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鹂语记.鹂语记:话唠太子妃 作者:七和香(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9-25正文完结)-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儿媳妇也忍不住道:“秉哥儿国子监读书的名额也被人顶了。”

    老太太一顿,顿时哭的更大声了。

    从事发到今日夺爵,不过短短十日,何家已经经历了讥讽嘲笑了,不仅是外人,就是自家人,沾光的时候打着磨旋儿的奉承着何老太太、何家长房,这会子顿时就变了脸。

    不再上门的有,冷嘲热讽的有,幸灾乐祸的更有。

    何家真是热闹了一阵子。

    太子倒没明发钧令,只是撤了当初看在大公主面上赏给何家亲眷的差事,然后十分睚眦必报的打发人把那表妹的小姑子抬了去何家,赏给何甚做姨娘。

    他还叫人跟何甚说:“当初大公主下嫁,叫你没了一个姨娘,这会子公主离了你们家,倒还得补你一个!”

    周宝璐听到他这样恶整何家,都不由的好笑,待萧弘澄回来便笑道:“你倒想的周到,连那小姑娘你还记得!”

    萧弘澄道:“明知道那是驸马,她还敢勾搭,自然也是不敬公主,不能不处置!有人说该以欺君罪送教坊司,我没应。”

    送何家也没她的好果子吃,在何家人心目中,她算得上何家败落的罪魁祸首,那等人家,自然是先怪别人再怪自己的,她去做姨娘,落到何老太太手里,也不知道能熬多久。

    不过萧弘澄把她送去碍何家人的眼,这用心也算是险恶了!

    周宝璐就撩开手,不再过问这件事,萧弘澄还气鼓鼓的说:“那群蠢货!搁在帝都太碍眼,赶明儿想个名头,把他们家撵出去帝都去,也免得福儿看着糟心!我这辈子,还没见过比他们家更给脸不要脸的人!还真以为公主嫁过去就一辈子是他们家的人了不成?任他们戳圆捏扁也无可奈何?哼,天下哪有这样的算盘!”

    周宝璐笑着给他捏肩,哄他道:“别气别气,乖乖的,别气了,你出了气也就罢了,如今再跟咱们无关了。”

    萧弘澄挺享受的说:“嗯嗯,左边儿,用点儿劲!这些日子,你多召福儿进宫说话,开导她,也留心再替她选个驸马,这一回,不能再叫她自己挑了,瞧她那眼力见儿,丢人!”

    周宝璐笑道:“挑人不急,慢慢儿的来,且就算我挑,也要她自己情愿才好,连外头老百姓都说再嫁自由身,你反倒死管着不成?我跟二妹妹说过了,请她多去公主府陪福儿,还有平日里福儿要好的姐妹,我都嘱咐过了,你放心。”

    萧弘澄听说了,果然放心。

    两个人都以为事情完了,没想到,刚过完冬至节,卫贵妃请旨出宫到皇觉寺礼佛,回来后见圣上谢恩,奏礼佛事,说是在佛前跪求圣上龙体康健,大盛风调雨顺,得了佛祖指示,指要有佛缘深厚之人舍身出家,在佛祖驾前点灯添油才是。

    按照佛祖的指示,在帝都一找,居然是这阵子最为倒霉的何长彦。

    皇上很愉快的下旨,命何长彦舍身为佛祖弟子,赐法号圆静。

    这旨意下到何家,何老太太又晕过去了一回,醒了来,嘴都气歪掉了,哭了一阵,又叫新进门的张姨娘来骂了一通,叫在院子里去跪着。

    周宝璐听到这旨意的时候,大公主也正在跟前,连二公主也在,萧大福听了一怔,二公主笑道:“原来何家公子竟是佛缘深厚的人,怪道不在乎妻子父母呢,佛祖果然慧眼,只怕也是得偿所愿了。”

    这话一说,大公主便觉得,何长彦确实有些凉薄,敢做这样的事,不仅是不在乎妻子,细究起来也是不在乎家族,顿时就觉得二公主说的有理。

    二公主又说话来岔开这件事:“大姐姐,今年能不能借姐姐的地方给我请年酒?姐姐也知道,我府里十月里开工建暖房,颇出了几件事,断断续续做到这会子也没做好,后头园子里就有些乱糟糟的,叫人看着笑话,且年酒来的人最多,驸马府里一水儿都请了,倒怕驸马家的亲戚当面儿不好说,背地里笑话我不会理家,大姐姐府里那琉璃亭满帝都都说好,也借我沾沾光,暂时支应过这一年吧?”

    大公主本来就是个大方的,当然不会推辞,二公主笑道:“那就说定了,正月初七那一日,我一个人也不大懂,到时候大姐姐千万要帮我招呼!”

    让大公主多些应酬,多见人,才是最好的办法。

    周宝璐只笑着听她们说话,心里头却在琢磨,卫贵妃这一手是什么意思?看起来很像示好,可是她怎么会突然对太子党示好呢?

    晚点儿萧弘澄回来,周宝璐便问起这件事,萧弘澄道:“今日我们也议到了这件事,或许贵妃娘娘是终于认识到了宗室的要紧,开始向宗室示好了。”

    啊,原来是这样!

    周宝璐一径只往太子党身上想,却没想到,大公主虽然是名副其实的太子党,但也是正经宗室,如今宗室里最有脸面,最有势力的王爷公主,都是她嫡亲的叔父、姑母,通过为大公主出气,而向宗室示好,这算是贵妃娘娘的放低的姿态了。

    周宝璐就想起贵妃刚晋位时,一朝飞上枝头成了金凤凰,自以为得圣上宠爱,有皇子傍身,颇有点目中无人的样子,不过这近半年来,被宗室教训了两三回,她大约终于发现,就算是后宫宠妃,代掌凤印,也拿那些王爷公主没办法。

    周宝璐想了想:“光是示好,只怕用处不大吧,我觉得,凭贵妃娘娘的性子,定然还有动静才是。”

    萧弘澄道:“你说的很是,不过这阵子,那边似乎没有动静?”

    周宝璐道:“只有一点儿动静,香兰如今十分的吃香烫手,不仅是贵妃娘娘喜欢她,连禧妃娘娘也喜欢她,还有一位,也打发自己的贴身宫女去接触了两回。”

    萧弘澄笑道:“谁?我那位表姨母吗?”

    周宝璐笑着点头。

    三公主大婚那日,东宫排了那一出戏,周宝璐名正言顺的把香兰打发到浣洗处去,那里常是犯错宫女被打发去的地方,因是自己娘家送来的丫鬟,吴月华当然不忿,去卫贵妃跟前哭诉了一通,卫贵妃虽觉得有机可乘,可又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得罪太子妃,她一边向吴月华承诺会想办法,一边便打发燃墨去了衡玉宫,说动了禧妃娘娘。

    在卫贵妃看来,只要有燃墨在,禧妃能靠这个钉子得到什么消息,她自然也能得到什么消息了。

    燃墨不负期望,果然说动了禧妃娘娘,暗地里调了香兰的档子,把她安排进了尚寝局管蜡烛。当然香兰感激涕零,就成了禧妃娘娘的人了。

    当然,最得意的还是卫贵妃。

    只没想到,香兰被东宫打发出来,连宁妃也听见了动静,觉得有机可乘了?周宝璐得到信报的时候,还颇感叹了两句,东宫真是块大肥肉啊!

    当然,周宝璐是觉得,不管是卫贵妃还是禧妃或是宁妃,都不见得是立时三刻就要对太子下手,只是安插人手,收买奸细这样的事,那自然是有准备强过没准备的,有备无患,放在那里,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用了呢?

    也是因为周宝璐深知宫中如何的虎视眈眈,任何一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要盘算,甚至就算无害,别人也觉得我能得知东宫的动静,定然比不知道要好。

    与其等着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插钉子进来,等着不知道自己身边到底谁被收买了,倒不如自己抛出去一个目标,让她们去收买。

    因着在众人心中吴侧妃与太子妃天然的敌对关系,所以在那些人心中,香兰是可信的,绝不可能是太子妃的人。

    果然,香兰现在在后宫中居然已经颇为炙手可热,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呢。

    周宝璐跟萧弘澄说:“听说最近贵妃娘娘与晋王妃走的挺近的。”

    萧弘澄眯了眯眼,笑道:“很有趣,晋王在宗室里最算不得要紧人物,可晋王在父皇和慎王叔爷跟前都算是说得上话的,你可记得,德宗爷十一位兄弟,除了慎王叔爷还在,其他十位,共有七位伯爷叔爷封王,但世子平级袭王位的,只有晋王一位了!”

    这亲戚关系太遥远,周宝璐哪里搞得清楚。

    萧弘澄就给她解释:“当年德宗爷登基后,晋王奉生母苍太妃出宫,因苍太妃原为贵州苗族土司的公主,晋王自请去了贵州,晋王忠心耿耿,一生镇守贵州等地,对稳定西南颇有功绩,德宗爷念其功勋,恩旨晋王世子平级袭王位。”

    萧弘澄笑道:“但是有一点,如今的晋王,年近四十,只有一个儿子,却于去年,打猎的时候不慎落下山崖没了。如今宗室里,盯着晋王那个世子位的人不少。这一代的晋王也如同他的父亲一样,镇守贵州,颇为得力,若是亲生子,那平级袭王几无悬念,就算过继一个儿子,再不济,也有个国公位呢!”

    周宝璐便道:“可是就算要过继,那也定然过继宗室子弟,总不至于过继卫家人,啊,我明白了,贵妃娘娘若是能在过继这件事上施恩,新的晋王世子自然感恩图报了,这便是宗室的人手了。”

    宗室的人,镇守西南,正与四川连成一气,周宝璐一想,便觉得贵妃选的这个突破点确实不错。

    势力和力量便是这样一步一步培养起来的,贵妃之位,能量不可小觑。

    萧弘澄笑道:“也算是殚精竭虑了,大约是文大人的谋略了,听说文家老大很是个人物,颇有点算无遗策的名声呢!”

    周宝璐登时不服气起来:“什么人物什么人物?叫安哥儿和他比比看,哼,定然是给安哥儿提鞋都不配!”

    周宝璐最以陈颐安为荣,她记得江南之役前夜,年仅十四岁的陈颐安与舅舅的问答,简直已经到了多智近妖的地步了。

    萧弘澄哈哈大笑:“对对对,谁也比不上陈颐安,文家不过算计些小节罢了,陈颐安如今在户部,做的实在有声有色,开放边境贸易已经颇见眉目了,这两三年定然能成,只可惜他年纪小,不然一个户部侍郎是稳当的。”

    周宝璐果然眉开眼笑,她知道这件事不是那么简单,陈颐安不仅要铺陈开放边境贸易的事,更要替太子、爷防着文家在其中得力,绝不能让边境贸易的开放成为文家的一道财源,萧弘澄的意思很明确,横竖太子、党已经在江南得利,并不缺银子这边境贸易的开放,首要是遏制文家,太子、党不一定非要在这里获利,完全收归国库也可以,只要没落入文家的手里就足够了。

    萧弘澄多精明一人啊,收归国库,不过是替他存着,登基以后使!

    横竖都是自己的!用不着现在非要捏住。

    说到晋王这个话题,萧弘澄敲了敲桌子:“我安排人盯着晋王那边,尽量不要叫她们成事才好。”

    对贵妃一党,萧弘澄的手段非常的明确,那就是坚壁清野,贵妃如何得圣宠,如何生儿子无所谓,但要不惜一切,哪怕自己也有点损失,也要遏制贵妃势力的增强,萧弘澄现在已经是太子,有自己的班底、势力、财源,就算与贵妃同样的损失,萧弘澄损失得起,贵妃却损失不起。

    周宝璐提醒他:“还有禧妃娘娘呢。”

    萧弘澄便道:“上一回敬国公夫人之事,已经叫禧妃娘娘大伤元气,他们家接连出事,可见其势力单薄,而父皇的处置更可见圣心,这些日子来,有些人已经悄悄的改弦更张了,不过敬国公和禧妃娘娘的舅父似乎都还不肯罢休。”

    禧妃的舅父韩大人为兵部左侍郎,也是颇有实权的要害人物。

    在萧弘澄说这句话的时候,衡玉宫中,禧妃娘娘咬牙切齿的说:“我绝不会放过她的!”

    禧妃娘娘的妹妹,因通、奸被休逐回了娘家,又被送到了老家的家庙里悔过,在听说了母亲出事之后,神思恍惚,于第二日深夜上吊自尽了。

 第147章



    禧妃娘娘如今最恨的人;当属贵妃与太子妃了。贵妃害了她亲妹子;太子妃害了她亲娘,当然;禧妃肯定是不会反省她自己先出手对付太子妃和贵妃的。

    妹子自尽了;禧妃娘娘的舅母、姨母一齐进宫来宽慰禧妃娘娘;禧妃哭道:“我与那贱妇不共戴天;妹妹与她有什么仇怨,竟这样毒辣;就是我;又做了什么?都是我带累了娟儿……”

    贵妃忌惮她,抓着她妹妹的把柄坏禧妃的名声;这是谁都想得到的。

    “还有太子妃!”禧妃哭的梨花带雨:“无中生有陷害母亲,舅母、姨母;一定要想个好法子,叫她也吃个大亏,替母亲报仇才好!”

    舅母韩夫人孙氏劝道:“依臣妾看来,太子妃娘娘年轻气盛,锋芒毕露,娘娘实在不宜正面摄其锋芒,横竖如今宫里头贵妃娘娘正得圣宠呢!”

    姨母韩氏也道:“嫂嫂说的是,能叫贵妃娘娘与太子妃娘娘为对手才好,娘娘应略作退让才是。”

    两人在宫外就商量过这件事的,后宅妇人的眼光自然与外头朝廷大臣不能比,韩大人能做到三品大员的高位,那眼光思虑,比起禧妃与其母韩氏来,自不可同日而语。

    韩氏一口咬定自己在外传言中伤太子妃,做的极为秘密,太子妃不可能发现,太子妃此举无中生有,只为打击异己,可韩大人却认为,在帝都接连出现太子妃的不利传言之后,这打击异己能这么精准的打击到真正的罪魁祸首。绝不应该是一个巧合。

    禧妃韩氏等人,后宅妇人,能懂得什么!

    皇上只听了太子妃与三皇子的回奏,并没有找敬国公夫妇自辩,就可知皇上心中其实也是有数的,前一段时间的传言,已经叫他老人家不自在了。

    韩大人数十年伺候当今,也算得对当今的脾气有些心得,面对一品国公爷,一品诰命夫人,这样强硬的不给脸面的处置,可见他老人家心中是有分数的,也可见敬国公一脉,圣心已失,圣眷不再,所以,他认为如今正是韬光养晦的时候,这种时候,不管是再次跳起来与太子妃对峙还是与贵妃对上,都不是明智之举。

    韩氏的举动因为足够隐秘,又有破坏性,韩大人当初知道,也就没有阻止,只是观望,原以为这种事,就算有人有所怀疑,那也不会伤筋动骨。

    可如今的结果,不吝是敲了一次警钟了,皇上圣心难测,不敢猜知道了多少,而皇太子英明睿智已经很清楚了,他甚至已经怀疑,敬国公府两次如此丢人现眼的事,都是出自太子爷的手笔!

    韩大人在自己的大妹妹被皇上下了如此严厉的旨意处罚之后,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了不知道多少遍,才下了这样的结论的。

    韩家嫡出一子两女,韩大人招了二妹妹回家,连自己的夫人一起,在书房密谈良久,韩大人知道,自从禧妃生了皇五子,晋封妃位之后,一家子都在做着皇五子今后得登大宝的美梦,其实他又何尝没想过?何尝没在慢慢的不动声色的使劲呢?

    可是如今已经不是不动声色的时候了,禧妃的亲妹子落的这样,禧妃的亲娘更是太子妃亲自出手设局收拾的,太子爷的箭对准了禧妃,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收敛,知难而退,还心存侥幸,一心以为只是巧合,只怕就死的难看的很了。

    韩夫人孙氏当然以丈夫的意见为主,而小韩氏,原本还有点疑惑和不舍得放弃的心态,叫兄长一句:“皇上春秋鼎盛,就是太子爷,离登基还远着呢,何况五爷,如今先看着,今后若是形势不同了,再作考虑。”

    小韩氏想想确实也是如今,又不是现在扳倒了太子,五皇子就能登基,确实不用急。

    韩大人说:“贵妃娘娘看着不是个安分的,也有皇子,难说贵妃娘娘是个什么主意,倒不如观望观望,或许今后两败俱伤,形势不同了呢?”

    一家子商议毕,都认为应该暂时收手了,韩大人便吩咐:“你们递牌子进宫,务必要劝得娘娘平心静气才好,请娘娘多亲近贵妃娘娘。”

    这话意味深长,众人都懂了,太子妃当着全帝都收拾了禧妃的亲娘韩氏,而那一日,贵妃反而几次出头来帮禧妃说话,所以这个时候亲近贵妃是很名正言顺的,去亲近太子妃,那就太欲盖弥彰了。

    所以韩大人挑了这一头。

    只是禧妃娘娘听了这话,极为不情愿:“她害了妹妹,我还要去亲近她?这是舅舅的意思?舅母……”

    禧妃有点儿怀疑,她知道母亲还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就与这位舅母不对盘,舅母说不准压根没把她母亲放在心上。

    孙氏也是个十分懂得察言观色的人,此时见禧妃疑她,也就不再多劝,只看了小韩氏一眼,小韩氏便笑道:“成大事者能屈能伸,前儿你舅舅也是这么说,知道娘娘委屈,只如今这样子,咱们不委屈也不行,且虽说娘娘亲近贵妃娘娘,那也不过是还了贵妃娘娘那日的情儿,有什么要紧的呢?”

    说着,小韩氏压低了声音,低低的说:“娘娘的苦,我都知道,只是小不忍则乱大谋,今后娘娘好了,想要怎么样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