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976-深深太平洋-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示丝毫不担心,“因为自己很坦荡。”    
    严介和说得多,记者们便穷追不舍,严介和再放一句:我无原罪。    
    (原载《京华日报》)      
    我无原罪我怕谁!    
    可媒体就是要挖地3尺。越自说“干净”,越可能有猫腻!翻箱倒柜找你一个遍。


第一篇 大洋起舞媒体链接:黑马富翁自述发家无原罪

    先亏后赚淘来第一桶金    
    1992年,严介和东拼西凑10万元开始成立自己的企业,当时严介和只有3万元,其他7万元是多个合伙人的。然而第一个项目就亏损了8万元。不过,这个亏损,让严介和第二年春天赚回了800万元。    
    据称,当时正值南京市绕城公路开工,严介和往返南京11趟得到3个小涵洞项目,到严介和手里已是第五包,光管理费就要交纳36%。当时合计,这个项目亏损无疑,亏损5万元左右。    
    但严介和对手下说:“想办法多亏点吧”。结果,严介和及他的公司用70天时间完成了原本140天的活,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晚上。南京绕城公路公路建设指挥部早就放假过年去了,严介和和他的公司员工在年三十,一路听着别人的鞭炮声,开着手扶拖拉机回苏北老家。    
    此种时刻,其他股东都相信这个“怪才”有奇招,也安然回家过年。严介和确信:第二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肯定是春暖花开。    
    果真,后来,是指挥部千方百计找到了严介和和他的公司。原来,在对3个小涵洞验收的时候,指挥部以各项全优验收,指挥部当即拍板:这个活是谁干的,给我找回来。最终,严介和及他的公司在南京绕城公路中一举从杂牌军升级为指令性承包队,“哪里要突击,哪里有短腿,我们就去做,”严介和他们总共揽到了3000万元的项目。第二年的春天,绕城公路完工的时候,严介和及他的公司净赚800万元。    
    “对第一桶金,我一点都不惊讶,这尽在我的掌控之中,所以说我们太平洋集团一点原罪都没有。”     
    (原载《京华日报》)    
    严介和的答话撩拔着媒体,引逗着媒体。于是,记者们纷纷拨通了他的电话,座落在南京五台山1号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常常记者盈门造访不断。    
    可就在这个关节点上,本来就引起全国关注的景德镇“打包”并购和吉林“打包”并购走到了它的合作终结点。10月15日,吉林省国资委公告宣布:为推进国企改革,今年8月该委与太平洋集团就重组吉林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但按政策规定就主要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双方已经终止该合作意向。     
    时隔一周,10月22日,太平洋建设托管的景德镇最大国企华意压缩发表公告:在两个月内关于华意电器总公司改制的有关问题双方一直未达成协议,决定终止托管协议。    
    资料链接    华意压缩公告    
    华意压缩10月22日公告。2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景德镇华意电器总公司转来的《终止委托管理协议书》。关于华意电器总公司改制的有关问题,景德镇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严介和旗下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两个月内一直未达成协议,近日双方经再次友好协商,决定终止双方于7月7日签订的《托管协议书》。      
    资料链接    此前华意压缩董事会公告     
    华意压缩接大股东…景德镇华意电器总公司通知,景德镇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7日签署了《托管协议书》;景德镇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将华意总公司委托给太平洋集团经营管理。     
    协议规定:自协议签订之日起;景德镇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将华意总公司委托给太平洋集团经营管理,太平洋集团根据景德镇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授权代为行使对华意总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在委托管理期间,太平洋集团享有华意总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等权利。在委托经营期间,景德镇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有权对太平洋集团的受托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华意总公司产生的债权债务由华意总公司承担。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南北两个“打包”收购双双叫停,像似给就将沸腾的锅底添了一把烈柴。    
    媒体的兴奋几乎到了狂热的程度!    
    严介和的手机爆了!文化部手机、座机爆了!董事局办公室的手机、座机爆了!记者们来到南京,来到太平洋建设的总部,走进江苏各地太平洋并购的企业,甚至赶到严介和的老家,似乎要把这匹“黑马”挖个底朝天。    
    寻找严氏的真实面目。记者们在拼命的追逐。    
    质疑在升级,解读变成了拷问。


第一篇 大洋起舞媒体链接:拷问严介和

    旅途奔波之下,严介和没有显出丝毫疲倦,他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独家专访。对于这段时间以来外界的质疑,严介和显得较有自信,“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我不怕尖锐”。    
    拷问一:太平洋集团经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企并购两大业务,因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备受质疑。他用什么条件来与政府斡旋,获得如此之多的信任、拿到数额如此巨大的订单?    
    严介和表示,他能在其中游刃有余是因为“我比政府还要了解政府”。严介和坦言,他是一个善于和各级政府打交道的人。他手中有两个筹码:一是1997年开始从事的BT项目(即城市基建项目,BT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移交”),主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介和手上有地方政府渴求的推进城市建设的资金;一是2001年起大规模接手亏损国企,能够减轻当地政府头疼的国企负担。    
    严介和非常自信地说,他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他给政府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不怕不接受。“银行同期利率下调50%,谁能有我开得低,一般也就是下调25%。”    
    拷问二:太平洋集团的利润有90%来自BT,这种模式一方面要大规模垫资,一方面收取的利息较低。那么,巨额利润从何而来?    
    BT是BOT(建设…经营…移交)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严介和所签的订单都是和政府合作的。    
    严介和此前宣称,BT的利润高达35%。太平洋的盈利来自何处?严介和解释说,太平洋集团为规模效益,如今全国有100多个BT项目在进行,背后因为物流、材料、管理的整合,真实造价低于政府报价,从中有利可图。    
    而且,严介和有意回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太平洋集团目前主要在与内蒙古、新疆、海南、云南和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当地政府谈判。因为“市场经济已经很发达了,很难再获得高额的利润”。    
    拷问三:太平洋集团有100多亿元的自有资产,而BT项目总订单27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BT模式一般要求总承包方要有至少30%的自有资金,否则会有金融风险。严介和如何避免资金链断裂?严介和说,他的对策是帮助政府融资还钱。他认为,帮政府还钱也很容易操作。“比如,政府的公司提出融资,我帮它担保,融来的钱还我;或者我的公司融资,政府担保,但是负债和利息是政府的,融来的钱还给我。我们是相互支援,或者说和政府的合作是相互利用。”    
    拷问四:严介和的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大规模涉足国企并购。虽然他一再声称这与BT之间没有任何交易关系,但为何签订基建协议同时也签订重组协议,并购国企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有多大的利益可图?    
    严介和承认一开始做国企托管是为了博得政府的信任,是为了树立企业形象。但他回避了两件事情之间的关联,只表示,有的城市中同时有BT和托管的国企,有的城市中只有其中一项。    
    严介和表示,重组国企是个不赚钱的买卖。“我收购的企业是没人要的。”严介和说,自己从并购国企中得到的最大收益只有“人力资源”。虽然在并购最初要花很多精力和财力,但他也要保证这桩买卖亏得不多。在托管企业之后,他往往会投入一部分启动资金,用他自己的话叫做“激活企业的造血功能,扭亏为赢”,这些资金一般用来处置下岗工人、解决企业的银行坏账。    
    “我是2001年开始做国企托管的,而我1997年开始做BT,托管国企的钱是BT项目的收益。”严介和说。    
    拷问五:最近一周以来,在吉林省与江西省景德镇的国资收购中两次受阻。是不是因为身家曝光后,当地国资部门对严介和的运作模式产生了怀疑?    
    面对采访,严介和称,关于国企收购的多个项目一直同时进行,受阻情况经常发生,只是两个事情凑巧被媒体炒作。不过,他也表示,太平洋集团明年的计划是停止收购国企并放缓BT项目,用他的话来说是“优化资产,减少数量,增加质量”。    
    面对质疑,面对拷问,面对汹汹扑来的媒体狂潮,严介和没有避让,正视媒体,主动应对。    
    10月26日,严介和飞往北京参加中新高层对话,成为李显龙总理所带访问团的座上嘉宾。代表中国企业在对话活动上作了专题演讲,晚上与李显龙总理同桌共进了晚宴。27日清早,严介和便匆匆登上飞机飞回南京五台山1号。这里一批约访的记者正在耐心等待。下午3点钟,十多位记者参加了集中采访。    
    时隔两天,10月29日,严介和再飞北京,参加了中国十大管理英才颁奖活动,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演讲。30日清早,严再次快速飞回南京,接受在这里等待的央视2套等一批媒体。下午4点,严又召集了南京当地的媒体,进行了信息通报。    
    于是,媒体的声浪一波更比一波高。城市媒体、财经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严介和成了真正的媒体明星。    
    从争议到质疑,从质疑到拷问,严介和经受着媒体的考验,太平洋经受着媒体的考验。


第一篇 大洋起舞净资产不到8亿让太平洋受了硬伤

    记者是无冕之王,没有记者挖不出的材料。《第一财经日报》从工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挖来了边角报料。11月4日,《严介和身价真伪追根,太平洋建设净资产不到八亿》抛向了市面。    
    文章开头讲,一位号称拥有125亿元资产的胡润中国富豪榜的第二富豪,一家号称拥有2700亿元市政基础设施订单、27家亏损国有企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严介和的“太平洋系”似乎很庞大。    
    然而,《第一财经日报》在南京调查发现,太平洋建设2004年的营业收入仅19亿元,资产总额只有10亿元,净资产不到8亿元,税后利润则不到3亿元。    
    文章列举了公司年检报告书以及事务所审计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文中对太平洋建设集团总部大楼作了抖落,文中称:在大楼的右边,记者发现了这座大楼的另一个名称——丰汇大厦;左边则是太平洋建设员工进出的小门。这座大楼真的属于严介和与太平洋建设?     
    文章说:事实上,严介和只花了每年100万元、9年期限的条件租赁了丰汇大厦其中的四层楼。《第一财经日报》获得了严介和的租房协议,写字楼的所有权并不属于集团,而属于太平洋建设的股东之一——张万俊个人。张万俊2003年9月23日向南京丰汇房地产公司购买了这四层写字楼。严介和这位胡润中国百富榜中的榜眼富豪,从1995年发迹开始一直未购置自己的办公楼。    
    《第一财经日报》的这篇文章失实、失真或则逻辑推断上应该存在不少漏洞,太平洋建设也立即以书面形式将相关情况函告了对方,但文章既以出笼,影响无法挽回。


第一篇 大洋起舞涉及我集团相关文章的情况说明

    2005年11月4日,在未与太平洋建设集团正面接触核实的情况下,《第一财经日报》刊载“严介和身家真伪追根”一文。文中列举的大部分数据材料与我集团的实际数据有很大出入,使我集团的信誉受到严重影响。现将有关实际情况作如下说明:    
    1、《第一财经日报》:    
    这家注册资本1。05亿元的民营企业,截至200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 10。4540亿元,净资产总额7。7869亿元;营业额19。186亿元;税后利润2。895亿元。 2004年12月31日的货币流动资金只有6347万元,应收账款4。1847亿元,存货6002万元。    
    太平洋集团有一些上市公司和项目公司是财务独立核算的。……从来没有合并过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根据中国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注资比例超过50%的子公司都必须归并到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财务报表中。    
    实际情况:    
    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都有不少新注册的公司成立,财务数据变化很大,所以一直未来得及合并整个集团所有成员企业的财务报表。仅于2004年将江苏境内的部分公司进行了报表合并。这些企业的合并报表经华瑞会计事务所审计通过,《第一财经日报》列举的数据与集团的实际财务状况差距巨大。    
    2、《第一财经日报》:    
    严介和只花了每年100万元、9年期限的条件租赁了丰汇大厦其中的四层楼。……写字楼的所有权并不属于集团,而属于太平洋建设的股东之一——张万俊个人。    
    实际情况:    
    当时集团出于成本方面的因素考虑,以张万俊、严介和等人的个人名义购买了丰汇大厦八层楼,但资金是从集团划出的,因此所有权实际是归属于集团的。此点我们从未隐瞒过,各大金融机构也是知道的。    
    3、《第一财经日报》:    
    太平洋集团并没有多少现金,今年四五月份资金最紧张的时候,集团内部甚至传言,连水电费都要拖欠;高管个个回家凑几十万元,偿还银行的贷款。    
    实际情况:    
    由于各子公司的绩效考核办法不一样,少数子公司在绩效考核结果出来前,绩效工资没有发放,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至于拖欠水电费与高管集资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4、《第一财经日报》:    
    尽管*ST纵横恢复上市,但其主业盈利能力并没有明显改善,主要盈利来源在于太平洋建设置入的东辰公路工程公司,去年给上市公司带来2548。88万元净利润。……在*ST纵横的财务报表中,2003年底时,其长短期债务总额为5。5亿元左右,到2005年中期,债务总额急升至8。36亿元,增加了近3亿元。    
    实际情况:    
    *ST纵横主要盈利来源于太平洋建设置入的东辰公路工程公司恰恰反映了太平洋建设集团对纵横的输血。纵横债务总额的上升,是因为在太平洋建设收购之前,有很多隐藏债务没有被披露,太平洋建设收购纵横后,本着透明公开的原则,向社会披露了这些债务情况。    
    5、《第一财经日报》:    
    严介和不只在市政项目和重组国有企业的交易上很少使用现金,从他1995年开始至2002年开始大规模收购国有企业,就很少用现金组建、参股企业。(发票创业)    
    实际情况:    
    太平洋建设的工程主业发展迅速,现有的资金主要运用在保函与垫资上面。太平洋建设集团根据工程主业的发展需要,购置了大量的工程机械。根据国家规定的公司注册法规,太平洋建设使用实物注册公司是完全正常合法的。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五年十一月六日


第一篇 大洋起舞太平洋建设净资产不到8亿(1)

    严介和身家真伪追根,太平洋建设净资产不到8亿    
    一位号称拥有125亿元资产的胡润中国富豪榜的第二富豪,一家号称拥有2700亿元市政基础设施订单、27家亏损国有企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下称“太平洋建设”),严介和的“太平洋系”似乎很庞大。     
    然而,《第一财经日报》在南京调查发现,太平洋建设2004年的营业收入仅19亿元,资产总额只有10亿元,净资产不到8亿元,税后利润则不到3亿元。     
    用太平洋建设规模不大的资金链去承载2700亿元的订单,并不轻松。2004年底,太平洋建设只有6000多万元的流动资金。《第一财经日报》从一位5月份离开太平洋建设的中层人士获悉,严介和收购的部分子公司有半年甚至连发工资都难以为继。太平洋建设宣传部的郭部长对此也并不讳言,称这是部分子公司的现象,不会波及到集团。     
    严氏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