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6-30正文完结,种田文)-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胡鑫也争气,读书好,为人也孝顺懂事,还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了秀才。

    有时候胡大舅也会想,会不是是胡鑫的生父就是个读书人,所以胡鑫才会这样厉害。

    他们老胡家可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那,就是胡大舅,也不过是认识几个字,祖辈上都没有秀才之类的。有时候,胡大舅还怕别人因为这个怀疑呢,不过也是他多想了,他们夫妻两个对胡鑫那叫一个好,谁也不会想到胡鑫不是他们亲生的。

    季氏说道:“我就怕,到时候鑫儿的亲生父母找来了,咱们就不能做主鑫儿的婚事了,别我们和小姑那边定好了,人家有不承认,那不是害了榆儿吗?”

    胡大舅说道:“你这个情况我也考虑过,这么多年了,都没有人找过来,恐怕鑫儿的父母都不在了,总不能因为一直等,就不给鑫儿找媳妇吧,这不是耽误了他?”

    就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胡大舅就有意把胡鑫的婚事朝后面推,也是怕真的是鑫儿的亲生父母找回来了,另外,也想鑫儿能更上一层楼,但是,总不能鑫儿到了二十岁还不能定亲吧,所以胡大舅给的期限,就是鑫儿的二十岁一年,如果那一年还没有找过来,他们给鑫儿找媳妇,也合情合理。

    而榆儿的年岁也小,等得到那个时候。胡大舅还有个考虑是,万一不小心被自己的娘知道了,让鑫儿娶榆儿,也能弥补自家娘的遗憾了。不是孙儿,也是外孙女婿。

    当然,如果有可能,他是想瞒着自家娘一辈子的。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的好。

    这么多年,鑫儿早就已经比亲生的还亲生的了。

    “你放心,妹夫那边,既然要提这个事儿,我肯定要把鑫儿的事情说清楚的。”

    “如果妹夫不同意,我们也不强求。毕竟这是你情我愿的事儿。”

    打定了主意,胡大舅准备在杜有忠明年过来拜年的时候,好好跟他说一说。

    这事儿,真不是说谁对谁错了。唯一对不起的就是瞒着自家娘和鑫儿。

    齐氏在腊月的时候,都卖了八头猪,个个都有两百斤以上,另外留了两头,就等着过年杀了吃呢。

    当然,现在也要送人,关系好的都要送一送。

    为了能在过年的时候猪肉更新鲜一些,所以齐氏等到杜榆他们从青阳县回来,才杀猪,杀猪那边来了好多人,除了村里的屠夫以外,还有帮忙的。

    以前小时候,家里人还让杜榆过去看热闹,现在就不让了,说她是大姑娘了,这个时候就不好去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齐氏看杜榆穿的都是好料子的衣服,不想让她把衣服给弄脏了,所以根本就不许她再去凑热闹。

    胡氏回来后,除了要出门拜客,穿的是很好以外,到了家里,她就穿上了以前的旧衣服,和几个妯娌一样,该做饭做饭,该干活儿干活儿,一点儿也不含糊。

    小辈不干活儿还说的过去,要是这平辈一个跟少奶奶一样,剩下的人都要累死累活的去干事情,那这不平衡很快就会来的,胡氏虽然没有读过书,却明白这个道理。

    大家没有分家,最好一视同仁,这样矛盾才少一些。

    可以说,齐氏对自己的大儿媳妇是满意的,从来不让自己为难,且做事儿有分寸。加上又为老杜家生了两个儿子,就凭这一点,齐氏是绝对把胡氏排在儿媳妇中的第一位。

    他们杀得猪没有做血肠,而是直接煮成了猪血块。猪血块到时候可以单炒,也可以下到锅子里去,总之,也是一道很好的菜。

    腊月二十五的时候,就把长工们放假了。每人领了十斤猪肉回去。

    当然,有些人就直接把这边当成了家,过年的时候,就还在这边过年,因为家里已经没有人了,杜家也会在过年的时候,另外送些饭菜过去。

    杜家族里的一些长辈,也过来找杜有忠,商量把杜家的祠堂修一修的意思。

    杜家在杨柳村是个大族,可是这祠堂,那早八百年都已经荒了,根本不成样子了。

    不过现在杜家不是出了一个举人老爷吗,这可是杜家一个族里的荣耀,修了祠堂,那以后杜家的人也更是昂首挺胸了。

    从杜榆的爷爷的爷爷辈算起,杜家人还真是多,不过很多人都是出了五服的。出了五服,关系就不怎么近了。

   

 第114章 出血

    齐氏听了不满意了;说道:“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要我们出银子吗?这些人我还不知道?哪里是要修祠堂,这是眼红我们日子过的好了,想要分一分;那祠堂八百年都没有人管了,现在倒是提出来了!”

    杜老爷子说道:“你少说两句,现在有忠是举人了,身上有功名了;修祠堂,也是势在必行。不然;到时候人家一问;说咱们杜家连个族人的祠堂都没有,算个啥事儿?”

    一般农村人的祠堂;又不是那种世家大族,既不需要祭田,也不需要专门的人守着,只不过需要选个族长出来。

    也是这个时代,家族凝聚力的一种表现。有些衣锦还乡的人更是喜欢修祠堂以表彰自己的功德。

    要说杜家族里,还真没有所谓的族长,大家遇到事儿了,只是找辈分高,有些名望的长辈们来解决事儿,毕竟只是个乡下,辈分上说事儿,可是现在杜有忠有出息了,如果他想当这个族长,还真没有人反对。

    有本事的人当族长,这也是个正常现象。

    不过对杜有忠来说,他也不想当这个族长,毕竟他现在一年到头在杨柳村的时间就那么几天,根本就管不到事儿。

    “爹,我的意思是,祠堂要修,我们也出一部分钱,别人分摊一些,您看怎样?”杜有忠说道。

    大头肯定是他们出了。不过,这祠堂不能大修,毕竟杜有忠不过是个举人,不能高调,那样也太不像话了。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杜有忠这边出大头五十两银子,剩下的五十两,各家平摊,算下来,一家也合不了多少。

    用一百两把一个祠堂给修一修,不算少也不算多,只是齐氏觉得自家一下子出了五十两,这真是吸血呢。

    以后是不是还是要想着什么事儿,都过来找他们要银子来着?这样他们不是太亏了?

    杜老爷子却说道:“你自己的儿子你自己还不明白?能让人讹着吗?该给的银子他给,不该给的他不给,别人也不敢说啥。”另外还有你这个老婆子挡着,谁也不敢放肆啊,这话杜老爷子可不敢说,不然这老太婆肯定是又要炸开了。

    杜有忠出了银子修祠堂,不过也提议了,这一百两银子用的时候,要记账,不然到时候大家伙儿说出话来了,就不好了。

    另外商量几个长辈督建祠堂,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些人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捞钱。

    虽然是一百两,可是在村里也是不少了。对于村里人来说,一两银子都是多的。

    当然,中间肯定有人会捞点油水,只要是不超出大家接受的范围,那还是可以的。

    杜有忠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告诉大家,他不是冤大头,拿出钱来,也不是钱多的没有地方使了,所以大家也不要把他当成是钱篓子,随便就要钱。

    拿钱太容易,才容易让人惦记呢。

    让人觉得钱不好拿,下次就不会轻易的找个明目要要求,他这也是防小人不防君子的。

    修祠堂的事儿就已经商定好了,过年土开冻了就要动工了,那时候杜有忠也就在青阳县了。

    所有的事儿他不会管的,不过大家谁也不会忘了他,因为他是杜家出来的第一个举人,身份地位很重要,没有他,这杜家祠堂就没有那么重的意义。

    所以有些小心思的人在明白这个道理后,这小心思也就没有了。

    “我不要丫鬟伺候,咱们庄户人家,有手有脚的,干啥要这丫鬟?不仅要花钱买,还要给他们月钱,管吃管喝,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了,能自己动手,你们在外面,好歹有忠是个学官,要是想买丫鬟就买吧,我不需要!”

    她自己另外还有三个儿媳妇呢,这每个月还给他们一百文的零花钱,这是咋的了?还另外买人伺候他们?这媳妇当的也太自在了!

    “都甭跟我说这买人的事儿,你自己当了那么多年的媳妇,天天干活做饭的,咋了?她们就不能了?要是谁不想干活了,就跟我说,我来‘伺候伺候’她们!”

    “娘,看你说的,不是几个弟妹说的,我们想买丫鬟,也是为了伺候您的,您让她干啥就干啥的,您想要弟妹他们做饭,这也没有问题啊。”胡氏解释说道。

    “算了,我不要,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他们也别说我偏心,咱们有现在这个好日子,也是有忠自己赚来的,你是有忠的媳妇,也陪着他受了十几年的苦,谁要是不服气,那就自己拿出本事来。”从前也是有忠在养家呢,他自己的老婆孩子过的好一点儿,谁要是眼红,那就是太不是个东西了!

    齐氏之所以还让儿媳妇们每天轮着做饭,也是让她们别觉得家里日子好过了,就都变懒了。既然在乡下过日子,就不能养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杜家的这个团年饭,是过的很丰盛,新鲜鱼就不用说了,绝对少不了,然后鸡鸭肉,还有熏兔肉,连牛肉都有,各种山菇,更是少不了。

    晚上守岁的时候,胡氏几个妯娌都说着各种八卦和新鲜事儿。大家都换上了新衣服,这在前几年,哪里能想到有这样的好日子呢?

    初一的时候,杜榆和哥哥们去村里拜年,受到了各家的热烈欢迎,虽然别人家的东西没有自家的多和好吃,可是杜榆也不会表示这东西不好,我不想要的意思,都是吃了一点儿的。

    倒是他们家的东西,来的孩子们太多,换了一茬又一茬,这个时候,齐氏不抠了,因为有个说法,大年初一,小孩子来谁家最多,哪家的人气和福气就会最旺,齐氏也想这样呢。

    尽管这些孩子们是因为杜家的东西比别家的都好吃,可是这不也间接的表明了杜家的日子过的好吗?

    因为张氏的侄儿做出了那样的事儿,他们和张氏那边的关系更不好了,这次过来,杜有忠他们只是单独给了杜大爷做了一身衣服,反正也就是杜大爷是杜老爷子的亲兄弟,只对他好,也没有什么好说道的,别的,那就是平辈和小辈了,没有那个责任给他们再弄好东西了。

    以前可是逢年过节都给那边送东西,结果还没有落个好,最后还有那个张家的狐假虎威,差点败坏了杜家的名声,谁也不是软柿子,让你捏了还上赶着送东西。

    张氏因为自己侄儿的事儿,被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埋怨了的,杜大爷自然不必说,绝对是把她教训了一顿。

    可惜,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也不能当作没有发生。

    张氏后悔不?她自然是后悔的,以前能得到那么多的东西,现在人家只给自己的老头子东西,亏都亏死了,可是没有办法。

    初二的时候,大姑母杜兰因为已经娶了儿媳妇了,儿媳妇要回娘家,所以就结束了,初二回娘家的传统了。等儿子和儿媳妇回来后,再一起过来这边。

    初二就二姑母杜梅过来,不过杜梅过来的时候,李铁牛竟然没有来,问了情况,原来昨天李铁牛在本家喝酒喝多了,第二天头就疼的不行,起不来了,杜梅一生气,直接带着李水生和李花儿两个人来了。

    齐氏见到女儿这样,就要责怪她,“大过年的,你这气冲冲的过来,咋滴了,你自己不痛快,也要让我们都不痛快?”大过年的,放着个脸,谁看了会喜欢?

    杜梅也觉得委屈,她嫁给李铁牛这些年来,李铁牛呢,人是老实,可是却就只会种田,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现在也只能靠着娘家。

    从娘家拿东西了,李铁牛就会说自己,可是要不是他自己本事不大,她能这样吗?

    结果,昨天他喝醉了,竟然酒后吐真言,说是她一直瞧不起他,看不上他,还说她看不上他的爹娘和兄弟们,把杜梅听得都要气死了,所以今天也就没有等李铁牛酒醒,就带着孩子们跑回来了。

    本来就心烦呢,结果自家娘还说自己,杜梅的眼圈就要红了,大过年的,她不想跟自己的娘吵架。

    而一会儿李铁牛就赶过来了,赶紧给岳父岳母拜年,杜梅看着李铁牛却不搭理他,李铁牛只好站着搓手。

    齐氏对两人说道:“好了,你们两口子这都多少年了,再过几年都要当公公婆婆的了,还这样闹别扭,水生他们不笑话你们才怪。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可不能相互埋怨。铁牛啊,杜梅她性子就是比较直,你可别和她一般计较啊。”

    “娘,这次是我不对,我喝酒喝醉了,说了些胡话,都是我不好,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也怪他没有本事,喝酒了,还说些混账话。

    “好了,你看铁牛也给你认不是了,你可不能揪着不放,以后铁牛少喝一些,咱们把日子好好过,这比啥都强,要是你们还是这样,那别怪我不客气了!”齐氏可不是只会说好话的人,她本身性子就很强势的,能说了这半天调解的话,都很不容易了。

    “大哥和大嫂又去娘家了?”杜梅不想纠缠和丈夫的事儿了,就问道大哥和大嫂了。本来还以为今天会见到面呢。

    “今天初二,你能回娘家,你大嫂就不能回了?”齐氏不高兴了,这话说的,难听!

    “娘,我不过是那么一说,就是好久没有见到他们了,怪想的,那我今天就不走了,明天他们总能回来了吧。”杜梅说道。

    齐氏也没有意见,女儿女婿留着,这边也不缺他们住的地方。

    晚上的时候,李铁牛就小心的说道:“水生娘,我看还是算了,我这样,跟过去也没有啥本事,还是拖累。我在家里就好。”

  

 第115章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看看你;就是这样;一辈子也别有出息!我当时怎么就嫁给了你呢?”杜梅是一看李铁牛这样,就气不打一处来,怎么这么面!

    以前觉得老实的,现在看着也不是什么好性子了。

    李铁牛不说话,把杜梅给气的。“你不跟过去也成;反正还是天天在地里刨,我是不乐意的。明天你不说,我来说!”

    本来他们打算的是,让李铁牛跟着杜有忠去青阳县;跑跑腿什么的;也能长见识;到时候杜有忠真的当了官了,也不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铁牛?

    可是李铁牛却不乐意。一点儿话也不说,弄得杜梅越来越生气。

    李铁牛属于不说话,看着老实,其实倔起来也要人命的那种。

    杜梅觉得杜有忠是自己的亲大哥,说一说又怎么了?大姐那边,大姐夫有手艺,能赚钱,他们这边,也就是地多一点儿,但是现在和娘家一比,一点儿也不多了。

    齐氏是看出来,自己的二女儿和女婿有些不痛快,不过她也是理智的没有问是为啥了。

    又加上今天杜梅没有回家去,还要见有忠,齐氏就觉得肯定有事儿求着有忠了。

    她这个女儿啊,有些拔尖,以前他们这边日子过的一般,没有他们好,所以倒是不显,还能时不时的帮衬这边一点儿。

    但是现在这边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的日子反而成为最不好的,这心里头就不是滋味了。

    同样的,杜有忠这边,也是有些震惊了,大舅哥跟他说的话,他没有听错吧。鑫儿竟然不是大舅哥的亲儿子。

    这个,他没有听错吧。“有忠,也不是我们有意瞒着你,多少年了,鑫儿就是我们自己的亲儿子了。”

    杜有忠冷静了一下,问道:“鑫儿自己知道吗?”

    “还没有跟他说了,要是可能,我们想都不和他说了,毕竟他小小的年纪,知道这些对他不好。接下来他还要考举人,我怕他想不开,耽误了。”

    鑫儿能自己独立,就算以后知道,他不是亲生的,也不会觉得没有依靠了。

    唉,大舅哥对鑫儿是真没话可说,就是亲生的也未必做到这一步,毕竟,在乡下,要供养一个孩子读书,那得花多大的精力和物力。

    “我觉得,这事儿得让鑫儿自己知道,他也有这个权利知道,到时候是个什么样,他自己得做主。”杜有忠说道。

    毕竟胡鑫不是小孩子了,都已经快成年了,身世什么的,也该明白。

    一味的瞒着,也不是什么好法子,当然,如果能瞒一辈子,那么也没有必要,可是这种事儿,能瞒一辈子吗?

    “有忠啊,你不嫌弃鑫儿的身世?”胡大舅高兴的问道。

    “大哥,这有什么好嫌弃的?在我心里,鑫儿就是我亲侄儿呢,十几年的感情也不是白白的说着玩的。你和大嫂瞒着我们,也没有错,这种事儿,谁也不会随便说出口来。”杜有忠也没有权利指责胡大舅把这事儿瞒着他们了。

    毕竟这事儿知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