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下人又怎么了?大家认同她这样的乡下人就成。

    可以说,杜榆表现的是非常好的,什么穿的土里土气,暴发户气息的,杜榆统统没有。

    也就是那些特意打听人的出身的人才会这样说一句乡下人。

    杜榆真是对这样的话免疫,她做好自己就成,何必跟这些人争的你死我活的?

    日子过下去了,就知道乡下人会越过越好,早晚有一天,这个乡下人会比你过的更好的。

    黄大奶奶走后,王大奶奶又来了,她不但来了,还给杜榆带了一罐子的泡姜和泡蒜。

    “你啊,真是个有福气的人,这东西是我婆婆让我给你带来的,你吃了以后,就感觉胃口好多了。”王大奶奶笑着说道。

    “夫人怎么知道我胃口不好的?”杜榆问道。

    “所以说,你是有福气的,你家相公在到处问吃什么能够不吐呢,我们家老爷都知道了,这不,就问起了我婆婆,我婆婆就让我带来了。”

    杜榆听了,感动的很,大表哥竟然为了自己,问了这么多人。他们在京城没有别人问,大表哥肯定是找同僚中已经当爹的人问了。

    不用说,她嫁的人对极了!

    “多谢你!还有多谢夫人!”杜榆忙说道。

    “谢什么?你吃着这个有效才成,我婆婆说了,要是不行,她再想想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特别想吃泡菜了,什么泡椒啊,泡笋那,泡萝卜,想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第214章 团聚

    王夫人送的泡姜和泡蒜真管用,杜榆吃了一些;胃口就开了不少。

    胡鑫回来知道后;就让人去请教这东西怎么弄得了。

    王夫人听了后说道:“这东西不值当什么,过段时间我会让人送的;干什么那么麻烦?怎么你们家大人还要自己亲自做?”

    王夫人这话一说;杜榆也知道了,胡鑫解释道:“只是想找个能做这个的人,咱们给买回来,你以后要吃,咱们自己的;不是挺方便吗?”

    杜榆笑着说:“既然王夫人都这样说了;那咱们就暂且不买人了。我这胃口是不定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喜欢吃别的了。”

    这还真不是说着玩的,她这胃口有时候喜欢吃酸的,有时候喜欢吃甜的,有时候又喜欢吃辣的。

    真没有定的时候,所以这买人还是算了。

    因为杜榆怀孕了,所以这过年准备的东西,都没有让杜榆操心。

    又因为有去年的旧例可以寻,大家照着去年去采买就成。

    直录的庄子上也有送来的东西,加上今年住的是自己家的宅子,不用担心大过年的被人扫地出门,这个年过的很好。

    而正月十五之后,杜榆他们这边就收到了各处来的信,还有各种小衣服。

    舅舅和舅母他们全部都要过来,这对杜榆来说,是个好消息,尽管自己觉得自己很能撑得住,但是生孩子的事儿,她还是担心。

    如今舅母和姥娘都要过来了,上头有长辈坐镇,她能轻松不少。

    于是接到信的那一刻,她就开始准备房子了。

    前面一进的正房腾出来给舅舅和舅母住,后面一进的正房是给姥娘住的,就是他们带了丫鬟也是够住的,正方旁边各有一间耳房呢。

    小表弟胡惢也十岁了,他们这宅子也没有什么外院内院的说法,总共才两进呢。

    而且都是亲人,没有什么要避嫌的。所以让他住到了二进的西厢,杜榆和胡鑫就住在了东厢房。

    这样忙忙碌碌的准备着,又给爹娘那边回信,还有大哥和大嫂那边说了情况,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让白禄天天去城门口接人去了。

    胡大舅他们是正月初八就出发的,胡家棚的一切都让人安排好了,大家知道他们要去京城住了,这个心里都是羡慕的,要知道啊,这胡家棚还没有一个能去京城里的呢。

    人家生了个好儿子,在京里当官呢,而且在京城里还有房子,这接了爹娘去享福,别人就是嫉妒也嫉妒不来啊。

    至于这留在胡家棚的产业,虽然是下人在这边守着,可是谁也不敢去占便宜啊,当官的就是当官的,人家就是不在,这镇上和县里的当官的,都能记在心里呢,只要你敢随便占便宜试试看,县衙的大牢等着你呢。

    可不是人家走了,这就没有影响力了,要真是那样想,那就是瞎扯淡了,是要倒大霉的。

    只是胡玲一个人在这村里,胡玲却知道,她已经嫁了人了,就是婆家的人。

    再说,她娘家越好,她在婆家才越有地位,就是她爹娘去京城了,也没有人敢欺负她。

    何况,她这边丈夫和孩子都有,还是在家里好好过日子吧。

    没看见,表妹人家嫁人了,就和娘家隔得那么远,也不是照样过日子?

    所以她倒是劝了娘和奶奶一阵子,表示自己肯定过的好,让他们不要担心自己。

    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季氏的娘家人也知道他们是要去京城的,就觉得机会来了,想着趁这胡家的人不在,来这边占占便宜,要知道他们可是正经的亲戚,这胡家的田产也多,到时候恐吓恐吓,那粮食什么的,不都进了他们口袋里?

    但是他们算计的好,可是却没有成功,这留下的人也不是吃素的,看这季家的人找过来耍无赖,直接去镇上找了人过来,来的还是捕快,不管这季家人怎么说,都给抓起来投入了大牢里。

    开玩笑,竟然还干占人家进士老爷家的田产,这是胆大包天那。

    人家人不在,但是影响力还在吧,你不过是个姓季的,竟然敢占胡家人的便宜?真要让你占到便宜了到时候胡家的人知道了,一封信下来,他们这些人不得挨批啊,所以,大牢里很凉快,你们进去歇歇吧。

    把季家的人抓进了大牢,这下子还有些小心思的人都知道了,胡家的东西是惹不得的,就是人家不在了,还是有权有势的,人家的奴才也能跟这些人说的上话。

    怪不得叫,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就是这么个理儿。

    所以有小心思的人都歇了那么个小心思,知道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还是安安分分的吧。

    二月初的时候,白禄在城门口接到了全家都过来的胡大舅一家子。

    这个时候,杜榆怀孕也都五个月了,肚子也大了起来,有前来报信的人说老爷和太太已经到了,杜榆跟着丫鬟们在门口等着。

    一会儿就看到了马车,胡姥娘和季氏都下来了,见到杜榆还在门口,就急着过来说道:“看看你这丫头,还出来干啥?赶紧回去躺着去。”

    都这么大的肚子了,担心死他们了。

    杜榆笑着说道:“奶和娘不要担心,我这大夫说了,正该多走动走动,这才几步路啊,完全没事儿。”

    杜榆把人都领进来了,跟他们说了自己的安排,为了不是一进门就看见正房,她还让人在第一进院子那边立了一块儿石头屏风,这样就能遮挡住了。

    转过了石头屏风,就可以见到正房了。

    胡姥娘和季氏看着这房子,都觉得特别好,然后问花了多少钱,听说是八百两,都觉得贵了。

    胡大舅却说道:“京城里能和咱们那边比吗?我看这八百两能买到这样的一个大宅子,已经是很便宜了。”

    还是大舅有眼光啊,不过这话杜榆可不说,免得舅母和姥娘丢面子。

    杜榆解释着把这房子是怎么买来的告诉了大家。

    胡姥娘一听这两孩子还被人大过年的都扫地出门了,心疼的不行。拉着杜榆的手说道:“乖孙女,这房子买的对,哪怕就是再贵咱们也该买,这京城里的人也太坏了,哪里有大过年的就赶人的?咋能为了钱就干这么缺德的事儿啊。“

    季氏也说道:“就是,这人简直是太没有良心了。幸亏你们遇到了一个好牙行,咱们得多谢谢人家。”

    “奶和娘也别为我们担心了,事情找就过去一年多了,我们现在不是过的很好?”以前不说,是怕他们担心,现在说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怕他们说自己和大表哥浪费钱,所以才说出来的。

    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让他们去洗漱,也让人去找大表哥回来了。

    因为不知道舅舅他们是什么时候过来,总不能天天都在家里等着,所以胡鑫还是去翰林院当差,等人来了,再给他送信去。

    胡鑫是很快就回来了,他们翰林院,要是忙的时候,就很忙,要是闲的时候,也闲的要命。

    现在就是闲的要命的时候,但是也得去点个卯。

    虽然这京城每年也有秀才诗,但是和翰林院无关那。

    要是考秀才,都要翰林院的官出来,那也不像话了。

    所以胡鑫是打了个招呼就回去了,见到了爹娘和奶奶,还有弟弟。

    胡惢见到他大哥,就扑了过去,他大哥这一身穿的真是威风那。

    胡姥娘是好久没有见到这个大孙子了,眼看着这大孙子就要当爹了,高兴的直点头。

    这一大家子叙了旧,说了些在路上的事情,知道胡姥娘一路上都平平安安的,这心里就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年纪大的老人,稍微生一场病,就能伤了根本了。

    又有王总管带着下人来给胡鑫和杜榆磕头,这以后就是要在这里扎根了,或者说,以后胡鑫走到哪里,大家就跟到哪里了。

    各自安排不说,胡姥娘见自己竟然单独住了这么大的几间房子,忙摆手说不要。

    她在胡家棚的时候,就住一间房子就够了,哪里用得着这么多房子,真是太浪费了。

    杜榆忙道:“奶奶,你可是咱们家的老太太,就该住这样的房子。等过后,再让人给你找两个丫头,陪着你说话,聊天都成。”

    胡姥娘笑道:“还不如找些年纪大的媳妇,小丫头说话,我也接不上趟啊。”

    “那好,您想要什么样的就要什么样的,不过这丫鬟也要,他们干活儿利索些。而且看着这些小丫头,咱们也能年轻一些呢。”杜榆也笑着说道。

    王总管这次带了也有十几号人,还有是全家一起过来的,这些人总得都安排差事。

    作者有话要说:人都过来啦!

 第215章 身份和地位

    外面的差事,大表哥跟王总管商量商量;就可以了;而这里面的女人的差事,她和秦婆子商量商量;另外还有王总管的老婆也得商量商量;总之,是人多了,这事情也多了。

    晚上的时候,大家吃了一个团圆饭,总共就那么几个人;也不分什么男女桌了。一算下来;还真是三男三女了。也算是齐全。

    因为知道他们这一路过来,也比较辛苦,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来说话,所以杜榆和胡鑫就先回房了,让他们也早点歇息。

    胡姥娘对季氏说道:“既然来这边了,家里的事儿,你多操心一些,等榆儿生了之后再说吧。”

    看今天他们过来了,榆儿又安排这个,又安排那个的,比平时更忙了,这不是添乱吗?哪里是过来帮忙了。

    季氏却有些发怵,她在家里那边,没有什么事儿,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儿,都有人安排好了,现在让她在京城做这管家的事儿,她就有些缩手缩脚的。

    “你怕个啥?啥子不会慢慢学,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还有外面的总管,就是榆儿丫头那边也有个秦妈妈不是?你就把胆子放大一些,别人还敢不听你的?总不能事事都让榆儿去做吧,那等她生的时候,坐月子的时候,这家里没个人管,还不乱套了?”胡姥娘见儿媳妇还真是胆怯了,就直接说道。

    “那,我试试?”季氏硬着头皮说道,实在是底气不足,从来没有干过。

    就怕给儿子和儿媳妇丢人了。

    “嗯,咱们这家里,出不了啥乱子。”

    其实胡姥娘心里也发怵啊,不过再发怵,她也得把胆子练大啊,不然以后还在京城里住呢,要是缩头缩脑的,那不是给孙子和外孙女丢脸?

    “你就记住,你是这家里的女主子,你想一想,在家里你就胆子小了,以后咱们还要去外头去吃酒席去,那时候要是害怕的不得了,还不是丢人那。”胡姥娘是说服自己的儿媳妇,也是说服自己,千万不能丢脸那。

    胡大舅他们过来了,黄大奶奶知道了,就上门探望了,黄大奶奶说话也很平和,胡姥娘和季氏都觉得此人不错,尤其是黄大奶奶和季氏年纪差不多,季氏觉得以后可以跟她多学学。

    胡大舅也没有闲着,还带着人去了直录的庄子上看了一遍,对那庄子很满意。

    杜榆说道:“等什么时候,大表哥休沐了,咱们一起去庄子上玩上几天就好了。”

    胡姥娘就说道:“怎么着也得等我重孙子生出来了,然后长大了才能去吧。”

    季氏也笑着点头,认为是该这样,不然小孩子多小啊,所以还是长大了好一些。

    杜榆有些无语,真要等孩子长大,什么时候是长大啊,以前在乡下的时候,这孩子生下来,就放在地上长,谁也不会这么担心的。

    如今换到了京城里,就好像突然一下子金贵了不少一样。

    不过长辈们现在说说,也算不得数,等以后她再慢慢的磨吧。

    从舅母他们来了之后,杜榆能吃上姥娘和舅母亲自做的饭菜了,胡姥娘虽然现在是老太太了,但是这手艺是一点儿也没有忘。做的特别好吃。

    杜榆想着,是不是该分出来个小厨房,大厨房里给这些下人做饭,小厨房里是他们主子做饭的。

    或者小厨房是让姥娘和舅母觉得手痒的时候,自己练练的地方?

    对于杜榆找奶娘,胡姥娘和季氏都一致认为,孩子还是自己喂的自己亲,要是自己有奶水,干啥要找别人喂?

    杜榆解释说道:“我自己也打算喂,就是多预备一个,到时候我有事儿不在的时候,也饿不着他了。”

    在这京城,随时都有各种宴会,别家的红白喜事儿,可不是都要去赴宴?

    这一去,就到了点赶不回来的,所以需要一个奶娘。

    胡姥娘和季氏一听杜榆这样解释,也明白了,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这边和胡家棚不一样,这边人多啊,这人情往来就多。

    “奶奶,娘,我知道你们来到这京城有些不适应,其实也不用担心,像一般的酒宴,也不会让姥娘还专门去,毕竟姥娘还是长辈呢,所以能推就推了,如今我已经怀着孕呢,人家自然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娘还要照顾我,以前也不认识,所以咱们只要送了礼过去就成,再说,还有大表哥呢,只要大表哥到场了,就不算失礼了。”

    一家子有个人去,就是礼到人也到了,妇人之间,不过是更进一步加深关系,或者是从中间得到什么男人之间得不到的消息。

    当然,更多的人是交情往来,关系嘛,本来就是越走越深的。不走就淡了。

    “那就好,你不知道,我还担心着呢,怕出去了,给你们丢脸那。”季氏听儿媳妇这么一说,就很是松了一口气。

    杜榆说道:“娘,这谈不上啥丢脸,京城里的人,主要还是看这外头的男人有没有本事了,男人有本事,自然把你恭维的跟天上的神仙一样,要是没有本事,你就是好的不得了,人家也照样不拿你当一回事儿。”

    这就是事实啊。如果他们是高高在上的掌权人家的家眷,那么呢,谁也不会还敢说她们是从乡下来的土包子。

    但是,别人的嘴堵不住,她们要是都放在心上,那真是不用活了,最要紧的是,自己要活出个人样来。

    到时候谁又比谁低呢?既然是从底层爬上来的,这中间遭受这些嘲讽,耻笑,也得承受的住。

    谁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的。

    人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继续朝前走。

    田太太从上次给自己说了那些,就没有再见过面,不过知道杜榆家里人都来了,也是带了礼物上门。

    田太太年纪不大,季氏等人知道他们和她说不到一块儿去,杜榆就带着田太太去了自己的东厢房。

    “这是才出来的明前春茶,你尝一尝。”杜榆给田太太上了茶。

    京城一个便利之处就是,这东西容易的到,什么明前茶,这个时候还是很好弄得,尤其是当官的。

    田太太也不客气,直接就尝了一口,说道:“味道有些轻了,不过明前茶就是这样。敬上的也不

    过如此。”

    说的是贡茶,田大人脸面还真是大,连贡茶都能有。

    “这让内务府的人听到,还不得掉脸子了。”内务府是负责宫里采买的。

    田太太笑着说道:“我这是实话实说。”看着杜榆的肚子,叹道:“你是个有福气的。”

    杜榆听了说道:“你要想要,自己不会生?你年纪也不大。”

    田太太苦笑道:“我要是能生是早就生了,正因为我不能生,所以才嫁过来当填房呢。”

    原来田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