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9AT&T提出了两起反垄断诉讼。诉讼之一要求肢解AT&T。就在法庭审理期间.AT&T的盈利维续上升.并在1991年达到69亿美元,此前还投有任何富家公司获取过如此多的利润但这只能给对AT&T的非法垄断指控火上浇油。19824F,AT&丁和美国政府宜布,贝尔电话系统将被分剑成几块.而AT&T可以进人不受管制的计算机市场和信息系统市场。1984年,AT&T失去了对22个地区的电话系枕,也就是小贝尔公司(Baby Bell )的控制。尽管AT&T保留了长话业务.但这次解体使AT&T的资产在一夜之间从1500亿典元—比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富家公司的都多册册减至340亿美元。富译者注

一家企业可能令其客户厌恶,但却拥有巨额的而且不断增加的经济商誉。因此,暂且忘却情感,并只专注于经济学和会计。
    如果一家企业被收购了,那么会计原则就要求收购价先转人收购到的可确认为个别资产的公允价值(Fair Value)中。这些资产(在扣减了负债之后)的公允价值之和通常小于企业的收购总价。在这种情况下,差额就会转入一项名为“收购成本超出所得资产净值的部分”的资产中。为了避免重复这种冗长的描述,我们将用“商誉”代替。
    在1970年11月以前收购企业产生的会计商誉有一种特殊的续存期。除了极少数情况之外,只要被收购的企业尚存,它就可以作为一项资产留在资产负债表上。这意味着不需要产生会降低收益的逐渐消灭那项资产的摊销费用。
    但是从1970年11月起进行的收购就有了变化。如果这些收购产生了商誉,那么商誉就必须在40年内通过收益账户的借项摊销—每年的摊销费用相等。既然40年是允许的最长摊销时间,因此管理人员(包括我们)通常挑选40年。这种收益账户的借项不允许作为一种应税收益额减免,因此它对税后收益的影响大致相当于其他费用的两倍。。
    会计商誉就是这样起作用的。要想看看它与经济现实有何差别,让我们看一个就在手边的例子。我们将四舍五人一些数字,并大大简化,以使例子更容易理解。我们还牵涉到了投资者和经理。
    1972年初,蓝筹食品代用券公司用2 500万美元买下喜诗糖果,当时喜诗大约有800万美元的有形资产净值。(在整个这次讨论中,应收账款将归人有形资产,这个决定对企业分析来说非常合适。)这个水平的有形资产足以在不举债的情况下—除了短期季节性借贷—管理企业。喜诗当时的税后利润大约是200万美元,而以1972年的不变美元计算,这种盈利看起来保守地代表了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因此我们的第一堂课是:如果我们能够希望公司在有形资产净值基础上以大大超过市场的回报率产生利润,那么在逻辑上这些公司比其有形资产净值值钱得多。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价值就是经济商誉。

    在1972年(和现在),相对来说只有几家企业可以指望持续产生喜诗获得的25%的有形资产净值税后收益率—而且是在保守的会计和没有财务杠杆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存货、应收账款或固定资产的公允市场价值产生了超额回报率,相反,是无形资产的结合产生了这种超额回报率,尤其是消费者在与产品和雇员的无数次偷快经历的基础上普遍认同的良好声誉。
    这种声誉创造了一种消费者特许权,对购买者来说,它使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售价的重要决定因素。消费者特许权是经济商誉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他来源包括不受利润管制影响的政府特许权,例如电视台,以及在一个行业中作为低成本生产者的持久地位。
    让我们回到喜诗例子中的会计核算。蓝筹公司以超出有形资产净值1 7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喜诗,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同等金额的商誉账户,作为蓝筹公司账簿中的一项资产,而且随后一连40年每年都要在收益中扣减425 000美元,以摊销该项资产。到了1983年,也就是经过11年的摊销之后,1 700万美元已经减至大约1 250万美元。同时,伯克希尔持有蓝筹公司60%的股份,因此也持有喜诗60%的股份。这个所有权意味着,伯克希尔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喜诗商誉的60%,或者大约750万美元。
    1983年,伯克希尔在一次兼并中获得了蓝筹公司剩余的股份,这次兼并要求使用与在某些兼并中允许使用的“股权联营法(Pooling广e相对照的盘购法。在盘购法下,我们给予(或“支付给,’)蓝筹公司股东的股票“公允价值,’公司合并所采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即母公司以本公司的一部轨普通股.换取子公司50%以上的普通股,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股本集合起来。通常的做法是:母公司先用现金的回发行的股票作为库存股份,然后用其交换子公司的股份,子公司原来的股东仍然继续是股东。股权联营法的主要优点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资产按各自的账面价值简单合并,所以.资产均按历史成本计算,其账务处理简单;缺点是,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是按较低的子公司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不像盘购法那样按较高的盘购价格(子公司的现实公允市价)计量。因而在企业合并后,就会获得一项额外的收益。这项收益只是由于企业合并,而不是企业合并后的经营成果,因而高估了企业收益。股权联营法曾较为普遍使用,但目前已受到限制,以防止扩大每股收益,并向股东增发股利。盘购法也是企业合并时所采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即母公司采用购置普通资产的方法,购人子公司的股权。盘购法的主要特点是:其买价是按子公司资产的现实公允市价计量,通常高于子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其不能确认为个别资产价值的部轨,则作为商誉人账。因而,报告收益比联营法的小。盘购法的优点是被盘购子公司的每项资产均以现实公允市价反映;缺点是现实公允市价不易确定,以及子公司资产的现实公允价值与母公司资产历史成本的混合,从而使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资产价值是一种棍合价值。—译者注

必须超过从蓝筹公司得到的资产净值。这个‘“公允价值,要用放弃的股票的市场价值来衡量,公众持股公司在用它们的股票进行收购时几乎总是采用这种方法。
    “收购到的”资产是蓝筹公司全部拥有的40%(正如你们注意到的那样,伯克希尔已经拥有另外的60%)。伯克希尔“支付富的是超出我们收到的可确认资产净值的5 170万美元,而这个金额被转人两个商誉:2 840万美元转人喜诗的商誉,2330万美元转人《布法罗晚报》的商誉。
    因此,兼并留给了伯克希尔一项有两个组成部分的喜诗商誉资产:1971年收购时剩余的750万美元,以及1983年“收购到的”40%股份新创造出的2 840万美元。眼下,我们在下一个28年中每年的摊销费用大约是100W7英元,在随后2002年至2013年的12年中是70万美元。
    换言之.不同的收购日期和收购价格已经使我们对相同资产的两个部分有大相径庭的资产价值和摊销费用。(我们再次重复我们常用的声明:我们根本提不出什么更好的会计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心智的衰退以及随心所欲。)
    但什么是经济现实?一种现实是每年在利润表中已经作为成本扣减的摊铂费用.因为对喜诗的收购并不是真正的经济成本。我们知道那是因为喜诗去年凭大约2000万美元的有形资产净值赚取了1 3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这种业绩表明,现存的经济商誉远大于我们会计商誉的原始总成本。换言之,在会计商誉从收购之时起就规则地减少的同时,经济商誉则以不规则但却非常稳固的方式增加。
    另一个现实是,未来每年的摊梢费用与经济成本不符。当然,喜诗的经济商誉有可能消失殆尽,但它不会在平稳的消耗或与这些消耗不太相似的活动中缩水。最可能出现的是,由于通货膨胀,这种商誉不断增加—即便不按不变美元,而按现时美元来衡量。
    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因为真正经济商誉的名义价值会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的机理,让我们拿一家喜诗式的企业与一家更平凡的企业相对照。记忆中,当我们在1972年收购喜诗时,它用800万美元的有形资产净值赚取了大约200万美元。让我们假设,我们假定的平凡企业当时也有200万美元的收益,但为了正常运转它需要1 800万美元的有形资产净值。收益仅为

设定的有形资产净值的11%,这家平凡企业拥有的经济商誉极小,甚至没有。
    因此,这样一家企业很可能按其有形资产净值,也就是1 800万美元出售。相比之下,我们为喜诗支付了2 500万美元,尽管它的收益相同,而且这种“真正的”资产还不到它的一半。像我们的收购价格暗指的那样,有形资产净值较少的企业真的更值钱吗?回答是“是的”—即使指望两家公司有相同的单位产量—只要你像我们在1972年时那样身处一个通胀不断的世界中。
    要弄明白原因,想像一下物价水平上涨一倍对两家公司产生的影响。两家公司都需要将它们的名义收益翻番至400万美元,以使它们与通货膨胀扯平。这看上去只是小事一桩:仅需按以前价格的两倍出售相同单位数量的产品,假定利润率维持不变,利润就必定翻番。
    但极其困难的是,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两家公司很可能不得不使他们在有形资产净值中的名义投资翻番,因为这是通胀通常强加于企业—无论好坏—的一种经济要求。销售额翻番意味着应收账款和存货也会增加,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对通胀的反应较慢,但很可能与通胀相同。而所有这些因通胀产生的投资不会提高回报率,这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公司的生存,而非所有者的发达。
    但是要记住,喜诗的有形资产净值仅为800万美元。因此只要另外投人800万美元满足因通胀造成的资金需求。同时,那家平凡企业有超过它两倍以上的负担—需要1 800万美元的额外资金。
    尘埃落定之后,现在年收益达 400万美元的平凡企业可能仍值其有形资产的价值,或3 600万美元。这意味着,它的所有者仅从新投人的1美元中获得了1美元的名义价值。(如果他们把钱存到一个储蓄账户中,也能得到相同的1美元对1美元的结果。)
    但是,收益也是400万美元的喜诗,如果按我们收购时的基础估价(逻辑上会采用的方法),可能值5 000万美元。这样,它就增加了2 500万美元的名义价值,而所有者仅投人了800万美元的额外资金—从投人的每1美元上获得超过3美元的名义价值。
    即使如此也要记住,喜诗式公司的所有者因通胀被迫预付的800万美元额外资金,仅仅是为了保住真实的收益不变。任何需要有一些有形资产净值运作

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无财务杠杆的企业都会受到通胀的伤害,对有形资产需求不大的公司只不过受的伤害最小。
    当然,对许多人来说,这种事实很难把握。多年来,持有上述通胀防护观点的传统智慧—传统长,智慧短—被装满了自然资源、厂房设备、或其他有形资产〔“让我们确信的事物”)的企业津津乐道。通常,资产庞大的企业回报率低—这种回报率常常仅能提供资金满足现有企业的通胀需求,而剩不了什么用于实际增长,或用来给所有者派发股利,或用来收购新的公司。
    相比之下,建立在通胀年月的异常多的巨大企业财富,来自于把价值持久的无形资产与对有形资产相对较少的需求相结合的公司的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收益按名义美元计算向上跳跃,而且这些美元基本上能用来收购其他企业。这种现象在通信企业中尤为明显,这些公司对有形资产的投资很少—但它的特许权仍能持续。在通胀时期,商誉是不断给予的礼物。
    但是,这种说法自然只用于真正的经济商誉。假会计商誉—周围到处都是—是另一回事。如果过于兴奋的管理人员以荒谬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企业,我们就能注意到前面描绘的相同的会计细节。因为这种荒谬的价格去不了别处,所以最终只能反映在商誉账户中。考虑到创造这个账户的管理纪律之匾乏,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这个账户最好标成“无目的(No…will)’’。无论用什么名词,40年的惯例有目共睹,而且大大资本化的肾上腺素仍然作为一项“资产”留在账簿中,就好像收购很明智一样。
    如果你们坚持认为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是对经济现实的最好衡量,那么我建议你们深思下面的最后一个问题。
    假定一家公司每股20美元的净值全都是有形资产,再假定这家公司已经在国内建立起了某种巨大的消费者特许权,或者它很幸运,经FCC(Federalmunications 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许可收购了一些重要的电视台,因此,它用有形资产赚了一大笔,比方说每股5美元,或有形资产净值的25%。

    有了这种经济状况,它也许可以卖每股100美元,甚至更高,而且还很有可能在一次企业的整体协议出售中达到这种价格。
    假定一位投资者以每股100美元买进该股票,为商誉支付了每股80美元(就像一个公司买家购买整个公司时做的那样)。这位投资者可转嫁用每年2美元的摊销费用(80美元除以40年)以计算每股的“真正”收益吗?如果可以,那么每股3美元的“真正”新收益可使他重新考虑他的收购价吗?
    我们相信经理们和投资者同样应当从两个方面看待无形资产:
    (1)在分析营运成果时—即,在评估一家企业的基本经济状况时—摊销费用应当忽略不计。能期望一家公司在没有财务杠杆的有形资产净值上赚多少—不包括任何减少收益的商誉摊销费用,是这家公司经济吸引力的最佳指南.也是这家公司经济商誉当前价值的最佳指南。
    (2)在评价收购行动是否明智时,摊销费用也应当忽略不计。它们不仅应当从收益中扣减,还应当从企业成本中扣减。这意味着,在任何摊销前,永远以全部成本看待收购到的商誉。而且,在所有给定的因素中,成本应当定义为包括全部企业内在价值—并非仅仅是记录下来的会计价值—而与相关证券在兼并时的市场价格无关,而且也与是否允许使用联营处理法无关。例如,在兼并蓝筹公司时,我们对喜诗和《布法罗晚报》商誉的40%所支付的价钱超过计人我们账簿的5 170万美元。这种不平衡的存在是因为,在兼并中放弃的伯克希尔股票的市场价值小于它们的企业内在价值,对我们来说后者是决定真正成本的价值。
    从(1)看显然是赢家的公司,从(2)看却可能苍白无力。一家好企业并非总是好的收购对象—尽管它是寻找收购对象的好地方。如果伯克希尔以超过被收购方GAAP资产净值的溢价购买一家企业—这

很常见,因为我们要购买的大多数公司都不会以折价出售—这个溢价必须记人我们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仅仅是一家公司应该如何记录溢价,就有许多会计规则。但为了简化这次讨论,我们将专注于“商誉”,几乎所有伯克希尔的收购溢价都归人该项资产。例如,最近当我们收购我们以前不曾拥有的GEICO的半数股权时,我们记录了大约16亿美元的商誉。
    GAAP要求在不超过40年的时间中摊销—也就是,减值—商誉。因此,为了消灭我们在GEICO商誉中的16亿美元,我们将逐年从收益中扣减大约4 000万美元的摊销费用。这笔费用不能抵税,所以它把我们的税前收益和税后收益都减少了4000万美元。。
    结果,在会计意义上,我们的GEICO商誉将以等额摊销的方式逐渐消失。但我能向你保证的一件事是,我们在GEICO收购的经济商誉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下降。实际上,我最好的猜测是,属于GEICO的经济商誉根本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而且很可能是大幅上升。
    在1983年的年报中,我对喜诗糖果的商誉也做过相似的陈述,当时我把该公司做为讨论商誉会计的一个例子。那时,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中记人了约3 600万美元的喜诗的商誉。从此,我们每年都要从收益中扣减大约100万美元,以摊销该项资产,因此,现在喜诗的商誉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上已减至约2 300万美元。换言之,从会计的观点来看,现在的喜诗自1983年来已经失去了一大笔商誉。
    经济事实不可能差别太大。1983年,喜诗凭1 100万美元的营业净资产赚取了大约2700万美元的税前收益;1995年它凭区区500万美元的营业净资产赚取了5 000万美元的税前收益。显然,在此期富可,喜诗的经济商誉已经大大增加而不是减少。同样清楚的是,喜诗的价值比它在我们账簿上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