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澳门赌枭叶汉正传-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转眼之间,叶汉又全身憋足劲。他太容易受外界的刺激了,难怪他的对手们认为他缺乏“定力”。    
    如果赛马车不断取得胜利,叶汉或许会慢慢变得无精打采;如果赛马车疾速陷入人力无法逆转的绝境,叶汉也可能会变得心如死灰 。糟就糟在赛马车生意红火了一阵子之后,行情渐渐跌了下来。虽然进账不薄,但与每场赛事的庞大开支比较,还是入不敷出。    
    更令叶汉头痛的,是何鸿燊开始全力攻击他。    
    当时,叶汉还是“娱乐公司”的股东之一,虽然卸去了一切职务,但仍持有近10%的“娱乐公司”的权益。何鸿燊不断向叶汉施加压力,使叶汉难于招架。为了集中人力和财力挽救危机重重的赛马车,1982年,叶汉把他在“娱乐公司”的所有股权,以3亿港元的价格套现,转让给香港商人郑裕彤。    
    那么,郑裕彤又是何方神仙呢?    
    此人亦非等闲之辈。    
    郑裕彤不仅是叶汉的朋友,也是何鸿燊的朋友。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曾两次染指赌业,一次是与叶汉合作,企图推翻何鸿燊一手遮天的“娱乐公司”,夺取澳门赌业的专营权,但没有成功;另一次是与何鸿燊等人合股,在伊朗开设跑马场,想赚阿拉伯人的钱,最初大获成功,赚了很多钱,但不久,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国王巴列维倒台,流亡法国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并接管了政权。政变发生之后,马场仍继续开了3个月,突然在此后的某一天,一群阿拉伯人冲进马场,把电算机等设备砸了个稀巴烂,这项5000万美元的投资就此报销。    
    


第四部分独辟蹊径 大眼眉再度风光(3)

    由此至少可以看出,郑裕彤对赌业情有独钟。    
    此公其实是一位投资高手。如今,他在香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与李嘉诚、李兆基、郭氏三兄弟并称为香港地产界四大巨子。他还是名噪内地和港澳地区的“周大福珠宝”的大股东,是一位“珠宝大王”,当今广东省的高速公路,就是他投资内地的项目之一。郑裕彤的投资理论是:“凡与民生有密切关系的生意都有作为,女人喜爱珠宝,举世皆然;人要住屋,年轻人成家后自辟小天地,对楼宇便有大量需求,做这些生意不会错到哪里!”    
    他对赌业的投资解释为:“与民生无关,但与人性有关。”    
    在叶汉出售“娱乐公司”的股权给他的时候,郑裕彤已经是叱咤香港工商界的风云人物。    
    郑裕彤只受过小学教育,15岁时因为日寇侵华,在父亲安排下,由故乡顺德到澳门投靠经营周大福金铺的至交周至元,开始在店里打杂,3年后升为主管,并娶了老板17岁的女儿为妻。婚后两年,即1945年,郑裕彤奉岳父之命到香港皇后大道中开设“周大福”分行。1956年,周至元与合伙人年事已高,便将生意转让给郑裕彤,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周大福”如今成了香港三大金行之一。    
    不过,使郑裕彤成为超级巨富的,不是黄金生意,而是地产。1970年,他与香港商界、金融界巨子何添、郭得胜及何善衡等,合股成立新世界发展公司,全面向地产进军。他以1。37亿港元,向太古洋行购入尖东“蓝烟囱”旧址,用来兴建新世界中心酒店、购物商场以及丽晶酒店,这幢美仑美奂的欧洲式建筑物,成为新世界集团的标志。此后,郑裕彤把准机会,四面出击,频频得手。    
    1982年,郑裕彤加入“娱乐公司”,从此,澳门博彩业进入了何鸿燊、霍英东、郑裕彤三大巨头并驾齐驱的新时期。    
    霍英东虽然是“娱乐公司”最大的股东(占40%以上的权益),但和郑裕彤、叶德利这两个较小的股东一样,只管拿钱,不管赌场的具体业务,澳门赌业的经营大权完全落在何鸿燊一个人手中。    
    剔除叶汉之后,内部再也没人跟何鸿燊争权夺利了,他开始以一家之主的姿态,更加广泛地博取民心以及澳门政府的赏赉。1982年8月,他个人捐资2000万元,兴建澳门新口岸体育馆;同年12月,他再次和澳门政府就赌场经营续约,主动提出增加公司上缴政府的赌税:从1983年1月起,盈利税率由10。8%提高到25%,1987年1月1日开始,每年递增1%,一直到30%。    
    当时的澳督高斯达(第124任澳督,1981年5月到任)曾公开称赞何鸿燊,他说:“我个人和政府都认为,博彩业在澳门的存在,并不比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更坏,它带来的利益大大补偿了社会观念下所引起的不适当之处。……感谢这次参与谈判和签署博彩经营合约的人士,特别要感谢娱乐公司的总经理何鸿燊先生,何先生和政府衷诚合作,他经常将公司的利益与澳门整体利益互相协调,致力于繁荣澳门经济,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赞扬!”    
    既然已经彻底退出“娱乐公司”,叶汉便对旧冤家那边的好事坏事,尽量不闻不问。事实上,他对何鸿燊憋着满腹怒火,只是无暇骂人罢了。    
    自赛马车营业以来,尽管叶汉作了很大投资和努力,但投注额一直不理想。他原来预期每年的投注额至少应该有5亿元,但1981年,总投注额只有1。3亿元,然后逐年下降,1982年不到1亿元,1983年跌到6000万元,1984年更跌到了4400万元,使得赛马车公司连年严重亏损。    
    叶汉实在不甘心,他不能让旧冤家看自己的笑话,于是不断追加投资,想尽招数。1984年8月,澳门马会车成立4周年之际,叶汉专程从泰国请来四面佛铜像,供奉于马场,希望藉此吸引游客,带旺赛事。这也可说是黔驴技穷了。    
    即使求助佛祖,赌客也未见增多,马车会照旧亏本。面对叶汉这种惨淡经营的境况,有些好心的旧友开始责备他,讲他不该赌气退出“娱乐公司”,不该出卖股权,并说霍英东、郑裕彤等人眼下如何大把大把赚钱。    
    这些话不啻于朝叶汉的伤口上抹盐粉。叶汉说:“何鸿燊向来只把我当个摆设,我看不过眼。我为什么不干了?第一,我不是为了钱;第二,是免得时时摩擦。不如让他发啦!真的 ,如果不是何鸿燊争权,我不会走,也不会退股不捞!”    
    1986年,叶汉和何鸿燊之间又大闹了一场,由于事头是何鸿燊惹出来的,结果难辞其咎,只好赔钱息事。    
    这年,春风得意的何鸿燊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采访。谈到开赌场,自然谈到叶汉。在谈到叶汉为何退出“娱乐公司”时,何鸿燊说叶汉不肯引进新技术和外国的赌博方式,故而退休,并出售其赌场股权。其间还历数了叶汉诸多不是。    
    这个采访节目播出之后,在一些关注赌业的人士中间,产生了较大反响。叶汉在英国的一位朋友看到这个节目,特意复制下来,拿给叶汉看。    
    叶汉不看则已,一看怒火冲天,他对着电视中的何鸿燊破口大骂。骂完之后,叶汉逢人便替自己辩护:“他老母!以为在伦敦讲没人知道,以为我不懂英文,就讲我的闲话,说我是乡下仔一名。其实赌场一开张,我们就穿制服、打领带,年年旧历年请客,一定留张台给澳督赌第一铺百家乐,伙计个个穿礼服,在旁边侍候澳督,这些都有照片为证!”    
    


第四部分独辟蹊径 大眼眉再度风光(4)

    BBC的电视节目中,何鸿燊说为了开赌场,亲自6次跑往里斯本疏通关系。叶汉听了哈哈大笑,说何鸿燊全是“车大炮”、“讲大话”。    
    此外,有一位BBC记者还写了一本书,书中说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有6个人,何鸿燊是其中之一,里面有段话提到叶汉,说叶汉在“娱乐公司”时,把赌场搞得一塌糊涂,又不肯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他手下的荷官对客人毫无礼貌,时常抢客人的茶钱。这些说法与何鸿燊同出一辙。    
    因此,看过这本书后,叶汉坐不住了,愤然道:“放屁!澳门赌场所有新的东西,包括轮盘、21点,买喷射船……都由我搞出来,何鸿燊不熟行,怎么会由他搞?我人都走开了,还继续诬蔑我,是什么意思?”    
    叶汉认为何鸿燊在电视里的讲话毫无根据,是存心诽谤他,毁坏他的声誉,于是不依不饶,马上找来律师,准备控告何鸿燊。    
    据叶汉称,这一次何鸿燊也吓坏了,他托何添和邓肇坚爵士来向他讲情,说何鸿燊知错认错,承认出言有失,情愿赔偿50万元律师费,以化解此事。    
    叶汉说:“何添和邓肇坚都是老朋友,他们来为何鸿燊求情,讲了几个钟头,我想,老友出面,事情就算了,我只要他给50万律师费和一封道歉信,其他就不要了。”    
    至于何鸿燊是否亲笔写道歉信给叶汉,无法在何鸿燊处得到印证,但叶汉一口咬定:“写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讲错话。”    
    如果叶汉所说属实,那么,叶汉算得是不大不小地出了一口气。    
    但是,痛快、过瘾,对这时的叶汉而言,只是一瞬之间的感觉,他的赛马车公司已经令他焦头烂额了。    
    营业情况以每年亏损1亿元的数字发展。按照叶汉与澳门政府所签的专营合约,假如电脑记录的总下注额每年少于1。5亿葡币,则免缴博彩税。自马车会开业以来,每年总投注额从来没有超过1。5亿,所以叶汉也就从没有向政府缴过税。    
    直到1988年1月30日举行最后一场赛马车,叶汉总共亏蚀10亿元。    
    亏蚀的客观原因,就当时的条件来说,可能是由于赛马车场地理位置不佳,开设在凼仔岛,离澳门闹市区较远,前来澳门的一般赌客懒得光顾;其次,港澳人士以为赛马车的比赛节奏太慢,来得不够刺激;另外,还受到香港每周两次赛马的影响,许多香港赌客感到顾此失彼,于是干脆放弃到澳门赛马车场下注。    
    在这种困境之下,叶汉决定正式退出马车会,并将马车会卖盘。    
    叶汉承认自己搞赛马车是失败的,他的性格就是承认失败,毫不掩饰,要输也输得起,而且输得洒脱。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失败的:“我见北欧赛马场免费送饮都无人光顾,以为不行,后来才知道,原来北欧整天下雪,跑马整天失蹄,便无人赌马;赛马车就不会失蹄,所以在北欧大受欢迎。但澳门同北欧完全不同环境,赛马车引不起人们兴趣,这就失败了!”    
    1988年,在中间人的斡旋下,叶汉把赛马车会股份卖给台湾财团——朕伟集团,售价4。4亿元,叶汉保留其中的500万股权益。    
    接手叶汉的赛马车会的人,是台湾朕伟财团的曾晓村。    
    连在赌海浮沉了数十年的叶汉都只好放弃的赛马车公司,朕伟财团竟敢于接手,那么,朕伟财团有何背景,而曾晓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下面作一个简单的交待。    
    台湾朕伟财团是一家“地下”投资公司,与另外两家“地下”投资财团“鸿源”、“龙祥”并称台湾“三大公司”,其性质类似于一些地下银行、基金组织和信托公司,即筹集、管理和利用社会各界股东的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的投资。但是,对于地下投资公司,台湾当局采取的是取缔政策。当时,“三大公司”之一的“鸿源”正被政府查封,其负责人沈长声也被政府扣押。所以,朕伟财团在台湾是一家非法黑道组织。    
    当朕伟公司来澳门投资并接手叶汉的赛马车公司时,其公司大本营正被台湾法院起诉。台湾方面称,朕伟公司已腹背受敌,前往澳门投资,无异于孤注一掷,最终只会把“朕伟”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接手澳门赛马车会后,“朕伟”把它改为赛马会。1989年1月,“朕伟”成立“澳门赛马有限公司”,首期投资为7亿元,曾晓村出任主席。后又把投资额追加到10亿元。此后,马会扩建工程顺利展开,1989年3月完成填海,5月建成跑道,随后聘请了练马师、骑师,并正式申请参加国际赛马组织。1989年4月,曾晓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赛马会董事会投资已达20亿,其一切赛事将遵照国际惯例进行,全年赛事最少有660场,还透露,该马会已在香港、台湾等地分别成立了马会会员会所,并准备用卫星转播澳门赛马实况。1989年6月20日,曾晓村又向新闻界宣称,马会已增资到30亿元,此外,澳督文礼治(第126任澳督,1987年8月9日到任)也已接受邀请,出任澳门马会的名誉会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曾晓村一跃而成为澳门的大红人,几乎与何鸿燊平起平坐。    
    曾晓村曾一度邀请何鸿燊注资马会,参加马会董事局,但何鸿燊要求获得控股权,曾晓村又不同意,于是两人展开了明争暗斗。    
    曾晓村邀请何鸿燊入股是有其目的的,因为他经营马会有一个策略,就是重点吸引香港和台湾的赌客,方法是向港、台地区现场转播澳门赛马实况,让两地赌客通过长途电话下注。这里便有求于电视台,而澳门的电视台,除了澳门政府之外,何鸿燊是最大的股东,持有澳门电视台16%的股权。


第四部分独辟蹊径 大眼眉再度风光(5)

    尽管何鸿燊没有同意投资马会,但曾晓村依然需要求助于澳门电视台。经过双方或明或暗的磋商,澳门电视台提出了苛刻的条件,要求每场赛事收6万元,一年共举办660场,须支付转播费4000万元,此外,马场的广告收益也完全归电视台所有。    
    曾晓村无法接受,最终双方未达成协议。于是,暗中报复开始了。    
    1989年7月17日,澳门立法会通过一项新法案,立即禁止澳门电视台播放香烟广告,并限制播放酒类广告。    
    这对烟酒类广告占总收入三成以上的澳门电视台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此,作为大股东的何鸿燊必然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最初提出这项法案并极力使之通过的,是澳门马会的大股东们,不仅包括曾晓村等人,据说叶汉也有一份“功劳”。    
    1989年9月11日,澳门马会开幕,盛况空前。但是不久,“朕伟”财团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主要是因为“朕伟”属于非法公司,政府有意对其进行封杀和取缔。    
    何鸿燊则认为,澳门电视台如果不向港台转播赛马实况,单靠澳门赌客,澳门马会必败无疑。他坚信,只有他能救活澳门马会。    
    果然,澳门赛马开办半年多来,每次赛事投注额都偏低,最低的一天全日投注额只有900万元,最高也仅有1700万元左右,与香港赛马会无法相比。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公开宣称,绝不容许澳门的赛马在台湾发展。这意味着澳门马会无法争取到原计划中的主要客源。    
    在重重危机之中,澳门马会熬到了1990年。    
    12月14日,马会潜伏已久的危机全面爆发。这天上午,澳门法院和警方带人强行关闭了赛马场。并宣布,澳门马会从这天起无限期停赛。    
    在这段时间,外界曾一度风传叶汉要打回澳门,收购马会的股权。但是叶汉很快对澳门新闻界说:“我年纪已老,再无兴趣购买澳门马会,传说我会购买1亿元股权一事是不正确的。老实说,我目前仍然持有马会500万股。……我认为何鸿燊对经营这类企业有他的构想。我相信他会购买马会过半以上的股权甚至全部。”    
    果然,一直关注着澳门马会的何鸿燊开始出击了。    
    1990年12月31日,他联合丽新集团、太平洋协和集团、汤臣太平洋集团和金城集团,组成新财团,以4。5亿元的低价,购入了澳门马会原本值15。3亿元的股权,把台湾“朕伟”财团一些大股东彻底赶出澳门。另外又注资5。5亿元,使停业一个多月的澳门赛马会重新开张。    
    收购赛马会,对何鸿燊来说有两点好处,一是只要经营得法,赛马本身有利可图;二是控制了赛马会,便等于拥有了凼仔的大片土地。    
    凼仔是澳门政府近年重点开发的地区,建设中的澳门国际机场便坐落在这里。将来凼仔的地价自然会大幅上升,光从发展地产来看,这也是一次极有眼光的投资。    
    如今的凼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叶汉有次旧地重游,看到自己曾在这里经营的赛马车会,如今辗转落到何鸿燊手中,变成了赛马会,而且经营得生机勃勃,但他并不介意,还得意地对旁人说:    
    “我眼光虽然错了,但没有赛马车,又何来赛马?我是个喜欢起头的人,赛马车带旺了凼仔,你看,凼仔如今多旺啊!”    
    叶汉说得不错,他的确是个“喜欢起头的人”,一生中,他起过不少的“头”,但他喜欢起头却不喜欢收尾,准确地说,他是不善于收尾,总是把一大堆的麻烦甩给别人,他却躲在旁边看笑话。进入老年,叶汉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好像他是有意这么干似的,就像老顽童玩弄恶作剧。但他的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