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林清传之红楼篇+番外 作者:紫莜dxm(晋江vip2014-06-29完结)-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是九月二十五日,宣和帝终于在审视完一大摞的奏折,关于京城的安置事宜,已经妥妥当当了,宣和帝松了一口气了,心情终于上扬了一点,脑袋停止运作的宣和帝终于想起了,这次地动怎么林如海没来示警?

    宣和帝一招手,让小路子去招林如海进宫问话。

    小路子领旨而去,而秦霄此时探望过太上皇之后,就来找宣和帝商谈公事,秦霄这个闲王也一样不得闲。

    “臣弟参见皇兄,皇兄圣安!”秦霄简单的问候了一下。

    宣和帝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内心嘀咕,怎么这么及时,朕才宣了林如海的。

    “五弟来了,看过父皇了,可有不妥?”宣和帝招手,让余德海让人给忠武王爷泡茶。

    秦霄皱眉,地动过后,太上皇受了刺激(太上皇的身体一点刺激都承受不起,今年全国性的灾难,即使他是一个退位的太上皇,也不乏他关注,他做了这么多年皇帝,关注全天下已经是本能了),经过地动就全部爆发出来了,这会太上皇真的是踏进生死的边缘了。

    “父皇精神还好,可是父皇的身体经此变故愈发的虚弱了。”

    刚才太上皇还在问秦霄今年还有没有灾难?什么程度?此时,秦霄才明白太上皇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这全天下的动态,难怪打从今年以来,太上皇的身体衰弱的愈发的快了,心里有事,怎么会不紧绷着神经?

    宣和帝皱眉,“那怎么办?”御医都没办法的话,他更无能为力。

    两兄弟商讨半天,秦霄心中已经有数了,回去之后他要去找林清问问后续的事情,得一个确切的答案,安慰太上皇的心。

    此时林如海进来了,“微臣参见皇上,皇上圣安!”两兄弟暂时停止了谈话。

    宣和帝:“林爱卿来了,请起。”

    林如海应声起身,“不知道皇上找微臣所谓何事?”他忙得很,没空与宣和帝闲聊。

    宣和帝起身搓了搓手,吞吞吐吐的说道:“这次的地动,损失很大,这个暂且不提,朕就是想问问爱卿,干旱洪水飓风,那个忘琴大师不是给了非常准确的信息么?这次怎么没有一点消息?”

    林如海闻言,内心一叹,再什么大师有天道大么?

    “启禀皇上,忘琴大师说她能力不够,她已经泄露许多天机,老天爷必不会让她再泄露天机。”

    “天道运转必有其规则,惘然打破,未来或许会出现不可预估的变故。”

    秦霄听明白了,宣和帝似懂非懂,茫然的望着林如海,秦霄解释道:“皇兄,这意思是,这次的地动是必然的,而有些人的逝去也是必须的,如果提前预知了地动,没有得到惩罚的人继续在世上活下去,会打乱天道的运行诡计,那么这场灾难势必会延续下去,那么未来的某一天灾难或许不可承受。”

    林如海点头:“是的,皇上。今年的灾难是近三十年来最大的灾难,这是天道运行到此时叠加的后果。”

    好歹皇帝也是全方位人才,这话还是听懂了,良久,宣和帝叹道:“那么今年就是朕承受了几十年后果,算是父债子偿了?”

    秦霄林如海倒没想这么多,猛一听这话,顿时啼笑皆非,当皇帝的都不喜欢在自己身上找理由。

    “呵呵,或许吧。”两人就这么干笑两声。

    宣和帝得到了结果,顿时好心情了,反正不是朕的错,不过朕得继续努力下去,万一以后儿子继位,他来个父债子偿,朕不得郁闷死?

    两人出了御书房,不等秦霄说话,林如海说道:“秦霄,你们晚上过来一趟,我们有事相商。”

    秦霄疑惑,“什么事?我正要去找清儿,父皇的心病就是这江山,他时时刻刻关注着这天下,身体愈发的衰弱,我还想着找清儿要一个准确的答案。”

    林如海神秘一笑,“你们过来就知道,这可是好事。”

    秦霄瞄了几眼林如海,点头。

    入夜,夜深人静,此时已是亥时,经受过地动之后的京城又恢复了宁静,白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夜晚就是恢复疲惫的时候,这时候雷打不醒!

    林府正院的院子里,并未有凳子椅子,大家团团围坐在地摊上。

    林清再次说了一遍小天道的事情,那小人声音软萌软萌的,让林清一阵好笑。

    林家人自然明白是何事,秦霄一家三口,可就目瞪口呆了,还有这样的事情?

    穆郁婉眼冒精光,“那小天道真这么可爱?”

    林清噗嗤一声笑,“是的,不过可不要小看人家,小人很厉害的。”

    其小人正在偷听,他听到这两个女性人类这样赞扬他,小人很高兴。

    秦霄睁大眼,“我们要怎么做?”能够让这个星球回归修真界,秦霄愿意,以后说不定他们回来探望的时候,可以方便许多,再说这是让秦家人睡着都要笑醒的好事。

    林清拿出这段日子她自己所想的,传给大家看看,大家集思广益,总比一个人单调的想法要好。

    大家看了之后,觉得可行,不过还要商酌一下,细致一下,而且利益动人心,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利益熏心份子,不顾列祖列宗,一意孤行,坏了这事呢?

    长城不是一日建成的,这个计划可是要历经许多年,大家一致绝对,每个人回去都在好好的想想,争取一个完美的方案。

    正事过了,秦霄问了林清后续的事情,林清摇头,“秦叔,后面没有灾难了,从地动之后就全部结束了。”

    秦霄点头,“父皇很关心这个问题,我给他一个确切的答案,免得他提心吊胆。”

    “太上皇的身体不好了?”

    秦霄点头,“是啊,他就是想得太多了,心中时刻挂念着这天下,可谓日思夜想。”

    那这种事情就没法,得做儿女的去宽慰太上皇,秦霄是做的很好,可是太上皇钻牛角尖出不来了。

    彼此又交流了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然后才满意的散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罪己书

    如此过了十天;时间已经跨过了十月份了,京城的灾后重建进入正轨。

    而早期派入全国各地的钦差已经招了回来了;暗卫和私兵;宣和帝考虑了一下,特殊重要的地方留下几人留守,其他人全部也都招回来了。

    回来的私兵,宣和帝摆在了明面上,忙碌的私兵们回了京城又进入了重建的差事中;不过大家都没有抱怨;他们已经明面话了;说不得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娶房媳妇生个娃,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私兵们可不都是乐呵着干劲十足,这让有些喜欢偷懒耍滑的官员们一阵心悸;原来皇上还有这手,不行,这些人把活全部干完了,我干什么?那不是留给皇上的印象就成没本事的了?

    于是,从私兵们加入了重建之后,这差事是越做越顺,速度越来越快了。

    而龙椅上的宣和帝摸了摸下巴上刺手的胡须,笑得更加开怀,就说这些人不刺激不行吧?让你们偷懒耍滑!让你们吃着饱饭做摆设!

    有时间的宣和帝猛地又想起了兵部尚书那老头,宣和帝蹙眉,这现在该怎么惩罚?毕竟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了,热乎劲已经过去了,但是不惩罚,这口气宣和帝觉得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

    恰好,秦霄来给宣和帝禀报他负责事项的进度,可喜可贺,快完了。

    “皇兄,你又在烦恼什么?看你眉头皱的都可以夹蚊子了。”秦霄调笑道。

    宣和帝叹气,“朕这不是拿兵部尚书无法么?地动之后,他也算是做了许多事,算是将功补过吧,可是那事是给官员形象抹黑,不惩罚又不行,一个月前,我是打算让其告老的,这下说不出口了。”

    秦霄眼睛一转,笑道:“既然皇兄无法,不然臣弟给你出个主意?”

    宣和帝好笑的看着调皮的弟弟,笑说道:“快说,磨磨蹭蹭的。”

    秦霄乐呵一笑,“让王大人写个罪己书,让其在宫门前宣读,这样两全其美。”

    宣和帝闻言哈哈一笑,“不错,不错,这样很好,看以后还有没有人敢表里不一。”

    两兄弟相视一笑,这方法是损招,靠,面子里子都摊在全天下人民的面前了,而且还多了全天下人民的监督,如果以后做不到罪己书所承诺的,那才是枉为人了。

    两人商谈完事情,秦霄乐呵着走了,他等着明天看好戏。其实秦霄就是专程整兵部尚书的,年轻的时候,秦霄吊儿郎当,那老头没少鄙视秦霄,还在太上皇面前告了秦霄许多状,这下秦霄报复回来了。

    宣和帝用手指敲敲桌面,心情极好的让人去宣兵部尚书王任城,给王大人宣布了惩罚的内容,挥挥手挥退目瞪口呆的兵部尚书,宣和帝再次扬起了嘴角。

    宣和帝觉得这样高兴的事情应该与人分享,于是午膳,宣和帝又跑到太上皇那去蹭饭了。

    正在喝药汤的太上皇闻言,顿时口里的汤水全部吐了出来。

    “你说什么?你们就是这样惩罚任城的?”这法子比直接让其告老还要损。

    宣和帝重重的点头,“这还是五弟出的主意,怎么样,父皇不错吧?”

    太上皇哭笑不得,“小五还在记恨?任城也老了,能放过就放过吧,再说这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宣和帝皱眉,“他这是给官员形象抹黑了,全京城人都看着,不惩罚不行,本来一个月前我也打算让其告老就行,可是这一个月之后的现在,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劲了,而且王大人办事尽了心,我只能捡简单的惩罚了。”

    太上皇笑笑,“算了,那老头是该受点教训。”

    第二日,早朝过后,东宫门前,果然搭上了一个台子,老百姓们的房屋清理干净了,这会有闲心传八卦了,这不,台子一搭建好,下面就围了不少的人。

    当然其中一些人,是众位官员们派的小厮们来听实况回去好转述的。

    兵部尚书大人在从皇帝那听到惩罚之后,内心就在打鼓,如果不是地动的话,估计他早就已经告老了,这会就只能在家含饴弄孙了。咳咳,而且夫人是熟知内情的,平时就对他不闻不问,至于儿女那日听到了流言都纷纷回家质问,让他无言以对,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儿女的榜样,哪知道榜样就这么被破坏了。现在儿子都对他爱理不理的。

    王大人站在台上,看着下面一圈又一圈的百姓,顿时老泪纵横,他犯错了,错误虽小,可是影响却极大,连家族都被人指指点点,现在他要用余下的人生,好好的办差,争取挽回家族的颜面。

    等到时辰一到,王大人就摊开手上的宣纸,上面写了许多条条框框。

    王大人一一列读,“上至皇上,下至百姓:我王任城是一个罪人,我犯错了,现在自我反省。”王大人说了事情的详详细细,列举了他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下作,贪心不足,利益蒙心。

    “一,我愧对家中操持家务几十年的结发妻子。”

    “二,我愧对皇上对我的信任。”

    “三,我给官府形象抹了一层黑,愧对百姓的信任。”

    。。。。。。。。

    拉拉杂杂,说了一大通,最后好多百姓都被感动哭了,王大人也读的泪流满面。

    “我将重新改过,期盼大家给我改过的机会,也请大家监督,我将用我的余生尽力办差以赎其罪。”

    而这一罪己书传遍京城,各位官员们暗地里瘪瘪嘴,这老头还真是煽情,不过反响却是好的,至少兵部尚书这作风问题告一段落了。

    林清从兰华口中得知这一消息,顿时笑了,其实还真是这地动救了王大人,不然一个月前他告老在家之后,只怕家族会越来越不得力,现在么,至少有一个挽回的机会了,所以兵部尚书是硬着头皮都要上的。

    林清他们的百年甚至千年计划,已经逐渐的完善了,就等着实施了。

    这样林清的空闲时间又比较多了,看着四个围着她转的丫鬟,还有两个的终身没有着落。

    林清思来想去,这做媒的事情,得找,林嬷嬷这样资深嬷嬷。

    神识中看见林嬷嬷在正院里,手上拿着针线,眼睛眯着,絮絮叨叨的自个说个不停。

    “嬷嬷,你在干么?”

    林嬷嬷捻了捻针线,绣着手帕上喜鹊,老人家就是喜欢喜庆的东西,这不,林嬷嬷就喜欢喜鹊报喜的画面。

    “大姑娘啊?怎么有空找嬷嬷,有事就说,嬷嬷给你办得妥妥当当的。”林嬷嬷笑得脸上的皱纹都皱到一起了。

    林清挨着林嬷嬷坐下,这段时间下人们也很忙,嬷嬷面前没有小丫头解闷,就自说自话了。

    林清清了清喉咙,“嬷嬷,我想请你帮个忙。”

    林嬷嬷一听有事可做,立马问不都问什么事,拍胸脯保证道:“大姑娘说,嬷嬷上刀山下油锅都给姑娘办妥当。”

    林清咯咯笑道:“哎呀,嬷嬷,哪有那么严重。”

    “我想请嬷嬷做个媒,帮我身边两个丫鬟找个好人家,朱华和菊华是家生子,已经定亲了,兰华和梅华这两人是从人牙子手上买过来的,她们没人张罗,现在无人问津。”

    “不过人品一定要好,对家庭负责,爱护妻儿,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一生。”

    林嬷嬷一听这事,这可是她的专长,以前她不过问,以为是姑娘要带到婆家去,在婆家配人,看姑娘的四个丫鬟,两个家生子,到时候两家人带过去,然后另外两人配了婆家人,又帮助姑娘在婆家站稳脚跟,现在听来,姑娘哪有那个心思。不过老爷夫人也怪,一点都不着急大姑娘和大公子的亲事,林嬷嬷还特意提醒过,夫人都只是笑着推脱,这事以后再说,现在不急。

    “大姑娘,她们俩不留着出门子之后配人么?”

    林清这才反应过来嬷嬷是什么意思,摇摇头,“嬷嬷,我知道你肯定给娘亲和爹爹提过我的事情,不过我不同,不会成亲,所以嬷嬷就放宽心,帮我把身边的丫头都嫁出去,寻到她们的幸福就完美了。”

    “嬷嬷,我可能明年或者后面,就要离开家出去修行了,所以我不会成亲的。”

    “嬷嬷,你不要担心,我很欢喜。女孩不一定要成亲才有幸福,也可以通过别的得到幸福。”

    林嬷嬷越听越糊涂,“大姑娘,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出去修行?”

    林清笑道:“嬷嬷,我不会成亲,我要跟着民间高人去修行,成亲是累赘。”

    林嬷嬷闷闷不乐,“嬷嬷还想看着姑娘的孩儿出生呢,哪知道姑娘根本不会成亲。”林嬷嬷也知道不宜多问,她自始至终都只是林家的下人,无权干涉主人的行为。

    不过林清说的给丫鬟做媒的事情,那可是十拿九稳的,要知道两个姑娘身边的丫鬟可是个香饽饽,长得漂亮不说,个个能言善书,都是跟着两个姑娘学了读书识字的。

    林清不清楚这点,林嬷嬷可是清楚得很,林嬷嬷眼睛一转,“那姑娘,二姑娘身边的雪雁雪染雪暖雪歌呢?”

    林清闻言,笑说道:“我记得雪染雪歌也是家生子,如果没定亲,嬷嬷跟她们家人商量,一起做个媒吧。雪雁雪暖孤身一人,嬷嬷尽可能相看个家人好相处的人家。”

    林嬷嬷欢喜的答应了,她又有事情可做了。

    林清把做媒的事情就交托给林嬷嬷了,她就成甩手掌柜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传承事宜

    林嬷嬷拦了做媒的差事;就全身心投入其中;林清偶尔的神识中看见林嬷嬷兴高采烈的研究手中的小厮或者掌柜的人选,干劲十足。

    这段日子,京城好些损坏轻的房屋已经在众多人的帮助下,修整完毕,那家人就搬回了家,然后尽着房子的大小,让离得近的邻居住了进去,而邻居家的房子就开始重建了;有些人的房屋都已经修建好了。

    可谓是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如此下去;京城损坏了的房屋很快就会恢复原貌了。

    京城的重建事宜,所有的人都尽了一份心,大皇子回京之后,还未休假,又开始忙碌了。

    期间,大皇子抽空闲的时间来林家见了林如海,汇报一些在江南一带的所见所闻,比书信上要详细具体,林如海也给他解说了各方面的疑惑,大皇子满意而去。这趟差事,大皇子蜕变了,不在汲汲营营,不在着眼于龙椅那一亩地,而是确是在思考了怎么才能为国家为百姓谋取到最大的利益。

    当然大皇子对二皇子三皇子两人的行为不在耿耿于怀了,不过他还会暗地里幸灾乐祸两人,毕竟父皇在全国各地都有耳报神,消息一清二楚,他等着两人栽跟头的时候。

    而且,这次回来,大皇子第一次上朝的时候,偷偷摸摸的观察了宣和帝的神色,宣和帝自己可能没发觉,大皇子却知道宣和帝对二皇子三皇子二人的态度变了,颇有点不耐烦。大皇子暗地里嘀咕,肯定是二皇子三皇子二人在地方上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