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女主播 作者:白鹤凌(起点vip2013-4-30完结)-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宋,你又来了,这回想听什么历史?”老奶奶步履虽然迟缓,但耳聪目明,看上去脑子很清醒。
  “世奶奶,这位是小彭,电视台的,我带她来看看你的古厝。”宋平有点内疚地撒了个小谎。心想,如果知道自已真实目的是来拆房,世奶奶不知道会不会拿起拐杖把他打出门去。
  “佳佳,这位就是世奶奶,也就是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在田港的惟一后人。”
  

  第四十四章:人文老城

  “世奶奶好。”彭佳见眼前这位老奶奶虽然年纪很大,但身上却收拾得很干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世家的底蕴。
  “小姑娘很有礼貌啊,来,坐下聊。”
  世奶奶脚步迟缓地要将一把竹椅子搬过来,彭佳赶紧上前帮忙。
  “这座祖厝真地是残破不堪了,这么多年,我年纪越来越大,也没有力气再好好拾掇拾掇。现在都不成样子。真是让见你们见笑了。”
  世奶奶也在一边的竹椅上坐下,看着满院的杂草,无奈地说,脸上掠过一抹人世沧桑。
  “世奶奶,这座房子的历史有上百年了吧?”彭佳站起来,看着厅堂上,一扇扇精美的窗棂雕刻。这些雕刻竟然都是以一个主题为模本雕刻的。讲的是华夏国古代24孝的故事。
  从第一个的“孝感动天”到“扼虎救父”、“哭竹生笋”等24故事全部一一以精美的雕工呈现。并且每一幅的镏金至今仍然完整。
  宋平也凑上来一一欣赏,之前他来过一次,主要是和世奶奶聊天拉呱,了解一下老房子的历史,倒还没注意到这些精美的木雕。
  “还好这里是传说中的鬼屋,屋内这些精美的木雕才得以幸免。”宋平低低耳语,声音只有彭佳能听得见。
  世奶奶见他们对这些木雕感兴趣,便道: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好的,离这里两条巷子,林家大院的建筑那才叫气派呢。”
  “林家大院?”宋平还是第一次听说,“哪个林家?”
  “林玄机呀,他曾在两百年前做过本省的盐官,当年家产富可敌国,都引来朝廷的妒嫉了。为了保护自已的家产,林玄机就建了一座特别的宅院,在当时名噪一时,被称为攻不破的堡垒,你们可以亲自去看看。”
  世奶奶看来真是一部老城区的活字典,虽然年纪大,但说起这些街坊邻居的往事来,记忆清晰,毫不含糊。
  又坐了一会儿,宋平掂记着世奶奶说的那个林家大院,于是在向世奶奶打听清楚前往的路线之后,答应她下一次再来看她,就匆匆告别世奶奶,拉着彭佳一起去看那座“攻不破的堡垒”。
  宋平是学建筑出身的,对于这些古建筑自然十分感兴趣。
  在走了十几分钟之后,宋平按照世奶奶指点的路线,七拐八弯地、沿途又一再询问路边的老人,才终于找到那座林家大院。
  站在林家大院外面,宋平和彭佳不由倒抽一口冷气,这,竟真地是一座城堡。
  林家大院形似著名的永定土楼,坐北朝南,一共有东、西、南三个楼门。南门为正门,在石匾额上刻“林家大院”四个大字,在东门和西门上分别有“挹翠”、“迎春”二块石匾额。
  仔细观察,土楼的外围为二层楼建筑,通高大约9米多。第一层为花岗岩卵石砌成,厚大约近3米;第二层为黏土夯筑而成,接近1米。边墙各开有13个窗户,并置有枪眼。整座楼的平面呈现出繁体的“囬(回)”字形。
  二人对望一眼,心内都明了,难怪这里叫“攻不破的堡垒”。
  大院正门是两扇巨大的原木门,主人应该在家,门是微微敞开的。宋平和彭佳上前将它推开,而眼前豁然出现的景象更令二人不由得低声惊叹。
  只见土楼内是田港典型的居民建筑,和古大厝相似。往里望,自南向北依次为红砖隔墙、石铺天井、大厅和后院;两边有东西厢房,另外还有古井和马厩、厕池等古老设施。迎面的一堵红砖隔墙犹如屏风;而东西两边,分别又有一堵和红砖墙相垂直的墙,走近一看,说其是墙,又显得简单粗糙了点,因为它是镂空的,有非常漂亮的图案,宋平知道这堵墙被称为“六雀墙”,这样的“六雀墙”如今已是田港不可多得的古迹,而在这里竟保存完好。
  当然,这林家大院的奥妙之处,有些是彭佳看得到却说不清楚的,但是身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宋平,看来对华夏国古民居也颇有研究,在这座保存完好的“林家大院”的刺激下,宋平顿时变得亢奋起来,将其中一些建筑细节一一为彭佳道来。
  “太美了,坐在这样的小院里,每天沏一壶清茶,坐看晓风明月,不知道有多惬意。”彭佳由衷地喜欢这样的建筑风格。
  “请问,你们是……”
  就在二人欣赏着林家大院雄浑古朴的气势,怀想主人当年的赫赫威仪之时,一个略带嘶哑的苍老声音打断了他们的畅想和神游。
  宋平和彭佳循声回头一看,见是位六十多岁模样老伯,他花白的头发,鼻梁上还架着一幅老花眼镜,身上则是穿着干净的蓝布衬衫。
  “老伯,我们省建委的,这位是电视台的记者,听闻林家大院是一座很有年头的古建筑,所以特地过来参观欣赏。”
  “呵呵,象你们这样喜欢寻幽觅古的人现在还真是日渐增多,算上你们,今天已经是第三拨了。”这位老伯一脸见惯不怪的模样。“有时候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来的人更多。还有京城里的学者呢。”
  老伯摆出一张茶桌,开始烫上茶,并请宋平和彭佳入座。
  “也就是我们林家的一座古厝,没事,你们慢慢看吧,我们这一带,象这样的古建筑还有呢。象老城东面上的刘氏家宅,也是很有名气的。这刘家的先人啊,还是这座田港城别号凤凰城的谛造者呢。”
  宋平和彭佳闻言,都是一脸震惊,真是没想到,这座老城里,真是藏龙卧虎啊。说起老城以往的历史掌故,这里的居然遑不多让,一个个头头是道,来历非凡。不过,这也难怪,这座城市在历史上能在华夏文明史占据一席之地,自然有它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一面。
  “佳佳,一会再去看看刘氏家宅?”宋平问彭佳,“你有兴趣吗?”
  “好,走在这些充满历史感的老宅子里,觉得时间都停了下来。”彭佳抚摸着“六雀墙”,感觉历史就在手掌间跳跃。
  “知道吗,宋平,看到这些老宅子,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彭佳一脸郑重地看向宋平。
  (感谢书友们的支持,请继续给力哦)
  

  第四十六章:光影的怀念

  宋平见到彭佳郑重的脸色,不由也跟着变得严肃起来:“什么想法呢?佳佳?”
  “我想给老城区拍部记录片。”
  “记录片?”
  “把这些古老的建筑用磁带留下,给后人以光影的怀念。你看,这些建筑就要在你的手里消失了。”彭佳用一个不无哀怨的眼神看了一下宋平。
  “学建筑的却要消灭‘建筑’,真是一个讽刺啊。”宋平脸上流露出痛苦的表情,然后习惯性地用两手抓了抓自已的头发,一头略带点卷曲的头发顿时乱蓬蓬的,象极了他小时候和人打架后的样子。
  “走吧,咱们再去看看刘氏家宅。”宋平向林老伯打听清楚刘氏家宅的路线怎么走之后,就带着彭佳又往刘氏家宅走去。
  老城区原本是田港省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这从这里还保留着青石板路,路两边古旧的商铺可以看得出来。据说,过去这里的海陆商人,一进田港城,就直奔老城区,因为这里应有尽有,四方海货,八方山珍,甚至倚红偎翠……
  但现在,这里的商铺已经全部变成了拥挤的民宅。许多老城区的居民住在这祖宗产业里,随着人口的渐增,不断将店铺用简陋的木板和砖头进行分割,砌出一间间小小的房子,在满足自住之后,还有人借机生财,将这些小房子以不高的价格出租给外地的打工者。
  因此,这老城区随着城市高楼大厦和新兴住宅区的崛起,而渐渐沦落,以主政者的眼光来看,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城中村,到处电线乱如蛛网,危房林立,着实应该进行整改了。不说别的,在今年的台风季中,就倒塌了三栋危房,造成一死五伤的惨剧。
  这个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更引发了主政者对这片“城中村”改造的决心,并且借着城市房地产热的兴起,已经有人看到其中的商机,不余遗力地制造老城区必须进行改造的舆论氛围,于是才有了宋平的这一系列工作任务。
  “其实,如果把这里的环境卫生整治一下,这里肯定能弄成一条不错的商业古街。”彭佳想起前世,自已经常到全国各旅游,什么大理、丽江、乌镇,哪一个不是依托旧有的格建修复起来的?
  眼前这片老城区,占地宽广,足有一公倾多,如果能把后人强增添上去的建筑都拆除,把环境卫生好好打理一下,对那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宅进行专业的维护,那是多好的一个景点啊。
  “宋平,你知道有一种对类似建筑群的修复观点叫‘修旧如旧’吗?”彭佳问道。在她重生前的那个未来年代,古镇的复兴运动可是蓬勃异常,许多风投也看准这块平台,纷纷投入大笔的资金,以期以项目为载体,把项目打包上市。
  “修旧如旧?上学时老师有讲过。”宋平一听这个名词十分专业,顿时提起了兴趣,“不过那时候也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说得很具体。”
  “回头我再和你具体详谈吧。”彭佳笑了笑道,“还是先趁着你们没拆,我找时间把这片都拍起来,装进我的带子里保存起来吧。到时候,也为后人留个念想。”
  “行,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拍片,我来给你打下手。”宋平赶紧毛遂自荐。
  “也行,我掌镜,你就帮我拿拿脚架什么的,哈!”彭佳想像着宋平给自已打下手的样子,不由乐了。
  “有这么好笑吗?看我不象?我可是跆拳道高手,这一身肌肉不是白练的。”宋平举起他的胳膊来示威。
  “好啦,别喊打喊杀的,把老宅里的人吓坏了。”彭佳一努嘴,宋平才发现,不知不觉走到了他们的目的地___刘氏家宅外面。
  刘氏家宅出乎他们的意料,不是想像中四合院、飞翘檐壁的老宅子,却是一幢中西合璧的洋楼,现在叫别墅。
  由于外面有围墙围起来,宋平和彭佳只能站在外面欣赏。这幢宅子真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它红色的圆顶是伊斯兰式的,几十根立柱是古希腊式的,整体四方建筑具有近代风格。走近一看,隐隐能够看到其内部十字形走道和中空又是复古布局,而圆顶平台呈八边形如八卦,又有中国元素。
  一问这幢老宅墙外正在的林荫道边摆张棋谱下棋的老人,两人才知道,这刘氏家宅的主人,是清末民初的本地知府刘旗煌,当时刘旗煌抗倭有功,当朝于是将他赏封为田港省知府,他掌政田港之后,满城种植凤凰树,当春夏之交时,红艳艳的凤凰花开在满树的翠绿间,远远望去,满城红火,一派喜色,田港省的别称“凤凰城”就是这么来的。
  宋平问及老人是否有办法进入老宅内,老人微微一笑,指道:“那里的铁门是虚掩的,你们随时可以进去,里面只有老刘一家还住着,其它人或早年飘洋过海,或外出工作,如今留在这里面的也只有他一户了。”
  宋平和彭佳依言找到虚掩的西洋镂花铁门,轻轻一推,铁门发出“吱呀”一声,果真没锁。
  进入门楼则是一个水池为主体的花园庭院,整体建造向下凹陷,花园围墙环绕成一个银锭形状。
  “佳佳,你看这个地形,按风水学来讲,此等格局叫做聚金窝或聚宝盆。想必在当年建造时此处定是让位颇有名望的风水先生指点过。”宋平兴奋地指点着。
  “这你也懂,看不出原来你还是个风水师啊。”彭佳顺着宋平的指点这么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
  屋子的主人似乎不在,宋平和彭佳一路前行,并没有遇到人。走进院内,几棵棕榈树的阔叶穿插在青砖灰墙中,显得更加苍翠欲滴,还有攀缘在院墙上的藤萝叠蔓,偶尔有羞涩探出墙头的蔷薇。
  这座老宅主体建筑通体设有多处廊柱,用整条花岗岩雕石,具有古罗马风韵,柱头多为古希腊陶立克柱式,建筑正立面由大圆柱和拱券烘托,周边由小圆柱支撑。
  而窗楼设计各不相同,有半月形,平直形,弯弧形等,平台钩栏有水泥透雕、钢花纹饰,建筑屋顶设葡萄架,女儿墙做法具有中国近代建筑风格。可以说,这幢别墅是西洋的、中国的、古典的、现代的风格相结合的典范。
  “佳佳,这些建筑真是中外罕见,如果拆了,真地很可惜。今天你陪我走这一趟,真是让我大有收获,毛塞顿开。”宋平兴奋地看着彭佳道,“我心里也有了一个好主意。”
  (走过路过,收藏推荐下;谢了。)

  第四十七章:“豪门”夜宴

  晚六点四十分,赵明明准时来接彭佳母女俩。陈强在电话里和她们约好了,他在接待客人的金星酒店等着和她们母女俩会合之后,再一起前往晚宴现场。
  考虑到一会要让陈强和母亲一起坐,所以彭佳选择了坐在副驾上。如果不是因为后排坐三个人太挤实在不象话,那么彭佳肯定不愿意坐在离赵明明身边那么近的地方。
  现在的赵明明比印象中的年轻多了,他也是省武警总队的退役士兵,原来在部队给总队政委开车。退役后经总队政委的推荐,陈强便把他接收下来了。
  要说武警部队里给领导开车的士兵退役后还是比较好安排工作的,因为他们部队出身,纪律严明,而且给领导开车多年已经很有经验,不需要另外调教,用起来磨合一段后就十分顺手。此外,作为武警退役的士兵,他们一般也有功夫在身,寻常三两人是近不了身的,起用他们,等于给领导身边多了一个安全保障,何乐而不为。
  果然给陈强开车没多久,赵明明就逐渐取得了陈强的信任,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就在彭佳在副驾驶坐上坐定时,赵明明看了一眼彭佳,却不马上开车,而是打开驾驶室的车门走了下来。正在彭佳纳闷之时,却见赵明明绕过车头,直奔彭佳的副驾位上过来。
  他把彭佳副驾的车门打开,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说话,俯下身来,便将彭佳坐椅向后稍挪了一挪,接着就关上车门,回到自已的驾驶位上,发动车子向大院外驶去。
  彭佳的腿长,她坐在副驾上,那个位置之前调得太靠前了,彭佳的腿便缩了起来,略觉有点不舒服,但还能忍受。没想到这个赵明明眼这么尖,只是眼睛一溜,便发现了这个情况,马上为彭佳解决了这点小麻烦。
  虽然只是一个细节的照顾,却看得出来赵明明心细如发。在做完这些事后,他又不解释,只是低调地继续开车,用行动表明,这是他为领导该做的事,必须的服务。领导啊,你实在不需要表扬我。这让彭佳由不得也要佩服,难怪他这么快就能得到陈强的信任。有些信任往往是通过细节逐渐渗透的,这样达成的信任往往还更持久深入。
  在金星酒店接到陈强,车子便载着他们三人往郊往驶去。而在路上,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原来,陈强的爱立信手机快没电了,路上不断发出了报警声,而陈强今晚没有带秘书,以往秘书会帮他照顾这些细节,但秘书没来,陈强才发现充电器没带在身周。
  就在陈强为难之时,彭佳二话不说,把自已电量满格的手机硬是退出电池,与陈强的手机电池对换了。
  这款巴掌大的折叠手机,在当时尚属新潮产品,而型号和颜色也十分单一,都是黑色的。这手机是蔡乐怡去深圳旅游时为父女俩带回来的,同款,人手一只。
  今夜,让陈强的手机保持满格的电量很重要。所以彭佳老早就把自已手机的电充得满满的了,为的就是给陈强做备份用。
  晚宴举行的地方,以前彭佳从来没有去过,但倒是听宋平说过。宋平直抱怨无聊,又嫌穿着西装不舒服,只是老爹要他出场,再加上所有出场的官员都会带着家属,活跃与企业家间的气氛,所以,宋平也只好时不时给父亲撑撑面子,免得人家以为宋省长家的公子过于桀骜不驯,以至于产生不必要的流言蜚语,让人家怀疑宋省长的执政能力。
  不过,前生彭佳是极度厌恶这样的场合,但现在,她却明白,这样的场合将会是自已以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
  上辈子那句流行语说:既然不能反抗,那就闭着眼睛接受吧。但是彭佳觉得,自已不光要接受,还要欣然接受。
  车子出了城,沿着省道又跑了10多公里,然后从右侧的一条岔路往田港著名的4A级风景区凤凰山驶去。
  凤凰山以田港省历史上的著名知府刘从武而出名,刘从武在被朝廷任命为田港知府后,不仅在田港城内遍种凤凰树,并且在凤凰山上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