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有关的大部分德国潜艇所携带的鱼雷,此时已消耗殆尽而不得不返回基地,因此新年开始时在作战海域再度只有一个仅由十三艘潜艇组成的潜艇群。该潜艇群由于数量不足,发现不了敌运输队,尤其是英国再次重新采用以前的战术,即把运输队的航线分散在整个北大西洋上。
  这种战术之所以可能,一则是现有护航舰艇的数量逐步增加,二则是这时护航舰艇可以从运输队中的油船上加到油,三则是“护航组”的使用更合理而有效得多。起初邓尼茨把这一阶段未能发现敌运输队归咎于当年冬季在大西洋上空比往年出现得频繁的低压槽。但是到一月中旬,他却意识到英国已经重新采用以前的老战术。附带说一句,在德国谁也搞不清楚英国人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放弃使用这个战术。邓尼茨希望到一月底手头拥有更多的潜艇时,能够对付英国重新采用的这个老战术。事实上,到一月二十二日他已拥有三个德国潜艇群(分别由七艘、十七艘和十八艘潜艇组成)。但是巨大的风暴再次打乱了他的计划,两支运输队溜过去却未被发现,尽管许多潜艇几天来一直在寻找它们。几天之后,在去大西洋途中的德国U -456号潜艇偶然发现HX-244号运输队,并在大风暴中跟踪了三天后,攻击取得了成功。从海里救出来的一名敌水兵在接受审讯时不谨慎的口供,立即被德方用无线电上报了邓尼茨,结果表明与他每天核对的运输队时刻表相符。多亏这个意外的情报,德国便能集中二十艘潜艇来对付后面跟来的SC-1 18号慢速运输队。在一场持续五天的对敌运输队的激战中,尽管敌人拥有由十二艘舰只组成的非常强大的并得到日益增强的空中掩护支援的护航队,进攻的德国潜艇仍然成功地击沉了十三艘船只。这些潜艇自己也挨了敌空投炸弹和深水炸弹的袭击,其中三艘被摧毁,两艘受到严重损伤。
  在这样一次大规模的作战以后,由于从德、法接连不断驶来的补充潜艇很快填补了空缺,现在便第一次没有发生“德国潜艇的短缺”。二月下半月,一个返回基地的德国潜艇群和一个在开出途中的德国潜艇群卷入了对敌运输队的作战,但由于海上波涛汹涌,出击位置不利,战果并不令人满意。但同时,敌防御一方巡逻飞机的无线电方位暴露了ON-166号运输队的位置。这支被德国一个潜艇群追击了一千多英里的运输队,其中有十四艘船被击沉。德国之所以能同时进行这三次作战,应归功于两艘加油的潜水油船。从二月二十一日到三月五日,至少有二十七艘德国潜艇就是这样加到油的。
  在冬季这些月份中,德国在大西洋这个较远海域的潜艇作战次数已大大减少。例如,在特立尼达以东、弗里敦附近和南非沿海没有几艘德国潜艇在作战,直到一月底才有一个新的德国潜艇群到达这些海域。一九四三年一月底,只是在巴西沿海才有比以前更多的德国潜艇。事实上,邓尼茨认为,向这个仍较有利的海域再派一个德国潜艇群和一艘潜水油船是有益的。被派前往的这个德国潜艇群途中在亚速尔群岛附近碰见TM-1号运输队。在作战中,德国潜艇指挥巧妙,运气甚佳,所以击沉了这一支从特立尼达开往直布罗陀的运输队所属的九艘油船中的七艘。由于其中有些油船被几艘不同潜艇上的鱼雷击中五、六次才沉没,这些潜艇艇长在报告中就无意地夸大了战果。结果,邓尼茨断定在亚速尔群岛海域对敌运输队的作战可能证明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尽管这一德国潜艇群加强到了十四艘,然而经过好多周一无所获的搜索后,他不得不承认,在敌人空中掩护范围以外,再加上敌人很可能的规避,要发现敌运输队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与此同时靠近宣布罗陀海峡的机动作战也不再有利可图,因为此时装备有雷达的敌巡逻飞机在那里异常活跃。
  一九四三年春大西洋之战的高潮和转折点
  德国人如何看待形势
  德国冬季对敌运输队的作战经验表明,尽管德国潜艇对同盟国运输队的作战条件日益困难,但只要德国潜艇数量充足,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时,邓尼茨已被任命为德国海军总司令,接替了雷德尔海军元帅。他决心以加强潜艇建造计划来对付这种形势。邓尼茨由于有了这个新职位并跟希特勒建立了信赖关系,便很快得到了所需的人员和物资。但是,他的这种信赖的基础可靠吗?
  吨位战,是同盟国被击沉的船只数、尤其是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船只数,与同盟国造船厂建造能力之间的一场大竞赛。根据德国海军作战局一九四二年夏所作的估计,同盟国一九四二年的建造能力将达七百万登记总吨位。大不列颠、英帝国和美国的造船厂那年实际上造了七百一十八万二千登记总吨位,所以德国海军作战局的估计相当精确。因此,要想减少敌人拥有的运输船舱,至少每月要击沉六十万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一九四三年初德国海军作战局得到的数字表明,同盟国一九四二年总共损失船只为一千一百六十六万七千登记总吨位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实际的战果,因为德国空军、意大利和日本有关它们战果的报告常常由于当时无法进行精确的判断而超过实际战果好几倍。潜艇艇长关于他们战果的报告,在大西洋进行单艇作战的日子里总的来说是非常精确的,但现在也愈来愈不精确了,这是由于没有机会观察在对运输队作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战果。当几艘潜艇攻击同一目标时,这几艘潜艇的艇长往往都上报所取得的战果,结果造成重复。。但这个数字经证明是夸大了的,实际损失是七百六十九万九千登记总吨位。这似乎超出指标(以每月六十万登记总吨位计算)将近四十万登记总吨位,而实际上每月只超出四万一千六百登记总吨位。德国海军作战局搜集的数字估计同盟国造船厂一九四三年将造一千零八十万登记总吨位(实际造了一千二百三十八万四千登记总吨位)。因此,为了制止同盟国增加其运输船舱,每月平均得击沉九十万登记总吨位的船只。但是,就是这个数字也还低于一九四二年被认为每月平均要击沉的数字。鉴于一九四二年夏季以来无论是被摧毁的德国潜艇所占的百分比还是单个潜艇的战斗力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再加上可以用于北大西洋航线上对运输队作战的德国潜艇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因此将来仍有可能成功地发动削弱敌吨位的海战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尽管邓尼茨对形势总的估计有利于德国继续进行潜艇战,但他却没有忽视所存在的危险(虽然这些危险还刚刚露头),而且还加以强调。这些危险主要是指同盟国在反潜战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很清楚,这些进步德国必须及时加以对付。但这又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同盟国采用的新技术只是在作战中才显示出来。德国训练潜艇艇长仔细观察敌人举动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并立即进行汇报,尔后再对所有汇报来的许多情况进行耐心的分析研究,这就是德国自己的科技人员研究自己的对策的唯一基础。
  德军潜艇司令部感到最头痛的问题,是敌巡逻机此时逐渐都使用了雷达定位装置。甚至在一九四二年初夏,在比斯开湾进行夜间浮出水面巡航的德国潜艇,还经常发现自己出乎意料地突然被敌巡逻机的探照灯照着并遭到轰炸。同盟国对德国潜艇的这种第一次空中攻势,由于德国潜艇装上了一种简单的“梅托克思”接收机而失败。这种接收机能够收到英国当时采用的波长为一百六十九厘米的D 型空对海搜索雷达的脉冲。到十月初,所有德国潜艇都这样装备起来了。同时,德国这种“梅托克思”接收机也能使潜艇规避敌水面舰只的雷达定位装置。但是,到一九四三年二月陆续汇报来的情况引起了怀疑,即敌人这时可能在使用“梅托克思”装置对付不了的某种其他探测手段。
  这种技术进步,看来具有特别的威胁性,因为分配给德国大西洋空军司令部的几架“容克”式88C7型飞机比起英国的“英俊战士”式战斗机差远了。它们再也保护不了那些穿越比斯开湾的德国潜艇。德国空军提供不出更好的飞机。作为一种对策,德国给潜艇配备了威力更大的高炮,第一次装备了两门C -38型20毫米高炮,而不是一门C -30型20毫米高炮。但经证明,这种高炮却对付不了同盟国四引擎的重型轰炸机和飞船。
  整个一九四二年这些敌机的航程不断加大,结果在对运输队作战的大西洋上的敌“空中缺口”就愈来愈小。可用以攻击敌运输队的时机愈来愈少。经验证明,攻击的最好时机是在敌方还没有机会得到加强其护航的增援舰艇之前的头两个晚上,因此不管敌运输队来自何方,尽早发现这些运输队就变得愈来愈重要。不幸的是,德国仍然不能指望远程空中侦察来完成此项任务。唯一可担负此项任务的几架“亨”-177 型和“布福”-222 型飞机,不是仍在排除其初期故障,就是全被用以遂行其他任务。但是敌巡逻机加大了的航程和装有的雷达,均意味着德国潜艇巡逻线很可能更容易被运输队发现从而加以规避。另一方面,如果德国潜艇进行更疏散的配置,则战术上是不利的,而且发现目标的机会将更少。因此剩下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增加德国作战潜艇的数量和延长巡逻线来使敌运输队规避德国潜艇巡逻线更为困难。为了尽快取得为此目的而须增加的潜艇,邓尼茨决定在北大西洋航线上使用新的IX型潜艇,这些潜艇此时正在进人大西洋。
  从改进的技术来看,德国十二月份采用的新式平面搜索鱼雷(即曲折航行鱼雷)以及新的磁性鱼雷引信,有希望提高从较远的距离、不太有利的角度发射鱼雷的精确度。
  同盟国在组织实施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为了对付德国潜艇在美国海域的攻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同盟国船只的严重损失,为了对付北大西洋上随时可能爆发的对运输队的作战,一九四二年夏季在英国成立了反潜作战委员会。除许多部长、参谋长、美国代表等等以外,这个由丘吉尔亲自担任主席的委员会还包括了一些科学家。在该委员会于十一月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丘吉尔宣布,成立该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紧反潜作战,为了在统一领导下根据统一的原则实施反潜作战,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所需数量的舰只、飞机和物资能够得到满足。
  就英国而论,相当长时间以来就一直很清楚,敌人拥有的武器中最危险的是潜艇,但有关如何最有效地对付这种威胁的意见绝非一致,甚至英国海军领导人也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才深信对付敌人潜艇危险的最好办法是采用护航系统。虽然到了一九四二年底,尤其是在那年有了印象深刻的经验之后,确信无疑的是,护航系统确实给航运提供了最好的保护,而且确实减少了潜艇攻击所造成的损失,但是仍然没有一个英国海军军官或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特别乐意承担此种防御性任务。这是因为他要执行十次、二十次、甚至可能五十次任务,才能有一次跟敌人遭遇的机会,也可能连一次遭遇的机会也没有!所以他们、尤其是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一再要求从这种“徒劳无益消耗性的”护航任务中解脱出来,以便采取更富有进攻性的手段来打击潜艇。
  二月初,英国空军中将斯莱塞(后来是约翰爵士)接替空军上将菲利普·朱伯特爵士担任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空军指挥官。他立即指示英国皇家空军作战分析研究部门,对一九四二年六月到一九四三年二月期间执行的飞行任务来一次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执行护航任务的飞机,平均每飞行二十九小时就能发现一次德国潜艇,而到九月在比斯开湾(“巡逻湾”)上空执行作为巡逻作战一部分的所谓进攻性任务的飞机,平均飞行一百六十四小时才能发现一次德国潜艇。十月后,也就是德国潜艇普遍装备有“梅托克思”接收装置后,在“巡逻湾”上空的平均飞行小时又大大增加,飞行三百一十二小时,才能发现一次德国潜艇。
  这次分析的结果,清楚地证实了西部海口地区司令海军上将来西·诺布尔爵士和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后接替他的海军上将马克斯·霍顿爵士的论点,即对付德国潜艇的最好办法仍然是采用护航系统。
  但是,只要每支运输队拥有的护航舰只数量很少,那么通过护航系统来对付德国潜艇的战术就有其局限性。比方说,如果运输队中负责护航的司令有理由担心他所护航的船队进一步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他就不敢让他仅有的几艘护航舰只中的任何一艘,去穷追已被发现的德国潜艇直至将其摧毁为止。他只能满足于把德国潜艇赶入水下撤走了事。这样,德国潜艇暂时就不会对他负责保护的船队构成威胁,而他自己也能集中其薄弱的兵力,以防德国潜艇再来攻击。毫无疑问,有许多德国潜艇之所以能从那些明显绝望的处境中逃生,就是由于护航舰迫不得已采取的这种必要的战术。这些护航舰不得不中断追击,返回其保护船队的位置。
  这种非常令人不满的情况,致使英国产生了组建支援舰队的想法。支援舰队是由一些反潜舰艇组成,独立作战,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需要保护,从而能随时用来支援受到特别威胁的运输队。这些“支援舰队”编成内的舰艇,只要发现德国潜艇就紧追不舍在至将其摧毁为止。一直到一九四二年九月,由于有了护航舰,海军上将用西·诺布尔爵士才组建了这样的一支支援舰队。该支援舰队由英国一位反潜专家沃尔克上校指挥。但是不久却出现了“火炬”作战计划。该作战计划对舰艇的需求打乱了整个支援舰队的计划。这使丘吉尔大为失望,因为他是一心一意支持“支援舰队”这个计划的。
  但是,不仅仅是拥有的护航舰只的实际数量举足轻重。海军上将由西·诺布尔爵士还不厌其烦地指出,拥有训练有素的、善于密切配合作战的这样一支支援舰队,比之人数虽多但训练较差的支援舰队要重要得多。不止一次令人恼怒的教训以及一、二个象沃尔克海军上校那样的支援舰队司令及其有作战经验的队员所取得的杰出成就,都充分说明了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从1941年至1944年,沃尔克海军上校及其护航组共击沉二十四艘德国潜艇。。
  关于英国皇家空军在对抗德国潜艇威胁中的作用也有激烈的争论。在英国除海军航空兵以外的所有飞行部队都属于皇家空军。皇家空军又组建了海岸防御司令部来负责海岸巡逻。一九四一年四月,经过冗长而复杂的讨论之后,为便于作战起见,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隶属给海军部,但要通过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司令才行。这样,海、空军部队的战术合作,便由于双方在地区联合司令部中指挥班子的密切协同以至合并而得到了保证。例如,负责北大西洋东部“西部海口地区”的海军指挥部与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第十五大队,就是在一个联合作战室共事的。
  但是,英国空军海岸防御司令部是英国皇家空军中成立时间最短力量最弱的司令部。它在补给方面享受的待遇远远低于轰炸机司令部。结果是在许多不同的主张之中,关于如何分配远程和超远程的飞机问题产生了许多摩擦。这些飞机起初数量很有限,然而对于堵塞大西洋中部的“空中缺口”,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象美国一样,英国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干涉,解决这种棘手问题。下表表明一九四三年二月初跟其他地方的飞机数量相比,用于保护北大西洋运输队航线的飞机少得可怜。
  一九四三年二月同盟国保护大西洋运输队的飞机(单位:架)
  基地超远程飞机远程飞机中程飞机短程飞机总计
  英格兰和北爱尔兰9    60
  69
  冰岛9    11    12    24    56
  格陵兰
  2    8    4    14
  纽芬兰和拉布拉多
  34    24    70    128
  百慕大
  12
  12
  美国东海岸
  70    100    144    314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42    132    126    300
  巴西
  20    20    12    52
  直布罗陀和摩洛哥
  43    20    42    105
  西非
  18
  20    38
  南非
  32    32
  总计18    312    316    474    1;120
  在美国,航空队投入战斗的问题更为复杂,因为隶属于陆军的航空队竭力想使自己被公认为第三军种,并提出了“一切能飞行的都归空军!”的口号。一九四二年紧急情况出现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组成了一些反潜部队,但紧接着是有关如何使用这些部队的漫长而毫无成果的讨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