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3、[历史小说] 楚汉争鼎 作者:寂寞剑客(起点vip2012.12.27完结)-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给高初加一道紧箍咒。

    听说有机会独自镇守庐江,高初不禁大喜,身为武将,又有几个人能够抵挡得住独挡一面的诱惑?不过看项庄的意思,却好像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当下高初急道:“大王,末将一定一日三省,今后再不乱发脾气了”

    项庄想了想,还是摇头:“算了,还是子良你留下吧。”

    “大王,别,别啊。”高初闻言急道,“军师还得留在大王身边出计划策呢,又怎么可以留在庐江?再说衡山国覆亡在即,临江国又是我大楚盟友,其余南越、闽越皆不足惧,有末将坐镇于此,已经是足够了。”

    百里贤道:“大王,臣以为高初将军足可胜任。”

    项庄沉吟片刻,终于点头道:“好吧,寡人给你留下五千精兵,不过你的任务可不仅仅只是守住庐江北边六县,你还得想办法平定庐江西部以及南边诸县,为此,寡人还给你留下了一大臂助,你可要善加利用。”

    “臂助?”高初愕然道,“谁呀?”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项庄说此一顿,又道,“你先下去吧。”

    “喏。”高初揖了一揖,转身去了,百里贤摇了摇羽扇,向项庄道,“大王,这边大局已定,我们也该回师江东了。”

    “是啊。”项庄点了点头,道,“该回去了。”也不知道现在江东的情形如何了,历阳有蒙殛及三千多秦军精锐镇守,应该不会有事,不过镇守丹徒、曲阿一线的项佗却要面对英布的淮南大军,项庄心里还是有些不托底。

    还有庞钰的五千精兵,差不多也该跟东瓯军遭遇了吧?昔日镇守函谷关时,庞钰的表现可谓惊艳,连刘邦老儿都在他的手底下吃了大亏,这次面对区区几万蛮夷土著,庞钰既便无法速胜,拖住东瓯军却应该不成问题。

    项庄却没有想到,庞钰竟然……

第239章 将才辈出

    第239章 将才辈出

    项庄万万没有想到,庞钰竟然已经兵临东瓯城下!

    事情还得从二十多天前说起,二十多天前,就在项庄率两万大军杀入庐江的同时,庞钰也带着五千精兵赶到了乌伤县(今义乌市)。

    庞钰率军赶到乌伤之后,老天竟连着下了三天暴雨!

    第四日一大早,庞钰带着十几个亲兵出城观察地形时,却看到一群百姓正扶老携幼从前方驰道上仓皇而来,庞钰上前一询问,才知道前面有个村子被山洪给淹了,全村一百多户五百多口人,就只逃出来五十多口人丁。

    庞钰赶紧命乌伤县令、县尉安置难民。

    安顿好灾民,庞钰又点起五百锐士赶来挖掘被山洪淹没的村庄,指望着还能救出几个幸存者,不曾想还真让他救出了一个被埋在已经倒塌的房屋下的老者,在闲谈中,老者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却触动了庞钰的神经。

    老者告诉庞钰,这里每年夏天都会爆发山洪,每年都有道路或者桥梁被冲毁,不过像今年这样,整个村庄被淹却还是首次,最后,老者又告诉庞钰,根据他的“经验”,今后几天还会连降暴雨,楚军最好不要出城,以免遭遇山洪。

    老者原本是想告诫庞钰,庞钰听了却是怦然心动,当下派人将老者送回了县城,然后又冒雨察看了驰道两侧的山峦,最后终于在乌伤城南五十里处发现了一处险峻的山谷,那里两座大山合抱,驰道居中而过,是东瓯大军北上的必经之路!

    而且在连日的大雨冲涮之下,山谷两侧的山体已经变得极为松软,稍有外力介入,就很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泥石山洪!

    庞钰再不犹豫,当即派兵上山掘堤引流,引导两条山中小溪的流向,全力冲涮驰道两侧的山体,以人为制造山洪,庞钰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人为制造一场大规模的泥石山洪,彻底冲毁自东瓯进入乌伤的这条唯一的通道!

    只要这条通道一毁,东瓯大军势必就得从群山万壑中重新辟出一条通道,这样的话,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绝无可能的,可几个月后,项庄大军早就回师江东了,届时,姒雒摇就只能灰溜溜地撤回东瓯了。

    不过,要想人为制造一场山洪并不容易。

    尽管此后老天又连降了两天暴雨,庞钰也尽可能地引流冲刷山体,可他预期中的泥石山洪却迟迟未至,到了第三天,细作传回消息,东瓯大军距离山口已经不足五十里了,庞钰无奈,只得放弃努力撤回乌伤。

    然而,就在庞钰已经放弃时,意外的惊喜却是不期而至。

    姒雒摇的东瓯大军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径直穿过了水土已经极为松软的山谷,前军、中军以及姒雒摇的禁军全都很安全地过去了,可是轮到后军辎重时,庞钰久等未至的泥石山洪终于呼啸而下,五千兵卒以及大量的辎重粮秣一下就全被活埋了!

    五千士卒不战而殁,几万石军粮以及大量的辎重全部被毁,姒雒摇的四万东瓯大军一下就陷入了绝境,更要命的是,泥石山洪已经完全冲毁了驰道,东瓯军就是想退回东瓯国都不可能了,至少在老天放晴之前是绝无可能了。

    东瓯军骤遭天灾,军中顿时流言四起,军心浮动。

    这个时代的古人深信鬼神之说,东瓯将士很容易就将山洪跟天意联系在了一起。

    庞钰虽然年轻,却是天纵其才,且又饱读兵书,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绝好机会,当即驱兵掩杀,东瓯军早已经军心涣散,根本无心恋战,庞钰带着楚军一顿冲杀,东瓯军便是兵败如山倒,姒雒摇也在乱军中被庞钰射杀。

    乌伤一战,庞钰以五千大破东瓯四万,斩首两万余级,生擒数千,余者走死山中。

    大战过后,接着就是连续的晴朗天气,阻断驰道的泥石流也变成了干硬的坦途,庞钰当机立断,尽起本部四千多精兵外加乌伤两千民壮,沿着驰道杀奔东瓯国的都城而来,急行军五天后,庞钰大军便已兵败东瓯城下!

    ##########

    广陵,淮南军大营。

    蒯彻走进行辕时,英布正在大厅里长吁短叹。

    见了礼,蒯彻又径直问道:“大王何故叹息?”

    英布不答,只是将手中几枝木简递给了蒯彻,蒯彻伸手接过,又在案上排列好,只看了一眼便自微微色变,凛然道:“项庄大破梅鋗?”

    “还有这个。”英布又将一方帛书递给蒯彻。

    看完帛书,蒯彻越发变了脸色:“邾邑也让临江军攻陷了?!”

    “国相,咱们中计了。”英布叹息道,“项庄根本就不在曲阿。”

    “这个项庄,还真是狡猾哪。”蒯彻的神情略略有些尴尬,项庄不在曲阿,他其实早就已经猜出来了,只不过,没跟英布说而已。

    英布的神情忽然变得狰狞起来,又道:“国相,既然项庄不在曲阿,则眼下正是进兵的良机,不如尽起大军杀过乌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屯驻曲阿的楚军主力?如此,既便项庄回到江东,也是手中没兵,能奈寡人何?”

    蒯彻道:“可是大王,驻屯曲阿的楚军已经超过了七万人,项庄虽然不在,却必然留下了大将领军,急切间要想击破,又谈何容易?”

    英布道:“项庄能以两万人打败梅鋗十几万人,足见带的都是精兵,那么驻屯曲阿的就只能是临时征召的各郡壮丁,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就是有十万又怎样?寡人帐下有五万精锐之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之击破!”

    蒯彻道:“若是两军相持不下之时,项庄突然回师……”

    “怕是来不了啦!”英布摆了摆手,大声说道,“不出意外的话,姒雒摇的五万东瓯军现在已经杀入会稽郡腹地了,项庄既便回师江东,也只会赶去抵挡东瓯大军,绝对顾不上曲阿这边了,还有历阳,周殷、靳歙、李左车他们也该有所行动了。”

    蒯彻默然,他总觉得现在不应该跟项庄翻脸,在蒯彻看来,英布最大的敌人应该是齐王韩信,而不是楚王项庄,所以,蒯彻始终认为淮南国应该尽可能地结好楚国,以共抗北边的齐国,否则,一旦齐国大军南下,淮南国就危险了!

    要知道,刘邦可是早就将东海、泗水以及薛郡划给了齐国,英布抢占三郡,韩信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又有谁知道?别看现在齐军没啥动静,韩信甚至还削减了兵力,可那只是为了积蓄国力。

    一旦齐国恢复了国力,接下来肯定要对外兴兵,齐国如果兴兵,多半不会去啃梁王彭越这块硬骨头,而且一旦灭了梁国,齐军就要直接面对汉军了,韩信显然不会这么做,那么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北上赵国或者南下淮南。

    在蒯彻看来,英布要想独抗韩信,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能够与项庄联手,则局面又自不同了,正因为此,蒯彻才会极力反对跟楚国交恶。

    不过,蒯彻也得承认,眼下的确是击灭楚国的良机!

    项庄不在,楚军又是精锐尽出,单凭驻屯曲阿的几万楚国壮丁,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英布的精锐之师,再加上又有姒雒摇、周殷、靳歙、李左车从旁窥伺,楚国还真是危险,就算项庄能够迅速赶回江东,只怕也是晚了。

    见蒯彻久久不语,英布又道:“国相,如何?”

    蒯彻叹了口气,正欲说话时,英布帐前遏者马业忽然匆匆走了进来,不及见礼就惶然说道:“大王,江左急报!”

    英布沉声道:“讲!”

    马业揖了一揖,说道:“江左细作刚刚传回消息,楚将庞钰以五千兵马在乌伤大破东瓯大军,斩首两万余级,东瓯王姒雒摇也被庞钰射杀,现在,这个庞钰已经尽起大军攻入东瓯国内,搞不好东瓯国就要亡国了!”

    “咦?”蒯彻闻言不禁微微色变。

    “庞钰?”英布也是脸色大变,“怎么没听说过?”

    这一刻,英布还真有些心惊肉跳,项庄帐下还真是将才辈出啊,随便一个无名小卒,就能凭借五千人马打败五万东瓯大军?难怪周殷、靳歙、李左车在九江折腾了几个月,却愣是攻不下一个小小的历阳县,只怕守城者也非寻常之辈。

    当下蒯彻说道:“大王,姒雒摇的东瓯大军已经覆灭,周殷、靳歙、李左车在历阳也是久攻不下,我淮南大军如果过江,可就要独自面对楚军了,项庄已经击破梅鋗,最多再有半个月就该回到江东了,一旦我军无法速胜,再想全身而退可就难了。”

    英布一时之间也陷入了犹豫之中,他根本没想到,姒雒摇的东瓯军如此轻易就被楚军给击败了,而且还败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楚将手下,东瓯军的快速败亡,一下就打乱了英布的计划,此时淮南军再要过江,可就要风险大增了。

第240章 大楚威武

    第240章 大楚威武

    番邑通往黟县的驰道上,楚军正昼夜兼程向东急进。

    来的时候,因为要尽可能地隐匿形踪,所以只能走偏僻小道,不过回江东时,可就没有这许多顾忌了,尽可以沿着驰道堂而皇之地行进。

    不过,来时的两万精锐,回去时却只剩下万人了。

    望着楚军缩水近半的行军队列,项庄不禁有些肉疼,带来的两万精兵,五千人跟着高初留在了庐江,其中还包括千余伤兵,剩下的四千余人却阵亡了,番邑一战,楚军虽然击破了梅鋗的十几万大军,可自身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项庄不能不心疼,这次阵亡的可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如果这样的恶战再来几次,他从九原带回江东的两万精锐,就所剩无几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衡山军终于被击破了,这四千多老兵的牺牲,并非没有代价。

    “号令全军,加快速度!”项庄再次下达了军令。

    楚军老兵的行军速度一向都是杠杠的,项庄也很少下达催促的军令,不过今天,他却已经连续三次下达了加快行军速度的军令,没办法,项庄心里实在是挂念江东的战局,尤其担心曲阿的项佗,淮南王英布,可着实不是好惹的。

    汉初三大名将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英布虽然忝居末尾,可那也是名将,项佗虽然是项氏子弟中少有的大将之才,可是跟英布相比,那就不够瞧了,更何况,英布身经百战,其丰富的战阵经验完全不是项佗所能比拟的。

    而且,集结在曲阿的楚军全都是些民壮,未经任何军事训练不说,装备也差,新蓦的绝大部份楚军壮丁甚至连一件布甲、一样铁制兵器都没有,毫不客气地讲,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又怎么跟英布的淮南军精锐抗衡?

    “大王有令,加快行军速度!”

    “大王有令,加快行军速度!”

    “大王有令,加快行军速度!”

    项庄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万余楚军尽管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可一个个还是甩开大步向前飞奔而去,在长年累月的铁血征战以及战功、爵位的激励之下,楚军将士所爆发出的精神意志力是超乎想象的,这点行军强度,远不足以拖垮他们。

    正行进间,一骑快马忽然从前方飞驰而来,马背上的骑士一边催马飞奔,一边厉声喝问驰道上正在匆匆行军的楚军将士:“大王何在?大王何在……”

    楚军将士便纷纷伸手指向项庄所在的中军,那骑士顿时在马股上抽了一鞭,直趋项庄中军而来,未及项庄近前,骑士便已经飞身下马,又仆地单膝跪地,双上呈上一节黄绫包裹的竹筒的同时,嘴里也大声高喊:“大王,乌伤大捷!”

    乌伤大捷?!项庄不禁跟百里贤对视一眼,相继停下了脚步。

    晋襄早已大步上前,从信使手中接过黄绫包裹,又解开黄绫、启开竹筒,从里面取出了一封卷起的书信递给了项庄,项庄匆匆看完,不禁大喜过望道:“哈哈哈,好,太好了,庞钰这小子竟以五千破四万,大败东瓯军!”

    说罢,项庄又将书信递给了身边的百里贤。

    百里贤阅罢也是感慨不已地道:“庞钰将军还真是不负大王厚望哪。”

    当初项庄以庞钰为将,引兵五千南出乌伤以抗衡姒雒摇的东瓯军时,可是遭到了令尹项他、上将军项佗、吴郡郡守叔孙贯等文武重臣的一致反对,桓楚、季布、萧开等楚军宿将更是在背后说怪话,几乎就没人看好庞钰。

    庞钰虽然世族出身,而且家学渊源、自幼饱读兵书,可不管怎么说,他都只是个不足二十的年轻人,驻守函谷关时,虽然有过惊才绝艳的表现,可最终不还是让刘邦给打败了?而且汉军用的还是同样的手段,由此可见庞钰还有些稚嫩,不足以独挡一面。

    不过这一次,项庄却罕见地没有妥协,而是一意孤行对庞钰委以重任。

    现在,铁的事实已经证明,项庄的坚持是极其明智的,项庄原本只希望庞钰能够拖住东瓯军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然而,庞钰却凭借五千精兵一举击破了四万东瓯军,而且还趁虚攻入了东瓯国内,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兵临东瓯城下了。

    “庞钰这小子!”项庄狠狠击节道,“等打完这仗,寡人亲自给他行冠礼!”

    至此,围攻江东的七路联军之中,梅鋗的衡山军、姒雒摇的东瓯军已经败亡,姒无诸的闽越军还远在闽中,什么时候出兵都是未知之数,既便出兵也很难通过山越武装所盘踞稽南诸县,那么,七路联军就只剩下英布、周殷、靳歙、李左车四路了。

    ##########

    历阳,汉军围城已经持续整整二十天了!

    不过,前十天汉军基本上只是围而不攻,周殷、靳歙、李左车虽然名义上都是汉将,但各人都有各人的小算盘,周殷希望靳歙、李左车能与楚军拼个两败俱伤,靳歙、李左车何尝不希望周殷与楚军大打出手?甚至连靳歙、李左车之间也是貌合神离。

    不过十天之前,不知道周殷、靳歙以及李左车之间达成了什么默契,开始轮流调动军队对历阳城发起了毫无保留的强攻,历阳的防守压力陡然猛增,好在城内有蒙殛的三千精兵驻守,再加上戍边的近万刑徒,局势倒也有惊无险。

    一大早,蒙殛便在族弟蒙铿、蒙锵以及数十亲兵的簇拥下登上了城头。

    城头上,到处都是滚木、擂石以及折断的刀枪剑戟,垛堞、马道还有女墙上,到处都是斑驳的血迹,有些血迹已经干涸,有些却仍然是鲜红的,一切的一切,全都昭示着这里曾经连续爆发无比惨烈的厮杀,显然,夺城之战已经日趋白热化!

    楚兵还有刑徒横七竖八躺满了一地,昨天汉军的攻城一直持续到了深夜,直到子夜过后才终于退回了大营,汉军退走之后,绝大多数将士和刑徒便倒在地上睡着了,听到蒙殛等人的脚步声,才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又赶紧起身见礼。

    “将军!”

    “蒙将军!”

    “见过将军!”

    楚军老兵和会稽刑徒纷纷起身,纷纷见礼。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