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林清传之红楼篇+番外 作者:紫莜dxm(晋江vip2014-06-29完结)-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敏在闺中的时候有三个各方面都合得来的闺蜜,不过她们的家世比贾敏那会她爹在的时候荣国公的名号要低许多,她们家的爹爹最大的官都只有四品,还有两个是五品的。说起来,家世不一样怎么会怎么成为志同道合的闺蜜,实在是缘分。

    四人是在元宵灯会上猜灯谜遇着的,彼此有个好的眼缘,慢慢的结交下来,竟然成为了无话不说的闺蜜。不过在大家嫁了人之后,因着时间地点的原因,来往少了,彼此的联系就这么淡了下来。

    猛不丁的接到旧时闺蜜的信,贾敏也好奇,要知道她这朋友那会在京城成了亲,一年之后就随着夫君到地方上任了。怎么突然捎信到城郊去见面,贾敏可是记得她哥哥嫂嫂可还健在的。

    如此,贾敏就带着好奇心去见闺蜜了,留在府里的四兄妹彼此望了望耸了耸肩又各做各的去了。

    ****

    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街上人来人往,好几日不曾好好做生意的小贩们扯着嗓子在街上吼着,商铺们又终于大开他们的大门了。

    早朝的时候,宣和帝的表情又是一阵沉重。

    昨夜,宣和帝已经收到了江南一带川蜀一带暗卫们的折子了,当然这还只是刚刚下雨那会的情报,后面几天的又要等几日了,从江南一带的折子上看出来情况不容乐观,暗卫们跟着知府们咨询了当地颇有经验的老翁们,得出的结论,当地的洪水可能难以想象的大。川蜀地区那完全是救济了,及时雨呀,想必过不久就可以恢复生产了。

    早朝过后,宣和帝宣了重臣商讨事情,轮到林如海和秦霄的时候,宣和帝直接把暗卫的折子递了过来。

    林如海心想这皇帝怎么变大方了,以往不是藏着掖着不让人知晓暗卫的存在么?

    秦霄挑挑眉,翻开折子就看了起来,“皇兄,你这帮暗卫能力不错,只放在暗处太小气了。”

    宣和帝没好气的说道:“别说废话,看了有什么想说的?”

    林如海接过秦霄手中的折子,看了才说道:“皇上,微臣无话可说,暗卫们做的已经够好了。”

    秦霄点头,“不错,这些暗卫们已经起到了监督作用,看这些官员们哪个不是拼命的做好事情,以往哪有这么勤快,这都是皇兄安排得当。”

    宣和帝笑了,“你就奉承吧,朕是想听你们的意见。”

    三人气氛轻松的谈了许久,交换了彼此的意见,等到二人离开,宣和帝才松了一口气,外面阳光灿烂,天朗气清,宣和帝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下午回了府的林如海从儿女口中得知,贾敏出去了,此时都还未回来,说是去见旧时闺蜜了。

    林如海对贾敏的闺蜜拜修真之后良好的记忆力,还有印象,那三位姑娘,林如海都曾见过面,还是贾敏面对面介绍了的。

    今天要去见的姑娘,年龄比贾敏还要大一岁,及笄了就成亲,贾敏和林如海成亲的时候见过,之后就听说随着夫婿去了福建那边的一个县城当县令,然后就没有消息了。

    林如海难得悠闲时间,就跟儿女泡在一起了。

    亭子里风很大,即使太阳当空,火辣辣的钉在头上,这儿依旧凉爽得很。

    “小白,吃不吃?”黛玉抱着小白狐,让其像人一样立起来,拿着一块肉干凑到小白狐的嘴边,哪知道小白狐闻了闻,翻了一个白眼,那眼神明确表达了不屑。

    黛玉笑极了,“哼,不吃了这块肉干,今天你就不要想吃水果了,一个都没有。”黛玉威胁小白狐,语气恨恨的说道。

    小白狐听明白了,觉得很委屈,然后眼神打量了四周的几人,见没有人帮腔,委委屈屈把黛玉手中的肉干吃了下去,吃完了还委委屈屈的吐了吐舌头,像是吃了多么难吃的东西。

    四周一片哄堂大笑,“哈哈,小白你好可爱。”

    小红狐看着又丢了狐脸的白狐,猛地用爪子遮住双眼,我跟那个白痴一点也不认识!

    白狼是以长辈的目光看着小白狐淘气,倒不觉得小白狐怎么着,孩子么,就该这么调皮。

    皓玉抱着小老虎,摸着皮毛顺滑的小老虎,看着这场笑料,也不禁笑出了声。

    禛玉也是优哉游哉的品着茶水,摸了摸白狼的头,笑看笑料。

    “智商又长了一点,”林如海凭感觉说道几只小家伙的智商,这会像五六岁孩子的智商了。

    “爹爹说得对极了,在不长点心眼,以后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哪知道小白狐听明白,急切的挥着小爪子,嗷呜嗷呜的辩解着,它没有那么笨,它很聪明。。。。

    一众人又是笑声不断,“哎,不明白你的意思呢。”林清颇为遗憾的摇摇头,小白狐急了,又是一阵低吟。

    如此,临到吃晚膳的时候,贾敏都还未回来,这就有点稀奇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闺蜜

    贾敏真被事情耽搁了;她开始以为也只是简单的见个面;叙叙旧就完了;哪知道是这么种情况。

    这让贾敏不得不唏嘘不已,为闺蜜的坎坷人生而感叹。

    贾敏这闺蜜名讳王慧娟,当时她爹只是一个礼部的五品郎中;再加上家族单薄使不上力;嫁了一个新晋的进士;然后外放去了偏远的地区当了一个小县令;十来年兢兢业业;不算有功劳也有苦恼,哪知道在升职有望的当口,得了疾病去世了;三年前王慧娟就不得不带着儿子女儿回了京城投奔大哥嫂子;其实王慧娟也愁,愁儿子的未来,愁女儿的终身,三年的心力交瘁下,王慧娟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至于托孤,为什么舍近求远?实在是王慧娟的大嫂不是个会善待外甥外甥女的人,在娘家待了三年,足够王慧娟看清楚大哥一家人的品行,大哥老实过头,事事听嫂子的,嫂子王温氏,牙尖嘴利刻薄寡恩轻易不饶人,如果只是寄人篱下,忍忍就过去了,哪知道王温氏把主意打到王慧娟的女儿身上了,王温氏宠儿子过头,养出了典型的吃喝嫖赌吃软怕硬的主,这不,十八/九岁了还未成亲,王温氏就把主意打到外甥女身上了,反正娶回来生个娃就是了~~

    王慧娟明确拒绝之后,王温氏就马着脸开始痛批王慧娟胳膊肘往外拐,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竟然这么点小要求都不答应,简直是罪大恶极,泥人还有三分性,王慧娟气急了,在两个月前就从娘家搬了出去,住在了自己的庄子上,还好王慧娟的嫁妆还有京郊的一处庄子,虽说不大,容身足够了。

    王慧娟本来身体就不好,这三年要操心儿子女儿的事情,更是熬垮了身子。期间,她大嫂得到了消息,还装模作样的换了温柔的表情来探视过王慧娟,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她会好好待外甥女的,儿媳妇不就是相当于亲生女儿么?这话听得王慧娟心里更是急了,她可是了解她这大嫂的德行,这万一她一去,儿女都落在了大嫂手中,儿子还好一点,早晚会自立门户,可是女儿如果陷入了那种境况,可是一生都毁了。

    情急的王慧娟琢磨了许久筛选了许久才给贾敏送了一封信,还是在临终前,撑着见了贾敏一面,算是托孤。

    王慧娟的本意就只是希望贾敏能够保住她的儿女,不让其陷入王温氏手中,拜托贾敏帮儿子女儿选一个适当的亲事,儿子自立门户了女儿出嫁了,这事就算完了。

    这么点要求,还是二十多年前的闺蜜临终前的遗言,贾敏不可能不应,等到贾敏应下了,王慧娟就走到头,手一歪眼睛一闭,就这么去了。

    这样贾敏就留在了郊外主持丧礼了。

    临到夜幕下贾敏才派了人回府通报一声,丧礼需要七日,七七过后才能回府,让家人莫担心。

    等到林清等人收到信息,信上简短的交代了过程,大家才明白事情的始末。

    ******

    如此的几日,宣和帝已经收到了暗卫们的折子,皇帝的表情又深沉严肃了,情况非常的不容乐观。

    早朝上,宣和帝板着脸批了一通前几日撞到头上来的几位大人,如炸弹一样的话语噼里啪啦的飘了出来,刚才还吵的热闹的朝堂顿时一片寂静,众位官员们瞬间勒紧裤腰带,低着头,装着认真听皇帝的话,至于那几位首当其冲的官员则是惨白着脸听着皇帝的教育。

    什么“你们不会教养孩子,让朕帮你们养如何?”

    “有那么些逛青楼的时间不如回去好好的养孩子,看看你们家的孩子都成什么样了,典型的纨绔子弟。”

    “简直是不知所谓,丢人。”

    。。。。。。云云

    咳咳,原来雨过天晴放风之后,一出纨绔子弟欺负难民的戏码被京城巡视的骁骑营的士兵们撞见了,秉承着皇帝要了解京城的一草一木,骁骑营首领称职的报了上去,还详细的写了是哪些官员家的孩子,于是这几位官员就这么撞到了皇帝的当口上了。

    收到折子的时候宣和帝隐忍不发,这会暗卫们的情报点燃了宣和帝的怒火,于是这几位官员就成了出气筒了。

    这会江南一带正是洪水泛滥的时候,那边厢的雨水也是越下越大,算了下时间足有十日了。

    这段时间,洪水冲毁了许多房屋,践踏了良田无数,就连好些大城市都全部沦陷在汪洋之中,好在人们早期搬到了高地的山坡上,洪水越大水线越高,继续往上搬,直到洪水不在往上涨。

    “日子过得逍遥,居然还有闲心欺负老百姓,不知道江南一带的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之中?”

    “养不教父之过,看来你们也挺闲的。”

    下面的官员个个噤若寒蝉,心思各异。

    “看来,朕要给你们找点事做。”

    最后宣和帝似下了决定,面无表情的退了朝。

    直到皇帝走远,好些官员才庆幸一样的拭了拭额头上的汗水,这天已经够热了,皇帝的这一通骂,又让大家紧张了。那几位被抓了典型的官员则暗地里咬着牙齿咒骂家里不省心的儿子或者那没事找事多此一举的骁骑营的侍卫,至于骁骑营的士兵们未来会不会被穿小鞋,就看这几位大人的心胸了。

    末尾秦霄和林如海两人,交头接耳,“秦霄,你皇兄吃了炸药,一点就炸。”林如海笑道。

    秦霄轻笑一声,“皇兄压力大,释放一下也好,免得真憋出病来了。”

    林如海点头,“说的是,今年老天爷可是够折腾皇上了,这样的大灾难,首当其冲受到质疑的就是皇帝了。”

    撇开这个话题,秦霄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如海,父皇察觉了我们的不对,前两日他问了,我就给他说了我们是修真者了,。。。”

    林如海一挑眉,看着忐忑不安的秦霄,摇摇头,“无事,太上皇知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太上皇又无法修炼,”反正他们要走谁也挡不住,这不是还有尘缘未了么?

    “你不用歉疚,太上皇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察觉不到异常。”林如海轻笑,“以往,我们不让人知道是因为我们的修为低,怕双拳难敌四手,现在修为上去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秦霄松了一口气,也反应过来是他怯弱了,不过谁叫他们现在都还是懵懵懂懂,修为都还不到筑基,什么都是懵懂的。

    “好,我知道了。”

    两人边说话边向着宫外走,一一跟列为大人告别,上了各自的马车向不同的目的地而去。

    回了礼部的林如海没想到大皇子在这等着,莫非有什么事情?大皇子可是从来没有到衙门里来找他的。

    两人进了林如海办公的屋子,关紧了房门,不理会外面探头探脑的下属们。

    “大皇子怎么来了?”两人相对而坐,林如海就这么直言问道。

    “师傅,我是想来听听你的意见的。”大皇子抬起头来望着林如海说道,这段时间大皇子又成长了许多,脸上刚毅的表情替代了以往的稚嫩,有一种成熟之美。

    “父皇过段时间会派人去江南赈灾,我也想一起去。”大皇子眼巴巴的说道。

    林如海挑眉,这么个事,不是大事吧?

    “你想去,可是知道这有危险性?”不要是为了功劳就去摸鱼而已,不过实打实的做这个事情,可是很锻炼人的。

    大皇子点头,“我知道,不过多重防范下,危险已经降低到最小了,再说我确实想去历练一下。”

    林如海眯着眼正经的点头,“既然已经思虑周全,想去就去。”

    如此林如海又给大皇子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午时过了两人才从房间里走出来,继续在外面的酒楼用了一餐饭,才各自散去。

    下午准时下衙,回了府,简短的跟儿子女儿吃了顿晚膳,贾敏不在家,林如海过了几日孤枕难眠的夜。

    夕阳下,花园里一家人聚在一起,池塘边的柳树枝条随着微风荡着秋千,偶尔轻轻的从脸颊滑过。

    “两天,还有两天娘就应该回来了。”皓玉扳着指头数着,从来没有哪天没见到娘亲,没有人在耳边唠叨,没有人关心,还真不适应。

    就连林禛玉眼神都动了动,黛玉却趴在石桌上,恹恹的说道:“是啊,娘亲都出门好几日了。”

    林如海笑道:“都想娘亲了?你们娘知道了,肯定高兴。”

    “是啊,没有娘在眼前晃真不习惯。”林清杵着下巴,望着天边的红霞诺诺的说道。

    “爹,你肯定也想娘了,孤枕难眠的滋味不好受吧?”皓玉怪声怪气的说道。

    林如海哭笑不得,用手敲了一下儿子的头,“就你会说,连爹娘都打趣。”习惯了一个人在身旁的味道,习惯了一个人的关怀,猛不丁的冷了几天,这滋味确实是不好受。

    “对了,上次娘的信上不是说她回来的时候,会把那两兄妹一起带回来么?”林禛玉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以往一家人待在一起随便惯了,这来了两个外人,不知道有没有妨碍?

    “姐姐让嬷嬷们准备好院子没有?”还有两天时间就回来了,该准备的地方应该都准备好了吧?

    林清翻了一个白眼,“要你说,早就准备好了。”

    林禛玉其实不希望家里多两个跟外人,领地意识很强烈,再说家里人的秘密多,。。。。,不过,贾敏都已经做了决定了,那就不容更改了。

    “只要那两人不是白眼狼,什么都好说。”

    “娘亲好像没在信上说那两人的年龄?这可是个大问题。”

    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个大问题,人家姑娘少爷可是要守孝的,三年之后,他们可都是要离开的,说不定还等不到三年。

    林如海也僵住了,“算了,以后再说,人生总有各种不如意,最后也总会化为如意。”

    大家暂时把这个问题抛在脑后,等贾敏回来了再商量。

    如此在亭子里待到夜色深沉下,才各自回了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自厌症还未好~~~据说某一天会出现自恋~~~

 第一百四十七章 结果

    这两日宣和帝接到一个又一个折子;除了川蜀一带是行了及时雨,江南一带沿海一带的雨水是雪上加霜。

    啪,折子扔在地上了;宣和帝的脾气是越来越不好了,一旁摇着团扇的宫女一丝不苟继续摇着,这样还是不能减轻皇帝心中的燥热。

    “皇上;这是冰镇了的绿豆银耳汤。” 旁边的余德海见皇帝这状态,立即乖觉的献上银耳汤,让皇帝消消火。

    宣和帝揉了揉头;闭着眼问道:“谁送过来的?”

    余德海低头说道:“是皇后娘娘派人送过来的;说是消暑去热。”

    宣和帝诧异挑眉;“还有谁送了什么东西过来?”

    余德海更是低垂着头说道:“有淑妃娘娘派人送的冬瓜排骨汤,陈妃娘娘派人送过来的人参竹荪汤;。。。。。”

    其实余德海心里也在嗤笑,有的妃嫔就是没有眼力,大热天送了补汤过来,这不是让皇上火气更大么?好在这样的人是少数,大多数都送了消暑清凉的汤水过来。

    皇帝喝了一口银耳汤,顿时凉从心底来,“不错,其他的都赏给你们了。”

    余德海佯装高兴的表情,“是,奴才多谢皇上赏赐,这就分配下去。”虽说他们是太监奴才,但是像余德海这样的总管公公,要钱不差要权不差,还差那一口吃食?

    这会已经是下午申时了,宣和帝也已经忙了一天了,这会不太想看见这些影响心情的折子,喝了解暑解热的银耳汤,宣和帝就不打算继续下去了。

    宣和帝带着余德海几人在御花园里逛了一会,挺无聊的,园子里的花卉还是开的上好,只是宣和帝这会没有心思赏花赏景,太上皇都不在宫里,想找个咨询的人都没有。

    末了,宣和帝走出了宫门。

    宣和帝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这会街道上还是很热闹,前方的小贩们和行人远远的见了宣和帝一行富贵逼人的模样,纷纷绕道让道,余德海更是打起精神,护在宣和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