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洞府-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谢文浩网络开通后,得知他买了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谢章辉就开始整天赖在他家里玩游戏,就连吃饭也是在谢文浩家里蹭的。谢文浩的厨艺虽然马马虎虎,可架不住他使用的食材好,都是洞府出产,蕴含灵气,哪怕不会烧制,只要能煮熟,吃到嘴里那都是一种享受。

    要不是晚上谢文军下班,从葫芦谷回家路上将谢章辉拉回家,估计他都想睡在谢文浩家里了。男孩子特别贪玩游戏,尤其是谢章辉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龄。忽然有了一台那么神奇和好玩的玩具,哪里会忍得住不玩。

    谢文浩想起他小时候玩的那种掌机,哪怕只有那种像素超低的飞机大战、坦克大战和俄罗斯方块这样简单的小游戏,他都能抱着一整天爱不释手,就算晚上睡觉也会躲被窝里偷偷的玩,每次新买的电池都只能玩个两三天就没电了。

    看到谢章辉如此喜欢平板电脑,谢文浩就将新买的平板电脑送给了他,只是谢文军家里还没有装宽带,白天谢章辉还是要跑谢文浩家里蹭网,晚上回家时再下载好喜欢看的动画片和爱玩的游戏回去。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公一家(上)

    且说赵弘良那天去县农机站汇报工作时,意外遇到谢文浩,当时他内心就很震惊,自从小妹赵素梅和妹夫谢定国离婚之后,导致谢定国因工去世,谢文浩就和他们一家断绝了往来。哪怕是谢文浩最艰苦的那段日子,也拒不接受他这个舅舅和外公一家人的任何帮助。

    算起来赵弘良已经有四五年时间没有见过谢文浩了,若不是今天在县农机站遇上,他还不知道谢文浩已经回白鹭洲发展了。他一直以为谢文浩考上了省中医大学,会留在省城医院上班,没想到竟然回农村务农。

    当初小妹赵素梅和谢定国离婚时,全家人都是不同意的。尤其是他父亲赵允文更是坚决反对,因为赵允文和谢文浩的爷爷谢明贵是战争年代有生死过命的老交情,当初赵素梅和谢定国结婚,也是他一手包办的。

    赵允文甚至发话说只要赵素梅她敢离婚就不认她这个女儿,可是那时候赵素梅铁了心要离婚。为此父女两差点断绝关系,也是近一两年,老太太思念小闺女,才让她回家。就算如此,赵允文也是整天板着个脸不待见赵素梅,并且坚决不允许赵素梅再婚的老公上门。

    后来谢明贵因病去世,赵允文还亲自上门祭拜,为此还痛哭一番,说是对不起老伙计。从那以后,谢文浩一直在外读书,很少回家,就更别提上外公赵允文的家了。每次回来路过赵家湾时,谢文浩都是特意绕过赵家老屋。

    傍晚吃饭时,赵弘良难得回到了老屋,自从他参加工作和结婚后,尽管没有分家,他也选择了搬出老屋居住。就剩下赵允文老两口和他大哥赵弘善一家居住在老屋,只是周末有时间赵弘良都会带上一家人回老屋看望父母。

    赵弘善虽然是家里的老大,可是从小并没有读到多少书,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也不善言辞,但是对一家人都非常好,每次弟弟妹妹们回家,他都会让老婆烧上一桌好饭好菜招待。

    今天傍晚赵弘善刚从菜地里浇水回来,看到二弟赵弘良回来,便憨厚笑道:“弘良,今天又不是周末,怎么想到回来看爸妈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去镇里切点肉回来啊。”

    赵弘良将电动车停稳后,从踏脚板位置提起一个白色塑料袋,笑道:“大哥,这是我从镇上老李家切的半只烧鹅,还有老谢家的米酒,今晚我们哥两好好喝一杯。”

    赵弘善接过赵弘良递过来的袋子,略显惊诧的问道:“你这是有什么好事?这是升官了还是发财了?”

    赵弘良摆摆手,笑呵呵道:“都不是,大哥你就别瞎猜了。先把烧鹅给大嫂切片,一会吃饭时我再告诉你。对了,爸现在在干吗呢?”

    赵弘善冲后院努了努嘴,说道:“爸在后院听曲子呢。”

    赵家老屋虽然也位于清溪镇上,不过位置非常偏僻,已经和农村接壤了。老屋后院就是一片林地,赵弘善种了不少的果树,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乘凉正好。

    赵允文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不过身体还非常健朗,平时没事时喜欢听个小曲,此时正拿着网络收音机在听京剧,不时的还学着里面唱腔咿咿呀呀唱两句。

    赵弘良走进后院时,赵允文正躺在摇椅上,左手握着网络收音机,右手轻摇蒲扇,很是悠然自得样子。

    “爸!”赵弘良在赵允文身后不远处停下脚步,轻唤了一声。

    赵允文扭过头一看是赵弘良,将网络收音机摆放在摇椅边上的方凳上,站起身来,说道:“二子,你今天怎么来了?安安和你媳妇来了没?”

    赵弘良摇头道:“没呢,安安还没放学,就我一个人来的。”

    “嗯。”赵允文点点头,忽地又问道:“去看过你妈了吗?她最近很想那些孙子孙女了,你老大的两个孩子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都没在身边。有时间多带安安回来看看奶奶。”

    赵弘良眼睛一红,用略带低沉的嗓音应答:“嗯,我知道了,爸。”

    赵允文并没有问他回来的原因,而是和他谈了几句关于工作上的问题。别看赵允文现在退休在家,一副不理世事的样子,实际在他退休之前,他曾在清溪镇镇长的位置上干了十来年。可以说对清溪镇一山一水都了如指掌,现在有许多前来清溪镇就职的镇长或书记都会登门拜访他这位前辈,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也会上门请教。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次赵弘良回来看望二老时,都会和赵允文聊上一段时间工作上的话题。每次赵允文的话语都能给他不少启示,若不是赵弘良在农机站干出了感情,也适应了现在这悠闲的工作,他其实早就可以调换到其它工作岗位上去。

    聊了几句,直到赵弘善过来喊吃饭,两人这才缓步朝客厅走去。赵家老屋厅堂破大,中间摆了张硕大的八仙桌,上面的主位是雷打不动赵允文老两口的位置。右下首坐的是赵弘善和他的老婆,左手平时是空着没人坐的,赵弘良回来时则是他的位置。

    待赵允文和他老伴落坐好,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碗筷,赵弘善拎着赵弘良从镇上带回来的米酒,给他满上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才开口问道:“弘良,刚才我问你回来有什么事,你说要等吃饭时再说。现在爸妈已经都在了,现在你可以说说了吧?”

    老太太也是好奇的问道:“二子,到底有什么事啊?”

    赵弘良没再卖关子,看着在座的二老,眉眼间露出喜悦之色,兴奋的说道:“今天早上我去县农机站汇报工作的时候,我看到小浩了。”

    “谁?”众人一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赵弘良说的是谁。

    “小浩,小妹的儿子文浩啊。”赵弘良顿时急了,大声解释道。

    “文浩?”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这个名字在这个家里已经好几年没人提起过了,就算有人想起这个外孙,也都是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口,怕惹来老爷子和老太太伤心难过,毕竟当年的事都感觉是老赵家对不起老谢家。

    老太太陡然间听到自己外孙的名字,当时就坐不住了,忍不住开口问道:“二子,小浩那孩子现在还好吗?”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外公一家(下)

    赵弘良老脸一红,轻咳一声,支支吾吾道:“我,我也没太看清楚,当时我只见到了他一个背影。”说完他顿了顿,许是怕老太太担心,又急切的解释道:“小浩他应该还不错,早上我看到他是和我们站长的女儿一起去农机站办事的。”

    “农机站?小浩他一个学医的大学生,跑农机站去干吗?”赵允文一脸疑惑不解的问道。

    赵弘良忙回答道:“这个我知道,我问过了综合科的王科长,他说小浩是去农机站租赁插秧机的。今天早上从县里回来后,我找人打听了下小浩的消息,听说小浩在他们村里承包了一座荒山,现在正在搞建设。想必他去县农机站租赁插秧机是为了种植晚稻做准备的。”

    “胡闹!”赵允文“砰”的一下将碗筷放下,气的胡子发抖,大声说道:“他们老谢家那么辛辛苦苦供养出来了一个重点大学学生,就是为了让他回村里种田的吗?”

    赵允文虽然没有看不起农民的意思,但是觉得既然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就好好在城里发展,何苦又要回农村去?更何况他又不是找不到工作,省重点中医大学出来的学生,不管混的再怎么差,也会比当农民强很多倍吧?

    见父亲发怒,赵弘良不敢多加隐瞒,忙将调查出来的信息一股脑说了出来:“爸,小浩没你想的那么差。他这次回来可不单单是种地那么简单,他承包了一万多亩的山地。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若是他没有一点把握的话,他也不会回来啊。”

    “一万亩山地?”这下不仅是赵允文和赵弘善等人大吃一惊,就连老太太也被这么庞大的数目惊呆了。要知道哪怕是在农村,这一万亩的山地也大的不得了。

    赵弘善失声道:“小浩他哪来的那么多钱去承包山地的?”要知道荒山开发,承包费用反倒不算什么,真正大头的是投资建设费,往往比承包费用要高几十,乃至上百倍,而且那还是个无底洞,必须要持续投入才行。

    赵弘良摇了摇头说道:“具体情况不清楚,不过我听说好像是有个大老板给他投资的钱。从两个月前,就已经陆续有不少施工队进入小浩承包的山地施工了,听说现在已经修好了路,接下来就是要开始种菜、种水稻等农作物了。”

    老太太在旁一脸担心样子,说道:“小浩那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又一直在读书,他能种的好地吗?到时候要赔了怎么办?那么大的一个摊子,就算有大老板给他投资,他也要亏不少钱吧?”

    赵允文听赵弘良说谢文浩承包了一万亩的山地,反而不生气了。能承包那么多土地,就不是简单回来当农民,而是一种商业投资建设,是属于经商。

    老爷子端起碗,扒拉了口饭菜,淡淡说道:“亏了就亏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还年轻,输的起。”

    老爷子从小出生在战争年代,家境不是很好,十几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可以说是空手打天下,拼搏了大半辈子,才挣下了老屋偌大的家当,抚养出了三子两女。因此他从来不害怕失败,就怕人懒,什么都不愿意做。

    谢文浩如今肯承包那么多的山地,自然不会是个懒惰的人,哪怕这次承包失败了,也是一个极好的经验。就像老爷子刚才说的那样,反正谢文浩还年轻,输的起,大不了从头再来。

    话虽如此说,能成功自然是更好的事。于是赵老爷子叮嘱赵弘良说道:“二子,你也别漠不关心的样子。再怎么说他也是你外孙,有机会能帮上忙,你还是得帮的。”

    赵弘良苦笑道:“爸,不是我不愿意帮。只是怕小浩根本就不愿意见我,要不然这次租赁插秧机,他为什么不到镇农机站来找我,而是直接去县农机站?我看他对我们老赵家还是怀恨在心。”

    一听这话,老太太又开始偷偷抹眼泪了。只是当初小两口的恩怨,赵老爷子和老太太也无能为力。其实在这个年代,夫妻离婚也算常见的事情,原本谢文浩也不会对赵家那样反目成仇。只是谁会想到,因为离婚的事情导致谢定国在工地上工作时精神恍惚,坠楼而亡。

    闹出了人命,也难怪谢文浩会对他母亲赵素梅恨之入骨,连带着对老赵家也怀恨在心,断绝了往来。所以哪怕如今明知赵弘良在镇农机站工作,他宁愿去县城租赁插秧机,也不愿意去镇农机站找赵弘良,由此可见虽然过去了七八年时间,谢文浩对当初的那件事情依然无法释怀。

    “唉!是我们老赵家对不起那孩子啊,也不能怨他。”赵老爷子长叹口气,人也闷闷不乐起来。

    赵弘善的媳妇见老两口不高兴,在旁劝慰道:“爸,妈,您老二也别太难过。既然小浩回村里发展了,清溪镇就那么点大,以后总有能见面的机会,还是可以把这段恩怨化解开来的。”

    老太太情绪低落,情难自己伤感道:“也不知道我和老头子两人能不能活到那天,我们那么多的孙子、孙女里面,最苦的就要算小浩了。”

    赵弘良、赵弘善以及他媳妇听老太太这话,赶忙说道:“妈,看您这话,您一定能长命百岁。到时候别说见小浩了,没准您还要帮小浩带孩子呢。”

    老太太闻言顿时高兴起来,乐的合不拢嘴:“要真有那天就好了,别看我现在年龄大了,身子骨没以前好,带个孩子还是没问题的。”

    赵弘良一看席间的气氛终于没刚才那么沉闷和伤感,也就不敢再提和谢文浩有关的事情,怕勾起老两口思念之情,忙转移话题道:“大哥,大嫂,来我敬你们两人一杯,在家每天照顾爸妈,辛苦了!”

    赵弘善两口子忙端起酒杯,和赵弘良碰了下杯,一饮而尽道:“不辛苦,这本来就是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再说你们几个每个月都有给爸妈不少的生活费,我们只是照顾了下日常起居,哪里有什么辛苦的事。”

    赵老爷子和老太太看着兄弟和睦的样子,也很是满意点头道:“你们几兄弟都不错,家和才能万事兴,可莫要像别的人家里样,为了点钱财,就闹的兄弟反目。”

    “哎!我们记下了,我们不会的。”两兄弟异口同声回答道。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绿园扩张(上)

    等到周末时,葫芦谷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有谢文军在一旁监督,谢文浩发现自己终于可以松下一点担子,他决定按照之前的计划,前往省城。

    谢文浩此去省城主要有三个目的,一个是帮助孙娴卿开始梳理身体;二是找她帮忙鉴定下那张疑是毕加索的油画;三来则是给绿园店铺再送一批蔬菜过去,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生长,药王谷洞府内又成熟了一批蔬菜,虽然谢文浩打算将洞府生产的蔬菜当做特等品来出售,可是在他葫芦谷菜地没有产出之前,绿园公司产品等级还不能真正搭建起来,还需要靠洞府内的产出来过渡。

    一旦葫芦谷蔬菜基地有了产出,并且形成一个循环供应系统,这才是绿园公司真正大步发展的时候。谢文浩表面说着不干涉绿园公司的行动,对它不操心。实际上又怎么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毕竟里面他占的股份可不小,真有事情的时候,他也是跑不了的。

    更何况绿园公司的扩张,也关系到白鹭洲的发展计划。否则白鹭洲按照他说的那种方式,花费大量精力种植出来的蔬菜该如何销售?仅凭青山县一个小县城是消费不了那么多产出的。别说什么绿色有机蔬菜品质好,天然无污染,购买的人就会一窝蜂的抢购。

    其实那都是在yy而已,绿色有机蔬菜是好,可那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卖?在大城市自然可以卖出好的价格,但是在小城市,如青山县这样三四线的城市就不一样了,一个是价格过于高昂,许多家庭消费不起;二个是小城市必然靠近农村,现在很多农家自己种植的蔬菜也是很少打农药的。就算种植出来的蔬菜品质达不到绿色有机蔬菜的级别,可是相差也不会太大,自己家里吃还是没问题的。

    因此想发展白鹭洲的经济,前提条件就是要先发展起绿园公司。直营的利润有多大,看看那些在网上开的直营店就知道了,没有中间商的盘剥,利润至少要多三分之一出来,甚至高的能达到二分之一。

    现在超市或菜市场的普通蔬菜为什么都敢卖那么贵?便宜的一两块一斤,贵一点的三四块,甚至五六块一斤。最大的利润真的是让农民和卖菜的商人赚走了吗?当然不是的,中间的批发商、运输费和摊位费才是大头。在菜市场里,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摊位,一年的费用就将近十万。这些店租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卖出去的蔬菜上赚回来的,说到底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果白鹭洲生产出来的蔬菜少经过几道批发商的手,直接运送到农产品店出售,利润自然要高不少。

    谢文浩虽然买了辆车,可是他却没打算开着它进省城,而是继续选择了搭乘大巴车。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煎熬,谢文浩听说青山县附近要修建一条国道和高速公路,省里面已经开始派人下来考察路线,只是选址还没有确定,小道消息是说在青山县和临近的zs县里面选。现在两个县里面的政府人员在四处跑关系,想将这条国道和高速公路拉到自己境内。

    要想富,先修路!这绝对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切实的体会。以前有多少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出现,就是因为交通不便,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只是忍痛看它烂在地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