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骑-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认为李信会取胜?”崇祯皇帝惊讶的望着曹文诏,实际上,在曹文诏之前,崇祯皇帝也问了许多人,可惜的是,所有人都认为李信没有取胜的可能。毕竟十几万大军进攻云中城,李信在草原上根基不稳,只要将云中城围困起来,然后逐一歼灭收服他的部众,很快李信的十几万大军就会散去,李信只能靠本部的数万大军抵挡林丹汗的进攻,这无疑是鸡蛋碰石头。这也是崇祯皇帝感到为难的地方,只是眼前的曹文诏却能断定,李信必定会获取胜利。

“若是末将用兵,肯定会集中力量破其一路,无论是土谢图可汗也好,或者是吴克善大军也好,都能震慑敌人。”曹文诏想了想说道:“征北侯背靠朝廷,而且粮草不少,足以支撑自己,但是林丹汗却不一样,粮草允许困难,久在云中城下,军心士气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最后要是拼消耗的话,绝对不是征北侯爷的对手。”

“虽然如此,可是这样长久下去,朝廷也支撑不起啊!”崇祯皇帝最大的特点这个时候彻底的暴露出来了,那就是急。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慢慢来才是。崇祯皇帝却想着一下子将事情解决的了。比如以前辽东之事,恐怕非十几年不能解决的,可是袁崇焕告诉他,不过五年的时间就行了,崇祯皇帝居然相信了。以后的历次战争,崇祯皇帝都是如此,所以到了后来,大多是轻兵冒进,导致大败,这与崇祯皇帝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捷报,捷报。”就在这个时候,大殿之外传来一阵阵喊捷报的声音,大殿内崇祯一下子站起身来,望着远处。

“承恩,你去看看,是何处捷报,是四川的?还是陕西的,更或者是山西的?”崇祯皇帝脸上露出喜色,国事日渐衰败,能有一封捷报,可是难得好事啊!崇祯皇帝想着是不是要去告慰太庙了。

王承恩不敢怠慢,赶紧走了出去,半响之后,只见他手执捷报,大声说道:“皇上,皇上,征北侯派人送来的捷报,半个月前,征北侯在鸿厘寺歼灭吴克善大军,俘获科尔沁大军一万多人,并且俘获了台吉洪果尔,吴克善等狼狈逃窜,征北侯所得钱粮器械无数。如今已经返回云中府了。大喜啊!皇上。”王承恩大声扬着手中的奏报。

“祖宗庇佑,祖宗庇佑。”崇祯皇帝脸色一下涨的赤红,他瘫坐在龙椅上,口中轻轻的说道。

“居然真的赢了,而且还是这么快。”曹文诏也是一脸的震惊之色,这一仗要是他来打的话,恐怕不会这么大,肯定会先打土谢图可汗,因为在三人当中,土谢图可汗实力最弱,最容易最先消灭,而科尔沁军队虽然不如林丹汗声势浩大,但是实际上,战斗力却是最厉害的一个。这个李信居然首先就收拾了吴克善,足见此人的大胆,难怪现在有如此声势。

第321章曹变蛟

“如此说来,征北侯现在只剩下两个敌人了?”崇祯皇帝有些赞叹道。

“不,只有一路敌人了。”王承恩脸上也露出奇怪的神色来,他恭恭敬敬的将奏章递给崇祯皇帝,说道:“征北侯首先是率领一万骑兵,偷袭了土谢图可汗的粮草,烧毁其粮草,迫使土谢图可汗领着大军投靠了林丹汗,现在是两路大军化为一路大军了。征北侯趁着天降大雪,再次领军偷袭了吴克善,吴克善猝不及防,导致数万大军尽数为征北侯所歼。”

王承恩轻轻的将自己从奏章上所看到的一切说了出来,大殿内一片寂静,崇祯皇帝仔细的看着奏章上的一切,而曹文诏却是听着王承恩的言语,最后,曹文诏终于长叹道:“征北侯用兵如神,末将不如也!”

“是啊!征北侯一身是胆啊!”崇祯皇帝声音极为复杂,李信是什么人,这个人与朝廷关系极为复杂,说他已经反了,可是却数次帮助朝廷解决了问题,可是说他是朝廷的臣子,实际上,崇祯却知道,想要调动李信的兵马,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可就是这样的人,却是做出了如此厉害的事情,林丹汗十几万大军,在李信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一般,被他玩弄在鼓掌之上,行军极为诡异,杀的吴克善猝不及防,最终导致大败。

“曹卿认为征北侯何时再有捷报传来?”崇祯皇帝又恢复了笑脸,向曹文诏问道。

“这个,年前取胜恐怕是不可能,但是在这个冬天,或许大雪尚未融化的时候,必定有捷报传来。”曹文诏想了想说道:“侯爷火烧了土谢图可汗的粮草,看上去是将土谢图和林丹汗的兵马聚集在一起,增加了自己正面的压力,但是土谢图可汗到底是失去了粮草,在粮草方面,他肯定是依赖林丹汗的,这也增加了林丹汗在粮草上面的压力,若是在平时,这点压力自然是没关系,在草原上,战马的草料是容易解决的,可是现在大雪封住了草原了,冰封一切生命,近十万大军每天消耗的粮草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林丹汗必定会为粮草而烦恼,而且,嘿嘿,这粮草是林丹汗的粮草,两人关系再怎么好,在有限的粮草情况下,难免有分配不均的时候,末将以为,这恐怕是征北侯故意为之。”

“恩,还真是有这个可能。”崇祯皇帝一想到李信的为人,也点了点头,最后却笑道:“如此说来,这个林丹汗是不足为虑的了。”

“正是如此。”曹文诏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朕也就放心对那些叛逆用兵了,曹卿,不知道你可有信心替朕剿灭了这些叛逆?”崇祯皇帝望着曹文诏说道,他双目深邃,脸色平静,也不知道他在心里想着什么。

“这个?”曹文诏有些迟疑了,他在军中甚久,虽然没有见过李信的军队,但是他相信,朝廷的军队与李信的军队截然不同,李信的军队或许能战无不胜,但是朝廷的军队就不一定了。他若是指挥李信的军队,这些叛军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可是要是指挥朝廷的军队,那就说不定了。按照他对崇祯的理解,打了胜仗固然是好的,或许不会得到奖赏,但是最起码能保住自己的官位,但若是打了败仗,必定会倒霉,轻则丢官罢职,严重的还是会掉脑袋的。一想到这里,曹文诏额头上顿时流出一丝冷汗来。接还是不接?

“怎么?曹卿不愿意助朕一臂之力?”崇祯皇帝逐渐不耐了,他面色阴沉,淡淡的望着曹文诏。在一边的王承恩虽然低着头,但是脸色也变了,双目中露出一丝担忧来。他很熟悉崇祯皇帝,这个皇帝虽然立志做一位中兴之主,但是他身上同样是有着许多的缺点,刻薄寡恩、刚愎自用等等缺点时不时的暴露出来。眼下的曹文诏不想接手这件事情,就是因为害怕自己失败之后,崇祯皇帝不会放过自己,实际上,在历史上,崇祯皇帝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末将不敢,末将愿为陛下效劳。”曹文诏终于承受不住压力了,一下子跪倒在地,也不管金砖上的冰冷,大声的说道。

“很好,很好。”崇祯皇帝脸上这堆满了笑容,朝一边的王承恩点了点头,那王承恩赶紧将曹文诏扶了起来。

“谢皇上。”曹文诏赶紧谢过崇祯。

“卿可其去山西,节制陕西、山西境内兵马。”崇祯皇帝终于下旨了,他也确实给了曹文诏重权,节制了陕西、山西两省兵马,这两省兵马最起码也有五六万人。当然这也只是卫所的士兵,与边军是不一样的。

崇祯皇帝很高兴,却不知道曹文诏并不高兴,在崇祯一朝,虽然每年都剿匪,但是这匪患却是越来越大,一方面固然是剿匪的将军本领不强的缘故,但是更多的却是,朝廷安抚不利,策略不正确,还有一个将领权利不明确。就如同现在,曹文诏统领陕西、山西兵马,可是这两省中山西靠近九边、陕西又是三边,宣府重镇居其中,洪承畴又是三边统帅,这到底是曹文诏听他洪承畴的,还是洪承畴听曹文诏的呢?要知道曹文诏和洪承畴的关系可并不怎么样。

曹文诏也是没有办法,他接了圣旨之后,就出了皇宫,在外面,就见一队人马站在那里,为首之人正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身着白色盔甲,手执银枪,端的英俊潇洒。曹文诏一见此人,原本阴沉的脸色顿时好了不少。

“蛟儿!”曹文诏大踏步的迎了上去。

“拜见伯父。”此人就是曹变蛟,也就是曹文诏的侄子,曹家难得的勇猛之士,作战极为勇猛,也曾跟随曹文诏、洪承畴等将身边,年纪轻轻就曾立下不少的功劳。

“伯父,皇上是不是记了你的功劳了?”曹变蛟满怀期待的望着曹文诏,他年纪尚轻,最喜欢的就是为国效劳,受到崇祯皇帝的接见。

“恩,皇上让我节制陕西、山西兵马,专门对付李自成等人。”曹文诏轻轻的说道。

“这可是好事啊!恭喜伯父。贺喜伯父,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曹变蛟喜于颜色,大声的说道。

“是不是好事还不知道呢?”曹文诏扫了周围一眼,轻轻的说道:“刚才在御书房里,我知道了一个消息,征北侯已经破了吴克善的数万大军,并且烧毁了土谢图可汗的粮草,草原的局势即将得到转变了。”

“啊!征北侯果然厉害。”曹变蛟双目一亮,说道:“做人当做征北侯,为国效命。率领十万大军,横扫大漠。”曹变蛟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年纪轻轻,也曾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此人最崇拜的居然是李信。

“蛟儿以后若是有时间,可以去拜见侯爷。”曹文诏点了点头,说道:“如今我虽然是节制陕西、山西兵马,但是真正能调动的也只有山西宣府兵马。所以明天你出京城,前往山西宣府,请陈大人帮助你,调遣山西宣府三万兵马,再调遣山西各地卫所兵马两万人,一起就是五万人,这五万人就是我们对付李自成等人的利器了。”

“这宣府的兵马,不是用来防守林丹汗和建奴的吗?能调动吗?”曹变蛟有些担心的说道:“宣府兵马不能轻动,万一宣府有事,伯父可是第一个要倒霉的了。”

“不如此,我手里哪里有兵马可以用的。”曹文诏叹息道。他知道洪承畴不帮助自己叙功,也就断了他从洪承畴那里借兵的念头,陕西也是洪承畴的老巢,自然是不可能得到兵马的,不过,山西却是曹文诏的老家,加上李信现在就在云中,刚好挡住了张家口的出路,可以作为整个山西的屏障,宣府这个京畿要塞也就变的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当然前提条件,是李信不反,李信一旦造反,第一个进攻的必定是宣府。不过按照曹文诏的看法,李信最起码短时间内是不会造反的,因为他还需要朝廷,需要中原的支持。尤其是灭了林丹汗之后,李信必定会需要大量的人口,而朝廷内部,却是流民众多,这些流民弄不好就成了李自成等人的士兵,还不如送到草原上,这样还能解决了李自成人的兵源。也同样壮大了李信在草原上的实力。或许这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但是也主要是看朝廷如何拉拢李信这个人了。

“蛟儿,这次你是先锋,若是可能的话,可以去云中拜会侯爷。若是能借的侯爷麾下兵马也是最好的。”曹文诏忽然说道。双目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

“去见征北侯?”曹变蛟有些惊讶的望着曹文诏,说道:“侯爷现在要对付林丹汗,能有兵马支援我们吗?”

“现在没有,开春之后自然会有的。”曹文诏哈哈大笑道。

“好。侄儿领命。”对于能见自己的偶像,曹变蛟还是很高兴的。

第322章传国玉玺

盛京,凤凰楼内,皇太极手中握着两封信,一封信是多尔衮派人用快马送来的,原来多尔衮趁着大雪天,一举偷袭了白城,不过可惜的是,白城内倒是有不少的牧民,但是却没有逮到林丹汗的儿子额哲,使的多尔衮这次行动完成的并不完满,而另一个却是吴克善派人送来的,吴克善失败了,数万大军回到科尔沁也不过八千人而已,有许多都是被李信击杀或者是俘虏的,还有几千人是在草原上冻死、饿死的。可以说,科尔沁这次是元气大伤。

两封信的到来,并没有给新年中的皇太极带来任何的快乐。李信这次实力将再次膨胀,可以想象的到,一旦让林丹汗知道自己偷袭了他的老巢,肯定是兵无战心,将无斗志,林丹汗失败也是肯定的事情。原以为李信和林丹汗相斗,最后固然是可以取得胜利的,但是绝对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信这个家伙,居然轻松的击败了吴克善,使的自己兵马和林丹汗差不多,甚至还占据了优势。而且作为一个军事大家,他也看的出来,李信烧了土谢图的粮草,逼迫土谢图和林丹汗合流,也是不安好心的。可以说,林丹汗失败了,而且有可能败的还很惨,最关键的是,李信的实力不会有多少的减弱,甚至得到林丹汗的部众之后,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

“或许根本就不应该去进攻白城。”皇太极这个时候,隐隐有些后悔,不应该去进攻白城。只是现在后悔无疑是迟了。多尔衮的捷报已经传来,虽然因为大雪的缘故,这个消息恐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传到林丹汗耳中,可是消息想瞒也瞒不住。林丹汗终究会知道他皇太极攻占了白城,抄了林丹汗的老巢。

“皇上,奴才以为,林丹汗就算是知道白城被占领,他也只是会进攻李信的,而不是转身进攻白城。”说话的是宁完我。他知道皇太极在担心着什么,但是在他他看来,林丹汗除非是脑子坏了,才会千里迢迢,转过身来进攻皇太极。

“不错,微臣认为,白城既然丢失,以前没有退路的林丹汗只能是攻下归化城,才能得到一块栖身之地。”范文程也出言赞同,说道:“微臣还听说林丹汗病了,进攻李信,已经耗费了如此大的力气了,岂会有可能再次转身,进攻我们的呢?相比较而言,李信还是很容易进攻的。林丹汗此刻只能快速的进攻,快速的夺取归化城,击败李信,否则的话,他就会成为草原上的历史,黄金家族的荣光也会一去不复返了。”

“这个道理朕自然知道,只是林丹汗未必是李信的对手。”皇太极点了点头,说道:“近十万兵马,还有随军的牧民,这些都有可能为李信增加实力。”皇太极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来。

“可以命十四贝勒派兵夺回额哲,利用额哲的威望,收服林丹汗残余的实力。”范文程眼珠转动,献计道。

“你们怎么看?”皇太极询问自己的部属。多尔衮这次是打了胜仗,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成功,但是如今大雪将领,这个时候让多尔衮去追击额哲,恐怕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皇上,奴才以为,必须如此。”作为老大,代善开口说话了,只听他说道:“多尔衮在进攻白城的时候,额哲已经出了白城,足以说明,额哲是主动放弃白城的。或许林丹汗也认为白城靠近我大金国,所以才会让额哲离开白城,前往归化城,林丹汗准备用归化城取代白城。或许是不得已为之,但是不管怎么样,额哲绝对是不能进入白城的,一旦进入白城,就算是林丹汗死了,额哲很快就能在归化城立足,甚至干脆投靠明朝,获取一点喘息的机会。若是林丹汗不死,嘿嘿,但是也绝对不会逃过李信的进攻,额哲就有可能落入李信的手中。不管怎样,黄金家族在草原上还是有一点地位的,到时候,李信用额哲为人质,足以收服蒙古各族。”

“皇上,此刻若是不擒获额哲,日后必定会后悔的。”范文程出言说道。

“哎,多尔衮身体被就不好,这个时候让他出征,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了。”皇太极还是有些犹豫了。

“皇上,何不命人行书多尔衮,让多尔衮见机行事。”代善想了想说道。他也听说了多尔衮经常有些头晕,有御医说是风疾。也不是什么小事,但是这个时候确实不是行军的最佳时机,在诸多王公贝勒中,也只有多尔衮适合。

“既然,如此,就行书多尔衮,让他见机行事,就算是擒拿不到额哲,朕也不怪他。”皇太极逐渐掌握了大权,对这个多尔衮态度也好了许多。

只是皇太极没有想到的是,根本不需要自己下达命令,多尔衮就已经出兵了,在他攻入白城的时候,知道额哲跑了,这件事情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很快,他在那些白城投降的官员中得知一个消息。那就是额哲携带了曾经大元帝国的玉玺。这下就让他震惊了。传说中的这枚玉玺“交龙为纽,光气灿烂”,两百多年前,元顺帝放弃北京,逃亡大漠,后来死在应昌,玉玺变从人间蒸发了。那个时候,无论是朱元璋也好,或者是朱棣也好,都曾想着获取这枚玉玺,可惜的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枚玉玺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幸运的牧羊人在山岗放牧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只山羊连续三天都不吃草,只顾刨地,牧羊人非常惊讶,就在它刨地的地方挖掘,发现了这枚传国玉玺。玉玺就因此落入博硕克图汗手中,后来林丹汗灭了博硕克图汗,玉玺就再次归林丹汗所有。只是林丹汗远征,玉玺却是放在白城中,由林丹汗八大福晋中第三大福晋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