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孝女难为 作者:周安安(起点vip2014-04-03完结)-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 卫家的家计
更新时间2013…12…22 20:39:36  字数:2247

 卫大兰逐个盛了粥,坐下来。
  卫守业伸手拿了个玉米面馒头,端着粥喝了一口就放下来,皱着眉摇头。
  李氏撇了一眼:“咋地啦?吃够了大鱼大肉看不上家里的饭啦?〃
  卫守业干笑:“尽胡说,我哪儿有吃。”
  李氏冷哼:“中午你回来时候两手上可都是油,我闻着是熏鸡味儿。”
  卫大宝听见,摔了筷子过来抓住卫守业的手闻。扯着嗓子喊道:“就是熏鸡味儿的,鸡在哪儿呢,快给我端出来,我要吃!”
  李氏说:“熏鸡不在咱家,你爹自己吃够啦,哪儿还记得你。”
  卫大宝一屁股坐地上,咧了嘴就大哭起来。
  卫守业白了眼李氏,“你看看你这是胡说啥,我那是跟沈老板谈生意的,光顾着说正事了,那熏鸡子我自己也都没吃几口。”
  “都没吃几口,你就不会想着给大宝带回来?还是你没心!”
  啪!刁氏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都嚷嚷啥?吃饭还堵不上你们的嘴?都给我闭嘴!”
  李氏哼了声,过去把卫大宝拽了起来。
  卫大宝在李氏怀里扭麻花似得打滚,嚷嚷着要吃鸡。
  卫守业说:“行啦行啦,过两天带着你去你姑姑家住几天,让你姑给你买熏鸡吃。”卫大宝这才止住了干嚎,爬到椅子上坐下,别别扭扭的开始吃饭。
  刁氏叹了口气:“咱们家往后也得有个打算,光是靠卖粮食不行,那几只鸡下的蛋又不够给大宝吃的,也卖不上钱。这以后。。。。”
  卫守业插嘴:“放心吧娘,我有打算,要不明儿个我就进城去找沈老板?我先跟他商量。。。。”
  咳咳,刁氏挥手打断了卫守业的话,扫了眼闷头吃饭的卫小兰说道:“啥都得有个章法,你这么上赶着算怎么回事儿!我让你打听的木菌子的事儿你问了没?”
  卫守业大咧咧的说:“当然问了,啥事儿能瞒得住我?再说了,娘,就算是种了,那点小钱儿又算个啥,我还看不上呢!”
  刁氏无奈:“你也别把心思整的太大,不管将来咋样,这眼前的日子还得顾。”
  “行,娘你就别管了,开春前我一准儿给你把这木菌子种上。”
  刁氏来回的扫了几眼卫二兰跟卫小兰,对着李氏说:“大宝他娘,赵家下定的时候不是还送了两块碎花的细布料子吗?给大丫头作身新衣裳吧,顺便给二丫头和三丫头也做一身。”
  卫二兰一听就不乐意了,放下筷子说:“奶,你看看,小兰刚抢走了我的衫子,还给她做新的干啥?我连一件能出门的衣服都没呢。”
  “那就把这件还给你呗。”卫小兰噙着筷子歪头笑着。
  卫二兰看着小兰的脸就来气,手指头使劲戳着她额头说:“谁还要你脱下来的,这一身的鼻涕沫子,吐沫星子,可寒碜死我了!”
  卫小兰躲开了,嘿嘿一笑:“不要拉倒,都归我。”
  李氏举筷子就照着卫小兰头上敲了一下,厉声说道:“都给我闭上嘴,没事儿找事儿,发的什么浪!”
  啪,刁氏重重的把筷子摔到地上,脸就拉了下来。
  卫大兰赶紧蹲下捡起来,用抹布擦干净递给刁氏,“奶,您别生气,我衣服够穿,不做新的了,都给两个妹妹做吧。”
  刁氏白了一眼李氏,冷哼了一声:“那是你婆家给的东西,谁不做也得给你做!”
  李氏撇撇嘴,没敢再吭声。
  陈家这边儿的饭桌上,一家三口也在吃晚饭。晌午剩下几个凉菜也摆在桌上,陈老爹把没喝完的小半坛子烧酒也拎了来。
  张氏白了眼陈老爹,“晌午还没喝够?这都睡一下午了,咋又喝上了呢。”
  陈老爹只是憨笑,指着桌上的菜说道:“你们吃菜,晌午没得吃,赶紧尝尝,这熏鸡是城里老字号的,香着呢!”
  宝珠看了眼熏鸡,想起来晌午时候她端饭进去,看见卫守业举着个鸡腿,吃的满嘴是油的样子,不由的满心嫌弃,夹了一筷子咸鱼说:“爹,这鱼也好吃呢。”说完给张氏也夹了一筷子。
  娘俩吃着菜,陈老爹给自己把酒斟上,一股子浓烈的酒味扑鼻而来。这味道可比陈老爹自酿的高粱酒冲多了。堂屋里的酒味儿到现在都没散呢,宝珠往边儿靠了靠,心说妈呀这是直接喝酒精啊,估量着这酒至少也得六七十度。
  “他爹,沈老板都说啥了?”张氏问。
  陈老爹咂了一口酒,满足的眯了眯眼,“也没说啥,就是问了咱家的这木菌子明年还种不种。”
  “当然还种啦,爹,明年咱们再多砍些木头。今儿个柳芽儿还说她家明年也要种木菌子呢。”
  陈老爹点头说:“嗯,现在都传开了,村儿里没几户不知道的,咱们也没啥好瞒着的,沈老板那儿要的货也多,咱家也不能自己吃独食儿。”
  宝珠点点头,张氏若有所思。
  -------------------------------------------
  一晃就进了腊月,喝完腊八粥,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正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这天,陈家三口又锁了门,全家去了镇上。平凉镇一片的红火,大街上的摊位明显的增多了,卖炮仗的,写春联的,猪肉摊子上也挤满了人。
  陈家今年手头宽裕,张氏出门前特意掏出来藏在炕洞里的整贯铜钱,拆开了,数了三百文带上,就装在陈老爹的褡裢里。
  陈老爹从围着猪肉铺子的人群里挤了出来,笑呵呵的拎着一大块猪肉说:“十来斤呢,够吃到正月十五了。”
  张氏也采买了春联福字瓜子炒货,请了新灶君的画像,大年三十祭祖的蜡烛香火也置办齐了。张氏从篮子里掏出一颗糖瓜塞到宝珠嘴里,问:“珠儿,甜么?”
  宝珠嚼着粘牙的糖瓜含糊的说:“甜呢!娘,咱们还买啥不?”
  张氏说都买的差不多了,又问陈老爹还要买啥,陈老爹翻着看了看张氏的篮子,炮仗还没买。
  等到三口子买齐了年货,大包小包的拎着坐上了骡车,车上的同村儿乡邻也都两手满满的,大家笑呵呵的招呼过,刘老二一挥鞭子,大骡子放开蹶子,撒欢儿的小跑,离开了平凉镇。
 

第二十二章 新年
更新时间2013…12…23 18:24:17  字数:2350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贴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大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
  忙活了好几天,终于到了年三十。
  吃完了饺子放完炮,一家三口围坐在堂屋守年夜。张氏拿了件大红的新棉袄叫宝珠过来穿上试试。
  宝珠接过来捧在手里细看,喜气洋洋的大红色绸子布料,领口掐了元宝边儿,斜襟子,梅花盘口,顺着衣襟子还绣了一枝暗红色梅花,盘根错节的从领口延到下摆。
  宝珠诧异的问道:“娘,你这是啥时候做的?”
  张氏伸手抖落开衣服,帮宝珠套上,细细的系着扣子,“还不是上回,你爹见你生气了,以为你也想要绸缎料子,转天自己又悄悄的去了一趟镇上。。。。。”
  怪不得这料子看着面熟!宝珠终于想起来了,上回卫大兰定亲时送的那块绸缎。没想到爹居然又返回去给自己也买了一块。宝珠心里一时间百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
  张氏系好扣子,扶着宝珠肩膀前前后后看了一圈儿,“他爹,你看咋样?好看不?”
  陈老爹举高了煤油灯,认真看了会儿,笑着说:“好,好看,我闺女长得好,你手艺也好。”
  转天大年初一,一大早煮饺子放鞭炮,张氏跟陈老爹也换上了新衣裳,陈老爹是一身葛青布的长棉袍,张氏的绛红大褂系了一条青色裙子。
  陈家在牛头村是独户,没有亲戚,大年初一,陈老爹跟男人们走家串户,乡邻互相问好拜年,张氏领着宝珠在家招呼过来串门的媳妇婆子,热热闹闹的过完初一。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张氏没有娘家,坐在堂屋里一脸的惆怅。看张氏闷闷不乐的样子,宝珠耐不住了,过去没话找话,让张氏教她做针线,张氏笑道:“正月里不许动针线的,你要是真想学,过完年我教你。”
  宝珠又建议玩雀牌,张氏让她找柳芽儿玩去。
  宝珠无奈,她从没听过张氏提起过自己的娘家,想必是父母早逝,娘家一个人都不剩了,这和陈老爹算是同命相连。无论如何,这大过年的,也不适合刨根问底。
  正月初四迎灶神,张氏在灶前贴了新灶神,摆了祭品,点蜡烛烧香。祭完灶,陈老爹捧着撤下来的高粱酒,小心翼翼的摆在桌上,眯着眼咂一口,心满意足的又叹一声。看的宝珠好笑。
  陈老爹秋后酿的高粱酒也就二十来斤。一坛子喝到现在还剩小半,陈老爹越发的舍不得喝了,三十晚上倒了一碗,也是像今天这般咂一口叹一声的。
  宝珠说道:“爹啊,反正咱家今年粮食够吃,你要想喝再酿一坛子呗。”
  陈老爹一听就乐了:“呵呵,还是我闺女孝顺!不过爹也知足了,今年能喝上这一口,全都是我闺女种木菌子的功劳。”
  张氏看这爷俩就好笑:“是是,有酒喝了就夸闺女孝顺啦。”
  转头又对宝珠说:“你不知道你爹,上回沈老板带的烧酒,你爹喝了做梦都喊好酒呢!你再纵着他酿酒喝,当心他拿酒当亲闺女,可不疼你了。”
  宝珠听得也好笑,不由得心念一动,问道:“爹,剩下的高粱酒咱们也做成烧酒呗?比这水酒也好喝啊。”
  陈老爹摆摆手笑道:“这烧锅子酒可不是容易的事儿,火候锅子都是有讲究的,咱家的铁锅可不行,沾一点儿铁器酒就烧黑了,得去县城里的锡器铺子买专门的烧锅。”
  宝珠了然,高高兴兴的说:“爹,等明年咱们卖了木菌子,也去县城买个烧锅,给你做烧酒。”
  陈老爹笑的满脸都是褶子。
  正月十五吃过晚饭,柳芽儿拉着宝珠要去看花灯,宝珠好奇问:“咱们村子里也有花灯么?”倒是听陈老爹说过镇上的元宵节花灯会。
  柳芽儿拉着宝珠一路跑到村西头,在一座大宅院前停下,兴奋的指着让宝珠看。高大的门廊上挑着两个大红灯笼,青砖院墙,飞檐下挂着各式花灯,月色下流光辉转,原来是周家的宅院。
  二月初二龙抬头,吃完了春饼,喝过了面汤,陈老爹放完最后一挂鞭炮,这年就算过完了。庄户人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一大早吃过饭,陈老爹就扛了锄头去地里修整陇沟。张氏带着宝珠在家摘春粮的种子,一箩筐的高粱玉米,挑出来粒大饱满没破损的装在盆里。提前三天泡发,节气一到就下地播种,秋收时候的产量跟现在种子的质量息息相关。
  宝珠低着头仔细挑拣着,不一会儿就觉得脖颈子酸酸的难受,抬起头转转脖子扭扭腰活动下颈椎。
  张氏抬眼看见宝珠左扭右晃的怪动作,笑着说:“珠儿,你去玩儿吧,差不多了,娘把手头这点捡完也就够了。”
  宝珠看看盆里,的确是差不多够了,就应了声张氏,把手里摘好的种子都收拢了,起身站起来。
  刚要去屋里,忽然后院传来一阵响动,宝珠一愣,转身就去了后院。
  光秃秃的木头桩子静静的呆在那儿,一个人影儿都没。宝珠正在疑惑,忽然听到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从头顶上传来,抬头一看,一个肥头大耳的东西正趴在墙头上,一脸贼笑的看着宝珠。
  “卫大宝!你干什么?快滚下去!”宝珠怒斥。
  卫大宝咧着嘴笑,趴在墙头上不动。
  宝珠扫眼看见后院墙角放着的竹竿,走过去拿在手里,冲着墙头上的卫大宝就一顿敲打。
  “哎呦----”卫大宝一手没抓牢,跌了下去,墙外重重的一声闷响。
  张氏听到声响也来了后院:“怎么了,珠儿?”
  宝珠放好竹竿说:“没事儿娘,刚才一只野猫差点儿窜了进来,我打跑了。”
  宝珠看着后院的木桩子,再看看一人多高的土坯子墙头,心想着该跟爹商量下,墙头还是加高些安全。
  陈老爹这阵子最是忙碌,一年之计在于春,庄稼地里数不清的活计等着做。
  这天,宝珠跟着陈老爹去菜地里收拾,一通忙活,快到晌午了才往家走。
  一辆青色的大马车远远的朝着村里驶来。宝珠指着说:“爹,你快看,那不是沈老板的马车么?”
  陈老爹手搭凉棚,眯着眼看,说道:“嗯,是沈老板家的马车,珠儿快走,咱回家,恐怕沈老板是来商量木菌子的事儿。”
  爷俩到了家,张氏正在做饭,宝珠在院子里扫了眼又跑去堂屋,看看没人,就跑来问张氏:“娘,沈老板没来咱家么?”
  张氏也纳闷:“沈老板来了么?没看见人呐。”
 

第二十三章 拜访
更新时间2013…12…24 9:01:14  字数:2374

 沈老板的马车一路驶进了村里,在卫家门口停了下来。
  卫守业带着卫大宝一早就等在门口,赶紧迎了上去。
  “呵呵,沈老哥,可把您给盼来啦,前儿他二姑夫给捎了信儿,我这一天都在家等着呐。”
  沈老板笑呵呵的跟卫守业打招呼。身后车帘子一挑,一个富态妇人走了下来,宝蓝的缎子大褂,系着条深蓝的绸裙子,头上两根赤金的簪子闪的人眼睛生疼。
  卫守业怔了下,赶紧过来,躬身就要行礼。沈老板一把拦住:“使不得使不得,卫兄弟,这就是你老嫂子,我家富贵她娘。”
  秦氏举帕子掩了下嘴角,忙走过来笑道:“卫家兄弟真是太客气了,要说这也都怪我,这么些年也没回村里走动,乡里乡亲的都不认识了。”
  卫守业陪着笑把沈家夫妻往家里让。赶车的小伙计拎了两盒子糕点递给秦氏。
  几人进了堂屋,刁氏穿戴整齐的坐在上首。李氏大咧咧的坐在一旁。沈老板跟刁氏问了好,同卫守业一处落了座。刁氏瞪了李氏一眼,李氏才不情不愿的站起身来,冷着脸子招呼秦氏入座。
  秦氏扫了眼没有靠垫的半旧椅子,犹豫了下,半歪着身子坐了下来。将两盒子点心递到刁氏面前,笑嘻嘻的说:“老婶子,咱们可有年头没见啦,早就想着来家里看看,您瞧,这才得空不是。”
  刁氏也忙笑道:“富贵她娘快别客气,我晓得你们忙,这么些年不见,你这通身的气派,怎么就跟那大户人家的夫人似得?我都不敢认了。”
  李氏撇着嘴坐在板凳上,冷眼看着婆婆跟秦氏寒暄客套。正月十六,卫守业带着李氏去了一趟镇上,专门拜访沈家,结果沈老板出门宴客,家里的小伙计隔着门回话,说太太身体不周,让改日再来拜访,连门都没让进。
  卫守业倒是没什么,李氏气的够呛,一路上把卫守业骂个够。
  今儿看着秦氏一身打扮,李氏冷哼,穿的戴的再好有什么用?不就是只生了个傻儿子么?别的不说,就是单把自家儿子大宝往跟前一摆,她就得低自己一头!
  趁着刁氏跟秦氏寒暄,李氏悄悄出了堂屋,厨房里大兰正在烧菜,李氏看看菜,皱着眉头说:“把昨个儿你二姑夫拿来的肉都炒了吧。”大兰应了一声,手脚不停的继续忙活。
  厢房里卫二兰正对着铜镜梳头,卫小兰一旁直勾勾的盯着,手指头不知不觉的又放进了嘴里。
  “把手拿出来。”李氏黑着脸站在门口。
  吓得卫小兰一哆嗦,赶紧把手放下。卫小兰今天穿了件崭新的夹袄,鹅黄的底子翠绿碎花,稀黄的头发梳了双鬟,黑瘦的脸上一双狭长的眼睛,斜着瞟李氏。
  李氏耷拉着脸:“家里来了客人,别都在屋里窝着,三丫头,去给你大姐搭把手。”
  卫小兰没动,转头盯着卫二兰。
  李氏压了压火气:“二丫头,别臭美了,你也去。〃
  卫二兰气哼哼的摔了梳子,瞪了卫小兰一眼,站起来扭身出了门,卫小兰撇撇嘴,看了一眼守在门口的李氏,也跟着去了厨房。
  堂屋里卫守业跟沈老板聊得正欢。
  吃过午饭,沈家夫妇便告辞。
  马车里,秦氏冷哼:“这卫家可真有意思,也不瞧瞧他们家的三丫头什么德行,还想进咱们家当少奶奶。”
  沈有财点头:“那个三丫头的确是不上台面。”
  “何止是不上台面,也不知道卫家怎么教养的,头回见面就直勾勾的盯着我首饰,那眼神,跟要吃人似得。”秦氏不屑的说。
  “我看他家老太太的意思。。。。二丫头说给咱们也行。”
  秦氏甩下帕子,别过脸说:“二丫头也不是个好的,小小年纪就擦脂抹粉的,一副狐媚子样。”
  沈有财为难的咂嘴。
  秦氏瞥了眼,笑道:“老爷啊,咱们又不是非要跟卫家做亲,既然不合适就算了吧,你不是说陈家也有个小闺女么?”
  沈有财慌忙摆手:“那丫头是个有主意的,还是个犟脾气,不合适。”
  秦氏扭过脸去不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