继续靠现在这样保守治疗,平均四十来岁就肾衰竭了。运气好、会保养,也就50多岁;如果自己瞎折腾,30多岁就不幸也不是不可能……”
冯义姬听了,内心一阵慌乱:“你……你好端端的提这个干吗?”
冯见雄装作在心里算了一番账:“后来我查过相关资料,最好就是等你25岁左右嗯,按照你的发育速度,**年龄相当于正常人18~20岁之间,也就是整个人其他器官都彻底发育成熟了,然后进行早期肾移植,为了防止排异反应过激,加上你的情况也比一般肾衰病人轻一些,换一个就好。
目前国内换一个肾,手术费医药费就要50万,而且是走医保排队的。你这种被认定为‘可换可不换、不换也不会马上死’的病,肯定是排不到的。
如果去米国医,走不排队、不占用医保资源的私立医院治疗,好的就要30万美元,相当于200万人民币了。
就这,还是不算肾源问题的,要等别人的肾匹配排到你,那几乎是不可能了。如果要违反法律,暗中偷偷器官买卖,确保匹配,可能要50万美元肾钱现在你还觉得咱钱够用了?下半辈子花销的钱,当然也可以慢慢赚,但是这个钱,我一定要在大学里就赚出来的,我不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你别拦着我。”
果然,这下冯义姬彻底就宕机了,大脑陷入了无法运转的程度,浑浑噩噩不知道怎么反驳,只是怔怔地呢喃:“原来你是为了我才这么拼命赚钱的……我自己治病的钱怎么好靠你,再说真要那么紧急,前阵子干嘛还买这么贵的房子……”
冯见雄已经说了谎,只好继续打亲情牌把这一系列谎言说到底:“姐,钱不是省出来的!再说有更多的钱,才不会缩手缩脚、能放胆花更多在治病上嘛。就算治好肾衰只要80万美元,你这个病不是还有那啥功能不全……说不定哪年医学技术发达了,花钱就能彻底根治,你也好正常嫁人不是?”
“我是你姐啊!要生育能力干什……啊呸,我是说我本来就这样过惯了,不能生也好嫁不出去也好,要你管啊!”冯义姬声色俱厉地呵斥了弟弟一番,却是觉得自己双目尽赤,面色绯红,再也没脸训斥了。
她只能落荒而逃,逃回自己的卧室,然后把枕头往头上一蒙,歇斯底里地傲娇:“我累了,睡觉去了!你自己好自为之!以后我再也不管你了!管不动!”
第33章 社会我雄哥
从那一晚靠舌技喷服了姐姐之后,再也没人敢对冯见雄的人生规划指手画脚。
第二天一大早,他在女友史妮可的体贴服侍下拾掇齐整,穿戴得衣冠楚楚又不失低调,然后登上了直飞大西南的航班。
距离他的暑假结束、回校组织辩论队集训,只剩不到一周的时间。
他必须亲自搞定双方的合作意向,把生意接到手,然后才能放心地把剩下的具体工作交给史妮可。
史妮可的才能,如今还是太过稚嫩,只能做做执行层的事情。开拓性的商业谈判,她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再跟着封建性历练历练。
当然,冯见雄也颇谙御女之术,咳咳,这个“御女之术”里的“御”字,跟“御下之术”里的“御”字同意,纯粹是一种职场技能,别想歪了所以,他绝对不会干出那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蠢事。
既然说好了把南筱袅学姐的港澳一周游团额买下,自然不会食言。到时候他自己在校队集训的这些日子,就会给史妮可放一周假,让这个从来没出过海关的妹子好好去玩一趟,还批了她10万块去那儿买买买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卖命。
经过4多小时的飞行和等待,航班在龙洞堡机场降落飞只需要两个小时,剩下的两个小时是误点和其他种种迁延。
以至于一路上,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的史妮可,一直在大惊小怪。遇到气流颠簸就压抑地尖叫出声,听说航班推迟又忐忑不安,不知就里。
冯见雄这具肉身,理论上也是第一次坐飞机对于一个刚刚读了一年大学的孩子来说,这并不奇怪不过他的灵魂早就习惯了,所以一上飞机就睡着了,只有在史妮可尖叫推他的时候才会醒一下。
“呼,总算到了,你说这趟出门会不会不顺利啊。”花了很久打车、绕路、颠簸,赶到酒店住下的时候,史妮可整个人精神都有些委顿,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算是见识到了大西南的“各种意外”。
冯见雄在洗手间里收拾了一番,习以为常地说:“想多了,这里基础设施差一点,不透明一点,都是正常的,只有我们来适应环境,不可能让环境适应我们。
我也见识过几个滇、黔地区的商人、客户。这里的人做公门生意不如开放省份那么透明,靠茅台酒开路也是有的。不过民企就好不少,何况,我们要提供的服务,天下只有我们能做,有啥好怕的?”
被冯见雄这样安慰了一番,史妮可顿时觉得心理好受了一些。
很多外行人眼里,做律师或者商业咨询,除了有自己的绝活儿这点最重要之外,其余的能力都只是锦上添花。
但只有真正入过这些行当的人,才会知道接业务的能力和做好业务的能力,重要性几乎是五五开的。
其实不光律所这样,会计事务所,专代事务所,甚至是设计院,都是这样。
知识服务型的公司,给客户的服务报价里面,给具体做事儿的人的,只有三分之一(比如律所开给律师的提成,一般是30%到40%)
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给抢到单子不做的人。
最后三分之一,是留给财务风险很多律师甚至是设计师,出了案子最后收不到钱,被老赖。这时候,这三分之一就要给有本事讨债的人。
接活,干活,要债,重要性几乎相等。
史妮可跟着冯见雄半年,苦也算吃了一些,才初步建立起如今这种“三方面哪一面都不敢过分忽视”的正确三观。
两人跟l干妈公司的法务预约的时间是午后,已经比较紧迫了,当下也没有更多时间让他们浪费。
好在飞机上吃过了飞机餐,暂时也不会再饿,他们就省了午餐的折腾,直奔客户单位。
……
潘华挺着个啤酒肚,拿牙签剔着牙,从公司的高管小食堂一步一踱慢慢走回他的大办公室,准备眯一会儿。
潘华是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人,长相颇有几分乡土气。他也是l干妈公司综合管理部的经理,算是公司的高管。
没读过大学的他,能做到如今的位置,完全是因为陶董是他大姨。
这是一家没有董事会,也号称永不上市的古典家族式企业。
潘华的大姨陶女士是董事长,已经年过六旬退居二线。
他大表哥李林是总经理,分管公司在全国的市场销售,常年在外飞来飞去巡视经销商,不住省内。
他二表弟李辉是副总经理,管全部厂务、生产。
他本人这个综合管理部经理,就管厂子里除了生产、销售、财务之后,剩下一锅端的打杂事宜也包括了品牌运营、法务纠纷,等等等等。
家族式企业,很多没耐烦给品牌设个品牌部,给法务再设个法务部的。能把财务部独立出来(而非直接让老板娘管账),已经算是开明的家族企业了。
短短几百米的路,潘华踱了整整五分钟,才回到他在顶层的办公套间。房间非常宽敞,还带卧室隔间、甚至专门的厨卫。
黔省经济落后,地价非常便宜。所以l干妈公司的总部大楼也只盖了五层,完全是铺开随便占地皮的架势。
女秘书给他冲了解油腻的普洱茶,潘华满脸油汗地吮了两口,心满意得地擦了脸,这才躺下。
女秘书帮他调高了空调,陪着小心问道:“潘总,下午预约的那批客人……要不我两点喊您起来?”
“不急!让我睡到自然醒。律师这类狗东西,就是趁着外面有假货,来挟假自重打秋风。就要先给他们个下马威,杀杀他们的气性儿!”潘华回答得非常理所当然,女秘书也就没再说什么。
潘华很快就朦朦胧胧地睡去,亚健康的脑子里,还迷迷糊糊意淫着得意事儿。
他大姨和大表哥、二表哥、以及他自己,不都是没读过大学,但是有自己的绝活手艺,才赚大钱的么?那些读了大学来打工的,一辈子赚不到他们这么多钱的,多了去了!
读大学哪有独门秘方值钱?
公司如今每年能卖掉将近两亿瓶辣酱,年销售额20多亿。
这个数字搁到经济发达的省份当然不叫个事儿,但是在全国第一穷的黔贵省,却是招牌仅次于茅台的存在了。
他们兄弟俩乃至已经退休二线的母亲,那都是平时想见省长就能见省长,想见书记就能见到书记。
而且前阵子书记还给他打过招呼,说如果这两年增长发展的势头保持住、做到在08年两…会换…届前年销售额破30亿、品牌全国驰名,那就许他母亲一个全国人d代表。
这种条件,在外省企业家耳朵里,那是匪夷所思的在经济发达省份,区区一个年营收30亿、还是卖辣酱的,怎么可能有全国代表的资格?
全亏得他们一家生在了好地方。
……
下午2点半,l干妈总部四楼的会客休息室里,冯见雄沉着脸在那儿喝普洱,一旁的史妮可已经有些焦躁,却又不好表现出来。
一个女秘书陪着小心,一边给二人续茶,一边找话解释。
领导可以随性而为,但是她这种做秘书的怎么敢在预约的客人面前显露出来?也只能夹在中间受气了。
“冯先生,真对不起,我们潘总还有别的客户在接待,真不是有意的,是前面的客人聊着聊着延期了。您再稍微坐会儿吧。”
“呦,你们是机场直接赶过来的,午饭都没吃呢?那尝尝这个点心先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米豆腐和荞酥都是咱这儿的特产。”
女秘书一边说,一边弄来了两大盘干点心放在桌上。特供公司高管的小食堂,有24小时备着当天做的干点。
史妮可心中好奇,看了一眼冯见雄。见冯见雄不置可否,似乎让她不必拘束,她也就懒得在一个秘书面前装斯文,当下各拿了两块吃起来。
女秘书松了口气,转向冯见雄赔笑:“冯先生您不来点儿?”
冯见雄看了一眼,微微皱眉:“这米豆腐……还撒了辣花生的?怎么干点心都弄这么辣?”
米豆腐是西南地区的特色小吃。说是干点,那只是指没有配汤,但豆腐本身的湿润还是有的,所以很适合浇上辣油吃。
l干妈公司待客的米豆腐,那都是用自家特供的香油料理,来访的客人没有说不美味的人家专业就是干这个的,如今在国内,要说谁家的辣油做得比他家好,那是不存在的。
实际上,这种领域国内第一基本上也就等于地球第一了。国人别的技术有些或许不行,对吃还是很有自信的。
“那就吃这个吧,这个荞酥是甜的。”女秘书见冯见雄不吃辣,闪过一丝不屑,也不解释,只把另一盘荞酥推过来。
见冯见雄拿起一块尝了尝,那女秘书才轻声提醒:“一会儿见到潘总,可千万别说您不爱吃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