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氏皇朝-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和高蕊各自抱着一个宝宝从屋外走进来,我笑着说:“两位夫人怎么来了?还抱着宝宝,路上灰大,小心宝宝呛着风!”

    蔡琰说:“哪有那么娇生惯养的!而且我们也不能不来啊!我家宝宝的那个狠心的爹,到现在还没给宝宝起名字呢!”

    “岳父大人不是起过了么?”我十分疑惑,蔡邕给我的两个儿子分别起了一个名,大儿子叫吕衡,二儿子叫吕定。至于为什么,蔡邕说衡字是取自《诗·鲁颂》:“秋而载尝,夏而福衡”说是有福气,反正我是不懂。而且蔡邕是大儒,总不能给他自己的亲外孙起一个坏名字,到时候就算我不说他,蔡琰都不会同意的。至于定字就是说他老子我在生他的时候正好是平定司并凉三州!虽然感觉有些厚此薄彼,但是也不能怪蔡邕,毕竟亲疏有别嘛!吕布的儿子,我给他取了一个骁字,我希望他和他的父亲一样,骁勇善战,不堕飞将之名。另外我还希望他别和他父亲一样没脑子。

    蔡琰说:“名是起了,字还没起呢!他外公起了名,你这个做父亲的总该给孩子起个字吧!”听了蔡琰的话,我一阵眩晕,有那么着急么?一般人都在十五岁以后才起字,我孩子才出生一个月,就有人抱着他来向我讨字了。

    我摇摇头说:“有你那么着急的么?你也是到十五岁才有昭姬这个字的吧!蕊儿还没有字呢!”

    “谁说的!”蔡琰说:“蕊儿没有字是因为长辈没起,我的字,很早以前父亲就起好了,只是没到年龄就没有叫!谁知道嫁给你以后,就再没用过昭姬这个字了!你都是叫人家琰儿!”

    “叫琰儿亲切嘛!算我怕了你们!”我看着蔡琰和高蕊坚决的样子,无奈妥协道:“衡儿的衡字,有权衡之意,他又是大哥,我希望他能给弟弟们带一个好头,凡事谨慎,不如就叫伯权!岳父给定儿取名定字,既然有平定之意,不如就字仲平!”

    蔡琰和高蕊各自念着我给儿子起的字,她们觉得不仅顺口还意义非凡。两人一开心,一人抱着我一只胳膊,在我左右脸颊上各印了一个红印。

第三百五十一章 回洛阳

    郭嘉很快就将适合迁徙的黄道吉日给算了出来,在郭嘉看来,迁徙是越早越好。只要我把改革一提上日程,那么离我统一天下的日子也就一天一天的近了。就在郭嘉把迁徙日期定好的同时,戏志才早已经去洛阳做安排工作了。愿意跟随我们去洛阳的百姓还是很多的。我们的迁徙虽然没有董卓那么的大规模,也没有士兵押送,不愿意走的我也绝对不会强迫,但就算是这样,也有将近百万的人口参加了这次迁徙。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只见长安坞堡外站满了人,拖家带口收拾行装的人不下十万。当然其中大多数是虎卫的家眷。徐母、太史慈母、二娘几位老人家和蔡琰、高蕊几女抱着孩子坐在一辆大车中,由典韦、许褚护送,至于诸将的家眷,自然有许褚和典韦的儿子,典满、许仪护送了。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将,在他们父亲多次要求下,终于进入虎卫并完成了虎卫的残酷训练。至于他们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

    长安愿意迁去洛阳的百姓早已经出发了,他们走之前会主动去官府登记并拿到官府的凭证,到了洛阳,官府会给他们登记户口,并发给土地、耕牛、种子,让他们顺利的开垦耕种,还发给他们口粮。因为我发的种子是甘薯种子,而甘薯一般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就可以成熟,即使种植技术不成熟,甘薯的产量也比一般小麦、粟这些粮食的产量高三到四倍。所以我只发给迁徙的百姓半年的粮食,其他的就靠他们自己了。但由于我在长安推广了近两年的甘薯,所以现在我什么都缺就是粮食不缺。黄明他们的酒厂已经开始用甘薯酿酒了,而稻米、小麦这些容易储存的粮食,已经被我充作备用粮窖藏起来。我还让糜竺的商务部从其他州郡收购新粮,然后将库存的陈粮拿出去出售或是发放给受灾百姓。当然,我说的陈粮是那种放的时间比较长的粮食,而不是发霉变质的。

    我们迁徙的队伍浩浩汤汤的往洛阳开去,沿路有徐荣和高顺的部队接应,随行的有许褚和典韦的虎卫。我们十分顺利的回到了洛阳。刘辨站在洛阳城外对我笑道:“吕大哥,当年我多亏了你才离开这捡了一条命。如今我又跟随你回到了这里,希望能为你开创一片新天地,让你不会后悔当年救我!”

    “这句话我要让史官记下来!”我笑道:“我们汉少帝陛下回到洛阳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感激他手下的篡逆之臣!”

    刘辨笑道:“吕大哥多心了!王莽的行为才叫篡逆,武王伐纣乃是顺天应人。至于尧让舜继,那就是圣君之间的传承了!也许千百年以后,我还会被人说成尧舜那样的圣君呢!至于吕大哥就可能被说成舜帝或是大禹帝了!”

    “得嘞!”我郁闷的说:“好好的我就比你矮一辈了!你小子什么都没学会,祢衡的那根毒舌,你倒是学会了。以后我让祢衡来和你对毒!”

    郭嘉却是笑道:“主公,我担心祢衡不能来和辨殿下对毒舌了!听说他去了曹*那,把曹*骂的狗血淋头,还把曹*麾下的文臣武将都得罪光了!曹*虽然没杀他,但是*着他做了一个鼓吏…”

    “他没更衣穿着旧衣服就击鼓,曹*让他更衣,他竟然当着曹*和众位大臣的面把衣服给脱光了,是吧!”我没等郭嘉说完就接着他的话把事情说了出来。祢衡裸衣骂曹*的事,也算是三国史上的一个趣闻了。

    郭嘉愣愣的看着我说:“主公何以得知?我记得文和没有将这则情报上呈主公啊?”

    “你不是说我会预知未来么!我还能掐会算呢!”我笑道:“我不光知道祢衡脱光衣服,我还知道他大骂了一顿曹*,让曹*颜面大失!”

    郭嘉笑道:“主公既然知道祢衡骂了曹*,可否知道祢衡骂了曹*些什么?”

    “想考我?”我笑道:“祢衡无非是说自己以清白之躯示人,而曹*才是欺君罔上的逆贼!”我说完轻轻的一抖衣袖,一张纸条从我的袖子中滑落。

    “我还真以为主公能未卜先知呢!原来早就知道!”郭嘉拾起纸条一看立刻笑了。那张纸条是我去情报部视察的时候偶然瞄到的,我看上面也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就把它抄进了袖子。我可不想让郭嘉他们误以为我真的能掐会算。郭嘉翻了翻纸条说:“说实在的,祢衡也真的很会骂人。你看他骂曹*骂的多精彩:不识贤愚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纳忠言是耳浊;不通古今是身浊;不容诸侯是腹浊;常怀篡逆是心浊!我是天下名士,你居然用我做鼓吏,这就好像阳货看不起孔子,臧仓诋毁孟子!想要成就王霸之业,怎么能如此轻贱人才!祢衡有如此的口才,若是曹*能够善用,也是不小的助力!”

    “得了吧!”我笑道:“有祢衡这个惹祸精,头疼还头疼不过来呢!就说他把上下同僚都得罪光了,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

    郭嘉说:“找一个不需要合作就能胜任的职位给他便是!”

    “朝廷上下的运作,哪一个职位不需要通力合作的?”我笑道:“奉孝你也真是的,搬了一天的家,走了一天的路,你还那么精神,若是有空说这些不相干的事,还不如赶紧带我们去住处。就算我能受得了长途跋涉,那些老人家也受不了!安顿好了他们,我和你聊一个通宵都没问题!”

    “吕大哥是心疼嫂嫂们吧!”刘辨笑道:“别以为我们都不知道,吕大哥为了两位嫂嫂可是硬生生的把迁都的大事拖了一个多月!”

    我敲了一下刘辨的头说:“奉孝,你小子现在都成大嘴男了!好了,赶紧带我们去住处,就当我心疼媳妇!”郭嘉笑着把我们带到了在洛阳的府邸。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小学

    郭嘉把我们带到了洛阳内城,他先派人把刘辨送去皇宫。其实说是皇宫也就是在以前洛阳皇宫的地基上,用水泥翻盖的。由于没有火药,石头的开采十分费时费力。值得庆幸的是,我手下羌奴够多。就为了修建长安和洛阳,还有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驰道,光死在开采石头上的羌奴就不下两万。要知道,就这样我都动用了近四十万羌奴,想想当年秦始皇修长城再加上修陵墓等几个大工程,岂是当时的百姓可以承受的劳役,这样滥用民力秦朝岂能不亡!

    派人带刘辨去皇宫后,郭嘉带着我们来到各自的府邸。我们的府邸在皇宫门口往前走不远,左右两侧分别是大将军吕府和丞相吕府。然后往两侧散开,左边是将军们的府邸,右边是谋士们的府邸。靠的最近的,自然是我、吕布、赵云、郭嘉等几个兄弟。可以说郭嘉安排的这个住宅,完全是按照亲疏关系,来安排远近的。当然,没有一定级别的将领家眷只能住在外城。就好像魏续、侯成之流。

    徐母、二娘、太史慈母几个女性十分满意这样的安排。因为这样她们想聚在一起,就不用跑太远了。而且府邸门口的那条路的转角处就是济民酒楼,她们若是想聚会,还可以去济民酒楼的雅间。至于百姓,自然有人给他们安排,戏志才来洛阳都不下半个月了。以他的能力,安排几十万人,还不是和玩一样。汉代的百姓又不像现代人的要求那么高,有片瓦能遮顶,他们就满意了。何况我给他们安排的都是水泥建造的房屋。若不是钢筋什么的我还没弄出来,我就在长安、洛阳造两三层的小洋楼了。就算是这样,光下水道和排污系统,都差点把羌奴们累死。

    郭嘉对我说:“主公,这还多亏董卓把洛阳和长安的世家大族都搞的衰败了,再加上李傕、郭汜的屠杀,不然你想建造出这样的城池,那可真不是普通的困难!”

    “这才哪到哪,你就觉得困难了?”我笑道:“我们要走的路,比这可是难多了!难不成我们智计百出的郭嘉郭奉孝怕了?”

    郭嘉笑道:“主公,我是文士,你用激将法没用!只要有主公在前面顶着,我怕什么!”郭嘉说着还挺起了胸膛,做出一副慷慨豪迈状。

    我笑着拍了拍郭嘉,就往济民酒楼走去。抬起头,我看着熟悉的招牌,看着熟悉的大门还有那熟悉的掌柜、小二。我好像回到了刚来洛阳的时候。郭嘉把我引入了以前我和众兄弟常在里面聚会的雅间。无论里面的陈设还是样式都没有丝毫的改变。郭嘉笑道:“主公,这是黄明按照以前的济民酒楼建造出来的,主公还满意么?”

    “难为你们还记得雅间的模样!”我用手抚着雅间墙上挂着的仕女图说:“回头让翼德为众兄弟们各自画上一幅画像,先挂在雅间里。等我们功成名就后,就建造一个功臣阁,将你们的画像都挂进去,让后人记住你们,也记住那些为了我们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忠志之士!”

    “主公!”郭嘉激动了,谁不想千古流芳,虽然郭嘉已经是千古流芳了,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郭嘉说:“主公如此抬爱,让我们情何以堪!我们唯有为主公效死力耳!”

    我拍拍郭嘉的肩膀说:“我们才回洛阳,要做的事肯定多,你赶紧去忙吧!对了,你写一封信给刘表,让他警告黄祖,不许黄祖杀祢衡。你还要告诉刘表,若是黄祖敢杀祢衡,我就会起兵攻击荆州。顺便把管宁、邴原两位先生请来!”郭嘉听了我的命令,点点头就退下了。

    我让小二给我上了一杯茶,然后就坐在那等着管宁和邴原。没多久,管宁和邴原就到了。我笑着招呼他们二人坐下。管宁品了一口茶问道:“主公唤我们前来有何要事?”

    “二位先生致力于教育不愿为官,我是知道的!我想请二位先生出任洛阳和长安中小学的校长,不知道二位先生意下如何?”我问道。

    邴原和管宁相视一眼,邴原问道:“不知主公口中说的中小学是什么?”

    “中小学就是类似书院一样的地方,主要是教育我领地内六至十五岁的孩童和少年。”我笑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可塑期,由二位充当校长,不仅能教授他们知识,让他们读书习字,还能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

    管宁问道:“那校长又是什么职务?”

    “就是院正!”我笑道:“你们管理书院的老师,督导学生的学业,提高学生和老师的素质。由你们这样的大儒来做榜样,自然是无往而不利。至于书院教授些什么,六到十二岁,主要教授一些识字断句方面的东西,然后就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我觉得二位可以把《论语》关于道德方面的东西拿出来传授给学生。当然,董仲舒以后才出现的思想就不要了。那种歪解圣人,甚至是断章取义的东西,实在不适合我们。”

    管宁和邴原点点头,其实在汉代也有很多大儒不满董仲舒为了迎奉皇权,篡改孔子的学说,可是从西晋一直到元代,经历了数次少数民族的文化破坏,再加上政府对董仲舒学说的支持,才导致真正的儒者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汉代,那种兼容并蓄的儒者还是很多的。

    “主公此策真是妙不可言,但是主公为何不请您的岳父或是郑玄郑康成先生来主持这件事呢?飞白蔡伯喈,在大汉也是誉满天下的!”管宁问道。

    “我也想让郑康成先生出来帮我,可是他在哪我都不知道!”我笑道:“至于我岳父,现在就是一个老小孩,岁数又那么大,我实在是不放心他。还是让他在家养老吧!不行就让他去教授那些孩子书法,也好让蔡飞白的飞白体永传后世。”

第三百五十三章 陆康

    管宁和邴原听了我的话不觉莞尔,他们来到长安后就发现蔡邕有些孩子气。不过,蔡邕毕竟是比他们名气还要大的大儒,只要蔡邕没有过失,孩子气一点也无妨,谁都有一个真性情,只不过有些人掩饰的好一些,有些人不会掩饰,蔡邕就是那种不会掩饰的人。但若是让蔡邕来教授这些小孩子,估计我培养人才的算盘就要打空了。

    管宁问道:“主公要知道十岁以上的男童,在某些家里已经算是劳动力了。若是让他们来学习,家里的农活就要耽误,您如何才能说服那些家庭,让孩子们来读书习字?”

    “简单!”我笑道:“凡是来学校就读的学生,学校管一顿饭。农忙的时候,十岁以上的男童可以休学去帮忙。等他们十五岁后,若是能通过考核,我就会给他们做安排。若是不能通过考核,就回去种地!现在我们只收十岁以下的男童,等教学经验充足了,我们再收其他学生,包括女生!”

    管宁和邴原对于我的决定是不会有质疑的。在汉代,男女之防虽然已经有了,但是完全没有宋明时期那样严苛。对于学院收女孩,管宁和邴原报以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其实有钱人家的女孩在家请先生回去授课,在汉代是很常见的。既然我把事情安排好了,管宁和邴原就分赴长安和洛阳的学校主持中小学招生。

    至于学校的名称,自然是“大汉青年学院”,这可是我盗版现代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出的主意。只是将初中和小学合并了。等那些学生十五岁以后,就按照他们的兴趣和选择,规划到各个领域去,好像现代高中会分文理科或是选科一样。比如说把他们分到张仲景成立的医学院和刘晔主持的科学院。不过,现在刘晔的科学院还在主管器械制造。主要是研究一些兵器,人员也不是很多。而张仲景的医学院也才刚刚挑好地点,若不是他在坞堡中教授了一些孤儿医学,现在的张仲景都可能是光杆司令。

    管宁和邴原没走多久,郭嘉又冲进了雅间。我看着郭嘉急急忙忙的样子说:“奉孝,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有变,当年你就是这副模样冲进了这间雅间!”

    “主公曾经说过,做人不能忘本!我郭嘉天生就是这副性格,怎么也改不了了!”郭嘉笑道:“若非是那次鲁莽,我如何能有这么好的主公!刚才接到消息说,孙策袭破庐江,将庐江陆家斩杀殆尽!”

    “什么!”我惊讶的站起来说:“怎么可能!孙策这样做,难道他不想要江东了么?”在我的记忆里,孙策并没有屠杀陆家的人。可是现在却发生了,这让我不得不惊诧万分。

    “主公勿惊!陆康祖孙三人无碍!”郭嘉还以为我是在担心我要他们找的陆逊、陆绩、陆康祖孙三人的安危呢!

    我向郭嘉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奉孝还不细细道来,难不成想让我打你军棍!”

    郭嘉笑道:“接到主公的命令,我与文和就派了一队暗探进入庐江。那时候,孙策军已经将庐江包围了将近一年!虽然庐江城外只是孙策军分出来的一小股部队,但是陆康在内无可战之兵,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只能坚守。我们的暗探好不容易混在守城部队中,才潜伏入城。也不得不说主公的眼光独到,陆康竟然就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