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来到了元朝-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姬道:“王爷只管吩咐,奴婢为王爷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御书房。

铁穆耳埋首书案前,手中执着朱笔,几日未回来,各地官吏呈上来的奏折满满地堆积在御案上,象两座高山,站在门外,根本看不到人。因为明日是皇太后寿诞,必须连夜批阅完毕。

夜渐渐深了,铁穆耳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出声唤道:“来人。”

一个太监躬身进来。铁穆耳朗声道:“送杯热茶进来。”

太监无声地退了出去,须臾捧着一个茶盘进来,盘上放着一杯热茶,还有几样点心。太监轻轻把它们放在桌上,转身退了出去,铁穆耳端起热茶喝了一口,站起身,走到窗前,略微伸展了一下,窗外的梅树枝条光秃,在风中轻摆,快立冬了,时间过得真快。想到丽君,铁穆耳不禁微笑了一下,现在已是二更天,她一定睡了吧,这几日在驿馆,每天把她搂在怀里安睡,听着她匀称的呼吸声,闻着她颈项间淡雅的清香,那种甜蜜温馨的感觉,让人留恋不已。

这时,门开了,卫良轻轻走进来,躬身道:“皇上,鲁国长公主已经从五台山回来了。”

铁穆耳沉默了一阵,低声道:“好,你马上派两个得力的人,到公主府上好好查探一番,最好能找到当日随侍公主身边的家人,朕想知道九王叔走火入魔前那一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卫良道:“奴才遵旨。”转身退了出去。

铁穆耳站在原地皱眉思索了一阵,回头看看御案上,还有无数未批的奏折,不禁笑着摇了摇头,大步走到御案前坐下,拿起朱笔,仔细批阅起来。

第二日是太后寿诞,皇上要带领皇室宗亲,跟随太后,到太庙上香,祭拜天地,不用上朝,我连着写了一个通宵的剧本,看到外面天已经放大亮了,这才打了个呵欠,准备躺到床上睡觉。刚刚脱掉外衣,这时,小兰忽然拿着一份请柬推门跑进来道:“公子,玉姬送了份请帖来,请公子前去赴约。”

我笑道:“哦,是吗?这个时候,她找我做什么?”

小兰嘟着嘴道:“公子自己心里明白。”

我道:“你不要瞎想,玉姬也是个苦命人,而且精通音律,我只是把她引为知己而已,好吧,我就去一趟吧。”我接过请柬,打开看了看,不由疑道:“听风小筑,是什么地方?有谁知道吗?

小兰道:“不如我去问问管家?”便走了出去,过了一会儿,过来道:“管家说了,是大都湖畔一座小亭,在大都城北,那里可以赏景钓鱼。”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六十二章 听风小筑

我闻言笑道:“是吗,玉姬姑娘倒是颇有雅兴啊,这个季节边赏景,边钓鱼确实是件美事。”

小兰忙道:“公子千万要小心啊,玉姬毕竟是个风尘女子,请小姐到听风小筑去,不知有什么企图啊。”

我笑道:“还能有什么企图?现在正是初冬天气,不冷不热,天高气爽的季节,最适合听风了。你若是不放心,我便带你一起去吧。”

小兰道:“她只请了公子一人,我若去了,岂不是煞风景的很,而且我手无缚鸡之力,又不能保护小姐,如果真要带个人的话,不如带张渔跟你去吧。”

我闻言不由看着她笑道:“小丫头,你这段时间老是张渔张渔的,是不是有什么秘密啊,能不能告诉我。”

小兰红着脸道:“小姐,你就会取笑我。我不理你了。”转身跑了。我看着她的背影,笑着摇摇头,关好门,换了一件淡紫色的长衫,头上束着银冠,大步出了门,召来张渔,对他道:“我要去听风小筑会一个人,你跟我同去。”

张渔拱手道:“是,大人。”

来到府门外,两人骑上快马,向北大街驰去,驰了两个时辰,到了大都湖畔,只见湖岸上杨柳依依,清风拂来,带来淡淡的鱼腥味。岸边早已来了许多人,三三两两,成双成对,湖上还有几叶小舟,在水波中轻轻荡漾。张渔帮我把马拴在园门前,上前问了听风小筑的位置,便忙带了我前去。

走了许久,穿过湖中长长的回廊,到了湖心岛上,只见这座小岛岛势平缓,岛上种满了树,岸边都是白色的沙滩,清澈的湖水拍击岸石,响起轻轻的哗哗声。一艘装饰精美的画舫停在一个小码头上。画舫上还立着几个艄公。我慢慢走过去,一边欣赏两岸的景色。不觉到了一个突出湖岸的红色四角亭上,玉姬穿着粉绿色的长裙,头上插着碧玉簪,腰上系着淡绿色的丝带,随风飘扬,如一棵春天的杨柳树,浑身散发着淡淡的诗意。

我走到她身后笑道:“玉姬姑娘,张某来迟了。”

玉姬轻轻转过头,盈盈拜道:“小女子拜见张大人。”我忙伸手扶起她道:“姑娘不要多礼。快坐下吧。”玉姬领着我坐到亭上的红木长椅上。旁边的丫环提起小茶壶,给我满倒了一杯茶。玉姬笑道:“大人请。”我端起茶杯,先到鼻端闻了闻,一股浓郁的茉莉香味,不禁有些惊疑地看着玉姬,玉姬道:“我听说大人爱喝茉莉花茶,这是茉莉花中的极品,唤做银勺,由快马从产地运来,十分新鲜。大人不妨尝尝。”

我听了颇为感动,笑道:“多谢姑娘。”

玉姬道:“大人不必谢我,这是大人的一位故人专程为大人准备的。”

我疑道:“是谁?”

玉姬笑道:“大人先喝茶,等会他就会过来见大人。”我看了她一眼,轻轻把茶端到唇边尝了一口,笑道:“果然好茶,醇香浓郁,是茶中的上品。”玉姬伸手从旁边拿出一个镶着珍珠的银盒道:“大人若喜欢,这盒银勺便送给大人吧。”

我伸手接过来,递给张渔拿着,笑道:“多谢玉姬姑娘。”这时丫环取了钓竿过来,玉姬站起身道:“不知大人钓鱼的技术如何啊?”

我脸红道:“糟糕透顶。从我记事起,只钓起过一条小鲫鱼,真是贻笑大方。”

玉姬不禁看了我一眼道:“大人如此有才华,怎得不会钓鱼?”

我道:“钓鱼最需要的不是才华,而是耐心,张某所缺的正是这样东西。”

玉姬嫣然一笑道:“这个不妨,有玉姬在身边,大人一定能够钓到金锂鱼。”

我道:“多谢姑娘吉言。”只得接过丫环手中的钓竿,轻轻垂到亭下的湖水中,玉姬到桌上取了一碟小点心,递到我面前道:“大人请。”我伸手拈了一块放到嘴里,回头见张渔还在那傻站着,笑道:“你到这岛上随便转转吧,我钓鱼可能要很久呢。”

张渔道:“我要保护大人的安全,怎能轻易离开?”

我笑道:“没事了,你还怕玉姬姑娘会对我不利么?”

张渔只得拱手道:“属下告退。”转身走了。我在他身后道:“且慢。”张渔回头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我到桌上取了一碟点心,递给他道:“拿去吃吧,等把这岛转完了,你再过来。”

张渔接过点心,道:“谢大人。”慢慢向岛上走去。玉姬站在身后,目送他背影远去,脸上忽然露出一丝奇怪的表情。

我转过头看着她道:“你怎么了?”

玉姬忙扭过头,对那水里道:“看,鱼咬钩了。”我忙拿起钓杆一提,却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青鱼。玉姬笑道:“张大人好谦虚,还说不会钓,这不,第一钩就钓了一条这么大的。看来今天玉姬有口福了。”我朝她笑一笑,把鱼从杆上取下来,放在一边的鱼篓里,拿绳子拴了篓子,放在一旁的水里养着。将饵料穿在鱼钩上,又放了下去,坐在那里,和玉姬边吃点心,边聊起天来。

过了一阵,张渔从岛上下来,到我身边道:“大人,是不是该回去了?”

玉姬忙道:“张大人每日勤于政务,难得今日有空歇息,不如多陪陪玉姬吧。”

我闻言只得道:“也好,张渔,你先回去吧。”

张渔道:“不行,我要守在大人身边。”

玉姬笑道:“你家大人已经钓了好几条大鱼了,我也吃不了这么多,不如你拿些回去,给府里的人尝尝鲜吧。”

我道:“好啊,小兰他们也有好久没吃过鱼了。”说完便到那鱼篓里提了三条大鱼,递给张渔道:“你快拿回去吧,叫厨房里弄了,说是玉姬姑娘请他们吃的。”

张渔只得接过鱼道:“是,大人。”转身快步走了。

时间过得很快,等我钓到第三条大鲤鱼时,天已渐近晌午了,两个丫环提着食盒从回廊上过来,上了画舫,玉姬对我笑道:“大人不如和玉姬一起到画舫上,边欣赏美景,边吃饭吧。”

我奇道:“这画舫原来是姑娘准备的么?”

玉姬道:“小女子哪有这个能耐,这是大人的故人为大人准备的。”

我笑道:“是吗,你到现在还没有告诉我,那位故人是谁。”

玉姬道:“你随我来,他就在画舫上等你。”起身在前引路,我心里疑惑,犹豫了一下,跟着她去了。

上了画舫,前面的船舱内忽然响起叮咚的琴声,弹的曲子我非常熟悉,正是司马相如当年追求卓文君的那曲《凤求凰》,优美的曲调,夹杂着真挚而又热烈的感情,令人不禁想起那段一千年前的美好爱情,想不到这画舫上竟有这样一位高超的琴手。

玉姬带着我一路走进去,穿过几间舱房,一直走到最里面那间舱房外,上前推开门,一个穿着紫红色锦袍,头上束着紫金冠的男子,背对我正在奋力抚琴,无数强劲的音符,从他手指间倾泻而出。令人闻之心潮起伏,不能自已。我看着他的背影,静静地立在那里,不敢出声打扰。

琴声渐转低沉,仿佛山泉流到潭底,轻声地呜咽,最后终于以一个长长的弦音结束。我不禁击掌道:“兄台弹得好琴,在下佩服。”男子缓缓站起身,转过头看着我,我看到他的脸,心中不禁一震,轻声道:“九王爷。”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六十三章 画舫(一)

王爷含笑看着我道:“张大人,很惊讶吗?”他的脸色看起来很好,一双鹰眼透着锐利的光芒,举手投足间轻松自如,显然练功所受的内伤已经完全康复。

我看着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想了想,转眼看着玉姬。王爷淡淡一笑:“你不要怪她,是我叫她邀你来的,如若不是她,我又怎么能请得动张大人的大驾?”

我站在原地愣了一阵,心中转过千万个念头,想来想去,终于镇定心神,拱手笑道:“想不到王爷琴艺如此高超,真是让人感佩之至,只是下官还有事,不敢叨扰王爷,就此告辞。”说完就转身走到门口,伸手打开门,阿桑带着几个侍卫站在门外,向我拱手笑道:“张大人。”

我心中大为恼怒,扭头看着九王爷:“王爷派手下拦阻下官的去路,到底意欲何为?”

王爷笑道:“今日你听了本王弹的琴,不知可肯为本王弹奏一曲。”

我哼了一声,朗声道:“只是在下琴艺粗浅,比之王爷差得太远,实在不好意思献丑啊。”

玉姬在旁道:“张大人千万不要谦虚,你的琴玉姬听过,绝不在王爷之下。”

我转头看着玉姬,心中伤感不已,这个女人救过自己的性命,以至自己过分信任她,轻易跟着她来到这里,连随身的宝剑都不曾带。就算带了,自己的武功比起王爷来实在差得太远,到时怕是连自杀都做不到,又哪里杀得了他。

王爷伸手道:“张大人快请吧,你若再拒绝,便太不给本王面子了。”

我冷冷道:“只可惜下官今日并不想弹琴,只好辜负王爷盛情了。王爷若没有别的事,下官就此告退。”

王爷微微一笑,慢慢踱到我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轻声道:“张大人的性子倒是一点都没改变,还如当年一般固执,只是弹琴而已,本王并不想强迫你做什么,你若一力推辞,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我听出他话中的弦外之音,心中一动,咬了咬牙,朗声道:“王爷的意思是,只要下官弹一支曲子,就可以离开这里?”

九王爷笑道:“弹琴之后,本王还要请张大人吃一顿便饭,顺便商议几件大人感兴趣的小事,若谈得融洽,自然会送张大人回去。”

我脑中迅速思索了一番,抬头看着他道:“王爷说话算数?”

九王爷朗声道:“大丈夫一言九鼎。”

我拱手道:“那下官就献丑了。”转身坐在琴榻前,调了调弦,低头想了想,手抚琴弦,边弹边唱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笑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大内侍卫金元和那真站在岛顶看着张好古和玉姬一起上了画舫,那真道:“这位张大人倒是颇有艳福,能得到怡红院头牌的青睐。”

金元笑道:“张大人满腹才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长得又眉清目秀,风流倜傥,能得到女子的欢心,也不足怪。”

一曲即罢,王爷击掌道:“好歌,好曲,让人听之心生感慨,只觉人生不过如此,乐哉,悲哉。都是过眼云烟,张大人,本王说得可对。”

我心中暗暗吃惊,抬头看着他,想了想道:“王爷说得即对,也不对。倘若只是因为一切最后都是虚空,便放弃心中梦想,那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人生在世,便该率性而为,虽说轰轰烈烈平平淡淡都是一生,但若能尽己之力,开创一番事业,博个青史留名,万古流芳,又有何不可呢?”

王爷闻言看着我道:“好,说得好,张大人说得正是本王心中所想,与其平淡过一生,不如尽己所能,做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又何须管他后世如何评价。”

玉姬在身后笑道:“两位都是不一般的人物,说的话玉姬一句都听不懂,不如你们在这好好聊聊,玉姬先退下了。”便要转身离去。

我立刻站起身道:“王爷,在下府中还有很多事,不如和玉姬姑娘一起告辞吧。”

王爷一把拉住我的衣袖,微笑着道:“张大人,你这是做什么,难道我是老虎,会吃了你不成。玉姬只是下去给我们准备午饭而已。”

我急忙挣脱他的手,退后几步,心中暗想:这个九王爷,不知在耍什么花招,若是拒绝他的话,说不定又会用强,反倒不好。如今之计,只有静观其变,慢慢再找机会脱身了。

想到这里,我只得又坐了下来,玉姬躬身施了一礼,快步走了。王爷坐在那里,双眼紧紧地盯着我看,我觉得很难受,索性站起身,踱到舷窗前,佯装看窗外的景致,悄悄探手怀里,取出银针,揣到袖中,听到身后王爷的脚步声慢慢踱过来,急忙不动声色地把手放了下来。王爷走到我身边,望着窗外笑道:“这里景色美不美?”

我探头往窗外看了一眼,只见湖泊极大,一眼望不到边,湖水碧蓝,在阳光下折射着耀眼的光芒,湖风吹来,十分清爽,几只雪白羽翼的水鸟,垂着长长的尾巴,贴着水面滑翔而过,尾翼沾到湖水,荡起几圈小小的涟漪。远处的湖岸种满了绿色的垂柳,长长的枝条垂到水中,在风中轻轻摇摆。白色的沙滩上走着几位身材苗条的少女,粉色的裙裾被湖风吹起,显得十分动人。

王爷趁我出神的当儿,突然把嘴唇靠过来,在我发丝上轻轻碰了一下,我背上顿时起了一层冷汗,立刻退后几步,避开他,冷冷道:“这里确实很美,只是有了王爷以后就不美了。”

王爷远远地望了我一眼,眼中溢满了笑意,轻声道:“错了,应该说有了我和你以后,这地方变得比以前更美了。”

我心中暗道: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嘴上冷冷道:“王爷说大话的本事,在下实在是佩服得很啊。”

王爷微微一笑:“其实我有很多优点,你慢慢就会了解的。”他说着话,步步朝我逼近。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六十四章 画舫(二)

“下官没这个兴趣,王爷如果聪明的话,就马上放下官回去,否则当今皇上一定不会放过你的。”我一步步后退,一直退到舱壁,惊觉身后已无退路,心中一急,额上不禁渗出汗来。

王爷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忽然停下脚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王爷双眉轻扬,低声笑道:“我一直以为你是个很聪明的女人,没想到也会糊涂到这个地步。”

我恼怒地瞪了他一眼,“王爷想说什么,尽管说,何必拐弯抹角,指桑骂槐。”

王爷笑道:“你总是说铁穆耳是个仁德之君,却不知道这只是他展现给你的其中一面,阴险狠毒的那一面,他从未在你面前展现过。”

我冷冷一笑:“如果王爷想用这个办法诋毁当今皇上,抬高自己,那我要劝你一句,不要白费心机了。”

王爷并不生气,继续笑道:“铁穆耳平定合丹叛乱之时,曾经下令将叛军驻扎过的村子全部屠杀干净,一个村子几百口人,他杀起来眼睛都不眨,心肠之狠毒,连本王都自愧弗如。”

我恨声道:“诬蔑,我也在皇上的大军中,怎得从未听说过此事?”

王爷淡淡一笑:“你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士,如何知道其中的内幕,这个村子里的百姓,虽然很多都是叛军的家眷,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