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幼伯拿银箸夹了一块儿点心,咬了一小口,细细咀嚼了下,满意的赞道。
  “金家糕店的招牌米糕,自然有其独到之处,”萧南也尝了一块儿,笑着说道。
  “说起招牌,今儿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人去京兆府告状,说有家邸店违例放贷,邸店的伙计为了收债,已经逼死了一条人命。苦主的家属怒极之下,叫了许多乡邻去新市砸了那邸店的招牌呢。”
  崔幼伯对甜食无爱,他每日买来的糕点也是送给阿婆和娘子,这‘花截肚’好吃,他也只吃了一块便停了箸。
  邸店?
  萧南心里一动,暗道,难道王佑安已经得手了?
  故意装作不经意,萧南随口问道:“哦?谁家的生意,竟这般不知轻重?”
  在京城做生意的商人,都非常聪明,知道什么生意能做,什么生意不能做。一个选不好,不只是赔钱破产这么简单,严重的还会丧命。
  像高利贷这项营生,在大唐属于合法生意,朝廷自己都放贷,而且利息也不低,所以并没有禁止民间放贷。
  但再合法的生意,朝廷对它也都有规定,最重要的规定就是关于利息的规定,如果低于朝廷规定的数额,一切都没问题。如果超了,那就要有被抓进衙门的思想准备了。
  崔幼伯端起茶盏,完全是以旁观者的口吻说道:“我也不知道是谁家的生意,不过听王郎说,那家邸店的掌柜竟是个还俗的和尚,听说此人品性极差,仗着长得还算周正,整日里流连青楼酒肆,夜里还招来胡姬鬼混……”
  一边说着,崔幼伯还一边不屑的摇头,仿佛在说一个败类。他老人家忘了,几个月前,他也曾这般风流过。
  萧南心里吐着槽,不过脸上却是一副吃惊的样子:“和、和尚?和尚也能破戒,还能做生意?”
  崔幼伯见妻子满脸不置信的样子很是惬意,他轻啜了两口茶汤,笑着说道:“娘子也不相信吧?呵呵,我刚听马司直说的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啧啧,更古怪的还在后头呢,听说这和尚不止这一家邸店,南市、新市以及东西两市,加起来足足有上百家邸店呢。”
  萧南仍是无法想象的错愕表情,继续追问:“那个和尚既是店主,官差有没有将他拿去衙门?”
  如果这个‘花和尚’不进大牢,她后面的计划还怎么进行呀。
  崔幼伯放下茶盏,回道:“邸店索债逼死了人命,那和尚作为店主,自是要问罪的,所以这会儿已经被关进京兆府的大牢了吧。”
  毕竟是与自己无关的事,崔幼伯简单评论了两句,便把话题扯到了其它方面:“对了,听陈司直说京中的粮食忽然涨了价,而且南、新、东、西四市的官署已经贴出了告示,不准京城的酒肆酿酒……说到酒,王家的滴露春有储存吗?”
  圣人要对辽东用兵,已经成了没有明说的事实,崔幼伯也理解,为何此时朝廷会勒令酒肆停止酿新酒——酿酒费粮食呀。
  崔幼伯并不善饮,但对娘子酿出来的滴露春颇为喜欢,吃饭的时候,也喜欢小酌两杯。更不用说他还有几个酒鬼朋友,自从喝了他送的滴露春,便经常问他要酒。
  如今粮食吃紧,一切都要以备战为先,滴露春再好也要停止酿新酒,希望那王大有生意头脑,早早的存了下来。
  萧南听了这话,微怔了下,她并没有得到相关的消息,也没想到禁令来得这么快。
  随即笑着回答道:“应该有吧,去年收的粮食还没有用完呢。郎君,朝廷已经下令禁止酿新酒了?”萧南露出担心的表情,“阿耶被圣人派去江南运粮,京城的粮食又紧缺……郎君,是不是要打仗了?”
  崔幼伯敛住笑容,认真的点点头,“嗯,虽没有确实的消息,但种种迹象表明,圣人要对辽东动手了。娘子不知道吧,三叔祖(指崔守义)最近也忙着拜访几个老国公,他虽上了年纪不能上战场,但堂叔和两个堂兄正年轻,恰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若是有可能,我也希望他们能有机会跟去辽东。”
  毕竟是一家人,荣安堂能出几个传世名将,整个崔氏也荣耀。
  萧南不置可否,不是她看扁荣安堂的那几个人,实在是在名将辈出的大唐,崔海父子三个还真上不了台面。
  若不是老夫人与平阳公主交好,连带着崔家与柴家也成了通家之好,有柴驸马照着崔守义,这位三叔祖根本不可能当上将军。至于崔海、崔宜伯、崔尔伯父子仨,更是连战场都没上过几回,其官职的品级也都不高。
  这也是为何崔守义回京后,二老夫人和崔海整日跑去侯家钻营的原因——京中诸将,只有侯君集与崔守义的关系最近。
  就他们这样……辽东肯定不能去,去了,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两说呢。
  萧南记得很清楚,上辈子圣人也去征讨辽东,虽胜了,但付出的代价极大,可以说是惨胜。
  平白说起国家大事,让夫妻两个的闲谈添了几分沉重。两人也都没了继续交谈的兴致,先后梳洗后,便一起去正寝室休息了。
  相较于辽东战事,萧南更关心邸店,她很想知道,南平得知她的小和尚被抓进大牢后,将会怎样的生气、愤怒。
  “嘭!”
  南平将小几上的茶盏全都扫到地上,上好的白瓷茶器稀里哗啦摔了个粉碎。
  “什么?玉郎被京兆府的官差抓走了?我留给他的侍卫呢?为什么不护着他?还有,既是邸店出了问题,乌奚奇为何不出面,却让我的玉郎顶罪!”
  不能与爱郎终日厮守,南平已经够生气了,如今又听到这么个消息,她简直都要暴走了。
  几个丫鬟被吓得缩到一边,根本没人敢上来答话。
  还是南平的乳娘邢妈妈自持有身份,凑上前来劝慰道:“郡主莫急,京兆府只是先把人抓了去,并没有审问,只要咱们递话过去,那京兆府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也不敢为难郡主您的人呀。”

  PS:额,亲们的评论某萨都看到了,那什么,我会努力调整更新时间,也会努力多更,今天先一更,明天二更,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哈。







☆、第086章 做媒(一)

  南平被气坏了,但她并没有气得冲昏头脑,也就没有采徊妈妈的建议—递话?开什么玩笑,京兆府又不是韦家开的,她南平也不是备受宠爱的天家公主,一个已逝贵妃的外孙女而已,郡主这个头衔吓吓市井平民还成,至于跟那个耿直的京兆府递话、讨人情,南平连想都不敢想。
  而且事情发展到现在,个中详情到底是什么,邸店引起的这场风波究竟有多大,以及爱郎在此事中牵涉有多深,这些问题南平全都不清楚。
  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把乌奚奇找来,仔细问问其中原委,想办法帮小和尚脱罪。
  如果不能彻底脱罪,那就干脆找个顶罪的,反正乌奚奇手下有那么多掌柜的,随便挑一个去京兆府投案也就是了。
  理了理思路,南平发现自己要做的事儿还真不少,心里多少有些后悔,早知道邸店的生意这么麻烦,她就不交给玉郎了。唉,上百家邸店被查封倒也无所谓,不过是亏些银子,可怜她的玉郎却在牢房里受苦。
  若是乌奚奇听了南平的这段心声,一定气得吐血——谁稀罕那个花和尚啊,要不是那小白脸胡作非为,先是任意提高利息,害得借贷的农户无力还钱;接着又以‘收账,为名调戏人家小娘子,人家小娘子贞烈,不堪受辱而上吊自杀,乌氏邸店岂会摊上人命官司?
  不过,乌奚奇很快就知道了南平的想法·也深刻体味到了当时王郎为何劝他别做邸店的生意,这京城的水果然很深呀,而邸店又是一块烫嘴的炙肉,想吃到嘴里,就必须有手段。
  偏他不但没什么手段,连靠山都找错了。
  “邢郎君,不是我不想帮郡主分忧,实在是······唉,人家苦主要告的是调戏民女、逼人致死的唐郎·邸店的高额利息,反而放在其次。我就是找人去替唐郎顶罪,人家苦主也不干呢。”建议—递话?开什么玩笑,京兆府又不是韦家开的,她南平也不是备受宠爱的天家公主,一个已逝贵妃的外孙女而已,郡主这个头衔吓吓市井平民还成,至于跟那个耿直的京兆府递话、讨人情,南平连想都不敢想。
  而且事情发展到现在,个中详情到底是什么,邸店引起的这场风波究竟有多大,以及爱郎在此事中牵涉有多深,这些问题南平全都不清楚。
  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把乌奚奇找来,仔细问问其中原委,想办法帮小和尚脱罪。
  如果不能彻底脱罪,那就干脆找个顶罪的,反正乌奚奇手下有那么多掌柜的,随便挑一个去京兆府投案也就是了。
  理了理思路,南平发现自己要做的事儿还真不少,心里多少有些后悔,早知道邸店的生意这么麻烦,她就不交给玉郎了。唉,上百家邸店被查封倒也无所谓,不过是亏些银子,可怜她的玉郎却在牢房里受苦。
  若是乌奚奇听了南平的这段心声,一定气得吐血——谁稀罕那个花和尚啊,要不是那小白脸胡作非为,先是任意提高利息,害得借贷的农户无力还钱;接着又以‘收账,为名调戏人家小娘子,人家小娘子贞烈,不堪受辱而上吊自杀,乌氏邸店岂会摊上人命官司?
  不过,乌奚奇很快就知道了南平的想法·也深刻体味到了当时王郎为何劝他别做邸店的生意,这京城的水果然很深呀,而邸店又是一块烫嘴的炙肉,想吃到嘴里,就必须有手段。
  偏他不但没什么手段,连靠山都找错了。
  “邢郎君,不是我不想帮郡主分忧,实在是······唉,人家苦主要告的是调戏民女、逼人致死的唐郎·邸店的高额利息,反而放在其次。我就是找人去替唐郎顶罪,人家苦主也不干呢。”
  说到这里,乌奚奇很上道的掏出一张飞钱,递给邢勇,道:“这是一百贯钱,劳烦邢郎君交给郡主。”疏通要钱呀,而以南平吝啬的性格,她绝不会乐意从自己腰包往外掏。
  邢勇见乌奚奇这么知趣,很是满意的接过飞钱,又交代了几句:“邸店的事影响很不好,郡主吩咐,命你尽快平息。”
  说完,邢勇随手将面前食案上的炙肉、酒水等物打包,大摇大摆的离开了乌家。
  送走邢勇,乌奚奇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平息?怎么平息?南平郡主一不许降低利息,二不肯出面帮他打通官场的关系,只轻飘飘的丢下一句话,就坐等他乌奚奇给她卖命效力?
  使唤牲畜也不是只凭一张嘴呀,也要喂草料,也要给牲口寻个安全的牲口棚呀。
  再一次,乌奚奇万分后悔选择南平郡主做靠山。
  “郎君,王大郎君来了,说有要事与你相商。”
  乌家的管家匆匆走进来,沉声回禀道。
  “王大?王佑安?他来做什么?”
  乌奚奇跟王佑安的关系还算不错,他也知道王大的秉性,深知对方此时来寻他,绝不是看他笑话。
  但说到要事,乌奚奇又觉得疑惑,他与王家并无生意往来,还能有什么要事相商。
  难道……想到王诒安背后那个给力的郡主靠山,乌奚奇沉到谷底的心又飞扬起来,连声吩咐道:“快请王郎进来!”
  不一会儿,管家恭敬的引着王佑安进了堂屋。
  乌奚奇一个箭步走上前,热情的同王佑安打招呼。
  两人寒暄了几句,然后宾主落座。
  乌家是胡人,家里都是高足家具,坐在胡床上,王佑安故意上下打量了乌奚奇一番。
  只看得乌奚奇有些不安,扯着嘴角笑问道:“王郎这是怎么了?不认得我老乌?”
  王佑安却摇摇头,略带感叹的说道:“还是乌郎沉得住气呀,外头因邸店之事吵得沸沸扬扬,乌郎却还这般稳若泰山,这份镇定、这份稳重,真让某钦佩。”
  乌奚奇见王佑安打趣自己,苦笑道:“祸事已经惹了,我心急如焚又能如何?我的情况,王郎又不是不知道,何必跑来戏弄我?”
  听乌奚奇说得可怜,王佑安心知他已经在考虑退路,便不再试探,先起身行礼道歉:“是某失言了,乌郎莫怪。”
  接着,王佑安才道出此行的目的:“乌郎,你我相识多年,我的为人、品性如何你也知道。闲话就不说了,我今日来,绝不是戏弄乌郎,而是帮乌郎献策。”
  “王郎有何良策?”非…凡 喵~ >▽< 整理
  乌奚奇的心跳加速,无比期待的盯着王佑安,希望对方是来帮忙,而不是趁机捡便宜。不是他乱想,商人逐利,他自己就是商人,哪里不知道商人最看重的东西。
  乌氏邸店犯了官司被查封,但房产、借据和账册都在,只要度过这个难关,日后还是兴旺的好生意。乌奚奇无法不去怀疑王佑安想趁火打劫。
  王佑安挪动胡床,凑到乌奚奇的身边,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郎所言,都是真的?那位贵人真愿意接手?”
  乌奚奇双眼一亮,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有些不置信的反复问道
  “当然,乌郎放心,只要你按照我的话去做,我保你不但平安度过此关,往后的生意更是兴隆昌盛。”
  王佑安心里有萧南的话垫底,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让人一看就觉得可信。
  “好好好,我听王郎的,我一切都听王郎的安排。”
  比起不靠谱的南平,乌奚奇更想跟那位贵人合作,不只是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更是为了将来的发展。
  而且乌奚奇相信,有那位贵人做靠山,别说一百家邸店了,就是将乌氏邸店开遍天下也没问题。
  乌家宾主两个相谈甚欢,崔家荣寿堂里也是说笑声一片。
  “哎呀,阿婆,您看小长生笑得多开心呀,显是知道他的老祖高兴,所以他也跟着乐呢。”
  卢县君和卢晚跪坐在老夫人对面,三人中间放着个胖嘟嘟的小婴儿,只见他穿着湖蓝色绣银纹的小袄、小裤,仰躺在厚厚的地衣上,摊着双手双脚,咧着小嘴嘎嘎笑得正欢。
  老夫人见重孙子笑得口水滴答的样子很是开怀,也哈哈笑着说:“阿晚说的是,我们长生最乖了,每日都来陪我说笑。而且这孩子很懂事,我与他阿娘说正事的时候,他就不哭不闹、只睁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看着,等我们说完了话,逗逗他,他就乐得咯咯只笑。”
  说起长生,老夫人有一肚子的话,每一句都是夸奖,什么乖巧懂事、什么孝顺守礼、什么聪明伶俐……如果只听这些词儿,人家绝对想不到被称赞的只是个三月大的小婴儿。
  估计这就是差距吧,反正除了老夫人和萧南两口子,其他人见了长生只觉得这孩子白胖可爱,勉强跟活泼伶俐沾点儿边。至于懂事孝顺什么的,恕大家眼拙,还真没看出来。
  至少,卢晚就没看出来。
  不过,她们母女在崔家小住,对主人起码的客气和礼貌,她还是懂
  每每听到老夫人夸奖阿沅或者长生,卢晚都会无比认真的表示赞同,并且附和着说一些好听的词儿。
  所以,老夫人对卢晚的印象越来越好,经常请卢晚过来吃茶聊天——在老人家看来,一个年轻小娘子能有耐心听老人絮叨,她的心性便不会太差。
  卢晚投了老夫人的缘,卢县君很高兴,这也给了她一定的信心,来荣寿堂求老夫人帮忙。
  老夫人见卢县君有话要说,便让秦氏将长生抱了下去,卢晚也极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偌大的堂屋里,只剩下老夫人和卢县君,以及退到门口伺候的贴身仆妇。
  卢县君直起身子,恭敬的请求道:“儿想请姑母帮阿晚寻门亲事……”
  PS:嘿嘿,一更。







☆、第087章 做媒(二)

  
  对于许多已婚的贵女来说,除了骑马打猎、八卦社交,她们还非常热衷于一件事——做媒。
  
  尤其是那些出嫁的皇家公主们,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她们很喜欢将婆家的侄女、侄孙女介绍给娘家的侄子和侄孙儿。
  
  比如去年过门的晋王妃,便是由伯祖母同安大长公主做媒,嫁给了大长公主的娘家侄孙儿稚奴童鞋。
  
  长乐公主也是公主,她也不例外的当了回媒人。
  
  只不过,大公主不是把婆家的小娘子介绍给娘家,而是帮女儿婆家的小娘子说亲。
  
  这日,*光明媚,大公主来到了荣寿堂。
  
  自崔幼伯过继荣寿堂后,这是大公主第二次来到这个院子,第一次是来参加小长生的百日宴,不过那天宾客较多,且猪脚是那只粉嫩圆润的胖团子,大公主全部心思都放在可爱的小外孙身上,并没有同老夫人说多少话。
  
  今儿不同,大公主是专门来拜访老夫人的。
  
  萧南早就得到了消息,亲自跑到大门口迎接公主阿娘,母女两个一番亲热后,萧南便挽着大公主的胳膊,将她送到了正堂。
  
  老夫人也迎了出来,与大公主相互问好后,请大公主坐在主位,自己则跪坐在下首,萧南没有落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