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 作者:东一方(17k2013-06-30完结)-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韩来玉也摆出一副死忠于满清的表情,宁死也要坚持给小皇帝出谋划策,李振显然是不会给韩来玉好果子吃的。

韩来玉躬身说道:“李大人公务繁忙,杂家不打扰了,告辞!”

李振起身道:“公公慢走!”

韩来玉取出雨伞,大步走出中军大帐。

他冒着大雨返回了居住的地方,喝了一杯热水后,坐下来思考先前的事情。虽然屋子中有火炭燃烧供暖,韩来玉的背脊却已经湿透。他和李振一番话看似波澜不惊,却暗藏着杀机。若是他不低头,即使李振暂时不杀他,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现在说开了,韩来玉就轻松多了。

“颐养天年吧!”

韩来玉叹息口气,不再考虑更多的事情。

李振解决了韩来玉的事情,心中的大石落地,也舒服了许多。天色将晚,李振掐算着时间起身离开中军大帐,前往芷兰居住的地方。芷兰居住的地方是单独划分出来的,有丫鬟婢女,也有带小孩的老妈子。

来到营帐中,李振发现丫鬟、孩子都没在里面。并且,营帐中已经用了火炭,通红的火炭散发着灼热的气息,使得营帐中温暖如春,芷兰也没穿多少衣服,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衣,隐约能看到那衣服里面的亵衣,颇为勾人。

芷兰见李振走来,面颊羞红,仍有些放不开。

“小娘子,害羞作什么?都老夫老妻了啊!嘿嘿,本大爷劫个色。”李振走到芷兰的面前坐下,双手直接环住了芷兰的腰。虽然芷兰生了孩子,但腰上依旧是纤细没有一丝赘肉,身材几乎没有变化。要说变了一点,就是稍稍显得丰腴了些。

芷兰感受到在身上游走的手,小声道:“夫君,你好坏!”

“坏?我坏吗?”

李振嘿嘿一笑,更是激动无比。

他的一双大手摸到了芷兰的服里面,不断游走,从纤细滑腻的腰肢渐渐往上,到了那胸前的柔软挺翘的一对。大手散发着灼灼热气,几乎让芷兰的身体开始战栗起来,呼吸更是急促。芷兰不停的扭动腰肢,越是如此,越让李振感到亢奋。

两人纠缠在一起,大帐中很快就出现了两具赤身裸体的人。这两人抱在一起,如同天雷勾动地火,战况激烈无比……

暖和的营帐中,呻吟声不断。

激烈的撞击停下后,两人相互拥着,然后沉沉睡去。

……

次日,天气放晴。

十月的阳光普照大地,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李振吃过早餐,就回到中军大帐中。接下里,李振要为攻打南京做准备,所以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李振正琢磨事情的时候,龙熬一脸急切的走了进来,他恭敬的朝李振行了一礼,说道:“大帅,南京方面有新的消息传回来。”

说着话,龙熬取出一封书信,递到李振手中。

李振拆开信封,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然后把信递给龙熬。

这一封信是拉尔斯派人传回来的,信上的内容是关于洪秀全的最新动态。拉尔斯信上说到了冬天,洪秀全麾下的大军已经是粮食匮乏,军中大面积的出现了断粮的问题。洪秀全已经召集了军中大将,开始出来劫掠。

龙熬把书信收起,严肃的道:“大帅,洪秀全大军缺粮,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啊!他们的处境越艰难,我们拿下洪秀全就越容易。”

李振问道:“你的意图是强攻?”

龙熬点头道:“对,有拉尔斯作为内应,强攻也是有胜算的。”

李振轻轻摇头,说道:“你的办法不可行,没有考虑更长远的事情。现在天下无主,局势大乱,一旦我们强攻南京后遭到损失,很可能遭到某一部分人落井下石。所以,我们要充分的考虑洪秀全的战斗力,在尽量保全自己实力的情况下全歼洪秀全。”

龙熬说道:“既如此,又怎么办呢?大帅,不如召集军中的将领,把李秀成、黄旅长等所有人召集过来,您意下如何?”

李振沉思片刻,说道:“暂时不急,发匪缺乏粮食,但我暂时没有出兵的打算。龙熬,你去传信给孙友诚和况嘉诚一众扬州士绅,请他们来营地中,我和他们有要事商议。”

“是!”

龙熬点头应下,转身离开了。

孙友诚、况嘉诚等扬州的士绅并不是都挨着江北大营的,即使龙熬分批派人传递消息,也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把所有的人都请到营地中。中军大帐,李振看着孙友诚、况嘉诚等人,见一众人脸上露出迫切之色,心中猜测恐怕这些人遭殃了。

李振问道:“孙先生,这几日有什么新情况吗?”

孙友诚叹息道:“大人啊,发匪缺粮,已经公然的出来抢劫。两天前,我们运送的一批粮食就被发匪抢了。不仅如此,运送粮食的所有人都被发匪杀死。这些凶残成性的贼子,必须要剿灭啊。李大人,我们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请李大人帮忙。”

李振哈哈笑道:“我把诸位请过来,就是给大家解决问题。”

况嘉诚道:“李提督准备出兵攻打南京吗?”

李振摇头说道:“不着急,不着急!”

“唉!!”况嘉诚说道:“大人,都火烧眉毛了,能不急嘛!”

李振笑眯眯的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洪秀全盘踞南京,好歹也是一支强大的队伍。若是算上麾下杂七杂八的士兵,恐怕不低于十数万人,甚至还会更多。若是强攻,肯定讨不到好处。我已经有了全盘计策,不过需要你们的配合。”

孙友诚心中急切,根本不去考虑是什么事情,立刻说道:“大人请说,只要能剿灭发匪,我们绝对是配合李大人。”

况嘉诚等士绅们都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深受其害,巴不得李振立刻剿匪,没有提出任何条件。

第0601章 李振的计谋

李振说出有了计策,所有人都看向李振,眼中带着期待之色。这些士绅的利益受损,却又无法挽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振身上。然而,李振没有直接说出办法,却问道:“诸位,若是让你们在三天之内凑出三十万斤粮食,有问题吗?”

况嘉诚问道:“大人,您拿粮食做什么?”

孙友诚心中思考了一下,还没开口,就被况嘉诚抢了先。他听了况嘉诚的话,瞪了况嘉诚一眼,恭敬的说道:“李大人,若是凑出三十万斤粮食,不需要三天,只需要两天时间就能全部凑齐。只要李大人能发兵剿灭发匪,我们必定全力配合。”

这番话说出来,和况嘉诚的效果截然不同。

况嘉诚语气中含着质问的意思,要追根究底。那语气,像是害怕李振吞了三十万斤粮食,甚至是不相信李振。但是,孙友诚的话却不同,他先是缩短了凑粮食的时间,表明全力配合李振。然后,孙友诚又提及李振出兵剿匪,包含着让李振剿匪的事情,只要是和剿匪有关系的,他都会全力配合。

两种言语,自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果。

况嘉诚是聪明人,立刻明白过来。

他往后退一步,不敢再乱开口。

李振笑说道:“放心,我看不上你的三十万斤粮食。军中有一万人左右,若是每个士兵一天一斤米,算下来三十万斤粮食才支持一个月,不过是九牛一毛,差远了。”顿了顿,李振又继续道:“三十万斤粮食不是给我的,是让你们使用。凑齐的速度越快,效果也越好。”

孙友诚微微点头,然后郑重的说道:“李大人,我们都是些从商的人,不懂行军打仗。您若是有什么精妙的计策,直接告诉我们,然后我们全力配合。老朽还是一句话,只要李大人用得着的地方,我们全力配合。”

李振说道:“爽快,我就把通盘的计划告诉你们。”

这一下,孙友诚等人都激动了起来。

然而,李振却道:“我相信你们,但你们的口风是否严谨我就不知道了?万一和小妾亲热的时候,透露给了小妾,然后消息走漏;或者是陪朋友喝酒,醉酒后把事情说了出去,也会导致消息暴露。这样吧,孙先生留下来,其余人的都出去。我把计策告诉孙先生,由孙先生统一的安排,然后我再来派兵配合,诸位意下如何?”

况嘉诚这一次学聪明了,立刻说道:“我赞同!”反正,他以孙友诚为领头的人,只要孙友诚知道怎么办,他也不在乎。

李振赞赏的看了眼况嘉诚,摆了摆手。

不过,也有少部分的士绅愤愤然,却还是乖乖的跟随况嘉诚出去。

大帐中,只剩下李振和孙孙友诚两个人。

孙友诚恭敬的道:“李大人,请不吝赐教!”

李振摆手道:“好说,好说!”顿了顿,李振严肃的说道:“洪秀全迫切的需要粮食,我们就从粮食入手,在粮食的问题上做文章,……,只要计策实施下去,洪秀全必定会上钩。”李振眼中有着无尽的自信,仿佛洪秀全已经是掌中之物。

孙友诚听后,睁大眼睛,喃喃道:“李大人,你玩的有点大了。这么多的粮食,恐怕是一个大问题啊!万一失手,岂不是……”

李振嘿嘿一笑,说道:“孙先生,你误解了我的意思。咱们接下来用的是三十万斤粮食,这并不多,丢了也无所谓。但是后续使用的粮食,谁说一定是真的?我告诉你,后续的事情这么做……”接下来,李振仔细的把后续安排告诉了孙友诚。

整个计划从安排到实施,都是全部准备好。

孙友诚眼中放光,说道:“实在是高明,李大人用计如神,老朽服了。”

此刻,他是真的服了李振。按照李振的计划,一旦计划成功,必定对太平天国造成致命的打击。到时候,南京就是李振的掌中之物,士绅们面临的危险也能够解除。然而,即使李振的计划不成功,影响而已不大。

李振说道:“孙先生,接下来,就看你们了。”

“是,老朽立刻就去。”

孙友诚心悦诚服的退出中军大帐,心中仍是感慨不已。外面等待的况嘉诚等人立刻迎了上来,问道:“孙老,情况如何?”

孙友诚说道:“一切就绪,诸位随我回去,立刻行动。”

众人一头雾水,不明白孙友诚到底得了什么消息。尤其是孙友诚脸上露出成竹在胸的表情,让众人更是感到好奇。一行人离开营地,前往孙友诚在江北大营附近的住宅。所有人关起门来议事,下达了具体的任务,然后各自执行任务。

……

南京,天王府。

杨秀清和韦昌辉被杀后,朝中缺少了重要的人物主持大局,再加上石达开远走,洪秀全的实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虽说福王洪仁达和安王洪仁发也在打理朝政,但两人是两个脓包,难以处理事情,许多的事情都由洪秀全亲自过问。

书房中,洪秀全看向心腹徐元,问道:“丞相啊,如今的情况是内外交困。外面有无数的清军虎视眈眈,内部又是粮食匮乏,你有什么建议?”徐元已经走到了前台,代替洪秀全处理事情,官居丞相一职,只是却还是受到福王和安王的压制。

徐元朗神色恭敬,朗声道:“天王,外部的清军影响并不大。您新提拔的陈秀成等一干悍将精诚努力,已经稳住了局面。粮食的问题才是需要解决的,臣得到消息,又有一批粮食要送往扬州。据说有三十万斤粮食,臣认为可以劫走这批粮食,补充我们自己。”

洪秀全也很关心粮食问题,立刻道:“这件事情你去办,务必搞到更多的粮食。”

“遵命!”

徐元转身离开,留下洪秀全一个人坐在书房。

洪秀全从案桌上取出了一本书,从书里面取出了一封书信。这一封信的信封上落款是‘石达开’,赫然是石达开给洪秀全的。当初石达开离开南京,声势浩大。洪秀全见状后,写了一封想挽回局面,希望石达开回到南京,但石达开却找了借口没回来。

洪秀全手中的一封信,就是石达开拒绝洪秀全的信。

“翼王啊,你离开天京,害得本王声望大跌,对本王的大业也造成影响。你真是该死啊!哼,你等着,本王调理好国政,训练好士兵后,一定会拿下你的。”

他喃喃自语,眼中却是杀机涌现。

第0602章 悍将陈玉成

徐元离开了天王府,回到自己的丞相府后立刻传达了洪秀全的命令。

现阶段,粮食对太平军极为重要,徐元非常重视。这一次派兵去抢劫商人押送的三十万斤粮食,徐元认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直接派出了军中的精锐。一支千余人的军队离开南京,出去执行徐元下达的任务。

……

孙友诚等扬州附近地区的士绅们紧急凑齐三十万斤粮食,已经在前往江北大营的路上。十月十五,车队行进到镇江府境内的高资镇。

高资镇位于扬州镇江府,是毗邻南京的一个小镇,还靠近南京境内的下蜀镇。这个小镇始建于宋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商贾之地。孙友诚、况嘉诚等人筹集的粮食,就是通过高资镇再运送到扬州北面的江北大营。

宽阔的官道上,一辆辆装载着货物的马车轱辘辘的行驶着。蜿蜒的车队盘旋曲折的在官道上呈现出来,宛如一条长龙缓缓前进。

车队的最前方,一辆载人的马车敞开门帘。

马车中,赫然是孙友诚和况嘉诚。

孙友诚裹得像是一个大粽子,高领大衣,把脖子保护起来,以免被冷风吹到。他双手捧着一个暖炉,头戴一顶小帽子,背靠着马车,神色淡然的闭目养神,一副老神自在的模样。况嘉诚坐在旁边,却静不下来。

况嘉诚总要时不时的晃动脑袋,扭扭屁股,坐立不安。

他抬头看了眼外面的官道,说道:“孙老,我们这一路行驶过来,都已经到了高资镇。若是再往前赶路,就离开镇江府的范围,进入扬州地界。这扬州是李大人控制的,一旦进入李大人的势力范围,发匪肯定不敢来。您说,发匪会不会不来了啊!”

孙友诚眼皮都没眨一下,没搭理况嘉诚,继续闭目养神。

况嘉诚急躁的凑嘴到孙友诚耳旁,大声道:“孙老!!……”

一声低喊,孙友诚才睁开眼。

他伸手掏了掏耳朵,瞟了况嘉诚一眼,淡淡的说道:“急什么啊?若是发匪不出现,咱们直接去江北大营,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说完后,孙友诚再次闭上眼睛养神。

况嘉诚讪讪坐下,心中不舒服。

不过,他也是知趣的没有再说话了。马车继续行驶,孙友诚仍是老神自在,况嘉诚却难以静下心来,总要打量着外面的情况。时间流逝,到了正午时候,暖阳挂在头顶,晒得人暖洋洋的,非常舒服。孙友诚睁开眼后,喊来护卫,下令队伍停下,在原地准备午饭。

随行的护卫埋锅造饭,还准备了肉汤。

孙友诚坐在大锅旁,手中拿着碗,轻轻的喝了一口热汤。顿时,他感觉略微僵硬冰冷的身子都柔和了起来,非常舒服。孙友诚喝了一碗热汤,吃了点饭,就搁下了碗。岁数大了,吃的不多,所以孙友诚坐下来看着周围的护卫吃饭。

吃晚饭后休息了半个小时,队伍继续前进。

况嘉诚坐在马车中等待,眼见太平军一直都没有出现,也失去了兴趣,开始靠着马车休息。这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一名护卫骑马跑到马车旁边,开口说道:“孙老爷子,再有半个小时,就到翠佳山了。”

“知道了,让所有护卫打起精神了。”

孙友诚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这一刻,孙友诚的表情一下变得严肃起来,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前是一副垂垂老矣快要进棺材的模样,而此刻却变成了一副睿智且锋芒毕露的模样。

这变化,让旁边的况嘉诚都有些不适。

护卫传下命令,其余的护卫立刻警戒起来。

半个小时一晃而过,大军抵达翠佳山,开始从山下的官道路过。翠佳山名字是一座山,其实也就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山坡,除了密集一点的并且已经掉光了树叶的老树,其余没有称道的地方。不过,山坡靠近官道,也是一处藏人的好地方。

翠佳山上,的确藏了一支军队。

这一支军队,正是徐元派遣来的士兵,专门准备劫粮的。领军的人是一个青年,看脸上显露出来的年纪,只有二十岁左右。但眼中透露出来的眼神,却是凌厉无比,绝对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能拥有的。

“陈将军,押送粮食的商队来了。”

一名士兵跑了过来,恭敬的道。

士兵已经是参军多年的老兵,接近三十岁。但是老兵在青年的面前,却是恭敬无比,眼中还带着无尽的崇敬。因为眼前的青年将领虽然年龄不大,但入伍的时间却不短,绝对称得上是老兵,让这名老兵都为之敬佩。

陈将军道:“吩咐下去,不要急着出击,等我命令。”

士兵立刻去禀报,站在青年将领身旁的一名老将道:“玉成啊,咱们是第二次出来抢劫了。每次知道商队押送粮食都出来劫粮,这样不好啊!”

老将是军中的老人,和青年将军关系匪浅,才能直呼名字。

将领姓陈,又名玉成,合起来便是陈玉成。

这个人,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王陈玉成。历史上,陈玉成原名陈丕成,因为洪秀全赐名,才改成了陈玉成的名字。陈玉成现在也只有二十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